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的鼓叫什麼

伊朗的鼓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4-02 05:42:43

A. 外國樂隊里用的長方體一樣的鼓叫什麼

叫拆譽型CAJON卡洪箱,也叫箱鼓。演奏者坐在鼓上虛配,敲擊鼓的不同位置會有不同的音色。旅猜較為簡單的打擊樂器,在民謠和一些電音中常用

B. 鼓在古代和現代有哪些用場

我國古代,把騎馬送信稱為郵驛。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
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我國郵驛制度經歷了春秋、漢、唐、宋、元的各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到
清朝中葉才逐漸衰落,被現代郵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國家也存在過這種騎馬送信的郵驛制度。14 世紀時,中亞地
區曾出現過一個強大而又短暫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蒙古人的後裔建立的,控
制著包括現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廣大地區。貼本兒帝國制訂了嚴
格的郵驛制度,規定驛使每天必須走500 里路程,而且還賜與驛使一項特權,
行路中需要換馬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尋常百姓,只要殲伏驛使提出換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馬和驛使交換,如果櫃絕就有殺頭之罪。在一段時期內
帖木兒的大軍開疆拓土,屢戰屢勝,與郵驛制度健全,信息靈通是分不開的。
郵驛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許傳送私人信件。
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外經商的、
做工的以及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
家人親友通信。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運而生了。大約在唐朝的
時候,長安、洛陽之間就有了專門為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
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掙的錢存入各地方官府駐
長安的機構。這些機構發給商人存錢的收據,商人拿著收據回到地方後,再
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取錢,這樣就免除了路上被強盜搶走錢財的風險。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區出現了叫「麻鄉約」的民郵機構。那時候許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們雖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所以每年都定期舉行集會,並推舉代表,
回鄉探親,同時也幫助同鄉捎帶書信和包裹,天長日久,就成了傳統。於是
人們乾脆就成立了叫「麻鄉約」的商行,專門負責替人傳遞包裹和信件,兼
營貨物運輸。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民間出現了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現是民間貿易、民間交往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民信局首先出現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寧波。那裡工商業發達,是水陸交通的重鎮,當地有許多人外出
經商做官。當時的寧波紹興一帶人士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非
常頻繁,但託人轉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收信人手中。
在這種背景下,民信局產生了。由於適應了形勢的需要,所以民信局發展很
快。不久,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繼建立了許多家民信
局。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轄范圍,路途遙遠的郵件常常需要幾個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郵件傳遞到目的地。當時的氏舉攜民信局經營范圍很廣,既
能傳遞信件、包裹,也能匯兌銀錢,甚至還能托運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豐同治年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多達數千家。在廣東、
福建的沿海地區還出現了專門為海外僑胞服務的民信局——僑批局。那時候
許多窮苦百姓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飄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去謀生,雖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繫故土,需要和家鄉的親人通信聯系,也需要給家人寄回金錢和
物品。民信局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專門為僑胞辦理通信和匯款業
務的機構,只是因為福建方言中把「信」說成「批」,所以才叫「僑批局」。
具有現代意義的郵政局——大清郵政是於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當
時霸佔我國海關稅務大權的英國人答寬赫德一手創辦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幫助
我國發展郵政通信事業,而是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財富。以後幾十年,從
英國人赫德到法國人制黎、鐵士蘭,帝國主義列強一直控制著中國的郵政,
並從中榨取了不盡的財富。但是當他們迫不得已將這項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的
時候,卻聲稱中國政府反欠他們184 萬余兩白銀。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侵犯
我國郵政主權的另一方式是他們紛紛在中國開辦叫「客郵」的機構。這些機
構名義上是為在華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國的僑民提供郵政服務,但
實際上卻是他們用以搜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情報的情報網。在
帝國主義的排擠、壓制下,我國的民郵組織逐漸被削弱了,並最終於1935
年停辦。
只有解放了,郵政事業才真正獲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國
郵政業務的覆蓋面得到了迅速擴大。今天,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我們
都能看到郵遞使者為我們送信送報的身影,即使是最僻遠的山區,也都留下
了郵遞員的足跡。另一方面,我國的郵政設備也在不斷更新,汽車、火車、
輪船、飛機都成了郵政運輸工具,許多郵政局都安裝了諸如自動分揀機、條
形碼識別機、報紙零售機等現代化設備,郵政這項古老的行業正在朝氣蓬勃
地向前發展。
烽火傳軍情
靠人來傳遞信息速度是很有限的,即使騎馬最多也只不過每小時60 公
里,所以在通信方式上進行變革是必然的趨勢。
早在3000 多年前,我國中原地區的人們為了防範和抵禦西北邊陲少數民
族的搔擾,就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煙火報警通信裝置——烽火台。烽火台是
用石塊壘成的十多米高的石堡,上面堆有柴草和狼糞,時刻都有士兵在上面
值勤觀察和瞭望。一旦發現敵情,夜間點燃柴草,使火光沖天;白天則點燃
狼糞,因為糞燃燒時其煙垂直向上,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故而將烽火又稱
為狼煙(到今天還有成語「狼煙四起」)。唐朝詩人王維曾有著名詩句:「大
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烽火通信系統是由許多個烽火台一個接一個串聯
組成,每個之間有一定間隔。每當出現緊急情況便點燃烽火,後一個烽火台
看到前面的烽火信號便也跟著點燃烽火,以便通知下一個,這樣從前到後依
次傳遞,警報很快就從邊關傳到了內地,中原人民也就可以早早地做好抗敵
准備。烽火不僅能表示警報,而且還能反映出一定的信息,比如利用燃放煙
火堆數的不同,每道煙火的時間間隔的不同等就可以大致表示出來犯敵人的
數目、方位等內容。只要事先規定好每種組合的定義,烽火就能傳送一定量
的警報信息。
史書上曾記載了一個有關烽火的有趣故事。西周最後一統治者周幽王是
個昏庸的國王,他不理朝政卻整日沉湎於女色。他有一個愛妃叫褒姒,是個
貌可傾國的美女,可是在周幽王面前卻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不露笑臉。
周幽王想盡辦法也無法讓褒姒笑一笑,於是便設下千金重賞以求褒姒一笑,
這也就是成語「千金一笑」的由來。後來幽王手下的一個大臣出了一個主意,
