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幫亞美尼亞

伊朗為什麼幫亞美尼亞

發布時間:2022-09-25 11:23:27

A. 亞美尼亞人被滅國2300年後,為什麼又成功復國了

縱觀世界各國歷史,沒有哪個國家比以色列建國還要艱難,以色列的猶太人在經歷了上千年的流亡,在二戰前還遭遇了一次窮凶極惡的大屠殺,最終還能聚集到一起建國,建國以後還打退了阿拉伯世界的4次進攻,不得不說以色列的猶太人真是一個很頑強的民族。

但是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和以色列十分相似,但是他們比猶太人還要頑強得多,在被滅國2300多年後,於1991年成功復國,這個國家就是位於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亞美尼亞共和國。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存在沖突的納卡地區

所以,亞美尼亞和以色列有著同樣嚴峻的國際形勢。但又有所不同,因為以色列有美國人撐腰,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沖突實際上是西方人和阿拉伯人世界的對抗,所以以色列在幾次沖突中都能夠占據上風,並且保持穩定的發展,而亞美尼亞則不同,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亞美尼亞就失去了靠山,所以日子很不好過。

B. 梯里達底三世有多少軍隊多少人

摘要 目錄

C. 亞美尼亞可不可以找庫爾德武裝幫忙呢

近日,亞美尼亞終於等來了他們期盼已久的外來支援土耳其軍方發現有超過2000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分子正在北上,以支援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的軍事行動。此事引起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強烈不滿,公開揚言要“毫不猶豫地採取軍事行動,將其全部消滅。”

庫爾德武裝站到亞美尼亞一方固然令土耳其頭疼,但站在幕後的俄羅斯才是埃爾多安真正忌憚不已的存在。據悉,就在幾天前,俄羅斯空天軍出動了蘇-34戰斗轟炸機,空襲了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組織營地,造成超過70人死傷的慘痛傷亡。而這場空襲,也被外界普遍視為俄羅斯對土耳其的警告之一。

對此,埃爾多安指責俄羅斯單方面破壞敘利亞和平,要求俄羅斯停止此類行為,但普京並未對此做出回應。另據美聯社報道,此次庫爾德武裝加入亞美尼亞一方作戰,其幕後可能也是俄羅斯在操作——由於美軍的撤退,部分庫爾德武裝組織失去了美國的直接支持,因此轉而尋求俄羅斯的幫助。還有猜測認為,現在亞美尼亞的經濟形勢非常不好,因此很可能是俄羅斯或伊朗在幕後為亞美尼亞暫時墊付僱傭庫爾德武裝人員的費用。

