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艘貨輪在地中海遭爆炸物襲擊,官方對此有何說明
伊朗國家電視台當天援引該航運公司發言人的話報道說,這艘從伊朗前往歐洲的貨輪10日在地中海國際水域航行時遭爆炸物襲擊,爆炸處起火但很快被撲滅,船體部分受損,沒有船員傷亡。在對受損處進行評估和維修後,這艘貨輪將繼續航行。
B. 桑吉輪搜救者頂著89度高溫在船上搜尋情形如何
十多天前的一個晚上,長江口外海域,一艘油船和一艘散貨船意外相撞,油船桑吉輪隨即起火燃燒並且持續劇烈燃爆,海面上火光、毒煙和油污四處彌漫。桑吉輪上裝載了11.13萬噸凝析油。凝析油也就是天然汽油,極其易燃易爆,燃燒之後還會分解產生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等有毒的煙霧。和以往那些海上事故不同,運載十幾萬噸凝析油的油輪起火爆燃,在世界海難救援史上沒有先例,而且事故地點風大浪急,又遠離海岸,怎麼實施救援,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
從撞船到「桑吉」輪沉沒,這八天里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整個事件還是要從2018年1月6日的那個晚上說起。當晚,首先發現兩艘商船碰撞起火的是正行駛在返港途中的中國漁船——浙岱漁03187船的船員。
撞船事故發生以後,裝載了10多萬噸凝析油的「桑吉」號油輪發生劇烈燃燒,瞬間化為一片火海。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接到了求救信號。確定了撞船的位置後,中國派出包括專業救助船、海事執法船奔赴事故現場進行援救,同時協調過往商船、以及周邊的數艘中國籍漁船趕往現場參與搜救。
浙岱漁03187船的船長鄭磊說:「遇到這樣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救的,只是我遇上了。」
在距離兩艘相撞船舶不到一海里的海面上搜尋幾圈後,漁民們發現並救起了「長峰水晶」輪全部21名船員。但是「桑吉」輪因為正在猛烈燃燒,事故現場一片火海,煙霧濃重,並不斷發生燃爆,漁船無法靠近。
2018年1月7日凌晨4時左右,第一艘專業的救助船 「東海救101」輪到達事故現場。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指揮協調處處長王洪涌告訴記者:「船航行的速度是比較慢的,最快也就是15節到20節之間,經過8個小時才趕到了現場,從(航行)速度上已經是比較快的了。」
到達現場後救援人員發現,此時的「桑吉」輪處於漂浮狀態,船體傾斜,正在持續劇烈燃燒、火勢兇猛,不時伴有燃爆。隨後到達現場的「東海救117」船和「東海救101」船立即展開了搜救。
交通運輸部東海救助局東海救101輪船長徐衛國對記者說:「我們在西面大概是十幾海里之外,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周圍其他船不斷地在問我們這個船的信息,作為現場指揮船,就立即指揮他們開始水面的搜救。」很快,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協調的救援船舶也陸續抵達。
伊朗官員將感謝信交與中國駐伊朗大使龐森。來源:中國駐伊朗大使館
桑吉輪事故發生後,中方盡了最大努力進行搜救。1月17日,伊朗勞動、合作與社會福利部部長拉比伊向中國駐伊朗使館發來感謝信,表示,伊朗國家油游輪公司所有的「桑吉」號油船事故造成伊朗籍船員遇難令人遺憾,中方為搜救船員和撲滅火勢作出了巨大努力,我作為伊朗總統代表和伊方「桑吉」號油船事故調查委員會主席,謹代表伊朗政府和人民,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特別要感謝那些冒著巨大生命危險、不顧毒氣和爆炸威脅盡全力參與救援的中方人員,中國政府和人民在事故中給予伊方的支持和人道主義援助將永遠被全體伊朗人民銘記。
C. 伊朗輪被撞原因最新進展如何
日本海上保安廳發布的圖片顯示,「桑吉」號油輪事故現場15日仍然冒著滾滾濃煙。
11月28日,救援船在現場救援。在11月27日發生的珠江口貨船碰撞事故中失蹤的12名船員已找到,截至28日記者發稿時,7名船員安全獲救,其餘5名船員正在被施救中。
已經前往中國跟蹤此事的伊朗勞工部長拉比埃致信魯哈尼總統,解釋說所有船員都在事件發生後的最初幾個小時內喪生,一些人死於油輪上的爆炸,還有一些人死於裹挾全船的大火和濃煙。他還說,「為滅火和轉移遺體而進行的不懈努力」以失敗告終。
