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公投什麼時候舉行

義大利公投什麼時候舉行

發布時間:2022-04-26 23:13:32

㈠ 義大利公投會成為歐洲的下一隻「黑天鵝」嗎

據CNBC報道,6月份的英國退歐公投,讓市場瞠目結舌;11月份,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的勝出,讓投資者大吃一驚。義大利可能是下一個給全球市場帶來巨大影響的國家。
12月4日,義大利公民將就是否修訂憲法進行公投。如果總理倫齊打算通過該國復雜的立法進程來推進迫切需要的經濟改革,那麼很有可能將不得不修訂憲法。
市場廣泛認為此次公投將決定倫齊的政治命運:倘若公投中投反對票的選民居多,他可能被迫辭職。民調顯示,絕大多數的義大利人反對修憲公投提議。經濟學家們認為,如果義大利想要精簡政府和刺激經濟增長,就迫切需要對憲法進行修訂。
美國大選過後,在寫給客戶的報告中,匯豐銀行警告稱,全球反建制情緒攀升——英國公投和美國大選是典型——可能會助漲義大利本已很普遍的民粹主義情緒。
義大利呈現上行軌跡的政治風險,已開始給股票和債券市場帶來影響。
今年,義大利股市一直處於下行軌跡,主要歸因於該國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銀行體系身處困境。年初至今,義大利基準FTSE MIB指數已暴跌了大約23%,而歐洲STOXX Europe 600的跌幅在7%左右。FTSE MIB指數當前交投於八周來的低位附近,受累於投資者對義大利公投結果的擔憂情緒加劇。
義大利裕信銀行、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Banca Poplare di Milano和西雅那銀行的損失最為明顯,年初至今的跌幅都已超過60%。
鑒於不良貸款數額處於高位,以及對於是否能夠進行資本重組的擔憂,義大利銀行一直身處壓力之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數據,義大利銀行也持有約4000億美元的不良貸款。眼下,歐洲銀行指數中表現最差的6隻個股來自義大利。
倘若公投中「反對」票佔了上風,那麼負債累累的義大利銀行也的狀況可能會變得更糟。真若如此,歐洲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可能會被削弱,致使義大利銀行也更難轉危為安。資產管理公司Algebris Investments全球宏觀策略部門負責人Alberto Gallo指出,「若反對者在公投中獲勝,那麼義大利銀行業的籌資之路會變得更加艱難。」
Atlantic Council總裁、IMF前執行董事Andrea Montanino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政治穩定性或許會傷害義大利的金融系統,尤其是對那些正試圖清理資產負債表的銀行來說,更是如此。」
不過,Montanino認為,反對者勝出的公投不會導致義大利銀行部門崩潰,但投資者信心的進一步下滑或妨礙銀行獲得外部金融支持。
義大利是否會迎來義大利版本的「英國脫歐時刻」,已經引發熱議。據報道,義大利下一次國家選舉定於2018年。不過,如果倫齊在12月4日的公投中失敗,選舉可能會提前舉行。
Reuben Brothers投資基金負責人、Metro Bank UK創始成員之一的Jamie Reuben指出,義大利12月份的公投「可能會催生出一輪更廣泛的歐元區危機。『英國退出』和特朗普勝選之前,人們或許沒有考慮過這一點,但在今年接連的意外之後,他們現在肯定會有所考慮」。

㈡ 義大利公投時間最近對外匯有什麼影響

義大利公投的話在12月4日,義大利的話也屬於歐盟重要的成員國之一,它公投的意義的話對於歐元的影響蠻大的。 對於其他還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私聊我

㈢ 義大利脫歐公投最新消息 國內外股市投資怎麼操作

這一場由義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Matteo Renzi)提出的憲法改革公投,鐵定於12月4日舉行,目的是憲法改革該國的官僚體系及行政結構,大幅削減參議院名額以加強中央集權,並削弱地方政府的權力,改革旨在以中央集權來打破議會僵局,及簡化、加快立法程序,創建更穩定的政府。

