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義大利最浪漫的3個地方,風景如畫的環境中,你想體驗一下嗎
如果平時聽到義大利語老師或者去過義大利的小夥伴們說,義大利人極其浪漫,聊天交際功夫更是了得,那得從何說起呢?義大利有著難以置信的浪漫氛圍,是享受蜜月的情侶們最喜歡的目的地之一。從纜車到驚險的風景,義大利的文化、建築、藝術和風景如畫的環境中都充滿著浪漫,今天小旅帶大家走進義大利最浪漫的3個地方。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3、撒丁島
撒丁島位於義大利半島海岸以西200公里,撒丁島擁有獨特的義大利文化,是一個清幽安靜的地方,這里的迷人之處就是一條精彩獨特的海岸線,在這個長滿了愛神木和野生百里香的島嶼上,隨處洋溢的恬淡氣氛特別適合疲倦的都市人。位於偏遠地區的撒丁島為浪漫主義者提供了一個避風港,伴隨著令人窒息的藍色海洋和環繞著島嶼的巨大美景,如果你足夠幸運能夠租到一艘船,你可以享受一些平靜、隱私和寧靜。
毛茸茸的海灘是撒丁島的一大亮點,這個沙灘的名字比較特別,是多毛的男人的意思。這個是整個Sardinia最美的沙灘,淺灘估計得有300-500米。海水清澈見底。對面是一個國家自然保護區,這里也是歐洲眾明星最喜歡來度假鬧緋聞的地方了,義大利不多見的白沙灘,海水很清透,有層次,更特別在於撒丁島古跡和海景相伴相隨。
❷ 義大利有哪些漂亮的風景
威尼斯水城,羅馬狼孩,比薩斜塔,米蘭時裝城。。
❸ 義大利的風景
在米蘭,除了以大教堂為首的名勝精華之外,還有被喻為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寶庫的布雷拉繪畫館等,有個性的美術館、博物館到處都是。光是參觀美術館的話,用1周時間都不夠。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不用按照老一套路線去參觀。
圓頂大教堂 Duomo
雄踞在市中心的圓頂大教堂歷經500年才完工,被稱為義大利哥德式建築最高傑作,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以大教堂為中心,有3條環形道路,其間還有不少道路連結,像米蘭的俯視圖一樣。
哥特式建築大傑作的圓頂大教堂有數百個尖塔向天突起、伸展。14世紀後葉開始動工,到了19世紀初才由拿破崙將正面完工。內部非常地寬廣,置身於這幽暗而庄嚴的空間簡直快忘了自己是在一大商業都市的中心。天花板很高,鑲嵌有美麗的有色玻璃,抬頭仰望令人贊嘆不已。教堂的地下也有磚造的深度為4-8米的空間。這兒能看見是現在大教堂基礎的聖·特庫拉教堂的遺址。此外,在正面深處入口開始是地下的寶物庫Tesoro,從正中間靠里右手的入口可以去往屋頂。但是此處只有樓梯,想乘電梯上去的人應先去到外邊繞道後面。被尖塔包圍的屋頂陽台,在天氣好的時候,真是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非常適合眺望城市的全景。大教堂正面右手邊的 Palazzo Reale上,有大教堂博物館Museo del Duomo,展示有裝飾大教堂的雕刻的原作。
參觀時間:7:00-19:00
10-5月: 9:00-16:30
大教堂博物館
開放時間:10:00-13:15,15:00-18:00
門票價格:6
地 址:P.za del omo 14
電 話:860358
安布洛其亞納繪畫館
安布洛真亞納繪畫館 Pnacoteca Ambroslana
以倫巴第派和威尼斯派的繪畫為中心。列奧納爾德·達芬·奇Leorando da Vinci的(音樂家)Masicista值得一看。另外,拉斐爾的(雅典娜的學堂)的Cartone(打底稿用的素描)及卡拉維喬等巨匠的素描畫很多。
開放時間:13:00-17:45
交 通:由M3號線MONTENAPOLEONE站徒步6分鍾。
地 址:P.za Pio 12
電 話:(02)806921
費 用:7.5
感恩聖母堂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沿著諾爾多車站前的波卡其奧大街 Via Boccaccio走 200米,往左拐,能看見一座茶色的,有大圓頂的教堂。教堂面向留有濃厚古舊時代色彩的馬金塔大街 Corso Magenta。
面對教堂,左邊的修道院的食堂中有列奧納爾德·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達·芬奇在很多領域被喻為天才,在藝術上也經常革新,這幅畫推翻了當時的常識,畫成了一幅油畫。結果是需要多次修復,因為它不是濕繪壁畫,容易受損傷。
交通:由M1,2號線CADORNA徒步10分鍾。
時間:8:15~19:00(閉館前15分起停止售票),周一休息。
費用:7.5+預約手續費(每梯次限15人入場,參觀時間限15分鍾,一律採用預約制,預約電話:02-89421146)
