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環食什麼時候出現
日環食在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但是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時出現。
有關《尚書》記載的這次日食發生的日期,中外學者認識不一致:最早的認為應該在公元前2156年10月22日;而最遲的是公元前2007年10月25日。即使是發生在公元前2007年,也比國外最古的日食記載公元前991年早1016年。
發生日環食時,物體的投影有時會交錯重疊。2012年5月21日,日環食現象現身天際,本次日環食,在我國境內可以觀察到的時間最長達4分33秒。另,2013年11月3日,全球多地出現日全環食,據稱此次日全環食系本世紀第二次日全環食。
日環食的注意事項:
觀測日環食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眼睛,雖然日食是太陽或者部分被遮擋,太陽光並不是十分刺眼,然而1%的太陽面積所發出的光比電焊發出的光的亮度還要強。
如果直接注視太陽時間稍微過長,就會導致視網膜黃斑被燒傷,造成「日光性視網膜炎」,一旦燒傷,視網膜黃斑將永遠無法復原。被傷當時可能會沒有感覺,但幾小時以後就會出現不良反應,嚴重者造成永久失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環食
『貳』 全世界上共有過幾次日全食,分別在什麼時候
20世紀(1901-1999)發生全世界范圍內日食的次數
種類 次數
日偏食 78
日環食 73
日全食 71
混合食 6
總計 228
日食和月食的周期性
由於地球繞太陽和月亮繞地球的公轉運動都有一定的規律,因此日食和月食的發生也具有其循環的周期性。
早在古代,巴比倫人根據對日食和月食的長期統計,發現了日食和月食的發生有一個223個朔望月的周期。這個223個朔望月的周期便被稱為「沙羅周期」,「沙羅」就是重復的意思。
223個朔望月等於6585.3天(223×29.530588),即18年零11.3天,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有5個閏年,那就是18年零10.3天。在這段時間內,太陽、月亮和黃白交點的相對位置在經常改變著,而經過一個沙羅周期之後,太陽、月亮和黃白交點差不多又回到原來相對的位置,因此便會出現同上一次情況相類似的日、月食,但見食的地點會有所變化,這里就不再細述了。
在我國漢代也發現日、月食具有一個135個朔望月的周期。135個朔望月等於3986.6天,約等於11年少31天,也就是說日、月食每過11年少31天重復發生一次。這個循環周期記載在漢代的「三統歷」中,因此也稱為「三統歷周期」。
此外,人們還發現日、月食還有其他的循環周期。比如以358個朔望月為周期的紐康周期(合29年少20日),以235個朔望月為周期的米頓周期(合19年)等等,但這些周期都是非常粗略的,只能粗略地推算出日、月食發生的日期,並不能確定日、月食發生的准確時刻,食分的大小和見食的地區。准確的日、月食發生的時間以及交食情況,需要經過專門的嚴格推算,這已經是屬於相當專門的歷書天文學中「食論」的研究范圍了。我國紫金山天文台就擔負著日、月食預報的工作。
日全食基本知識
[編輯本段]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包括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初虧由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日食總是在太陽圓面的西邊緣開始的。當月亮的東邊緣剛接觸到太陽圓面的瞬間(即月面的東邊緣與月面的西邊緣相外切的時刻),稱為初虧。初虧也就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食既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
日食發生規律
每年日食最多出現5次,如果出現5次,那麼一定都是偏食。地球上每年至少有2次日食。在南北極地區只能看到日偏食。日全食大約1年半發生一次。每次日食都是在日出時從某一點開始,然後沿著日食帶在日沒時結束。從開始點到結束點大約繞地球半圈。
沙羅周期