報道稱,伊朗派出了本國的一支救援隊,由乘坐快艇的海軍突擊隊員組成,但由於極度的高溫,這支救援隊被迫止步於距離燃燒油輪約1000米的地方。
D. 伊朗的油輪在沙特的海域爆炸起火,這難道是恐怖襲擊嗎
如果這艘油輪不是伊朗的,或許不是恐怖襲擊,但是這艘油輪是伊朗的,伊朗油輪頻繁出事,讓人不得不懷疑是恐怖襲擊。而且根據現場來看,確實是有恐怖襲擊的嫌疑。
原油交易者似乎低估了中東的風險溢價,現如今伊朗和油輪事件已經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其實也有可能是海上作案,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大家都在相互推卸責任,這就是中東這個「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緣宿命。
E. 伊朗油輪發生爆炸,這起爆炸的發生原因是什麼
據伊朗媒體報道稱,伊朗國營石油公司(NITC)運營的一艘伊朗油輪在城市吉達附近發生兩起爆炸,可能是由導彈襲擊造成的。據知情人士透露,事件發生在周五(11日)凌晨。據報道,爆炸擊中了這艘船的船體,導致該船的兩個主要油箱嚴重受損,並導致在紅海的石油泄漏。技術專家目前正在調查爆炸原因。他們認為這是一次「恐怖襲擊」。
不管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不是沙特,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有能力使用導彈攻擊伊朗油輪的人必須與美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英國油輪被伊朗扣留後,美國沒有對唐寧街10號提供實質性幫助。英國人認為自己很快就被騙了,後來在白宮的壓力下釋放了格蕾絲。美國甚至公開表示將在地中海攔截伊朗油輪。如果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美國人,那就不足為奇了。
F. 伊朗油輪遭導彈襲擊爆炸,這次襲擊是誰發動的
據國內媒體11日報道,伊朗石油公司聲稱,該公司的一艘油輪當天在紅海遭遇導彈攻擊,油輪劇烈爆炸。事件當時,這艘伊朗油輪位於距離沙烏地阿拉伯港口城市吉達約97公里的紅海海域,船體至少被兩枚導彈擊中後發生爆炸,船體受到嚴重損傷。
現在伊朗的油輪也遭到了襲擊,因此不進行報復是不可能的。中東目前的局勢可以說是一團糟。就在幾天前,當美軍決定從敘利亞撤軍時,土耳其立即對庫爾德武裝部隊發動了猛烈的攻擊,導致庫爾德部隊進行反擊。
G. 為什麼會發生伊朗爆炸事件
因為有人體炸彈。
H. 以色列在紅海襲擊一艘伊朗船隻,對此你怎麼看
以色列政府,對於敵人一向以“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著稱。如果敵人招惹了他們,很不幸被盯上。慕尼黑慘案爆發之後,摩薩德對於幕後主使者,實施報復,讓世界為之矚目。這次以色列襲擊伊朗船“薩維茲”號,如果事情屬實,都可能是兩個國家矛盾一個“大爆發”。這么做主要目的,是對伊朗打擊以色列船隻報復。阿拉比亞電視台此前報道,這艘船隻屬於伊朗革命衛隊,不過只是外界傳言,而伊朗方面還沒有證實此事。
這次事情發生之後,不知道以色列和伊朗,是否又要開始新一輪“口水戰”。眼下雙方互相的指責對方的責任,極力的撇清自己,究竟事情怎麼回事,恐怕還要等到一個官方的調查結論。
I. 1988年美國和伊朗交火事件
【歷史解密】1988年美國軍艦擊落伊朗客機內幕
「轟隆」「轟隆」兩聲響,兩枚「標准—2」防空導彈從美國「文森斯」號導彈巡洋艦射入空中。「打中了!」「直接命中!」「飛機墜落了!」巡洋艦上響起美國海軍的一片歡呼聲。突然,「文森斯」號巡洋艦瞭望員喊了一句:「糟了,目標不象是F-14戰斗機。」
導彈擊中的目標確實不是F-14戰斗機,而是從伊朗的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客機。導彈響處,機毀人亡,655次班機上的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這是1988年7月3日發生在伊朗水域上的一起重大空難事故。那麼,美國軍艦為什麼要針對伊朗目標進行打擊?一架大型客機怎麼會被美軍誤認為是體積小得多的戰斗機?這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這起災難事件最終又是怎樣收場的呢?
