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人怎麼看革命

伊朗人怎麼看革命

發布時間:2022-07-04 01:35:08

Ⅰ 巴列維時期,伊朗是更加自由的世俗化社會,為何卻爆發了革命

許多人提起如今政教合一的伊朗,感情十分復雜,一方面,敬佩其敢公然對抗美國的膽量,另一方面,對於其嚴密到苛刻的宗教專制的統治感到十分的不滿,並一廂情願的認為,如今的伊朗人後悔革命,更加懷念巴列維時代。

伊斯蘭革命

因此,伊朗革命的發生,並不是一個霍梅尼領導的什葉派穆斯林的宗教狂熱運動,而是由於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世俗領域種種社會矛盾激化和宗教矛盾共同作用的結果。

以巴列維統治時期伊朗國內激烈的矛盾來看,即便沒有霍梅尼,即便沒有伊斯蘭革命,伊朗最終也會爆發推翻巴列維的運動,區別只在於誰領導這場運動罷了。

Ⅱ 伊朗伊斯蘭革命是精英的勝利還是庶民的勝利,如何看待伊朗革命中的民粹主義

hh呵呵,是伊斯蘭的勝利,是伊朗民族的勝利,也是民眾的勝利,因為當時是國外政權左右伊朗。他們是推翻了傀儡政府的啊

Ⅲ 伊朗伊斯蘭革命是進步還是倒退

倒退,和信仰無關,但是由民主自由到獨裁甚至政教合一一定是倒退,而且由富裕到了貧窮這更是倒退

Ⅳ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是甚

伊斯蘭革命
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宣布成立。美國相信此前在巴黎與霍梅尼達成的密約,對伊斯蘭政權還心存幻想,甚至企圖藉助霍梅尼的力量共同對付蘇聯入侵阿富汗,美伊維持正常的外交關系,美國大使沙利文留駐德黑蘭。
1979年10月形勢急轉直下。被廢黜的國王巴列維離開伊朗後輾轉到了摩洛哥、墨西哥和巴哈馬。由於受到伊朗伊斯蘭政權的強大壓力和追殺令的威脅,世界上幾乎沒有國家願接納他定居。在此期間,巴列維罹患淋巴癌,他的家屬通過洛克菲勒和基辛格等人向美國政府申請赴美治療。卡特政府猶豫再三,於1979年10月2日宣布,出於「人道主義」同意巴列維赴美治病,引起伊朗公眾的憤怒。伊朗伊斯蘭政權懷疑美國爽約轉而支持巴列維殺回馬槍。10月29日,霍梅尼在庫姆市發表演說時宣稱,「美國在伊朗的統治是我們一切不幸的根源」,譴責美國政府支持巴列維,表示伊朗人民將給予回擊。伊朗國內掀起反美浪潮。當時正在阿爾及利亞與美國代表談判關系正常化的伊朗臨時政府總理巴扎爾甘回國後就被趕下了台。
1979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數百名伊朗男女學生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扣押66名使館人員當作人質,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維。美國政府斷然拒絕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維,則不釋放人質。
11月4日當天,我正好陪同林兆南臨時代辦到伊朗外交部辦事,我們當時還不知道美國大使館被佔領,結果到了伊朗外交部門口的時候看到美國臨時代辦的專車停在那裡。後來一打聽才知道,美國代辦帶領兩個隨員到伊朗外交部進行抗議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大使館,他們沒有想到,在他們提完抗議之後,伊朗外交部的官員就告訴他們:不得離開伊朗外交部。這樣美國大使館的52名人質被扣押在使館,美國代辦和兩名隨員被扣押在了伊朗外交部的一個房間里,在那裡呆了444天。
事件發生後,美國積極展開外交活動,希望人質獲釋。11月18、19日,伊朗方面釋放了人質中的13名婦女和黑人,其餘53名人質仍被扣押在美國使館里。伊朗方面堅持將引渡巴列維作為釋放人質的條件。美國卡特政府見外交斡旋努力難以奏效,遂採取強硬手段,驅逐了183名伊朗外交官和不符合在美居住手續的伊朗留學生。伊朗立即還以顏色,宣布停止向美輸出石油,准備提取在美的存款,不接受以美元作為石油交易的支付貨幣,不償還巴列維政權欠下的債款。美國針鋒相對,採取反措施,下令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凍結伊朗在美資產,上訴海牙國際法庭。
這次人質事件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許多國家以不同方式表示希望遵循國際法准則尊重外交人員豁免權,釋放人質,和平解決美伊兩國爭端。12月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呼籲伊朗釋放美國外交人員。伊朗拒絕接受安理會決議。人質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美國決心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1980年4月7日,美國政府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並正式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美國還要求西歐盟國採取同樣措施。
4月22日,卡特總統下令執行武裝秘密營救人質的「藍光」計劃。結果機毀人亡,美國在世人面前丟盡了面子。
當年9月兩伊戰爭爆發,美國人質遂成為伊朗的包袱。11月2日,伊朗議會經過激烈辯論,通過了釋放人質的4項條件:美國作出不幹涉伊朗內政的保證,解除伊朗在美國資產的凍結,撤消美國對伊朗的一切要求與制裁措施,將前國王巴列維的財產歸還伊朗。11月11日,美國表示原則上接受上述條件作為解決人質問題的基礎。經阿爾及利亞等國斡旋,美伊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在阿爾及爾簽署了關於解決人質問題的協議:美國分三次歸還伊朗140億美元的資產,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釋放全部美國人質。次日,被扣押14個半月的美國人質全部獲釋離開伊朗。
曠日持久的美國人質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是,它為日後的美伊關系打下了難以解開的結。在美國人心目中,人質事件是美國人自越戰以後遭受到的最大的恥辱。美國這個超級大國面對伊朗竟然束手無策。美國外交官被蒙上眼睛反綁雙手遭伊朗學生羞辱的照片和圖象在美國傳媒反復刊登和播放,伊朗人進入美國大使館之後把裡面所有的秘密文件拿出來示眾,對美國公眾的刺激極大。1980年2月,當52名人質獲釋返回美國時,美國各地公眾在樹上和家門口掛滿黃絲帶,可見此事在美國影響之大。這個事件也成了美國公眾對伊朗的一個仇恨點,此後美國歷屆政府不管採取如何敵對伊朗的政策,在美國國會沒有阻力,美國公眾也都能接受。
人質事件加上新政權公然宣傳 「輸出革命」 極大損害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中,盡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譴責薩達姆,也沒有一個國家同情伊朗。

