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原始森林最高海撥高是多少

伊朗原始森林最高海撥高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7-04 05:24:14

㈠ 世界十大秘境

1、中國神農架

神農架位於中國長江與漢水間的川鄂交界地帶,有「華中屋脊」之稱,面積3250平方公里,林地佔85%以上。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處達3105米,有多種氣候類型。提起神農架,人們不能不想到「野人」。從古至今,大量的關於野人的記載和野人的傳說讓人難辨真偽。

1977~1980年,有關部門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野考,搜集到大量關於野人存在的證據,如野人毛發、腳印、糞便等,還發現野人住過的竹窩。考察結果似乎向人們昭示:神農架的確存在一種不為人們所知的奇異動物。

2、中國河南「冰冰背」

在河南林縣石板岩鄉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一個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在這里,陽春三月開始結冰,冰期長達5個月;寒冬臘月,卻又熱浪滾滾,從亂石下溢出的泉水溫暖宜人,小溪兩岸奇花異草,鮮艷嫩綠。

3、令人望而卻步的昆侖山「地獄之門」

在昆侖山生活的牧羊人卻寧願因沒有肥草吃使牛羊餓死在戈壁灘上,也不敢進入昆侖山那個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這個谷地即是死亡谷,號稱昆侖山的「地獄之門」。谷里四處布滿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獵人的鋼槍及荒丘孤墳,向世人渲染著一種陰森嚇人的死亡氣息。

科考人員考察後發現該地區的磁異常極為明顯,而且分布范圍很廣,越深入谷地,磁異常值越高。在電磁效應作用下,雲層中的電荷和谷地的磁場作用,導致電荷放電,使這里成為多雷區,而雷往往以奔跑的動物作為襲擊的對象。

4、百慕大神秘三角區

亦稱魔鬼三角區和喪命地獄。據說已有50多隻船和20多架飛機在此處神秘失蹤。該地區略呈三角形,位於美國南岸、百慕達島和大安地列斯群島之間。該地區無法解釋的事件可上溯至19世紀中葉。船隻失蹤有時原因不明,有時還沒有發出遇難訊號即無影無蹤。

突出的實例是裝載著錳礦的美國海軍輔助船「獨眼神號」在1918年3月失蹤,迄今仍是一個謎。1945年有5架美國轟炸機從佛羅里達州羅德岱堡空軍基地起飛,在飛行訓練途中用無線電報告他們遇難,然後電訊逐漸減弱消失,救難隊也告失蹤。

百慕大群島是世界聞名的一個地方,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正東約600公里的海上。百慕大群島四周是遼闊的海洋,具有藍天綠水,白鷗飛翔,花香四溢的秀麗風景。不過,百慕大之所以出名,並非是由於它的美麗的海島風光,而是,提起百慕大,人們就會聯想到恐怖而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海區」。

相傳,在這里航行的艦船或飛機常常神秘地失蹤,事後不要說查明原因,就是連一點船舶和飛機的殘骸碎片也找不到。以致於最有經驗的海員或飛行員通過這里時,都無心欣賞那美麗如畫的海上風光,而是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唯恐碰上厄運,不明不白地葬送魚腹。現在,百慕大三角已經成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種失蹤事件的代名詞。

5、中國沙漠中的「魔鬼城」

這是一個杳無人煙卻又熱鬧非凡的「城市」。當晴空萬里、微風吹拂時,人們在城堡漫步,耳邊能聽到一陣陣從遠處飄來的美妙樂曲,彷彿千萬只風鈴在隨風搖動,又宛如千萬根琴弦在輕彈。

這里,就是新疆著名的「魔鬼城」,究竟是誰建造了它?那無數奇異的聲音又是從哪兒來的呢?科學家在經過實地考察後,提出了一個新觀點-「風成說」。實際上「魔鬼城」就是一個「風都城」,並沒有什麼鬼怪在興風作浪,而是肆虐的風在中間發揮著作用。

「魔鬼城」的種種現象都可以由地球科學的「風蝕地貌」來解釋。在氣流的作用下,狂風將地面上的沙粒吹起,不斷沖擊、磨擦著岩石,於是各種軟硬不同的岩石在風的作用下便被雕琢成各種各樣奇怪的形狀。

