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勐康縣多少人口

越南勐康縣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2022-06-19 17:49:59

㈠ 勐康口岸有越南簽證可以通過嗎

猛康口岸越南簽證當然可以通關了,目前沒有封閉。

㈡ 勐康口岸是通往哪個國家的

勐康口岸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建設的一類口岸,是雲南通往寮國及東南亞最為便捷的陸路通道,是普洱市對外開放的重要「橋頭堡」。

㈢ 江城縣 勐康多少人口

你想知道江城縣勐康多少人口,就問一下樂康當地一所熟悉的親戚朋友。或者問一下最近的轄區派出所。

㈣ 雲南思茅軍分區邊防部隊是對越自衛戰的參戰部隊嗎

是的!勐康就在二官寨那邊,離越南很近!現在建了新口岸了!

㈤ 出國咨詢急急急及

籠中之鳥

2007年4月,南溪農場難民六隊的隊長黃阿門終於拿到了身份證。即使這樣一張小小的卡片,他也等了28年。

外人可能無法想像沒有身份證的難處,但對難民們來說,身份證便意味著生計。

河口民政局難民辦主任儂德良說,沒有身份證,便無法信貸、無法出門打工、無法考取駕照,同樣升學、就業也是問題。「存摺?長什麼樣子,從來沒辦過。」189村民羅富雲說。辦存摺也需要身份證。記者在難民村未能問到一戶有存摺的居民。

羅富雲早在1997年就外出打工,那時候出門前需要到市公安局辦一份證明,被稱作「通行證」。但這並不能保障暢通無阻。他在廣州做了兩年皮鞋,因為沒有身份證,大廠不能去,由朋友擔保才能留在小廠子里。

如今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畢生沒有過儲蓄。

不僅不方便,在收容遣送制度廢止前,有人外出打工還會被遣送回來。「外面不了解這邊的管理體制。他們說中國30年沒打仗,沒有難民。」作為隊長,黃阿門就曾接到浙江派出所的電話,詢問該隊是否有何姓村民。

因為沒有身份證,除了聯合國難民署的周轉金項目可用來發展生產外,他們在本地信用社無法借貸,只能找本地親屬幫忙。購買農具、耕牛、拖車等生產資料並不容易,發展生產也會受挫。

沒有身份證同樣意味著沒法辦理駕照,造成的結果就是「黑車」橫行。一位村民提到,「沒辦照被交警抓到一次是200元,就要解釋半天,有時一天被抓幾次,就解釋幾次。」

黃阿門說,在2007年領到身份證後,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逐年增多,也更為方便,但問題依然存在:這個身份證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雖然是公安部門頒發,但這些證件並沒有全國聯網。」河口民政局難民辦主任儂德良說,這種身份證在省內能管用,在外地查不到。

189隊里的一位年輕人認為,自己不過是「籠中之鳥」。因為外出打工、做生意,都因沒有身份受阻,他認為自己被困在了土地上。

即使這份賴以棲身的土地也日見掣肘,成為難民貧弱的原因之一。最初劃撥安置土地時,中國已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劃撥出來供他們安置的土地本來不多,成為難民發展的先天制約。

羅富雲家只有一畝地,土地少,他租了當地人兩畝地,每畝每年600元租金。田地種香蕉每畝能收獲3000元,拋開成本每畝不過1000元的收成。

對民政部門和農場來說,難題還包括:「難民被當做外國人,觸犯刑律還好處理,違反治安管理條例則要報州級審批處理,一些小事往往就不了了之。」河口民政的一份匯報材料上說。

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國策也無法強制適用在難民身上。2002年河口民政部門對難民管理區實行計生管理以前,一家人有五六個孩子是常見的事情,近幾年情況才有改觀。

徐錦奎介紹,近幾年只准生兩胎,罰不了款可以變通措施比如取消低保;而農場直到2007年才開始計生管理,作為企業他們難以強制管理,超生不過罰款五六百元。一個對比是,本地超生一般罰款過萬。

由此人口數量劇增。徐錦奎介紹,難民管理區人口從最初的530人如今已飆升至1276人。與此同時,土地不變,目前189隊人均佔有土地不到半畝,而本地農民人均佔有五畝以上。

雲南馬關縣克嗎山,難民在此已勞動生活了30年圖/南方周末記者麥圈

越南新娘

羅發梅今年17歲,會講清脆的漢語,在越南讀過八年級,她決定嫁到189大隊來。

她和「丈夫」,24歲的王富克今年初認識,四個月後決定在一起,他們沒有領證。羅發梅家在越南勐康縣東中坡村,和中國相鄰,有這邊的手機信號,她用的也是中國的手機號。年初她在村子裡碰到了前去探親的王富克,兩個人在國境兩邊用電話煲粥談起了戀愛。

