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為什麼人們嚮往義大利

為什麼人們嚮往義大利

發布時間:2022-05-28 02:10:15

A. 有沒有人了解一些義大利的風情呢

義大利是一個南歐國家,國土大部在歐洲伸入地中海的亞平寧半島上,西北—東南走同,形狀狹長,西部的是撒丁王國的舊地撒丁島,南部的西西里島是意國另一個大的島嶼,把這個島和義大利本土一塊看,恰象一個腳在踢球.
意國最北部是橫亘著的阿爾卑斯山脈的一部分,它把義大利和法國、瑞士、前南斯拉夫分隔開來,法、意邊境上有歐洲的最高峰——勃朗峰。
接著下來的是波河平原,這個平原介於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和亞平寧山脈之間。發源於阿爾卑斯山脈的冰雪溶水的波河自西北向東南流入地中海,把兩岸的泥沙沖積成了現在窄三角狀、西北高東南低的波河平原。
義大利的河流不多,最大的水系是波河水系。最長的河是波河,長652公里。其他較大的河流,北部有阿迪傑河和皮牙偉河,中部有阿爾諾河(流經佛羅倫薩)和台伯河(流經羅馬)。義大利的河流由於流量有限,很少用於航運。
再下來就是亞平寧山脈,南北縱貫於義大利,它把義大利導向地中海。
由於處於歐亞大陸、非洲大陸板塊擠壓帶上,使義大利多山、多丘陵,約占其境的80%,而且多活火山,著名的火山有維蘇威火山、埃特納火山。

義大利境內有數千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其中最著名有北部的馬焦雷湖,科莫湖,卡爾達湖。
義大利境內還有兩個主權袖珍國:梵帝岡教皇國和聖馬利諾。

氣候

義大利雖處在溫帶,但由於地形狹長,境內多山和位於地中海之中,各地的氣候差異很大。北方地區冬季寒冷,一月份波河平原的平均氣溫為零度,而阿爾卑斯山區氣溫可降到零下20度,有些山峰甚至終年積雪。南方地區,除內陸山區外,一月的平均氣溫可達到零上10度。夏季整個義大利,除較海拔較高的山區外,平均氣溫在24-25度。
人口

據1981年10月的人口普查,義大利人口5655萬多人,估計現略有減少,約等於我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男性佔48.6%,女性佔51.4%。工業人口佔28.6%,服務業52.5%,92年的失業率10.2%。人口密度190/平方公里,是歐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然而,義大利人口的實際分部很不平衡:64%的人居住在只佔1/3領土的平原地區,沿海地帶,大中小城市的市區及周圍。

歷史上義大利人口遷移嚴重,曾有上千萬義大利遷移到美洲,非洲和歐洲其他國家。50和60年帶由於北部工業發展對勞力的需求,南方又向北方遷移,同時也有部分國外移民迴流。70年代後迴流的移民已超過向國外的移民。
議會

義大利憲法規定,義大利的立法機構是議會,包括參眾兩院。參議院議席325人,按地區選舉,任期五年,其中十位由前任總統和現任總統從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士中挑選;眾議院630席,按人口比例分區選舉,任期五年。
總統

總統由公民直接投票產生,任期7年,代表國家的政治統一,履行憲法賦予的權力,如批准政府的提案,要求選舉和公民投票,通過與兩院議長協商命令解散議會,提名總理並在政治危機時負責於各政黨協商重組政府,等等。
總理及政府

政府是持行機構,由總理負責。總理決定政府總的政策,並有權決定涉及各部門職責的事務。
行政區劃分

義大利分為二十個行政區(regione, 相當於我國的省), 稱區或大區, 其中五個為自自治區。區又分若干省, 全國共有95個省。省又分若干市鎮, 全國有8088個市鎮。市有市議會(consiglio comunale),市政府(giunta comunale),市長(sindaco).
義大利行政劃分簡單: 國家>大區>省>市鎮, 沒有其他. 如此以來就有像羅馬米蘭擁有幾百萬人口的市鎮, 也有隻幾千人口的小市鎮。
宗教信仰

大多數義大利人信仰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曾是義大利的國教, 1927年政教分開後, 天主教的影響在年清人中逐漸減弱。除天主教外, 還有基督教,猶太教等。
經濟地理

由於歷史的原因,義大利北方經濟發達, 南方落後。 習慣上把義大利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包括西西里和撤丁島)。
北部有八個區: Valle D'Aosta; Piemonte; Liguria; Lombardia; Trentino-Alto Adige; Veneto; Friuli-Venezie Giulia; Emilia-Romagna.

Valle d'Aosta (瓦萊達奧斯塔)

位於西北邊界, 是1948年建立的講法語的特別行政區, 義大利語和法語通用, 首府Aosta。這是一多山的地區, 有些山峰終年積雪。居民集中居住在Aosta谷地。氣候為典型的阿爾卑斯山地氣候, 冬寒夏涼, 是夏季避暑, 冬季滑雪的勝地。 Courmayeur,Cogne,Cervinia都是出名的滑雪地, 設施良好。旅遊業是瓦萊達奧斯塔的重要經濟來源。 Casino'Saint Vicent是義大利三大合法賭場之一。勃朗峰隧道是通往法國的火車與汽車必經之路, 大聖伯納德山口隧道通往瑞士。

Piemonte (皮耶蒙特)