讓幽王帶著褒姒在驪山的王宮內設宴,同時命人點燃了烽火,當時各路諸候
看到了烽火以為外族來侵犯鎬京(西周國都)了,便紛紛帶著人星夜趕來增
援,到了鎬京才發現被幽王愚弄了,只好一個個帶兵返回。看到一隊隊士兵
來來去去忙忙碌碌的樣子,褒擬果然露出了笑臉,幽王為此龍心大悅,重賞
了那名大臣。但是很快就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沒過多久,西部的犬戎族
果然來進攻了,周幽王又使人點燃了烽火報警,但各路諸候由於上一次的教
訓以為又是幽王在戲弄大家,結果無一來援,西周從此滅亡。從這個古老的
故事可以看出當時在各種物質條件很不發達情況下,烽火通信已經發展成了
一個相當完備的系統,從周朝的國都一直通向各個諸候國,在應用中也起到
了很重要的作用。
以後各個封建朝代都很重視烽火這種通訊方式。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
進行了一項巨大的工程——修建萬里長城。長城不僅是抵禦北方游牧民族侵
略的屏障,也是一個烽火通信系統,長城上每隔二百米左右就修建了一座烽
火台。我們可以想像,當年烽火在雄偉的古長城上傳遞時,綿延不斷、橫貫
千里的情景一定蔚為壯觀!唐詩中有這樣的句子:「孤山幾處看烽火,壯士
連營候鼓鼙」。秦始皇建造了萬里長城後,各朝各代都在長城一線上派駐了
大批軍隊,並且多次對長城進行維修,最後一次大規模重修在明代。今天,
長城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它仍然具有象徵意義,一座座烽火台就象一
座座豐碑展示著我國發達的古代文明,也展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勤勞與智
慧。
烽火通信在每一站之間是以光速傳遞的,所以應屬於光通信一類,光的
速度是每秒30 萬公里,顯然比馬跑人行要快得多。在世界其它國家的古代歷
史上也有利用光來通信的記錄,1000 多年前的阿爾及利亞人就曾利用巨大的
銅鏡反射太陽光來傳遞情報。古希臘的歷史學家波列比曾發明一種利用光來
通信的辦法。他在古希臘建造了不少高塔,每相鄰兩塔相對的高處牆壁上都
鑿有5 個洞,每個洞可明可暗,5 個洞通過明暗不同的組合一共可有2 的5
次方種變化,也就是一共可以有32 種變化,希臘文一共有24 個字母,以每
種組合代表一個宇母就可以完全把這24 個字母傳遞出去,這樣一個字母一個
字母的傳遞就可以連成完整的句子,情報也就這樣一站一站地傳遞下去了。
這種通信方式可以說是現代電報的雛型,現代電報從原理上來說和古希臘的
光通信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利用的手段不同,一個是利用光,一個是利用電。
會飛的「郵遞員」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發達的,在平原地區還好些,在多山地區通信就是一
個比較令人頭痛的問題了。人們非常羨慕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鳥類,如果
能讓鳥類成為人類的郵遞員,通信自然要快捷多了。鴿子是人類最早馴養的
善於長途飛行的飛禽,其記憶力非常好,就是把它帶到幾千里以外,它也能
跨越高山大川、森林和海洋,飛回自己的家。據記載,1980 年一個葡萄牙人
將一隻南非鴿帶到葡萄牙的里斯本,但這只信鴿從里斯本出發,經過7 個月
的飛行,飛越了地中海和整個非洲大陸,最後還是返回了它在南非比勒陀利
亞的家,行程達九千公里。據科學家研究,鴿子的大腦對地球的磁場分布非
常敏感,它能通過對磁場的辨別找到飛回家的路線。鴿子是一種非常能吃苦
耐勞的鳥類,盡管一路上風餐露宿,天氣又變化莫測,時而朔風呼嘯,時而
大雨滂沱,但它仍能一往直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有時由於自然條件太惡
劣,送信的鴿子一路上水米未進,但仍會拼盡最後一點力氣飛到終點。當主
人拿到信件的時候鴿子也常因勞累過度而死去。
歷史記載中最早的信鴿通信是在公元前43 年,古羅馬將軍安東尼帶兵圍
攻穆廷城。當時羅馬大軍里三層外三層將穆廷城圍得風雨不透,困守在城內
的守軍根本無法派人和城外的援軍取得聯系。這時守軍指揮官白魯特想到了
鴿子。他把告急信綁在鴿子腿上,讓鴿子從空中飛過敵人的重圍而把消息傳
送給援軍。援軍得到了確切的情報,終於和城內的守軍里應外和,打退了安
東尼的軍隊。
近代軍事史上也有應用鴿子通信的戰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阿爾卑
斯山麓,法德兩軍展開了激戰。有幾個團的法軍被數倍的德軍圍困在阿爾卑
斯山以西的樺樹林中。為了讓友軍得到情報前來解救,法軍放出了十幾只信
鴿去報信。德軍發現了這一情況,馬上對這些信鴿進行射擊。大多數信鴿被
擊落了,但仍有兩只信鴿冒著槍林彈雨,歷盡艱險到達了目的地。這幾個團
的法軍也因此而獲得了解救。戰後,為了紀念這些英勇無畏的信鴿,法國人
為它們建造了鴿子紀念碑。直至今天,法國人仍然十分喜愛鴿子,飼養鴿子
非常普遍。許多野生的鴿子可以在廣場大街上自由自在地飛翔停留,和人們
和平相處。許多遊客還買來了鴿子愛吃的食物撒在廣場上供鴿子食用。故法
國也有「鴿子王國」之稱。
在我國飼養信鴿也有很悠久的歷史。信鴿用於通信在史書中也多有記
載。公元 1128 年,南宋大將軍張浚有一次視察部下曲端的營地,到了軍營,
空盪盪不見一個士兵,他非常惱火,就對曲端說要視察他的軍隊,曲端立即
將所統帥的 5 個軍的花名冊遞上。張浚指著花名冊說我要視察第一軍,曲端
不慌不忙地打開籠子放出了一隻信鴿,傾刻間第一軍將士全副武裝,飛速趕
到。張浚大為震驚,又說:「我要看你的全部軍隊。」曲端又放出四隻信鴿,
其餘四軍也奉召趕到。
不光是鴿子,大雁也能傳遞書信,現在還常常把送信的郵遞員稱為「鴻
雁」。漢朝時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鴻雁傳書的故事。公元100 年,漢朝大臣蘇
武出使匈奴,匈奴單於很欣賞蘇武的才能,想迫使蘇武投降匈奴,被蘇武嚴
辭拒絕。於是單於便將蘇武扣下,隨後把他流放到荒無人煙的北海(今貝加
爾湖)去牧羊,對他說什麼時候公羊生了小羊,什麼時候就放他歸漢。蘇武
在北海一帶放牧十九年,雖含辛茹苦,但始終不曾向單於屈服。後來漢昭帝
與匈奴和親,出使匈奴的漢朝使者問起蘇武之事,單於撒謊說蘇武已經死了,
但這位使者私下裡打聽到蘇武仍然在北海牧羊,於是回去後就把這個情況報
告了漢昭帝。當時的霍光想出了一個計謀,又派去一個使者並對單於說:「大
漢天子喜歡打獵,有一次射下一隻大雁,雁腿上系著一封信,是蘇武的親筆
信,上面寫著蘇武還活著,現在北海牧羊。」單於聽後,見無法抵賴,只好
放回了蘇武。雖然這只是霍光的一個計謀,但可以想像,當時一定有人已經
在利用大雁傳書了,否則這個故事就缺乏根據,霍光也不會想到這樣的計謀,
單於也不會輕信。據說現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些郵局中還有近百隻經人訓
練過的野鴨在擔任「郵遞員」負責送信呢。
風箏傳書
風箏是我們祖先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據說有
名的木匠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墨子
也曾造過「木鳶」。這些都是風箏的前身。東漢時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後,才
有了「紙鳶」,俗稱風箏。之所以叫風箏是因為人們常在紙鳶上拴一個竹笛,
放飛的時候,經風一吹竹笛就發出像箏一樣的聲音。
風箏不只是娛樂工具,在軍事上也曾起過很大作用。秦末楚漢垓下大戰
時,漢王劉邦將楚霸王項羽圍困在垓下城。項羽的軍隊四面被漢軍包圍,糧
草斷絕,人困馬乏,幾次突圍都沒有成功。為了瓦解楚軍士氣,漢王命人夜
晚在城四周的高空放飛風箏。風箏上安放了竹笛,夜風一吹,笛聲凄涼,漢
軍士兵又和著笛聲唱起了楚歌。城內楚軍以為楚國已被漢軍攻佔了,再也無
心戀戰,紛紛出城向漢軍投降。項羽雖然帶著幾百人沖出了重圍,但自覺無
顏再見江東父老,終於自刎於烏江之畔。
史書上也記載了真正利用風箏通信的例子。《新唐書》上寫了這樣一個
故事:公元782 年,唐朝節度使田悅發動叛亂,帶兵包圍了臨洛城,朝廷派
馬燧前去救援,但田悅的軍隊封鎖得很嚴密,無法與城內守軍取得聯系。這
時守軍將領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讓人把聯絡用的信件綁在風箏上,向援
軍駐扎的方向放飛。叛軍看到風箏明白了守軍的意圖,於是紛紛向風箏射箭,
無奈風箏飛得太高,叛軍鞭長莫及。守軍和援軍聯絡上後,里應外合,很快
打退了叛軍,解了臨洛之圍。
音響通信
在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過程中,70%的信息是通過視覺器官——眼睛
獲得的,20%是通過聽覺器官——耳朵獲得的,其餘百分之幾的信息,是由
觸覺、嗅覺、味覺等器官獲得。因此在通信形式的開發上,利用聲音進行通
信也是非常有潛力的。在現代通信中,電話利用的就是聽覺器官。古代在音
響通信方面也進行過許多嘗試。比如我國古代戰爭中,兩軍交兵,往往要用
聲音來傳遞命令,如擊鼓進兵,鳴金收兵等。這是因為打仗時敵我雙方混戰
在一起,人員交錯,靠人來傳遞命令是很困難的,而戰鼓一響卻可以一呼百
應。在現代的軍隊中,我們仍能看到利用聲音來傳遞信號的情形。比如進攻
時由號手吹響嘹亮的沖鋒號,夜晚睡覺時吹熄燈號,早晨吹起床號等。
在古代,由於沒有文字、交通也不方便,所以音響通信就利用得更為普
遍。非洲的一些土著部落幾乎每家都有長鼓和象牙號,很多大小事情都靠擊
鼓來聯系。各部落都有一套相當復雜的「鼓語」,不同的鼓聲,不同的鼓點
就代表了不同的意思。部落里甚至有專門負責擊鼓的人員,他們傳遞信息時
必須准確而熟練,不然就會鬧出笑話。有一次,剛果河畔的奧尼可部落的西
薩瑪村有一對年輕人要舉行婚禮,負責傳信的鼓手是個新手,由於不熟練以
至傳錯了消息,大家都以為是有人在辦喪事,於是紛紛帶著祭品趕來了。
19 世紀末,英國殖民主義者入侵蘇丹國,蘇丹人奮起抵抗,並在首都喀
士穆打敗了英軍。這一喜訊立即通過鼓聲傳遍了全國上下。蘇丹的近領埃塞
俄比亞也曾利用鼓聲報信的方法發布全國緊急動員令,號召全國各地人民做
好戰斗准備,迎擊入侵的義大利軍隊。