Ⅳ 伊朗伊斯蘭革命的革命影響

伊斯蘭共和國以"既不倚東,也不靠西"的口號將自身定位為革命明燈,號召中東以至全世界推翻資本主義、美國的影響力及社會上的不公。伊朗革命領袖在第三世界支持與穆斯林無關的革命團體,也尋求他們的支持,如尼加拉瓜的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愛爾蘭的愛爾蘭共和軍及南非的反種族隔離運動,甚至有些已達到支持非穆斯林革命更多於伊斯蘭革命(阿富汗聖戰者)的程度。

伊朗革命派明確地號召波斯灣地區推翻君主政體,建立伊斯蘭共和國(即伊朗),使由遜尼派主導的阿拉伯鄰國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及其他波斯灣阿拉伯國家響起了警鍾,這些國家都是君主政體,國內又有為數不少的什葉派民眾。在接下來八年的兩伊戰爭使伊朗和伊拉克有數以百萬計的傷亡。
伊朗伊斯蘭革命使伊朗和美國由盟友變成仇敵。伊朗革命派希望把國王引渡回國行刑,美國總統卡特不再支持國王和幫助他重返權力寶座。身患癌症的國王要求入境美國就醫,德黑蘭的美國使館人員反對這個請求,他們堅持要穩定美國和過渡革命政府之間的關系。卡特雖然同意美國使館人員的意見,但礙於基辛格、洛克菲勒及其他支持國王的政治人物施加壓力,他只得答允了國王的請求,這使得伊朗革命派更堅定地認為前君主政權是美國的傀儡,導致霍梅尼陣營里的激進學生攻擊美國大使館。
伊斯蘭共和國政府在改革後,依照伊斯蘭教的原則下,識字率進一步得到提升。到2002年,文盲率已下跌了超過一半。產婦及嬰兒死亡率亦顯著地下跌。人口增長在起初受到鼓勵,在1988年後則不再受到鼓勵。總括來說,伊朗的人類發展指數由1980年的0.569攀升到2002年的0.732,與土耳其處於平等水平。