微信8元炒白銀+油關注公眾號:金投粵微盤(cngoldywp)
原油專家直播室 專屬參謀
集金號原油貴金屬行情軟體
事實上,這次公投很有可能改變歐洲政治格局的大事件,甚至使歐元區面臨解體,投資者正嚴陣以待。
分析師表示,如果義大利修憲公投被否決,義大利政治料動盪,將沖擊當地銀行體系,重燃市場對銀行呆壞帳的憂慮,可能觸發投資者大舉沽售義大利銀行股,導致股價急挫,推動債券收益率上升並進一步壓低歐元。然而,分析人士相信歐洲央行將會提供充足的支持,以防避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投資策略方面,新加坡銀行投資策略師預期,歐洲金融股股價上升空間有限,相反,下跌風險不少,理想做法是預先做對沖,可做金融股認沽期權,尤其是義大利金融股。
策略師表示,對沖策略宜抱中長線,例如做多於6個月的對沖,因為義大利公投之後,接下來,3月和5月還有荷蘭和法國總統大選,歐洲政治充斥不明朗因素。

㈣ 義大利公投時間:義大利公投究竟是不是黑天鵝

義大利經濟乃沉痾宿疾,市場早有預期,並非黑天鵝。
過去歐洲人只見過白天鵝,直到18世紀在澳洲第一次見到了黑天鵝,受到極大的視覺沖擊。後來這個典故被Nassim Nicholas Taleb寫進一本關於隨機和不確定的書里,黑天鵝特指最不可能發生但總是發生的事件。
我們說的黑天鵝事件,比如英國退歐公投,大多數民調和媒體都高調支持留歐,美國大選,同樣是民調和媒體一邊倒,結果大相徑庭。但義大利公投不同。

㈤ 義大利公投會對黃金外匯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

義大利公投失敗,歐元一度跌至20個月低點,不過隨後很快一掃頹勢收復失地。
黃金下跌0.93%至1165.91,白銀下跌1.14%至16.54。
全球最大黃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 GLD周五黃金持倉量與周四持平,同期全球最大白銀上市交易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 SLV的白銀持倉減少0.04%。

義大利總理倫齊承認在公投中失敗,義大利民眾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倫齊表示,"我將會承擔修憲公投失敗的所有責任;我們給義大利民眾改變的計劃,但沒有成功。"倫齊則在公投中賭上了他自己的總理職位,倫齊稱將向總統提出辭職,明日將離開總理辦公室。義大利總理倫齊此前承諾,如果他在公投中失敗則將辭職。這也在公投前引發了針對政治穩定的擔憂情緒,推動歐元波動性大幅上升,銀行類股則跌至近三年低點。許多義大利人更為樂觀,因該國主要政黨准備好了應急方案,以確保政府可以繼續運轉。

義大利公投失敗,行情波動不算大,金銀早間高開後承壓回落,目前市場恢復正常。上周非農數據表現良好,但黃金白銀先跌有限,先跌後漲,行情超出預期,果然是利空出盡,大漲絞殺空頭。從非農數據看,12月美聯儲加息概率大大增加,美元還有上漲空間,金銀不過分漲。

非農和義大利的公投全部塵埃落定,非農利空在預期之內本以為會試探性的下跌,而行情並未買非農數據利空的賬,只是小幅下探而已,近兩個月的非農確實失去了非農的顏色,而義大利的公投也只是小幅沖高並不會延續性的上漲,而接下來的只重要的數據在下周的美聯儲利率決議,時隔一年之後會不會再次加息,不管是數據方面還是前期美聯儲主席透露的信息來看應該會加息,不過本次利率決議也相當重要,那在利率決議以前金融市場將保持比較震盪為主,一切靜待美聯儲加息落地。

決策人黃金喊單jcr.cn發現一個並不太引起黃金行業關注,但可能會對現貨黃金及外匯交易產生巨大影響的因素,即早已病入膏肓的義大利銀行業也可能將命懸一線。
義大利銀行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問題重重的狀態,其壞賬佔到整個歐元區壞賬的約1/3,總額高達3600億歐元。
而在股票市場,因為對義大利銀行業未來風險的擔憂,相關的股票也可能會迅速被投資者所拋售,引發股價大幅下跌。
而危機引爆點則將可能來自於錫耶納銀行。自今年夏天未能通過歐洲央行的壓力測試並在測試排名中墊底以來,錫耶納銀行就急需來自私人部門的救助,以避免對銀行業造成傳染性影響。但是在公投失敗以後,已經無法推進原先制定的銀行救援計劃,錫耶納銀行原先制定的50億歐元增資計劃的剩餘部分也將分崩離析。該銀行因此將極有可能成為引爆新一輪義大利甚至整個歐洲銀行業危機的起點。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公投不會成為壓垮義大利銀行業這頭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首先,義大利銀行業存在的糟糕局面持續已久,失敗的公投並不會帶來足以顛覆全局的影響;最後,解決義大利銀行業的方案並非在倫齊下台之後就會沒有,只是義大利是否願意接受、損失如何的區別罷了。