郵票是近代郵政的產物。而郵政的歷史,比郵票長得多。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周朝就已有郵政機構,那時稱務郵或驛,合稱郵驛。孔子曾說過:「德之流行,速於置郵傳命。」此種郵驛制度延續了2000多年,一直保持到1912年才取消。
我國古代郵驛只傳遞政府的公文和軍報,是不收郵費的,用不著發行郵票。但是為了辨別真偽,保證傳遞的准確、安全,歷代都規定了牌符制度,用牌符證明所傳的文書是真的。周代用竹符,漢代用銅符,唐代用銀符,宋代用木牌,塗漆寫字,有金字牌、青字牌、紅字牌等。金字牌,一天行400里,只有傳遞敕書和軍事機密文件才使用。J135《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紀念郵票。郵票圖案是戰國時期的虎節。虎身上有銘文「王命命傳憑」,意思是傳遞王命,供應車馬和飲食。這種虎節和虎符一樣,一分為二,一半發給傳遞軍事文書的信使,另一半發給驛站或關卡,以查驗是否符合,判別真偽。
清代還有一種排單制度。驛站傳遞公文或軍報都附粘「排單」或「火票」,沿途各站均須填明到達日期和時刻,查核有無延誤。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12月28日湖南沅州發到辰州的公文封套,粘連排單,填了到達各驛站的日期和時刻。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10月4日吉林到直隸(今河北省)的「將軍火票」。
古代郵驛是政府辦的,但不收寄老百姓的信件。老百姓要寄信件,只有靠熟人捎帶,非常困難。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開始出現了民信局,為民間傳遞信件。民信局是民辦的商業組織,資本大的,在各地設立分局、聯號或代理店,形成一定地共有通信網;資本小的,則與其他民信局建立聯系,互相接遞信件。民信局除捎運信件外,還辦理包裹、匯兌等業務。民信局沒有統一的收費標准,也沒有統一的郵票。民信局收寄信件的收費方式亦不完全一樣。有預收的,亦有信件收到時由收信人付費的。收寄費用,有的叫酒資或酒力,也有叫號金的。民信局收寄信件的收據。
歐洲的情況與我國相似。2000多年前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贊揚驛夫說:「不論雨雪風霜,不論酷暑嚴冬,還是黑夜,都不能阻擋信使迅速完成他們的郵班。」當時郵政是國王的特權,是為王家和朝臣寄送信件和傳遞信息的。以後商業發達了,郵政才逐漸發展到供商人使用。到了中世紀,歐洲有一些教會、學校、商行開始經營送信業務,為一般群眾寄送信件。那時民信局送信,不預收郵費,而是在信送到後才向收信人收取郵資。
17世紀中葉,法國民信局已很發達。年,在巴黎有一位名叫德.維拉葉(MONSIEUR DE
VELAYER,後為伯爵)的人建立了一個「小郵局」,收寄巴黎市區范圍內的信件。他向用戶出售一種紙片,上面印有「郵資已付」字樣。寄信人把這種紙片貼在信封上,投入信箱。「小郵局」定時開啟信箱,把信投交收信人。德.維拉葉創造的「郵資已付」的紙片,可以說是現行郵票的雛型。可惜他所創辦的『小郵局「不久便停辦了。他發行「郵票」、預收郵費的辦法也沒有堅持下來。到了1814年,撒丁尼亞王國(在今義大利境內),才重新採用德.維拉葉的辦法,發行了一種「郵戳紙」(STAMPED
PAPER),作為預付郵資的憑證,在各地郵局出售。寄信人把它貼在信封上,便可將信寄出。郵資是根據傳遞路程計算的。當時「郵戳紙」有三種面值,即15分、25分和50分。50分的「郵戳紙」為八角形,圖案是信差騎在馬上,吹著號角,賓士送信,用藍色印在光滑的白紙上,紙內印有水印。這種「郵戳紙」發行量很大,但實行時間很短,遺留下來的很少。因圖案中的信差似騎士,集郵者稱它為「騎士」票,視為珍品。
18世紀未葉,歐洲許多國家先後實行國營郵政,業務有所發展,但是仍照民辦信局的辦法,向收信人收取郵費。郵費仍按路程計算。但因當時有些國家本身並不統一,各邦幣制不同,互相折算,非常困難。國營郵政,被作為財政來源,郵費昂貴,人民負擔不起。據傳說,1835年,英國大不列顛島上有一位年輕美麗的姑娘,遠近聞名,向她求婚者很多。求婚者紛紛寫信給她,表示愛慕之情。姑娘每天收信數十件,所付郵資很多,不堪負擔。於是她拒收信件,不付郵費。當時象這樣拒收郵件的事很多。郵局傳遞信件,收不到郵費,受到不少損失。
還有一個傳說,1838年的一天,英國有位名叫羅蘭.希爾(SIR ROWLAND
HILL,後為爵士)的人在倫敦鄉間散步。他見到一位信差把信送給一位姑娘。姑娘瞧了一下信封,便把信還給信差,抱歉地說:「對不起,我沒有錢,付不起郵資,請把信退回去吧!」信差不答應,兩個人爭執起來。羅蘭.希爾上前勸說,代付了郵資,把信交給了那位姑娘。信差走後,姑娘對羅蘭.希爾說:「這封信是我哥哥寄來的。我們預先約好,他平安無事,就在信封上畫個圓圈,我看到這個記號,知道他平安無事,就不必收信,郵費也就不付了。」羅蘭.希爾聽了姑娘的話,深有感觸,立志研究改進郵政傳遞納費的辦法。

