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為什麼選擇向中國、俄羅斯靠攏
1.在伊朗核問題中伊朗需要強大的盟友作支援;
2.中\俄都是大國,有支援它的實力;
3.中\俄都與美國暗中較量;
4.伊朗明白自己對於中\俄的戰略利益,(對於俄羅斯它和伊朗是唇亡齒寒;對於中國伊朗有它喜歡的石油)所以中\俄會幫助它;
5.伊朗同中\俄沒有利益沖突.
6.其它西方大國大都敵視伊朗;
7.伊朗的周邊鄰國不是敵視它就是太弱.
Ⅱ 為什麼伊朗只選擇向中國靠攏
因為伊朗雖然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其也是由意識形態建立的國家,不是自經濟基礎形成的上層建築的國家,而是用一種伊斯蘭革命理論締造的國家。因而不被資本主義國家所接受 ,當年因為伊斯蘭革命, 美國鼓動伊拉克 入侵伊朗,打了八年的兩伊戰爭,伊朗人頂住了,但依舊為美國所敵視,被逼到中俄一遍。
Ⅲ 為什麼伊朗總統的名字艾哈麥迪-內賈德中間用「-」,而不是圓點
那隻是外國人的姓名嘛,兩個標點符號的作用是一樣的,就是停頓一下,都一樣,可以互換
Ⅳ 德黑蘭地理位置偏遠,伊朗為何將其選為首都
早在9世紀,德黑蘭還是個很一般的小村莊,其知名度也不高。但在蒙古人滅掉拉伊後,很多人為了避難選擇逃到德黑蘭。伊朗歷史中,他們曾頻繁遷都,最後是把首都定在了德黑蘭,這讓人感到費解,德黑蘭究竟是怎樣被選中的呢?
漫長的歷史,32次遷都
和中國悠久的歷史一樣,伊朗也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變遷。從公元前到公元後,從近代到現代,伊朗的版圖在紛紛擾擾的歷史軌跡中多次改換,一個又一個王朝興起又顛覆,一座又一座城市誕生又湮滅。正是在這更替的政權中,伊朗有了32次的遷都。
但是政府雖有遷都的打算,奈何沒有足夠的資金。況且,現今的德黑蘭早已不是那個可以隨隨便便「拋棄」的小村落。這里是伊朗的政治中心,許多大型企業與文化學府都在此地。而且人民對其還懷有深厚的文化情感。要想立馬搬遷幾乎是不可能的。故而也只好先「暫居於此」,再徐徐圖之了,這遷都打算的背後也是滿滿的無奈啊。
Ⅳ 伊朗百姓不斷窮困,為何還是那麼支持哈梅內伊呢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意思是作為國家領導人來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去民心,最終也會失去天下,所以成也百姓,敗也百姓,說明了百姓那是每個國家統治的根本。所以任何國家都必須以百姓為根本,一切為了百姓的利益,為了百姓的一切。那些不斷讓百姓生活提升,幸福的國家,自然越來越強大。而反之如果不斷讓百姓窮困,領導人自然會被推翻。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伊朗。現在伊朗百姓不斷窮困,民不聊生,為何百姓卻還是那麼支持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
所以窮困潦倒也並不可怕,這一點非常直接。現在伊朗的困難,反而成為伊朗人修行和團結的點,使得伊朗更加團結在最高領袖周圍。但是隨著西方的不斷滲透和顏色革命,其實伊朗也在醞釀巨大的危機,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啊。
Ⅵ 伊朗總統不是哈梅尼嗎怎麼是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伊朗現總統,政治家,隸屬戰斗教士協會,屬於溫和保守派,伊朗前首席核談判代表。早年追隨伊朗已故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曾在前總統阿克巴爾·哈希米·拉夫桑賈尼執政時任高級安全官員,2013年4月11日宣布加入伊朗總統競選,稱將致力於拯救伊朗經濟,與國際社會建立建設性互動。2013年6月15日當選伊朗新一屆總統。2015年12月7日,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入圍美國知名新聞周刊《時代》2015年度人物的候選名單。
哈梅內伊是最高領袖,比總統權利很大,伊朗體制比較特殊。
Ⅶ 國家元首一般都要出國訪問,為何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不曾前往他國訪問