D.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概況
國名:亞美尼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rmenia, kbrf Fhvtybz),簡稱亞美尼亞。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自上而下由紅、藍、橙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紅色象徵烈士的鮮血和國家革命的勝利,藍色代表國家豐富的資源,橙色象徵光明、幸福和希望。亞美尼亞曾是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當時的國旗是在原蘇聯國旗的旗面中間加一個稍寬的藍色橫條。1991年宣布獨立,正式採用紅、藍、橙三色旗為國旗。
國徽:為雄鷹和獅子支扶著盾徽,雄鷹在左,獅子在右。盾面上有四組圖案,代表該國歷史上的四個王朝,象徵悠久的歷史;中間為一個小盾,上繪有山峰、湖泊。盾徽下面是一條被打斷的鏈子,交叉著綠枝和箭。
國家元首:總統羅伯特·科恰良(Robert Kocharyan),1998年4月就職,任期五年;總理安德拉尼克·馬爾加良(Andranik Margarian ),2000年5月任職。
重要節日:建軍節:1月28日(1992年);種族滅絕日:4月24日(1915年,奧斯曼帝國對亞族人實施種族滅絕);第一共和國成立日:5月28日(1918年成立第一共和國);憲法日:7月5日(1995年);亞美尼亞共和國獨立日:9月21日(1991年9月21日亞舉行全民公決,正式宣布獨立);悼念1988年大地震死難者日:12月7日。
自然地理: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亞美尼亞是位於亞洲與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南部的內陸國。東鄰亞塞拜然,西部和東南部與土耳其、伊朗及亞塞拜然的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接壤,北界喬治亞。地處亞美尼亞高原東北部,境內多山,全境90%的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北部是小高加索山脈,境內最高點是西北高地上的阿拉加茨山,海拔4090米。東部有塞凡窪地,窪地中的塞凡湖面積1360平方公里,為亞美尼亞境內最大的湖。主要河流為阿拉克斯河。西南部的亞拉臘大平原被阿拉克斯河分成兩半,北部屬亞美尼亞,南部則歸土耳其和伊朗。氣候隨地勢高低而異,由乾燥的亞熱帶氣候逐漸變成寒帶氣候。地處亞熱帶北部的內陸氣候乾燥,屬亞熱帶高山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為-2~12℃;7月平均氣溫為24~26℃。
首都:埃里溫(Yerevan,Thtdfy),人口110. 21萬(2003年1月)。1月平均氣溫為-5℃,7月平均氣溫為25℃。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0個州和1個州級市:希拉克州、洛里州、塔武什州、阿拉加措特恩州、科泰克州、格加爾庫尼克州、阿爾馬維爾州、阿拉拉特州、瓦約茨·佐爾州、休尼克州和埃里溫市。
人口:380萬(2003年1月)。其中亞美尼亞族佔93.3%,其他民族有俄羅斯人、庫爾德人、烏克蘭人、亞述人、希臘人等。官方語言為亞美尼亞語(屬印歐語系的獨立一支,古亞美尼亞語與古希臘語相似,現代亞美尼亞語接近土耳其語),居民多通曉俄語。亞美尼亞人信奉基督教。
簡史:公元前9世紀~公元前6世紀,在現亞美尼亞境內建立了奴隸制的烏拉杜國。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3世紀,亞美尼亞領土處於阿凱米尼得王朝和塞琉古王朝統治下,建立了大亞美尼亞國。後兩次被土耳其和伊朗瓜分。1804年~1828年間,兩次俄伊戰爭以伊朗失敗告終,原被伊朗佔領的東亞美尼亞被並入俄羅斯。1917年11月,亞美尼亞被英國和土耳其佔領。1920年1月29日建立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同年12月30日以該聯邦成員國身份加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直屬蘇聯,成為加盟共和國之一。1990年8月23日,亞美尼亞最高蘇維埃通過獨立宣言,並改國名為「亞美尼亞共和國」。1991年9月21日,亞美尼亞舉行全民公決,正式宣布獨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聯體。
政治:1995年7月5日,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新憲法規定,亞美尼亞繼續實行總統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承認多黨制。總統的任期為5年,不能連任;在國內居住10年以上、年滿35歲的亞美尼亞公民均有權競選總統。新憲法還賦予總統解散議會和決定提前選舉議會的權力。另外,總統還擁有任免政府首腦的權力。議會稱國民議會,是亞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經濟:亞獨立後,由於同前蘇聯國家經濟聯系中斷,納卡戰爭後遭亞塞拜然、土耳其封鎖,經濟一路下滑。2000年起有所升,但總體仍處於轉軌過渡時期。2002年經濟發展態勢良好,GDP同比增長12. 9%,創歷年最高。政府積極採取措施吸引外資、發展高科技產業、扶持中小企業、加速私有化和擴大內需,取得一定成效。但資源匱乏、出口有限、資金不足等因素仍嚴重製約亞經濟發展。2002年12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3. 67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22. 6美元。貨幣名稱:德拉姆(lhfv)。資源主要有銅礦、銅鉬礦和多金屬礦。此外,還有硫磺、大理石和彩色凝灰岩等。主要工業部門有機器製造、化學生物工程、有機合成、有色金屬冶煉等。主要旅遊景點是首都埃里溫和塞萬湖自然保護區。主要出口產品為寶石和半寶石加工製品、食品、非貴重金屬及其製品、礦產品、紡織品、機械設備等。主要進口產品為寶石和半寶石、礦產品、非貴重金屬及其製品、食品等。
軍事:根據1997年6月國民議會批準的國防法,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部是領導武裝力量的國家機關,國防部長對武裝力量實施直接指揮。軍隊實行全民義務和合同制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士兵服役期為兩年,每年春秋兩季徵兵。軍官按合同制服役。入伍時簽訂三年合同,期滿可續簽,也可自由退役。凡服役滿二十年以上者可享有領取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總兵員4萬多人,編為5個步兵軍。此外,國防部和總參分別下轄若干直屬部、分隊。
新聞出版:全國有980家新聞機構,其中報紙596家,雜志148家,電視公司186個,廣播公司53個,通訊社25家。主要報刊有:《亞美尼亞共和國》,亞文、俄文,1990年創刊,官方報紙,發行量3500份;《亞美尼亞之聲》,俄文,1991年創刊,獨立報紙,發行量3500分;《葉爾基爾》(意為「祖國」),亞文,1991年創刊,達什納克楚瓊黨中央機關報,1994年12月被查封,1998年3月恢復出版;《阿茲格》(意為「民族」),亞文,1991年創刊,自由民主黨機關報。主要通訊社有亞通社(Fhvtyghtcc),1920年成立,國營;亞信息社(Fhvbyaj),2001年成立,私營;諾揚-塔潘(Yjzy Nfgfy)等。主要電台:亞公共廣播電台,國營,1926年建台,用亞美尼亞、俄、阿拉伯、伊朗、庫爾德、英、西班牙、喬治亞、亞塞拜然、土耳其、法等語言播出。主要電視台有亞公共電視台,國營,1956年建台,用亞美尼亞語播出。
外交: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重點鞏固與俄羅斯傳統戰略盟友關系,積極發展與美和西方國家關系,參加北約「和平夥伴關系」框架內活動,爭取加入歐盟,尋求安全多元化。因納卡沖突與亞塞拜然敵對,與土耳其有世仇,阿、土對亞進行政治、經濟封鎖。亞歡迎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對納卡沖突進行調解,表示願與阿、土開展高層對話,發展區域合作。加強與喬治亞和伊朗等近鄰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深化與東歐、中東國家的聯系。積極參與歐洲委員會、獨聯體、黑海經濟合作組織等國際和區域組織的事務。2001年,亞成為歐洲委員會正式成員,並當選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成員。「9·11」事件後,宣布開放領空,支持美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加強與國際組織在納卡調解問題上的合作與對話。
與中國關系:1991年12月27日,中國承認亞美尼亞共和國獨立。1992年4月6日,亞美尼亞共和國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E. 比猶太人還要苦命,歷史上的亞美尼亞人到底有多悲慘

我們都知道,猶太民族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的一個民族。盡管他們在某些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但是這2000多年開始,他們就經歷了滅國,流放,在各地中備受歧視,在二戰之中更是被納粹進行了大規模屠殺,但是不影響他們今天成為一個發達國家,歷史上還有一個民族比猶太民族還要可憐,至今都是窮的響叮當。

三、始終有復國的念頭

盡管經歷了悲慘的生活,長期被奴役,但是亞美尼亞人從來沒有忘記過復國,亞美尼亞人心中有堅定的信仰,經歷的挫折使他們的內心更加團結。他們時刻沒有忘記復國,後來即使生活窮困潦倒,但是生活在海外的亞美尼亞人仍然願意幫助自己的國家。

F.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打仗,為什麼會引起美國民眾的大規模遊行活動

近幾天,美國國內也爆發了多起針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遊行示威活動。

美國爆發的遊行示威人群分為兩種:一種是由亞美尼亞族人掀起的,要求美國支持亞美尼亞的遊行;另一方,則是由亞塞拜然族和一些土耳其族的美國人發起的,抗議亞美尼亞「入侵」亞塞拜然納卡地區,要求美國施壓亞美尼亞的遊行。

因為,亞美尼亞實質上還是有俄羅斯的支持,俄羅斯在亞美尼亞擁有著一個駐扎著4000名俄軍的第102號基地,同時俄羅斯還和亞美尼亞簽署有集安條約,俄羅斯有借口有隨時出兵的合法理由,而另一邊的伊朗,因為擔心亞塞拜然暗中策劃伊朗國內的亞塞拜然人鬧獨立,伊朗國內的亞塞拜然人足足有1500萬人,比亞塞拜然國內總人口還多,所以伊朗也支持亞美尼亞。

有句話叫「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美國其實還是站在偏袒亞塞拜然一邊的。

G. 為什麼會發動伊朗—拜占庭戰爭

伊朗—拜占庭戰爭是拜占庭同伊朗薩桑王朝在前亞細亞爭奪霸權的侵略戰爭。

根據共同對蠻族作戰條約的規定,拜占庭曾向伊朗支付現金補償。公元6世紀初,拜占庭拒絕繼續支付,遂成為公元502~506年戰爭的導火線。

502年,一支龐大的伊朗軍隊侵入美索不達米亞,並侵佔了阿米達城。506年,匈奴人經高加索侵入伊朗,迫使伊朗同拜占庭締結和約。伊朗的附庸國伊比利亞和拉濟卡成為公元6世紀20年代伊拜戰爭的主要戰場。拜占庭和伊朗在確定政治方針中,宗教起著很大作用。