C. 祖先的發明創造(最少6種)介紹它們的發明過程和發明者

1、鼓:

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獸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達米亞的蘇默人製成了一人高的圓鼓,鼓身還繪有圖畫。後來有了小銅鼓和大銅鼓。15世紀騎兵用的大銅鼓,17世紀時開始為樂團採用。1692年蒲塞爾為「仙後」所作的配樂中就用上了。這種鼓現在叫定音鼓,19世紀有了低音大鼓。鼓聲可使節拍鮮明,粗獷有力。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定音鼓。

2、二進位制: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周易》就是五經之一的《易經》,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周易》相傳是由約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畫卦、周文王租判重卦、周公作爻(yao)辭,並經過孔丘修訂而成為《易經》。當代的電子計算機用的不是十進制而是二進制。二進制是誰發明的?《周易》中的「易數」用的就是二進制。換句話說就是伏羲發明了二進制,伏羲就是神農。傳說神農嘗百草才有五穀,我國才有原始農業。伏羲對我國社會的進步可謂大矣!我國北京的先農壇就是為了祭奠神農(即伏羲)而建造的,這里表達炎黃子孫對他的敬佩之情。

3、繩索: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我國人民開始用大麻纖維制繩。到公元紀元開始時,用大麻纖維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主要制繩材料。1775年,英國發明家馬虛發明制繩機,結束了手工制繩的時代。從1950年開始用人造纖維製造繩索,直徑約2毫米的馬尼拉繩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會折斷,而同樣粗的尼龍繩則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針:

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黃帝用指南針,在大霧中辨別方向,打敗了蚩尤。根據史書記載,中國人早在戰國時代已使用指南針。公元前3世紀的《韓非子》中說,戰國時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針)。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對此記載更詳。1090年,中國和阿拉伯航海家開始在船上裝設了指南針。作導航工具。歐洲在11世紀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針製成指南針。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區指南針的磁製已裝在有度的卡片上面,並以中央旋軸保持平衡。

16世紀時把指南針鑲在帶平架上,在船上發揮作用。19世紀鐵船用指南針要裝上一片弗林德斯頓鐵,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誤差。20世紀製成的船和飛機用陀螺羅盤儀指南針。根據旋轉頂點穩定姿態與星體有關的原理,陀螺羅盤有兩大優點:既不因接近金屬而偏轉,雙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國製成世界上第一台此類實用儀器。最優良的指南針是美國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號船上試驗成功,很快就被美國海軍採用。總之,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後來傳遍全世界為全球航海業等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5、養魚法:

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那時我國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魚卵,把它養大食用。1960―1970年代,歐美才用人工養殖蛙魚等魚類。英國等西歐國家現在每年由養魚場生產淡水養魚約有10萬噸。

6、赤道式天文儀:

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7、十進計數制:

中國人於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十進計數制。在現代科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歐洲人正式採用它的最早時間的證據,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發現的,而中國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便已經採用了。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紀的甲骨文中,見有中國人用十進制記述了「547天」的實弊渣改例。

8、印刷術:

公元前1324年,中國人已會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術是世界上第一種傳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資料信息傳播出去。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我們中國人從古時候起就使用印章,刻上人名或官銜。印章本來是官銜的標職,到公元前1324年,又開始用來加蓋在文件上;最初是用墨水,到公元五、六世紀才開始用紅色印泥。中國印章大多用皂石、玉石、竹子甚至象牙雕刻而成。中國人認為,有印章為憑的文件書信和票據經簽字更可靠。現在的印刷書籍中,最古老的是《金剛經》,由中國人王印刷,如今已成孤本。868年中國人發明了雕版印刷術,《金剛經》是凸版印刷,它是一幅5.25米的卷軸,用多塊長91厘米,寬36厘米的刻版印的。後來落在英國人手中,現藏於倫敦大英博物館。

1040年代中國刻字工人畢升在北梁嘩京歷年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泥六面體活字模,加熱變硬,按韻排在轉盤上。印時把活字鋪在有松脂、臘等粘合物的鐵板上,周圍用鐵框扎緊,放在火上加熱使粘合物熔化,冷卻後活字就粘在鐵板上了。印完後烤熱鐵板取出活字,以備日後再用。1403年朝鮮的李太宗創辦了最早的金屬鑄字工廠(當時朝鮮也用方塊字),又過了30年朝鮮參照古印度的梵文,創造了一套拼音字母以代替方塊字。現在的朝鮮文有40個字母,只需要少量字母就可拼出所有的字。1438年在德國梅茵茲城古騰堡居住的根弗第謝(德國人)創造了一套澆濤金屬字母活字的模具。用硬金屬雕出凸模字,再用錘字把凸模字壓在軟銅上,制出凹模,用凹模排在框架上印刷。到15世紀時大概已開始採用鉛錫合金。他在1451年印出歐洲第一本用活字印刷的書――《多納托斯拉丁文法》。約在1453年開始印刷拉丁文聖經。他的印刷機是用普通的螺旋壓榨機改裝的。把一頁為一個印版面上放在印刷的印台上,刷上油墨,鋪上紙張,用裝在螺旋下的壓印板加壓。一天才能排一頁,每小時只能印16張左右。

1457年,福斯特和舒奧佛發明了多色印刷,印出第一本雙色書――拉丁聖詩。1461年,班堡的靠士特把木刻版與活字印刷結合起來,印出第一本有插圖的書――德文的寓言,共有101張插圖。1470年法國人讓森在威尼斯設計出第一批羅馬活字。1477年托雷米繪制了《世界地圖》,用凹版印刷術印出,共26幅銅版印製。不易仿製,紙面上的油墨稍微鼓起,特點較多,易辨真偽,所以仍用於印刷鈔票、郵票和有價證券等。1501年義大利人格里福出了一套斜體字;1561年他把這些字縮小印出袖珍本書籍。(西方的斜體字主要用於強調字句。)1620年,荷蘭的伯靳奧發明了收字方便印刷術,每小時可印150份。1642年德國的賽根發明了鏤刻凹版印刷法,最適於印畫,首幅畫是德國伊利莎伯爵夫人的肖像。

