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羅倫斯大教堂的簡介
杜奧莫大教堂、喬托鍾樓和八角形的聖喬瓦尼洗禮堂同在一個大廣場上,三座大的建築構成一體,顯得格外雄偉壯觀。
聖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翡冷翠的主座教堂(Duomo),鮮艷的大理石塊拼成幾何圖形,即為顯眼而壯觀;它的大圓頂及由文藝復興大師喬托設計的鍾塔,更為巍峨的教堂帶來更多的氣勢。位於翡冷翠市中心的聖母百花教堂,有著一個橘紅色巨大的圓頂,所以很好認,遠遠的就會看見它,這也幾乎成了翡冷翠的重要地標。
漂亮的圓頂是1446年完成的,設計這座圓頂的布魯內雷斯基(Brunelleschi)在建造的當時,不使用鷹架,技巧仿自羅馬萬神殿的圓頂,神乎奇技是最好的形容詞。
此外,圓頂的內部有美術史學家兼畫家的瓦薩利(Vasari)所繪的濕壁畫《最後的審判》,也是非常值得欣賞的傑作。不過,這個壁畫後來是由另一位畫家祝卡利(Zuccari)完成的。而高達91公尺的圓頂,內部有階梯共463級,可以爬上圓頂欣賞翡冷翠全景。
除了圓頂,主座教堂重要的建築還包括了鍾樓(Campanile de Giotto)和洗禮堂(Bi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聖母百花教堂完成的時間先後不一,洗禮堂是最古老的一棟,再來是鍾樓,教堂圓頂則是比較晚完成的部分。
面對著主座教堂的小廣場是聖喬凡尼廣場(Piazza di San Giovanni),聖喬凡尼是翡冷翠的守護者,這里通常是觀光客集合的地方。
另外,在教堂右手邊也有一塊廣場,稱為主座教堂廣場(Piazza di Duomo),有一些販賣紀念品的小販和幫觀光客作畫的畫攤。主座教堂的四周美術館、購物市場豐富,是翡冷翠的精華區。
化名城佛羅倫薩中文又叫「佛羅倫斯」,現化義大利語中叫Frenze......文化名城佛羅倫薩中文又叫「佛羅倫斯」,現化義大利語中叫Frenze,因此有的中文書中有「翡冷翠」之稱。無倫在拉丁語里,還是在義大利語里,它的名字的含義都是花城的意思。它的標志是一朵百合花。
佛羅倫薩座落在平寧山山麓阿爾諾河河谷的一塊平川上,四周環抱以丘陵。
『貳』 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建築特點是什麼啊歷史意義代表作品啊
建築特點是:形制很有獨創性,雖然大體還是拉丁十字式的,但突破了教會的禁制,把東部歌壇設計成近似集中式的,預計用穹頂。
歷史意義如下:
佛羅倫薩大教堂的落成和落成盛典,被史學家們視作一個新的文化時期的開端。平等的激情在平民中洶涌。
空氣中洋溢著人文主義的精神,佛羅倫薩開始了嶄新的歷史。
佛羅倫薩大教堂標志著新的時代精神的蒞臨,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化情緒與中世紀歷史的徹底隔絕與分離。佛羅倫薩大教堂依舊延續了哥特式後期風格的余脈。
代表作品:《末日審判》、《喬凡尼·阿古托紀念碑》。
外部特點
教堂外部用黑、綠、粉色條紋大理石砌成,輔以精美絕倫的雕刻,石刻花窗,大教堂的風格華麗而浪漫。
而紅、綠、白外觀裝飾精美,三色花崗岩貼面的美麗教堂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 詮釋得淋漓盡致,顯得極為華美鮮艷。
形形色色的雕像加上豐富多彩的繪畫,佛羅倫薩大教堂,如同一部網路全書,使進入這里的人們得以一窺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家們震驚世人的作品,感受著這片土地上浪漫的藝術氣息。
即使忽略了收藏的數之不盡的藝術品,他本身也是建築史上傑出代表。
『叄』 文藝復興時期第一個建築作品是什麼
花之聖母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第一座偉大建築。位於義大利佛羅倫薩城。1296年由阿諾爾福設計興建,後來喬托等人亦陸續參加設計和施工。
初名聖雷帕拉塔(S. Reparata)教堂,1412年改用今名,喻示佛羅倫薩百合花。1420年布魯列涅斯奇接手建造教堂大穹頂,於1434年完工。1436年教皇尤金四世為教堂落成舉行祝聖禮。1462年又建有穹頂採光塔亭。
教堂結構
教堂的八角形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之一,內徑為43米,高30多米,在其正中央有希臘式圓柱的尖頂塔亭,連亭總計高達107米。巨大的穹頂依託在交錯復雜的構架上,下半部分由石塊構築,上半部分用磚砌成。