1988年7月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地時間上午10時47分,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航班從阿巴斯港機場起飛,准備飛往阿聯酋的迪拜機場。這架民航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A300型,機長是穆爾辛?禮薩揚,他是一位擁有7,000小時飛行經驗的資深機師。飛機上除了16名機組人員外,還有274名乘客。
655航班起飛後,飛機由阿巴斯港機場塔台指揮開啟應答器,向海灣前進。飛行航線是慣常編定的琥珀59空中走廊,航程200英里,直線飛往迪拜機場,航程總計只有28分鍾。因為距離短,飛機採用簡單的飛行模式,先爬升至4300米,巡航片刻後在迪拜降落。
當地時間上午10時55分,655次航班正飛行在海灣南部地區上空,其航線正好與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巡洋艦的航線相交叉,而讓人詫異的是,「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竟然處在伊朗領海內。就在此時,悲劇發生了,在伊朗客機距「文森斯」號約14公里時,「文森斯」號突然發射了兩枚「標准——2型」防空導彈,其中一枚直接命中655次客機機翼,飛機隨即起火,墜落於大海之中,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其中還包括六十幾名12歲以下的兒童。
消息一經傳開,舉世皆驚。人們在震驚之餘不禁追問,美國軍艦為什麼要擊落伊朗民航客機?兩國究竟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美國是不是有意擊落伊朗客機的呢?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美國與伊朗巴列維王朝關系密切。1979年發生的「伊斯蘭革命」結束了巴列維王朝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號召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而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從此,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
1979年11月4日,伊朗數百名穆斯林學生攻佔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把其中的60餘人扣為人質,以迫使美國把前國王巴列維引渡到伊朗,並且歸還在美國的伊朗資產。一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國人質才獲釋離開伊朗。
在此期間的1980年4月7日,美伊斷交。斷交後,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美國都對伊朗實施遏制和孤立政策,從此,兩國關系處於嚴重的敵對狀態。
1988年,正處於兩伊戰爭期間,海灣局勢異常緊張。美軍於1987年7月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後,多次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導彈擊中美國油輪和掛美國旗的科威特油輪多嫂,美軍則隨後進行報復,擊沉伊登陸艦一艘、採油平台兩座。
1988年4月,美軍一艘護衛艦觸雷,造成19名官兵受傷,美國軍艦隨即摧毀伊朗兩座採油平台、擊沉擊傷伊朗軍艦6艘。因此襲擊客機事發生前,雙方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另有消息說,在客機被擊落前,美軍海灣部隊曾得到情報稱,伊朗空軍F-14戰斗機正在海灣地區加強活動,可能要對美軍採取行動。由此看來,不能排除美國故意擊落伊朗民航客機的可能性。
那麼,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為什麼會出現在伊朗海域呢?
2012年,美國《新聞周刊》披露了這起災難事件的有關內幕。
1988年7月3日,當地時間6時33分,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威爾.羅傑斯,接到正駛過海峽西面入口的美國海軍「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報告,6艘伊朗革命衛隊炮艦離開海島基地。羅傑斯隨即下令「文森斯」號巡洋艦進入作戰狀態,以每小時30海里的速度向伊朗炮艦接近。
據美國海軍後來提供的官方說法,「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當時發現13艘伊朗炮艦。據說,其中幾艘正圍著一艘名叫「斯托瓦爾」號的賴比瑞亞油輪轉。
「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又報告:賴比瑞亞油輪附近發出5到7聲爆炸聲。聽到這些神秘爆炸聲的報告後,設在巴林的美國艦隊指揮部立即與「文森斯」號巡洋艦聯系,中東聯合特遣隊司令安東尼.萊斯少將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前去支援「蒙哥馬利」號護衛艦。
「文森斯」號巡洋艦上一架「海鷹」式直升機奉命出擊,20分鍾後飛到伊朗炮艦上空盤旋。直升機駕駛員馬克.科利爾發現,伊朗炮艦正圍著一艘德國貨輪轉,沒有射擊,只是一般的騷擾。
這時,美伊兩國軍艦都已進入阿曼海域。阿曼海岸警備隊通過無線電命令伊朗革命衛隊炮艦返航,並希望美國的「文森斯」號巡洋艦也離開。文森斯號和伊朗炮艇隨後被一艘阿曼軍艦驅逐。當時,美國軍艦賽茨號和蒙哥馬利號都在附近。