位於西北部, 北西南三面環山, 波河流經全境, 兩岸是肥沃的平原。冬寒夏熱, 屬大陸型氣候。首府都靈Torino。有汽車製造(FIAT),電腦Olivetti(現有轉變成投資公司的趨勢), 紡織, 服裝。農業有水稻(Vercelli),葡萄酒(Asti)。有許多自然保護區, 如著名的大天堂山自然保護區。皮耶蒙特也是著名的旅遊區, 這兒有許多的古羅馬建築, 從自然景觀上來講, Maggiore湖是最誘人的旅遊勝地。

Liguria (利古里亞)

瀕臨熱那亞灣,首府熱那亞Genova。它北部是山,南臨海,山巒重疊,海岸險峻,幾乎沒有平原,但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出產油橄欖和葡萄。海運和造船業發達,集中在熱那亞。熱那亞是地中海最大的貨運碼頭, 我國的遠洋運輸公司在這里有辦事處。這兒海岸陡峭,風景優美,利古里亞海岸是義大利的旅遊勝地。還有一年一度的San Remo聖雷莫義大利歌唱節FestivalBar,也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外遊客。

Lombardia (倫巴底)

位於北方波河平原,首府米蘭Milano。倫巴底是義大利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工業部門齊全, 機械化工,服裝紡織,食品,出版,印刷,建材,傢具等都很發達。主要集中在米蘭,Como,Varese三角地帶。為義大利的金融中心,是世界的流行,設計,時尚中心之一, 每年的服裝展和傢具展都各可吸引20萬以上的參觀者。義大利各大服裝品牌的總部幾乎都在這里,市中心一帶名牌服飾店林立, 世界各國來此shopping的人士多如牛毛。中國銀行在此有分行。

Trentino-Alto Adige(特蘭迪諾-上阿迪傑)

位於義大利最北邊,居民由日爾曼人(66.6%),義大利人(29。4%)和講拉丁語的少數民族(4.2%)。1948年建自治區,官方語言為德語和義大利語,首府在Trento。這是個大山區,氣候寒冷,森林面積佔全區面積的44%以上。重多山峰常年積雪,是旅遊滑雪勝地。這里水力發電也被充分利用。義大利第二條大河Adige阿迪傑河,全長410公里,由西北向東南流經整個地區,河谷兩岸形成了富饒的農夜區,主要生產水果,蔬菜和麥子,蘋果產量全國第一。葡萄種植也很普遍,盛產優質葡萄酒。這兒雖是山區但交通十分方便,有鐵路和公路與奧地利相通。

Veneto(威尼托)

位於義大利東北邊,西北部是山區,東南部是平原,波河與阿迪傑河流經全區,首府威尼斯。這里風景優美,除水上名城威尼斯之外,西部的多洛米蒂山區也是義大利的滑雪勝地。總之旅遊業在本區佔有重要地位。與旅遊業相關的特色手工藝品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威尼斯附近的小島上, 如Murano的水晶玻璃製品,Burano的手工綉花。此區著名企業有世界成衣之王Benetton。

Friuli-Venezia Giulia(費留利-威尼斯 朱利亞)

位於義大利東北邊有鐵路與巴爾乾和中歐各國相通,是義大利的東大門。該區南部是平原,北部是山區,大陸性氣候,首府在Trieste。主要居民是義大利人,也有少數斯洛維尼亞人和日爾曼人。由於歷史原因該區1963年起也成了自治區。Udine附近是世界上重要的椅子生產地, 每年產量佔世界一半以上, 出口世界各地。Trieste的Illy咖啡更是馳名全球。

Emilia Romagna(艾米尼亞 羅馬涅)

位於義大利中部靠北處,南部是丘陵,北部為平原,氣候屬大陸性氣候,首府Bologna波羅尼亞。Parma地區產的火腿和乳酪聞名遐爾,Modena地區的Balsamico黑葡萄醋也很有名。屬Modena地區的Maranello是法拉利汽車產地。Modena地區的Sassuolo更是世界瓷磚界的領導者。波羅尼亞每年初秋舉行的瓷磚展是世界第一大展。義大利的國中國之一聖馬利諾共和國在本區境內。波羅尼亞是義大利南北鐵路樞紐。

中部有六個區: Toscana, Umbria, Marche, Lazio, Abruzzi, Molise

Toscana(托斯卡納)

位於義大利中部亞平寧山脈的西邊,北部為山區,東部和南部為丘陵,西部沿海和阿諾河流域是平原。屬地中海氣候。 首府佛羅倫薩。古羅馬人統一義大利半島前,這里是艾特魯斯克人居住的地方,文明程度比其他地方高,加上它又是文藝復興的搖籃,一直是國內外遊客嚮往的地方,如佛羅倫薩的古跡和藝術珍品,Siena錫耶那的哥德式建築,比薩斜塔。這兒丘陵地大量種植葡萄和橄欖,盛產優異的葡萄酒和橄欖油。Cararra地區的白色大理石舉世聞名,更是雕刻家們的喜愛珍品。Prato普拉托的紡織業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 因此也迎來了重多的中國移居從事服裝加工,因拍《美麗人身》出名的貝尼尼就是普拉託人。Arezzo的金銀首飾業非常發達。本站長公司位於普拉托市。

Umbria(翁布里亞)