同樣的日食(全食、環食和偏食)每18年零11天或者6,585.32天(沙羅周期)會發生一次,但能觀測得到的地區並不一樣,只是日食時間一樣而已,並且日食類型也不一定一樣。因為沙羅周期的長度是6,585.32天,並不是整數,所以,如果在地球同一個地點再出現一次日食(並不一定是同一類型日食),要等待3個沙羅期。在每次日食發生後的三分之一個沙羅周期會發生下一次日食,在3個沙羅期大約54年零33天之後,日食會在同一個地區重新出現。現在有12個不同的大沙羅周期出現,一個出現在1937,1955,1973,1991和2009(中國長江流域、武漢、杭州)的連續的大約7.5分鍾的日食。
日食帶及月球影子
日食帶(月球影子)在赤道地區每小時移動約1,100英里,兩極則達到每小時5,000英里。最寬的日全食帶為167英里。在日全食經過的地區,可以看到偏食的范圍最高達3,000英里。日全食帶一般經過的地區是在海洋或荒無人煙的地方。
日食原理
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近的點上。發生日環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遠的點上。食既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
之所以會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存在一種神奇的對稱性。太陽的直徑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離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結果,當月亮完全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對那些完全處於月亮陰影中的人來說,太陽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擋了。太陽變成了黑色,只留下一個金色的光環,天空變成了靛青色。鳥兒此時會失去方向,或者會飛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動物則可能睡眼惺忪地出來活動。
日食發生時的影響及現象
發生日全食時,光線穿過樹葉的縫隙投影出新月的影子。發生日全食時,動物常常准備睡覺,或行為異常。發生日全食時,當地的溫度通常會下降至少20度以上。當99 %的太陽表面被覆蓋時,能看到的晨昏蒙影現象。在日全食期間,地平線的周圍會有一個窄的光帶,這是因為觀察者並不是直接站在月亮的影子下面,地球和月亮有一定的距離。在現代的原子鍾出現之前,天文學家通過對日食的古代記錄進行研究,發現地球旋轉的周期每個世紀變慢了0.001秒。
日食過程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包括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初虧
由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日食總是在太陽圓面的西邊緣開始的。當月亮的東邊緣剛接觸到太陽圓面的瞬間(即月面的東邊緣與月面的西邊緣相外切的時刻),稱為初虧。初虧也就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食既
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
食甚
食既以後,月輪繼續東移,當月輪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時,就達到食甚。
生光
對日偏食來說,食甚是太陽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時刻。月亮繼續往東移動,當月面的西邊緣和日面的西邊緣相內切的瞬間,稱為生光,它是日全食結束的時刻。在生光將發生之前,鑽石環、倍利珠的現象又會出現在太陽的西邊緣,但也是很快就會消失。接著在太陽西邊緣又射出一線刺眼的光芒,原來在日全食時可以看到的色球層、日珥、日冕等現象迅即隱沒在陽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陽光重新普照大地。
復圓
生光之後,月面繼續移離日面,太陽被遮蔽的部分逐漸減少,當月面的西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切的剎那,稱為復圓。這時太陽又呈現出圓盤形狀,整個日全食過程就宣告結束了。
倍利珠/鑽石環