為突出穹頂,設計者特意在穹頂之下修建一個12米高的鼓座。為減少穹頂的側推力,構架穹面分為內外兩層,中間呈空心狀。大教堂建築的精緻程度和技術水平超過古羅馬和拜占庭建築,體現了奮力進取的精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花之聖母大教堂
『肆』 義大利著名建築有哪些
義大利著名建築有:古羅馬斗獸場、米蘭大教堂、比薩斜塔、佛羅倫薩大教堂、聖天使堡等。
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這里是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雖然這種搏鬥實在是太過殘忍,但是建築本身確實特別有價值。斗獸場在建築史上堪稱典範的傑作和奇跡,以龐大、雄偉、壯觀著稱於世。
米蘭大教堂歷時五個世紀才得以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築。更是米蘭市的象徵。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此舉行加冕儀式。雖然米蘭大教堂幾經修建,但卻保持著「裝飾性哥特式」的風格。教堂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彷彿要刺向天空的塔尖。
比薩斜塔坐落在比薩城的奇跡廣場上,這座建築本身也就是一個奇跡。設計師並不是故意把它設計成一座斜塔的,只是在修建過程中的一個意外。然而也是這個最美麗的意外成就了這座獨一無二的建築。
佛羅倫薩大教堂位於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即義大利佛羅倫薩。這座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鍾塔與洗禮堂構成,是世界上少有的嫵媚的教堂。用紅、白、綠三色花崗岩貼面很好地詮釋了文藝復興時代的古典、優雅與自由。
聖天使堡是坐落在羅馬台伯河畔的一座城堡,也叫哈德良陵墓。因為這里是羅馬皇帝哈德良和他的後人的安息之地。這里有一條通往城堡的著名橋梁,它是由Bernini設計的巴洛克式裝飾藝術傑作,被稱為羅馬最美橋梁,橋上有十二尊天使的雕像,每個天使手上都拿著一樣耶穌受刑的刑具。
(4)義大利佛羅倫有什麼大教堂擴展閱讀:
義大利著名建築的介紹如下:
義大利羅馬式建築打破了古典建築的均衡感,拱頂常採用扶壁和肋骨拱來平衡橫推力,交替布置的中廳大小柱,均有韻律。巨大而厚實的牆體,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半圓形拱券結構的窗戶、門、拱廊。
義大利哥特式建築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大窗戶及繪有聖經故事的彩色大玻璃。以新的框架結構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伍』 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標志性建築是什麼真的很急。
當然是佛羅倫薩大教堂。
不過還有米開朗琪羅廣場和美術館
我去過幾趟米開朗琪羅廣場,都是參加婚禮外景拍攝,風景沒話說,太漂亮了。廣場上有大衛像,不過是仿的。而且後面有一個很浪漫的教堂(忘了叫什麼了···)和PALAZZO VECCHIO(一個很漂亮的宮殿,大衛像就在宮殿門口)
佛羅倫薩學院美術館也很著名,裡面有很多文藝復興時代大師的雕像和畫作,真的大衛像就在那。
佛羅倫薩大教堂,也有人叫百花大教堂,是世界上第一座文藝復興式的建築,要知道FIRENZE是文藝復興中心,所以佛羅倫薩大教堂應該就是佛羅倫薩的地標了。(簡直就是佛羅倫薩的代名詞···)
我覺得提到佛羅倫薩想到的就是文藝復興,然後就是佛羅倫薩大教堂,米開朗琪羅廣場還有美術館。
『陸』 義大利佛羅倫薩建築風格是什麼特色標志是什麼
義大利佛羅倫薩建築風格是哥特式,特色建築有佛羅倫薩大教堂、烏菲齊宮和皮蒂宮等。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常被使用在歐洲主教座堂、修道院、教堂、城堡、宮殿、會堂以及部分私人住宅中,其基本構件是尖拱和肋架拱頂,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
哥特式建築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有重大影響,其魅力來自於比例、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即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過對數與色的象徵性理解,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的羈絆,迎著神恩之光向著天國飛升。這種建築雖曾於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頗為被藐視。