位於義大利中部,東部是大山區,佔29%,西部是丘陵地帶,佔71%,僅在台伯河上游有少數平地。氣候屬地中海氣候。首府Perugia貝魯加。本區有許多艾特魯斯克文化和古羅馬時期的遺跡,也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和藝術品,如貝魯加,阿西西Assisi幾乎完整保存了中世紀的古城面貌,是義大利重要的旅遊點。貝魯加是著名巧克力Perugina(Baci)的生產地。貝魯加外國人大學是外國人來意學習的必然之路。

Marche(馬爾科)

位於義大利中部亞平寧山脈的東邊,東臨亞得里亞海,主要是山區和丘陵。首府Ancona安科那。這兒海灘平緩多沙,海水污染少,是義大利最好的海濱浴場,夏季人滿為患。本區Pesaro一帶是義大利製鞋中心區。

Lazio(拉齊奧)

位於義大利中部,臨西海岸。該區是丘陵地,沿海和台伯河沿岸為平原。首府羅馬。二戰後以羅馬為中心發展了比較期全的工業。本區旅遊業發達,服務行業在這里的經濟生活中佔有很大比重。

Abruzzi(阿布魯棄)

位於義大利中部亞平寧山脈的東邊,Marche南部,Lazio東部,中西部以畜牧業為主,也種植蔬菜水果。沿海地區以漁業為主。首府L'Aquila拉跪拉。海岸也是優良的浴場,夏季有許多本國和外國遊客光顧這里。Teramo有中部唯一的滑雪場。還有許多帶古代風貌的,景色別致的小城。

Molise(莫利澀)

原屬阿布魯棄,1963年獨立出來,位於其南部,地貌和氣候與其相同。除義大利人外,還有不少阿爾巴尼亞人,塞爾維亞人。首府在Campobasso。這地區以農業為主。 也有清潔的海灘,優美的山莊,但旅遊業沒有很好開發。所以這里是義大利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南部有六個區: Campagnia, Puglia, Basilicata, Calabria, 包括Sicilia, Sardegna

Campagnia(坎帕尼亞)

位於義大利南部亞平寧山脈的南面,南臨第樂尼安海。氣候宜人,冬暖夏涼。首府那不勒斯。這地區農業十分重要,工業雖比不上北方,但在南方是手屈一指。交通方便,那不勒斯港是義大利重要的港口。這兒自然風光優美, 加上有龐貝古城,旅遊業也成了一重要經濟來源。

其他大區基本上都是以農業為主, 工業也都是中小企業。旅遊資源都很豐富。
城市介紹

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位於義大利中部,現為托斯卡那(Toscana)大區首府,人口近50萬。佛羅倫薩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文化和藝術古城,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

文藝復興時期,許多享有盛名的藝術家,如號稱文藝復興三傑的達芬奇,拉菲爾,米開郎基羅,都在佛羅倫薩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現本市烏菲茲畫廊,彼蒂宮,學院畫廊,國家博物館珍藏著許多藝術珍品。

該市同南京已節為友好城市。

熱那亞

位於義大利北部熱那亞灣的熱那亞市,是Liguria大區的首府人口77萬,港口水域面積達45平方公里,是義大利最大的港口。該市的經濟緊緊圍饒著港口業務而發展,運輸和保險業業發達。

這兒也有許多歷史古跡,其中大教堂,聖瑪利亞教堂,聖僑治宮,市政廳,羅索宮和斯皮那諾宮等,還有大航海家哥倫布故居和博物館, 及義大利最大的海洋生物公園。

我遠洋運輸公司在此設有辦事處。

米蘭

米蘭是義大利第二大城市,人口250萬,面積1800多平方公里。該市是義大利最重要的工業,商業和金融中心,亦是全國的鐵路,公路和空運樞紐。

米蘭歷史悠久,始建於公元前400年,從公元292年起,成為西羅馬帝國皇帝的居住地,歷史上,米蘭曾多次先後被西班牙,奧地利,法蘭西統治過,1860年擺脫奧地利的統治並入義大利。

它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同時也蘊藏著大量的文化藝術遺產和著名古跡。最為著名的是位於市中心的『多噢莫』大教堂。該教堂始建於1386年,直到1858年才竣工,前後經歷了五個世紀。這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的哥德式建築,教堂頂上有135個塔樓,刻工精巧,最高的塔頂上有聖母瑪利亞的鍍金雕像。整個教堂面積11700平方米,可容納35000人,是世界第二大教堂。靠近『多噢莫』廣場還有餓馬努艾樂二世長廊。這是一座頂部呈半圓型用彩色玻璃裝飾的長廊,長196米,寬105米,高47米,兩邊布滿了各種裝飾考究,價格昂貴的各種商店。

米蘭還有世界著名的斯卡拉歌劇院,斯福爾澤斯科誠堡,聖瑪利亞得拉格拉奇教堂,其毗鄰的修道院內珍藏有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

米蘭工業發達, 經濟實力雄厚,與都靈,熱內亞構成義大利的工業三角洲,其產值占義大利工業總產值一半以上。許多大公司的總部都設在這里。米蘭展覽館舉行的各種展覽更是吸引重多世界各地的商家。

米蘭同上海為友好城市。

那不勒斯

位於義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海灣的那不勒斯市,是義大利第三大城市,人口120萬,是Campagna大區首府, 重要的港口和南方工業中心。著名的旅遊勝地卡不里島,伊斯基亞島和維蘇威火山,君距該市不遠。附加還有龐貝,埃爾科拉諾等古城廢墟。