此時,美軍巴林指揮部的水面戰斗指揮官理查德.麥肯納上校回到指揮中心,看到「文森斯」號巡洋艦越過他命令的位置40海里,即將進入伊朗領海,非常吃驚。他很惱火,問艦長羅傑斯搞什麼名堂。羅傑斯回答稱,在支援「海鷹」式直升機,追擊伊朗炮艇,還說通訊聯絡出了故障。
隨後,「海鷹」式直升機機長羅傑.赫夫報告,直升機受攻擊,正在逃避。羅傑斯當即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加速前進。
在東北200海里處的阿曼灣口,美國「福雷斯特爾」號航空母艦指揮官萊頓.史密斯獲悉「海鷹」式直升機受攻擊以及「文森斯」號巡洋艦正在追蹤進攻者的消息後,命令兩架F-14戰斗機和兩架A-7攻擊機出擊。
剛好在10時45分時,伊朗的阿巴斯港機場控制塔宣布,有一架民航班機准備起飛,目的地是阿聯酋的迪拜。殊不知,兩周一次往返於伊朗阿巴斯港和迪拜之間的伊朗民航班機的航線正好處於「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上空。
此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雷達也測到阿巴斯港機場有飛機起飛的信號。阿巴斯港機場是軍民兩用機場,從該機場飛往海灣的飛機自然就成了美國海軍艦艇的「假想敵」。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文森斯」號巡洋艦負責觀測雷達的安德森上士想弄清飛機究竟是軍用飛機還是民航客機,結果得到了是民航客機的判斷信號,但他在海灣民航班次時刻表上卻漏看了655次航班。安德森對戰友約翰.里奇說,雷達預測的訊號可能是伊朗的美製F-14戰斗機。這話被他的上司佐契爾上尉聽到,佐契爾立即向上級匯報了這個情況。
當伊朗飛機距離「文森斯」號巡洋艦約11海里時,艦長羅傑斯伸手按了發射「標准-2」型導彈的指示按鈕。於是,從「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射的兩枚「標准-2」型導彈相繼向目標射去。30秒鍾以後,第一枚導彈擊中了飛機,290條無辜的生命就這樣葬身大海。
就在「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出一片歡呼聲的同時,附近的「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的水兵卻目瞪口呆,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什麼F-14戰斗機,而是民航機龐大的機翼掉進了海里。
「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也察覺情況不妙,官兵們一個個都驚呆了。艦上死一般沉寂。羅傑斯只好下令巡洋艦駛離伊朗水域。
那麼,對這次誤擊事件,美國方面有什麼樣的解釋?他們的解釋又是否站得住腳呢?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天下午1時30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上將威廉.克勞告訴記者,發生了很糟糕的事情,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據「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羅傑斯向他報告,伊朗民航班機偏離商業航線,無視「文森斯」號巡洋艦一再警告,高速向「文森斯」號巡洋艦飛去。羅傑斯是為保護軍艦才向飛機開火的。
隨後,克勞任命中央司令部負責中東作戰行動的海軍少將威廉.福格蒂調查此事。一段時間後,福格蒂提交了調查報告。
報告中說,文森斯號嘗試聯絡正在接近中的飛機但失敗,他們四次使用了軍用航空緊急頻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緊急頻道。但這個說法很難說得通,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民航飛機一般都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頻道,是不會使用緊急頻道的。
這份報告還聲稱,文森斯號錯誤地把伊朗客機當成了一架攻擊戰機,是因為客機起飛的阿巴斯港機場,除了服務商用民航機外,也用作伊朗F-14戰機的基地。而空客A300的飛行剖面類似於F-14雄貓式戰斗機,於是,文森斯巡洋艦上的雷達操控員把民航客機當成了戰斗機。
但是,這一說法顯然難以令人信服。A300型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公司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製的一種大型寬體客機,翼展44米,機長54米,機高16.62米;而F-14則是一種雙座超音速多用途戰斗機,最大翼展不到20米,機長只有19米,機高不到5米。從外形和體積上來說,二者完全不是一個級別,A300與F-14相比是一個龐然大物,怎麼會弄錯?
再從速度上來說,A300雖然是噴氣式客機,但其飛行速度最大在每小時640公里左右,而F-14是美國研製的第三代先進戰斗機,其最大平飛速度可達每小時2490公里。因此,對於擁有宙斯盾系統的美國現代化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來說,「誤認為」的說法顯然太牽強了。
最關鍵的是,威廉.福格蒂的調查報告還掩蓋了一個事實真相,他在地圖上把當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位置標在遠離伊朗水域的地方。而事實上,當時該艦已經侵入了伊朗領海。
災難發生後,伊朗人民在等待美國的道歉。但令人詫異的是,伊朗人民沒有等來道歉和賠償,等來的僅僅是一句「遺憾」!