她初中畢業後曾在河口市打過工,洗碗掃地,每個月六百元左右。而一河之隔的越南,中級公務員每月的工資也不過如此。

羅的經歷並非特例,189村有三戶這樣的越南新娘,而羅發梅說,她有四個同學嫁到了中國,同樣沒有領證,其中三個是因為這邊生活要更好些。

南溪農場難民六隊離邊境直線距離不過二公里。農場綜治辦主任馬寶成介紹,因為地域原因,光南溪農場有近20位越南新娘,原因無外乎男方「又是難民,又沒錢」。

2003年,河口民政局向上級請示後得到批復:難民和難民結婚,可以辦理結婚證,但子女依然是難民身份;難民和公民結婚,子女則可以入中國籍。

這種情況下,難民女子嫁出去、嫁給當地人的很多;而男性則囿於經濟和身份問題,更多找本地的難民女孩,而越南新娘正是在這種困境下派生的新的難題,並成為惡性循環的一部分。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越南新娘越來越多。後者成為這里的「三非」人員:非國籍、非公民、非人口。而他們的子女,出生後同樣是難民。

這種跨境婚姻對管理部門來說也造成難題。中越邊境上僅有界碑,並沒有隔離帶。管理區徐錦奎區長說,即使今天送走明天也會走回來,便只能由其生活在一起。

㈥ 勐康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什麼級別

勐康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級別是一類口岸
其被列為國家「十一五」規劃
勐康口岸位於雲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康平鎮中老7號界碑處,距離江城縣城36公里、普洱市126公里,毗鄰寮國豐沙里省約烏縣。
勐康口岸開放後,即將是中老之間繼磨憨口岸之後第二個國家一類口岸。國務院於2011年7月24日正式批復同意雲南勐康口岸對外開放,口岸性質為雙邊公路客貨運輸口岸,同意設立正處級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和團級建制的邊防檢查站。

㈦ 初二地理

這個真的很難誒,西雙版納民族人口眾多,特色濃郁,魅力無盡,是祖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朵朵奇葩。

一、 西雙版納州轄區內所居住的少數民族種類

除漢族外,我州轄區內居住著44種少數民族,共有人口70.4萬人,占總人口的70.90%。這44種少數民族是: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瑤族、苗族、白族、回族、佤族、壯族、布依族、土家族、蒙古族、僳僳族、侗族、納西族、滿族、景頗族、藏族、土族、水族、普米族、朝鮮族、仡佬族、黎族、維吾爾族、畲族、仫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高山族、京族、怒族、柯爾克孜族、鄂溫克族、獨龍族、東鄉族、塔塔爾族、赫哲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按人口多少排列)

二、 西雙版納州世居少數民族情況

我州世居民族界定為在州轄區內居住時間為100年左右、有比較集中的聚居地的民族。經調查,我州世居民族有傣族、漢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瑤族、苗族、回族、佤族、壯族、景頗族13種,除漢族外,我州有世居少數民族12種。
(一) 傣族

西雙版納傣族總人口296930人,其中景洪市128415人,勐海縣114593人,勐臘縣53922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市的景訥鄉、勐旺鄉、勐養鎮、普文鎮、嘎灑鎮、勐龍鎮、勐罕鎮;勐海縣的勐往鄉、勐宋鄉、勐遮鎮、勐海鎮、勐混鎮、打洛鎮;勐臘縣的勐臘鎮、尚勇鎮、勐侖鎮、勐滿鎮、勐伴鎮、勐捧鎮等鄉鎮。另有部分散居在景洪市的景哈鄉、勐海縣的勐滿鎮等鄉(鎮)。

西雙版納境內的傣族以傣泐(漢族稱水傣)支系為主,兼有傣訥(旱傣)、傣雅(漢族稱花腰傣)兩個支系。

傣族源於古代的百越族群。據傣族書籍記載,公元前8世紀前後,部分境外傣族先民不斷遷入西雙版納境內,並與原先居民逐步融合,成為至今傣族的主體部分。

(二)哈尼族

西雙版納哈尼族人口186067人,其中景洪市71492人,勐海縣61232人,勐臘縣53343人。主要分布在山區半山區,比較集中地聚居在勐海縣格朗和鄉、西定鄉;景洪市景哈鄉、勐龍鎮;勐臘縣勐潤鄉、關累鎮。散居於部分鄉(鎮)、農場。

哈尼族自稱「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白宏」、「碧約」、「布都」等。西雙版納哈尼族內部分為吉圍、吉坐、木達、阿克、補過(角)等支系,以吉圍、吉坐人口較多。

哈尼族源於中國古代西北羌人。公元7-8世紀時,哈尼先民主要居住在紅河中游兩岸地區,公元9世紀中葉南遷,經元江、江城等地進入西雙版納至瀾滄江東岸,而後渡過瀾滄江,逐漸分布於全州山區半山區。

(三)彝族

西雙版納彝族總人口55772人。其中景洪市24673人,勐海縣7175人,勐臘縣23924人。主要分布在勐臘縣的象明鄉、易武鄉、勐伴鎮以及景洪市普文鎮等地。

西雙版納彝族自稱「臘魯潑」(潑為彝語,即族或人的意思),他稱「香堂」、「本人」、「羅羅」。

彝族源於中國古代西北部氐羌游牧部落,是北來羌戎系和南方土著居民長期文化融合和體質混血的融合體。清代,彝族祖先中的「臘魯」支系遷居新平、景谷一帶,後因戰亂,由景谷經思茅遷入西雙版納境內定居。