1107年,中國人還發明了彩色印刷術。600多年後,1719年,德國的勒布朗設計的彩色印刷機取得了專利權。印出第一部書是《油畫色彩之調和》。1727年英國蘇格蘭金匠格特發明了澆鑄鉛版法。1775年法國人迪多制訂了量度活字大小的單位。1798年德國的遜納菲爾德發明平版印刷法,最適於印插圖。1875年英國首先使用膠印法,把圖像印到橡皮布上,然後正式印到彈性所需的材料上。1800年,英國的斯坦賀製成第一台鐵架印刷機代替了木製印刷機。每小時可印250張。1810年德國人在倫敦工作的哥尼格取得了蒸汽印刷機的專利權(機械化的手動印刷機),每小時可印400頁。1812年德國人哥尼格和鮑爾設計出滾筒式滾壓印刷機。《泰晤士報》賣了這台機器,每小時可印1100張。後來哥尼格還設計了每次能印兩面的印刷機。

1839年英、美、俄三國分別發明了電鑄版。用電鑄金屬板來代替木刻印板。1845年紐約的荷奧取得了第一架實用輪轉印刷機專利。費城的《紀事報》購買了這台機器。1848年倫敦《泰晤士報》的工程師阿普斯和考珀設計了一台輪轉印刷機,在此報運用,每小時能印8000張。1861年美國荷奧採用紙型制出的曲面鉛版,從此有了完全圓形的印刷版面。1852年,英國照相技術先驅塔爾博特發現了鋼線凸版印刷的原理,1880年首先採用這種辦法在紐約《畫報》上復印一張照片,標題是「紐約貧民窟一景」。1886年德國人默根索勒在美國工作發明了高速自動排字的策諾整排機,此機用於《紐約時報》。兩年後正式投產,每小時可排字模6000個左右,速度是最熟練工人的四倍。1887年英國公務員蘭斯頓發明了排字精良的莫諾鑄排機,此機於1897年正式投入生產。在此之前,1477年前人們就知道雕刻銅凹版印刷法;1895年奧地利人克利克發明了照相凹版法;1839年,許布約在美國發明了照相排字機。從此印刷商不要金屬活字,並改用平板印刷代替傳統的凸版印刷。此法是把字母相繼投射到照相紙上面,然後沖洗出來,貼到一頁樣本上。這張拼好的版用照相機轉拍在金屬板的感光膜上,經過酸蝕,使這塊印版具有1798年遜納菲爾德發明的石印版的性能;油墨只附著於版上有圖形的地方。現在,照相排字法已經取代了絕大多數傳統的排字方式。

1965年德國發明了電子照相排字機之後,開始了用電腦控制排字時代。先進印刷廠是整頁版面可在電腦屏幕上設計,設計者一頁版面編排妥當之後,就用電腦記憶裝置把全部內容存貯起來,包括文字、標題、圖片位置等等。然後,由電腦控制的激光器在照相紙上掃描,把整個版面的圖像印出來,再用照相法製成印版進行印刷,這叫激光照排法。當今世界上很多大型報刊都用先進方法進行排印,例如我國的《科技日報》、《中國電視報》和《北京晚報》等,都採用了此先進的印刷技術。

9、漆――世界第一種塑料: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13世紀已經發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陽市發掘出的「婦好」墓(葬於公元13世紀),她的上過漆的棺木就是證明。李約瑟說:「漆可能是人類所認識的最古老的工業塑料。」在古代中國,油漆業的組織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國家的製作中心。巴黎東方藝術博物館存有一隻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銘文除說明該杯製作於公元四年外,還刻有參加製作的七名工匠和製作中心的五位官員的名字。這個木酒杯表現了中國人兩千年前就有對製造工藝的看法;另一方面,這個杯子還表明當時的生產很可能已使用現代的工業生產的流水線那樣的工藝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已發現了漆的重要化學性質,發現了通過漆的蒸發過程使其變質的方法,發現了通過在漆中放幾只螃蟹殼,漆就會保持液狀,不會變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書和公元12世紀的李氏都提到螃蟹殼能使漆保持液態的特殊功能。現代科學家化驗證實,甲殼體組織內確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動的化學成份,其中一種酶就是漆變硬的酶。漆可以通過化學作用保持長久的液態,這使中國的這項生物化學工藝具有不衰的工業雛形模式。

10、銅鏡:

約公元前1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銅鏡。中國人於公元5世紀還發明了魔鏡;英國結晶學家威廉·布萊格到1932年,系統地闡明了魔鏡的理論,比中國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魔鏡是世界上最奇異的物品之一。魔鏡有何奇妙之處呢?在魔鏡的反面鑄有青銅圖案――圖像或文字,或二者兼而有之。反射光線的一面為凸狀,是由經拋光處理的青銅製成用作鏡面。在大多數照明情況下,這種鏡子看上去與其它的普通鏡子無異。但是,在明亮的陽光下使用魔鏡時,它反光的一面就能被「看透」。用鏡面將陽光反射到暗色的牆上,人們就能從投在牆壁上的影像中看到鏡面的圖案或文字。堅實的青銅製品變得透明了,這種令人感到神秘不解的現象使中國人給魔鏡取了透光鏡名稱。青銅是不透光的,然而實際使人感到透光,這是為什麼?這奧妙之深讓中外學者探討了幾百年,中國的科學家沈活和外國科學家威廉·布萊格爵士都發表過高見。威廉·布萊格爵士於1932年發現這一奧妙時說:「正是反射的放大作用使圖案清楚地顯現出來。」李約瑟正確地將這一切稱為「是在通向掌握金屬表現微細結構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

11、傘:

公元前1100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傘骨用竹或檀香木製成,上面覆以樹葉或羽毛做的傘面。公元12世紀英語才出現「傘」這個詞。以前一直只有陽傘,到1733年代,巴黎人用油布做傘面,才製成雨傘。1750年,英國的漢威到外國旅行後帶了一把傘面回倫敦,轟動一時。1874年雪靠耳附近迪卡地區的金屬拉絲工霍克斯取得弧形鋼質傘骨的專利權。有了此傘骨,傘可以收緊,從此成為英國紳士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發明了伸縮傘。在學術界也有人說,公元4世紀三國時期中國人才發明了傘。

12、風箏: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早在信史之前,傳說中國人已會放風箏。相傳公元前四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即公輸班)做了一隻風箏,升空三日而不墜。還有一個故事說一名將軍包圍了王宮,利用風箏測量宮牆與己方軍隊的距離。風箏可用於送磚上屋或在風箏尾部繫上魚鉤釣魚。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由荷蘭人傳到了歐洲。19世紀英國發明家克雷由風箏產生靈感而發明滑翔機。德克薩斯州演員科迪「上尉」,曾利用風箏拖動折疊式小艇,橫渡英倫海峽;1901年再接再勵,乘坐雙箱形風箏飛行,使英國陸軍部大感興趣。不久,飛機取代了軍用風箏,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駕駛他的新雙翼飛機時失事遇難。1970年,美國太空計劃設計了各種「飛行翼」,使風箏再次成為成年人的玩意兒,例如羅格樂樂折疊飛行翼,本是專為水星號太空船倉安全著陸而設計的,後來被降落傘取代了;但這種折疊翼,結果成為今日懸掛式滑翔機的機翼。風箏飛上天空為飛機飛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13、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發明了米酒。

