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菲娜奧紀念碑是由什麼組成

義大利菲娜奧紀念碑是由什麼組成

發布時間:2022-05-31 11:27:17

⑴ 奧運會獎牌是由什麼圖案組成的有什麼作用呢

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冠軍獲得的是一枚銀質獎章和一個橄欖枝做的花冠,亞軍獲得的是一枚銅質獎章和一頂桂冠。此獎章是由法國藝術家儒勒·夏普朗精心設計的。

⑵ 義大利奧運會吉祥物是什麼

奧運會吉祥物是內韋和格利茲。

2006年義大利都靈冬奧會吉祥物是擬人化的雪球和冰塊,分別叫做內韋和格利茲。代表著冬奧會不可或缺的兩大基本要素:雪和冰。在這兩個吉祥物中,女孩內韋穿紅色衣服,流暢圓潤的形狀代表運動的和諧和優雅,男孩格利玆穿藍色衣服,稜角分明的外形代表運動員的力量和毅力。

奧運會吉祥物

吉祥物是奧運會形象特徵,每屆奧運會的吉祥物都以其富有活力的為人們所喜愛的獨特形象,體現奧林匹克精神、傳達當屆奧運會的舉辦理念,傳達主辦城市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營造奧運會的節日氛圍,是在廣大群眾、特別是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推廣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載體,是所有奧運會識別項目中的其他形象無法比擬的。

⑶ 自學考試的題型是

全國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外國文學史試題
課程代碼:0054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從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希臘文學進入全盛時期,這個時期是( )
A.英雄時期 B.荷馬時期
C.古典時期 D.希臘化時期
2.古希臘神話中愛與美之神的名字是( )
A.雅典娜 B.維納斯
C.阿弗洛狄特 D.阿耳忒彌斯
3.「戲劇藝術的荷馬」指的是( )
A.埃斯庫羅斯 B.索福克勒斯
C.歐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4.《伊利昂紀》構思巧妙,圍繞的結構線索是( )
A.阿喀琉斯的一次發怒 B.阿喀琉斯的兩次發怒
C.阿喀琉斯的三次發怒 D.阿喀琉斯的四次發怒
5.歐洲文學史上的「中世紀文學」指的是( )
A.整個中世紀的文學 B.中世紀初期的文學
C.中世紀初期和中期的文學 D.中世紀後期的文學
6.莫里哀在諷刺喜劇《偽君子》中塑造的主人公是( )
A.阿巴貢 B.答爾丟夫
C.奧爾貢 D.史嘉本
7.德國第一部產生世界影響的作品是( )
A.《少年維特之煩惱》 B.《浮士德》
C.《陰謀與愛情》 D.《強盜》
8.法國啟蒙作家創立的一種新型戲劇是( )
A.悲劇 B.喜劇
C.正劇 D.笑劇
9.德國最早的浪漫主義文學流派是( )
A.耶拿派 B.海德堡派
C.湖畔派 D.十二月黨詩人
10.司各特歷史小說的代表作是( )
A.《傲慢與偏見》 B.《艾凡赫》
C.《勒內》 D.《黛爾菲娜》
11.《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是( )
A.卡門 B.愛瑪
C.瑪麗•巴頓 D.蓓基•夏潑
12.狄更斯的《雙城記》中的雙城指的是( )
A.巴黎和倫敦 B.巴黎和柏林
C.里昂和倫敦 D.倫敦和曼徹斯特
13.左拉描寫勞資矛盾的小說是( )
A.《艱難時世》 B.《高老頭》
C.《萌芽》 D.《巴馬修道院》
14.契訶夫《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是( )
A.「多餘人」形象 B.「懺悔貴族」形象
C.見風使舵的走狗形象 D.貴族知識分子形象
15.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獨創的詩歌體式是( )
A.商籟體 B.溫柔的新體
C.階梯式(樓梯式) D.英雄對偶體
16.20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勞倫斯大膽描寫性愛,歌頌人性復歸的作品是( )
A.《虹》 B.《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C.《戀愛中的女人》 D.《羽蛇》
17.法國現代作家安德烈•紀德創作了一部被認為從某種程度上是「新小說」先聲的長篇小說,它是( )
A.《蒂博一家》 B.《愛的荒漠》
C.《偽幣製造者》 D.《人的命運》
18.德國作家黑塞通過主人公身上「狼性」和「人性」的對立反映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普通知識分子孤獨、彷徨和苦悶的作品是( )
A.《森林狼》 B.《草原狼》
C.《暗夜狼》 D.《荒原狼》
19.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取材於古希臘悲劇《報仇神》所創作的劇作是( )
A.《禁閉》 B.《死無葬身之地》
C.《畢恭畢敬的妓女》 D.《蒼蠅》
20.目前發現的世界文學中最古老的史詩是( )
A.《羅摩衍那》 B.《吉爾伽美什》
C.《埃涅阿斯紀》 D.《摩訶婆羅多》
21.日本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是( )
A.《古事記》 B.《日本書記》
C.《風土記》 D.《萬葉集》
22.中古波斯著名詩人菲爾多西的代表作是( )
A.《果園》 B.《王書》
C.《薔薇園》 D.《蕾麗與馬季儂》
23.被高爾基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的作品是( )
A.《五卷書》 B.《故事海》
C.《一千零一夜》 D.《卡里萊和迪木乃》
24.泰戈爾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是( )
A.《戈丹》 B.《戈拉》
C.《我是貓》 D.《舞姬》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5.中世紀文學的主要類型有( )
A.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B.騎士文學
C.英雄史詩 D.城市文學
E.教會文學
26.《神曲》的主要藝術特色有( )
A.夢幻 B.象徵
C.寓意 D.首次使用義大利民族語言
E.工整協調
27.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代表作家有( )
A.拉封丹 B.拉辛
C.莫里哀 D.布瓦洛
E.高乃依
28.法國劇作家博馬舍創作的喜劇有( )
A.《偽君子》 B.《私生子》
C.《費加羅的婚姻》 D.《塞維勒的理發師》
E.《陰謀與愛情》
29.被馬克思稱為「現代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的有( )
A.狄更斯 B.薩克雷
C.蓋斯凱爾夫人 D.夏綠蒂•勃朗特
E.愛米莉•勃朗特
30.20世紀後半期西方文壇最重要的文學流派有( )
A.魔幻現實主義 B.未來派
C.表現主義 D.象徵主義
E.荒誕派戲劇
31.海明威小說中屬於「迷惘的一代」的作品有( )
A.《太陽照常升起》 B.《喪鍾為誰而鳴》
C.《老人與海》 D.《永別了,武器》
E.《午後之死》
32.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有( )
A.夏目漱石 B.川端康成
C.小林多喜二 D.大江健三郎
E.芥川龍之介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33.「布萊希特體系」
34.黑色幽默
35.《舊約》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6.簡述《浮士德》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最突出的特點。
37.簡述「拜倫式英雄」。
38.簡述卡夫卡小說《城堡》的主題。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9.論述莎士比亞戲劇藝術的主要特徵。
40.論述古代東方文學的主要成就。
六、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6分)
41.舉例分析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的個人奮斗者形象及其社會意義與現實意義。
請採納。