(四)拉祜族

西雙版納拉祜族總人口55548人。其中景洪市11780人,勐海縣41924人,勐臘縣1844人。主要分布在勐海縣的勐阿鄉、勐往鄉、勐滿鎮,部分散居於勐海縣的西定鄉、勐宋鄉、格朗和鄉、布朗山鄉、勐混鎮,景洪市的勐龍鎮及勐臘縣的尚勇鎮。

拉祜族自稱「拉祜」,他稱有「倮黑」、「鍋挫」、「緬」、「目舍」等稱謂。解放後,統一定名為「拉祜族」。

拉祜族源於古代羌人。公元10世紀南遷至西雙版納、思茅一帶,西雙版納地區拉祜族多從瀾滄縣遷入。

(五)布朗族

西雙版納布朗族總人口36453人,其中景洪市5635人,勐海縣30605人,勐臘縣213人。主要分布在勐海縣的布朗山鄉、西定鄉、勐滿鎮、打洛鎮,少部分散居在景洪市的大渡崗鄉、勐養鎮、勐龍鎮,勐臘縣的關累鎮、勐捧鎮等。

西雙版納布朗族自稱「布朗」,漢稱「浦蠻」,傣稱「滿」,解放後統一稱為布朗族。

布朗族源於古代濮人,是雲南的土著民族。經過長期的民族遷徙和部落、部族分化融合,原居住在今西雙版納、思茅、臨滄境內的一部分濮人,發展成為今天的布朗族。

(六)基諾族

西雙版納基諾族總人口20199人,其中景洪市19250人,勐海縣52人,勐臘縣897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市基諾山鄉和勐旺鄉的補遠村委會,部分散居於景洪市勐養鎮和勐臘縣的勐侖鎮等地。

基諾族自稱「基諾」,「基諾」意為舅舅的後代或者舅舅的民族。

基諾族的族源,一說是屬氐羌族系分支,由西北遷徙而來;二說是據基諾族創世史詩傳說和基諾族送魂路線等口碑,認為基諾族先民發祥於傑卓山(今景洪市基諾鄉洛特老寨)。另據傣文《泐史》記載,元末明初,西雙版納傣族的第九任召片領刀坎曾娶基諾女為妻,說明當時基諾族就生活在西雙版納一帶。

(七)瑤族

西雙版納瑤族總人口18679人,其中景洪市2683人,勐臘縣15944人,勐海縣52人。主要分布在勐臘縣的瑤區鄉、勐伴鎮、易武鄉、關累鎮、勐滿鎮、象明鄉、尚勇鎮、勐臘鎮以及景洪市的勐旺鄉瑤家村委會。勐海縣無瑤族自然村落。

瑤族自稱「尤門」、「勉」、「寄里門」、「布努」、「拉珈」等。他稱有「八排瑤」、「過山瑤」、「盤古瑤」、「頂板瑤」、「藍靛瑤」、「花瑤」等,西雙版納瑤族有藍靛瑤和頂板瑤兩個支系,統稱為瑤族。

瑤族源於秦漢時期「長沙武陵蠻」或「五溪蠻」。明末清初,瑤族先民由湖南、廣西遷入雲南,經文山、屏邊、思茅、江城等地進入西雙版納。

(八)苗族

西雙版納苗族總人口11037人,其中景洪市2161人,勐海縣351人,勐臘縣8525人。景洪市和勐海縣沒有苗族寨子,主要是單位工作人員和流動人員。苗族寨子主要分布在勐臘縣,其中有兩個苗族寨子為世居苗族寨,即尚勇鎮磨憨村委會的納龍村、磨龍村委會的老陶寨,共110戶703人。

納龍村、老陶寨的苗族自稱白苗,婦女皆穿長褲。據寨中56歲的羅阿生和37歲的村小組長吳桂才介紹,聽老人說200多年前他們的祖輩從貴州經雲南文山、紅河、思茅遷入勐臘,相繼在易武、勐伴生活一段時間後,遷入尚勇邊境沿線,後有部分苗族遷往寮國,部分逐漸搬遷到現址。

(九)回族

西雙版納回族總人口3911人,其中景洪市1617人,勐海縣1817人,勐臘縣477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城區及勐海縣的勐海鎮、勐遮鎮,部分散居於各鄉鎮機關、廠礦、農場,其中只有勐海縣勐海鎮有村落。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西雙版納回族有回回和回傣之分。回回,傣語稱「帕西」;回傣,傣語稱「帕西傣」,即回族中的傣族或傣族中的回族。