斯卡拉劇院
斯卡拉劇院 Teatro ala Scala
列奧納爾德·達·芬奇像正面的建築物是歌劇的殿堂斯卡拉劇院。1778年在斯卡拉聖母堂的舊址上建成,1943年遭空襲被破壞,現在的建築是1946年重建的。有機會的話,可以去欣賞歌劇。
另外,在內部還有斯卡拉劇院博物館 Museo Teatrale aha Scala在展示樂譜、演出服裝的同時,還可以到劇院內部看一看,對於那些沒有看到公演的人來說,是一個機會。
斯卡拉劇院
交 通:由M1,3號DUOMO站徒步5分鍾。
地 址:P.za della Scala 2
電 話:(02)72003744
斯卡拉劇院博物館
開放時間:9:00-12:00,14:00-18:00
交 通:由M1,2號CADORNA站徒步10分鍾。
電 話:(02)4691249
費 用:5
❹ 誰能介紹一下義大利的風景名勝,越詳細越好
科洛塞競技場
Piazza del Colosseo
科洛塞競技場(又譯羅馬斗獸場)是羅馬時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圓形競技場。位於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徵。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斗獸場的外觀像一座龐大的碉堡,佔地20000平方米,圍牆周長527米,直徑188米,牆高57米,相當於一座19層現代樓房的高度,場內可10.7萬觀眾。像所有羅馬的建築一樣,其基本結構是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這是當年用斗獸、英競技、賽馬、戲劇和歌舞表演的場地。這座雄偉的建築堪稱建築的楷模。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是1563年米開朗基羅利用迪奧克來齊亞諾浴場溫水大廳廢墟改建的,而到了十八世紀再由凡維特爾(Luigi Vanvitelli)改變為現在的模樣。入口彷萬神殿,天井高91公尺,是當時建築上的極限。
米蘭大教堂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大廳內供奉著十五世紀時米蘭大主教的遺體,頭部是白銀築就,軀體是主教真身。教堂屋頂有一小孔,正午時分,陽光正射在地板南北向的金屬條上,古人以此計時,稱為"太陽鍾"。教堂前的廣場建於1862年。中央是義大利王國第一個國王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的騎馬銅像,廣場右側黃色建築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王宮,1778年建成,現在已辟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在米蘭大教堂廣場左側有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建於1865 -1877年長廊呈十字形,長196米,寬47米,高47米廊頂呈拱園形,頂上裝有彩色玻璃棚。地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馬賽克圖案。巨大的拱形建築富麗堂皇,長廊內有裝璜考究的金銀首飾、時裝、禮品店、餐館,咖啡廳和書店。這里是米蘭市民的休閑中心,到處是休息的市民及觀光客,常年很熱鬧。穿過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來到的斯卡拉廣場(Piazza della Scala )上有列奧爾德·達·芬奇的雕像。
威尼斯 既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溫柔,又不乏歷史上地中海最強的高雅風景,東西方的橋梁。這座建於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位於義大利東北部,離大陸約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碧綠碧綠的水和搖搖晃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物。站在聖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也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
聖馬可廣場被譽為最浪漫的廣場,鴿子是這里最大的特色;
嘆息橋,嘆息橋連接的兩座建築物分別是法院和監獄;一般來講,進入監獄的人都不會活著出去的,而嘆息橋就成為了他們最後唯一可以看見陽光的地方,因此,囚犯們經過這里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嘆息,久而久之,這些嘆息就嘆成了「嘆息橋」了……