6、雅魯藏布江上的間歇泉

在中國西藏雅魯藏布江上游的搭各加地有一種神奇的泉水-間歇泉。間歇泉的泉水涓涓流淌,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噴發之後,隨著一陣震人心魄的巨大響聲,高溫水汽突然沖出泉口,即刻擴展成直徑2米以上、高達20米左右的水柱,柱頂的蒸汽團繼續翻滾騰躍,直沖藍天。它的噴發周期是噴了幾分鍾、幾十分鍾之後就自動停止,隔一段時間才再次噴發。間歇泉即是因它噴噴停停、停停噴噴而得名。

7、聞名世界的埃及金字塔

小時候用積木搭起一座座「宮殿」的時候,你有沒想過要把它搭成一座高達數百米的巨大建築?如果讓你用每塊重達數十上百噸的巨石來搭建它,你又會怎麼做呢?在北非埃及的尼羅河畔散落著80多座金字塔,成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高的一座,金字塔用巨石砌成,石塊之間不用任何粘著物,而是由石塊與石塊相互疊積而成,人們甚至很難將一把鋒利的刀片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金字塔到現在已經歷了近5000年的風風雨雨,至今它仍傲視長空,巍峨壯觀,令人贊嘆!

8、神秘的南極「無雪干谷」

南極是人類最少涉足的大洲,在那裡還有許多現象人們無法解釋,「無雪干谷」就是其中最神秘的一個。總面積達1400萬平方千米的南極大陸,大部分被冰雪覆蓋,從高空俯瞰,南極大陸是一個中部高四周低、形狀極像鍋蓋的高原。這個被形象地稱為冰蓋的冰層,平均厚度為2000米,最厚的地方可達4800米。大陸的冰蓋與周圍海洋中的海冰在冬季連為一體,形成一個總面積超過非洲大陸的白色冰原,這時它的面積要超過3300萬平方千米。

9、有行星軌道數據的美洲「黃泉大道」

在美洲的著名古城特奧蒂瓦坎,有一條被稱為「黃泉大道」的縱貫南北的寬闊大道。在公元10世紀時,最早來到這里的阿茲台克人,沿著這條大道來到這座古城時,發現全城沒有一個人,他們認為大道兩旁的建築都是眾神的墳墓,所以就給它起了這個奇怪的名字。

1974年,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頓的人在墨西哥召開的國際美洲人大會上聲稱,他在特奧蒂瓦坎找到一個適合它所有街道和建築的測量單位。通過運用電子計算機計算,這個單位長度為1.059米。例如特奧蒂瓦坎的羽蛇廟、月亮金字塔和太陽金字塔的高度分別是21、42、63個「單位」,其比例為1∶2∶3。哈列斯頓測量「黃泉大道」兩邊的神廟和金字塔遺址時,發現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情況:「黃泉大道」上那些遺址的距離,恰好表示著太陽系行星的軌道數據。

但是,人類在1781年才發現天王星,1845年才發現海王星,1930年才發現冥王星。那麼在混沌初開的史前時代,又是哪一隻看不見的手,給建築特奧蒂瓦坎的人們指點出了這一切呢?

10、詭秘幽靈島

西方人酷愛航海,而歷來航海史上怪事多多。在斯匹次培根群島以北的地平線上, 1707年英國船長朱利葉斯發現了陸地,但這塊陸地始終無法接近,然而值得肯定的是,這塊陸地不是光學錯覺,於是他便將「陸地」標在海圖上。200年後,乘「葉爾瑪克」號破冰船到北極考察的海軍上將瑪卡洛夫與他的考察隊員們再次發現了一片陸地,而且正是朱利葉斯當年所見到的那塊陸地。航海家沃爾斯列依在1925年經過該地區時,也發現過這個島嶼的輪廓。但科學家們在1928年前去考察時,在此地區卻沒有發現任何島嶼。

㈡ 各種世界之最

農作物產量之最:
水稻:中國 小麥:美國 玉米:美國 棉花:中國 大豆:美國香蕉:中美
花生:印度 芝麻:印度 油菜:中國 向日葵:俄羅斯茶葉:印度蠶絲:中國
煙草:中國 黃麻:印度 甜菜:俄羅斯 咖啡:巴西 蘋果:俄羅斯竹子:中國
花卉:荷蘭 葡萄:法國 椰棗:伊拉克 長絨棉:埃及 可可:迦納劍麻:坦尚尼亞
油橄欖:西班牙或義大利 甘蔗:印度或巴西 橡膠:馬來西亞 油棕:馬來西亞
農作物之故鄉:
水稻:中國 小麥:中國 玉米:墨西哥 馬鈴薯:南美洲
大豆:中國 可可:南美 花生:南美洲 茶樹:中國 桑蠶:中國煙草:南美
黃麻:東南亞 咖啡:北非 橡膠:亞馬孫河口 丁香:馬來群島 柑橘:中國葡萄:地中海沿岸 菠蘿:南美 核桃:伊朗 栗樹:中國

㈢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位於定日縣境內,喜瑪拉雅中段的中尼邊界上,現海拔8844.43米``

㈣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巴西高原 C.伊朗高原 D.蒙古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故選:A.

