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十大名橋都在哪裡
世界十大名橋所在地:倫敦塔橋是一座上開懸索橋,位於英國倫敦;金門大橋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金門海峽;紐約的布魯克林大橋橫跨紐約東河;維琪奧位於義大利佛羅倫薩;雷雅托橋是威尼斯名橋,位於威尼斯;米洛大橋坐落於法國南部;查理大橋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市;悉尼大橋在澳大利亞悉尼的傑克遜海港;皇家峽谷大橋是靠近美國科羅拉多州Canon城;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的跨海大橋。
3、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金門海峽之上,是世界著名的橋梁之一,也是近代橋梁工程的一項奇跡。
❷ 義大利米蘭哪座橋最有名
摘要 你好,最著名的里亞托橋,這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橋是威尼斯的象徵。
❸ 世界前十大橋梁是哪十座
1、明石海峽大橋,2、南京長江大橋,3、西堠門大橋,4,丹麥大帶橋,5、英國亨伯橋;
6、香港青馬大橋,7、費雷澤諾大橋,8、美國金門大橋,9、梅克金海峽橋,10、倫敦塔橋。
(3)義大利橋梁有哪些擴展閱讀
明石海峽大橋:
1998年4月5日,世界上目前最長的吊橋——日本明石海峽大橋正式通車。日本明石海峽大橋,位於本州島與四國島的神戶市與淡路島之間;
主跨1991米(960+1991+960),全長3911米,兩座主橋墩海拔297米,基礎直徑80米,水中部分高60米。兩條主鋼纜每條約4000米,直徑1.12米,由290根細鋼纜組成,重約5萬噸。
南京長江大橋:
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和浦口區橋北之間,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在中國橋梁史乃至世界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20世紀60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中國橋梁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有「爭氣橋」之稱。
西堠門大橋:
連接舟山本島與寧波的舟山連島工程五座跨海大橋中技術要求最高的特大型跨海橋梁,主橋為兩跨連續鋼箱梁懸索橋,主跨165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鋼箱梁懸索橋,全長在懸索橋中居世界第二、國內第一,但鋼箱梁懸索長度為世界第一。設計通航等級3萬噸、使用年限100年。
丹麥大帶橋:
大帶橋Great Belt1998年6月14日竣工通車。大貝爾特海峽大橋位於丹麥的Funen島和Zealand島(哥本哈根所在處)之間,全長17.5km。
大帶橋,也叫大伯爾特橋,斯托伯爾特橋,它將丹麥第一大城市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和第三大城市歐登塞所在的菲英島連接在一起。
英國亨伯橋:
亨伯橋Humbe大跨度懸索橋。橫跨英國亨伯河。位於北岸的赫斯爾和南岸的巴頓之間。建於1973~1980年,1981年7月通車。橋全長2220米,主跨1410米,北岸邊跨280米,南岸邊跨530米。 引橋為鋼筋混凝土高架橋。
香港青馬大橋:
青馬大橋(Tsing Ma Bridge),是配合香港國際機場(赤蠟角機場)而建的十大核心工程之一。於1992年5月開始興建,歷時五年竣工,造價71.44億港元。
青馬大橋橫跨青衣島及馬灣,橋身總長度2,200米,主跨長度1,377米,離海面高62米,青馬大橋除創造世界最長的行車、鐵路兩用吊橋紀錄。
費雷澤諾大橋:
開工時間為1959年8月13日,竣工時間為1964年11月21日。其高度為207m,長度為1290m,寬度為31.4m,是一座雙層大橋。
橋全長4176米,公路用懸索橋,採用雙層六車道設計。橋塔高207米,加勁梁為鋼桁架結構,加勁梁寬35米、高8.23米,高跨比1/157。採用了4條主纜,每主纜直徑910mm,由26,108條鋼絲組成。
美國金門大橋:
早在1872年就討論過要在金門海峽修建一座大橋的想法,但是直到1937年才在海峽上修了一座懸索橋。金門大橋橫跨南北,將舊金山市與Marin縣連結起來。
花費四年多時間修建的這座橋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結構之一。它已不是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但它卻是最著名的。金門大橋的巨大橋塔高227米,每根鋼索重6412公噸,由27000根鋼絲絞成。193
梅克金海峽橋:
梅克金海峽橋Mackine Strar橋主跨長1158米,4車道,在美國,建造於1957年,為桁架結構。座落於美國密執安州的麥基那克海峽大橋是工程師戴維.斯坦曼的傑作。