總督宮,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的最高權力機關;粉紅色的大理石外牆,連續的尖型拱門和四辨花型圓窗,屬於典型的哥特式風格。
聖馬可大教堂,強烈的拜占庭風格,相傳是用來供奉福音作者聖馬可的教堂;聖馬可是威尼斯的守護神,標志物是獅子,因此,獅子也是威尼斯的標志物。
聖馬可大教堂兩旁的新舊行政官邸,一樓現在大多用做咖啡館;最著名的是弗洛里安咖啡館,據說海明威、拜倫經常在這里流連;當然,這里的咖啡也是全義大利最昂貴的~~
貢多拉,相傳以前的船夫都是又年輕又帥氣的小夥子,邊劃船還邊唱著情歌;現在當然不是了~~ 另外,貢多拉是威尼斯最貴的交通工具,除非你的錢多的可以拿來燒,否則,象徵式地坐坐就可以了……
羅馬Roma這是屬於上帝和天使們的永恆之城,它建在由台泊河之間的七座山岡,幾經毀滅又幾度復興,歷史遺跡處處可見:君士坦丁門古競技場,四河噴泉、西班牙階梯……還有坐落市區天主教宗教地:梵蒂岡,又為之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佛羅倫薩 背負著文藝復興的碩果,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一個吸引大量國際遊客的旅遊城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給現代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重要歷史建築和歷史珍品。米開朗基羅廣場、維其奧古橋和附近的比薩斜塔等均是最重要的瀏覽景點。
比薩 為了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 1063年比薩人開始在城區東北角的廣場上建築具有所謂羅馬-比薩風格(R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薩大教堂(Duomo- the Cathedral)。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諾(Bonanno Pisano)主持設計,另外還有一個圓形的洗 比薩斜塔禮堂和一個鍾塔,構成一組建築群,這也是義大利仿羅馬建築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這組建築群中,洗禮堂位於主教堂前面,與教堂在同一中軸線上,鍾塔在教堂的東南角,這兩個圓形建築在空間上的大小、矮高、遠近搭配得當,顯得與主教堂非常和諧。
教堂的外牆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色彩莊重和諧;始建於1153年的洗禮堂是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圓形建築,其大理石外牆牆面的裝飾華美、一圈精緻的尖拱券環繞著紅色的中央大圓穹頂,再被周圍的綠地所映襯,真是美不勝收;比薩斜塔更是廣場上的寵兒,實事求是地說,到這里的大部分遊客都是沖著斜塔來的。雖然世界上還有一些也是長的東倒西歪的其他斜塔,但是應該承認,比薩斜塔的名氣最大。
Sicilia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沒有到過義大利:因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義大利的美麗之源」 西西里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達巴勒莫時寫下的句子,這是他為尋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來到義大利。的確如此,這個地中海上最大的島嶼,也是義大利面積最大的省份,的確是一塊 美麗的西西里巧妙的土地,這里迷人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非常的和諧地融合為一體,自然有從古至今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為證:這里曾經居住過希臘人、古羅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諾曼人、施瓦本人、西班牙人等,他們的文化已然印證在這里了。
從地圖上看,西西里島是義大利那隻伸向地中海的皮靴上的足球。它位於地中海的中心,遼闊而富饒,氣候溫暖風景秀麗,盛產柑橘、檸檬和油橄欖。無論是東海岸,還是西海岸,到處是果實累累的橘林、檸檬園和大片大片的橄欖樹林。由於其發展農林業的良好自然環境,歷史上被稱為「金盆地」。
❺ 義大利有什麼名勝風景
義大利有什麼名勝風景