西雙版納州內回族來源,主要是在明清時期進入西雙版納經商的大理回族商人與當地少數民族聯姻,落籍西雙版納的回族後裔,其次是1950年以後支援邊疆建設的內地幹部、工人、農民和科、教、文、衛人員中的回族職工及其後代。勐海縣回傣主要由滇西遷入,州內其餘回族主要來自紅河州沙甸及玉溪地區的通海、峨山等。

(十)佤族

西雙版納佤族人口3112人,其中景洪市996人、勐海縣1647人、勐臘縣469人。景洪市和勐臘縣沒有佤族寨子,主要是單位工作人員和流動人員。勐海縣有8個佤族寨子,即勐遮鎮曼掃村委會(30里)佤寨,曼弄村委會佤族老寨1隊、2隊、新寨,勐混鎮曼掃村委會曼回寨,西定鄉暖和村委會濃島老、中、新寨,共219戶938人。

佤族自稱「佤」。據勐遮鎮曼掃村委會佤寨44歲的岩很說,祖上是從瀾滄、西盟遷來的。勐混鎮曼掃村委會曼回寨72歲的達翁老人說,佤族是兩兄弟由勐養班上領著來到勐海的,曾在離現址1公里的山上建立過「擁紅」大寨,人口達到150戶,因寨子遭瘟疫,人們四處分散,後又集中建起了寨子。西定鄉暖和村委會濃島3 個寨子的佤族來源不一。據寨中66歲的魏成忠老人說,他的祖輩是從泰國來的,他祖爺爺那代就來了,當時來了三家。65歲的陳老二說他的爺爺那一代就過來了,是從瀾滄逃難來的。兩位老人都說老一輩來這里時,這里森林密布,野獸出沒,曼養弄的叭雅就派佤族的祖先來這里守山,建寨的地方有一個長滿滑苔的池塘,因此傣族就把佤寨稱作「濃島」。魏成忠還明確地說,佤族到這里已有288年的時間,並在經書里有記載。

(十一)壯族

西雙版納壯族人口2130人,其中景洪市752人,勐海縣437人,勐臘縣941人。景洪市和勐海縣沒有壯族寨子,主要是單位工作人員和流動人員。勐臘縣有3個壯族寨子,即勐伴鎮曼燕村委會的曼蚌村、勐伴村委會的曼里村、瑤區鄉沙仁村委會的沙仁村,3個寨子共162戶802人。

勐臘縣三個寨子的壯族自稱「養」或「傣養」,他稱「沙仁」。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前一直認為自己是傣族,第三次人口普查進行民族識別後歸屬壯族。

據曼里寨60歲的波燕嘎和曼蚌村70歲的波玉香介紹,聽老人說壯族是200多年前從廣西經文山、紅河、元陽下至江城,一支進入寮國烏德縣,一支遷到勐養。後因戰亂,寮國境內的一些壯族遷到勐臘境內建立了曼里寨,之後勐養的壯族也遷到曼里寨。三年後,從曼里寨分出了曼蚌寨,曼蚌寨有了兩任叭雅後,西雙版納解放了,到現在曼蚌寨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曼蚌寨分出約60年後,從曼里寨又分出了沙仁寨。

(十二)景頗族

西雙版納州有景頗族140人,其中景洪市44人,勐海縣90人,勐臘縣6人。景洪市和勐臘縣沒有景頗寨子,主要是單位工作人員和流動人員,只有勐海縣勐海鎮有一個景頗寨,即勐翁村委會景頗寨。景頗寨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寨子,全寨58戶,268人,其中夫妻雙方是景頗族的9戶,單方是景頗族的16戶,另有漢族26戶、拉祜族5戶、哈尼族2戶,景頗族有90人左右。

景頗族自稱「載佤」。據景頗寨66歲的和三妹說,景頗族是上世紀初從德宏隴川經瀾滄遷入勐海的。當時因為聽說這里土地肥沃,就過來了,到現在可能有近百年時間。景頗族有自己的語言,婦女保留有自己的服飾,住房為漢式平房或樓房。

景頗族信仰原始宗教,過去寨子里或家裡有什麼事,要殺雞祭獻,請摩巴念經,現已不進行這些儀式。景頗族現在過的節日有春節、火把節、清明節等。

三、 西雙版納州跨境少數民族情況

我州有15個邊境鄉鎮與寮國、緬甸接壤,邊境線長966.3公里。跨境民族是指由於長期的歷史發展形成的,緊靠邊境兩側,居住地直接相連,分居於不同國家中的同一民族。我州有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瑤族、苗族、壯族等8種少數民族跨境而居,其中傣族、哈尼族與寮國、緬甸跨境而居,彝族、瑤族、苗族、壯族與寮國跨境而居,拉祜族、布朗族與緬甸跨境而居。

四、 西雙版納州已確定歸屬的曼咪人、昆格人、阿克人、補過人、排角人的情況

(一) 歸屬布朗族的曼咪人、昆格人

1、 曼咪人

曼咪人過去自稱為「曼咪族」,1958年民族工作組進行民族識別後歸屬布朗族。曼咪人主要居住在景洪市允景洪街道辦事處曼戈龍村委會的小曼咪、大曼咪、江頭、曼邁村委會曼咪寨,共219戶904人。曼咪人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曼咪人的住房、服飾、宗教信仰、節日與傣族一樣,由於與傣族長期交往,大人小孩都能講一口流利的傣語。

