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涓涓滅殑涓夋潯娌蟲祦閮芥槸澶栨祦娌沖悧
閮芥槸澶栨祦娌
銆愰樋鎷変集娌熾
浼婃媺鍏嬩笢鍗楅儴鐨勬渤嫻侊紝鐢卞簳鏍奸噷鏂鍜屽辜鍙戞媺搴曚袱娌沖湪鍙ゅ皵濂(Al-Qurnah)闀囨眹嫻佽屾垚銆傛祦鍚戜笢鍗楋紝緇忎紛鎷夊厠鐨勫反鏂鎷(Basra)娓鍜屼紛鏈楃殑闃垮反涓(Abadan)娓錛屾敞鍏ユ嘗鏂婀撅紝鍏ㄧ▼193鍏閲(120鍝)銆傚叾姘撮亾寰屽崐閮ㄧ殑涓滃哺褰㈡垚浼婃媺鍏嬪拰浼婃湕涔嬮棿鐨勮竟鐣岋紱鑷涓滃哺(浼婃湕)鎺ョ撼鍗′雞娌(Karun River)銆
銆愬崱浼︽渤銆
鏄浼婃湕鏈闀挎渤嫻侊紝涔熸槸鍞涓鍙閫氳埅鐨勬渤嫻侊紝浣嶄簬浼婃湕瑗垮崡閮錛屼負闃挎媺浼娌蟲敮嫻侊紝鍙戞簮浜庢墡灝斿痙宄板寳鍧★紝銍胯湌鍒囪繃鎵庢牸緗楁柉灞卞湴涓庤儭榻愭柉鍧﹀鉤鍘燂紝鍦ㄩ湇鎷夊嗘矙璧灝旈檮榪戞敞鍏ラ樋鎷変集娌籌紝闀950鍏閲岋紝嫻佸煙闈㈢Н涓65230騫蟲柟鍏閲屻傛渶澶ф祦閲忎負2錛100絝嬫柟綾/縐掞紝騫沖潎嫻侀噺涓2錛100絝嬫柟綾/縐掋傛渶澶ф敮嫻佷負榪鍏規渤銆
銆愯開鍏規渤銆
浼婃湕瑗垮崡閮ㄦ渤嫻併傚彂婧愪簬鎵庢牸緗楁柉灞變腑孌碉紝鍚戝崡嫻侊紝鍦ㄩ樋鐡﹀+鍩庡寳40鍏閲屾敞鍏ュ崱浼︽渤錛岄暱綰400鍏閲屻備袱宀告湁鑻忚惃錛圫usa錛夊焹鍏板彜鍩庡拰Qaleh鍩庡牎銆備紛鏈楀敮涓鐨勫崡鍖楃旱璐閾佽礬錛堝痙榛戝叞鑷蟲嘗鏂婀撅級鏈変竴孌碉紙15KM錛変究娌胯繖鏉℃渤嫻佺殑娌寵胺寤虹瓚銆
2. 裏海在哪個國家
裏海沿岸五國(The five countries bordering the Caspian Sea),指俄羅斯、亞塞拜然、哈薩克、土庫曼和伊朗五個國家。
1991年以前,裏海是平靜的,那裡沒有爭議,更沒有沖突。因為那時無論按傳統還是地理位置,裏海都被認為是蘇聯和伊朗的內湖。裏海的地位已在1921年和1940年兩國簽訂的條約中作了明確規定。根據該條約,只有掛蘇聯和伊朗國旗的船隻才能在裏海航行。
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在裏海地區不斷發現大規模的油氣田。根據西方石油公司估計,這一地區有可能繼海灣地區成為21世紀世界能源主要供應地之一。
因此新獨立的裏海沿岸國家哈薩克、亞塞拜然和土庫曼都要求重新確定裏海法律地位,而裏海油氣資源的開采權,自然也就和劃界問題聯系在一起。
俄羅斯、哈薩克和亞塞拜然附近的裏海水域油氣資源豐富,因此這三個國家堅持裏海為內陸海,應依據國際海洋法公約,對裏海水體及海底進行劃界,明確各國的主權和專屬經濟區范圍。
而伊朗、土庫曼兩國則因為附近水域油氣資源相對較少,堅持認為裏海是內陸湖泊,按國際法裏海資源應當是沿岸各國共同財產,任何國家開采裏海任何資源必須徵得各國同意或經共同協商後方能進行。因此,裏海之爭說到底是圍繞能源的利益之爭。
伊朗迫於壓力不得不同意對裏海進行劃分,但和土庫曼一起要求各國按各佔20%的份額平均劃分裏海。這樣便形成了目前以伊、土為一方要求5國均分裏海,和以俄、哈、阿為一方要求按中心線劃分裏海的局面。
(2)伊朗和哪個國家通航擴展閱讀
裏海(亞塞拜然語:Xəzər dənizi,波斯語: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دریای خزر,俄語: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哈薩克語:Каспий теңізі,土庫曼語:Hazar deňizi)位於亞洲與歐洲交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封閉內陸水體,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裏海的面積有37萬1000平方公里(不包括卡臘博加茲哥耳灣),體積為7萬8200立方公里,最深處有1,025米(3,360英尺),平均深度為187米(610英尺)。
裏海是內流湖,沒有流出口;由多個國家環抱,西北的國家是俄羅斯,西面是亞塞拜然,南面是伊朗,東南是土庫曼,東北為哈薩克。
裏海也是鹹水湖、海跡湖,原本為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可能是因為它的水很咸,而且看起來無邊無際,因此古代裏海的沿岸居民認為裏海是海洋。裏海的鹽度大約為1.2%,為平均海水鹽度的三分之一。
3. 伊朗在裏海的艦隊 能通過河流、運河開到波斯灣嗎
可以的
裏海通過伏爾加河及伏爾加—頓河等運河,實現了白海、波羅的海、裏海、黑海、亞速海五海通航。而黑海通過土耳其海峽與地中海相連接。到了地中海只要再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就可以開到波斯灣
4. 伊朗的簡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於亞洲西部,北接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庫曼,瀕臨裏海,西與土耳其、伊拉克接壤,東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南隔波斯灣、阿曼灣與阿拉伯半島諸國相望。面積1 6 4 .8 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 8 3 0 千米。