科洛塞競技場(Piazza del Colosseo)
羅馬斗獸場
科洛塞競技場(又譯羅馬斗獸場)是羅馬時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圓形競技場。位於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羅馬城中奧勒利安城牆內。古城結構保存良好,為世界典範。
羅馬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徵。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斗獸場的外觀像一座龐大的碉堡,佔地20000平方米,圍牆周長527米,直徑188米,牆高57米,相當於一座19層現代樓房的高度,場內可10.7萬觀眾。像所有羅馬的建築一樣,其基本結構是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這是當年用斗獸、英競技、賽馬、戲劇和歌舞表演的場地。這座雄偉的建築堪稱建築的楷模。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是1563年米開朗基羅利用迪奧克來齊亞諾浴場溫水大廳廢
天使的瑪利亞教堂
墟改建的,而到了十八世紀1863年至1867年由凡維特爾(Luigi Vanvitelli)改變為現存的模樣。入口彷萬神殿,天井高91公尺,是當時建築上的極限。
米蘭大教堂(Duomo del Milano)
米蘭大教堂
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多莫大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據說手已經被盜)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威尼斯(Venezia)
威尼斯
既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溫柔,又不乏歷史上地中海最強的高雅風景,東西方的橋梁。這座建於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位於義大利東北部,離大陸約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碧綠碧綠的水和搖搖晃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物。站在聖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也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
聖馬可廣場(Piazza del San·Marco)
聖馬可廣場被譽為最浪漫的廣場,鴿子是這里最大的特色;
嘆息橋,嘆息橋連接的兩座建築物分別是法院和監獄;一般來講,進入監獄的人都不會活著出去的,而嘆息橋就成為了他們最後唯一可以看見陽光的地方,因此,囚犯們經過這里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嘆息,久而久之,這些嘆息就嘆成了「嘆息橋」了……
總督宮,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的最高權力機關;粉紅色的大理石外牆,連續的尖型拱門和四辨花型圓窗,屬於典型的哥特式風格。
聖馬可大教堂,強烈的拜占庭風格,相傳是用來供奉福音作者聖馬可的教堂;聖馬可是威尼斯的守護神,標志物是獅子,因此,獅子也是威尼斯的標志物。
聖馬可大教堂兩旁的新舊行政官邸,一樓大多用做咖啡館;最著名的是弗洛里安咖啡館,據說海明威、拜倫經常在這里流連;當然,這里的咖啡也是全義大利最昂貴的。
貢多拉,相傳以前的船夫都是又年輕又帥氣的小夥子,邊劃船還邊唱著情歌;另外,貢多拉是威尼斯最貴的交通工具。
羅馬(Roma)
這是屬於上帝和天使們的永恆之城,它建在由台泊河之間的七座山岡,幾經毀滅又幾度復興,歷史遺跡處處可見:君士坦丁門古競技場,四河噴泉、西班牙大台階……還有坐落市區天主教宗教地:梵蒂岡,又為之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都靈(Torino)
古老的文化藝術城市。城區多廣場,多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藏和建築古跡 。有聖喬瓦尼巴蒂斯塔教堂、瓦爾登西安教堂等以及豪華的宮殿 。沿波河左岸多公園。設有歷史、藝術博物館。還有創立於1405年的都靈大學、多所理工科高等院校和國家約瑟夫·弗迪音樂學院 ,以及現代科技研究實驗中心。