㈤ 伊朗高原有多高

伊朗高原主峰達馬萬德山海拔5671米,是一座死火山,為伊朗最高峰。

伊朗高原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中央部分大部為較平坦。高原上多小型內陸盆地。北部有厄爾布爾士山脈,海拔2400-3000千米。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

伊朗高原是由於印度洋板塊與歐亞大陸版塊碰撞之後形成的多折山脈帶地形

伊朗高原由小亞細亞和高加索開始,一直向東延伸,包括現今阿富汗的絕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伊朗高原周圍被雄偉的高山所包圍,高原中央是遼闊的內陸盆地,沒有河流通往大海。伊朗農業條件最好的地區,是毗鄰兩河流域的胡澤斯坦地區,還有北部、西北部山鏈的山麓與河谷地區,特別是裏海、高加索山脈的斜坡地區。

【參考】網路

㈥ 世界海拔最高點、最低點是哪裡

  1. 海拔最高點是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

  2. 世界陸地海拔最低點是亞洲西部的死海,它是世界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16米。

  3. 全世界海拔最低的地方是馬里亞納海溝,其海拔為-11034米。

㈦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麼海拔高度多少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8844.43米。
但是除去青藏高原的高度,純粹山峰的話就是麥金利峰。
麥金利峰海拔高度6500多米,與海拔8844米的珠穆朗瑪峰相比差很多。但麥金利峰是從海拔幾百米的平原上隆起的,是由火山噴發直接造就的,相對高度6000多米。而珠穆朗瑪是從海拔四五千米的青藏高原上拔起的,相對高度4000多米。所以麥金利峰是世界上相對高度最高的山峰。

㈧ 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目前有各種不同說法,我查到的外國資料如下:
1、不丹(10760 英尺/ 3279.648 米)
2、尼泊爾(10712 英尺/ 3265.0176 米)
3、塔吉克(10453 英尺/ 3186.0744 米)
4、吉爾吉斯斯坦(9803 英尺/ 2987.9544 米)
5、賴索托(7090 英尺 / 2161.032 米)
6、安道爾(6549 英尺/ 1996.1352 米)
7、阿富汗(6184 英尺/ 1884.8832 米)
8、智利(6138 英尺/ 1870.8624 米)
9、中國(6035 英尺/ 1839.468 米)
10、亞美尼亞(5879 英尺/ 1791.9192 米)