⑷ 文學史考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從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希臘文學進入全盛時期,這個時期是()
A.英雄時期 B.荷馬時期
C.古典時期 D.希臘化時期
2.古希臘神話中愛與美之神的名字是()
A.雅典娜 B.維納斯
C.阿弗洛狄特 D.阿耳忒彌斯
3.「戲劇藝術的荷馬」指的是()
A.埃斯庫羅斯 B.索福克勒斯
C.歐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4.《伊利昂紀》構思巧妙,圍繞的結構線索是()
A.阿喀琉斯的一次發怒 B.阿喀琉斯的兩次發怒
C.阿喀琉斯的三次發怒 D.阿喀琉斯的四次發怒
5.歐洲文學史上的「中世紀文學」指的是()
A.整個中世紀的文學 B.中世紀初期的文學
C.中世紀初期和中期的文學 D.中世紀後期的文學
6.莫里哀在諷刺喜劇《偽君子》中塑造的主人公是()
A.阿巴貢 B.答爾丟夫
C.奧爾貢 D.史嘉本
7.德國第一部產生世界影響的作品是()
A.《少年維特之煩惱》 B.《浮士德》
C.《陰謀與愛情》 D.《強盜》
8.法國啟蒙作家創立的一種新型戲劇是()
A.悲劇 B.喜劇
C.正劇 D.笑劇
9.德國最早的浪漫主義文學流派是()
A.耶拿派 B.海德堡派
C.湖畔派 D.十二月黨詩人
10.司各特歷史小說的代表作是()
A.《傲慢與偏見》 B.《艾凡赫》
C.《勒內》 D.《黛爾菲娜》
11.《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是()
A.卡門 B.愛瑪
C.瑪麗·巴頓 D.蓓基·夏潑
12.狄更斯的《雙城記》中的雙城指的是()
A.巴黎和倫敦 B.巴黎和柏林
C.里昂和倫敦 D.倫敦和曼徹斯特
13.左拉描寫勞資矛盾的小說是()
A.《艱難時世》 B.《高老頭》
C.《萌芽》 D.《巴馬修道院》
14.契訶夫《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是()
A.「多餘人」形象 B.「懺悔貴族」形象
C.見風使舵的走狗形象 D.貴族知識分子形象
15.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獨創的詩歌體式是()
A.商籟體 B.溫柔的新體
C.階梯式(樓梯式) D.英雄對偶體
16.20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勞倫斯大膽描寫性愛,歌頌人性復歸的作品是()
A.《虹》 B.《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C.《戀愛中的女人》 D.《羽蛇》
17.法國現代作家安德烈·紀德創作了一部被認為從某種程度上是「新小說」先聲的長篇小說,它是()
A.《蒂博一家》 B.《愛的荒漠》
C.《偽幣製造者》 D.《人的命運》
18.德國作家黑塞通過主人公身上「狼性」和「人性」的對立反映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普通知識分子孤獨、彷徨和苦悶的作品是()
A.《森林狼》 B.《草原狼》
C.《暗夜狼》 D.《荒原狼》
19.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取材於古希臘悲劇《報仇神》所創作的劇作是()
A.《禁閉》 B.《死無葬身之地》
C.《畢恭畢敬的妓女》 D.《蒼蠅》
20.目前發現的世界文學中最古老的史詩是()
A.《羅摩衍那》 B.《吉爾伽美什》
C.《埃涅阿斯紀》 D.《摩訶婆羅多》
21.日本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是()
A.《古事記》 B.《日本書記》
C.《風土記》 D.《萬葉集》
22.中古波斯著名詩人菲爾多西的代表作是()
A.《果園》 B.《王書》
C.《薔薇園》 D.《蕾麗與馬季儂》
23.被高爾基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的作品是()
A.《五卷書》 B.《故事海》
C.《一千零一夜》 D.《卡里萊和迪木乃》
24.泰戈爾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是()
A.《戈丹》 B.《戈拉》
C.《我是貓》 D.《舞姬》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5.中世紀文學的主要類型有( )
A.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B.騎士文學
C.英雄史詩 D.城市文學
E.教會文學
26.《神曲》的主要藝術特色有( )
A.夢幻 B.象徵
C.寓意 D.首次使用義大利民族語言
E.工整協調
27.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代表作家有( )
A.拉封丹 B.拉辛
C.莫里哀 D.布瓦洛
E.高乃依
28.法國劇作家博馬舍創作的喜劇有( )
A.《偽君子》 B.《私生子》
C.《費加羅的婚姻》 D.《塞維勒的理發師》
E.《陰謀與愛情》
29.被馬克思稱為「現代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的有( )
A.狄更斯 B.薩克雷
C.蓋斯凱爾夫人 D.夏綠蒂·勃朗特
E.愛米莉·勃朗特
30.20世紀後半期西方文壇最重要的文學流派有( )
A.魔幻現實主義 B.未來派
C.表現主義 D.象徵主義
E.荒誕派戲劇
31.海明威小說中屬於「迷惘的一代」的作品有( )
A.《太陽照常升起》 B.《喪鍾為誰而鳴》
C.《老人與海》 D.《永別了,武器》
E.《午後之死》
32.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有( )
A.夏目漱石 B.川端康成
C.小林多喜二 D.大江健三郎
E.芥川龍之介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33.「布萊希特體系」
34.黑色幽默
35.《舊約》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6.簡述《浮士德》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最突出的特點。
37.簡述「拜倫式英雄」。
38.簡述卡夫卡小說《城堡》的主題。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9.論述莎士比亞戲劇藝術的主要特徵。
40.論述古代東方文學的主要成就。
六、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6分)
41.舉例分析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的個人奮斗者形象及其社會意義與現實意義。

⑸ 古巴民族英雄馬賽奧的紀念碑是什麼樣的

古巴民族英雄馬賽奧的紀念碑,坐落在海濱大道最繁華的中段,周圍是一個有噴泉的公園和一個演出廣場。在高高的碑座上,這位黑人將軍騎著前蹄騰空的戰馬,揮舞戰刀,正呼喚著千軍萬馬勇敢地沖向敵人。碑座的前部,雕塑著英雄母親的形象。她曾帶領孩子們宣誓,要為祖國獨立流盡最後一滴血。馬賽奧實現了這一誓言,鏖戰半生,多次負傷,最後戰死在哈瓦那城下。他是古巴人民最敬仰的民族英雄。

⑹ 各屆奧運會標志的含義

奧運會會徽是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徽記,亦稱奧運會會標。歷屆現代奧運會(包括冬季奧運會)的組委會都要為所舉辦的奧運會設計會徽。會徽的圖樣不僅要體現奧林匹克精神,而且還要反映出東道國和奧運會主辦城市的特徵。

早期會徽的藝術表現與奧林匹克宣傳畫一脈相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會徽漸漸走出了宣傳畫的模式,設計趨於簡潔抽象,蘊意深刻。可以說,會徽是一個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藝術性標志。

奧運會會徽是該屆奧運會最有權威性的形象標志。《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各屆奧運會的會標,未經奧運會組委會同意,不得用於廣告和為商業服務,從而保證了奧運會會徽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下面介紹幾個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會徽。

不是會徽的會徽——第1屆雅典奧運會會徽

第1屆雅典奧運會原本既沒有會徽也沒有招貼畫,現在的這幅畫是雅典奧委會向國際奧委會提交的報告的封面,後來被用來當做本屆奧運會會徽。畫面主要由雄渾的雅典衛城、手執橄欖枝的雅典娜女神、深嵌的馬蹄印幾部分組成,其古銅色的浮雕散發著濃厚的古希臘氣息。左上方公元前776—1896的字樣表示現代奧運會與古代奧運會一脈相承的關系。

走自己的路——第8屆巴黎奧運會會徽

巴黎舉辦過兩次奧運會,雖然第2屆奧運會只是世界博覽會的配角,但1924年巴黎人卻舉辦了當時歷史上最出色的奧運會。1924年巴黎奧運會會徽的主體是巴黎城的盾形城徽,中間配以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古帆船,同時附有「第8屆奧林匹亞德巴黎1924」和「法國奧委會」的字樣。這是第一個走出招貼畫形式的會徽。從此之後,奧運會的會徽與招貼畫分道揚鑣。

第一個使用奧運標志的會徽——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會徽

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會徽的主體是東道主美國的國旗,奧運五環標志居於會徽正中,代表勝利的月桂枝貫穿其間。「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體現在奧運會會徽中,充分展示了美國人所追求的美國精神。這是第一個使用奧林匹克五環標志的會徽。

歷史與現代的交融——第17屆羅馬奧運會會徽

羅馬曾在1908年獲得過奧運會的主辦權,卻因為經濟原因沒能舉辦。時隔半個世紀,1960年,義大利終於盼來了第17屆羅馬奧運會。羅馬奧運會會徽採用了羅馬城徽的標志,那是一隻母狼在哺乳兩個嬰兒的奇特圖案。傳說母狼哺乳的兩個嬰兒中的一個就是羅馬城第一任國王羅慕路。會徽居中位置用羅馬數字標出「1960」。整個羅馬城徽中濃縮了古羅馬的歷史文化。羅馬是世界上最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之一,奧運會的舉辦又給它注入了現代化的理念和與世界融合的勇氣。

富有哲學意義的構思——第24屆漢城奧運會會徽

這屆奧運會會徽由藍、紅、黃三色呈旋渦狀的條紋和象徵奧林匹克的五色環組成。3種顏色代表天、地、人「三元一體」的哲學含義,動態的條紋意指生生不已的體育運動,旋轉向上表示和諧進步。內向心的動態,比喻五大洲的選手走到一起;外離心的動態,寓意為通過奧林匹克的崇高精神,走向相互了解和世界進步。整個圖案不僅體現了豐富的哲學內涵,而且富有朝鮮民族特色。

跨入新世紀的運動員——第27屆悉尼奧運會會徽

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會徽取名為「新世紀的運動員」。由上而下的畫面可以看出:悉尼歌劇院的外形曲線被用來表示火炬,而太陽、岩石和土著人的傳統狩獵工具「飛去來器」的圖形組成一個舉著奧運會火炬奔跑的運動員形象。整個會徽的色彩語言極具象徵意義:藍色代表海港,黃色代表太陽和沙灘,紅色代表內陸土地,突出了澳大利亞本土文化的獨特性。

