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個國家更成功
1.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與印度、中國、阿富汗接壤,西部與伊朗相鄰。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亞於伊朗,兩國都位於戰略要地。
2. 伊朗被譽為「三洲五海二洋」的中東國家,其控制的霍爾木茲海峽是海灣地區石油輸出的唯一海上通道,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這也賦予了伊朗較高的國際地位和政治影響力。
3. 根據2017年的大數據統計,伊朗的GDP達到4278.6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27名,顯示出伊朗強大的綜合國力。伊朗的石油資源豐富,其工業水平明顯優於巴基斯坦。
4. 伊朗的經濟主要依賴於石油開采,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生產國之一。石油生產能力和出口量分別位居世界第四和第二。每年出口的石油量高達數千萬噸。
5. 除了石油化工,伊朗的鋼鐵、汽車製造業也非常發達,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等重工業的發展勢頭也非常良好。
6. 巴基斯坦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巴基斯坦是世界第五大產棉國,棉花的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5%。
7. 綜上所述,無論是國力還是產業發展,伊朗都領先於巴基斯坦。因此,從這些角度來看,伊朗比巴基斯坦更成功。
B. 中國與伊朗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哪能個關系更好些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可以說是中國唯一的鐵桿盟友。巴基斯坦的用的武器很多是中國造。中國在巴基斯坦租了唯一的海外港口。可以說算是共同進退的關系了,印度這個共同敵人的存在促進了兩家的乳膠似漆。
而伊朗,和中國的關系就算是還可以。算是中東中國的一枚棋子。大家都不爽美國促進大家走在了一起。
C. 中國和伊朗關系怎麼樣和巴基斯坦比起來,哪個關系好
中國和伊朗關系一般吧,1971年8月16日,中伊兩國建交。能源上合作比較廣泛,伊朗的石油多數出口到中國,兩國關系比較穩定!
和中國關系好的當然是巴基斯坦,可以說世界各國中巴基斯坦是和中國關系最好的國家!
巴基斯坦和中國領導人都把兩國關系稱為「中巴全天候友誼」
中巴友好:
巴基斯坦參與救援汶川地震
巴基斯坦共有4架運輸機,其中兩架用於日常飛行,另外兩架作為緊急備用。目前有兩架運送救災物資的飛機仍在中國,巴政府經過緊急磋商後決定:動用剩下的兩架備用飛機。5月27日,一支由28名醫務人員組成的巴基斯坦醫療隊飛赴中國甘肅地震災區。為此,巴方專門動用了最後兩架戰備運輸機。
巴基斯坦婚禮上的新郎對於巴基斯坦的首批醫療隊赴甘肅地震災區進行救援,中國有關接待部門非常重視,也希望能為他們做好生活方面的安排。為此,國內專門向中國駐巴使館詢問巴基斯坦醫療隊的飲食安排問題。
巴外交部東亞司司長馬丁·汗告訴中國駐巴使館政務參贊姚敬,巴基斯坦醫療隊自己會帶一些簡單的食品,盡量不給災區增加麻煩和負擔。
「不要談錢」
急災區之所急。巴基斯坦在中國地震發生後共提供了兩萬多頂帳篷。中國駐巴使館非常清楚,這些帳篷對於經濟並不發達的巴基斯坦來說是筆很大的開銷,所以希望以中方購買的方式送給災區。但是經過幾次詢問,巴基斯坦國家減災局主席法魯克和其他巴方官員都拒絕透露帳篷的價格。
「這些帳篷是救災用的,是我們心意的表達,」法魯克說。
「巴方說:『這些援助不是用錢來衡量的。中國兄弟以前幫助我們的時候,跟我們要過錢嗎?』聽到這里我眼淚都出來了,」一位使館工作人員動情地說。
姚敬介紹說,根據市面價格,一頂帳篷一般約在200美元左右。光是帳篷一項,巴基斯坦的捐贈價值就達到了400多萬美元。
搬光戰備帳篷
巴基斯坦是全球向中國災區捐贈帳篷最多的國家之一。兩萬多頂帳篷不是個小數目。
巴政府在提出捐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而是把救災放在了第一位,舉全國之力為中國地震災區抽調帳篷。這些承載著巴基斯坦人民深情厚誼的帳篷源源不斷地從伊斯蘭堡、卡拉奇、拉合爾等城市運往中國災區。
在伊斯蘭堡裝運帳篷時,竟然把戰略儲備倉庫里的帳篷全部搬光了。
喀喇昆侖公路上的愛心傳遞
巴基斯坦提供救災帳篷後,運輸又成為了問題。畢竟,巴方運輸機每架次只能運送不過二三百頂帳篷。為此,使館和巴方經過協商決定,大部分帳篷通過喀喇昆侖公路——中巴友誼公路運輸。
喀喇昆侖公路平均海拔高,路況復雜。5月21日,16輛集裝箱卡車從伊斯蘭堡啟運。由於在巴方境內距紅其拉甫口岸50公里處的冰川融化,中巴友誼公路被沖毀,淹沒路段達一公里,運送救災物資的貨車無法通行。
經過中國新疆路橋公司和巴方工程人員的連夜緊急搶修,道路最終恢復了通車。歷時4天跋涉,這支車隊終於抵達中國的紅其拉甫口岸,在大雪中和等候在那裡的中方人員舉行了交接儀式。
截至記者發稿時,還有巴方運送帳篷的車隊行進在泥石流多發的中巴友誼公路上,進行著千里愛心傳遞。
患難與共
2008年9月29日凌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發生強烈地震。地震發生當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向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致慰問電,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他個人名義,向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表示誠摯慰問,對不幸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胡主席是第一位向巴總統表示慰問的外國領導人。30日,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羅照輝將中國政府捐贈的100萬美元的支票遞到扎爾達里總統的手中。中國是地震發生後第一個向巴基斯坦提供援款的國家。這兩個「第一」,正如扎爾達里所說,再次表明了巴中兩國「比海深、比山高」的兄弟情誼。
D.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個更強
在分析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實力時,經濟實力是一個重要的考量維度。伊朗以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聞名,這些資源的出口為其帶來了大量的外匯收入。伊朗的工業基礎較為強大,尤其是在石化、鋼鐵和汽車製造等行業。相較之下,巴基斯坦的經濟增長雖然穩定,但其發展受到了政治不穩定、基礎設施不足和能源短缺等問題的影響,導致其經濟增長的規模和速度相對較小。
軍事力量是衡量國家實力的另一個關鍵指標。伊朗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力量和武器裝備方面佔有優勢。其導彈技術、無人機技術和海軍實力在中東地區處於領先地位。伊朗還擁有包括革命衛隊在內的准軍事力量,增強了其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巴基斯坦則擁有核武器和強大的陸軍,但在其他軍事領域的發展相對緩慢。
科技和教育也是衡量國家實力的重要方面。伊朗在科技研發和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伊朗擁有多所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在航天、核能等高科技領域,伊朗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盡管巴基斯坦也有一些優秀的教育和科研機構,但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發展整體上落後於伊朗。
最後,地緣政治地位也是影響國家實力的重要因素。伊朗位於中東地區的中心地帶,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它與多個國家接壤,控制著霍爾木茲海峽等重要航道,因此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具有重要影響力。巴基斯坦雖然也位於南亞地區的戰略位置,但其地緣政治影響力受到國內政治和經濟因素的限制。
綜上所述,伊朗在綜合國力上相對於巴基斯坦佔有優勢,這種優勢體現在經濟、軍事、科技教育和地緣政治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