㈨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第四集知識點

亞洲篇
早期板塊運動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脈,使亞洲南部地區形成了一層天然屏障分割線,印度成為了熱帶季風氣候
北極地區:北極熊 polar bear
海象:由於全球變暖,部分海象將棲息地由海灘轉移到石崖上,遇到恐慌逃跑會跌落發生踩踏,每次都有二百隻左右死亡,現在這種現象越累月頻繁
堪察加棕熊:生活在俄羅斯北部,靠近火山地區,冬眠
中國:神農架 川金絲猴 生活在氣候寒冷的喜馬拉雅神農架地區,鼻孔朝上不耐寒,會家族式報團取暖
伊朗:盧特沙漠 最高達到70℃高溫
華麗扇喉蜥:雄性以鮮艷的藍色喉部扇形部位吸引雌性的一種蜥蜴
蜘蛛尾毒蛇:尾部像蜘蛛一樣誘惑鳥類捕食,從而捕食鳥類,長得像尖楞的枯黃色岩石
印度尼西亞:雨林面積減少了1/3,許多動物失去棲息地
紅毛猩猩:由於棲息地減少,專門設立了一片森林保護。雌性猩猩只有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才會孕育,一生只能養育4-5隻幼崽
蘇門答臘犀牛:只有非洲犀牛的1/5大小的小巧犀牛,現在僅剩30隻
鯨鯊:方頭型鯊魚,印尼政府出台相關法律,當地人由捕殺轉為保護
南美洲篇
原駝、美洲獅:原駝重量是美洲獅的3倍,生活在安第斯高原附近。近年在人類的保護下,美洲獅數量上升
絨頂檉(cheng一聲)柳猴:白毛覆頂的一種猴類,生活在為了發展農業95%低地森林都被破壞的哥倫比亞地區,僅有5%的一小片森林留給猴類
南美洲南端
洪堡企鵝、海獅:生活在島嶼,鳥類留在島嶼的糞便1米多厚,為洪堡企鵝孕育提供了場所
亞馬遜雨林:生活著超過200萬種動植物
緋紅金剛鸚鵡:飛越100公里看亞馬遜河流域,在空樹干中築巢,為幼鳥取食泥土來汲取生長所需的鹽分
亞馬遜內流河:地下水湧出,經過石灰過濾而異常清澈的河流
黑帽懸猴:喜食長於河邊的低矮樹木的果實,形狀類似藍莓
水蚺:現存蛇類中最大的一種,可達200公斤
希氏石脂鯉:跟隨黑帽懸猴找尋食物,食其掉落的果實
安赫爾瀑布(Angel Falls):落差979米,位於委內瑞拉
匹諾曹安樂蜥
伊瓜蘇瀑布:雨燕,築巢於瀑布後面以防鷹類捕食
澳洲篇
由於板塊運動,澳洲跟其他大陸分隔開來,其所擁有的原始森林是1.8億年前的原始狀態,大部分地區都很乾旱,中部多為沙漠。由於其板塊獨立性,動植物和生態系統也是獨一份,有很多特有物種,60000年前就有土著居民在石頭上刻畫多種動物形態
澳洲野犬:澳洲土著獵犬,害怕人類,被200年前人類帶來的貓、狗所傷害
袋鼠:不止可以生活在炎熱地區,寒冷雪地也可以生存
鶴鴕:澳洲獨有動物,森林中的最大捕食者,身高超過2米,頸部羽毛是鮮艷的藍色,由雄性養育雛鳥
眼斑巨蜥:沙漠地區,通過捕食蜥蜴汲取水分
藍舌蜥:長得像短蛇,舌頭是藍色的
棘蜥:全身像布滿枯黃的荊棘,四肢放入水中後皮膚紋路可以吸收水分,直達嘴部
虎皮鸚鵡:上萬只鸚鵡集體行動,每天長途跋涉尋找水源,強調整體性,上萬只如同一隻一樣行動才不會遭到危險
袋熊:肥敦敦,吃一點草可以維持幾個星期
袋獾樹袋熊:專吃有毒的桉樹葉
袋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動物園僅存一隻,現已滅絕
鯊魚:比恐龍還要早2億年的原始動物

㈩ 關於高原的資料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高原與平原的主要區別是海拔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區別於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稱,它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的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的。它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平原,又以較大的平緩地面和較小的起伏區別於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寬廣平坦,地勢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則山巒起伏,地勢變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國的青藏高原,面積最大的高原為南極冰雪高原。
廣闊的平坦高地,通常四面八方全是陡崖,但有時周圍是高山。高原最本質的特徵是∶地勢相對高差低而海拔相當高。高原分布甚廣,連同所包圍的盆地一起,大約共佔地球陸地面積的45%。
世界十大高原(海拔)
名稱 平均海拔(米) 面積 (萬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 4500 250
帕米爾高原 4000 10
玻利維亞高原 3800 35
厄瓜多高原 3000 2
南極冰雪高原 2500 1280
衣索比亞高原 2200 45
墨西哥高原 2000 35
雲貴高原 2000 30
亞美尼亞高原 2000 30
格林蘭冰雪高原 1900 187