⑺ 漢語言自考科目的題型

全國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外國文學史試題
課程代碼:0054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從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希臘文學進入全盛時期,這個時期是( )
A.英雄時期 B.荷馬時期
C.古典時期 D.希臘化時期
2.古希臘神話中愛與美之神的名字是( )
A.雅典娜 B.維納斯
C.阿弗洛狄特 D.阿耳忒彌斯
3.「戲劇藝術的荷馬」指的是( )
A.埃斯庫羅斯 B.索福克勒斯
C.歐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4.《伊利昂紀》構思巧妙,圍繞的結構線索是( )
A.阿喀琉斯的一次發怒 B.阿喀琉斯的兩次發怒
C.阿喀琉斯的三次發怒 D.阿喀琉斯的四次發怒
5.歐洲文學史上的「中世紀文學」指的是( )
A.整個中世紀的文學 B.中世紀初期的文學
C.中世紀初期和中期的文學 D.中世紀後期的文學
6.莫里哀在諷刺喜劇《偽君子》中塑造的主人公是( )
A.阿巴貢 B.答爾丟夫
C.奧爾貢 D.史嘉本
7.德國第一部產生世界影響的作品是( )
A.《少年維特之煩惱》 B.《浮士德》
C.《陰謀與愛情》 D.《強盜》
8.法國啟蒙作家創立的一種新型戲劇是( )
A.悲劇 B.喜劇
C.正劇 D.笑劇
9.德國最早的浪漫主義文學流派是( )
A.耶拿派 B.海德堡派
C.湖畔派 D.十二月黨詩人
10.司各特歷史小說的代表作是( )
A.《傲慢與偏見》 B.《艾凡赫》
C.《勒內》 D.《黛爾菲娜》
11.《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是( )
A.卡門 B.愛瑪
C.瑪麗•巴頓 D.蓓基•夏潑
12.狄更斯的《雙城記》中的雙城指的是( )
A.巴黎和倫敦 B.巴黎和柏林
C.里昂和倫敦 D.倫敦和曼徹斯特
13.左拉描寫勞資矛盾的小說是( )
A.《艱難時世》 B.《高老頭》
C.《萌芽》 D.《巴馬修道院》
14.契訶夫《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是( )
A.「多餘人」形象 B.「懺悔貴族」形象
C.見風使舵的走狗形象 D.貴族知識分子形象
15.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獨創的詩歌體式是( )
A.商籟體 B.溫柔的新體
C.階梯式(樓梯式) D.英雄對偶體
16.20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勞倫斯大膽描寫性愛,歌頌人性復歸的作品是( )
A.《虹》 B.《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C.《戀愛中的女人》 D.《羽蛇》
17.法國現代作家安德烈•紀德創作了一部被認為從某種程度上是「新小說」先聲的長篇小說,它是( )
A.《蒂博一家》 B.《愛的荒漠》
C.《偽幣製造者》 D.《人的命運》
18.德國作家黑塞通過主人公身上「狼性」和「人性」的對立反映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普通知識分子孤獨、彷徨和苦悶的作品是( )
A.《森林狼》 B.《草原狼》
C.《暗夜狼》 D.《荒原狼》
19.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取材於古希臘悲劇《報仇神》所創作的劇作是( )
A.《禁閉》 B.《死無葬身之地》
C.《畢恭畢敬的妓女》 D.《蒼蠅》
20.目前發現的世界文學中最古老的史詩是( )
A.《羅摩衍那》 B.《吉爾伽美什》
C.《埃涅阿斯紀》 D.《摩訶婆羅多》
21.日本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是( )
A.《古事記》 B.《日本書記》
C.《風土記》 D.《萬葉集》
22.中古波斯著名詩人菲爾多西的代表作是( )
A.《果園》 B.《王書》
C.《薔薇園》 D.《蕾麗與馬季儂》
23.被高爾基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的作品是( )
A.《五卷書》 B.《故事海》
C.《一千零一夜》 D.《卡里萊和迪木乃》
24.泰戈爾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是( )
A.《戈丹》 B.《戈拉》
C.《我是貓》 D.《舞姬》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5.中世紀文學的主要類型有( )
A.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B.騎士文學
C.英雄史詩 D.城市文學
E.教會文學
26.《神曲》的主要藝術特色有( )
A.夢幻 B.象徵
C.寓意 D.首次使用義大利民族語言
E.工整協調
27.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代表作家有( )
A.拉封丹 B.拉辛
C.莫里哀 D.布瓦洛
E.高乃依
28.法國劇作家博馬舍創作的喜劇有( )
A.《偽君子》 B.《私生子》
C.《費加羅的婚姻》 D.《塞維勒的理發師》
E.《陰謀與愛情》
29.被馬克思稱為「現代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的有( )
A.狄更斯 B.薩克雷
C.蓋斯凱爾夫人 D.夏綠蒂•勃朗特
E.愛米莉•勃朗特
30.20世紀後半期西方文壇最重要的文學流派有( )
A.魔幻現實主義 B.未來派
C.表現主義 D.象徵主義
E.荒誕派戲劇
31.海明威小說中屬於「迷惘的一代」的作品有( )
A.《太陽照常升起》 B.《喪鍾為誰而鳴》
C.《老人與海》 D.《永別了,武器》
E.《午後之死》
32.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有( )
A.夏目漱石 B.川端康成
C.小林多喜二 D.大江健三郎
E.芥川龍之介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33.「布萊希特體系」
34.黑色幽默
35.《舊約》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6.簡述《浮士德》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最突出的特點。
37.簡述「拜倫式英雄」。
38.簡述卡夫卡小說《城堡》的主題。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9.論述莎士比亞戲劇藝術的主要特徵。
40.論述古代東方文學的主要成就。
六、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6分)
41.舉例分析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的個人奮斗者形象及其社會意義與現實意義。

⑻ 貝多芬的故事

他有妻子么?
網路全書上都沒有記載他接過婚
貝多芬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貝多芬(1792年手冊)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哲學,更高的啟示。

握住命運的咽喉!!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
放大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生於德國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去世),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歐洲古典音樂作曲家。貝多芬被後人尊稱為樂聖。
目錄
[隱藏]

* 1 生平
o 1.1 死因
* 2 性格
* 3 音樂
o 3.1 貝多芬交響曲的創作特點
+ 3.1.1 繼承和創新
+ 3.1.2 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 3.1.3 德奧及其他民間音樂
+ 3.1.4 貝多芬對於交響曲的貢獻
+ 3.1.5 貝多芬交響曲的一般結構
o 3.2 作品列表(按編號)
o 3.3 神秘的第十交響曲
o 3.4 影響
* 4 參見
* 5 外部鏈接

[編輯]

生平

1770年 出身於德國城市波恩一個平民家庭,祖父原籍荷蘭,後移居德國,曾任當地宮廷樂長。他的父親是個男高音歌手,酗酒成性,母親是宮廷御廚的女兒。貝多芬自小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他名字中的「凡」(van)並非德語中的「von」,並不代表任何貴族封號,而是顯示了其家鄉。「路德維希」也正是他的祖父的名字。

1774年 他的父親為了使貝多芬成為像莫扎特一樣的音樂神童,強迫年少的貝多芬學習音樂和長時間的練習鋼琴。

1778年 八歲的時候就開始登台演出。

1781年 跟隨樂隊指揮奈弗學習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和作曲。

1783年 任宮廷樂隊羽管鍵鋼琴演奏家

1787年 在維也納與莫扎特會面。

1788年 在一支歌劇院樂隊里作中提琴手

1789年 在波恩大學學習

1792年 在海頓的鼓勵與支持下到奧京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

1795年 他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曲目是第二鋼琴協奏曲,由他本人演奏鋼琴。演出獲得了成功。

1796年 出現耳疾先兆

1803年 完成劃時代的《第三交響曲》,並准備獻給拿破崙。

1804年 拿破崙稱帝,貝多芬撕去了第三交響曲上寫有獻給拿破崙的扉頁,而寫上了一句話「為紀念一位偉大的人」

1808年 同時發表了第五交響曲《命運》與第六交響曲《田園》。

1809年 完成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1815年11月15日,其弟卡爾去世,貝多芬成為侄子卡爾的監護人。

1815年-1819年 經歷4年的創作衰竭期。他一方面受到當時歐洲封建復辟的影響,情緒低落,一方面去收集、整理歐洲各地的民歌。

1824年 完成第九交響曲並在5月7日首演,盛況空前。

1826年 侄子卡爾自殺未遂,貝多芬精神大受打擊,健康日益惡化

1827年 3月26日逝世於維也納。

1827年 3月29日兩萬名維也納市民參加了他的葬禮,當局要出動軍隊維持秩序。
[編輯]

死因

對貝多芬早逝的原因,眾說紛紜。

當時的醫生下結論,死因是浮腫病。

有人認為他是死於梅毒。

經後世專家對貝多芬遺留下來的頭發進行的醫學化驗,結果顯示,貝多芬死於汞中毒。雖然這一發現對梅毒致死的推測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現在普遍認為,這是由於當時工業污染了多瑙河的魚,而貝多芬又很喜歡吃該地段的魚,因此魚體內的汞在其身上沉積而致死。並非是貝多芬為了治療梅毒而將含汞的葯物服用到體內所致。貝多芬性格方面狂躁,生理方面受慢性腹瀉和腹痛的折磨,都是由汞引起的。
[編輯]

性格
最著名的貝多芬肖像畫
放大
最著名的貝多芬肖像畫

後人一向認為,貝多芬的一生,就是不屈不撓與命運,與人類社會的不平等斗爭的一生。自小受到酗酒的父親的虐待,以及急功近利的訓練。又及長大後,母親過身,家庭的重擔落在作為長兄的貝多芬的身上。對拿破崙的崇拜以及幻滅。中年時期出現的耳疾,侄子的不孝,生活拮據以及終身未婚,貝多芬都是逆來順受,用音樂的語言表達出心底里的抗爭精神,從沒有為三斗米折腰。他的名言「握住命運的咽喉」,是他一生精神的真實寫照。據說他臨終前,雷電交加,躺在病床上的他突然在直起了身,伸手抓向空中,好像要握住什麼。這一情景,更是被後人認為是貝多芬自己對這句名言的形象化。

傳說有一次貝多芬和歌德走在小路上,迎面開來一輛貴族的馬車。他們兩人只好靠邊站。但兩人的態度截然不同,歌德對在身旁駛過的貴族鞠躬問好,而貝多芬則嚴肅傲然。車上的貴族也很彬彬有禮的向兩人問好。後來貝多芬懷疑歌德的為人,兩者的友誼也因此破裂。

貝多芬深受當時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在他的作品中,明顯可看到「自由,平等,博愛」的倡導性主題。序曲科利奧蘭,英雄交響曲和合唱交響曲,甚至在歌劇《費德里奧》裡面囚徒合唱一景,直白地「唱出」了對自由的強烈渴望「噢,自由啊,自由,你什麼時候重歸到身邊??」。

在行動上,有一次,貝多芬聽到要舉行音樂會為貧困的人民籌集捐款,就立刻帶病上場演奏,為他所同情的人們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貝多芬雖然嚴肅傲然,但並非沒有愛。他也談過戀愛,雖以失敗告終,但是卻催生了第四交響曲和小提琴協奏曲。他對兄弟的兒子卡爾十分慈愛,甚至溺愛。有一次為了帶後者回家,貝多芬冒雨出門,最後因為雨水透身,得了病,健康大為惡化。
[編輯]

音樂

很多人都認為貝多芬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作曲家。無可否認,他的確是其中最出名和最受愛戴的。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三交響曲(英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第九交響曲》、《悲愴奏鳴曲》和《月光奏鳴曲》等等。其32首鋼琴奏鳴曲,包括《悲愴》和《月光》等被尊為鋼琴的「新約全書」(「舊約全書」為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他早期的音樂,有著海頓和莫扎特的宮廷音樂風格,注重形式美,如第一交響曲。越是後期,越是表現出他強烈的個人風格,甚至借音樂直白自己的理想和訴求。