『柒』 佛羅倫薩著名景點有哪些
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藏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四座未完成的「奴隸像」、第二座「聖母哀子像」和其它佛羅倫斯藝術家的作品。對街有家不錯的書店和海報點,可順道一訪。
2、聖母百花大教堂(The Duomo):花之聖母大教堂(又譯百花大教堂、佛羅倫薩大教堂)是佛羅倫薩的地標,外觀以粉紅色、綠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現著女性優雅高貴的氣質,故稱為「花的聖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
聖母百花大教堂是1296年由Arnorfo di Cambio負責建造的,中央巨大圓頂是由名建築家布魯內勒斯基 (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圓頂,共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是文藝復興圓頂建築的楷模。米開朗基羅在計畫設計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時曾說過:「我可以蓋個比翡冷翠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絕無法及上它的美。」 教堂建造於1248年,佛羅倫薩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想把教堂的穹頂建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穹頂,盡管教堂完工的日期又因此被推遲了將近二十年,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座前後花了一百五十多年時間,經過好幾代人的努力才最後完工的大教堂已經成了佛羅倫薩的代名詞。
若想登上大教堂的屋頂,可從其右側內的禮拜堂左邊走廊進入,登上463級的階梯。教堂正面經兩次改建,教堂後博物館里(Museo del\'Opera del Duomo)收藏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品。
3、喬托鍾樓(Campanile di Giotto):百花大教堂旁邊的82公尺高塔,由建築家喬托於1334年開始建造,外觀是一個四角形的柱狀塔樓,把粉紅、濃綠和奶油三種顏色,以幾何學的配色方式調合,和旁邊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諧,底部還有精緻的浮雕,內部有樓梯可達頂部,共有290階。
4、 聖喬凡尼禮拜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面對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教堂,建於5世紀~8世紀間,是托斯坎尼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
禮拜堂最具觀光價值的就是三面青銅門浮雕:入口處南側的青銅門是由安德烈.比薩諾於1330年製作的,28張圖樣是關於約翰傳教的故事;東側禮拜門是由吉爾伯提(Ghiberti)自1425年起花27年時間所製作,十張圖樣描述亞當和夏娃及舊約聖經的題材,被米開朗基羅譽為「通往天堂之門」;北側青銅門也是吉爾伯提的作品,由28張圖樣組成,主題是表現基督的生涯及其12門徒的事跡。
5、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這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殿堂,珍藏達文西喬托(Giotto)、拉斐爾、提香(Titian)、魯本斯(Rubens)、卡拉瓦喬(Caravaggio)、米開朗基羅、和波提且利(Botticellis)等人的傑作。重要作品有波提且利的「維納斯的誕生」「春」;達·芬奇的「三博士的朝拜」;拉斐爾的「金翅雀的聖母」和米開朗基羅的「聖家族」等名作。
6、國立巴吉洛美術館(Museo Nazionale Bargello):佛羅倫斯最偉大的雕像美術館,收藏14到17世紀托斯坎尼地區雕刻作品而聞名。這里收藏有多納太羅的「大衛像」-中世紀以來第一座男性裸體雕像;以及米開朗基羅年輕時的作品「未完成的達彼得像」「酒神像」等。