那不勒斯港闊水深,能停巨輪,是義大利的天然良港,其客運全國第一,貨運量僅次於熱那亞港,占第二位。

羅馬

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羅馬,位於義大利中部,是義大利的首都,拉齊奧大區的首府,面積1500平方公里,人口280萬,是義大利最大的城市。

羅馬始建於公元前735年, 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古羅馬的發源地。傳說:特洛伊王子戰敗後逃到義大利,他的女兒叫西爾維婭。王叔阿穆里烏斯為奪王位迫使侄女出家。西爾維婭與戰神馬爾斯生下一對孿生兄弟羅莫洛和雷莫。阿穆里烏斯將他們放入木盆里順台伯飄流而下,到今羅馬一帶擱淺,由一狼和啄木鳥哺養,後又為一牧民收養。兄弟兩人長大後成了當地的領袖,後殺死阿穆里烏斯奪回王位。羅莫洛和雷莫劃地為界,自己要建座城市,不許弟弟進入;雷莫不聽其言,跨入羅莫洛的地盤,被哥哥殺死。羅莫洛在那裡建了一座城市,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其命名叫羅馬。所以羅馬的城徽為一狼育二嬰。

羅馬是以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搖籃,穿行在羅馬的街頭,彷彿走進一座古建築藝術的陳列館。遍布全城的教堂,廣場,雕塑,噴泉,使羅馬成為公認的永恆之城。羅馬有許多具考古,文化和藝術價值的名勝古跡,如號稱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斗獸場,古羅馬廢墟,萬神殿,天使古堡,等等。

羅馬全城有各式噴泉1300多個,據說大多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為慶祝修復一些供水管道而建造的。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市中心的「特雷維噴泉」(又稱少女噴泉),還有西班牙廣場上的「古舫噴泉」,巴爾巴里尼廣場的「海神噴泉」和「蜜蜂噴泉」,以及納沃那廣場上的「四河噴泉」。

羅馬的廣場中最著名的是聖彼得廣場和威尼斯廣場。聖彼得廣場是建築師貝爾尼尼設計督造,廣場上有兩條以具大石柱構成的長廊, 兩條長廊共有284根圓柱,柱頂豎有142尊神態各異的聖人塑像。廣場氣勢宏偉,堪稱建築史上的一絕。威尼斯廣場是羅馬最大的廣場,長130米,寬75米,羅馬的一切大型慶典都在這舉行,如總統就職,外國元首獻花圈。

羅馬有教堂和修道院610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城中之國」梵蒂岡境內的聖彼得大教堂,為米開郎基羅等設計。教堂內外輝煌;長960英尺,拱頂高144英尺,可容納6萬人,是世界最大的教堂。此外,羅馬還有聖媽利亞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

本世紀三十年代末,政府有計劃地在羅馬古城的南郊建築大片現代建築群,稱新羅馬。現為許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大公司的總部所在。羅馬旅遊業發達,大約有2/3以上的人從事第三產業。

都靈

位於義大利西北部波河流域的都靈市,是Piemonte大區的首府,人口117萬,是義大利重要的工業,商業和文化中心。

它是一座歷史名城,曾是倫巴底國首都,撒丁王國首都,直到1865年仍為義大利王國的首都,因此這座城市擁有大量的古跡,最著名的有中世紀的馬達馬宮。在巴洛可時期,許多的建築師們又為這座城市設計督造了許多精美的建築,如王宮,瓦冷迪諾城堡,斯多畢尼王家別墅,蘇佩爾加市政廳,聖母大教堂,聖卡洛廣場等。19世紀建造的安東內利木質尖塔,至今還是這座城市的象徵。

都靈工業發達, 義大利著名的私營企業菲亞特公司就在都靈, 整個城市在它的帶動下不斷發展。每年舉行的汽車展是世界上重要的展覽之一。

威尼斯

位於義大利北部亞得里亞海濱的威尼斯市,是Veneto大區的首府,世界聞名的水城。該市座落在威尼斯瀉湖的118個小島上,401座大小橋梁把這些島嶼連成一片,177條運河縱橫交錯,構成了城市的主要交通線。

作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它每年接待上千萬的遊客,主要名勝古跡有:聖馬可廣場和教堂,督治宮,聖瑪利亞教堂,聖僑治大教堂等。乘上當地特色『貢多拉』小舟在水中穿梭,邊欣賞屹立於水邊的歌德-威尼斯式建築,邊凝聽藝人高歌『Santa Lucia』,別有一番情趣。

威尼斯的經濟以旅遊業和服務業為主,每年春天的嘉年華會更是吸引著重多的遊客,真正到了水瀉不通的地步, 還會出現交通警指揮行人交通的奇觀。 威尼斯穆拉諾的水晶玻璃製作也是非常聞名的傳統行業。

威尼斯的賭場是義大利三大合法賭場之一。
歷史概況

1.古羅馬時期

義大利是個文明古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大約在公元前一千年的鐵器時代,義大利半島上從南到北居住著利古里亞人,威尼脫託人,埃特魯斯克人,翁布里亞人,拉丁人,薩比尼人,姆薩尼特人,義大利人等。
羅馬建都