貝多芬可以說繼承了德奧作曲家巴赫,海頓和莫扎特的音樂精髓,將古典主義音樂在形式方面做到了極限。

特別是他的交響曲,除了第六交響曲分為五樂章,其餘的八部都是四樂章,遵照海頓莫扎特確立的交響曲結構,即第一樂章快板,第二樂章慢板,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諧謔曲和第四樂章急板或快板寫成的。而在第三交響曲開始,形式和內容開始統一,一個分明的線索主題或思想貫穿整部交響曲,這在第五和第九交響曲里特別鮮明,而這,是貝多芬之前的的作曲家沒有做到的。這樣的結果是,貝多芬的交響曲有更多的現實表現力和情感刻畫。聽眾不再是單一地去享受美麗的旋律,而且需要去思考揣摩,作曲家的意圖和動機。這大大豐富了音樂的內涵。可以說,這也正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基礎。

有人說,貝多芬一生創作下來的作品都是圍繞著「英雄」這一主題。特別是九首交響曲,描述了一個英雄成長以及理想。

貝多芬的創作通常分為四個時期:

1. 早期:從他學習音樂創作到32歲前後
* 他是一個有才華的作曲家 就象大多數著名音樂家一樣,他創作了許多到今天人們仍覺得很好聽的音樂,同時他的音樂創作能力也很強,寫悲傷寫抒情都不錯。
2. 盛期:約十年時間
* 生活上他耳聾了,但思想上因為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他將大量倫理思想寫進他的音樂中。這一時期的音樂就是典型的貝多芬式的音樂。包括那些主要的交響曲,第五第六交響曲,幾部著名的鋼琴奏鳴曲,同早期相比,音樂變得富有思想,有自己的情感。
3. 衰落:也約十年時間
* 貝多芬已經是維也納社會名人,但他的創作卻進入低潮,好象回到了以前一般的音樂家的時代,他個人意志也比較消沉。
4. 晚期:最後的十年
* 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突然又創造出了奇跡。晚期的作品,一部份規模龐大、宏偉壯麗,如庄嚴彌撒和第九交響曲;另一部分卻進入抽象的境地。這時期的作品在音樂家眼裡是寶貝。但由於通常很抽象,不如早期的那樣好聽,一般的聽眾可能難以理解。

[編輯]

貝多芬交響曲的創作特點

交響曲在貝多芬的創作生涯當中占據著核心地位,不僅貫穿其創作生涯的各個年代,也是最集中體現他音樂理想的作品。
[編輯]

繼承和創新

貝多芬的創作吸收了前人的精華,並發展了他個人的特色。對於貝多芬影響比較重要的作曲家有古典主義的海頓,莫扎特和巴洛克時代的巴赫,亨德爾。

貝多芬在波恩時期曾師事聶夫(Neefe,Christian Gootlob),Neefe是一位對位法專家,曾教貝多芬學習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可能為部分)),在交響曲的創作中,貝多芬使用了復調音樂的技巧,常作為發展部發展主題的手法。在第三和第七交響曲的第二樂章都有復調音樂;貝多芬非常欣賞亨德爾的創作,並吸收了亨德爾清新,剛健的精神;貝多芬的創作遵循古典主義的規范,繼承了海頓,莫扎特的創作風格和形式。
[編輯]

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法國大革命音樂對於貝多芬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廣場音樂和進行曲。廣場音樂寬廣的氣息和大規模大編制的樂隊的使用都是貝多芬交響曲的特點,而進行曲的影響表現在強烈的節奏感和樂曲中出現的軍號聲。
[編輯]

德奧及其他民間音樂

例如第六交響曲《田園》。
[編輯]

貝多芬對於交響曲的貢獻

貝多芬的交響曲大大擴展了音樂藝術的表現力。

1. 節奏:節奏有時不按小節節拍,出現切分音,弱起,強弱對比強烈,這些都是貝多芬在節奏上的創新,不再嚴格遵守嚴整的節奏,而是隨音樂的要求而相對自由。
2. 歌唱性的管弦樂:貝多芬有著出色的旋律天分和技巧,善於創作如歌般的旋律。他豐富的配器也大大提高了管弦樂隊的表現力。
3. 和聲技巧的革新:貝多芬的交響曲中使用了不協和和弦,和非常規的和弦進行,強烈的戲劇性對比也是古典主義的規范中不可想像的。
4. 樂曲曲式的變化:

* 第6交響曲有5個樂章,不同於以往的4樂章結構。
* 諧謔曲的使用替代了原來的小步舞曲。
* 慢樂章的位置變化(No.9),消失(No.5,7)。第9交響曲2,3樂章位置倒置,慢樂章變成了第3樂章;第5,7交響曲沒有原來嚴格意義的慢樂章,只有小快板速度的第2樂章,旋律線延長而類似於慢樂章。
* 突破了奏鳴曲式的限制。主部副部的對比鮮明;發展部規模變大,可以佔到整個樂章的1/3以上,在發展部當中出現了呈示部中沒有的因素;引子介入樂章,出現在發展部和再現部當中,甚至參與發展部的發展;尾聲很長。

1. 配器的變化:新的樂器的使用以及交響樂隊的規模變大。

[編輯]

貝多芬交響曲的一般結構

第一樂章:快板速度的奏鳴曲式,是交響曲的最重要樂章。

第二樂章:抒情性的樂章,通常為行板慢板,也有小快板速度。

第三樂章:快速的諧謔曲。

第四樂章:迴旋曲式/奏鳴曲式/變奏曲式,是歡呼勝利的終曲樂章。

可以說,貝多芬在交響曲當中,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來闡述這個世界。
[編輯]

作品列表(按編號)

貝多芬最重要的作品包括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曲,5部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三重協奏曲和晚期弦樂四重奏。

貝多芬作品的編號是由他作品的出版商編制的。因此,編號是按照作品出版的先後順序,而不是按照寫作的順序排列。比如,1792年創作的木管八重奏為作品103號,而作品102 和104號分別創作於1815年和1817年。編號135號以前的作品為貝多芬在世時所出版。其他則是在他去世後出版的。

* 作品 1 no 1 (1795) 鋼琴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調
* 作品 1 no 2 (1795) 鋼琴三重奏 No. 2 G 大調
* 作品 1 no 3 (1795) 鋼琴三重奏 No. 3 C 小調
* 作品 2 no 1 (1796) 鋼琴奏鳴曲 No. 1 F 小調
* 作品 2 no 2 (1796) 鋼琴奏鳴曲 No. 2 A 大調
* 作品 2 no 3 (1796) 鋼琴奏鳴曲 No. 3 C 大調
* 作品 3 (1794) 弦樂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調
* 作品 4 (1795) 弦樂五重奏 降 E 大調
* 作品 5 no 1 (1796)奏鳴曲 鋼琴和大提琴 No. 1 F 大調
* 作品 5 no 2 (1796)奏鳴曲 鋼琴和大提琴 No. 2 G 小調
* 作品 6 (1797) 四手聯彈鋼琴奏鳴曲
* 作品 7 (1797) 鋼琴奏鳴曲 No. 4 降 E 大調
* 作品 8 (1797) 弦樂三重奏(小夜曲) No. 1 D 大調
* 作品 9 no 1 (1798) 弦樂三重奏 No. 2 G 大調
* 作品 9 no 2 (1798) 弦樂三重奏 No. 3 D 大調
* 作品 9 no 3 (1798) 弦樂三重奏 No. 4 C 小調
* 作品 10 no 1 (1798) 鋼琴奏鳴曲 No. 5 C 小調
* 作品 10 no 2 (1798) 鋼琴奏鳴曲 No. 6 F 大調
* 作品 10 no 3 (1798) 鋼琴奏鳴曲 No. 7 D 大調
* 作品 11 (1798) 鋼琴三重奏 No. 4 降B 大調
* 作品 12 no 1 (1798) 小提琴奏鳴曲 No. 1 D 大調
* 作品 12 no 2 (1798) 小提琴奏鳴曲 No. 2 A 大調
* 作品 12 no 3 (1798) 小提琴奏鳴曲 No. 3 降E 大調
* 作品 13 (1799) 鋼琴奏鳴曲 No. 8 C 小調 "悲愴"
* 作品 14 no 1 (1799) 鋼琴奏鳴曲 No. 9 E 大調
* 作品 14 no 2 (1799) 鋼琴奏鳴曲 No. 10 G 大調
* 作品 15 (1795) 鋼琴協奏曲 No. 1 C 大調
* 作品 16 (1796)五重奏 鋼琴和管樂器
* 作品 17 (1800) 圓號奏鳴曲 F 大調
* 作品 18 no 1 (1800) 弦樂四重奏 No. 1 F 大調
* 作品 18 no 2 (1800) 弦樂四重奏 No. 2 G 大調
* 作品 18 no 3 (1800) 弦樂四重奏 No. 3 D 大調
* 作品 18 no 4 (1800) 弦樂四重奏 No. 4 C 小調
* 作品 18 no 5 (1800) 弦樂四重奏 No. 5 A 大調
* 作品 18 no 6 (1800) 弦樂四重奏 No. 6 降B 大調
* 作品 19 (1795) 鋼琴協奏曲 No. 2 B 降 大調
* 作品 20 (1799) 七重奏 E 降 大調
* 作品 21 (1800) 交響曲 No. 1 C 大調
* 作品 22 (1800) 鋼琴奏鳴曲 No. 11 B 降 大調
* 作品 23 (1801) 小提琴奏鳴曲 No. 4 A 小調
* 作品 24 (1801) 小提琴奏鳴曲 No. 5 F 大調 春("Spring")
* 作品 25 (1801) 小夜曲 D 大調 長笛, 小提琴和中提琴