高原的類型
按高原面的形態可將高原分幾種類型:一種是頂面較平坦的高原,如中國的內蒙古高原;一種是地面起伏較大,頂面仍相當寬廣的高原,如中國青藏高原;一種是分割高原,如中國的雲貴高原,流水切割較深,起伏大,頂面仍較寬廣。黃土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高原大部分為厚層黃土覆蓋。陝西黃土高原地層出露完整,地貌形態多樣,是中國黃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區。
不同高原的類型反映高原的起源及其隨後受侵蝕的歷史。最常見的是構造高原,非洲大部分是這樣一種隆起的大陸塊,阿拉伯半島和印度次大陸的德干高原也是同樣的地形。規模小得多的高原有斷層塊和地壘,它們是沿邊緣斷層系統隆起的高原,或是相鄰斷塊沉降時仍居高處的部分。地壘通常比較大的斷層塊更易分辨。翹起斷塊是個變異,這樣的高原具有一個比較陡的邊和一個徐緩傾斜的地面。
包圍在山系以內的高原稱為山間高原。在美國,這種類型的景觀分布於內華達山脈和落磯山脈之間,常用盆地和山脈(basin and range)這個術語來表示。然而,盆地和山脈地形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它包括中亞細亞的大部分、西藏、四川的一部分和蒙古。安納托利亞、亞美尼亞和伊朗都由山間高原構成,有些作者甚至擴大到把地中海、愛琴海和黑海都歸入山間盆地一類里。山間高原在安地斯山系內也很常見;世界上可通航的最高水體的的喀喀湖,拔海3,810公尺(12,500呎),就位於這樣一個高原上。山間高原、地壘和斷層塊通常與年輕的褶皺山脈有關。
其他類型高原由堅固的岩石構成。噴出大面積玄武岩熔岩流的火山造成了許多高原。如∶愛爾蘭北部的安特里姆(Antrim)玄武岩高原、美國西北部的哥倫比亞-蛇河流域、衣索比亞以及印度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高原海拔高,氣壓低,氧氣含量少,利用這一低壓缺氧環境,可提高人體的體力耐力素質,故其成為體育界耐力訓練的「寶地」。1968年第1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高原城市墨西哥城舉行,來自非洲高原的運動員,囊括了中長跑和馬拉松的5項冠軍及5項亞軍、2項第三名的好成績。此後,高原成了世界各國體育界中長跑、馬拉松、競走等耐力項目的訓練「寶地」。
另外高原地區接受太陽輻射多,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高原區水的沸點低於100℃,如用普通飯鍋煮飯,則會夾生。
高差小是高原與山脈的不同之處,盡管其產生方式可以相同。不過,高原地區易受河流和冰川的侵蝕和切割。古老的褶皺山系受到侵蝕之後,隆起成為高原,於是開始再一次經受侵蝕作用。例如∶比利時的亞耳丁、斯堪的那維亞的菲耶爾德(Fjeld)高原以及阿帕拉契山系內的阿利根尼-坎伯蘭高原。在其他地方,切割作用更加徹底,所以原始的高原表面幾乎沒有什麼殘餘。這種原始表面是從一致的峰高推斷出來的,所以,對於是否有這樣的侵蝕面存在,已經在地貌學者當中引起了爭論。蘇格蘭高地就是這樣一個地區,那裡已假定有原始侵蝕面,但個別幾個平面是否存在常有爭論。除了對選定侵蝕面提出問題以外,隆起的地區還可能經歷過嚴重的翹曲作用,因而我們無法肯定是先前的一個海拔低的平原隆起的結果。
在乾旱和乾旱地區,切割作用常導至形成平板狀地體,尤其是如有堅固的蓋頂岩石存在的話。這就是美國西南部典型的邊疆景色,那裡的原始地面已被侵蝕成為台地和地垛(較小的平頂山)。由於地勢高,高原常造成其獨有的局部氣候。在盆地和山脈地形中,高度連同周圍大山造成的遮雨效應一起發生作用,產生出乾旱和半乾旱環境。