都靈的過去和歷史始於薩沃伊王朝。都靈是一個美麗但卻不以旅遊而聞名於世的義大利城市。它將古老與現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都靈洋溢著強烈的歐洲精神,並被一種北歐和地中海文明之間的平衡氣氛所纏繞。
都靈還擁有藝術珍寶豐富的古老教堂和宮殿,都靈大教堂中的瓜里尼小教堂(Guarini),這里保留著包耶穌屍體的床單(著名的都靈裹屍布)。皇宮和後宮,華倫天奴公園和波河的河岸,沿著一座綠色山丘流動的波河穿越著這座古老的城市。
❻ 義大利的風景名勝
比薩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義大利羅馬競技場:Piazza del Colosseo
威尼斯:Venice
佛羅倫薩:Florence
龐貝古城:Pompeii
米蘭大教堂:Duomo del Milano
❼ 義大利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羅馬 擁有2,500年歷史的「永恆之城」羅馬,自古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的國都,綻放傲人光芒的城市;當歌德於1786年到達羅馬時說道:「我終於實現了我的夢想。」而永遠的玉女明星奧黛麗赫本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期」,更將這個文明古都的獨特魅力,深深植入全球影迷眼底。 所謂的「條條大路通羅馬」,不曾到羅馬一探究竟,似乎便無法了解歐洲全盛時期的壯觀;競技場、君士坦丁拱門、聖彼得大教堂,讓人不禁贊嘆它們的宏偉;而神話色彩濃厚的噴泉與廣場,則給人一份浪漫與典雅的感受,充分展現羅馬的多采多姿。
威尼斯 威尼斯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它既是旅遊勝地,又是義大利的重要港口。威尼斯城四周環海,位於威納托省(Veneto)的威尼斯,其實包括了一百座大大小小的島嶼,只有西北角有一條4公里長的長堤,是1846年建造的鐵路橋,1932年又與之並列建造了公路橋,與大陸相通。 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藝術名城。全城有教堂、鍾樓、修道院、宮殿、博物館等藝術及歷史名勝450多處。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是繼佛羅倫薩和羅馬之後的第三個中心。 威尼斯有一條長4公里、寬30~60米的主運河,與177條支流相通,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城市裡共有2300多條水巷。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獨特,地基都淹沒在水中,象從水中鑽出的似的。在這座水上城市裡,汽車、摩托車、甚至自行車都是被禁止的,在路邊叉著「TAXI」的牌子,指的是汽艇,威尼斯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船,而貢都拉則充當了自行車的地位。
佛羅倫薩:佛羅倫薩是一個頗具紳士格調的城市,充滿和諧與優美、庄嚴與秩序,星羅棋布的村莊和鄉間別墅點綴在環抱城市的平緩山坡上。城市規模很小,人口僅三十八萬。市內街道到處是敞著門的工匠店鋪,傳統市場保留至今,出售金、銀器和珠寶,現代商店的櫥窗里展示著高級皮服、時裝、真絲領帶和木框鑲嵌的古建築印刷品。這里仍保留著文藝復興以來的傳統,每年6月24日放焰火,舉辦穿著中世紀服裝的足球賽,紀念該市保護神聖喬萬尼。 文藝復興的偉大先驅詩人但丁,科學家伽里略,政治理論家馬基雅弗利以及天才的藝術家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藝術巨匠多納泰羅,菲利溥-利波等都在這里生活過。佛羅倫薩是文藝復興的傳統和藝術的寶庫,整個城市保留著文藝復興時的風貌,仍彌漫著文藝復興的氣氛。佛羅倫薩堪稱是那個偉大時代留給今天的獨一無二的標本。佛羅倫薩有40多個博物館、美術館;60多座宮殿和許多大小教堂、廣場,收藏了大量的優秀藝術精品和精美文物。
米蘭:米蘭這座主導義大利經濟、工業的現代都市,現今已是歐洲最受矚目的城市之一;全市以十四世紀義大利建築精華的主座大教堂為中心,充滿著世紀末節凄美婉約和對新世紀的憧憬和迷濛幻想,表現出人類浪漫柔情和對未來嚮往的賓士。米蘭位於歐洲的東西及南北交結之處,又在倫巴第肥沃的平原上具備了作為經濟都市大力發展的要素。西羅馬帝國,由於日爾曼民族的大遷徙而產生巨大混亂,米蘭一時作為帝國的首府、西方基督教的中心地而繁榮,以後,又因哥特人等的遷移而造成混亂。12世紀因社會意識的萌芽而引起的公社時代,使得米蘭再次繁榮。使得義大利北部飛躍發展的是十字軍的東方遠征,各城市為了財富、勢力、征服其它城市而展開了斗爭。米蘭也不例外,1395年以來,作為米蘭維斯孔蒂家和斯福爾查家的統治。這個小國都市的發達,產生了富裕的市民,由他們開展的保護、獎勵學術和藝術活動最終開花結果,誕生了文藝復興文化。15世紀末貿易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米蘭等義大利各城市開始停滯,義大利半島,受到德、法、西班牙等國的侵略,到1870年義大利統一,經歷了漫長的不幸時代。