* 作品 26 (1801) 鋼琴奏鳴曲 No. 12 降 A 大調
* 作品 27 no 1 (1801) 鋼琴奏鳴曲 No. 13 降 E 大調
* 作品 27 no 2 (1801) 鋼琴奏鳴曲 No. 14 升 C 小調 "月光"
* 作品 28 (1801) 鋼琴奏鳴曲 No. 15 D 大調
* 作品 29 (1801) 弦樂五重奏 C 大調
* 作品 30 no 1 (1803) 小提琴奏鳴曲 No. 6 A 大調
* 作品 30 no 2 (1803) 小提琴奏鳴曲 No. 7 C 小調
* 作品 30 no 3 (1803) 小提琴奏鳴曲 No. 8 G 大調
* 作品 31 no 1 (1802) 鋼琴奏鳴曲 No. 16 G 大調
* 作品 31 no 2 (1802) 鋼琴奏鳴曲 No. 17 D 小調 "暴風雨"
* 作品 31 no 3 (1802) 鋼琴奏鳴曲 No. 18 E 降 大調
* 作品 32 (1805) 歌曲 - 致希望
* 作品 33 (1802) 七首小作品 鋼琴
* 作品 34 (1802) 6變奏曲 鋼琴 on an original theme, F 大調
* 作品 35 (1802) 15變奏曲和賦格 鋼琴 on an original theme, 降E 大調 "英雄Eroica"
* 作品 36 (1803) 交響曲 No. 2 D 大調
* 作品 37 (1803) 鋼琴協奏曲 No. 3 C 小調
* 作品 38 (1803) 鋼琴三重奏 No. 8 (Arrangement of the Septet 作品 20)
* 作品 39 (1789) 兩首前奏曲 裡麵包括了12中大調 鋼琴
* 作品 40 (1802) 浪漫曲 小提琴 G 大調
* 作品 41 (1803) 小夜曲 鋼琴和長笛 或 小提琴 D 大調
* 作品 42 (1803) 夜曲 中提琴和鋼琴 D 大調
* 作品 43 (1801) 普羅米修斯的創造物* 序曲和芭蕾音樂
* 作品 44 (1792) 鋼琴三重奏 No. 10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降 E 大調)
* 作品 45 (1803) 三首進行曲 鋼琴, 四手聯彈
* 作品 46 (1795) 歌曲 - Adelaide
* 作品 47 (1802) 小提琴奏鳴曲 No. 9 A 大調 克羅采("Kreutzer")
* 作品 48 no 1 (1802) 歌曲 - 請求
* 作品 48 no 2 (1802) 歌曲 - Die Liebe des Nächsten
* 作品 48 no 3 (1802) 歌曲 - 論死亡
* 作品 48 no 4 (1802) 歌曲 - 自然中主之榮耀
* 作品 48 no 5 (1802) 歌曲 - Gottes Macht und Vorsehung
* 作品 48 no 6 (1802) 歌曲 - Bußlied
* 作品 49 no 1 (1792) 鋼琴奏鳴曲 No. 19 G 小調
* 作品 49 no 2 (1792) 鋼琴奏鳴曲 No. 20 G 大調
* 作品 50 (1798) 浪漫曲 小提琴 F 大調
* 作品 51 no 1 (1797) 迴旋曲 C 大調 鋼琴
* 作品 51 no 2 (1798) 迴旋曲 G 大調 鋼琴
* 作品 52 no 1 (1805) 歌曲 - Urians Reise um die Welt
* 作品 52 no 2 (1805) 歌曲 - Feuerfab
* 作品 52 no 3 (1805) 歌曲 - Das Liedchen von der Ruhe
* 作品 52 no 4 (1805) 歌曲 - 五月歌
* 作品 52 no 5 (1805) 歌曲 - Mollys Abschied
* 作品 52 no 6 (1805) 歌曲 - 愛情
* 作品 52 no 7 (1805) 歌曲 - Marmotte
* 作品 52 no 8 (1805) 歌曲 - Das Blümchen Wunderhold
* 作品 53 (1803) 鋼琴奏鳴曲 No. 21 C 大調 "黎明 Waldstein(森林之石)"
* 作品 54 (1804) 鋼琴奏鳴曲 No. 22 F 大調
* 作品 55 (1805) 交響曲 No. 3 降E 大調 "英雄Eroica"
* 作品 56 (1805) 三重協奏曲 C 大調
* 作品 57 (1805) 鋼琴奏鳴曲 No. 23 F 小調 "熱情Appassionata"
* 作品 58 (1807) 鋼琴協奏曲 No. 4 G 大調
* 作品 59 no 1 (1806) 弦樂四重奏 No. 7 F 大調 "拉斯莫夫斯基 1"
* 作品 59 no 2 (1806) 弦樂四重奏 No. 8 E 小調 "拉斯莫夫斯基 2"
* 作品 59 no 3 (1806) 弦樂四重奏 No. 9 C 大調 "拉斯莫夫斯基 3"
* 作品 60 (1807) 交響曲 No. 4 降B 大調
* 作品 61 (1808) 小提琴協奏曲 D 大調
* 作品 62 (1807) 科里奧蘭序曲
* 作品 63 (1806) 弦樂五重奏 ( 作品 4的整理版本) 鋼琴三重奏
* 作品 64 (1807) 鋼琴三重奏 ( 作品 3的整理版本) 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
* 作品 65 (1796) 詠嘆調 - Ah perfido!
* 作品 66 (1796)莫扎特主題「一位少女或一位女性」變奏曲 ,大提琴
* 作品 67 (1808) 交響曲 No. 5 C 小調
* 作品 68 (1808) 交響曲 No. 6 F 大調 田園("Pastoral")
* 作品 69 (1808)奏鳴曲 鋼琴和小提琴,大提琴 No. 3 A 大調
* 作品 70 no 1 (1808) 鋼琴三重奏 No. 5 D 大調 "鬼魂"
* 作品 70 no 2 (1808) 鋼琴三重奏 No. 6 降E 大調
* 作品 71 (1796) 管樂六重奏降E
* 作品 72a (1805) 歌劇 - 列奧諾拉 (序曲為列奧諾拉第二號)
* 作品 72b (1806) 歌劇 - 列奧諾拉 (序曲為列奧諾拉第三號)
* 作品 72c (1814) 歌劇 - 費德里奧
* 作品 73 (1809) 鋼琴協奏曲 No. 5 降 E 大調 "皇帝Emperor"
* 作品 74 (1809) 弦樂四重奏 No. 10 降 E 大調 "豎琴"
* 作品 75 no 1 (1809) 歌曲 - 迷娘
* 作品 75 no 2 (1809) 歌曲 - 新的愛情,新的生活
* 作品 75 no 3 (1809) 歌曲 - 詞:歌德浮士德*從前有一個國王
* 作品 75 no 4 (1809) 歌曲 - 格雷太爾的警告
* 作品 75 no 5 (1809) 歌曲 - 致遠方的愛人
* 作品 75 no 6 (1809) 歌曲 - Der Zufriedene
* 作品 76 (1809) 6變奏曲 鋼琴 on an original theme, D 大調
* 作品 77 (1809) 鋼琴 幻想曲
* 作品 78 (1809) 鋼琴奏鳴曲 No. 24 升 F 大調
* 作品 79 (1809) 鋼琴奏鳴曲 No. 25 G 大調
* 作品 80 (1808) 合唱幻想曲
* 作品 81a (1809) 鋼琴奏鳴曲 No. 26 降 E 大調 "告別"
* 作品 81b (1795) 六重奏 降E
* 作品 82 no 1 (1809) 歌曲 - 希望
* 作品 82 no 2 (1809) 歌曲 - 愛之怨
* 作品 82 no 3 (1809) 二重唱 - L'amante impatiente
* 作品 82 no 4 (1809) 歌曲 - L'amante impatiente
* 作品 82 no 5 (1809) 歌曲 - 生活的享受
* 作品 83 no 1 (1810) 歌曲 - 憂郁中的歡樂
* 作品 83 no 2 (1810) 歌曲 - 渴望
* 作品 83 no 3 (1810) 歌曲 - Mit einem gemalten Band
* 作品 84 (1810) 艾格蒙特 (序曲和情景音樂)
* 作品 85 (1804) 基督在橄欖山上
* 作品 86 (1807) C 大調彌撒
* 作品 87 (1795) 三重奏 兩雙簧管和英國號 C 大調
* 作品 88 (1803) 歌曲 - 友誼之幸福
* 作品 89 (1814) 波羅乃茲 C 大調
* 作品 90 (1814) 鋼琴奏鳴曲 No. 27 E 小調
* 作品 91 (1813) 威靈頓公爵的勝利 ("戰役" 交響曲)
* 作品 92 (1813) 交響曲 No. 7 A 大調
* 作品 93 (1814) 交響曲 No. 8 F 大調
* 作品 94 (1815) 歌曲 - 致希望
* 作品 95 (1810) 弦樂四重奏 No. 11 F 小調 "Serioso"
* 作品 96 (1812) 小提琴奏鳴曲 No. 10 G 大調
* 作品 97 (1811) 鋼琴三重奏 No. 7 降 B 大調 大公("Archke")
* 作品 98 (1816) 歌曲 套曲 - 致遠方的愛人
* 作品 99 (1816) 歌曲 - 守諾的人
* 作品 100 (1814) 歌曲 - 紀念石
* 作品 101 (1816) 鋼琴奏鳴曲 No. 28 A 大調
* 作品 102no 1 (1815)奏鳴曲 鋼琴和小提琴,大提琴 No. 4 C 大調
* 作品 102no 2 (1815)奏鳴曲 鋼琴和小提琴,大提琴 No. 5 D 小調
* 作品 103 (1792) 木管八重奏 降E
* 作品 104 (1817) 弦樂五重奏 (鋼琴三重奏 No. 3 的整理版本)
* 作品 105 (1819) 6套變奏曲 鋼琴和長笛