綜上所述,義大利公投在公投前利好黃金,公投之後並不利好黃金,至少今年最後這段時間內並不利好黃金。不過隨著美聯儲加息的靴子落地,在明年,弱勢銀行業出現動盪,義大利出現脫歐苗頭,歐盟解體或將成為未來最大黑天鵝事件,這對於黃金是利好的。

㈥ 義大利脫歐公投時間 義大利脫歐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義大利脫歐公投時間
義大利表示,將在12月4日就重要的憲法改革舉行全民公投,將憲法改革描述為「所有改革之母」的義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已表示,如果公投否決改革議案,他將辭職。
短期看會有不利影響,但是請看如下觀點:
歐洲議會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如果英國退歐,英國就不用遵守歐盟的決議,會靈活的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將擴大和中國的貿易往來,對中國有利,對英國有利。
英國退歐,西方國家,美國、日本、歐洲,尤其是歐洲將向市場注入前所未有的流動性,將極度寬松貨幣,避免發生危機。
中國應當抓住西方國家這次大寬松的機會,乘機逐漸回收流動性,提前上岸,讓中國房地產等泡沫順利著陸,也就是自次貸危機以來,中國可以利用這幾次機會擺脫全球危機後遺症的困擾。
一個分裂的歐洲,對中國是好事,否則在法國和德國偏見中,歐洲將對中國統一戴上有色眼鏡;一個分裂的歐洲,將有利於中國各個突破,在政治、經濟方面都取得突圍。

㈦ 義大利周末憲法公投,會成為再次引發「脫歐」的黑天鵝嗎

英國脫歐公投,讓人們大吃一驚,12月還有一驚待吃,那是將於12月4日舉行的義大利憲法改革公投。公投看似國內議會改革,實際影響或將重度沖擊歐洲一體化大局。

這次已經被看作脫歐公投

義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的憲法改革公投,遭遇英國前首相卡梅隆脫歐公投一樣的麻煩:與設想的走向相反。他最大的對頭是「五星運動」黨魁貝佩·格里洛。

倫齊接受采訪時暗示,如果他支持的憲法改革公投失敗,他可能不會留任。倫齊提出公投,是想改變國家的政治架構。他想削減參議院人數,從315人減至100人;參議員直選,也改成中央政府從地方議會挑選。

最新民調顯示,反對倫齊憲法改革的陣營優勢明顯。在野黨都反對,批評這項改革會導致「不民主」,最激烈的人就是這個格里洛。

格里洛1948年出生於熱那亞,今年已67歲,他原是喜劇明星,退隱之後,反而捲入了政壇風暴。

格里洛反對歐元。他大聲呼籲,義大利得全民公投,決定是否留在歐元區內。「我認為這有助於正本清源:國家事務應由人民、而不是由其他人來做抉擇。」他說。人們擔心,憲法改革公投一旦失敗,倫齊辭職,「五星運動」就會取代如今執政的民主黨,於是義大利就會順理成章地朝著脫歐方向行進。

近日民調顯示,47.9%的義大利人將在公投中投「贊成」票,52.1%將投「反對」票。德意志銀行說,倫齊公投失利的可能,已從10月19日的55%上升到了60%。歐洲又一次陷入集體恐慌。