米蘭是歐洲的大都市、商業和流行的中心。這里有達芬奇的畫作《最後的晚餐》以及名聞遐邇的史卡拉歌劇院。米蘭人富裕、和善,保守的性格是由於北歐風情使然,姑且不論其現代化和效率,米蘭仍是有詩意在的。巡禮米蘭最好的出發點便是大教堂(Duomo,1386-1813),這座哥德式主教堂是歐洲第三大教堂,內部有135座尖塔和由各個時代收集來超過2,245座大理石雕像。4公尺高的鍍金《聖母像》用以裝飾教堂最高的尖塔。大教堂的屋頂展現了米蘭人戲謔的一面。這個沒有屋頂的洞穴別有一番洞天。裝飾的尖塔如石筍般矗立著,而雕刻的玫瑰花形飾物如珠寶般散布在地板上。教堂的景觀極其壯觀,天氣晴朗時還可以看見阿爾卑斯山。往正下方看,廣場上充滿著生氣,鴿子群聚哺食麵包屑。擁擠的電車在廣場上交叉成十字形,行人行色匆匆,比起其他城市,米蘭人要匆忙多了。由大教堂下來便來到米蘭的中心大教堂廣場。其一端的大型騎馬者是義大利第一位國王維克手托·伊曼紐爾二世(Victor Emmanuel II)的雕像。廣場兩側林立的柱廊就是世界上最古老和優雅的商店街,維克托伊曼紐爾走廊(Galleeria Vittorio Emenuele)。 走廊另一頭是著名的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 opera house)所在地的斯卡拉廣場(Piazza dell Scala)。
那不勒斯:那不勒斯(Napoli)又名拿波里是坎帕尼亞大區的首府,人口120多萬,是義大利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氣候溫暖、土地肥沃,還有優良的港口,是義大利最美麗的港口,義大利人曾說:「朝至那不勒斯,夕死可矣。」但也因此遭致許多外國勢力的侵擾,最早是希臘人,公元前七世紀時,希臘人命此地為Neapolis,三百年後,換成羅馬人主宰此地,奧古斯都大帝最愛到此避寒,後來倫巴底人及拜占庭帝國分別統治過這里。坐落在風景如畫的那不勒斯灣的北側,海拔17米,市區建在平坦的海濱和通往維蘇威火山方向的低矮山坡上,長約10公里。成為那不勒斯公國後,那不勒斯得到了自治的地位,但維持不了多久,那不勒斯再度易手於歐洲各皇室間,包括法蘭西的安傑家族、西班牙阿拉貢王國、霍布斯堡、波旁王朝等,直到十九世紀義大利統一。 各民族為那不勒斯及南義大利帶來不同的文化及生活痕跡,希臘、法國、西班牙的風味融和為一,特別是十三到十八世紀的歐洲品味,對這里影響深遠,現今大多數的重要建築、觀光勝地也多建於此時,不過,那不勒斯人也沒有失去自已的特色,十七、十八世紀的巴洛克時期,那不勒斯也發展出自已的文化藝術主張,皇宮就是最大的代表作。王宮(Palazzo Reale) 王宮位於新城堡西約100米,建於17世紀。後面的御花園建於18世紀。先後是那波里總督,波旁王朝,義大利國王的寓所。現為國立圖書館。(Musuo Archeologico nazionale)國家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希臘、埃及黃金時代的畫像、雕刻、青銅器等古物,而自龐貝廢墟出土的器物也大多在此展示。博物館內設美術館,有拉斐爾、齊齊亞諾等人的名畫。
桑塔露琪亞(Santa Lucia)那不勒斯最秀麗的地方便是風光明媚的桑塔露琪亞海岸。此地的散步道與民謠齊名,特別出色的市日出的景色。隔著那不勒斯灣,可以瞭望到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Vesuvio)有登山電車,並且登山並不困難。這是一座典型的雙重式火山,外重--遜瑪山,北面極峰的高度是1120米,聳立再火山口中央的內重山才是維蘇威火山,高度1277米。近幾年前它曾活動,岩漿一直流向東方海岸。
❽ 義大利有哪些景點值得去參觀
馬特拉,歐洲委員會將馬特拉命名為今年的歐洲文化之都(一起當選的還有保加利亞的普羅夫迪夫)。這個城市還獲得了多個2019年旅遊獎項,包括旅遊和休閑的「50個2019年最佳旅遊景點之一」。
國家地理雜志的「2019年最佳旅行」和建築文摘的「20個2019年最佳旅遊景點之一」。該市是薩西和魯賓斯特教堂公園的所在地,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洞穴結構體系。1993年被命名為世界遺產。
萊切市,義大利普利亞大區的一個城市,被稱為該國的「南佛羅倫薩」。