「槌子鍵鋼琴」奏鳴曲手稿
放大
「槌子鍵鋼琴」奏鳴曲手稿

* 作品 106 (1818) 鋼琴奏鳴曲 No. 29 降B 大調 "槌子鍵鋼琴"
* 作品 107 (1820) 10套變奏曲 鋼琴和長笛
* 作品 108 (1818) 25首蘇格蘭歌曲
* 作品 109 (1822) 鋼琴奏鳴曲 No. 30 E 大調
* 作品 110 (1822) 鋼琴奏鳴曲 No. 31 降A 大調
* 作品 111 (1822) 鋼琴奏鳴曲 No. 32 C 小調
* 作品 112 (1815) 平靜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合唱和樂隊)
* 作品 113 (1811) 歌唱劇 - 雅典的廢墟
* 作品 114 (1822) 進行曲和合唱 - 新屋落成典禮
* 作品 115 (1815) 序曲 - 命名日
* 作品 116 (1802) 聲樂三重奏,樂隊伴奏- Tramte, empi tremate
* 作品 117 (1811) 歌唱劇 - 史提芬王
* 作品 118 (1814) Eligischer Gesang (合唱和樂隊)
* 作品 119 (1822) 11首新小曲 鋼琴
* 作品 120 (1823) 33變奏曲 鋼琴 主題「Diabelli的一首圓舞曲」, C 大調 (迪阿布里變奏曲)
* 作品 121a (1803) 鋼琴三重奏 No. 11 (「我是卡卡杜裁縫」主題變奏曲)
* 作品 121b (1822) Opferlied (合唱和樂隊)
* 作品 122 (1824) Bundeslied (合唱和樂隊)
* 作品 123 (1822) 庄嚴彌撒 Mass D 大調 (Missa Solemnis)
* 作品 124 (1822) 序曲 - 新屋落成典禮
* 作品 125 (1824) 交響曲 No. 9 D 小調 "合唱"
* 作品 126 (1824) 六首小作品 鋼琴
* 作品 127 (1825) 弦樂四重奏 No. 12 降E 大調
* 作品 128 (1822) 歌曲 - 吻
* 作品 129 (1795) 迴旋曲 隨想曲 鋼琴 G 大調 (Rage over a lost penny)
* 作品 130 (1825) 弦樂四重奏 No. 13 降B 大調
* 作品 131 (1826) 弦樂四重奏 No. 14 C升 小調
* 作品 132 (1825) 弦樂四重奏 No. 15 A 小調
* 作品 133 (1826) 大賦格 降B 大調
* 作品 134 (1826) 鋼琴 大賦格 四手聯彈
* 作品 135 (1826) 弦樂四重奏 No. 16 F 大調
* 作品 136 (1814) 康塔塔 - 榮耀的一刻
* 作品 137 (1817) 弦樂五重奏 (賦格) D 大調
* 作品 138 (1807) 序曲 - 列奧諾拉第一號

[編輯]

神秘的第十交響曲

貝多芬在創作第九交響曲後,就開始構思創作第十交響曲。他在筆記中以及給別人的書信對話中提到過這部作品,他說,該交響曲描述的是一種大綜合,空間方面上至天下到地。時間方面則是古往今來到未來。可以說是一部宇宙交響曲。最奇怪的是貝多芬曾經表示,第十交響曲已經創作完成。但在他逝世後,人們根據他的指示,卻沒有找到總譜。

1844年,貝多芬的助手的安東·辛德勒發表了一篇關於該交響曲的文章,這篇文章引起了當時廣泛的關注和猜測。從那時起,有關這部交響曲的新發現的線索和推測就層出不窮,但其實並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

甚至還有人說自己聽過第十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但並無證據支持這一說法。

巴里·庫珀博士(Barry Cooper)根據各種搜集得到的稿件,重構了第十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但該作品並沒有得到音樂界的普遍認可。
[編輯]

影響

如上所述,貝多芬開啟了浪漫主義音樂。從此之後,經過舒伯特,門德爾松,瓦格納,羅伯特·舒曼,馬勒,理查·施特勞斯的等等作曲家的努力下,浪漫主

⑼ 古巴民族英雄馬賽奧的紀念碑的建造有什麼獨特之處

古巴民族英雄馬賽奧的紀念碑,坐落在海濱大道最繁華的中段,周圍是一個有噴泉的公園和一個演出廣場。在高高的碑座上,這位黑人將軍騎著前蹄騰空的戰馬,揮舞戰刀,正呼喚著千軍萬馬勇敢地沖向敵人。碑座的前部,雕塑著英雄母親的形象。她曾帶領孩子們宣誓,要為祖國獨立流盡最後一滴血。馬賽奧實現了這一誓言,鏖戰半生,多次負傷,最後戰死在哈瓦那城下。他是古巴人民最敬仰的民族英雄。紀念碑的建造也有獨特之處:英雄的戰馬面向古巴大地,屁股對著海洋。有人說這表明了對美國的蔑視。也有人說這表示英雄永遠注視著他無限熱愛和終生為之戰斗的祖國大地。

⑽ 奧運會的主場館結構是什麼樣的。模型是什麼

第1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1屆奧運會主場館——大理石體育場。
1896年4月6日下午3點,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庄嚴宣布: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這是歷屆奧運會舉行月份最早的一次。東道主之所以將開幕式選在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希臘反抗土耳其統治起義75周年。喬治一世國王致辭後,伴隨著優美庄嚴的古典管弦樂曲,全場唱起了《撒馬拉斯頌歌》這首如宗教贊美詩般的管弦樂曲,熱情謳歌了奧林匹克運動,並在後來被選定為奧運會會歌。雅典的大理石體育場是首屆奧運會的主要運動場,它是在雅典古運動場的廢墟上重建而成的。應邀參加首屆奧運會的有澳大利亞、保加利亞、奧地利、英國、德國、丹麥、匈牙利、美國、法國、智利、瑞典、瑞士,加上東道主,共有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員參加。據記載,國際奧委會曾向我清政府發了邀請,但當時的清王朝不知奧運會為何物,未予理睬。其他亞、非國家亦未能接受邀請前往參賽。

第2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屆奧運會主場館——原法國賽馬俱樂部的跑馬場。
巴黎市郊布洛尼的原法國賽馬俱樂部的跑馬場作為主體育場。1900年5月到10月巴黎奧運會在世界博覽會期間進行。由於法國主辦人員熱衷於博覽會,致使這屆奧運會不僅時間長而且場地分散、設備極差,組委會借用了位於巴黎市郊布洛尼的原法國賽馬俱樂部的跑馬場作為主體育場,觀眾席只有500個座位。本屆奧運會沒有舉行開幕式。

第3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3屆奧運會主場館——喬治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運動場。
1904年第三屆奧運會在喬治·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運動場有兩萬個座席,同時可容納觀眾4萬人,為觀賞比賽提供了方便,但看台無頂棚,觀眾被迫在夏日炎炎的日子裡飽嘗暴曬之苦。

第4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4屆奧運會主場館——白城體育場。
1908年的第四屆奧運會,原本是由羅馬取得主辦權。羅馬是與義大利另一城市公尺蘭、德國的柏林及英國的倫敦競爭之下,經國際奧委會投票決定後獲得主辦權。但是就在1906年希臘舉辦非正式奧運會期間,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爆發,對義大利造成極大的經濟傷害。義大利向國際奧委會表示,因財政困難,無力興建比賽場館,宣布放棄主辦第四屆奧運會。在剩下2年時間的情況下,國際奧委會只有求助倫敦,經過評估之後,倫敦答應讓奧運會如期在1908年舉行,並隨即成立籌備委員會,興建白城體育場。這座體育場在10個月之內興建完成 ,不花政府一毛錢,主要是來自英法聯合舉辦的博覽會經費,位置就在博覽會會址旁邊。體育場除了煤碴跑道之外,另外在內圍也包含體操場,還有一座長100公尺寬15公尺的游泳池,及田徑跑道外圍一座周長666.66公尺的自行車跑道,集合四種功能於一個7萬人的綜合體育場。這種體育場在歷屆奧運會中,是唯一的,也是非常特別的一座。
1908年4月27日,第四屆奧運會順利在倫敦白城體育場開幕,由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主持開幕儀式。那天氣候不佳,英國國王、王後、希臘王儲及許多皇族、達官顯貴、國際奧委會官員和看台上約25000名觀眾在大霧彌漫、雨下不停的日子出席了開幕式。這屆奧運會首次規定,開幕式上各代表團應服裝統一,在本國國旗引導下列隊入場,並規定,旗手通過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觀禮台前時,就將旗幟下垂,以示致敬。

第5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5屆奧運會主場館——科羅列夫運動場。
國際奧委會決定,將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作為1912年第五屆奧運會的會址。於是,瑞典興建了科羅列夫運動場,盡管它只能容納37000多名觀眾,比起聖路易、倫敦運動場的規模要小得多,但設施完備、先進。跑道全長380.33米,接近今日標准跑道長度,這也是奧運會開辦以來,運動員第一次在較標準的跑道上競賽,場內試驗性地安裝了電動計時器和終點攝影設備,時間精確到十分之一秒。
7月6日,運動會在科羅列夫運動場正式開幕。當日天氣晴朗,陽光燦爛,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和以顧拜旦為首的國際奧委會官員蒞臨大會。大會首次舉行了隆重的儀式,瑞典姑娘們進行了精彩的歌舞表演,並從此形成傳統。應邀參賽的有28個國家,運動員共2547人,其中女子57人。首次參賽的國家有埃及、盧森堡、葡萄牙、敘利亞和日本。