懸索跨1158米,總跨2626米,共用49,500公噸建築鋼材,僅鋼索就重達9900公噸。3年1月始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車。
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歷史上的它倒塌過多次,但它屢經興廢而依然名聲不倒的橋梁實屬罕見。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上一座幾經重建的大橋,也是該河上28座橋梁中位於最下游的一座橋。地處倫敦塔附近,連接著南沃克自治市高街和倫敦市的威廉王大街。在歷史上被稱為倫敦的正門。
❹ 世界上有哪些非常唯美漂亮的橋梁
世界最美十大橋梁 10.中國 台北大湖公園月亮橋,
月亮橋又名九曲橋,位於中國台灣台北成功路五段的大湖公園內,這是一座石砌半圓拱橋,彎彎的圓拱就像月亮那樣圓潤美麗,整座橋的造型又像彩虹一樣懸在湖面,與周圍的山水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幅如夢如幻的中國山水畫。
9.日本 錦帶橋
日本錦帶橋是日本三大名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美的橋梁之一,位於日本山口縣岩國市的錦川河上,這是一座橫跨錦川的五拱橋,建造採用傳統的木工工藝,充分應用精巧的木工技術的橋梁結構,於1673年建造完成,橋的兩岸都是櫻花樹,花開的時候特別美。
8.蘇格蘭 格蘭芬南高架橋
從蘇格蘭高地西部鐵路線威廉堡到馬萊格段的必經之地,有一架極其美麗壯觀的高架橋,它就是格蘭芬南高架橋,因為這座橋的景色太火秀美,所以曾經還被印在英鎊和明信片上,如果你是鐵道迷,一定不能錯過格蘭芬南高架橋。
7.中國 安徽黃山步仙橋
步仙橋位於安徽黃山,於1988年建成,這是一座架在兩個石壁之間的橋梁,橋梁之下是萬丈深淵,橋梁兩端是懸崖峭壁,看起來非常危險,如果你恐高就不要來這里了,但是對於喜歡探險的人來著,步仙橋十分險峻而富有情趣,是一個值得游覽的好地方。
6.波黑 莫斯塔爾古橋
莫斯塔爾古橋位於波黑,建造於16世紀,已經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是莫斯塔爾這座城市的象徵。莫斯塔爾古橋橫跨內雷特瓦河,非誠美麗壯觀,曾經被人們喻為是迎接銀河的彩虹,不幸的是古橋在波斯尼亞戰爭中被摧毀,現在莫斯塔爾古橋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組織下重建的,不過這也不影響它的美麗。
5.德國 魔鬼橋
魔鬼橋是一架由岩石碎塊建造的橋梁,坐落於德國薩克森自由州格爾利茨的一個公園中,呈現一個半圓拱形狀,如果把水中的倒影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完美的圓形,無論從哪座角度看這座橋都充滿了美感。據說是因為建造這座橋極其困難,需要魔鬼的幫助才完成,所以它才被命名為魔鬼橋。
4.奧亞里亞 悉尼海灣大橋
悉尼海灣大橋位於在澳大利亞悉尼的傑克遜海港,全長1149米,橋面寬度49米,看起來非常氣勢磅礴、巍峨俊秀。悉尼海灣大橋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築,就像一道橫貫海灣的長虹,與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
3.英國 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上,建造於1886年,1894年正式對外開放,這是一座上開懸索橋,具有維多利亞時 期的獨特風雅氣質,將倫敦的南北區連接到一起,被譽為「倫敦之門」。站在倫敦塔橋上放眼遠眺,可以看到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風光。
2.法國 米洛大橋
米洛大橋位於法國南部,由英法兩國共同完成,大橋總長2460米,懸臂支柱最高處達343公尺,甚至比巴黎艾菲爾鐵塔還高,簡直是橋梁中的奇跡,這是一座穿過雲端的橋梁,走在橋上,浮雲從身邊飄過,簡直讓人膽戰心驚,堪稱世界最驚險的橋梁。
1.義大利 威尼斯嘆息橋
威尼斯嘆息橋屬於早期巴洛克式風格,建造於16世紀,橋是封閉式的,只有向運河一側的石樑上開有兩個小窗。嘆息橋是世界上最具浪漫色彩的橋之一,據說情侶在嘆息橋下的貢多拉上親吻對方,他們的愛情便會天長地久。
❺ 世界上著名的橋梁有哪些
1、杭州灣大橋(中國):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雙向6車道,全長36公里的杭州灣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橋。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它的建成為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上海到寧波的車程也由之前的4個小時縮短到2.5小時。
關於這座橋的建設光進行可行性分析就花費了十年的時間,於2003年通過審核,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車,修建的經費高達118億人民幣,可謂是中國的世紀工程之一.