在太陽將要被月亮完全擋住時,在日面的東邊緣會突然出現一弧像鑽石似的光芒,好像鑽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閃耀光芒,這就是鑽石環(Diamond Ring),同時在瞬間形成為一串發光的亮點,像一串光輝奪目的珍珠高高地懸掛在漆黑的天空中,這種現象叫做珍珠食,英國天文學家倍利最早描述了這種現象,因此又稱為倍利珠(Baily Beads)。這是由於月球表面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峰,當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時,就形成了倍利珠現象。倍利珠出現的時間很短,通常只有一二秒鍾,緊接著太陽光就全部被遮蓋住而發生日全食了。
食分
用來表示日食的程度。對於日食而言,食分並不表示太陽圓面被遮俺的面積,而是表示日面直徑的被遮部分與太陽直徑的比值。以太陽的直徑作為1,如果食分為0.5,這就表示太陽的直徑被遮去了一半;如果食分為1,那就是太陽的整個圓面被遮住,那就是日全食。很顯然,食分越大,日面被遮掩的程度就越大。日偏食的食分是小於1.0的,日全食的食分是1.0。
食帶
由於月亮的影錐又細又長,所以當它落到地球表面時,所佔的面積很小,至多不會超過地球總面積的萬分之一,它的直徑最大也只有二百六十多千米。當月球繞地球轉動時,影錐就在地面上自西向東掃過一段比較長的地帶,在月影掃過的地帶,就都可以看見日食。所以這條帶就叫做「日食帶」。帶內發生日全食的,就叫全食帶;帶內發生日環食的,就叫環食帶。可以看到偏食的范圍很廣闊,已經不像一條帶子,而是很大的一片地區。
全食帶是一條寬度不過二三百千米,長約數千到10000千米的狹窄路徑(有時全食帶的寬度甚至只有幾千米),只有在全食帶掃過的地區才能看見日全食或日環食的發生。全食帶的兩旁是較廣闊的半影掃過的地區,在這些地區內可見偏食。離全食帶愈近的偏食區,所見偏食程度愈大;離帶愈遠,可見偏食程度愈小;半影區以外的地方是看不見日食的。
由於月球是由西向東運行,所以它的影子也是沿同一方向運行,因此各地看到日食的時間是不同的。當地面上的西部地區已經處在黑影區域內,這一地區的人已經看到日食時,東部地區的人卻不能同時看到日食,得在月影向東移來後才能看到日食。所以,西部地區的人總是比東部地區的人先看到日食。
日食每年都有發生,但由於全食帶是一條狹窄的影帶,據估計,平均每200~300年,某一地區或城市才有機會被全食帶掃過,所以,對住在一個城市的人來說,一生可能未看到過一次日全食。
日食持續時間
日食的時間長短,同月球影錐在地面上移動的速度以及地球的自轉方向有關。以日全食來說,由於月球的視直徑僅略大於太陽,同時月影在地面移動速度很快,因此日全食的時間是很短暫的。在全食帶的某個地點所看到的日全食時間通常只有兩三分鍾,最多不超過7分鍾。如果全食帶經過赤道附近地區,日全食時間就可延續到7分40秒,這時是觀測日全食的最好機會。
在發生日環食時,月亮總是位於遠地點附近,這時月亮運行的速度較慢,因此日環食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日環食發生在赤道附近,那麼在赤道附近觀測日環食的時間可長達12分42秒。
就全球范圍來說,如果把月亮半影開始遮掩日面的時間計算在內,日食時間的長度由初虧至復圓的整個過程可長達三個半小時。
日偏食的時候,由於月影范圍大於其本影,食相經過的時間長短要視食分的大小而定,食分愈大,時間也就愈長。
=================================================================================
2009年7月22日 上午9點35分 華東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是人類近百年裡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達到6分鍾。
後年可觀時間最長日全食
中國在2009年將各有一次日全食。其中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是人類近百年裡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達到6分鍾。這次日全食在長江流域如上海、合肥、蘇州杭州等地都能夠觀看,其中銅陵是最佳觀測點。如果天氣晴朗,我們就能感受天一下子變黑的感覺。有文獻指出若發生日全食,若天氣晴朗,甚至將可以在日全食期間觀測到天上的星星!