人們早已將這次公投,看作是義大利的脫歐公投了。

㈧ 義大利統一的統一革命戰爭

燒炭黨叛亂(1820年—1821年)1814年燒炭黨(馬志尼,後組『青年義大利黨』)開始在那不勒斯組織革命活動;至1820年組織已強大得足以憑自己的軍隊侵略那不勒斯,迫使國王答應實行燒炭黨草議的新憲法。但翌年革命被奧地利人以「神聖同盟」在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之間的中介人身分鎮壓。
兩西西里王國叛亂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憲法,促進了義大利相似的活動。從西班牙人的經驗得到啟發,兩西西里王國的軍隊中由古格雷莫·佩佩指揮的一個團——一個燒炭黨——造反,征服兩西西里王國的半島部分。國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頒布新憲法。但革命人士無法贏得公眾的支持,更成為神聖同盟的奧牙利軍隊。斐迪南德一世廢除憲法,並開始有系統地迫害革命者。西西里很多革命支持者,包括米謝勒·阿瑪尼,在其後數十年被迫流亡海外。
皮埃蒙特叛亂皮埃蒙特的革命運動領袖是Santorre di Santarosa,他希望能趕走奧地利人,並將義大利統一到薩伏依王朝下。皮埃蒙特的革命在Alessandria開始,軍隊在當地採用了奇薩爾皮尼共和國的綠、白、紅三色旗。在國王離開國家時代為處理事務的攝政王通過新憲法以安撫革命者,但國王回國後卻推翻了憲法,並向神聖同盟尋求援助。Di Santarosa的軍隊戰敗。
1830年左右,支持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的革命意識高漲;一連串叛亂為在義大利半島建立一個國家奠定基礎。
The Duke of Modena, Francis IV野心很大,希望藉著擴大勢力范圍而成為義大利北部的國王。1826年,Francis明言他不會阻止破壞義大利統一的反對勢力。受到聲明的鼓勵,當地的革命人士開始組織起來。
1831年,法國七月革命期間,革命人士迫使國王退位,並在法國新國王路易·菲利浦的鼓勵下開始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答應包括Ciro Menotti在內的革命人士,如果奧地利嘗試干擾軍隊,他會作出干預。不過,因為害怕會失去王位,路易·菲利浦在Menotti計劃的起義中沒有作出干預。但事實並非如此——在1831年,Papal police得悉Menotti計劃的叛亂,將他和其他謀反者拘捕。
同時,亦有其他叛亂在波隆那、Forlì、拉文納、Imola、費拉拉、Pesaro和Urbino的Papal Legations發生。這些以三色旗取代教皇旗的成功的革命迅速布滿整個Papal Legations,他們新成立的當地政府宣稱建立了一個統一個義大利國家。
在Modena及Papal Legations的革命掀起了Duchy of Parma的類似活動,大公國亦採用了三色旗;Marie Louise公爵離開了城市。
發生叛亂的省計劃統一為Province Italiane unite(統一的義大利省),當時的教宗國瑞十六世向奧地利求助以對抗造反者。梅特涅警告路易·菲利浦奧地利沒有意圖讓義大利的問題自由發展,而且不會忍受法國的干預。路易·菲利浦拒絕提供任何軍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國居住的義大利愛國人士。
1831年春天,奧地利軍隊開始進軍義大利半島,慢慢鎮壓每個發生了革命的省中的抵抗,結束了很多成熟的革命運動,並捕獲了其領袖,包括Menotti。 1848年1月,革命騷亂開始在西西里島發生。不久,革命擴展至整個歐洲。1848年2月,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浦被迫逃亡,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宣告成立。騷亂無可避免擴展至義大利,事實上革命者亦強迫大部分義大利統治者實行君主立憲,而在米蘭和威尼斯的起義亦暫時驅逐了奧地利人。
不久,薩丁尼亞王國國王卡洛·阿爾貝托認定統一義大利的時刻已經來臨。宣稱「義大利會自己建立自己」,他向奧地利宣戰。在Battle of Custoza中,他於1848年7月24日迅速被奧地利元帥約瑟夫·拉德斯基打敗。雙方很快便達成停戰協定,拉德斯基重新控制整個倫巴底-威尼斯大區,但威尼斯得以倖免,一個共和國在達尼埃爾·曼寧領導下於威尼斯宣告成立。
當拉德斯基鞏固他在倫巴底-威尼斯大區的勢力,以及阿爾貝托的傷勢漸愈時,事情在義大利其他部份變得更嚴重。三月時勉強答應憲法的君主開始與他們的憲政大臣發生沖突,經常導致正面沖突。最初,共和國取得優勢,迫使君主逃離他們的首都。這包括當時的教宗庇護九世。庇護九世最初被視為改革者,但與革命人士的沖突令他對君主立憲政府的理念感到酸溜溜。至1849年初他逃離羅馬。激進的義大利民族主義者,包括馬志尼及加里波底,宣告成立羅馬共和國。
列強有機會對羅馬共和國的成立作出回應前,在阿爾貝托的軍隊接受逃亡海外的波蘭元帥Albert Chrzanowski訓練的同時,阿爾貝托決定再次與奧地利決戰。1849年3月23日,但是很快他在Novara中被拉德斯基再次擊敗。這次戰敗是最後一次。阿爾貝托退位,由他的兒子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接任,皮埃蒙特人統一義大利或征服倫巴底的野心亦已經——至少暫時——結束。戰爭於8月9日簽署條約後正式結束。