14、弓箭:

中國人於公元前8世紀發明了弓箭。公元前200年中國人已發明了弩弓。它主要用於打仗和狩獵,可卧射、立射、騎射,威力甚大。而歐洲的義大利在公元10世紀才使用弓,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年。

15、古代機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東周時期,中國人就已發明了古代機器人。當今世間,只要談及機器人,言必歐美、東洋;然而可曾知道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機器人的,是我們中國人。我國制出的古代機器人不僅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廣泛,有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會跳舞的機器人、會唱歌吹笙的機器人、持賺錢的機器人和會捉魚的機器人……等,應有盡有。

會跳舞的機器人。我國唐朝的段安希說:西漢時期,漢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單於冒頓圍困。漢軍陳平得知冒頓妻子閼氏所統的兵將,是國中最為精銳驃悍的隊伍,但閼氏具有妒忌別人的性格。於是陳平就命令工匠製作了一個精巧的木機器人。給木機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並把它的臉上擦上彩塗上胭脂,顯得更加俊俏。然後把它放在女牆(城牆上的短牆)上,發動機關(機械的發動部分),這個機器人就婀娜起舞,舞姿優美,招人喜愛。閼氏在城外對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誤把這個會跳舞的機器人為真的人間美女,怕破城以後冒頓專寵這個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閼氏就率領她的部隊棄城而去了。平城這才化險為夷。

會唱歌吹笙的機器人。唐代的機器人更為精巧神奇,唐朝人張騖在《朝野全載》中說:洛州的殷文亮曾經當過縣令(相當於「縣長」),性格聰巧,喜好飲酒。他刻制了一個木機器人並且給它穿上用綾羅綢緞做成的衣服;讓這個機器人當女招待。這個「女招待」酌酒行觴,總是彬彬有禮。

會賺錢的機器人。唐朝時,我國杭州有一個叫楊務廉的工匠,研製了一個僧人模樣的機器人,它手端化緣銅缽,能學和尚化緣,等到缽中錢滿,就自動收起錢。並且它還會向施主躬身行禮。杭州城中市民爭著向此缽中投錢,來觀看這種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為主人撈到數千錢,真可稱為別出心裁,生財有道。

會捉魚的機器人。唐代的機器人還用於生產實踐。唐朝的柳州史王據,研製了一個類似水獺的機器人。它能沉在河湖的水中,捉到魚以後,它的腦袋就露出水面。它為什麼能捉魚呢?如果在這個機器人的口中放上魚餌,並安有發動的部件,用石頭縋著它就能沉入水中了。當魚吃了魚餌之後,這個部件就發動了,石頭就從它的口中掉到水中,當它的口合起來時,它銜在口中的魚就跑不了啦,它就從水中浮到水面。這是世界上最早用於生產的機器人。

此外,在《拾遺錄》等書中,還記載了古代機器人登台演戲、執燈伴瞎等機巧神妙。

16、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歐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鐵犁: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鐵犁。歐洲人到17世紀才使用鐵犁,比中國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公元1050年,中國人還發明了犁鏡,給犁裝上犁鏡,便於翻土,從而提高了農業產量。大約公元前3500年,米索不達米亞平原農夫發明了牛拉犁具。犁是人類早期開始耕地的農具,中國人大約自商代起已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鏵。公元前500年,歐洲農夫造出了鐵犁,犁前有二個輪了和一個犁刃(即犁鏵)。中國戰國時期在木犁鏵上套上了V形鐵刃,俗稱鐵口犁。犁架變小,輕便靈活,更可以調節深淺,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歐洲人於1700年代開始用先進的羅瑟蘭犁、蘭塞姆金鐵犁和播種機。1830年美國移民開始用迪爾銅犁,其他各大洲也開始用銅犁。總之,犁的發明、應用和發展,凝聚了中國人和世界其他各位發明家的心血,並顯現了他們的智慧。

18、大定音鍾:

中國人於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大定音鍾;歐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鍾,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長明燈:

大約在公元前589年,中國人發明了長明燈。燈蕊為石棉;燈油為海豹油或鯨油。

20、算盤:

公元前550年中國人發明了算盤,用於計算,也是自古以來商業上廣泛應用的計算工具,後來傳到世界各地,到12世紀才逐漸被現代阿拉伯數字所取代。到20世紀前蘇聯和遠東地區很多人仍然使用算盤,生塑算盤代替木竹算盤。目前世界上電子計算器和電子計算機有代替算盤的趨向,但因為算盤價格低廉,所以,用電子計算機在全世界完全代替算盤,至少還需要十年。

21、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國應用。已知最早的地毯起源於公元前五世紀的中國和伊朗。1606年,法國巴黎附近最早用上了織機編織的地毯。現在的地毯變為人造纖維和羊毛編織而成。

22、雙動式活塞風箱:

中國人於公元前5世紀發明了雙動式活塞風箱。西方於16世紀才用雙動式活塞風箱。比中國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涌缽

公元前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水涌缽。

24、空位表零法:

中國人在公元四世紀以前就開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國的算盤就是這樣表示的。按照西方的傳統說法,用符號「0」來表示零,是印度人在公元九世紀發明的,它出現在公元870年瓜摩爾的碑文中。但是,實際上,符號「0」的出現要比這早得多。在公元683年柬埔寨和蘇門答臘的碑文中,以及在公元686年蘇門答臘附近的邦加島上的碑文中,均出現這一符號。一些專家認為,這些國家出現的零的符號,是由中國傳過去的,而他們又將這符號傳到印度。零非常重要,如果忽視了零,那麼現代技術就會瓦解。當然用空位表示零這是中國人的一項發明,然而我們並不是說使用「0」符號的絕對優先權屬於我國,因為直到1247年「0」符號才第一次在我國印刷品中出現,盡管我們確信至少在一個世紀以前就已經使用這個符號了,但沒有人知道,這個表示零的符號中國人在何時、何地首先使用的,這是需要進一步考證的。

25、化學武器:

利用毒氣進行化學戰的歷史,在中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早期。在墨家早期著作中,就有關於利用風箱把在爐子內燃燒的芥末釋放出來的氣體,打入圍城敵軍隧道的記載。這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利用塹壕芥子氣早2300年。中國人化學武器有下列幾種:「糞彈」,這是毒氣彈的雛形。「飛砂彈」,它是將一管火葯放在陶罐里,火葯的成份是生石灰、松香、有毒植物的乙醇提取之。把這種武器從城牆上放下去,隨即炸開,致命毒物四散。「催淚彈」,公元二世紀中國人便使用催淚彈,它所產生的煙霧很快地使人淚如泉涌。海脈油、四川漆和海星等毒汁會使敵人聲音嘶啞。我國有的毒物能使敵人肌肉腐爛直至露出白骨。火矛包含著砒霜和一般的毒物。1540年貝林古西奧所著的《煙火葯學》一書中說,火矛被燃後,就吐出「熾熱地火舌,有兩三步遠,使人毛骨悚然」。在歐洲,直到1580年,砷才作為一種深受歡迎的東西,但在17世紀它被汞煙球所代替,這是當時中國奉獻給世界的禮物之一。

26、馬胸帶換具:

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馬胸帶換具。在此之前,西方在公元8世紀換馬的惟一手段是「項前肚帶換具」。這是一種不合理的方法,因為皮帶勒在喉部,意味著馬一旦使出最大力氣就會立即窒息死亡。我國發明的馬胸帶換具克服了這一缺點。我國的這項發明後來通過中亞傳到了歐洲。歐洲考古學家在公元7至10世紀的古墓中發現了胸帶換具遺物。

27、石油照明法:

大約於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氣照明法。

28、鑄鐵術:

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鑄鐵術。

29、馬肩套挽具:

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馬肩套換具。這比在歐洲出現胸帶具後一百年出現的肩套換具要早一千年。中國人還發現,肩套換具可以用另一種更簡單的方式:換繩可以拴在肩套(項圈的兩側,直接套在車上)。正是這種形式的肩套換具,今天仍在全世界普遍採用。

30、硝石鑒別方法:

中國人在公元前3世紀以前發現了硝。這比西方早2000年。在發明火葯之前,首先必須認識到並且獲得它的三種成分中最重要的成分,這就是硝石。西方在中世紀以前不知有此物,歐洲缺少此物,而中國資源豐富,並且可區別於其他礦物而予以提純。鑒別硝石是根據顏色反應。硝石燃燒發出紫色火焰可證實鉀的存在。中國人至少在公元前3世紀就會用此法鑒別硝石的存在。中國人發現硝石為後來發明火葯奠定了基礎。

31、世界上第一條等高運河―――靈渠。

西方於公元13世紀才建了等高運河,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體地圖: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3世紀就發明了立體地圖。在司馬遷寫的《史記》中,就記過了一張公元前210年繪制的秦始皇墓地圖。書上寫道:「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1985年6月《每日電訊》的一篇報導說:秦始皇墓地雖然還沒有打開,但是可能已經發現了。據說是墓入口處的地方發現了微量的水銀。考古學家猜測這可能就是上述立體地圖上所示的水銀。

早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有名的蓬萊仙山的地圖就出現在罐子和香爐上。這對以後立體地圖繪制技巧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公元32年將軍馬援講到的軍事立體地圖,河谷山脈的模型是用糯米製作的。此外,還出現了木刻的立體地形圖,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記述了這種地圖。1130年黃裳也製作了一張木刻立體地圖。此圖後來引了哲學家朱熹的興趣,他千方百計地收集木刻地形圖,以便進行研究。他自己也有時用粘土,有時用木刻製作立體地形圖。黃裳在一部《鶴林玉露》里,還講述了朱熹製作的一幅地形圖的情況:「(朱熹)嘗欲以木作華夷圖,刻山水凹凸之勢。合木八片為之。以雌雄榫鑲入,可以折。度一人之力可以負之。每出則以自隨,後竟未能成。」

很可能立體地形圖的製作由中國傳到阿拉伯,後又傳到了歐洲。1510年,保羅·多克斯製作了歐洲最早的地形圖,繪出了奧地利的庫夫施泰因的鄰近地區。阿拉伯人伊貝·巴蒂塔(公元1304―1377年)敘述了他在直布羅陀看到一張立體地形圖。中國以外的國家有關立體地形圖的記載沒有比這更早了。

33、吊橋:

中國人李冰於公元前3世紀在四川省灌縣修建了安藍橋。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纜鏈橋。它總長為320米,有八個孔,整個結構中沒有一塊金屬材料。此吊橋上鋪了板便於人們行走。這種用竹了做的索橋是極有效的,整個纜索是以竹子為內芯,外邊包著從竹子外層劈下的竹條(蔑片)編成的「辮子」。編成辮子是因為蔑片把內芯纏得越緊,纜索的強度就越大,從而增加了安全因素。並且,中國人於公元1世紀又發明了鐵吊橋。這橋可用於通行車輛。1655年到中國訪問的西方人馬丁·馬蒂尼曾描述過貴州境內一條河上的鐵索橋,並編在那個時期有名的巨著《中國圖集新編》中。西方的第一座吊橋,即溫奇橋。是公元1741年建成的,跨於英格蘭的提茲河上,它只有纜索而沒有橋面供車輛通行。由於歐洲人於1809年才建成第一座可以通行車輛的吊橋,因此在這方面中國人比西方要領先1800年以上。

34、記譜法:

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國人已發明了記譜法。二千多年前,中國的戰國時期已有管色譜,是中樂12律的簡號。約公元1200年科隆的弗蘭科在其著作中創造了一套節拍符號,把律音分為四種長短,逐漸演變成現代化的記譜法。

D. 非洲鼓是什麼

非洲鼓是非敬此洲土著民族的傳統樂器,屬皮膜類敲擊樂器,非洲鼓起源於十三世紀曼丁人建立的馬利王朝,是最具代表性的打擊樂器。非洲鼓演奏凳族通常是掛在脖棗稿弊子上邊走邊打,非洲鼓最特別的是一定要用手敲打,一手調整音調的高低另一手敲出節奏。

E. 非洲鼓的四個聲音,別叫什麼

非洲鼓,是一個俗稱,通常指的是來自西非的Djembe(金貝鼓,堅貝鼓),是西非曼丁文化雹孝的代表性樂器。傳統上,Djembe是徒手演奏,賣神主要有低、中、高三個音,而且需要和Dunun(墩墩鼓)配合,演奏與特定生活場景相關的鼓源配稿曲,來給舞者和歌手伴奏。現在Djembe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在不同的音樂、培訓領域發揮著它獨特的價值。

F. 哈馬加依舞蹈是什麼意思

哈馬加依舞蹈是一種古老的伊朗民族舞蹈,它源於古代伊朗的一種古老的民檔汪族舞蹈,它的特點是節奏激烈,動作靈活,表演者穿著伊朗傳統服裝,頭戴伊朗傳統頭飾,手持伊朗傳統的鼓棒,腳踩伊朗傳統的節拍器,節奏激烈,動作靈活,表演者穿著伊朗傳統服裝,頭戴伊朗傳統頭飾,手持伊朗傳統的鼓棒,腳踩伊朗傳統的節拍悶跡器,表演者以節奏快速的舞步跳動,表演者以節奏快速的舞步跳動,表演者以節奏快速的舞步跳動,表演者以節奏快速的舞步跳動,表演者以節奏快速的行罩仔舞步跳動,表演者以

G. 架子鼓中的透明鼓皮和白色鼓皮,在音質上有什麼區別

顏色問題不大,關鍵是鼓皮的材質,再就是鼓腔的材質和做工。

鼓皮的認識

音響名詞請參考聲音的種種

一.鼓皮發聲體與共鳴:

1.聲音是空氣振動,由一個音源開始,以聲波形式擴散,就像在平靜的池塘里丟入一顆卵石造成擴大的圓形漣漪。鼓面的松緊也能藉者增加或減少壓力來調音。對於全世界的打擊樂手來說,用邊框或是旋紐來將他們的鼓調到絕對或相對音高是家常便飯。調整螺絲(如歐洲人的定音鼓、或是伊朗的高腳形東貝鼓(Doumbek)),把鼓面弄緊、或是用水把鼓面弄濕(這樣鼓皮就會潮濕而變松)、或用火烤鼓皮(這樣鼓皮會變干,變緊、變低lower)。但鼓手也有可能超越樂器的性能,演奏出不同的音符,有些音符還頗精準。這對西方世界的我們來說真是一項大驚奇,因為我們都認為鼓只是種噪音製造機,我們所聽不出來的些微音高變化以及音色,在非洲或是印地安人就有可能聽的出來。