伊比利亞和拉濟卡分別於337、522年定基督教為國教,而伊朗信奉拜人教,從而它們與伊朗的關系惡化了。拜占庭給伊比利亞以援助,導致527~532年的戰爭。

528年,伊朗在伊比利亞立足之後,便出兵進攻拉濟卡,但被拜占庭和拉濟卡聯軍擊退。530年,伊軍4萬人包圍了美索不達米亞的達刺要塞。由拜占庭東部部隊指揮官韋利薩里統率的達刺守衛部隊,在要塞正面的平原上同伊軍交戰,擊敗了一倍於己之敵。伊軍損失5000人,拜占庭人損失不大。在達刺戰斗中,拜占庭步兵是戰斗隊形的基礎,他們在隱蔽物後使用投擲武器。決定戰役勝負的是用來攻擊敵人的騎兵弓箭手。

531年末,科斯洛埃斯一世繼承伊朗王位,他在位期間,伊朗達到鼎盛時期。科斯洛埃斯一世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軍事改革。除原有的民軍外,同時又由中、小地主組成一支常備軍。

主要兵種為機動的騎兵,步兵仍然起輔助的作用。在常備軍中服役的軍人開始領取薪餉。科斯洛埃斯一世撤銷了總司令的職位,將其權力分配給4個總督,由他們負責民政管理和軍事指揮。

作為軍事長官,總督享有斯帕赫別德的封號。科斯洛埃斯一世的軍事改革是企圖建立一支由鐵甲騎兵和步兵組成的正規軍。這次改革鞏固了沙赫政權和中央政府。

公元6世紀,拜占庭軍隊大部分由雇傭兵組成,士氣低落,軍事學術水平不高。公元7世紀,拜占庭社會經濟制度的根本變革改變了拜占庭軍隊的兵員補充制度和組織形式。農村公社農民取代奴隸和佃農,逐漸成為主要生產者,兵役就是他們的主要義務之一。

伊朗曾多次企圖奪取拉濟卡,近逼攸克辛海,從北方威脅拜占庭,但這些企圖在555年以慘敗而告終。562年,伊朗和拜占庭在達刺締結為期50年的「永久和約」。根據條約,伊朗將拉濟卡割讓給拜占庭,自己保留了斯萬涅特。

570年伊朗人侵佔了阿拉伯西南部的葉門,並把拜占庭的盟友——衣索比亞人從那裡逐出,受拜占庭唆使的突厥人和可薩人從東部襲擊伊朗,從而導致了新的戰爭。

590年初,伊比利亞部隊佔領了阿爾巴尼亞。伊朗人和可薩人在北高加索展開了軍事行動,拜占庭作為可薩人的盟國也派部隊前往高加索。590年底,伊軍在巴赫拉姆?楚賓統帥的指揮下,在北高加索擊潰了可薩人,並侵入斯萬涅特和阿爾巴尼亞,但在阿拉斯河被羅曼統帥指揮的拜占庭部隊擊敗。

572~591年的戰爭以591年在泰西封城締結和約而結束。根據條約,為酬報摩里士皇帝在科斯洛埃斯二世沙赫同巴赫拉姆?楚賓統帥爭奪王位的內戰中對科斯洛埃斯二世的幫助,伊朗將前些年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外高加索侵佔的領土歸還給拜占庭。

602~629年的戰爭起因於科斯洛埃斯二世借口替被殺害的摩里士皇帝報仇,對拜占庭皇帝福加斯進行討伐。他在13年裡攻佔了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基列涅亞和小亞細亞。

614年,伊軍首次出現在非洲,並佔領了下埃及。622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利用優勢的船隊把部隊從君士坦丁堡調往基利基亞的亞歷山大勒塔,並把部隊部署在伊斯城郊的築壘兵營里。科斯洛埃斯二世派遣以薩爾巴爾為首的大部隊前往抗擊拜占庭人,把拜占庭人封鎖在托羅斯山區。

但是,希拉克略率領部隊沿著崎嶇難行的小道及時地穿過山嶺,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伊朗人的後方,將其後衛部隊擊潰;隨後,佯裝撤退,將伊軍全部誘入地勢對其不利的地方,迫其交戰,並將其擊潰。希拉克略將部隊留在哈里斯河沿岸富庶的卡帕多基亞,自己返回君士坦丁堡徵募補充兵員。

623年春,為了打擊薩爾巴爾和薩伊斯率領的、對拜占庭在卡帕多基亞的部隊有威脅的伊軍後方,希拉克略率領5000精兵,乘船駛往特拉帕作斯。

由於拜占庭部隊的果斷機動,伊軍被迫撤向米季亞;希拉克略率領的部隊遂與在卡帕多基亞的拜占庭部隊會合。希拉克略逐走伊朗人後,號召居住在從攸克辛海到希爾加尼海地區的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居民拿起武器反抗伊朗。

希拉克略募集相當大的兵力後,征服了直到阿拉斯河的整個亞美尼亞,並向米季亞—阿特羅巴特那的首都甘扎克城推進。

科斯洛埃斯二世在該城附近集結有4萬軍隊。伊朗人得知拜占庭人進攻後,慌忙向伊朗腹地撤退。希拉克略部隊實施迫擊,佔領了甘扎克城,使伊軍遭受重創。希拉克略率領部隊到達希爾凡和希爾加尼海後,便駐紮下來過冬。

624~626年,伊軍曾試圖收復失地,但未成功。

627年12月1日,在底格里斯河域的尼涅維遺址附近發生了一場血戰,伊朗部隊被擊潰。

628年,科斯洛埃斯二世被陰謀者們殺害後,其子希魯伊埃於629年同拜占庭締結和約。根據條約,希魯伊埃將科斯洛埃斯二世在位期間伊朗在亞洲和埃及侵佔的領土歸還拜占庭。

伊朗—拜占庭戰爭大大削弱了兩國的力量,使它們無力抗擊阿拉伯征服戰。在歷次戰爭中,伊朗人都避免同以高度密集隊形作戰的拜占庭人近戰,多半採用散開隊形,以投擲武器與拜占庭人對抗。