伊朗是個古國。我國古代史書上稱其為「安息」國。公元前6 世紀稱波斯,是個大帝國。7 世紀後,異族先後入浸。1 8 世紀前期,納第爾汗領導伊朗人民推翻了異族統治。1 9 世紀後期起,英國、俄國和美國不斷侵入。1 9 2 5 年,建立起巴列維王朝。1 9 7 9 年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 9 7 1 年8 月1 6 日同我國建交。
居民
波斯人約佔6 6 %,還有阿寒拜疆人、庫爾德人、俾路支人、巴赫蒂亞爾人、盧爾人、阿拉伯人、加什蓋伊人、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等。西北部人口較密,大部分地區每平方千米1 0 —5 0 人,信伊斯蘭教,什葉派佔大多數。波斯語為官方語言。
自然環境
伊朗是一個高原和山地相間的國家,大部分位於伊朗高原上,海拔一般在9 0 0 —1 5 0 0 米之間。中央部分大部為較平坦的高原,佔全部領土的 1 /2 。高原上多小型內陸盆地。北部有厄爾布爾士山脈,海拔2 4 0 0 —3 0 0 0 千米,主峰達馬萬德山海拔5 6 7 1 米,是一座死火山,為伊朗最高峰。裏海沿岸狹窄的平原上,覆蓋著肥沃的沖積土。西北部是亞美尼亞高原的一部分,多山間盆地,有全國最大的烏爾米耶湖。西南部和南部為許多平行的山嶺,把伊朗內地與海隔開。東部地區是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沙漠和荒地佔全國面積的1 /3 ,著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東南部在伊朗境內。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寒暑變化劇烈,夏熱,冬冷多風,內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鹽沼。西部山地區受地中海式氣候影響,年平均降水量達5 0 0 毫米以上,東部沙漠地區減少到1 0 0 毫米左右,沿裏海一帶年平均降水量達1 0 0 0 毫米以上,炎熱潮濕,可生長亞熱帶植物。
自然資源
伊朗擁有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現已探明的儲量達9 5 0 億桶。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以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卡倫河流域最豐富。主要油田有加奇薩蘭、馬倫、阿加賈里、比比—哈基梅等。此外還有大量天然氣、煤以及銅、鐵、鋁、鉻、石棉、磷酸鹽、石墨、硫磺等。在亞塞拜然和呼羅珊省還發現有鈾礦。
經濟概況
伊朗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4 5 %。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稻子、棉花、甜菜等。畜牧業相當重要。地毯織造業很普遍。石油是經濟的命脈。年產原油1 億多噸,居世界前列;年產天然氣約 5 0 0 —6 0 0 億立方米。西南部是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產區。在各工業部門中,紡織工業居第二位,其它還有建築材料、鋼鐵、汽車裝配、機械製造、制葯、采礦等。主要外貿對象是德國、日本、義大利、土耳其、法國等。石油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外還出口棉花、地毯、干鮮果品、皮張、礦石、天然氣等。進口以機器、鐵和鐵製品、化工產品、葯品、電機、汽車、糖、茶、棉布等為主。
卡倫河是境內唯一的通航河流。輸油管把石油從產區輸往各出口港及提煉中心。
重要城市
德黑蘭:首都。1 1 世紀建立的古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鐵路樞紐。有紡織、石油提煉、汽車裝配、制葯、水泥等工業。
阿巴丹:著名的石油城。有規模很大的煉油廠和設備完善的石油化工廠。波斯灣上的哈爾克島,是伊朗原油的輸出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港之一。
阿瓦士:位於石油蘊藏豐富的胡齊斯坦省。伊朗縱貫鐵路上的要站之一。為石油提煉中心和轉運站。大不里士:人口約6 0 萬。8 世紀起曾長期為伊朗首都。農畜產品重要貿易中心。以織毯、製革等手工業著名。地震較頻繁。
伊斯法罕:伊朗古都,古代「絲綢之路」的南路要站。全國最大紡織工業中心,金屬製品亦著名。
馬什哈德:是伊朗橫貫鐵路的東部終點。向為印度、阿富汗同德黑蘭間的商隊貿易中心。是黃麻、絲、茶和麵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為什葉派伊斯蘭教聖地。
其它
重要節日:國慶日2 月1 1 日。春節(新年)3 月2 1 日。
與我國建交日:1 9 7 1 年8 月1 6 日。
貨幣:伊朗里亞爾。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3 小時3 0 分;比北京時間晚4 小時3 0 分。
國花:玫瑰。
國名釋義:古波斯語意為「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