形成年代較短的高原一般比較平坦,而年代較長的則因長期受風化侵蝕,比較低矮,而看起來和山地一樣。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的西端實際就是這種像山的高原,或稱台地。
青藏高原的形成
青藏高原有確切證據的地質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億年前的奧陶紀,其後青藏地區各部分曾有過不同資料的地殼升降,或為海水淹沒,或為陸地。到2.8億年前(地質年代的早二疊世),現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涌的遼闊海洋。這片海域橫貫現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當時特提斯海地區的氣候溫暖,成為海洋動、植物發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兩側是已被分裂開的原始古陸(也稱泛大陸),南邊稱岡瓦納大陸,包括現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南次亞大陸;北邊的大陸稱為歐亞大陸,也稱勞亞大陸,包括現在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2.4億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向北移動、擠壓,其北部發生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抬升,促使昆侖山和可可西里地區隆生為陸地,隨著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插入古洋殼下,並推動著洋殼不斷發生斷裂,約在2.1億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進入構造活躍期,北羌塘地區、喀喇昆侖山、唐古拉山、橫斷山脈脫離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萬前,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強烈的構造運動。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區急劇上升,藏北地區和部分藏南地區也脫離海洋成為陸地。整個地勢寬展舒緩,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其間有廣闊的平原,氣候濕潤,叢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質學上把這段高原崛起的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青藏高原的抬升過程不是勻速的運動,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經歷了幾個不同的上升階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進。距今一萬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為當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形成歷史大致可以劃分為9個發展階段
(1)震旦紀時期:青藏高原分為古岡瓦納大陸與祁連海兩個主體,古岡瓦納大陸處於西邊,即現在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和唐古拉山脈一帶,祁連海位處青藏高原東部,即現在的昆侖山脈與祁連山山脈一帶;
(2)寒武紀到奧陶紀時期:古岡瓦納大陸下沉,祁連海向其擴展,原特提斯洋范圍大大收縮;
(3)奧陶紀到志留紀時期:古岡瓦納大陸進一步下沉,祁連海逐漸消失,原祁連海位置抬升;
(4)泥盆紀到二疊紀:出現岡瓦納古陸和中特提斯海洋及歐亞大陸,青藏高原中部再次下沉為海洋;
(5)二疊紀到三疊紀:原祁連海中部和東部一帶再次上升為大陸,西部則下沉為深海,岡瓦納古陸的淺海與其相連;
(6)侏羅紀:中特提斯海已抬升為陸地,海洋向西部和北部擴張,形成新特提斯;
(7)侏羅紀到白堊紀:新特提斯收縮,拉軌崗日首先隆起,南面形成小面積的海域;
(8)白堊紀到早第三紀:新特提斯全部閉合,歐亞大陸基本成型;
(9)第三紀:由於歐亞板塊激烈碰撞,促使大規模的火山和地震的活動,使青藏高原的抬升急劇加劇。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其邊緣的喜馬拉雅山884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但是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並不是一開始就這么高大的,據地質學家考證,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一帶原來是一片大海,後來大陸板塊碰撞抬升才變成了今天的樣子,並且這最高的高原和山脈在地質歷史時代還處在嬰兒期,還會繼續增高。
黃土高原的形成
印度板塊向北移動與亞歐板塊碰撞之後,印度大陸的地殼插入亞洲大陸的地殼之下,並把後者頂托起來。從而喜馬拉雅地區的淺海消失了,喜馬拉雅山開始形成並漸升漸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塊的擠壓作用隆升起來。這個過程持續6000多萬年以後,到了距今大約240萬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
地表形態的巨大變化直接改變了大氣環流的格局。在此之前,中國大陸的東邊是太平洋,北邊的西伯利亞地區和南邊喜馬拉雅地區分別被淺海占據著,西邊的地中海在當時也遠遠伸入亞洲中部,所以平坦的中國大陸大部分都能得到充足的海洋暖濕氣流的滋潤,氣候溫暖而潮濕。中國西北部和中亞內陸大部分為亞熱帶地區,並沒有出現大范圍的沙漠和戈壁。
然而東西走向的喜馬拉雅山擋住了印度洋暖濕氣團的向北移動,久而久之,中國的西北部地區越來越乾旱,漸漸形成了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這里就是堆積起了黃土高原的那些沙塵的發源地。體積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聳立在北半球的西風帶中,240萬年以來,它的高度不斷增長著。青藏高原的寬度約佔西風帶的三分之一,把西風帶的近地面層分為南北兩支。南支沿喜馬拉雅山南側向東流動,北支從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開始向東流動,這支高空氣流常年存在於3500—7000米的高空,成為搬運沙塵的主要動力。與此同時,由於青藏高原隆起,東亞季風也被加強了,從西北吹向東南的冬季風與西風急流一起,在中國北方製造了一個黃土高原。
在中國西北部和中亞內陸的沙漠和戈壁上,由於氣溫的冷熱劇變,這里的岩石比別處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為碎屑,地質學家按直徑大小依次把它們分成:礫(大於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於0.005毫米)。黏土和粉沙顆粒,能被帶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進入西風帶,被西風急流向東南方向搬運,直至黃河中下游一帶才逐漸飄落下來。
二三百萬年以來,亞洲的這片地區從西北向東南搬運沙土的過程從來沒有停止過,沙土大量下落的地區正好是黃土高原所在的地區,連五台山、太行山等華北許多山的頂上都有黃土堆積。當然,中國北部包括黃河在內的幾條大河以及數不清的溝谷對地表的沖刷作用與黃土的堆積作用正好相反,否則的話,黃土高原一定不會是現在這樣,厚度不超過409.93米。太行山以東的華北平原也是沙土的沉降區,但是這里是一個不斷下沉的區域,同時又發育了眾多河流,所以落下來的沙子要麼被河流沖走,要麼就被河流所帶來的泥沙埋葬了。
中國古籍里有上百處關於「雨土」、「雨黃土」、「雨黃沙」、「雨霾」的記錄,最早的「雨土」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天空黃霧四塞,沙土從天而降如雨。這里記錄的其實就是沙塵暴。
雨土的地點主要在黃土高原及其附近。古人把這類事情看成是奇異的災變現象,相信這是「天人感應」的一種徵兆。晉代張華編的博物志中就記有:「夏桀之時,為長夜宮於深谷之中,男女雜處,十旬不出聽政,天乃大風揚沙,一夕填此空谷。」
1966—1999年間,發生在我國的持續兩天以上的沙塵暴竟達60次。中科院劉東生院士認為,黃土高原應該說是沙塵暴的一個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積累了過去幾百萬年以來沙塵暴的記錄。中國西北部沙漠和戈壁的風沙漫天漫地灑過來,每年都要在黃土高原上留下一層薄薄的黃土