與此相應,拜占庭軍團逐步由弓箭手、投石器手和投擲炮手組成,他們與排成數列橫隊的重裝戰列步兵協同作戰。每個軍團配屬有一個由數艘小船和渡河保障人員組成的舟橋組,以及圍攻要塞的所需器材。在伊拜戰爭中,拜占庭人常常用土掩體、壁壘、壕溝和木塔加強部隊的配置,在這些隱蔽物中部署著射手和投擲炮。

H. 伊朗—拜占庭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伊朗—拜占庭戰爭是拜占庭同伊朗薩桑王朝在前亞細亞爭奪霸權的侵略戰爭。

根據共同對蠻族作戰條約的規定,拜占庭曾向伊朗支付現金補償。公元6世紀初,拜占庭拒絕繼續支付,遂成為公元502~506年戰爭的導火線。

502年,一支龐大的伊朗軍隊侵入美索不達米亞,並侵佔了阿米達城。506年,匈奴人經高加索侵入伊朗,迫使伊朗同拜占庭締結和約。伊朗的附庸國伊比利亞和拉濟卡成為公元6世紀20年代伊拜戰爭的主要戰場。拜占庭和伊朗在確定政治方針中,宗教起著很大作用。

伊比利亞和拉濟卡分別於337、522年定基督教為國教,而伊朗信奉拜人教,從而它們與伊朗的關系惡化了。拜占庭給伊比利亞以援助,導致527~532年的戰爭。

528年,伊朗在伊比利亞立足之後,便出兵進攻拉濟卡,但被拜占庭和拉濟卡聯軍擊退。530年,伊軍4萬人包圍了美索不達米亞的達刺要塞。由拜占庭東部部隊指揮官韋利薩里統率的達刺守衛部隊,在要塞正面的平原上同伊軍交戰,擊敗了一倍於己之敵。伊軍損失5000人,拜占庭人損失不大。在達刺戰斗中,拜占庭步兵是戰斗隊形的基礎,他們在隱蔽物後使用投擲武器。決定戰役勝負的是用來攻擊敵人的騎兵弓箭手。

531年末,科斯洛埃斯一世繼承伊朗王位,他在位期間,伊朗達到鼎盛時期。科斯洛埃斯一世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軍事改革。除原有的民軍外,同時又由中、小地主組成一支常備軍。

主要兵種為機動的騎兵,步兵仍然起輔助的作用。在常備軍中服役的軍人開始領取薪餉。科斯洛埃斯一世撤銷了總司令的職位,將其權力分配給4個總督,由他們負責民政管理和軍事指揮。

作為軍事長官,總督享有斯帕赫別德的封號。科斯洛埃斯一世的軍事改革是企圖建立一支由鐵甲騎兵和步兵組成的正規軍。這次改革鞏固了沙赫政權和中央政府。

公元6世紀,拜占庭軍隊大部分由雇傭兵組成,士氣低落,軍事學術水平不高。公元7世紀,拜占庭社會經濟制度的根本變革改變了拜占庭軍隊的兵員補充制度和組織形式。農村公社農民取代奴隸和佃農,逐漸成為主要生產者,兵役就是他們的主要義務之一。

伊朗曾多次企圖奪取拉濟卡,近逼攸克辛海,從北方威脅拜占庭,但這些企圖在555年以慘敗而告終。562年,伊朗和拜占庭在達刺締結為期50年的「永久和約」。根據條約,伊朗將拉濟卡割讓給拜占庭,自己保留了斯萬涅特。

570年伊朗人侵佔了阿拉伯西南部的葉門,並把拜占庭的盟友——衣索比亞人從那裡逐出,受拜占庭唆使的突厥人和可薩人從東部襲擊伊朗,從而導致了新的戰爭。

590年初,伊比利亞部隊佔領了阿爾巴尼亞。伊朗人和可薩人在北高加索展開了軍事行動,拜占庭作為可薩人的盟國也派部隊前往高加索。590年底,伊軍在巴赫拉姆·楚賓統帥的指揮下,在北高加索擊潰了可薩人,並侵入斯萬涅特和阿爾巴尼亞,但在阿拉斯河被羅曼統帥指揮的拜占庭部隊擊敗。

572~591年的戰爭以591年在泰西封城締結和約而結束。根據條約,為酬報摩里士皇帝在科斯洛埃斯二世沙赫同巴赫拉姆·楚賓統帥爭奪王位的內戰中對科斯洛埃斯二世的幫助,伊朗將前些年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外高加索侵佔的領土歸還給拜占庭。

602~629年的戰爭起因於科斯洛埃斯二世借口替被殺害的摩里士皇帝報仇,對拜占庭皇帝福加斯進行討伐。他在13年裡攻佔了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基列涅亞和小亞細亞。

614年,伊軍首次出現在非洲,並佔領了下埃及。622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利用優勢的船隊把部隊從君士坦丁堡調往基利基亞的亞歷山大勒塔,並把部隊部署在伊斯城郊的築壘兵營里。科斯洛埃斯二世派遣以薩爾巴爾為首的大部隊前往抗擊拜占庭人,把拜占庭人封鎖在托羅斯山區。

但是,希拉克略率領部隊沿著崎嶇難行的小道及時地穿過山嶺,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伊朗人的後方,將其後衛部隊擊潰;隨後,佯裝撤退,將伊軍全部誘入地勢對其不利的地方,迫其交戰,並將其擊潰。希拉克略將部隊留在哈里斯河沿岸富庶的卡帕多基亞,自己返回君士坦丁堡徵募補充兵員。623年春,為了打擊薩爾巴爾和薩伊斯率領的、對拜占庭在卡帕多基亞的部隊有威脅的伊軍後方,希拉克略率領5000精兵,乘船駛往特拉帕作斯。

由於拜占庭部隊的果斷機動,伊軍被迫撤向米季亞;希拉克略率領的部隊遂與在卡帕多基亞的拜占庭部隊會合。希拉克略逐走伊朗人後,號召居住在從攸克辛海到希爾加尼海地區的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居民拿起武器反抗伊朗。

希拉克略募集相當大的兵力後,征服了直到阿拉斯河的整個亞美尼亞,並向米季亞—阿特羅巴特那的首都甘扎克城推進。

科斯洛埃斯二世在該城附近集結有4萬軍隊。伊朗人得知拜占庭人進攻後,慌忙向伊朗腹地撤退。希拉克略部隊實施迫擊,佔領了甘扎克城,使伊軍遭受重創。希拉克略率領部隊到達希爾凡和希爾加尼海後,便駐紮下來過冬。