2.發聲體就是一個振動體。它在空氣中造成的聲波,也可以使另一個物體發生振動,如這物體的固有頻率接近或相等於聲波的頻率,就發生共振(Resonant),使這個物體的振動幅度很大,因而也就發出了相當大的聲音來。這種發聲體的共振,叫做共鳴。 3.上下皮鬆緊度相差正負10%大致上能獲得較佳共鳴音,松緊度相差太多則無共鳴。 4.當敲打鼓皮時,鼓桶身(Shell)也同時產生共鳴的振動頻率。我們可以試試看將鼓皮輕放鼓上,用棉槌輕敲鼓桶身或是以手指關節輕扣桶身,就能夠聽到桶身音高(Pitch)。

鼓皮鬆緊度適中的振動頻率,與鼓桶身振動頻率互相呼應,共鳴度佳。鼓皮調太緊或太松,與桶身的振動頻率無呼應,共鳴互相抵消,那麼鼓聲會變得死寂呆滯。

二.擊打鼓皮時,會產生下列的聲音:

鼓棒接觸鼓皮的撞擊聲音(Attack)。
鼓桶身的共鳴(Resonance)。
鼓的底麵皮產生的共鳴聲(Resonance)。
若打的是小鼓,小鼓響弦的聲音也包括在內。
在擊鼓時若想鼓聲嘹亮、清楚及傳得遠,鼓棒應在擊到鼓面後,盡快離開鼓面。同時要有足夠的力度令下鼓皮一同震盪。若擊鼓後,鼓棒仍然壓著鼓面,那麼底面2塊鼓皮便沒法產生共震,聽到的只有悶音。

三.有關鼓皮:

鼓皮的大宗主要是美國杜邦化學公司研發了一種稱做Mylar的聚脂薄膜(Polyester Film),而這種超高張力和強度的薄膜,不怕氣侯乾燥或是潮濕。如今台制鼓皮的原料也是進口的,只是有分兩種原料:1.美國3M公司生產的。2.杜邦公司生產的,來源都是由美國進口到台灣,跟REMO用的原料是相同的,但是生產技術略遜一籌。
鼓皮調松低頻較多,鼓皮調緊則高頻較多。
鼓皮以薄(Diplomat)、中(Ambassador)、厚(Emperor)區分,薄鼓皮音色較明亮細致,厚鼓皮低頻足、耐用、適合重金屬重敲擊。
通常共振面(下皮 Resonant side)以單層薄鼓皮為多。
不同的鼓皮厚薄、不同的鼓皮材質、決定了不同的音色。
鼓皮調得太松,打擊時鼓皮容易凹陷,鼓皮調得過緊,打擊時反彈力過大。
有人非常容易的就會打破或打凹鼓皮,許多鼓手也許會認為這是自然損壞,這就值得商榷了,因為有可能是你不正確的暴力擊法所致。當你用手向下按鼓皮到再也無法向下之處,如果你再強行向下按,超出鼓皮承受范圍後,就會出現凹點,甚至破裂。還有就是超出鼓皮承受范圍,並無法獲得更大的音量。

H. 非洲人們用手拍的那種鼓叫什麼鼓

非洲鼓(Djembe,音譯為金必)起源於非洲的肯亞部落,屬於當地土著的樂器。這種樂器與其他敲擊樂如中樂的大鑼、小鑼;西樂的定音鼓、大鼓、小鼓等有所不同,就是它一定要用手打。樂手演奏時,一手調整音調的高低,一手打出節奏,此樂器通常掛在脖子上邊走邊打,再配合舞蹈及歌唱,創出與別不同,充滿強勁節拍的非洲鼓樂

I. 木卡姆的伊朗—波斯木卡姆

主條目:伊朗音樂
伊朗古典音樂使用12個調式,即12種「達斯特加赫」,其中舒爾、瑪胡爾、霍馬雲、塞加赫、查哈爾加赫、納瓦、拉斯特一潘吉加赫為正格調式,而達什提、阿布阿塔、巴亞特一托爾克、阿夫沙里和伊斯法罕則是副格調式,它們是由正格調式派生出來的,被稱為「阿瓦茲」。伊朗人認為這些調式各自表現不同的情緒。如納瓦調式表現平安,霍馬雲調式表現幸福,塞加赫調式則表現痛苦和悲傷。
作為表演形式和音樂體裁的「達斯特加赫」也有12套。「達斯特加赫」的表演有很強的即興性,演奏一套「達斯特加赫」通常需要30一45分鍾,也可長達一小時,還可簡化到10分鍾。無論長短,每套「達斯特加赫」必須包括四個部分,以散板序奏「達拉馬德」開始,接下來依次為「阿斯勒阿瓦茲」、「塔拉尼夫」,最後在「蘭格」中結束。每套「達斯特加赫」的首尾使用同一調式,這一調式名也就成為這套樂曲的標題,如「納瓦達斯特加赫」、「舒爾達斯特加赫」等。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結部由各種程式化的曲調「古謝」構成,「古謝」可以使用其他調式。如在「舒爾達斯特加赫」中,在演奏「古謝」時可以把fa變為升fa,這樣就會引起調式色彩的變異。「古謝」可長可短,有時用地區命名,如「熱布爾古謝」、「拉萬迪古謝」;有時用人名命名,如「胡馬雲古謝」、「曼伊古謝」。在12套「達斯特加赫」中所用的所有「古謝」統稱「拉迪夫」。學會演奏「古謝」需要很高的技巧和創新的精神。伊朗的傳統唱法較為特殊,演唱中常用一種稱為「塔赫里爾」的真假聲交替唱法。伊朗的傳統樂器品種紛繁,有彈撥樂器塔爾(六弦琉特)、塞塔爾(四弦琉特)、桑圖爾(揚琴)、和卡龍(近似維吾爾族樂器卡龍);拉弦樂器有卡曼恰(與維吾爾族樂器艾捷克類似);吹奏樂器有嗩吶、稱為「納伊」的簫;打擊樂器有手鼓、冬巴克鼓等。自由節奏是伊朗器樂曲演奏中的特點。

J. 請問這個鼓叫什麼鼓很喜歡很想知道它的名字!!!謝謝朋友們了!

好像叫做迦納鼓,是非洲鼓的一種。

閱讀全文

與伊朗的鼓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為什麼是世界第三 瀏覽:522
青島中程收購印尼鎳礦在什麼位置 瀏覽:277
越南到順化要多少時間 瀏覽:75
伊朗首都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41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民革如何 瀏覽:488
美國打伊朗會有什麼後果 瀏覽:585
印尼有什麼補腎的東西 瀏覽:414
考研調劑去英國留學怎麼申請 瀏覽:686
伊朗和中東相當於哪個國家 瀏覽:48
印尼巴士模擬器怎麼樣換車牌 瀏覽:378
如何正確理解把握中國夢 瀏覽:202
5800印尼盾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235
伊朗現任總統叫什麼 瀏覽:1005
伊朗你19多少 瀏覽:900
現代伊朗特水箱換個多少錢 瀏覽:990
英國大學欠費多少錢 瀏覽:894
為什麼印尼大蒜粉便宜 瀏覽:182
印度得了多少斤 瀏覽:697
中國移動手機卡注銷怎麼辦 瀏覽:772
2021去印尼瓦工工資多少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