時至今日,美國對於當年擊落伊朗客機仍舊拒絕認錯、拒絕負責、拒絕道歉。
美國政府在伊朗航空公司655號班機空難後發出照會,對人命損失表示遺憾;卻從來不認錯、不負責、不道歉。美國政府官方甚至繼續指責伊朗的敵意行動造成這次事件。
面對全世界的指責和質疑,里根決定派當時的副總統喬治.布希在聯合國大會上為美國辯解。7月14日,老布希在聯大的講話中辯解說,擊落事件屬戰時事故,「文森斯」號巡洋艦當時是趕去保護受到伊朗襲擊的一艘商船的。而在1988年8月2日老布希向共和黨領導人發言時提到「我絕不會為美國道歉,永遠都不會!我不管美國幹了什麼,我不理會什麼事件真相!」
因為美國的這一態度,美國政府飽受指責。《新聞周刊》記者約翰?巴里和羅傑?查爾斯在1992年7月13日的報導中寫道,艦長羅傑斯行動時無視後果,缺少應有的謹慎。同時他還指責美國政府掩蓋事件真相。
就連美國海軍自己都在自我嘲諷。文森斯號船員和其他美國海軍船員為文森斯號起了個綽號「機械戰艦」,這個名字來自科幻電影《機械戰警》,除了因為文森斯號巡洋艦配備宙斯盾系統,也因為艦長羅傑斯被視為具有攻擊傾向。
那麼,這起誤擊事件真的是由羅傑斯的個人攻擊傾向導致的嗎?
事發當天在附近海域的美國賽茨號護衛艦是由大衛?卡爾森艦長指揮的。卡爾森指責說,摧毀客機「標志著文森斯號艦長羅傑斯有強烈的攻擊傾向,這種傾向在四個星期前就已經顯露出來」。
卡爾森指的是6月2日發生的事件,那天羅傑斯指揮文森斯號過度抵近一艘伊朗軍艦,而這艘艦艇正在合法執行搜尋散裝貨輪的任務。
而在擊落民航客機當天,羅傑斯派出一架直升機飛到一隻小型伊朗船隻的2至3英里范圍內,不理會交戰規則中要求保持4英里距離的規定,並向數只小型伊朗炮艦開火。
卡爾森評論這些事件說「為什麼要一艘宙斯盾艦出去射擊小艇?這不是聰明的做法。」當羅傑斯向上級指揮官報告說,他將要把飛機擊落時,卡爾森當時像受雷擊般驚呆了,他跟旁邊的人說:「為什麼?他究竟要干什麼?」
在麻省理工學院2004年春季製作的「文森斯號事件」投影片報告中,認為羅傑斯艦長出於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號向東北前進50英里。當時,美軍水面戰斗指揮官麥肯納上校指令羅傑斯退回去,但文森斯號直升機機師馬克?科利爾一直跟隨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終於交火。
文森斯號隨即加入到混戰中,他駛向伊朗多艘炮艇,但找不到一個清晰目標。而且伊朗炮艇當時不過是在本國水域內緩慢繞圈。雖然各種信息表明文森斯號已經犯了錯,但羅傑斯仍然報告美軍指揮部,說:伊朗炮艇在加速並且懷有敵意,並最終,向民航客機發射了導彈。
事件發生後3年,威廉?克勞海軍上將在美國一檔電視節目中承認,文森斯號發射導彈時在伊朗水域內,與之前的海軍聲明相反。
1996年2月22日,美國答應支付6180萬美元,作為對248名遇難伊朗人的賠償,但美國沒有為被擊落客機支付任何賠償。這是雙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1989年在國際法院向美國提出的起訴。美國明確標明這筆賠償為特惠金,不肯承認要對事件負責或負有法律責任。
J. 中國駐伊朗大使就東海撞船事故做了哪些說明
1月12日消息,中國駐伊朗大使龐森11日會見伊勞工部長拉比埃,就東海撞船事故相關情況和中方救援進展作出說明,澄清不實信息。
龐森強調,中國交通運輸部海上救援中心在第一時間發布最新權威消息,希望大家以其消息為准,避免道聽途說,對救援工作和中伊友好關系產生不利影響。
龐森表示,出於國際人道主義精神,事發至今,中方一直以搜尋失聯船員為首要任務,全力進行對船員的救援工作。
據交通運輸部11日消息,截至當日17時,搜救工作仍在進行,搜救面積已擴大至1000餘平方海里。交通運輸部上海海事局12日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說,中國救援人員正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和安全威脅不斷接近事故船隻,全力做好人員搜救、消防滅火、污染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