普利亞大區,被紐約時報評為「52個2019年必去的地方之一」。該地區的特色是阿爾伯羅貝洛的石灰石家園被稱為「Trulli」,在義大利的幾個地點之一,已經贏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單上的位置。去年,GQ將普利亞描述為「義大利最被忽視的美食之地」,它還提供了幾個美麗的海灘以及巴洛克城市萊切(lecce),萊切是該地區一個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❾ 義大利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義大利的名勝古跡有聖馬可廣場、羅馬斗獸場、萬神殿、花之聖母大教堂、比薩斜塔等。
1、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官方標准譯名聖馬爾谷廣場,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
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鍾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鍾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四周的建築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都有。
聖馬可廣場初建於9世紀,當時只是聖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廣場。馬可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將他奉為守護神。相傳828年兩個威尼斯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大將耶穌聖徒馬可的遺骨偷運到威尼斯,並在同一年為聖馬可興建教堂,教堂內有聖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聖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廣場也因此得名「聖馬可廣場」。
2、羅馬斗獸場
羅馬斗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斗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建於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牆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3、萬神殿
萬神殿,又譯萬神廟、潘提翁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築,始建於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可謂奧古斯都時期的經典建築。
公元80年的火災,使萬神殿的大部分被毀,僅餘一長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崗岩石柱16根,這一部分被作為後來重建的萬神殿的門廊,門廊頂上刻有初建時期的紀念性文字,從門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圓柱仍可看出萬神殿最初的建築規模。
4、花之聖母大教堂
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薩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佛羅倫薩在義大利語中意味花之都。
大詩人徐志摩把它譯作「翡冷翠」,這個譯名遠遠比另一個譯名「佛羅倫薩」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薩歷史中心城區,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鍾塔與洗禮堂構成,1982年作為佛羅倫薩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5、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義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英語:Leaning Tower of Pisa)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
奇跡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鍾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