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果沙特出一萬億美元,美國會對伊朗全面開戰嗎
很多人認為美國必然會開戰,因為一萬億美元的誘惑力太大,2018年全球GDP也不過是84.74萬億美元,其中我國就佔了16%左右,其他的地區例如美國、日本、歐洲等也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份額,可見一萬億美元是多麼大的一筆開支,拿沙特來說,沙特2018年的GDP在7600億美金左右,也就是說沙特要援助1萬億,那麼得捐獻一年多得GDP,真要這么做,沙特內部還不知道發生什麼情況。
總之,伊朗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跟伊拉克當年所處的國際環境完全不同,至少當年北約內部一致對外,但現在歐洲不少國家在伊朗問題上跟美國可是唱反調的;當年俄羅斯無暇顧及伊拉克,但現在俄羅斯恢復一些後可不一定會完全棄之不顧;當年伊拉克沒有將沙特和以色列拖下水,但依照伊朗現在的軍備,結局可就不一定了;所以只要美國沒有下定決心,那這1萬億可撬不動現在的美國,至於收不收錢,難道還有“小弟”送錢來“大哥”不收的?至於事情怎麼辦,美國有的是無賴的辦法。
⑵ 特朗普制裁伊朗,為何歐盟卻反而資助給伊朗
歐盟與美國在地緣政治上分歧,以及對美國中東政策的失望,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對於錢的問題,美國的歐洲盟友們可以說是一毛不拔,甚至於軍費問題吵了好幾個月,也沒吵出個所以然來。然而,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大對伊朗制裁後,美國的盟友們卻開始送錢給伊朗。究其背後原因,還是因為美國在制裁伊朗時從來不考慮歐洲的感受,歐洲需要用行動表明,歐洲會在必要情況下為保護歐盟的利益抵制美國的霸權主義,甚至於反水也在所不惜。
圖為默克爾和特朗普
追溯伊朗問題起源,就不得不談伊朗核問題。美國想讓伊朗放棄核武器,卻對以色列擁有核武器的事實默許,雙重標准難免引起伊朗的不爽。目前,美國變本加厲明顯是沒事找事,想徹底廢除伊朗研製核武器的能力,這放到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是難以接受的。歐盟的此次支援也是對伊朗的力挺,也能避免伊朗因為美國的制裁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來。
⑶ 軍費不及美國的零頭的伊朗,為何能讓美國如臨大敵
眾所周知,伊朗與美國是關系越來越惡化的,美國之所以遲遲不敢對伊朗動手,主要是因為伊朗擁有著核武器,它使得美國害怕伊朗破罐子破摔。
綜上所述,伊朗之所以敢和美國硬碰硬,主要還是因為他有著核武器,其次是因為他背後有其他大國。
⑷ 敘利亞打仗打了那麼多年,半個國家都要打沒了,軍費是哪裡來的
敘利亞政府阿薩徳打了幾年戰,把政府財產基本消費差不多了,阿薩徳幾呼所有財產全部投入國家戰爭幾百萬億差不多,所剩無幾萬億,再打下去准備流亡,建立新的聯盟國家任重而道遠,就這么簡單。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比較花錢,但錢也來得快。阿薩德家族捯飭敘利亞百餘年了,家天下啊,大把大把撈錢。如今是你死我活,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較量,攢錢百年用錢一時,既得利益集團當然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紛紛掏腰包為阿薩德續命。
敘利亞戰事至今政府軍能堅持下來除了俄伊外援,政府手裡必有一定經濟條件來支持這場戰爭,為保衛敘利亞領土完整,對付極端分子和反對派並消滅他們即使代價再大也要堅持下去並取得最後勝利。
石油天然氣,土地割讓出去也不能敗下去!這就是政權的面子問題!美國為了面子和中國打貿易戰,在南海攪局亞洲各國,最後還是白玩了,事實證明用導彈和槍爭霸不了世界,只有合作共贏得人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