2、 昆格人

昆格人自稱「忽」,相傳「忽」人在遷徙過程中,大部分人渡過瀾滄江到了泰國,少部分人為了等螃蟹煮熟而耽擱下來,傣族因此稱之為「昆格」,即「遺留的人」之意。後來,「忽」人也就稱自己為「昆格」。昆格人分布在勐養鎮昆格村委會的納回帕、納板、曼蚌湯等7個村民小組,共338戶165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後,昆格人歸屬為布朗族。昆格人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住房為干欄式,有自己的服飾,信仰原始宗教。

昆格人過去要過龍列節、龍恩節。龍列節即打鐵節,時間在陽歷二月,過節時要殺牛、燒篝火、祭祖。

(二) 歸屬哈尼族的阿克人、補過人、排角人

1、 阿克人

阿克人分布在景洪市的景洪鎮、勐罕鎮、勐龍鎮、勐海縣的布朗山鄉、勐臘縣的勐侖鎮,共21個村寨,約6000多人。阿克人自稱「過克」,阿克是漢族對他們的稱呼。阿克人住房為桿欄式,語言與哈尼語相似,能與哈尼族進行交流。男子服飾也與哈尼族相似,婦女服飾差異較大。婦女上穿無領的通肩袖短上衣,袖口和衣服的下端用花布花辮縫在上面。下著自製青布長裙(勐臘的也穿長褲),上半截織有紅、白、綠各色橫條花紋,小腿纏有花紋裝飾的護腿布。阿克人12月過「窩托節」(舂粑粑節)、2月過「耶列節」(湯圓節),有上新房習俗,信仰原始宗教。第四次人口普查後,我州阿克人確定歸屬為哈尼族。

2、補過人

補過人集中居住在勐臘縣勐臘鎮城子村委會的曼帕村、補過村、曼龍代村委會曼回村、勐捧鎮溫泉村委會南泥小組,共有181戶883人,其中曼帕村74戶373人,補過村58戶267人,曼回村15戶61人,南泥小組34戶182人。補過人自稱「龍比」,補過是傣族對龍比的稱呼。補過人的住房為桿欄式,婦女穿傣裝。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建有佛寺,男孩入寺為僧。補過人無文字,學習傣文書寫佛經,男子也紋身,與傣族一樣過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補過男子名字為岩××。女子名字為玉××,結婚後男子叫波××,女子叫咪××。1990年後,我州補過人確定歸屬為哈尼族。

3、排角人

排角人居住在勐臘縣勐伴鎮勐伴村委會曼岡村,有41戶175人。排角人自稱「出說」,意為「舒服」,排角是漢族對出說的稱呼,因排角人頭飾以黑布紮成彎牛角狀,故稱「排角」,現對外也稱自己為排角人。排角人無文字,信仰原始宗教,每年1月都要立寨門、過新米節。過去行父子聯名制。排角人有本民族的名字,也有漢族名字、傣族名字。一個排角人一般有三個名字或兩個名字。現我州排角人歸為哈尼族。

五、 西雙版納州未識別民族情況

我州未識別民族有克木人、老品人、八甲人,人口4236人。

(一) 克木人

克木人為我州未識別民族之一,自稱克木、克米,又因來源不同分為克木泐、克木老、克木交。克木人集中分布在景洪市、勐臘縣,兩縣共有18個寨子2897人。

景洪市克木人分布在景洪鎮曼邁村委會的曼羅金、曼香班、曼回龍,嘎灑鎮曼達村委會的曼播南嘎1隊、2隊、3隊,6個寨子共有人口689人。景洪市克木人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住房為干欄式,服飾和住房與傣族一樣,信仰佛教,使用傣文,有佛寺,男孩到了一定年齡也出家當和尚,大人小孩都能講一口流利的傣語。

勐臘縣有12個克木人寨子,即勐臘鎮南亮村委會的曼崗村,勐捧鎮曼種村委會的曼種、回結、回傘,勐滿鎮勐滿村委會的曼暖遠、曼賽村委會的曼蚌索,尚勇鎮尚崗村委會的南西、王四龍,曼庄村委會的東陽、南欠,勐伴鎮會落村委會的克米寨,勐臘縣熱作實業公司的曼邁,共有人口2208人。

勐臘縣克木人分為克木、克米。克木為西雙版納土著,歷史悠久,曾在勐臘尚勇廣補法(天峰山)一帶建立過自己的王國,開采井鹽暢銷現東南亞一帶。後被傣族征服,部分受傣族統治,部分遷入寮國。克米僅有南欠、克米兩個寨子,大約在1939年從寮國遷入。傳說克木、克米曾是兄弟,因打獵分配不均而反目分開。

勐臘縣克木人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克米能聽懂克木的語言,但克木聽不懂克米的語言。克木人住房為干欄式建築,婦女著傣裝,男子著漢裝。