624~626年,伊軍曾試圖收復失地,但未成功。

627年12月1日,在底格里斯河域的尼涅維遺址附近發生了一場血戰,伊朗部隊被擊潰。

628年,科斯洛埃斯二世被陰謀者們殺害後,其子希魯伊埃於629年同拜占庭締結和約。根據條約,希魯伊埃將科斯洛埃斯二世在位期間伊朗在亞洲和埃及侵佔的領土歸還拜占庭。

伊朗—拜占庭戰爭大大削弱了兩國的力量,使它們無力抗擊阿拉伯征服戰。在歷次戰爭中,伊朗人都避免同以高度密集隊形作戰的拜占庭人近戰,多半採用散開隊形,以投擲武器與拜占庭人對抗。

與此相應,拜占庭軍團逐步由弓箭手、投石器手和投擲炮手組成,他們與排成數列橫隊的重裝戰列步兵協同作戰。每個軍團配屬有一個由數艘小船和渡河保障人員組成的舟橋組,以及圍攻要塞的所需器材。在伊拜戰爭中,拜占庭人常常用土掩體、壁壘、壕溝和木塔加強部隊的配置,在這些隱蔽物中部署著射手和投擲炮。

I. 亞美尼亞戰爭哪方是正義的

亞塞拜然是出於反擊。亞塞拜然是正義。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干架那實際上是有兩千年的事情了,亞塞拜然是波斯帝國的西北邊區,亞美尼亞是羅馬帝國的東部屏障,這是一段精羅震怒、綠羅狂喜的歷史。

沙俄在和波斯的戰爭中奪取了部分亞塞拜然領土,變成現在的亞塞拜然共和國(還有很大一部分原亞塞拜然在伊朗境內),這樣以前打生打死的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就在一個國家內生活了。

沙皇和布爾什維克還在的時候,大家都是跟著俄羅斯大哥吃飯,也不敢有啥意見。結果因為人口遷徙,還有行政區劃亂畫,雙方矛盾一直擠壓著。

(9)伊朗為什麼幫亞美尼亞擴展閱讀

亞美尼亞戰役,540年波斯與拜占廷兩帝國之間的戰爭又起,波斯國王科斯洛埃斯一世率軍入侵敘利亞,攻陷安條克城,並於次年奪取了庇特拉要塞。

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命令培利塞留東返,率師御之。542年,波斯軍失利,被趕出拜占廷領土。543年,拜占廷軍隊約3萬人侵入波斯所屬亞美尼亞,波斯軍戰大捷,全殲入侵的拜占廷軍隊。

J. 請問:俄羅斯與土耳其、伊朗的歷史糾葛和現實政治狀況

土耳其、伊朗與俄羅斯有著密切的歷史文化聯系,在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獨立後,土耳其、伊朗也非常重視與這些獨聯體國家發展關系,力圖成為對該地區各個國家有影響力的政治經濟夥伴。

一、歷史聯系與合作的基礎

地處西亞的土耳其、伊朗在地理上與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毗鄰,歷史聯系非常緊密。中亞五國和亞塞拜然的居民大都信奉伊斯蘭教,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歷史傳統與鄰近的土耳其、伊朗非常接近。喬治亞、亞美尼亞與土耳其、伊朗也有很多接觸和歷史恩怨。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亞塞拜然等民族同屬突厥民族,語言屬突厥語系,與土耳其近似。塔吉克民族語言則屬波斯語系,與伊朗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歷史上土耳其和伊朗為爭奪外高加索地區曾經多次進行過戰爭。中亞、外高加索地區與土耳其、伊朗在歷史上經常被同樣的強國所征服,頻繁接觸,文化上相互影響,直至近代才由於歐洲列強的瓜分被分割開來。
公元10世紀,中亞古老的民族是東伊朗的各個部落,他們實際上是今天塔吉克人的祖先。公元前6至前4世紀塔吉克和土庫曼曾由伊朗阿契米尼德王朝所統治。數百年後,中亞的操突厥語民族人數逐漸增加,並與中亞原來的居民不斷接近、融合。11世紀下半葉統治河中地區的卡拉汗尼王朝同塞爾柱突厥人發生過戰爭。16世紀以後烏茲別克人在中亞地區上升為佔有一定優勢的民族,進入波斯北部,與波斯人等周邊民族間既有戰爭,又有交流。18世紀30年代,波斯曾短暫征服中亞地區。
外高加索的亞美尼亞和喬治亞民族由一些古老的土著居民融合而成,曾受到過希臘馬其頓人、羅馬人的侵擾和影響,與土耳其、伊朗等地的早期國家聯系緊密。亞塞拜然民族形成較晚,大約是在11-13世紀,長期接近南方的伊斯蘭世界。到16世紀,外高加索地區成為奧斯曼土耳其與波斯(伊朗)爭奪的對象。兩個國家戰事頻繁,最後形成了土耳其佔領西喬治亞的一部分和亞美尼亞、波斯佔領亞塞拜然的格局。1722年彼得大帝的「波斯進軍」使沙皇俄國也成為一個「競爭者」。由於同時遭到土耳其的進攻,波斯被迫與俄國訂立了城下之盟。隨後,三方圍繞外高加索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一個世紀,1828年和1829年,俄羅斯與波斯、土耳其分別簽訂條約,奪得了外高加索。[1] 南亞塞拜然仍屬伊朗,西亞美尼亞則有一部分為土耳其所有。被土耳其政府視為「異教徒」的亞美尼亞人在近代史上曾幾度受到大規模迫害。[2]
沙俄吞並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後,中亞和外高加索土著居民依舊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保持了過去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就人種、風俗來說,多數中亞和外高加索民族更接近波斯人和土耳其人。本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蘇聯逐步打開國門和各共和國自主權的增加,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同鄰近土耳其、伊朗很快實現了高層接觸和經貿往來。而當時蘇聯領導人對土耳其現代化模式的「興趣」也推動一些共和國的領導人把土耳其視為足以信賴的「樣板」。1991年,土耳其總統厄扎爾和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曾進行過互訪,簽署了多項雙邊合作協議,明確哈土兩國將在各個領域建立長期互利合作關系。獨立後,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重新尋找自己的文化淵源,開始了一種「本土化」的回歸。在「非俄羅斯化」的過程中,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很容易、也很自然會與土耳其、伊朗等國接近。地理上的便利,文化上的相近,語言、風俗習慣上的相似,加上經濟上的互相需要,使雙方的合作關系發展較快。
90年代初,對土耳其模式的「充分肯定」使土耳其成為中亞國家和亞塞拜然最受歡迎的「朋友」,甚至一些中亞國家和亞塞拜然聘請土耳其專家作總統的顧問。1991~1993年,一些中亞國家決定改用拉丁字母,與土耳其在文化、教育、幹部培養等方面的聯系空前地增加了。對於年輕的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來說,獨立初期難以找到一種把國家凝聚起來的力量,難以找到可供依賴的發達的、有著歷史延續性的國家傳統。在這種情況下形成了政治上的「真空」,添充進來的有各種各樣的思潮,其中佔有優勢的自然是當地居民最容易接受的伊斯蘭思想和突厥主義思想。伊朗和土耳其則被視為這二者的代表。
多數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因考慮本身的內外部因素,與伊朗關系一般,如擔心影響與美國的關系,政治取向上也很不一致。盡管在交通方面伊朗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伊朗對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它既不能提供中亞國家所需的資金,也不能提供新工藝。伊朗不可能在中亞和外高加索市場上有引人注目的一席之地,只能希望在該地區同外部世界,准確地說,是同歐洲和東南亞國家的交通運輸方面起到特殊的「橋梁」作用。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同樣也想起到這樣一個聯繫世界上兩個經濟增長中心的作用,成為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樞紐。伊朗由於處於中亞與波斯灣、地中海之間,其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對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鄰國多數中亞國家領導人對土耳其、伊朗抱有好感並寄予了較大的期望,想藉助於這個有著血緣、語言、宗教聯系在一起的「穆斯林兄弟」,使自己早日成為國際大家庭中的一員,同時在經濟上、特別是交通運輸方面解決本國面臨的現實困難。外高加索國家在發展對外聯系時,伊朗、土耳其作為南邊的兩個鄰居也不容忽視。而土耳其、伊朗等國也希望與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建立密切的關系,打算藉助於這些獨聯體國家的經濟、科技潛力為自己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擴大國際活動空間,為在國際事務和國家爭端中處於有利位置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礎。土耳其、伊朗1992年把中亞五國和亞塞拜然拉進「中西亞經濟合作組織」。多數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把同土耳其、伊朗發展合作關系作為外交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土耳其和伊朗對中亞國家的政策