戰後剩下羅馬及威尼斯共和國。四月,Nicolas Oudinot下的一支法國軍隊被派遣到羅馬。表面上,法國人希望協助教宗及其國民和解,但不久法國人被迫傾向某一方,並決定恢復教宗的地位。經過兩個月的圍城,羅馬於1849年6月29日投降,教宗復位。加里波底和馬志尼再次流亡海外——1850年,加里波底流亡美國紐約市。同時,奧地利人包圍威尼斯,威尼斯被迫於8月24日投降。奧地利人亦發起恢復義大利中部的秩序,恢復被逼走的太子的地位,並建立他們對教皇國的控制。革命因而完全瓦解。
1848年革命,也被稱作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盡管卡洛·阿爾貝托已經被奧地利人徹底擊敗,但是皮埃蒙特人並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加富爾在1852年成為首相,同樣也有著擴張的雄心。但是他已經察覺到僅憑撒丁王國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因此,他希望藉助英法的力量趕走奧地利人。
為此,撒丁王國在1855年加入了克里米亞戰爭並支持英國和法國。但是這一做法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義大利人的利益在戰後的巴黎和會上被忽視了。盡管如此,這場戰爭還是取得了一個有益的結果,奧地利被孤立了,因為它試圖在戰爭中對戰爭雙方搞平衡,以至於戰爭雙方對其都沒有好感。
在1858年1月14日,一個義大利民族主義者Felice Orsini試圖行刺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失敗後被捕入獄,他在獄中寫信給拿破崙三世,呼籲他給予義大利民族主義者以幫助。拿破崙三世在年輕的時候曾加入過燒炭黨,他還認為自己是一個進步的思想家,在經歷了這件事情之後,開始堅信自己應該為義大利的命運做些什麼。1858年夏,加富爾與拿破崙會面,雙方同意對奧地利聯合作戰。按照協議撒丁王國在戰後接收奧地利在義大利的領地(倫巴第和威尼斯)以及帕爾馬和摩德納,與此同時,法國將獲得撒丁王國在阿爾卑斯山麓的領地薩伏依和尼斯。義大利中部和南部將保持原樣,盡管據傳皇帝的侄子將取代哈布斯堡家族而成為托斯卡納的主人。為了使法國的干涉不被視為侵略行徑,加富爾將煽動倫巴第的革命活動,從而引誘奧地利的入侵。
然而,事情的進展並不如計劃的那樣順利。奧地利人在處理皮埃蒙特人引發的叛亂時表現得出奇地有耐心。皮埃蒙特人在1859年三月的總動員在一定程度上宣告失敗,從而使得引誘奧地利入侵的計劃破產。沒有奧地利的入侵,法國就無法名正言順地「干涉」。失去了法國的支持,加富爾就無法承擔戰爭的風險了。正在這個時候,奧地利發出了解除動員的最後通牒,皮埃蒙特當然加以拒絕,使得奧地利看起來是入侵者,使得法國能夠順利「干涉」。
這場戰爭很快結束。即使奧地利推進至皮埃蒙特,亦無力對抗。在由拿破崙三世帶領的法國軍隊抵達前,奧地利已無法保住阿爾卑斯山的路線。6月4日的馬真塔戰爭中,法國和薩丁尼亞戰勝Gyulai伯爵的奧地利軍隊,奧地利由倫巴底的大部分地區撤軍,拿破崙和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米蘭。6月24日,兩軍之間的第二場戰爭於蘇法利諾爆發。奧地利國王弗朗茨·約瑟夫亦有親自指揮其軍隊,雙方皆展示了一些作戰技巧,但法國亦再次戰勝。奧地利撤軍至威尼斯邊境的要塞。 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王國競爭在德意志諸國的領導地位。義大利王國抓住這個機會,企圖奪回奧地利帝國手中的威尼西亞,而與普魯士結成盟友。奧地利試圖去說服義大利王國政府,接受威尼西亞為代價而不插手戰事。然而,於4月8日義大利王國與普魯士簽訂協議,義大利王國將取得威尼西亞。6月20日,義大利王國向奧地利帝國宣戰。在義大利一統中,普奧戰爭被稱為「第三次獨立戰爭」,在第一次(1848年)及第二次(1859年)的獨立戰爭之後。
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催促引導軍隊渡過明喬河去入侵威尼西亞,同時加里波底率領他那支名為阿爾卑斯山獵人的志願軍去入侵蒂羅爾。義大利正規軍的冒險以慘敗告終。義大利王國陸軍在6月24日與奧軍於庫斯托扎開戰,意軍遭受失敗。7月20日,義大利海軍於利薩海戰中大敗,海軍損失慘重。義大利命運並未全部如此凄涼,7月21日加里波底的志願軍於貝澤卡戰勝奧軍,並朝特倫托進軍。
7月3日,薩多瓦會戰,奧軍被普軍完全擊敗,普軍進逼維也納。同時,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見其目標已經達成,於7月27日與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義大利王國正式於8月12日與奧地利停戰。加里波底於勝利的行軍中被召回,並且發出一份簡短的辭職電報,上面只有「服從」(Obbedisco)一字。
盡管義大利表現差勁,但普魯士在北線的勝利,確保奧地利割讓威尼西亞。10月12日在維也納簽訂的條約中,奧皇同意將威尼西亞割予拿破崙三世,然後拿破崙三世在10月19日將威尼西亞讓予義大利。條約中,表示威尼西亞的合並,經過公投才能變成有效。公投於10月21、22日舉行。歷史學家認為此公投,是在軍隊的監控下進行,因為僅僅只有0.01%的投票者投下反對票。許多支持獨立的威尼斯人認為,這是一個阻止威尼西亞獨立的騙局。
奧地利軍隊對於義大利人的進入,作出了一些反對,但成效不大。伊曼紐爾二世進入威尼斯,並表現了他對聖馬可廣場的尊重。