Ⅵ 伊朗1979年革命對於伊朗來說是進步還是倒退

個人看法。
當初推倒王朝的時候,是各種力量糾纏在一起,有傳統的慕斯林力量,也有支持進一步自幼的人。或者,單純反對嘆服的人。
但最後,是傳統【慕斯林】,獲得了最大的果實。之前的巴列維王朝,固然腐朽,很多人極為貪婪。但同時,也開啟了伊朗的現代化,那個時候,伊朗的女生,甚至能穿泳裝。
不過,他們忽略了很多事情。在大城市,已經近代化了,可廣大的鄉村、城鎮,不僅極為落後,得不到發展,而且,依舊是傳統慕斯林的天下。
由此,產生了激烈的矛盾。
最終,這個腐朽和貪婪的王朝,被打敗了。可伊朗,卻變成了十分保守的所在。就是今天的伊朗了。
這是生活和爭執上。
不過,如果從軍事和地緣影響上,卻是一種強大。現在的伊朗軍隊,絕對不是當初的所在。敘利亞血戰這么多年,伊朗軍官團的支持,是重要的原因,極為兇悍!!!
同時,從政治上,什也派開始崛起,從黎巴嫩到敘利亞到伊朗到伊拉克,核心的力量就是伊朗!
問題十分復雜,從國內的生活,和爭執走向上,似乎不太好。
不過,從軍力和地緣影響上,卻是絕對的進步。

Ⅶ 伊朗伊斯蘭革命的1970年代的事件

1970年代的連串事件終演變成1979年革命。
國王政權在1971年於波斯波利斯舉行波斯帝國成立2500周年慶典,被批評為揮霍無度,「外國人飲酒狂歡,抵觸了伊斯蘭教的禁忌,而伊朗人卻被排除出慶典,一些伊朗人甚至仍在挨餓」。五年後,國王將伊朗陽歷的第一年由伊斯蘭歷法的第一年改為居魯士二世登位的那一年,觸怒了虔誠的伊朗穆斯林,使「伊朗在一夜之間由回歷1355年跳到皇歷2535年」。
1970年代的油價上升加劇了對通脹及浪費的擔憂,又加劇了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隨之而來的還有數以萬計不受歡迎的外國技工來到伊朗。許多伊朗人對於國王家族成為了石油收入的最大得益者感到憤怒,而國家收入與家族收入之間的界線亦模糊不清。直至1976年,國王的石油收入已累積至10億美元,而包括63位王子王女的國王家族則累積了50億至200億美元,家族基金已控制了約30億美元。1977年中對抗通脹的經濟緊縮措施不成比例地影響數千名貧民及非技術民工到城市參與建設。許多文化及宗教保守派人士組織起來,成為革命示威者及「殉道者」。
所有伊朗人都需要加入國王成立的民族復興黨,並繳付黨費,其他政黨都被取締。民族復興黨企圖以民粹主義式的「反暴利」行動對抗通脹,對高價販售的商人罰款甚至囚禁,刺激了黑市,激怒了商人並迫使他們參與政治活動。
1977年,國王回應了美國新總統吉米·卡特關於政治權利方面的「善意提醒」,決定赦免一些囚犯,又准許紅十字會探訪囚犯。在整個1977年,自由主義反對派成立了許多組織,發表公開信譴責政權。
同年,受大眾歡迎及具影響力的現代伊斯蘭主義者阿里·沙里阿提逝世,他的支持者認為他是死於薩瓦克手上,他的逝世亦消除了霍梅尼的潛在革命競爭者。10月,霍梅尼的兒子穆斯塔法因心臟病發逝世,他的逝世同樣被歸咎於薩瓦克。在德黑蘭為穆斯塔法舉行的紀念活動使霍梅尼成為公眾注意的中心。