❻ 維琪奧橋的介紹
維琪奧橋(Ponte Vecchio),建於1345年,為義大利佛羅倫薩(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梁。維琪奧橋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維琪奧是義大利文化藝術中心。
❼ 義大利維琪奧橋…
維琪奧橋(Ponte Vecchio):建於1345年,為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梁。Vecchio這個字是古老的意思。維琪奧橋上有二層樓的建築,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橋上兩邊都是特產品的專賣店,商店的背後伸展到河上,特產店以販賣寶石和貴重金屬為主。
❽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的建築物
義大利著名的建築物有古羅馬斗獸場、米蘭大教堂、比薩斜塔、花之聖母大教堂、聖天使堡等等。
1、古羅馬斗獸場
古羅馬斗獸場,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斗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聖天使堡,位於義大利羅馬台伯河畔,古羅馬地區的最西端,又稱哈德連陵墓,聖天使城堡建於公元139年,外圍城牆則是五角星形,造型偉岸堅固。但在近2000年歲月中城堡經歷了多次破壞和修復,與初建時已經有了很大差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古羅馬斗獸場、網路——米蘭大教堂、網路——比薩斜塔、網路——花之聖母大教堂、網路——聖天使堡
❾ 世界著名橋梁
世界著名橋梁
1、明石海峽橋
大橋坐落在日本神戶市與淡路島之間(東經135度01分,北緯34度36分),全長3911米,主橋墩跨度1991米。大橋於1988年5月動工。1998年3月竣工。
❿ 世界歷史上橋梁的發展歷史
橋梁是道路的組成部分。從工程技術的角度來看,橋梁發展可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時期。
人類在原始時代,跨越水道和峽谷,是利用自然倒下來的樹木,自然形成的石樑或石拱,溪澗突出的石塊,谷岸生長的藤蘿等。人類有目的地伐木為橋或堆石、架石為橋始於何時,已難以考證。古巴比倫王國在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9世紀)就建造了多跨的木橋。
據史料記載,中國在周代(公元前11世紀~前256年)已建有梁橋和木浮橋,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橋。,橋長達183米。古羅馬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台伯河的木橋,在公元前 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峽的浮船橋。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公元前 4世紀時建起挑出石拱橋(拱腹為台階式)。
古代橋梁在17世紀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並按建橋材料把橋分為石橋和木橋。
石橋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橋。據考證,中國在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就出現石拱橋,如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刻有拱橋圖形。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建於公元605~617年,凈跨徑為37米,首創在主拱圈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中國古代石拱橋拱圈和墩一般都比較薄,比較輕巧,如建於公元816~819年的寶帶橋,全長317米,薄墩扁拱,結構精巧。
羅馬時代,歐洲建造拱橋較多,早在公元前200~公元200年間就在羅馬台伯河建造了8座石拱橋,其中建於公元前62年的法布里西奧石拱橋,橋有2孔,各孔跨徑為24.4米。
公元98年西班牙建造了阿爾橋,高達52米。此外,出現了許多石拱水道橋,如現存於法國的加爾德引水橋,建於公元前1世紀,橋分為3層,最下層為7孔,跨徑為16~24米。羅馬時代拱橋多為半圓拱,跨徑小於25米,墩很寬,約為拱跨的三分之一。
羅馬帝國滅亡後數百年,歐洲橋梁建築進展不大。11世紀以後,尖拱技術由中東和埃及傳到歐洲,歐洲開始出現尖拱橋,如法國在公元1178~1188年建成的阿維尼翁橋,為20孔跨徑達34米尖拱橋。英國在公元1176~1209年建成的泰晤士河橋為19孔跨徑約 7米尖拱橋。
西班牙在13世紀建了不少拱橋,如托萊多的聖瑪丁橋。拱橋除圓拱、割圓拱外,還有橢圓拱和坦拱。公元1542~1632年法國建造的皮埃爾橋為七孔不等跨橢圓拱,最大跨徑約32米。當時橢圓拱曾盛行一時。
1567~1569在佛羅倫薩的聖特里尼塔建了三跨坦拱橋,其矢高同跨度比為1∶7。11~17世紀建造的橋,有的在橋面兩側設商店,如義大利威尼斯的里亞爾托橋。