克木人信仰圖騰崇拜和原始宗教,不信仰佛教。主要節日有豐收節、新米節和祭花節。克米人的節日有新米節、紅花節和「跌木龍節」。

(二) 老品人

老品人為我州未識別民族之一,居住在勐海縣勐遮鎮曼洪村委會老品寨,全寨共52戶233人。
老品人自稱「老品」,也稱「卡品」。老品人保留有自己的語言,如吃飯為「唐扎」,房屋為「擁」,能講流利的傣語。

老品人住房為漢式平房。信仰原始宗教,有廟宇、無神像,每年全寨要舉行一次祭山神活動。

(三) 八甲人

八甲人為我州未識別族群之一。八甲人聚居在勐海縣勐阿鎮勐康村委會的上、下納懂、曼倒,納京村委會的2組、6組、7組、8組,賀建村委會的6組、7組、8組,少部份散居在機關單位,共有人口1106人。

八甲人自稱「八甲」。八甲人有自己的語言,與傣語比較接近,能與傣族相互交流。

八甲人的住房為漢式平房,過去有自己的服飾,婦女包包頭,穿對襟連身裙,後圍圍裙。男子穿對襟衣,頭頂上結發結。現婦女還保留著自己的民族服飾,但只在過年過節或結婚時穿,平時穿漢裝,男子則已改穿漢裝。
八甲人信仰原始宗教,建有小廟,逢年過節要到廟里殺雞獻祖。八甲人死後行土葬,正常死亡者葬入公共墓地。八甲人的姓氏有捧、刀、李、羅、馬等。八甲人過火把節、春節、七月半。

其他的基本都與此相同呢
注路南石林:彝族
大理:白族
麗江: 納西族
香格里拉: 藏族
西雙版納: 傣族 (主要的)

㈧ 雲南與寮國一共有哪幾個口岸

中國曼灘—寮國八家、中國朱石河—寮國那裡兒、中國易武—寮國小河邊、中國勐伴—寮國曼寬、中國勐潤—寮國孟莫、中國苗寨—寮國孟莫、中國曼庄—寮國帕卡、中國磨憨—寮國么丁、中國勐滿—寮國班海、中國關累—寮國班寨、中國勐康—寮國蘭堆。

(8)越南勐康縣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磨憨口岸與寮國磨丁口岸對接,是中老兩國唯一的國家級一類口岸。