㈨ 義大利為什麼退出歐盟,義大利是歐盟國家嗎

當然,還是創始會員國。
截止2016年6月24日歐盟共有28個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為創始成員國,於1951年結盟。
義大利憲法改革公投 風險堪比英國脫歐?
為了推動立法進程的改革,義大利將舉行全民公投。義大利總理倫齊周一(9月26日)宣布憲法改革全民公投時間確定為今年的12月4日。
花旗銀行7月表示,義大利公投將是繼英國脫歐公投之後,「歐洲政壇最大的風險點」。
盡管目前歐盟和義大利的關系緊張,但歐盟私下還是希望公投能夠通過,這對整個歐盟的信心提振大有幫助。
面對義大利搖搖欲墜的銀行系統、疲弱的經濟和高企的失業率,倫齊賭上政治前途的公投將會是英國脫歐公投之後,歐洲面臨的又一大挑戰。
義大利總理倫齊在一次電視采訪中也承認義大利將面臨的風險。
其指出,「我們目前的處境是,五星運動黨將有當權的可能,義大利人民需要認識到投反對票所要面臨的後果,我們已經從英國那裡學到教訓了」。
憲法改革議案由倫齊和他所在的中間偏左政黨民主黨於2014年4月提出,由於議案未能得到法案立即生效所需的三分之二議會投票通過,根據義大利憲法,需要舉行公投決定議案是否成為立法。

如果公投通過改革法案,義大利政界形勢會更穩定,倫齊將得以通過立法提高國內經濟競爭力。
如果公投否決改革法案,倫齊政府將下台,義大利將重現前總理貝盧斯科尼被迫下台留下的政治亂局。
最近幾周倫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即使公投結果不如人意,明年也不會提前舉行大選。這意味倫齊政府即使失去公投也可能會採取措施維持執政地位。
但是反對政府的力量將得到強化,可能威脅到債券市場和已經脆弱的銀行系統。

一旦缺乏改革動力,反歐盟力量肆虐的義大利將可能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機,甚至可能導致義大利退出歐盟。

如果這些發生,將威脅歐盟穩定,甚至可能造成歐盟解體。
這將比英國退歐帶來的風險更大,因為義大利對歐盟和歐元區的重要性比英國要大。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公投什麼時候舉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男籃為什麼拒絕戴銀牌 瀏覽:898
義大利踏板車有哪些 瀏覽:336
哪裡有中國神獸 瀏覽:480
保定哪裡有義大利菜 瀏覽:323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有多少個 瀏覽:347
面臨機遇和挑戰中國怎麼辦 瀏覽:236
英國首相多少人 瀏覽:492
印尼使館多少人員 瀏覽:478
越南燒魚怎麼做 瀏覽:191
伊朗進口關稅多少 瀏覽:907
伊朗禁運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640
伊朗和卡達什麼關系 瀏覽:619
彪馬英國官網怎麼用 瀏覽:356
印尼頻段是多少 瀏覽:541
印度種姓語言有哪些 瀏覽:122
伊朗打游戲怎麼玩 瀏覽:689
在越南五萬人民幣能做什麼小生意 瀏覽:347
東興旁邊越南城市叫什麼 瀏覽:859
越南新娘需要多少錢 瀏覽:513
去英國出差帶什麼好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