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最近為什麼要大力支援義大利
既然是大力支援,那肯定是兩個國家還算不錯,如果是兩個整天想把對方弄死的國家怎麼可能會相互支援呢
㈡ 飛機一旦失事,全世界的媒體都來高度關注,國家更是傾舉國之力進行救援調查,就連外邦也提供援助,舉國人
不是以人為本,側面把人分為了三六九等,其實應該人人平等,尤其在生命受到威脅時。
㈢ 義大利為何會成為歐洲新冠疫情最嚴重國家
根據義大利愛莎通訊社最新的報道,截止24日為止,義大利已經確診229人患有新冠狀肺炎,死亡的人數達到了6個。不僅僅是義大利,日本、韓國、伊朗等國也出現了疫情大規模爆發的現象。
防疫人員
為了切斷傳染,最好的手段就是按下“暫停”鍵——封村、封城、封路,從根本上切斷疫情的擴散,然而。義大利人的這種散漫與不守規矩恰恰很難做到令行禁止,自然,也可能導致疫情在義大利進一步擴散。最恐怖的是,這種擴散往往還是在政府的意料之外。
因此,在全球疫情普遍爆發之時,義大利成為歐洲的重災區,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當然,相比於中國,義大利的疫情還遠算不上嚴重,義大利全國甚至還沒有武漢一個小區的患病人數多。相信如果義大利人能夠在這關鍵時刻守規矩,義大利政府也能夠採取果斷措施,義大利人能夠順利度過這段疫情。
㈣ 二戰中,義大利究竟是德國的包袱還是幫手為什麼
總體上來說,義大利在二戰期間對於德國是個不折不扣的包袱!
從戰略上講,墨索里尼的大局觀遠不如希特勒,而其對擴充領土的野心則一點不比希特勒差。即便能夠和平獲得的東西也要耀武揚威幹上一仗以顯示羅馬帝國之威嚴(舉例:1940年6月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共商對法行動方略。在二人舉行會晤時,希特勒同意墨索里尼提出的把尼斯、科西嘉、突尼西亞、吉布地和法國南部劃歸義大利的要求。但是墨索里尼覺得這樣得來的勝利有失自己的尊嚴。於是在停戰協定簽訂前,突然向法軍駐守的阿爾卑斯山地區發動閃電戰。結果意軍遭到法軍的迎頭痛擊,損失慘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
齊亞諾曾經說:「墨索里尼並不是想要這要那。他想要的是戰爭,通過和平方式即使他能得到他所要求的兩倍他也不會要」。墨索里尼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話:「軍事成功遠比完全通過和平途徑去獲取領土更加吸引人」)。於是從1935年入侵衣索比亞到1941年入侵希臘,其軍隊羸弱的戰鬥力在面對弱小的對手時往往損失慘重。尤其是在得知德軍佔領羅馬尼亞後,貿然出兵希臘,結果希臘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支援下接連擊潰義大利軍隊。為迅速穩定南部戰線,德軍不得不推遲巴巴羅薩計劃二個月而先出兵佔領巴爾干半島,以致於有了莫斯科城下遭遇那個慘淡的冬季!
中期在俄國戰場和非洲戰場上個別戰役(頓河防禦、阿拉曼攻防戰)的表現上來說,義大利還算得上是一個稱職的隊友,但是一旦陷入包圍或者戰場形勢不利,則最先投降的就是義大利軍隊。
後期因為國內政局不穩,義大利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開小差時有發生。德軍還必須分兵監視這些不穩定的義大利人。在義大利投降後,德軍又抽調21個師組成C集團軍群防守被稱為希特勒的軟肋的亞平寧半島。
從戰爭潛力上來說,整個二戰期間,美國產煤37.6億噸,德國產煤34.5億噸,日本產煤46億噸,義大利產煤8千萬噸;美國產油14.6億噸,德國產油4.6億噸,日本產油2億噸,義大利產油6百萬噸;美國產剛2880萬噸,德國產鋼2265萬噸,日本產鋼647萬噸,義大利產鋼237萬噸。以致於德國在開戰後每個月還要倒貼義大利十萬噸石油,直到失去普洛耶什蒂油田為止。
從軍事准備上來說,義大利國防大臣吹噓可以動員1000萬人,但因武器裝備不足,到1940年6月10 日義大利參戰時,其陸軍總數僅為45萬人,編為74個二二制陸軍師,而參戰那天,74個二二制陸軍師中,只有19個師人員滿編,武器裝備齊全。海軍倒是擁有各類艦艇 257艘。其中3.5萬噸級戰列艦 4艘,萬噸級巡洋艦 7艘,輕型巡洋艦 15艘,驅逐艦 59艘,快艇 67艘。這支海軍足夠和英國的地中海艦隊抗衡,並且在保障北非補給線方面也立過不少戰功,可惜因為缺油,以及在塔蘭托被英國人端了老窩,中後期就只能充當固定炮台了。至於空軍,1939年12月官方數據擁有戰機2300架。但義大利空軍參謀長普里科洛稱:847架因過於陳舊將要被拆卸,約500架因技術性能落後還存放在機庫里。
綜上所述,我們其實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在二戰開戰前夜,義大利在墨索里尼的鼓動下覺得自己找回了昔日羅馬帝國的榮光,事實上根本沒有做好打一場世界大戰的准備,其軍事實力至多隻能支撐一場為期幾個月的局部戰爭而已。所以在二戰期間,義大利軍隊除了個別閃光點以外,基本都是碌碌無為的魚腩部隊。用一句丘吉爾的話做總結「幸虧義大利人是德國人的盟友,而不是我們的」!