由於地理上和文化上佔有一定的優勢,土耳其、伊朗絲毫不隱瞞向中亞和外高加索輸出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產品的戰略意圖,藉此來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增強自己的經濟實力。甚至土耳其和伊朗國內有的政治勢力夢想恢復再現「突厥帝國」和「泛伊斯蘭國家」的輝煌,試圖在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找到市場。
(一)土耳其對中亞五國的政策
土耳其是同中亞五國關系非常密切的「南方」穆斯林國家。土耳其在發展經濟和推行社會政策方面有成功之處,其世俗模式對中亞國家有吸引力。[3] 其經驗也受到中亞各國的重視。中亞國家希望土耳其成為聯系西方大國的「橋梁」,土耳其也很注意在中亞施加影響,關心中亞的能源開發和政策取向。土耳其是第一個承認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獨立的國家,非常重視發展與這些國家的全面合作關系。[4]
土耳其對中亞的政策包括:
積極與中亞國家的高層接觸,通過簽署文件和經常性的磋商確立友好合作關系。如1992-1997年,土耳其總統3次訪問哈薩克,與哈薩克簽訂了包括《友好合作條約》在內的共56項文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和人文等各個領域。其中1995年6月,土耳其總統德米雷爾訪問哈薩剋期間,簽訂兩國進一步發展和深化合作宣言和48項合作協議、備忘錄和會談紀要。土耳其與其他中亞國家也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等許多項協議,還多次邀請中亞國家的領導人到本國訪問。1992年10月,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等國的總統應邀出席土耳其舉行國慶活動。每年都有中亞國家的領導人訪問土耳其。蘇萊曼·德米雷爾當選為土耳其總統後,非常重視保持和發展同中亞國家的關系,僅在1996-1997年他就對中亞地區進行了5次訪問。
擴大經濟貿易合作,鼓勵本國企業對中亞進行投資。土耳其與中亞國家簽署了經濟貿易合作協定、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議、避免雙重課稅協議、銀行間相互理解備忘錄等合作文件。至1995年6月,土耳其向哈薩克投資的大型項目即達34個,1998年在哈的2200家外國公司中來自土耳其的有319家;1992-1996年土耳其向土庫曼的投資達到15億美元,合資項目超過60個。1997年土耳其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協調委員會來監督、協調對中亞的投資和政策。土耳其在中亞的主要投資方向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築工程承包,土耳其公司往往能夠在眾多對手中一舉中標,優勢在於與這些中亞國家政府有著良好的關系,加之其價格和施工質量都具有競爭力;二是輕工業和食品工業中的加工生產領域;還有是旅館業和旅遊等;三是藉助於投資土耳其的國際資本進入中亞地區,土耳其公司作為世界上的大跨國公司在中亞的中介與合作夥伴,如同西門子公司聯合取得在哈薩克建設電站權,與可口可樂公司聯合在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建立工廠。
希望在解決中亞原料和資源的開發和運輸方面發揮作用。1992年7月,土耳其電力和自然資源部與哈薩克動力和燃料資源部簽署了在勘探開採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礦藏以及建設動力項目等方面進行合作的備忘錄。
1994年6月,土哈兩國簽署石油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土耳其在36年中可得到21.6億桶石油和2089億立方米天然氣,總價值達490億美元。1995年土耳其和哈薩克成立了工作小組對運輸哈石油及土石油公司參與哈石油工業等問題進行研究,提出方案。哈方認為經過土耳其的這條運油線路所經地區政局較穩定,因此是很有前途的運油線路。土耳其對土庫曼與伊朗合作的「跨世紀管道工程」持積極態度,土耳其總統德米雷爾在1994年10月親自前往土庫曼,參加該工程的動工典禮。1995年1月,土庫曼總統尼亞佐夫訪問土耳其以後,十分贊賞土耳其對中亞在改善交通運輸狀況的支持。土耳其計劃鋪設一條經裏海海底的輸油管道,以把石油從哈薩克的油田輸送到土耳其在地中海的港口。1998年10月底,中亞國家的領導人聯袂參加土耳其建國75周年慶祝活動。在安卡拉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與土耳其、亞塞拜然、喬治亞領導人就鋪設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石油管道問題簽署一項聯合聲明。
在國際事務中加強合作,力圖在中亞的穩定與發展方面發揮作用。土耳其對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提出的亞信會議和烏茲別克領導人提出中亞安全與合作論壇達倡議都表示支持。與中亞國家簽署反對恐怖活動、非法擴散武器和麻醉品的協議,幫助中亞國家培訓軍人。土耳其首倡「突厥語國家首腦會晤」機制,與中亞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和亞塞拜然等國的領導人定期舉行最高級磋商。
重視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土耳其向中亞國家在科技、文化領域投入很多,如通過衛星無償為中亞國家播放土耳其的電視節目。土耳其每年接納大批來自中亞國家的留學生,出資在中亞建立國際大學。
(二)伊朗對中亞國家的政策。
由於擁有地緣和文化上的便利,伊朗進入中亞比較早,土庫曼因為與伊朗有長達1700公里的共同邊界,而且政治經濟中心都靠近伊朗,因此,土庫曼領導人認為,伊朗是土庫曼實施新經濟計劃的「最有利的夥伴」,土庫曼「在各個方面同伊朗擴大和加深緊密的合作,這對整個地區都是有益的」[5] 。但由於伊朗的經濟實力有限,尤其是無法滿足中亞國家對資金和技術的需求,因此伊朗與中亞國家在經濟聯系方面進展緩慢,在中亞各國的對外貿易額中只佔有1%左右的比例,甚至遠遠落在鄰國土耳其的後面。伊朗於是改變策略,充分發揮其地緣優勢,把重點放在幫助解決中亞國家的交通困難方面。在1997年哈塔米當選總統後,伊朗對中亞地區的跨國合作表現得更為積極。[6]
伊朗對中亞五國的政策表現為:
通過成為幫助中亞國家走向世界市場的「紐帶」來確立自己的影響。中亞五國同西方國家、亞太國家的貿易額逐年增長,伊朗積極促進亞歐陸路運輸走廊的建設。中亞國家都屬內陸國家,缺乏海洋通道,伊朗可以為中亞國家提供便捷的通道,使中亞國家走向波斯灣。1994年8月24日,土庫曼總統尼亞佐夫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與伊朗領導人簽訂一項「跨世紀工程」協議,商定修築一條經伊朗到土耳其,長約4000公里的輸氣管道,投資額達70億美元。1996年5月,從伊朗的馬什哈德經薩拉赫斯到土庫曼的捷詹的鐵路通車,這使中亞國家有了一條到達出海口的最近的鐵路,也使從中國連雲港到波斯灣的「大陸橋」全線貫通。1996年哈薩克經伊朗運輸的石油產品達到200萬噸。1997年12月,伊朗總統哈塔米和土庫曼總統尼亞佐夫同時出席了分別在伊朗和土庫曼舉行的長度為140公里的土伊天然氣管道克爾佩澤-庫爾特庫姆的開通儀式。這是第一條中亞國家獨立後修築的天然氣管道,投資近2億美元。伊朗在交通方面的努力受到中亞國家的歡迎。
廣泛開展經濟合作。僅1992年一年中,伊朗在土庫曼的合作項目就達30多個。兩國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旅遊和經貿合作協定等多項合作文件。雙方還在開放邊界、簡化通行手續、建立邊防貨站,開設阿什哈巴德-德黑蘭空中航線,建立共同的汽車聯運公司,建立信貸機構等諸多方面採取措施,以圖進一步密切兩國關系。1992年10月,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訪問伊朗,兩國簽訂《哈伊相互理解和合作宣言》,建立了經濟、交通、文化、科學合作混合委員會,簽署在石油采運、能源開發和銀行合作的備忘錄。1993年10月,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訪問哈薩克,簽署《哈伊相互關系與合作備忘錄》等9項文件。1992年11月,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訪問伊朗,簽訂關於烏伊兩國關系基礎的聯合宣言、兩國中央銀行間合作協議、在經濟、工業、科技領域合作備忘錄、政府間貿易合作協議、貨物運輸合作備忘錄、郵電通訊協議、政府間航空運輸協議等。1993年10月,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回訪烏茲別克,與卡里莫夫總統簽署關於建立烏伊兩國經貿、工業、科技領域合作混合委員會議定書、貨運、汽車運輸、道路建設、開辟兩國首都間航空線路、解體、石油、天然氣、農業、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協議。
1997年5月,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訪問塔吉克,雙方簽署了塔伊合作聲明和6個備忘錄,備忘錄涉及兩國外交、經濟、交通和工業部門之間的合作問題。1998年12月,塔吉克總統拉赫莫諾夫對伊朗進行正式訪問,簽署兩國在國防、能源和運輸等領域合作的共16項協議。
在中亞地區安全、特別是調解沖突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伊朗在調節塔吉克沖突中十分活躍,在伊朗首都德黑蘭1997年5月舉行了塔吉克對立兩派之間的和平談判。伊朗還曾表示要在土庫曼的軍隊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與中亞國家密切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往。伊朗與中亞國家簽訂電視廣播、文化交流等合作協議。伊朗幫助土庫曼在各地修造清真寺並派遣神職人員,大量資助土庫曼的宗教、文化活動。但中亞國家領導人比較謹慎,表示與伊朗的關系不是建立在宗教因素的基礎上。[7]
(三)土耳其、伊朗發展與中亞五國關系中的困難
盡管佔有一些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但土耳其、伊朗在中亞遠未達到預期的目標。這與其他外部勢力的競爭和中亞國家的戒心有關。首先,土耳其和伊朗經濟實力有限,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下風。如伊朗和土耳其經過幾年的努力,在中亞五國的外貿夥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但很難有大的突破。1994年中亞地區向俄羅斯的出口供貨超過土耳其30倍,超過伊朗上百倍。進口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比例。土耳其、伊朗同中亞國家的貿易水平低,方式落後,非常不穩定。如1996年土庫曼同土耳其的雙邊貿易額達到近2億美元,成為土庫曼的第三大貿易夥伴,但1997年兩國的進出口額急劇下降,僅為7000萬美元。伊朗70年代末80年代初伊斯蘭革命以後,完全「脫離」西方,國內私人資本發育緩慢,生產狀況不佳,很少能給中亞國家的市場提供所需要的商品。而且對於中亞國家急需引進的先進工藝和設備,伊朗不具有優勢。
其次,土耳其和伊朗在國際上分別屬於不同的集團,前者追隨美國和西歐大國,後者與俄羅斯有特殊的關系,兩國都無力成為在國際上發揮重要影響的國家,只能在作為聯系國或者中介國。在經濟和政治上土耳其和伊朗能夠給中亞五國的援助都是相當有限的,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存在著矛盾,伊朗受到美國的排斥,也使中亞國家在發展同土耳其、伊朗關系時,要考慮俄羅斯對土耳其以及美國對伊朗的態度。 中亞國家都遠離石油、天然氣、棉花等自己「拳頭」產品的銷售市場,而且到出海口都要跨越相鄰的國家,交通問題亟待解決。土耳其和伊朗可以在這方面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卻與其他大國的利益難以相容,如土耳其與俄羅斯是宿敵,伊朗同美國對抗了近20年。修管道和鐵路都需要聯合一些國家,投入數十億乃至於上百億美元的資金,伊朗和土耳其的國力都有限,獨木難支,想處於優先的地位都很困難。
再次,中亞國家與土耳其、伊朗在發展「夥伴」關系方面理解不同。土耳其、伊朗在政治合作上熱情很高,而中亞國家在經濟上對土、伊的期望很大,雙方發展關系時不容易「合拍」。在中亞,按居民的情況劃分烏茲別克和塔吉克被認為是應屬「穆斯林國家」的行列,伊斯蘭教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而在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伊斯蘭教有自己的特點,它們與伊朗的伊斯蘭教都有較大的差別。即便是在烏茲別克和塔吉克,當局對「泛伊斯蘭」主義也持堅決抵制的態度,如烏茲別克領導人對伊斯蘭極端勢力十分戒備,中亞國家的憲法幾乎無一例外地接受了西方的原則,而不是伊斯蘭的原則。另外,中亞國家對伊斯蘭教介入政治和「泛突厥」思想持反對態度,也限制了伊朗、土耳其同這些國家發展關系。
中亞國家與土耳其、伊朗的關系在經過一個「蜜月」階段後趨於冷靜。1991~1992年,土耳其就開始為這些國家提供貸款,土耳其和伊朗商品的湧入也緩解了中亞市場的貧乏。中亞國家出現的與土耳其、伊朗發展雙邊關系的熱潮到90年代中期開始迅速降溫,主要原因是受經濟實力的限制和其他國家的競爭。中亞國家開始學會在國際交往中優先考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轉而採取一種現實的態度,從而把同土耳其、伊朗的關系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