因為那次日全食帶橫掃整個中國人口稠密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備受關注。
2008年8月1日
這次日食的食分為1.039,全食最長持續時間為2分27秒,北美洲東北部、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可見,其中加拿大北部、格陵蘭、俄羅斯新西伯利亞、蒙古和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陝西省、山西省、河南省部分地區可見全食。
在中國境內,考慮到太陽高度、地理和交通等綜合因素,甘肅省金昌市是一個較佳的觀測地點,月球本影中心將從金昌市市中心以北僅12千米處經過,可以獲得長度約1分45秒的日全食時間
『叄』 日全食在什麼時候出現具體時間
我國下一次可見日全食是2034年3月20日,但僅有西藏小部分地區可見,且基本是無人區。中國要看到觀測條件非常好的日全食則要等到2035年9月2日,其全食帶經過西北、華北和北京市區,往東入海。
(3)義大利日環食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觀看日全食的注意事項:
1、安全第一,千萬不要用肉眼直接觀看太陽,以往由於對日全食缺乏常識,缺乏保護措施而造成的視網膜灼傷、視神經損傷屠殺無數,有的甚至永久性失明。
2、選購專業的日食觀測眼鏡。專業的日食觀測鏡片,對可見光的透光度在十萬分之三以下,並能過濾出最強的紫外線和紅外線。如果你不戴安全的日食眼鏡,雖然沒有疼痛等反應,但留下了隱患,在幾個小時後發作,然後後悔。特別是,每個人都應該注意。
3、日食用眼鏡「食」有台階,只有使用安全器材,掌握正確的觀賞技巧,才能既看到「精彩」,也看到「安全」。開始前,請仔細檢查日蝕鏡是否完好。如有損壞,請立即停止使用。提前30分鍾戴上日食眼鏡。適應日偏食期間的黑暗。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從光亮中走進一個黑暗的房間,開始幾乎什麼也看不見,半小時後逐漸恢復正常視力。這被稱為「黑暗適應」。當日全食發生時,天空和地球在很短的時間內呈現「黃昏」。每3分鍾休息30秒。不要長時間看太陽。
在偏食的時候戴上看日食的眼鏡,讓眼睛適應黑暗;當月球完全遮住太陽時,取下月食鏡,用肉眼觀察大約4-5分鍾。全食結束後,應立即佩戴日食眼鏡觀看。
『肆』 下一次日環食在哪一年哪一天
我國下一次可見日全食是2034年3月20日,但僅有西藏小部分地區可見,且基本是無人區。
日環食是日食的一種,在古代,人們將日食天象叫「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一樣,古人認為日環食為不祥之兆。
發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光環。這是因為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但是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發生日環食時,物體的投影有時會交錯重疊。
2012年5月21日,日環食現象現身天際,本次日環食,在我國境內可以觀察到的時間最長達4分33秒。另,2013年11月3日,全球多地出現日全環食,據稱此次日全環食系本世紀第二次日全環食。
相關原理
日環食還與地球和月亮本身有關。因為地球和月亮都是不透光的球體,所以太陽照射到光,有時會被月球擋住。農歷初一初二就有可能發生日環食。在以上日子中,如果地球、月球、太陽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日環食就發生了。
太陽射出的光線被月球擋住,而在月球的陰影區內,人就不能接受到陽光,所以就無法看到太陽。又因為月球到地球的距離與月球到太陽的距離不同,且月球離太陽比月球距離地球大很多所以月球就把太陽遮住,只露出周圍的一部分,所以形成日環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環食
『伍』 日環食是什麼時候
在陽光照射下,月亮和地球在背向太陽的方向拖著一條影子。月亮掃過地面,產生了日食。日食必發生在朔日,即農歷的初一。
太陽和月亮的視角度都是大約半度,而月球公轉一周是360度,就是每個小時移動半度,即一個月球的位置,所以日食從開始到結束最多2個小時的時間。
即移動2個月球的位置,如果不是全食則時間更短。另外,因為地球在自轉,太陽在空中的位置每個小時移動15度,這樣,就是說在30度的范圍內,太陽帶著月球同時移動,並同時發生日食現象。
日環食(annular solar eclipse)是日食的一種。發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光環。這是因為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但是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發生日環食時,物體的投影有時會交錯重疊。2012年5月21日,日環食現象現身天際,本次日環食,在我國境內可以觀察到的時間最長達4分33秒。另,2013年11月3日,全球多地出現日全環食,據稱此次日全環食系本世紀第二次日全環食。
2020年6月21日下午,「日環食」天文景觀現身天宇。本次「日環食」的「食分」達到了0.99以上,即太陽整個圓面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幾乎接近全食。這樣的「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食」。