第6屆奧運會主場館
一戰爆發奧運會取消。

第7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7屆奧運會主場館——貝紹特田園運動場。
「貝紹特田園運動場」(Beerschot) 建於 1914年,由獲得1912年奧運會銳劍 (重劍) 團體冠軍隊中的成員之一的安特衛普建築師博蒂涅(Montigney) 和他的同事索曼(Somers) 於1919年設計重建,專門用做本屆奧運會主體育場。這座能容納3萬觀眾的體育場,在奧運史上第一次採用了周長為400米的跑道。此後,除1924年奧運會曾使用過一次500米的跑道外,自1928年起至今一直使用400米的跑道。跑道上鋪設的是煤渣,質量欠佳,比賽期間接連下雨,導致場地積水,因此多數項目的成績不佳 。
開幕式由於剛剛經歷了世界大戰,因此本屆奧運會的開幕式不同尋常。在8月14日運動會開幕的當天上午,由比利時大主教在安特衛普市中心的教堂舉行彌撒,以悼念大戰中喪生的奧運名將。下午才在安特衛普運動場內舉行了正式的開幕儀式。比利時國王阿爾伯特陛下宣布開幕後,大會第一次升起了由顧拜旦1913年設計的奧林匹克會旗;隨後,一群象徵和平的各自騰空而起,在場地上空盤旋飛翔,這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批和平鴿。此外,為了悼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協約國將士,在運動場上第一次點燃了象徵勝利和光明的火焰,與後來的奧林匹克聖火不同的是,火種不是取自奧林匹亞,也未進行火炬傳遞.開幕式上,還首次舉行了運動員宣誓儀式。這個儀式是顧拜旦1913年提出,國際奧委會贊同並擬於1916年第6屆奧運會開始實施的。起因是前兩屆奧運會上都出現了某些運動員為獲取金牌而弄虛作假的現象,這促使顧拜旦選擇採用了古代奧運會的選手宣誓儀式。首次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比利時水球和擊劍運動員維克托·布安。宣誓後,由1200名比利時歌唱演員進行了精彩的文藝表演。

第8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8屆奧運會主場館——科龍布運動場。
巴黎成為第一個兩次主辦奧運會的城市之後,巴黎市民對奧運會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為了開好這屆奧運會,各種各樣的設想和設計方案,從法國各地紛紛寄到了巴黎奧運會籌委會。其中法國前橄欖球隊長、上屆奧運會銀牌獲得者久查里克提出的,興建一座能容納10萬觀眾的體育建築群,和一個能安排兩千人住宿的奧運會村的設想,得到了贊同。看起來一切都很順利,但資金問題成為讓籌委會最為頭痛的問題。戰爭雖然已經過 去,市區已經重建起來,工廠也恢復了生產,人民生活走上正軌,戰爭的痕跡,也基本平復,但法國政府為此耗費了巨額資金。加上1923年冬天塞納河決堤,洪水襲擊了巴黎,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法國財政,更是捉襟見肘。法國上層人士甚至提出,放棄主辦權,讓洛杉磯接替。但是籌委會頂住了壓力,克服重重困難,籌集了400萬法郎,修建了能容納6萬多人的「科龍布」運動場。

第9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9屆奧運會主場館——阿姆斯特丹奧林匹克體育場。

奧林匹克體育場是本屆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可容納4萬名觀眾,由37歲的建築師楊·維爾斯 (Jan Wils) 設計。因造型美觀又很實用,維爾斯以出眾的設計獲得本屆奧運會藝術比賽建築獎金牌。本屆奧運會開幕式就是在該運動場內舉行的. 體育場中間是足球場,外側是周長400米的田徑跑道。與倫敦白城體育場相似的是:看台和跑道之間設有寬8米、長500米的自由賽道。直道看台有頂棚,體育場門口有一個紀念碑似的裝飾物。看台下面修建了一系列輔助設施,其中包括辦公、裁判、新聞攝影、貴賓、更衣、電話電報等用房。

第10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10屆奧運會主場館——洛杉磯紀念運動場。
洛杉磯奧運會於1932年7月30日下午2時30分正式開幕。美國副總統理查·卡曾斯代表因忙於政務而無暇顧及的總統胡佛到會祝賀。奧會主席巴耶.拉圖爾率領部分國際奧會官員出席。整個洛杉磯紀念運動場的看台上座無虛席,開幕式仿照古希臘的宗教儀式,鳴放了十響禮炮,點燃了「奧火」,兩千隻和平鴿飛向天空,洛杉磯奧運會開幕了。參賽國家共37個,首次參加的有中國和哥倫比亞。因費用問題運動員只有上屆奧運會的三分之一,共有1048人,其中女子127人。美國運動員人數最多,共337人,中國代表團共6人分別為劉長春、沈嗣良、宋君復、劉雪松、申國權、托平,但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劉原擬參加3個短跑項目,因旅途勞頓,放棄了400米跑,100、200米預賽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

第11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11屆奧運會主場館——柏林奧運體育場。
納粹分子印了成噸宣傳德國「繁榮與昌盛」的材料,耗費了巨額資金,用花崗石、大理石等興建了一座能容10萬人的大型運動場,一個有兩萬個看台的游泳池,以及體操館、籃球場等,還修建了一個比洛杉磯奧運會更豪華的奧運村。
在8月1日的開幕儀式上宣布本屆奧運會開幕的是納粹元兇希特勒,點燃奧運聖火的是德國的田徑運動員弗里茨·希爾根,而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另一位東道主運動員魯道夫·伊斯邁爾。

第12屆奧運會主場館
因為二戰奧運會取消。

第13屆奧運會主場館
因為二戰奧運會取消。

第14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14屆奧運會主場館——倫敦溫布利體育場。
由於處於二戰後的恢復期,百廢待興,所以本屆奧運會沒有新建體育場館,而是充分利用了40年前奧運會時的體育設施。但由於原"白城"體育場跑道長 536.45米,不符合比賽要求,因此溫布利體育場被作為奧林匹克主體育場。溫布利體育場的設計者是建築師歐文·威廉斯 (Owen Willams,1890~1969)。威廉斯是英國首屈一指的建築師,還是英國應用混凝土和鋼筋骨架建築法的主要代表,曾在1932至 1934年設計過著名的英帝國游泳池。早在 1922年威廉斯就因為將那些最初用於飛機、鐵路建設的新材料引入建築建造而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在英國建築史上占據著重要位置,既不是現代主義風格絕對的宣揚者,也不是傳統主義的維護者。
溫布利體育場建於 1924年,是非常傳統的體育建築,展現了設計者的作品特點,外牆由強化混凝土覆蓋,是結構主義建築風格的先驅。這種古老的強化混凝土表面,給人感覺好象是用普通建築材料建造的,或者好象是塗上了灰泥石膏。

第15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15屆奧運會主場館——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體育場。
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體育場是一座可容納7萬多名觀眾的圓形建築物,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築風格,外形樸素雅緻,是芬蘭最大的現代化運動場。這座美觀大方的運動場是著名建築師Y林德葛蘭 (1900 - 1952) 和T延蒂 (1900 - 1975) 設計的,跑道長度為400米。1934年,這座體育建築動工,1938年建成,按照原定計劃本來是供第12屆奧運會用的,但因為蘇芬戰爭的爆發,第12屆奧運會被取消,這座建築也就沒有派上用場。這次赫爾辛基再次贏得奧運會承辦權,這座體育場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芬蘭人對該體育場進行了重新的修建,把它作為 第15屆奧運會的主會場。

第16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16屆奧運會主場館——墨爾本奧林匹克體育場。
墨爾本沒有現代化的大型運動場,為迎接本屆奧運會,墨爾本市決定耗資25萬英鎊擴建一座原來供板球和澳式橄欖球使用的球場為主會場,另耗資125萬英鎊修建包括游泳館、田徑場、自行車賽場和曲棍球場的奧林匹克公園,耗資2萬英鎊修建奧運村。而其他項目比賽則在現有的場館中舉行.開幕式於11月22日下午在擁有10.4萬觀眾席的主運動場舉行。由愛丁堡公爵宣布本 屆奧運會揭幕,田徑選手RonClarke點燃聖火,來自奧林匹亞的火種,首次利用飛機傳遞,行程共約2萬多公里。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的是澳大利亞著名田徑運動員R.克拉克。他曾17次創多項長跑的世界紀錄,但在奧運會中僅獲1964年(第18屆)10000米賽1枚銅牌,被稱為克拉克現象。

第17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17屆奧運會主場館——羅馬奧林匹克運動場。
羅馬奧林匹克運動場
羅馬奧運會體育建築的一個突出風格就是能將古羅馬的運動場與現代的體育建築融為一體,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城市可以這樣了,古今建築融合並形成強烈的反差。 位於羅馬北郊的奧林匹克體育場是由建築設計大師E.德爾 - 德比奧、C.羅卡特利和A·維特洛齊設計的。這個大體育場可容納10萬觀眾,非常現代化,充分考慮到了運動員和觀眾的需求與便利,功能設計齊全且充滿人性化,建築風格也十分新穎。

第18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18屆奧運會主場館——東京奧林匹克主體育場。
明治公園是奧林匹克中心之一,公園內有奧林匹克運動場、駒澤綜合體育場、曲棍球場、多用途的代代木體育館和游泳館。此外,還有供水上項目、射擊、馬術、柔道、擊劍和其它一些比賽項目用的場館。市中心公園是奧運會的主要體育中心,這里交通十分暢通。公園內有奧林匹克體育場、室內體育競技場、游泳池、壘球場、橄欖球場、足球場等。其中建於1940年的主體育場 經過擴建後,已成為日本最大的體育場,看台可容納10萬名觀眾。體育場中間是足球場,足球場外是田徑跑道。該體育場看台採用非對稱形,東看台高出一層,為向運動員和觀眾提供方便,還架設了許多信道和天橋,使他們能很方便地前往比賽場地或附近的其它場館。看台採用整塊鋼筋水泥的懸臂式結構,西看台裝有金屬架頂棚,看台下是輔助用房、訓練館和一個25米的游泳池,上下看台之間還修了一條環形信道。場中田徑跑道鋪設的是含有陶瓷碎渣的混合物,使該跑道在雨天或潮濕的氣候條件下仍具有良好的性能。