三、土耳其、伊朗對外高加索國家的政策

土耳其和伊朗是外高加索國家的鄰居,與該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聯系。土耳其與亞塞拜然同屬突厥民族,文化上彼此親近,又與美國等西方大國有著軍事政治同盟關系;伊朗則可以利用宗教、地理及跨界民族方面的優勢,背後又聯著整個伊斯蘭世界,可以為外高加索地區的穆斯林架起一座「信仰」橋梁。獨立後,伊朗、土耳其成為外高加索三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如土耳其在喬治亞對外貿易中占第一位,超過了俄羅斯。由於自己的經濟實力有限,土、伊兩國無法對外高加索國家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加之土耳其與亞美尼亞、伊朗與亞塞拜然歷史上有「宿仇」,因此與外高加索國家在經濟聯系方面障礙重重,進展緩慢。
土耳其積極發展同亞塞拜然的政治、經濟、軍事關系;對亞美尼亞則採取了敵視的政策。1993年初土耳其參與對亞美尼亞的封鎖,決定對亞美尼亞的所有飛機關閉其領空,並停止從陸路向亞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在亞塞拜然人民陣線垮台後,土耳其失去了在外高加索的陣地。俄羅斯強有力的行動也使土耳其被迫退卻,但土耳其並不想放棄能夠爭取到的利益。1994年土耳其開始強調與俄聯合調解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沖突,盡可能不與俄羅斯在外高加索正面對抗。同時,土耳其也批評俄羅斯的「擴張主義」,運用經濟手段改善同包括亞美尼亞在內的所有外高加索國家的關系,土耳其和亞美尼亞兩國關系雖然難以實現正常化,但民間貿易往來有所增加。土耳其在美國的支持下爭取敷設一條經本國港口運出亞塞拜然石油的管道。這條管道計劃途經喬治亞通往土耳其,有繞開俄羅斯的政治目的,同時也使外高加索各國都能在經濟上受益。
土耳其對喬治亞也十分友好。2000年1月,土耳其總統德米雷爾訪問喬治亞,在與喬治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會談時,雙方一致表示,維護高加索地區的安全是喬治亞和土耳其兩國對外政策的優先任務。兩國領導人討論了有關地區形勢問題,以及兩國在政治、經濟、能源領域的合作的問題,並簽署了聯合聲明、兩國政府間開展技術合作協議備忘錄等4項文件。在會見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德米雷爾提出了有關國家締結旨在加強高加索地區穩定與和平的「高加索公約」的倡議,謝瓦爾德納澤對德米雷爾的倡議表示贊賞,並稱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伊朗由於同阿、亞兩國都接壤,曾力圖在調解納-卡沖突中發揮重要作用。1992年5月伊朗總統在德黑蘭與阿亞兩國領導人簽署和平解決沖突的聲明。伊朗既可以幫助亞塞拜然解決石油出口的「新交通線」問題,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亞美尼亞對能源的需求,伊朗境內又有亞塞拜然少數民族。因而,格、阿、亞等外高加索國家雖然都避免與伊朗發展密切的關系(主要因為伊朗同美國尖銳對立,而這些新獨立國家又極其需要美國等西方大國的經濟、政治支持),但也需要伊朗的幫助。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幫亞美尼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簽證有效期多少年 瀏覽:893
越南胡志明市有什麼好買的 瀏覽:537
義大利skam在哪裡拍的 瀏覽:327
伊朗一克藏紅花多少錢 瀏覽:916
成為英國律師要花多少錢 瀏覽:614
中國最早是如何信奉佛教 瀏覽:446
中國在世界實力怎麼樣 瀏覽:847
英國天氣什麼時候來最好 瀏覽:908
印尼果凍果學名是什麼 瀏覽:973
中國給印度修鐵路多少錢 瀏覽:133
怎麼評價印尼海嘯 瀏覽:190
hi小v英國有什麼學校 瀏覽:861
印尼的163rb是什麼意思 瀏覽:615
伊朗和伊拉克戰爭持續了多少年 瀏覽:976
伊朗開車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966
大理石印度紅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405
西班牙跟義大利哪個是強隊 瀏覽:708
中國現在多少人有疫情 瀏覽:88
pectc中國哪個醫院有 瀏覽:735
蘇州哪裡有賣義大利手工冰淇淋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