『陸』 日食是什麼時候要具體時間。
7月22號上午10時34分前後將發生日全食全食帶橫掃我國中部的長江流域,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和上海等城市都可觀賞到日全食
的全過程,這是廿一世紀我國最重要和最值得觀看的壯麗天象。其中杭州食甚時間為9時36.5分,最大食分為1.024,日全食持續時間為324秒,太陽地
平高度角為55度。與2008年的全食相比,此次全食發生的范圍更廣,持續時間也更長,將達到5分多鍾,這種狀況可謂數百年一遇。
義大利可能看不到或是可以看到一點偏食
『柒』 日環食一定發生在公歷某月的什麼時候
日環食可能發生在任何一條,並沒有規律。日環食是日食的一種,是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發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光環。
這是因為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但是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發生日環食時,物體的投影有時會交錯重疊。
(7)義大利日環食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原理
日環食的本質實際上是因為月球離地球較遠,月球的本影不能到達地面而它的延長線經過了地面,而位於月影的本影延長線區域(偽影區)的人們就能看到日環食。如果月球離地球較近,月影本影能到達地面,則本影下的人們看到的是日全食。
日環食還與地球和月亮本身有關。因為地球和月亮都是不透光的球體,所以太陽照射到光,有時會被月球擋住。農歷初一初二就有可能發生日環食。在以上日子中,如果地球、月球、太陽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日環食就發生了。
太陽射出的光線被月球擋住,而在月球的陰影區內,人就不能接受到陽光,所以就無法看到太陽。又因為月球到地球的距離與月球到太陽的距離不同,且月球離太陽比月球距離地球大很多所以月球就把太陽遮住,只露出周圍的一部分,所以形成日環食。
『捌』 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時間(幾點開始+幾點結束)
溫馨提示:活動已結束,直播入口已關閉
問: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時間是什麼時候?
答:此次天象發生的時間大致在2019年12月26日11點到15點之間。全程從北京時間10時29分50秒至16時05分43秒止,歷經5小時36分鍾。中國可見偏食。
日環食觀測區域 :此次日環食比較好的觀測地是東南亞地區,中國全境只能看到日偏食,且越往南食分(太陽被遮掩的部分)越大。
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觀測區域都是那些地方?
這次日食,環食帶從沙烏地阿拉伯開始,經過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阿拉伯海、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蘇拉威西海,在太平洋西部結束。在非洲東北部、亞洲(除北部)、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太平洋西部可以看到偏食。因為我國並不處於環食帶區域,因此我國只能看到日偏食。
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時間:全程從北京時間10時29分50秒至16時05分43秒止,歷經5小時36分鍾。中國可見偏食。從10時56分左右月亮半影進入我國西藏阿里地區開始計算,直到15時37分後半影自海南省離開,我國日偏食全程歷時4小時41分鍾。境內最大食分在海南省,為0.499;最小在漠河,僅為0.021。總的來看,這是繼2009年長江大日食後我國境內可見最大食分的日食。
這里重點介紹中國3個大城市的觀賞情況:
雲南昆明開始時間為11點40分,食甚時間為13點10分,復圓時間為14點42分。
廣東廣州開始時間為12點14分,食甚時間為13點51分,復圓時間為15點17分。
上海地區以人民廣場為例,初虧(月球開始遮擋太陽圓面)時刻為12時52分28秒,食甚(月球遮擋太陽最大)時刻為14時09分23秒,復圓(月球完全離開太陽圓面)時刻是15時17分46秒;時分達到了0.32,即月球遮擋最大時,太陽直徑的32%被月球遮擋。
觀看提醒: 不要用裸眼或者通過其它沒有濾光措施保護的望遠鏡、雙筒鏡來直接觀測日食。務必加上太陽濾鏡或通過小孔成像的方式來觀測日食。
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直播/回放入口及觀測指南 :微信搜索公眾號 徐州本地寶 (ID:xuzbdb) ,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 【日環食】 即可獲取 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時間、直播觀看入口,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寓意及觀測指南等相關天象知識介紹 ,更多的天象奇觀,上演前小編將會為你帶來最新消息及直播入口!