7、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廣場位於亞諾河對岸,是眺望佛羅倫斯的最佳據點,廣場中央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的復製品,而位於它後面的就是美得令人怦然心動的浪漫主義教堂San Miniato。
8、維琪奧王宮(Palazzo Vecchio):這座防禦完整的宮殿內部曾是麥迪奇(Medici)家族的住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從1873年來一直守候在門口左側,不過現在所見是仿作。二樓大廳堂是共和國政府的大會議場,兩側的壁上有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勝利」。王宮前是佛羅倫斯最熱鬧的西紐利亞廣場(Plazza della Signoria),「祖國之父」柯西摩.麥迪奇的騎馬雕像睥睨全場。鄰近王宮的集會所(Loggia dei Lanzi)有許多古代及文藝復興式樣的大理石人物雕像。
9、維琪奧橋(Ponte Vecchio):建於1345年,為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梁。Vecchio這個字是古老的意思。維琪奧橋上有二層樓的建築,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橋上兩邊都是特產品的專賣店,商店的背後伸展到河上,特產店以販賣寶石和貴重金屬為主。
西尼奧列廣場位於佛羅倫薩市中心,這里有一座建於十三世紀的碉堡式舊宮(現為市政廳)。舊宮上的塔樓高94米,它是義大利最奪人眼目的公共建築之一。舊宮側翼的走廊,當初為修道院院長和行政長官宣讀文告的會場,現在連同整個廣場成為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館,其各種石雕和銅像作品栩栩如生,形象傳神,如人們所熟悉的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像》復製品等,令參觀者和各國遊客嘆為觀止。
建於1296年的聖瑪利亞·德爾·弗洛雷大教堂,為佛羅倫薩眾教堂之首。這是一座十分輝煌的羅馬式建築,從設計開始一直到整座建築完工,它是幾代藝術家勞動的結晶。它那由白、綠和粉紅色條紋大理石砌成的外牆,極具魅力,而那獨特的大圓頂和那別致的鍾樓為其精華所在。您若登樓俯瞰,佛羅倫薩那迷人的古城風貌一定會令您難忘。
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和繪畫的搖籃,偉大詩人但丁就出生在這里。至今,佛羅倫薩仍保存著但丁的故居,許多遊人慕名前來這里參觀。被稱作文藝復興藝壇「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在1506年聚會於佛羅倫薩,成為藝術史上的千古美談。
不論您是漫步在佛羅倫薩的大街小巷,還是來到博物館、美術館或教堂參觀,定會感受到佛羅倫薩古城那濃郁的文化氛圍。
『捌』 佛羅倫薩大教堂有哪些稱號
又稱純潔聖瑪麗亞天主教堂。這個大教堂是13世紀末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政權後,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設計人是阿爾諾爾福·迪·坎比奧。1296年開始建造,但是阿爾諾爾福在1302年去世,導致教堂停工。1334年弗朗切斯科·塔倫蒂等人對這一設計進行修改後繼續建造。
『玖』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的建築物
義大利著名的建築物有古羅馬斗獸場、米蘭大教堂、比薩斜塔、花之聖母大教堂、聖天使堡等等。
1、古羅馬斗獸場
古羅馬斗獸場,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斗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聖天使堡,位於義大利羅馬台伯河畔,古羅馬地區的最西端,又稱哈德連陵墓,聖天使城堡建於公元139年,外圍城牆則是五角星形,造型偉岸堅固。但在近2000年歲月中城堡經歷了多次破壞和修復,與初建時已經有了很大差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古羅馬斗獸場、網路——米蘭大教堂、網路——比薩斜塔、網路——花之聖母大教堂、網路——聖天使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