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色列頻頻到敘利亞打擊伊朗軍事目標,伊朗為什麼不對以色列進行報復呢
因為被佔領的戈蘭高地是以色列於1967年從敘利亞佔領的高地。國際社會不承認這一舉措的合法性。所以不敢肆意妄為。
卡里科斯說,以色列在襲擊開始前通知了俄羅斯。軍方後來表示,它擊中了敘利亞的幾十個伊朗軍事目標。敘利亞官方媒體稱,其高射炮陣列是對「新一波以色列導彈的回應,這些導彈將被逐一摧毀。」然而,它補充說,以色列導彈擊中雷達、防空陣地和彈葯庫。報道稱,從以色列發射的爆炸物也襲擊了敘利亞南部靠近戈蘭高地的庫奈特拉省,沒有人員傷亡的報道。
⑵ 為什麼伊朗和敘利亞不打擊以色列
這個問題很復雜,但是有這么幾條主線。
首先是以伊朗為代表等什葉派國家和以沙特為代表的遜尼派國家,雖然在宗教上都是伊斯蘭教,信奉真主,但是兩派確是世仇,必欲滅之而後快。
其次,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與美國是盟友,而以色列與美國更是天然的盟友,有美國在中間撮合,遜尼派的國家跟以色列的關系緊張,但是也不至於跟以色列完全撕破臉。
再就是,通過幾次中東戰爭,遜尼派的阿拉伯人已經完全喪失了戰斗意識,說白了已經被嚇破膽了,而埃及更是向美國、以色列投誠,埃及的投誠,使阿拉伯世界更難組織起有用的對以色列的進攻。
最重要的是,現在不管是美國、以色列還是遜尼派的阿拉伯世界,都把伊朗、敘利亞等看成頭號的地區威脅,事事針對制約,敘利亞更是深陷內戰之中難以自拔,伊朗、伊拉克即使有心,也沒有精力。
⑶ 伊朗根本打不過以色列
1. 伊朗在敘利亞的導彈基地、武器庫、軍隊等經常被以色列轟炸;包括前段時間伊朗的鈾濃縮基地發生爆炸,損失慘重,伊朗也直接說可能是美國和以色列乾的。
2. 但從來都不敢直接還手以色列,而只是支持真主黨等去襲擊以色列。這說明了,在伊朗看來,自己是打不過以色列的。
3. 否則伊朗這樣的國家不可能對以色列一直忍氣吞聲。伊朗確實打不過以色列,這是不爭的事實。
4. 伊朗為何如此容忍以色列?如果僅僅對付以色列,伊朗並不那麼害怕。伊朗更為害怕的是以色列背後的大樹:美國。
5. 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被美軍擊沉數艘軍艦後不得不解除對霍爾木茲海峽的封鎖;到小布希政府第二任期時都已經制定好攻打伊朗作戰計劃。
6. 伊朗攻擊美國「全球鷹」後,美國都已經起飛戰機想攻擊伊朗,然後被特朗普緊急叫停(特朗普自己所說)。
7. 其實美國一直都有進攻伊朗計劃,但美國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口實攻打伊朗。
8. 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插入的楔子,一旦伊朗和以色列真打起來,美國極可能就會直接出兵和以色列一起攻打伊朗,這是伊朗最不想看到的結果,也是伊朗最害怕看到的結果。
9. 所以伊朗面對以色列的頻頻襲擊,都只停留在嘴皮子上:「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10. 伊朗現在在卧薪嘗膽,一旦伊朗研製出核武器時,伊朗絕對不會繼續忍受以色列的襲擊。
11. 綜上所述,伊朗確實打不過以色列,但現今為何如此忍讓以色列,並不是伊朗的軍事實力遠遠落後於以色列,而是伊朗忌憚以色列背後的美國。
12. 一旦伊朗研製出核武器,一定會毫不留情地對以色列的攻擊進行有力回擊。
⑷ 為什麼伊朗和敘利亞不打擊以色列
1. 伊朗和敘利亞之所以不對以色列採取軍事行動,首要原因在於中東地區錯綜復雜的宗教和政治背景。伊朗,作為什葉派穆斯林國家的領頭羊,與遜尼派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之間存在著深刻的教派分歧。盡管兩者都信奉伊斯蘭教,但在政治和地緣戰略上的對立導致了他們對以色列的立場相對敵對。
2. 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與美國建立了緊密的盟友關系,而以色列與美國也有著密切的戰略合作。這種地緣政治同盟使得遜尼派國家如沙特在對抗以色列的問題上受到一定的制約,不願意與以色列完全斷絕關系。
3. 中東歷史上的多次沖突,特別是幾次中東戰爭,使得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如埃及在軍事上受到嚴重打擊,士氣受損。埃及甚至轉向美國和以色列,這一重大轉變使得阿拉伯世界更難以團結起來共同對抗以色列。
4. 目前,美國、以色列和遜尼派阿拉伯國家都將伊朗和敘利亞視為地區安全的重大威脅。因此,他們在政策和行動上都會對伊朗和敘利亞進行限制和制衡。敘利亞的內戰局勢更是動盪不安,導致其國內難以開展對外的軍事行動。盡管伊朗和伊拉克可能有意對以色列採取行動,但在當前形勢下,他們缺乏足夠的資源和精力來實施此類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