Ⅷ 如何看待伊朗伊斯蘭革命

幸與不幸共存,巴列維王朝的覆滅很大程度上屬於咎由自取,當時巴列維王朝的情況和民國十分相似,皇室以及相關利益集團占據了國家大部分的資源,而底層的農民生活十分的平困,巨大的貧富差距造就顛覆國家政權的矛盾,也給了宗教勢力可乘之機。伊斯蘭革命之後,雖然經歷兩伊戰爭和國際社會的經濟封鎖,但是相對來講,伊朗的階級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緩解。但是另一方面,舊的利益集團被打倒,新的利益集團重新被豎起,以毛拉為首的宗教利益集團現在成為了伊朗新的吸血鬼。從現代化進程來講,伊斯蘭革命也使得伊朗的現代化開了歷史的倒車,雖然現在伊朗的政體類似於君主立憲,行政權力歸屬於世俗政府,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政教合一,但是宗教的回歸,世俗化的褪去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絕對是倒退的,這是不可否認的,並不能因為伊朗能夠實行全民選舉就認為這是相對於君權制的進步,政教合一對於一個國家的影響不僅僅是國家的政治組織形式,還影響了國家其他的方方面面,可以肯定的說,伊斯蘭革命讓伊朗的教育、男女平等、社會意識都開了歷史的倒車,總的來說,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講,伊斯蘭革命對於伊朗這個國家來說是不合時宜以及失敗的,巴列維王朝的覆滅不值得同情,但是取代它的應當是世俗化的政權,而不是回歸政教合一,尤其是有著燦爛波斯文化伊朗來說,去波斯化,從新回歸侵略者強加的伊斯蘭的回報,實在是歷史開的一個玩笑。。。。。

Ⅸ 巔峰時代的伊朗,到底為何發生伊斯蘭革命

伊朗這個國家擁有擁有比較光輝燦爛的歷史。比我們國家,多了至少要3000年的歷史,歷史悠久,文化繁榮,而且伊朗對應的古代波斯國家,在當時世界上也是非常強大的國家。但是到了近代以後,隨著過各方力量的強大,伊朗國力逐漸衰弱,失去了像古代波斯一樣的霸主地位。

發展過程中,嗯,由於存在貧富差距,人民和政府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使得伊朗內部動亂不團結,有心之人和外部殖民國家趁機挑逗挑逗人民,發動伊朗政變。顛覆巴列維政府。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都會遇到貧富差距這個問題,但是由於伊朗沒有制定相應的政策,並且平均人民和政府之間的矛盾使得伊朗最終爆發戰爭。

Ⅹ 伊斯蘭革命後伊朗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呢如果是變壞了,伊朗人為什麼還要支持這場革命呢

和老美西方敵對,肯定沒好結果嘛,對內宗教管制人民,伊朗人普遍對現在不滿,當時因為巴列維腐敗專制,所以被宗教勢力引導,造成了群眾革命,伊朗人有自己的歷史和習俗,崇拜期盼恢復歷史上的波斯帝國,而不是目前執政的這種外來伊斯蘭體制

閱讀全文

與伊朗人怎麼看革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留學現鈔怎麼用 瀏覽:454
義大利周圍還有什麼國家 瀏覽:888
伊朗為什麼要打梟龍 瀏覽:892
英國招農民有多少人 瀏覽:952
中國累積治癒多少人 瀏覽:689
印尼國全稱是什麼 瀏覽:650
cisco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254
去泰國再到越南怎麼簽證 瀏覽:274
印度恆河祭祀多少年了 瀏覽:539
伊朗人怎麼看孟晚舟 瀏覽:884
通過什麼物流把東西送到越南 瀏覽:857
越南當兵最怕什麼 瀏覽:961
洪森為什麼能親越南 瀏覽:950
中國人如何飲印度茶飲 瀏覽:840
印尼巴士怎麼改天氣 瀏覽:679
越南幣一千元是多少元 瀏覽:253
中國風俗習慣和哪些國相似 瀏覽:164
義大利豐添洗發水怎麼樣 瀏覽:787
印尼怎麼發工資 瀏覽:767
印尼產的二胡多少錢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