羅馬始建於公元前735年, 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古羅馬的發源地。傳說:特洛伊王子戰敗後逃到義大利,他的女兒叫西爾維婭。王叔阿穆里烏斯為奪王位迫使侄女出家。西爾維婭與戰神馬爾斯生下一對孿生兄弟羅莫洛和雷莫。阿穆里烏斯將他們放入木盆里順台伯飄流而下,到今羅馬一帶擱淺,由一狼和啄木鳥哺養,後又為一牧民收養。兄弟兩人長大後成了當地的領袖,後殺死阿穆里烏斯奪回王位。羅莫洛和雷莫劃地為界,自己要建座城市,不許弟弟進入;雷莫不聽其言,跨入羅莫洛的地盤,被哥哥殺死。羅莫洛在那裡建了一座城市,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其命名叫羅馬。所以羅馬的城徽為一狼育二嬰。

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反映了古希臘對古羅馬的影響:羅馬人認為自已是希臘人的後裔,是神的後代。
王政時期(公元前735-前510年)

古羅馬的王政時期,先後經歷了七任國王。羅莫洛為第一位國王。另據傳說,王政初期羅馬有300個氏族,羅莫洛把每十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稱庫里亞,每十個胞族成一部落,三個這樣的部落就構成了「羅馬」。庫里亞會議是羅馬人民的政治組織形式,由它討論重大問題並做出決定,宣布戰爭與和平,選舉產生國王等。國王是軍事首領。由各氏族首領組成元老院,協助國王處理事物。
共和時期(公元前510-27年)
公元前六世紀初,羅馬人已佔據了現羅馬城以南台伯河入海口一帶約2000平方公里的地盤。由王國到共和國的轉變,不僅僅是制度上的轉變,還涉及到社會和法律的深刻變革。共和國在其鞏固和發展初期,羅馬人捲入了與鄰近國家和民族的沖突,首先征服了台伯河南北地區,鞏固了在拉齊奧的地位,然後向南侵入姆薩尼特人的地盤,最後與希臘人爭奪塔蘭托地區。至公元前三世紀初,羅馬人在義大利半島上已取得了絕對霸權,幾乎控制著包括比薩,佛羅倫薩,里米尼以南的整個義大利半島,領土達13萬平方公里。
布匿戰爭和領土擴張
公元前五世紀至二世紀中,新興的羅馬共和國與迦太基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系。因為羅馬人在本土與希臘人作戰,需要迦太基的支持,而後者也希望清除希臘人在西西里的勢力。但新興的羅馬共和國奉行擴張主義。公元前264年因爭奪西西里,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爆發了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果羅馬奪取了西西里島,撒丁島和科西嘉島的控制權。公元前218年爆發了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羅馬取得了迦太基的一切海外領地,解散了迦太基的海軍並取得了大量的賠款。第二次布匿戰爭後,羅馬通過三次馬其頓戰爭(前215-前146)征服了希臘,又通過第三次布匿戰爭徹底摧毀了迦太基,完成了對東地中海的控制,成了地中海區域的強國。

帝國時期(公元前27-476年)
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共和國內部發生了多次內戰,結果行成了以凱撒(Cesare)和屋大維(Ottaviano)為首的軍人當政。公元前27年1月13日屋大維就任國家元首,正式宣布了共和時期的結束和帝國時期的開設。屋大維對外繼續擴張,基本確定了它的疆土:東起幼發拉底河,西至大西洋,北至英德國,南至北非。建國兩世紀是比較平靜的時期。公元401年西哥特人入侵羅馬帝國,並一度攻佔了羅馬城,455年汪達爾人從北非經西西里攻入義大利半島,洗劫了羅馬。476年最後一位皇帝被蠻族將領奧多阿克廢黜,西羅馬帝國滅亡
2.中世紀與文藝復興

3.義大利的統一運動

4.現代義大利

日常生活習俗

現國內人們的生活已達一定水準,日常媒體西方世界的報道,也詳盡且多面。因此有機會出國留學,旅遊或移民的同胞們對外面的世界少有「劉姥姥游大觀圓」之感,更談不上什麼文化震撼了。大多數在國外的同胞們,經過耳濡目染西方禮節,也多半滿腔自信,在外國人面前只要行為自然得宜,還不至於失態,失禮。然而,有些已根深蒂固,成為積習的小動作和小習慣,在國內或許人人為之,或許沒人介意,卻會在國外引人側目或被視為大忌,為此我們更應入鄉隨俗。而這些應注意的小節是[國際禮儀]書上找不到的,端看個人是否在生活中去體會觀察。

吃要閉嘴,吃喝不要出聲,吃面條要用叉子卷好送入口中,不可吸出聲音。餐間談話也等嘴中無食物再交談。否則是沒教養的表現。每一道菜吃完後,只要把刀叉並排放在盤內,就表示這菜已吃畢,有剩的話服務員也會撤了。

朋友間聚會一般上餐館一起吃飯,共同攤錢,除非對方申明請客。義大利人如請你上家裡吃飯, 那是當你為上賓了,客人可帶酒(一般葡萄酒),甜點或紀念品鮮花。義大利人排座位是一男一女叉開,一般還要把丈夫與妻子分開。客人帶的食物酒和甜點也馬上食用。禮物也當場打開。

餐桌上不要[撈過界]拿調味品,食物若非擺在面前,應請鄰座代拿。我們習慣是起身夾取較遠的餐點,而歐洲人則剛好相反:將遠處的整盤拿到面前,再取食物放入碗盤。

親吻是在比較親近的朋友間的禮節, 一般兩人的臉要靠兩三次,還要發出親吻的聲音。在義大利兩個男性好友間也行親吻禮,這在西方國家中是比較例外的, 其他國家只在男女或女性間才行親吻禮。普通朋友和禮節性的交往時就行握手禮。