磨憨是中國一個最南端的陸地邊塞小鎮,隸屬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

磨憨是我國213國道(蘭磨線)的終點,與寮國13號公路對接,東盟大道橫貫小鎮南北,長約300米。



網路-磨憨口岸

㈨ 五十六個民族以外的名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在全國陸續出現的民族單位名稱就有400多個,其中雲南一省就達260多個。眾多的待識別的不同族稱,歸納起來基本上可劃分為兩大類:一是要弄清待識別的民族共同體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二是在少數民族內確定究竟是單一民族,還是某一民族的一部分。經過幾十年的民族識別,1979年確認了第56個民族——基諾族,這就是中國56個民族說法的來歷。
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之內的所有中國公民是不是只有「56個兄弟民族」呢?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數據顯示,我國大陸人口總數為1242612226人,其中漢族1137386112人,佔91.53%,55個已經確認的少數民族共104490795人,佔8.41%,此外還有未識別的民族人口734438人,外國人加入中國籍941人,二者相加佔0.06%。 中國境內未識別的和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民族人口,他們當然是中華民族的成員。除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難以劃為某個民族外,這些未識別民族也基本上認為自己不同於已經識別的民族,而是單一的民族共同體,政府也就將他們很難合並到已經識別的56個民族當中。這些族群主要有:
1、八甲人。
有人認為八甲人遷徙自緬甸,應屬哈尼族一支,但未能證實。八甲人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勐阿鎮勐康村委會的上、下納懂、曼倒,納京村委會的2組、6組、7組、8組,賀建村委會的6組、7組、8組,少部份散居在機關單位,共有人口1106人。八甲人自稱「八甲」。
八甲人有自己的語言,與傣語比較接近,能與傣族相互交流。八甲人的住房為漢式平房,過去有自己的服飾,婦女包包頭,穿對襟連身裙,後圍圍裙。男子穿對襟衣,頭頂上結發結。現婦女還保留著自己的民族服飾,但只在過年過節或結婚時穿,平時穿漢裝,男子則已改穿漢裝。
八甲人信仰原始宗教,建有小廟,逢年過節要到廟里殺雞獻祖。八甲人死後行土葬,正常死亡者葬入公共墓地。八甲人的姓氏有捧、刀、李、羅、馬等。八甲人過火把節、春節、七月半。
2、克木人。
亞洲中南半島民族。主要分布在寮國、越南和泰國。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克木人無文字,有自己的語言,與布朗語、佤語、崩龍語以及柬埔寨的高棉語關系密切,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多住山坡,村寨稀疏。長期過著游耕生活,以玉米、薯類和豆類為主食。克木人主要從事旱地農業。過去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種。婦女已會用自己種的棉花紡織。男女衣飾穿戴和傣族相同;男子耳垂上留有大孔,可見原來戴過沉重的耳環。使用克木語,屬孟高棉語族。
我國的克木人集中分布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灑鎮和勐臘縣勐臘鎮、勐捧鎮等地的熱帶雨林中,解放前,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向奴隸社會過渡階段。上世紀70年代,克木人開始走出山林,來到河谷平壩邊緣定居。目前雲南省約有克木人738戶3291人。
3、菜族人。
主要分布在貴州山區一帶。統計的有32戶,170人。通用漢語。
4、億人。
也稱米什米人,自稱「達讓」或「格曼」,按藏語俗稱「億巴」。在舊西藏,「億人」備受歧視,被蔑稱為「猴子」、「野人」,意思就是「不開化的人」。 全世界的「億族」,有2萬多人,大部份居住在印度及鄰接小國家。中國的「億人」有1400多人,主要居住在川藏線「318」在線的「然烏鎮」往南靠近中印邊境地區,在海拔1000多米的森林裡面。
「億人」沒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語言,叫「億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5、格魯人。
說嘉絨語,分布在四川阿壩州的馬爾康、黑水、理縣、汶川、金、川、小金等縣,雅安地區的寶興縣,甘孜州的丹巴縣。使用嘉絨語的人口約11.69萬人。
6、顧羌人。
說貴瓊語,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縣的舍聯、時濟、前溪、麥笨、三合等鄉,瀘定縣的長征、烹壩、瀘橋鄉以及雅安地區寶興縣磽磧鄉的部分村寨,人口約6千人。 行進在陳塘途中的夏爾巴背夫。
7、夏爾巴人。
又稱:雪巴人、謝爾巴人。人口約15萬人,散居在尼泊爾、中國、印度和不丹等國邊境喜瑪拉雅山脈兩側,主要居住在尼泊爾境內,中國西藏境內有約1200人,主要生活在定結縣陳塘鎮和聶拉木縣樟木鎮。夏爾巴人有自己的語言,夏爾巴語屬藏語群,但無文字,書面使用藏語。
8、茂族人。
說扎貝語。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縣的亞卓鄉、紅頂鄉、仲尼鄉、扎拖鄉、下拖鄉和雅江縣的瓦多鄉、木絨鄉,人口約8千人。
9、莽人。
莽人是一個跨國民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和中國。莽人有自己的語言,莽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支,沒有文字。莽族在越南是官方認定的54個民族之一,人口為2,663(1999年)。中國的莽人集中居住在雲南金平縣勐拉的南課新寨、平河中寨、下寨、雷公打牛四個村子的高山箐林地帶,目前僅有681人。2009年4月經國家民委批准歸族為布朗族。
10、土生葡人。
歸為葡萄牙後裔居民(《澳門基本法》第42條)是一個由多種族群混合而成的群體,難以分類。土生葡人在中國澳門特區通常為葡萄牙人或其人於東南亞各地的後裔與澳門當地的漢人結婚後生下來的人群。現時大多數人只在澳門及東南亞生活。中國澳門特區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確定為澳門少數族群,享有法律認證的政治權利;中國大陸把土生葡人定為未識別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說葡萄牙語,一些人說中文;他們曾經創造過土生葡文,作為自己的語言。
11、艾努人。
歸為維吾爾族,說艾努語。維吾爾群眾稱他們為「阿布達里人」。(阿布達里一詞在《維吾爾語詳解辭典》中為「卡蘭達爾,乞丐,要飯的」。)比較集中在疏勒縣罕艾里克鎮帕依那甫村(現謝依赫勒村)、和田市肖爾巴克鄉和尼村和洛浦縣布亞鄉塔米格勒村,總人口為7704人(2004年元月)。據說在全疆范圍內的人口有1萬人左右。
12、穿青人。