『玖』 2010日食請問在義大利的日食是在什麼時間
義大利
緯度: 41.3108° N
經度: 14.1504° E 偏食區域
食分: 0.211
過程 日期 北京時間 仰角 方位
初虧 (C1) : 2010/01/15 13:11:03.5* -014.1° 105.9°
食甚 : 2010/01/15 13:57:38.7* -005.8° 113.1°
復圓 (C4) : 2010/01/15 14:48:30.1 002.7° 121.4°
『拾』 2009年日全食是什麼具體時間
2009年7月22日,西藏東南、雲南西北、四川中偏南、重慶大部、湖北中南、湖南北端、河南東南角、安徽南半部、江西最北端、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上海絕大部(除崇明島西北端)可見全食,其餘地區均可見日偏食。
北硫磺島東南的太平洋上,全食持續時間達到最長的6分39.5秒,是21世紀最長的一次,直到2132年6月13日才會打破。陸地上的最長持續時間在北硫磺島,達6分35秒。但實際上該島不易到達,多數人看到的持續時間均比該時間短。
(10)義大利日環食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歷史上重要的日全食
公元前1948年,有人觀測到了日食。傳說夏代一位天文官因沉湎酒色,漏報日食,被砍首以警示玩忽職守者。甲骨文中共有1000多次日食記錄。最早是《尚書》記載的發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
公元前776年9月6日,《詩經》記載:「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公元前585年,米提斯與利比亞兩族打仗,打到一半時 忽然間太陽消失不見了,兩族族人害怕災禍的到來,終於達成美好的結果——兩族講和通婚。
1868年8月18日,東非、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馬來群島部分地區出現日全食,法國天文學家皮埃爾·讓森在英屬印度的貢土爾觀測日全食時,發現了日珥光譜中的新譜線,進而發現新元素氦。
1919年5月29日,秘魯、智利、玻利維亞、巴西、賴比瑞亞、法屬西非、英屬黃金海岸、葡屬聖多美普林西比、西屬幾內亞、法屬赤道非洲、比屬剛果、北羅德西亞、尼亞薩蘭、德屬東非、葡屬東非部分地區出現日全食,幾乎整個南美洲、非洲和周邊一些地區出現日偏食。
兩支觀測隊分別在巴西索布拉爾及葡屬聖多美普林西比普林西比島觀測,證實了廣義相對論的重力透鏡效應。
1973年6月30日,巴西、蓋亞那、荷屬蓋亞那、葡屬維德角、茅利塔尼亞、馬里、阿爾及利亞、尼日、查德、中非、蘇丹(全食帶在該國覆蓋的區域大部分屬於今南蘇丹)、烏干達、肯亞、索馬里和英屬塞席爾部分地區出現日全食,大西洋兩岸至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區域出現日偏食。
美國、英國、法國等國科學家藉助協和式飛機在茅利塔尼亞、馬里、尼日、查德上空觀測,將全食時間延長至地面的10倍以上,達到74分鍾,是人類歷史上單次日全食觀測時間最長的記錄。
1997年3月9日,哈薩克、中國、蒙古和俄羅斯部分地區出現日全食,亞洲東部和北美洲西北部地區出現日偏食。
1995年發現的海爾-波普彗星在日全食期間出現在天空,此前日全食與亮彗星同時出現的記錄僅有3次。中國科學家在漠河觀測時發現除虧、復圓時重力加速度出現異常降低的「重力雙谷」,尚未得到合理解釋。
2016年3月9日印度尼西亞將出現一次日全食。印尼很多地區都可以看到持續2到3分鍾的日全食,包括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蘇拉威西島、馬魯古島。印尼這次以後要再看到日全食必須等到350年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