在人前勿用手指挖鼻孔,在國內一般人不以為意,且是下意識的動作。在歐洲卻是社交場合的大忌。也注意不要在人前挖耳孔。在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嘩。

義大利(Italy)

義大利文化- 義大利旅遊- 義大利商業- 義大利歷史
製造「流行」的工廠。

義大利面積為30.13 萬平方千米,大約是我們國家的三十分之一。她的氣候總體來說,真的不錯。冬季溫和,夏季雖然炎熱,但是有大海在身邊,那麼,熱也就成了一種享受。

首都羅馬(Roma),人口約283萬,是古羅馬帝國的發源地。從8 世紀起,成為天主教中心。她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是米蘭(Milano),其他著名的城市有,威尼斯(Venezia),佛羅倫薩(Firenze),那不勒斯(Napoli),都靈(Torino),熱那亞(Genova),巴勒莫(Palermo)等等。

義大利的各項觀光服務都很完善,不論是團體出遊、個人自助行,都能在各地的觀光局(EMIT)、車站、旅館及林立的資訊站等地得到滿意的服務。

義大利有三多:熱情男女多、雕像遺跡多、天主教堂多;不管你身在繁榮現代化的都市或人煙稀疏的窮鄉僻野,都可以感受到這些特質。雖然義大利文是主要語言,但許多人仍略通英文,而且由於時常面對觀光客,即使語言不通,義大利人也頗能了解或猜測到你的需求。

開朗、樂觀、熱情是拉丁民族的特質,但不拘泥、懶散、工作效率低卻也是他們一致的特性。義大利的全年假期很多,而且經常以宗教理由放假。他們每日的工作時間不長,大致是上午9點到12點,下午4點到6點,而中午休息時間卻很長。也因此,不管你是參觀、購物、或辦事都要特別注意各地點的開放或營業時間,以免有所耽誤。

有人說義大利的人民很熱情、天氣有點熱、東西很好吃,文化歷史很悠久,環境同樣是亂中有序,這一點在你到義大利大約一天,大概就清楚我在說什麽了。

B. 義大利為什麼是電影人的夢想之地

義大利這個國家,好像骨血中就融入了浪漫與藝術。濃郁的意式情懷將在這片土地誕生的任何題材的劇本都沾上了屬於歐洲溫柔的情致,而這個國家充滿歷史悠久的古老建築,也成為了獨特的義大利標志——在義大利的電影鏡頭中添了一抹濃重的色彩,讓義大利成為無數電影製作者們心中的伊甸園。

另外,教科書級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充滿純粹藝術氣息的《海上鋼琴師》也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充滿詩意令人遐想,可以說義大利的煙火氣就從電影中來,電影中一幕幕的場景甚至無需特意選取——街角廣場,燈光水光,我願就地而眠,將電影中的鏡頭重新走一遍能驚喜的發現,原來這些時間的見證者們千百年依舊未曾改變過。

C. 義大利文化

文化
提起文明古國義大利,人們立刻會聯想到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於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的龐貝古城、聞名 比薩斜塔於世的比薩斜塔、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龐貝古城遺址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世界遺產之一。公元79年,龐貝古城被附近的維蘇威火山噴發後淹沒,後來經過義大利考古學家挖掘,人們從龐貝古城遺址可以看出古羅馬時代的社會生活。
公元14-15世紀,義大利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伽利略等文化與科學巨匠對人類文化的進步作出了無可比擬的巨大貢獻。如今,在義大利各地都可見到精心保存下來的古羅馬時代的宏偉建築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雕刻、古跡和文物。
文藝復興
義大利才是近代文明思想的誕生地。
龐貝古城遺址照亮人類近代文明之路的既不是葡、西兩國的地理大發現,也不是法國的啟蒙運動,更不是喜愛莎士比亞劇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而是14~16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這支火炬!
文藝復興誕生在西西里島所屬的義大利。歐洲的文藝復興奏響了政治學說發展的序曲,由馬基雅維利、格勞秀斯、斯賓諾莎、霍布斯、米爾頓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提倡「自然權利」、「社會契約」、「人民革命權」以及「三權分立」。有人說文藝復興否定了封建特權。在文藝復興的過程中,藝術創作的內容也逐漸由神和宗教故事變為普通人,以致底層民眾。因此,文藝復興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作用也是不用否認的。 義大利在中世紀,封建特權、門第觀念是天經地義。
獨立日:3月17日(1861年)。
義大利國徽國慶日:6月2日(1946年)。
全國解放日:4月25日(194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相連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綠、白、紅三色。義大利原來國旗的顏色與法國國旗相同,1796年才把藍色改為綠色。據記載,1796年拿破崙的義大利軍團在征戰中曾使用由拿破崙本人設計的綠、白、紅三色旗。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
國徽:呈圓形。中心圖案是一個帶紅邊的五角星,象徵義大利共和國;五角星背後是一個大齒輪,象徵勞動者;齒輪周圍由橄欖枝葉和橡樹葉環繞,象徵和平與強盛。底部的紅色綬帶上用義大利文寫著「義大利共和國」(Repubblica Italiana)。
國球:足球。
國花:雛菊。
國石:珊瑚。
人口:60,114,021(2009年)。94%的居民為義大利人,少數民族有法蘭西人、拉丁人、弗留里人等。講義大利語,個別地區講法語和德語。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義大利境內還有兩個主權袖珍國:梵蒂岡和聖馬利諾。
首都:羅馬 (Rome)
語言:義大利語(Italian)
國家政要: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 (Giorgio Napolitano) ,2006年5月當選;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 (Silvio Berlusconi),2008年5月任職;參議院議長雷納托·斯基法尼 (Renato Schifani),2008年4月當選 。眾議院議長詹弗蘭科·菲尼 (Gianfranco Fini),2008年4月當選。
編輯本段
國家概況