又稱川青人。主要分布在貴州省西部的畢節、安順、六盤水市、黔西南、黔南五個地、州、市所屬大方、黔西、織金、威寧、納雍等20多個縣,第五次人口普查自報填寫穿青人族稱的人數約67萬人,其中半數以上聚居在織金、納雍兩縣,每縣均超過20萬人。
國家民委對於穿青人的身份認證一直不明確,根據《貴州省民族事務委員會、貴州省公安廳(黔族(政)發字第(1996)19號)文件》現定為「穿青人」。
13、革家人。
歸為苗族,革家人現人口約5萬,主要集中分布在貴州的黃平、凱里、關嶺三個地區,其中又以黃平的重興鄉、凱里的龍場鎮最為集中。區。
革家人沒有文字,自稱是上古傳說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後代。中央電視台的《探索.發現》欄目曾在2003年作過一次專題節目介紹革家人,較為詳細的介紹了革家的起源、歷史發展以及民俗風情,革家人遂開始為世人所關注。於是革家人開始積極請求政府承認為獨立民族。
14、苦聰人。
歸為拉祜族,居住在雲南省邊睡的哀牢山、無量山一帶海拔1800米的山區,人口約4萬。《新唐書》記載的「鍋挫蠻」,就是源於古代氏羌部落的苦聰人。清代前後,又稱苦聰人為「郭搓」,「古宗」等。苦聰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山峻嶺中,對亞熱帶森林中各種動、植物的識別和利用有許多獨到的經驗知識。目前苦聰人正積極申請識別成為獨立民族。
15、摩梭人。
雲南歸為納西族,四川歸為蒙古族。中國唯一一個母系社會為主的人群,人口約6萬人。「走婚」是摩梭人中一種歷史悠久的兩性關系結合方式。 圖瓦人射箭比賽。
16、圖瓦人。
歸為蒙古族。現代圖瓦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約20萬人),居住在蒙古的約3.1萬人。中國的圖瓦人約2400人,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阿勒泰喀納斯湖附近。
17、布里亞特人。
歸為蒙古族。布里亞特人總人口約43.6萬,現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蒙古國和中國的一些地方。其中,俄羅斯有42萬多人,蒙古國有4萬多人,中國有近8000人。俄羅斯境內的布里亞特人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聯邦的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是俄羅斯少數民族,中國的布里亞特人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和內蒙古附近。
18、西家人。
歸為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帶。現有750戶左右,人口有三千多人。西家人不認同自己是苗族,當外人問他是哪個民族的時候,他們會說是西家人。目前他們積極向中國政府申請識別成為獨立民族。
19、羿人。
有人口約300餘人,生活在赤水河兩岸川黔交界地帶(四川省敘永縣赤水鎮、古藺縣納盤溝和貴州省畢節縣普宜和陰底一帶)。史料把羿人稱為「羿子」和「白玀玀羿子」;羿人自稱「gau」(告),苗族稱他們「qie」,當地漢族叫他們「羿子」。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現已失傳。
20、猶太人。
有部份被劃為回族,有部份被劃為未識別民族,傳統上被稱為「藍帽回回」。中國的猶太人散居於中國大陸各處,尤其是在黑龍江省和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連接的中俄邊境附近。
21、者來寨人。
歸為漢族。居住在甘肅永昌縣境內的者來寨。者來寨的村民們講漢語,族系也為漢族,共有400多人,其中200多人有歐洲人的相貌特徵。經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進行的DNA分析,認為這里的村民們確實有歐洲人血統。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謝小冬博士研究組在者來寨大規模採集血測試,證明生活在這里的很多人是「羅馬人後裔」。
22、內恕
其中察隅縣中國實際控制區內有1391人(2006年),其餘的主體部分生活在麥克馬洪線以南。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
23、畢蘇人。
分布在中國、泰國、緬甸、寮國四國的邊界地區。總人數將近1萬,其中中國境內5000多人。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縣、勐海縣和西盟縣等地。瀾滄等地的畢蘇人經過識別,已於1990年歸入拉祜族,勐海的畢蘇人則尚未確定族屬。有自己的語言,畢蘇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彝語群。
24、拉基人。
歸為壯族、彝族。也被稱為獺僰人,是史書上所記載的「僰人」的後代。拉基族是越南官方認定的53個少數民族之一,越南共有拉基族10,765人(1990年)。中國境內有1600多拉基人,主要生活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及麻栗坡縣(馬關縣內的拉基人歸為壯族,麻栗坡縣的拉基人歸為彝族)。拉基人有自己的語言,拉基語屬於壯侗語系仡央語族。
25、高山族。
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據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大陸地區高山族總人口為0.45萬人。高山族主要聚居在我國台灣,2001年,台灣高山族人口突破40萬人(41.5萬人)。1947年4月台灣當局把「高山族」改為「山地同胞」(簡稱「山胞」),1994年8月台灣當局改稱「山胞」為「原住民」,截止2007年台灣當局正式承認把原住民劃分為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原來的曹族更名)、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等13族。

閱讀全文

與越南勐康縣多少人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越南如何存美金 瀏覽:59
真龍大酒店越南妹在哪裡 瀏覽:210
中國古代有什麼黨 瀏覽:91
為什麼印尼虎花紋越來越淡 瀏覽:179
英國建成第一條鐵路是什麼時候 瀏覽:504
印度同中國哪個省大 瀏覽:190
哪個國家有中國故土 瀏覽:571
mc中國版怎麼登錄 瀏覽:490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的湯 瀏覽:45
印度阿魏是什麼葯 瀏覽:788
怎麼賣產品去英國 瀏覽:823
印尼虎魚長什麼樣子 瀏覽:230
英國和秘魯有什麼關系 瀏覽:339
中國去哪些國家了援助了 瀏覽:645
越南戰爭過後有哪些少將 瀏覽:137
中國哪個地方人均收入最低調 瀏覽:925
1百萬印尼買什麼意思 瀏覽:557
英國市場應如何應對新冠疫情 瀏覽:50
印度為什麼會有ceo 瀏覽:283
在英國11月和12月指什麼月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