黃土高原的開發
黃土高原和黃河流域一帶曾是中華民族祖先的主要活動場所,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曾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古代夏、周、秦朝的文化都是在這里孕育成長的。
今天的黃土高原包括陝、甘、寧、晉、豫、青和內蒙古7個省、自治區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共有200多個縣,總面積約59.9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億畝,人口近7000萬。在這個廣大地區內,約有43萬平方公里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每年每平方公里的水土沖刷量,由幾千噸到1萬噸。據調查估計,每年要從地面沖蝕掉0.5厘米的肥沃土壤。這個地區的耕地約2億畝,由於長期水土流失的結果,使自然環境、生產條件遭到嚴重破壞,農業生產落後,部分地區畝產糧食只有30~50斤。1977年7月,一場150多毫米的暴雨釀成的洪水從附近高地毫無阻攔地直泄而下,曾經淹沒了大半個延安城。有人估計,黃土高原年平均侵蝕模數(每年在單位面積內流失的泥沙量)一般為每平方公里5000~15000噸,陝西北部和山西北部的一些地方甚至高達每平方公里15000~30000噸。每年流入黃河的泥沙達16億噸以上。由於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僅嚴重危害西北地區的農業生產,而且還嚴重地威脅著黃河的安全,使黃河下游的河床不斷淤高,成為世界上少有的「懸河」目前黃河下遊河床已高出地面3~8米,有的地方高達12米,早已高過開封城牆,嚴重威脅著下游地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黃土高原在地形上,主要可以分為3個部分。
(1)六盤山以西甘肅中部的高原,海拔約2000米左右。高原中有若干狹窄的河谷平原,如蘭州附近的黃河谷地,臨洮附近的洮河谷地等,都是高原中最富庶的地方。當我們漫步於黃土高原時,你還會看到在那麥黍油油的農田下方,有著一排排整齊的窯洞,那就是黃土高原上一部分農民的居所。
(2)陝西北部的高原,海拔約800~1000米,地勢較低,四周有更高的山嶺環繞著,在構造上成為盆地,所以許多地理、地質學家又把它稱為陝北盆地。陝北高原的東面隔著黃河有山西的呂梁山;西面是甘肅的六盤山,高度都超過2000米以上;南面銅川和宜君間的山地海拔僅1200~1500米;北面與毛烏素沙漠相通,沒有顯著的界線,但靖邊以北的白於山海拔達2000米,可以看作高原的北界。陝北高原的平緩地面上間或有較高的石山兀立,海拔約1100~1400米。陝北高原的地層大部分是水平的,河流的侵蝕作用表現得特別強烈。
(3)在太行山與呂梁山之間為山西高原。山西高原因有許多斷層和局部盆地,地形比陝北和甘肅高原更為復雜。太行山東坡陡峭,向西平緩傾斜,實際上構成了山西高原的一部分。山西高原的東部邊緣海拔2000米以上,向西漸漸降低,所以高原地面海拔多在1500~2000米之間。這個高原上有許多海拔1000米左右的局部盆地,如平定、沁縣、長治等盆地。呂梁山的形狀與太行山相似,最高山峰海拔在2500米以上,整個山嶺也是東坡峻巍,西坡緩斜,漸與陝北高原相連接。介於呂梁山與太行山之間的山西中部有一條狹長的低地,海拔400~800米,從太原一直伸展到晉西南黃河河岸。其中太原附近的平地范圍最廣,長約150公里,寬約50公里,構成山西高原中最大的局部盆地。低地大致與太行山和呂梁山的走向平行,而汾河循著這個低地流入黃河,因此把這個低地稱為汾河低地。因低地兩側常有顯著的斷層,所以從地質構造上看,汾河低地實在是一個典型的地塹。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於黃土高原的治理和開發雖然做了不少工作,但由於生產方針和治理措施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使黃土高原面貌的改變較慢。國家有關部門在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已初步提出了今後在西北黃土高原建設上所要採取的方針。對於占黃土高原相當大的面積、水土流失又最嚴重的丘陵溝壑地區,應以林牧為主,農林牧全面發展,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並按照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狀況,把黃土高原劃分為4個不同類型的區域:
(1)農業區,包括渭北、隴東、晉中、延安市以南等一些地方。這里屬於半濕潤溫和與寒溫氣候,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年平均氣溫10℃以上,塬面較多,生產潛力較大。這些地區應主要發展農業,做到糧食自給有餘,部分縣應建成商品糧、棉、油基地。要積極營造護田林、護坡林,在源面和丘陵緩坡地區適當種植牧草,發展養畜業。
(2)林牧區,包括隴南、寧南、晉西北、延安市以北等地區的丘陵溝壑地帶。這里屬於森林草原及其向草原過渡的地帶,半乾燥寒溫氣候,年降水量400~500毫米,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東部與風沙區臨界,已受到風蝕威脅;開墾的面積很大,植被遭受嚴重破壞;農業受地形和氣候影響,產量低而不穩。這個地區應以植樹種草,發展林牧業為主,在「川」台地及緩坡上適當修建基本農田,爭取在常年情況下糧食自給。
(3)牧區,包括隴中、寧南、晉西北、榆林北部、內蒙古北部的一些地方。這里屬於草原帶和荒漠草原帶,半乾燥寒冷氣候,年降水量多數在400毫米以下,冬季長而寒冷,春夏多旱多風,土質沙性大,風蝕和水蝕都很嚴重,作物生長期短,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較多。這個地區應主要發展畜牧業,大力營造防風林、放牧林,適當發展農業,糧食爭取基本自給。
(4)林區,包括子午嶺、黃龍山、嶗山、喬山、六盤山、隴山附近各縣的部分地區和呂梁山區的一部分地方。這里降水量較多,地勢較高,多數為土石山地,土層較薄,現在還殘存一些次生林。這個地區應以林為主,嚴格保護現有林區,積極發展水源林以保障這個地區農牧業的發展。
總之,高原的主要農作物是青稞,它是大麥的一種;特有的牲畜是氂牛,連同藏山羊、藏綿羊是青藏高寒牧區的三大主要牲畜。黃土高原應當根據不同類型地區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情況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需要,分別制定農林牧生產的發展區劃和實施規劃,要以水土保持為中心,改土與治水結合,治坡與治溝結合,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結合,積極建設基本農田,大力造林種草,以中小流域為單位,集中治理和連續治理,這樣就一定能夠加速對黃土高原地區的綜合治理和合理開發。

閱讀全文

與伊朗原始森林最高海撥高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額溫槍出口伊朗需要什麼認證 瀏覽:9
印尼香煙里加的什麼 瀏覽:693
義大利什麼時候解除管控措施 瀏覽:363
英國留學現鈔怎麼用 瀏覽:454
義大利周圍還有什麼國家 瀏覽:889
伊朗為什麼要打梟龍 瀏覽:892
英國招農民有多少人 瀏覽:952
中國累積治癒多少人 瀏覽:689
印尼國全稱是什麼 瀏覽:650
cisco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254
去泰國再到越南怎麼簽證 瀏覽:274
印度恆河祭祀多少年了 瀏覽:539
伊朗人怎麼看孟晚舟 瀏覽:884
通過什麼物流把東西送到越南 瀏覽:857
越南當兵最怕什麼 瀏覽:961
洪森為什麼能親越南 瀏覽:950
中國人如何飲印度茶飲 瀏覽:840
印尼巴士怎麼改天氣 瀏覽:679
越南幣一千元是多少元 瀏覽:253
中國風俗習慣和哪些國相似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