義大利的全稱是「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西與法國,北與瑞士,奧地利,東與斯洛維尼亞接壤,東西南三面臨亞得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都是地中海的子海)。
義大利古時稱過「艾諾利亞」「艾斯佩利亞」「威大利亞」,後因語言變化「威」音變「意」,即稱「 義大利義大利亞」,意為「小牛生長的樂園」。又有人說,「義大利」名稱是由該國一個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的。義大利為羅馬帝國的發祥地。2至3世紀為古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版圖遍及整個地中海沿岸。14至15世紀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此後幾經分裂和外族入侵。1861年成立王國。1870年實現統一,建成義大利王國。1946年6月2日正式命名為「義大利共和國」。
關聯歷史: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德國、義大利的統一,改變了維也納體系的歐陸均勢。
工業主要集中在北部,有米蘭,都靈,熱那亞的三角地區。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機械·化學·電子·紡織等。都靈是汽車城,米蘭是化學工業基地,熱那亞為造船工業。東部和中部,新興工業區,以中小企業集聚,多輕工業。南部西西里島以煉油工業為主,石油從北非·中東進口,塔蘭托建立在南部港口基礎上,便於進口鐵礦石和產品向國際市場輸出。
旅遊業發達,旅遊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旅遊業營業額達150萬億里拉(約合714億多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凈收入約53萬億里拉(約合252億多美元)。對外貿易是義大利經濟的主要支柱,外貿連年順差,是繼日本、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大貿易順差國。進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為主,出口以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皮鞋、金銀首飾等輕工產品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在歐洲,進出口主要對象為歐盟和美國以及東亞和拉美地區。主要旅遊城市是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
歷史沿革

據古代神話,傳說羅慕路斯(Lomulus)和他的孿生兄弟雷穆斯(Lemus)是由母狼撫養和哺育的——於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羅馬。事實上,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義大利部落就居住於此。從公元前900年開始,伊特魯里亞文明開始發展,而在公元前3世紀末期,古羅馬人佔領了伊特魯里亞城。
新羅馬共和國延伸到義大利南部,在公元前241年的第二次迦太基戰爭(Sekond Punic War)後,將西西里納入自己的版圖。公元前202年,羅馬擊敗了迦太基,將西班牙和希臘納入版圖。在凱撒的統治下,羅馬征服了高盧和埃及。而在凱撒被刺殺以後,凱撒的養子屋大維(Octavius)擊敗了對手馬克·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於公元前27年建立了古羅馬帝國,並被尊為奧古斯都·凱撒(Augustus Kaesar)。君士坦丁大帝(Empelor Konstantine)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並於公元330年遷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但不久就被哥特人和汪達爾人滅亡。在隨後的幾個世紀里,匈奴人和阿拉伯人不斷侵入這塊土地。
義大利中世紀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北部強大城邦的崛起。15世紀,文藝復興造就了多那太羅(Donatello)、波提切利(Botticelli)、達·芬奇(Leonaldo da Vinci)、拉斐爾(Raffaello)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等藝術天才。到了16世紀早期,義大利大部分領土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下。在拿破崙於1796年入侵之後,消失了幾個世紀的統一跡象又重新顯現。19世紀60年代,在愛國者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和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的努力下,統一運動(義大利復興運動)蓬勃開展。1861年,義大利王國宣布成立,國王埃馬努埃萊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成為了統治者。
義大利國家統一之後就走上了對外擴張的資本主義殖民道路並且以強國的姿態出現在歐洲的政治外交中,在19世紀60到80年代成功蠶食了東非紅海沿岸的交通要地厄利垂亞和南索馬里;1912年奪取了北非的利比亞和愛琴海羅德諸島嶼;1921年,墨索里尼(於1945年4月被義大利游擊隊擊斃)(Mussolini)的法西斯黨掌握了國家大權。與德國日本相繼簽訂了「鋼鐵同盟」和"反共產協定"等一系列條約成立了軸心國集團企圖重新瓜分世界。二戰前夕在歐洲取得了阿爾巴尼亞,在非洲佔領了衣索比亞,1940年義大利勢力范圍遍及地中海、北非、東非達到鼎盛。隨後在與英國遠征軍的戰斗中遭受一連串的打擊後萎縮,並於1943年投降退出軸心國集團,海外領地崩潰,二戰後只保留了南索馬里的統治權直到1960年。
義大利是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時的六個創始國之一。該國的經濟曾在二戰後以3倍於二戰前的增長速度飛速發展,被當時的西方媒體稱之為阿爾卑斯山南面的奇跡,在當時只有日本和德國增長速度比義大利更高。70年代由於紅色旅等恐怖組織的猖獗以及石油能源產品大幅漲價義大利的經濟開始疲軟。但在20世紀80年代後義大利經濟又一次騰飛並首次超過英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但進入90年代又遭遇了經濟和政治危機。巨大的賄賂丑聞震驚全國。為了加入歐洲貨幣聯盟(EMU),義大利不得不進行財政緊縮。另外,在1992年一些著名的反黑手黨法官被暗殺之後,義大利果斷地展開了打擊西西里黑手黨(Mafia)的斗爭。
從2001年起,媒體巨頭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一直擔任該國的總理,領導著右翼義大利力量黨(Forza Italia)。他在任期間引起了很多人的失望,尤其是AC米蘭的球迷,因為作為米蘭老闆,已經好幾年不買好的球員了,但是最近他又自掏腰包買了伊布拉希莫維奇和羅比尼奧。
2006年4月,羅馬諾·普羅迪領導的中左翼聯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以微弱優勢戰勝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翼聯盟。普羅迪出任義大利總理。
2008年4月,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聯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再次獲勝,貝盧斯科尼也成為義大利戰後第62屆政府總理。