第19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19屆奧運會主場館——墨西哥大學城綜合體育場。
墨西哥大學城綜合體育場是本屆奧運會的主體育場,是奧運會主要比賽和活動中心。座落於離市中心15公里處,分4個區:教學區、休息和公共建築區、生活區和奧林匹克體育場。水球比賽在大學城游泳池進行。

第20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0屆奧運會主場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
奧運會的主要比賽場館都建在奧林匹克公園內,其中奧林匹克主體育場是最為醒目的標志性建築,由45歲的斯圖加特建築師拜尼施受1967年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上德國館一個小小的帳篷式結構的啟發而創造的。其新穎之處就在於它有著半透明帳篷形的棚頂,覆蓋面積達85,000平方米,可以使數萬名觀眾避免日曬雨淋。整個棚頂呈圓錐形,由網索鋼纜組成,每一網格為75×75厘米,網索屋頂鑲嵌淺灰棕色丙烯塑料玻璃,用氟丁橡膠卡將玻璃卡在鋁框中,使覆蓋部分內光線充足且柔和。獨具匠心的拜尼施以蜿蜒的奧林匹克湖為背景,該奧運會的主要比賽場館包容在連綿的帳篷式懸空頂篷之下,以橫空出世的氣勢將體育場館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為激烈的比賽帶來了大自然的溫馨。

第21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1屆奧運會主場館——蒙特利爾奧林匹克體育場。
加拿大人在梅宗納夫公園修建了規模巨大的梅宗納夫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它佔地面積750畝,包括奧林匹克體育場、室內游泳池、跳水池和自行車賽場等。奧林匹克體育場 (Stade Olympique) 是由塔利伯特(Rpger Taillibert) 和達歐斯特設計的,能容納71,920名觀眾,有著質量非常好的標准400米塑料跑道。整個體育場呈橢圓形,四周用34根鋼筋水泥柱支撐,所有預制構件安裝在柱子上,固定在柱子上的懸臂長達100米,離地面最高處為54米,看台頂棚由懸臂支撐 (所有固定看台均有頂棚)。體育場設有213米高的鷹咀式高塔,塔頂懸掛 覆蓋整個體育場的頂棚,電鈕一開,整個由鋼索懸掛的頂棚便可使體育場變成前所未有的室內運動場。場內有兩塊巨大的長20米、寬10米的記分牌,各裝有1萬9千多個燈泡,從場內任何一側,都可清晰地看到牌上所顯示的比賽成績。奧林匹克體育場看台下面共有6層,安排有各種用途的廳室,還有一個體育博物館。場館設施表面,都裝飾了茶色玻璃,熠熠生輝,顯得富麗堂皇。

第22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2屆奧運會主場館——莫斯科奧林匹克體育場。
1975年3月,第22屆奧運會組委會成立,莫斯科人開始著手進行奧運會准備工作。盡管莫斯科具有舉辦大型綜合比賽的經驗,也有為數眾多足以承辦奧運會的體育設施,但是為了百年不遇的奧運會,他們還是不惜血本地大興土木。著名建築師弗拉索夫、波利卡波夫和雷斯尼科夫承擔了能容納10萬觀眾的主場地--中央列寧體育場的設計工作。此外,還新建和改建了一系列輔助場地和設施。

第23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3屆奧運會主場館——洛杉磯紀念體育場。
承辦開幕式、閉幕式的會場及田徑比賽的主場是洛杉磯紀念體育場。該體育場也是1932年奧運會的主體育場。1982年,大西洋列奇費爾特色司出資500萬美元重新進行了修整,將座位換成座椅,增添了175個考究的包廂,供國家元首使用,並鋪設了德國生產的塑料跑道。修繕後該體育場可容納9,2604名觀眾,是世界最大的體育場之一。場地中央是一片綠色的草皮地,兩端是淡雅的米黃色地面。場內有90個進出口和74個旋轉式門。巨大的奧林匹克火焰塔裝在體育場東面柱廊上面,距地面45.72米。它的上方安裝有價值16萬美元,高9.1米,寬 14.6米的彩色電子記分牌。

第24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4屆奧運會主場館——漢城奧林匹克運動場。

漢城奧林匹克運動場
漢城奧運會的各項比賽,主要安排在漢城體育中心和奧林匹克公園兩地進行。漢城體育中心位於蠶室地區,距漢城市13公里左右,佔地面積為54.5萬平方米。該中心以奧林匹克體育場為核心,包括蠶室體育館、蠶室游泳館、蠶室學生體育館、田徑練習場和蠶室棒球場等一組體育設施。

第25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5屆奧運會主場館——巴塞羅那蒙錐克體育場。

當1986年巴塞羅那獲得第25屆奧運會主辦權後,為保證奧運會的體育場館數量,組委會專門制定了《蒙特尤克體育設施發展計劃》,奧林匹克設施將在蒙特尤克方圓5公里的范圍內,分成4個各具特色又有機聯系的部分,即蒙特尤克、迪埃戈納爾、巴爾德黑勃龍和海洋公園,佔地面積有200公頃。這4個區由新建的海濱線路、環形路和地鐵緊密地聯系在一起,4個區之間的交通只需 20分鍾。組委會共投資3.5億美元,改造和興建了37個比賽場館。本屆奧運會除劃船比賽安排在離巴塞隆納120公里的班約勒斯湖上進行外,其餘各項比賽主要分布 在巴塞隆納市周圍的蒙特尤克、迪埃戈納爾、巴爾德黑勃龍和海洋公園等處。

第26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6屆奧運會主場館——亞特蘭大奧林匹克體育場。
亞特蘭大市在奧運之前就擁有不少配備先進設施的體育場館,但為了更好地舉辦奧運會,組委會在對現有場館進行改建的同時,激活了龐大的奧運工程,增建了部分新設施。

整個奧運建設工程的宗旨是"方便"和"快捷",將方便比賽放在了第一位。

第27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7屆奧運會主場館——悉尼奧林匹克體育場。

悉尼奧林匹克體育場
可容納觀眾: 110,000名

地址: 悉尼市霍布希灣奧林匹克公園
距奧體育場: 距市區: 14公里
比賽項目: 開幕式 閉幕式 田徑 足球

第28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8屆奧運會主場館——雅典奧林匹克綜合體育場。

基本情況
比賽項目 田徑、足球

比賽日期 開幕式:8.13
閉幕式:8.29 田徑:8.20-29足球:8.28
參賽人數 田徑:2000 觀眾座位: 55,000
場館面積: 127,625平方米
距奧運村: 14.5公里?
奧林匹克主體育場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中心,位於雅典北郊馬羅西,是雅典奧林匹克綜合體育場的一部分。體育場可容納55000名觀眾,將進行開閉幕式、田徑和足球比賽。

設計者
西班牙建築師聖迭戈-卡拉特拉瓦受雅典文化部創意的啟發,在綜合體育場的升級改造工程中增加了很多創新理念,包括奧林匹克主體育場屋頂結構的設計。主體育場工程由希臘文化部負責實施,工程在2004年7月完工。

第29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29屆奧運會主場館——北京奧林匹克體育場。
場館名稱:國家體育場
建設地點:奧林匹克公園
建築面積(萬M²):25.8
座席數:91000
賽時功能:田徑、足球

賽後功能:將用於國際國內體育比賽和文化、娛樂活動
開工時間:2003.12
國家體育場為第29屆奧運會的主會場,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是經全球設計競賽產生的,由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事務所、ARUP工程顧問公司及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聯合體共同設計。國家體育場造型呈雙曲面馬鞍形,東西向結構高度為68米,南北向結構高度為41米,鋼結構最大跨度長軸333米,短軸297米,由24榀門式桁架圍繞體育場內部碗狀看台旋轉而成,結構組件相互支撐,形成網格狀構架,組成體育場整個的「鳥巢」造型。空間結構新穎,建築和結構渾然一體,獨特、美觀,具有很強的震撼力和視覺沖擊力。
2008年奧運會期間,國家體育場將承擔開幕式、閉幕式、田徑比賽、 等賽事活動,可容納觀眾 9.1萬人。其中包括1.1萬臨時座席。奧運會後,可承擔特殊重大體育比賽、各類常規賽事以及非競賽項目,並將成為北京市民廣泛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文化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成為全國具有標志性的體育娛樂建築。

第30屆奧運會主場館
第30屆奧運會主場館——倫敦奧林匹克體育館。
倫敦時間29日,第30屆奧運會主體育場——被稱為「倫敦碗」的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宣告竣工。當日,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和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弗雷德里克斯為倫敦奧運會主體育場鋪上最後一塊草皮,國際奧委會官員、英國體育界名人及倫敦的少年兒童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菲娜奧紀念碑是由什麼組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燕窩一年出多少錢 瀏覽:78
伊朗航空為什麼不賣麥道 瀏覽:920
和平精英國際服的三個開關在哪裡 瀏覽:680
英國在中國工作的女生都在哪裡 瀏覽:894
一片越南春卷多少克 瀏覽:622
義大利聊天軟體哪個好用 瀏覽:706
為什麼印尼虎魚底色發白呢 瀏覽:648
印度青蘋果怎麼打葯 瀏覽:614
義大利的山在哪裡 瀏覽:252
印尼什麼時間可以讓中國人入境 瀏覽:782
印尼盾在哪裡能買到 瀏覽:156
英國打預防針多少錢 瀏覽:832
義大利藝術學院留學哪裡好 瀏覽:83
印尼皇宮椅效果怎麼樣 瀏覽:235
中國網路用的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712
在越南去見面送什麼禮物 瀏覽:661
英國鬍子最長多少米 瀏覽:112
英國人名義怎麼寫 瀏覽:205
印度多少噸稻穀 瀏覽:778
印尼的咖啡豆是什麼品種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