㈤ 中國為什麼要努力去幫意大力這是新型冠狀病
義大利的務實精神和「中國通往歐洲的門戶」戰略地位才是中國捨命相救的根本原因。
1970年11月中國和義大利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是最早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歐洲國家。
80年代中國和義大利有很多軍事技術方面的合作。
80年代義大利先後向中國援建了四個高水平的醫療急救中心。
汶川大地震義大利是第一支到達地震現場展開救援的西方大國專家的團隊,並派遣多架專機運送來大批救災物資,並且迅速在災區建起了一所流動醫院。
義大利也是西方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的大國並且率先支持華為參加本國5 g網路建設的西方大國。
中國是個知恩必報的國家,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所以中國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助義大利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的。
㈥ 為什麼羅馬帝國的發源地義大利在羅馬時期那麼能打,到
義大利除了個羅馬城的地和一堆文物以外絲毫沒有繼承絲毫羅馬帝國的遺產,被數次的入侵基本上給義大利換了一次血 。題主說的「打敗義大利」的第一次意埃戰爭,義大利方失誤太大,衣索比亞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動員了十幾萬人,而義大利還因為軍隊行軍速度不一而分散,結果一打,前面的擊潰,後面的葫蘆娃救爺爺。根本和羅馬帝國沒有如何關系。
㈦ 義大利緊急求助中國提供醫療物資援助,義大利的疫情究竟發展到何種地步了
說義大利現在正處在“生死攸關”的關口,一點不誇張,用義大利總理孔特的話說,該國現在已是“至暗時刻” 。
中國舉國抗疫時,義大利政府曾組織專機運送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援助中國, 對這番情誼,中國當然不會忘記 ,無論是從防疫,還是從穩定經濟來說,中國在人力物力上支援義大利抗擊疫情都是雙贏。
㈧ 義大利是歐洲有名的戰五渣,各國明知道它是個累贅,為何還爭相拉攏
沒辦法,多個盟友總比多個敵人勝算大,義大利就算戰鬥力再差,好歹也是個國家,在差不多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他倒向哪邊,哪邊勝算就大些。
一、一戰前,義大利站在“同盟國”一邊
在“一戰”前,義大利是同德國、奧匈帝國組成的共同防禦公約組織。但義大利和奧匈帝國還有領土糾紛,所以,這個同盟關系並不牢靠。德國對此也心知肚明,很擔心其加入協約國一方,從而改變戰局,使奧匈帝國遭受打擊。所以在“一戰”爆發前,德國為了讓義大利在奧匈帝國侵略塞爾維亞的戰爭中保持中立,還是征詢了這個盟國的態度。
義大利軍隊戰鬥力非常弱。不過,義大利加入協約國,對於“一戰”戰局的改變,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義大利參加協約國一方,對奧匈帝國的打擊很大,牽制了奧匈帝國的兵力,應該是義大利對協約國做的最大的貢獻了。所以說,雖然義大利的戰鬥力很渣,但有勝於無,更勝於負數。不是嗎?
㈨ 義大利是歐盟成員,為何歐盟方面對身陷疫情泥潭的義大利卻見死不救
我覺得歐盟對義大利見死不救主要就是義大利疫情太嚴重,管控和治療都太困難,再加上很多國家都自身難保,沒那麼多精力幫助義大利,然後就是歐洲國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援助義大利對他們並沒有好處,三是歐洲許多國家都爆發了疫情,歐盟更多會去先幫助疫情國家解決問題。
首先說第一點就是義大利疫情太嚴重,不論對義大利還是對歐盟來說,治療這么多人是非常困難的,在疫情爆發初期,歐盟很多國家都輕視了這次疫情,總認為疫情不會到歐洲來爆發,但是義大利爆發以後,讓歐洲很多國家都慌了,現在歐洲許多國家都在治理自家的疫情,防止大范圍的爆發,沒那麼多心思和精力去幫助義大利。
綜上,歐盟不幫助義大利是有很多因素在裡面的,但是我國還是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去援助他們了,這一點絕對值得世界上其他國家去學習。
㈩ 有人說二戰時德軍需要用大量軍力防止義大利叛變,這是為何
這是因為義大利當時在戰爭中多次不戰而降,甚至有人傳言說義大利偷偷把先進的武器賣給敵國。
在二戰期間各國紛爭亂起,德國和日本是其中打的最為凶的兩國,而義大利作為他們的盟友一直被人稱為是豬隊友。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義大利在二戰期間經常不戰而降,他不戰而降的原因也有很多,因為想吃義大利面,因為想吃通心粉,想喝紅酒,甚至因為打不開但又香或者說太累,而直接投降,並且他們會把俘虜交給敵國來看管。如果我是他們的盟友,那麼我可能也要隨時提防著義大利叛變。
對於德軍來說,義大利真的是一個不可靠的盟友,不僅在戰爭之中幫不上什麼忙,還要分出來一部分軍力防止義大利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