D. 義大利為什麼是電影愛好者的夢想之地

義大利為什麼是電影愛好者的夢想之地,這跟很多影視劇是有關系的,因為很多精彩的電影都是在義大利拍攝的,例如《天堂電影院》、《豹》、《教父2》、《碧海藍天》、《郵差》、《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等等,所以電影愛好者才想去電影拍攝地看看,領略一下在電影中看到的美麗風光。義大利作為電影愛好者的夢想之地的具體原因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一、經典的電影

在義大利拍攝過的經典電影數不勝數,其中以《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教父2》、《碧海藍天》為世人所知,也迅速讓義大利被電影導演所喜歡,這也讓電影愛好者對義大利充滿了嚮往,特別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教父2》這2部電影,獲得的獎項數不勝數,而電影里的拍攝地也被觀眾所追崇,特別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電影的取景拍攝地席拉庫薩鎮,在電影火爆後吸引了大量觀眾觀光旅遊,因為觀眾都想要自己親身走進去看一下美麗的西西里。

那麼你認為義大利為什麼是電影愛好者的夢想之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E. 為什麼義大利能夠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

1.義大利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工商業城鎮興起。
2.出現了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資產階級開始興起。
3.義大利教育發達,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在義大利保存較為系統。
4.教會和神學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我們老師給我們總結過)嘿嘿..

F. 羅馬為什麼是人們嚮往的地方

那是說的古羅馬, 古羅馬通常指從公元前10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帝國) 變為封建制國家,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G. 為什麼女生大多數喜歡義大利隊

因為女生大多不懂球也沒有研究過。通過僅有的比較出名的比賽來看都有義大利,這個地方對女生來說也是很令人嚮往的,而且還有帥哥,所以大多數比較喜歡吧!

H. 為什麼布拉格同義大利是好多藝術家嚮往的地方

因為那裡有濃郁的藝術氣息啊 環境也非常獨特 而且布拉格和義大利在藝術方面比一般地方都有藝術的歷史背景 義大利主要是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 而布拉格是後天因素家自然因素形成的

I. 義大利小區激光筆音樂會,義大利究竟是怎樣一個浪漫的城市

義大利位於歐洲,臨近海岸,氣候十分適宜人類的居住,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旅遊聖地,有很多的名勝古跡讓人嚮往我,每年數以萬計的人都會去義大利旅行一番,它是一個浪漫的城市,浪漫在哪裡呢,我認為他浪漫在它的建築、文化、民眾等方面,下面我將意一一列舉它的浪漫之處。

三、浪漫的義大利人民

義大利這座城市的民眾是十分感性的,他們會去相信至死不渝的愛情,並將其看作是一件十分聖潔美好的事物,他們骨子裡流淌著浪漫的血液,至死相信浪漫至上。

義大利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更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它的建築與淵源流長的文化都有著浪漫的基因,讓我們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它那濃厚的浪漫氛圍。

J. 文藝復興是一次文化轉折,為什麼首先在義大利興起

文藝復興為歐洲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它著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為師的一面,而並非單純的古典復興,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因此文藝復興對於歐洲的發展影響巨大。那麼歐洲國家那麼多,為什麼文藝復興單單從義大利興起,而後蔓延呢?

正是義大利所具有的特殊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使它成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搖籃。

與為什麼人們嚮往義大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人用什麼軟體復仇者聯盟 瀏覽:79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9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9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
伊朗擊落的客機上都是什麼人 瀏覽:620
巴沙爾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911
日本人最不敢去的中國城市有哪些 瀏覽:191
中國怎麼當獵人 瀏覽:821
義大利法國哪些東西值得買的 瀏覽:140
茶產自中國的什麼地方英語怎麼說 瀏覽:617
伊朗語山羊怎麼讀 瀏覽:719
義大利時尚品牌是什麼品牌 瀏覽:13
萬國手錶在伊朗賣什麼價 瀏覽:547
中國為什麼選擇關閉美駐成都總領事館 瀏覽:531
印度的亞洲叫什麼 瀏覽:195
英國掛車怎麼開 瀏覽:433
中國總資產是多少 瀏覽:412
印尼巴士怎麼下載最新版 瀏覽:38
義大利學校什麼時候開學 瀏覽:145
義大利快遞格式是什麼 瀏覽:666
© Arrange www.exoplanetwar.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