壓力太大。並不是哈梅內伊他不想出國訪問,因為政治格局等等一些信息,而是他現在的形勢不利於他出國去其他的國家訪問,也沒有什麼權力出國訪問別國,因為美國對他們國家施加的壓力太大,所以就不訪問其他國家了。
在伊朗,神權監護者是代表安*拉統治萬民的,是監護者的角色,是很重要也很厲害的,也就是說,最高領袖並不是直接統治萬民,不是直接的方式就不是很方便了,而是用間接的方式,不方便直接監管什麼的,因此需要有一個執行機構,以及最高執行官來執行、落實最高領袖的決策,這個執行機構就是民選政府,而總統則作為政府的代表屬於最高領袖的首席執行官,在最高領袖的領導下治理國家。
Ⅷ 為什麼說伊朗總統選舉,是最高領袖操控的游戲
因為現在的選舉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是受到美國和伊朗政府的操控的,根本不可能選出來人民的代表。
Ⅸ 為何伊朗最高領袖是哈梅內伊不是總統
伊朗的政治體制
1979年2月,伊朗前宗教領袖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當年12月,伊朗舉行公民投票通過新政權成立後的第一部憲法。根據憲法,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最高宗教領袖霍梅尼為伊朗國家最高領導人。1989年4月,伊朗對憲法進行了部分修改,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權力不容更改,同時對領袖的產生以及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門等方面的規定作了修訂,使伊朗的行政、司法和立法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根據憲法,領袖是伊朗國家最高領導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徵。領袖的許可權包括任免憲法監護委員會(憲監會)宗教成員、司法總監、音像組織主席、武裝部隊參謀長、革命衛隊司令以及武裝部隊和安全部隊的司令;宣戰或宣布停戰;協調國家三權機構領導人之間的關系;頒發總統委任狀,在總統有瀆職行為或議會認為總統政治上無能的條件下罷免總統等。
領袖通過專家會議選舉產生。專家會議是選舉伊朗革命領袖的最高權力機構,共有成員86人,每年舉行一次年會,討論國家大事及領袖的行為。專家會議可在領袖不稱職或失去領袖的必要條件時廢黜領袖。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後,通過專家會議推舉,哈梅內伊當選為伊朗最高領袖。
伊朗政府實行總統內閣制。總統是繼領袖之後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可授權第一副總統掌管內閣日常工作,有權任命數名副總統,協助主管專門事務。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可連任一屆。伊朗內閣部長由總統提名,需要議會審議通過。
為了保證議會決議不違背伊斯蘭教義和憲法原則,憲法規定成立憲監會。憲監會有權審查議會通過的一切決議和提案,監督總統選舉、議會選舉和公民投票。
伊斯蘭議會是伊朗最高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議會有權批准同外國簽訂一切條約、協議和合同,隨時對總統和部長進行質詢和彈劾,批准政府需要採取的緊急措施等。但是,議會通過的任何議案必須得到憲監會的批准後才能成為法律。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議長一年一選,可以連選連任。
司法部門是伊朗政壇的一支重要力量。司法總監是司法方面的最高首腦,由領袖任命,任期五年。最高法院院長和總檢察長由司法總監任命,任期五年。司法部長由司法總監推薦,總統任命,負責協調政府和議會間的關系。在司法總監領導下,還設有行政公正法庭和國家監察總局,分別審理民眾對政府機關的訴訟和監督國家機關的工作。
Ⅹ 伊朗是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權力大,還是總統魯哈尼權力大誰掌握軍權
哈是宗教領袖,國家實質上的最高領袖,必要時他可以免了魯哈尼,總統只是用來擺在檯面上辦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