石樑橋是石橋的又一形式。中國陝西省西安附近的灞橋原為石樑橋,建於漢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公元11~12世紀南宋泉州地區先後建造了幾十座較大型石樑橋,其中有洛陽橋、安平橋。安平橋(五里橋)原長2500米,362孔,現長2070米,332孔。英國達特穆爾現存的石板橋,有的已有2000多年。
木橋早期木橋多為梁橋,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渭橋,即為多跨梁式橋。木樑橋跨徑不大,伸臂木橋可以加大跨徑。中國 3世紀在甘肅安西與新疆吐魯番交界處建有伸臂木橋,「長一百五十步」。公元405~418年在甘肅臨夏附近河寬達40丈處建懸臂木橋,橋高達50丈。
八字撐木橋和拱式撐架木橋亦可以加大跨徑。16世紀義大利的巴薩諾橋為八字撐木橋。
木拱橋出現較早,公元104年在匈牙利多瑙河建成的特拉楊木拱橋,共有21孔,每孔跨徑為36米。中國在河南開封修建的虹橋,凈跨約為20米,亦為木拱橋,建於公元1032年。日本在岩國錦川河修建的錦帶橋為五孔木拱橋,建於公元300年左右,是中國僧戴曼公獨立禪師幫助修建的。
中國西南地區有用竹篾纜造的竹索橋。著名的竹索橋是四川灌縣珠浦橋,橋為8孔,最大跨徑約60米,總長330餘米,建於宋代以前。
古代橋梁基礎,在羅馬時代開始採用圍堰法施工,即打木板樁成圍堰,抽水後在其中修築橋梁基礎和橋墩。1209年建成的英國泰晤士河拱橋,其基礎就是用圍堰法修築,但是,那時只能用人工打樁和抽水,基礎較淺。中國11世紀初,著名的洛陽橋在橋址江中先遍拋石塊,其上養殖牡蠣二三年後膠固而成筏形基礎,是一個創舉。
(10)義大利橋梁有哪些擴展閱讀:
我國的橋梁,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以西周、春秋為主,包括此前的歷史時代,這是古代橋梁的創始時期。此時的橋梁除原始的獨木橋和汀步橋外,主要有梁橋和浮橋兩種形式。
當時由於生產力水平落後,多數只能建在地勢平坦,河身不寬、水流平緩的地段,橋梁也只能是寫木樑式小橋,技術問題較易解決。而在水面較寬、水流較急的河道上,則多採用浮橋。
第二階段以秦、漢為主,包括戰國和三國,是古代橋梁的創建發展時期。秦漢是我國建築史上一個璀璨奪目的發展階段,這時不僅發明了人造建築材料的磚,而且還創造了以磚石結構體系為主題的拱券結構,從而為後來拱橋的出現創造了先決條件。
戰國時鐵器的出現,也促進了建築方面對石料的多方面利用,從而使橋梁在原木構梁橋的基礎上,增添了石柱、石樑、石橋面等新構件。不僅如此,它的重大意義,還在於由此而使石拱橋應運而生。
因此,秦漢建築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術的出現,實際上是橋梁建築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從一些文獻和考古資料來看,約莫在東漢時,梁橋、浮橋、索橋和拱橋這四大基本橋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階段是以唐宋為主,兩晉、南北朝和隋、五代為輔的時期,這是古代橋梁發展的鼎盛時期。隋唐國力較之秦漢更為強盛,唐宋兩代又取得了較長時間的安定統一,工商業、運輸交通業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等十分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
這些橋在世界橋梁史上都享有盛譽,尤其是趙州橋,類似的橋在世界別的國家中,晚了七個世紀方才出現。縱觀中國橋梁史,幾乎所有的重大發明和成就,以及能爭世界第一的橋梁,都是此時創建的。
第四階段為元、明、清三朝,這是橋梁發展的飽和期,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創造和技術突破。這時的主要成就是對一些古橋進行了修繕和改造,並留下了許多修建橋梁的施工說明文獻,為後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資料。
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萬年橋、貴州的盤江橋等艱巨工程。同時,在川滇地區興建了不少索橋,索橋建造技術也有所提高。 到清末,即1881年,隨著我國第一條鐵路的通車,迎來了我國橋梁史上的又一次技術大革命。
歷史和現狀上看,絕大多數橋梁均架設在水面上,只有閣道橋和現代城市的行人天橋和行車天橋,是架設於高樓崇閣之間或通衢大道之上。
從對天生橋的利用到人工造橋,這是一個歷史的飛躍過程。從簡單的獨木橋到今天的鋼鐵大橋;從單一的梁橋到浮橋、索橋、拱橋、園林橋、棧道橋、纖道橋等;建橋的材料從以木料為主,到以石料為主,再到以鋼鐵和鋼筋混凝土為主,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發展過程。然而,中國橋梁建築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著名的科學技術史學家、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博士( J. Needham )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中國橋梁「在宋代有一個驚人的發展,造了一系列巨大的板梁橋」。到了當代中國,所建造的武漢、南京長江大橋等,更受到世人稱贊。
可見,中國的橋梁,經過了一個從童年、少年、青年到壯年的發展過程,愈趨成熟。中國在發展橋梁方面於 14 世紀以前處於領先地位,今天,她依然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橋梁大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