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什麼礦產資源豐富
鐵礦、銅礦、鋅礦、鉻礦、金礦等礦產資源豐富。
伊朗已探明礦山3800處,礦藏儲量270億噸;其中鐵礦儲量47億噸,銅礦儲量30億噸(平均品位0.8%),佔世界總儲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鋅礦儲量2.3億噸(平均品位20%)居世界第一位;鉻礦儲量2000萬噸,金礦儲量150噸。
此外,還有大量的錳、銻、鉛、硼、重晶石、大理石等礦產資源。目前已開采礦產56種,年產量1.5億噸,占總儲量的0.55%,佔全球礦產品總產量的1.2%。
伊朗擁有世界10%的石油資源。伊朗還擁有世界第二大天然氣資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數天然氣用於國內。
(1)伊朗生產什麼鹽擴展閱讀:
伊朗其它資源:
伊朗以石油開采業為主,另外還有煉油、鋼鐵、電力、紡織、汽車製造、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建材、地毯、家用電器、化工、冶金、造紙、水泥和糖業,但基礎比較薄弱,多數工業原材料里亞爾和備件依賴進口。
伊朗主要生產石油化工產品、鋼鐵和銅產品。其他主要產品包括汽車、家用電器、通信設備、水泥、工業機械(伊朗擁有西亞最大的機械工業)、紙張、橡膠製品、農產品、加工食品、羊毛製品和葯品。
B. 全球最貴的5大頂級調味品,大家都知道哪些
世界上有非常多的美味的食物,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很少有人能夠嘗遍世界上的所有美食。相信不少的人有時候都會自己親自下廚烹飪,能夠親自做一份自己喜歡吃的美食,也是一個非常幸福的事情。不過在做飯的時候,除了原材料以外,還有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缺少了它美食就會失去靈魂,那就是我們做飯一定要用到的調味品。我們平時做飯只要用到一些基礎的調味品就可以了,不過一些高級料理是需要一些非常特別的調味品的。世界上最貴的五大頂級調味品,你知道有哪些嗎?
第三種是義大利的巴薩米可醋,據說是按滴來計算價錢的。第四種是牡丹籽油,產自中國。第五種是日本的山葵,芥末就是用它做出來的。
C. 伊朗的礦產資源
伊朗擁有非常豐富的銅礦資源,目前已探明儲量約為30億噸,平均品位0.8%,佔世界總儲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2004年,年產8萬噸的哈通阿巴德銅冶煉廠投產後,伊朗銅年產量增加到28萬噸,其中陽極銅20萬噸。 鋅礦已探明儲量為2.3億噸,平均品位20%,居世界第一位;鉻礦已探明儲量約2000萬噸,伊朗每年消費鉻鐵4000—5000噸,靠進口。今年,年產2.5萬噸薩布茲瓦鉻鐵廠投產後,不僅滿足了本國的需要,還有2萬噸鉻鐵可供出口。 伊朗鐵礦儲量約為47億噸,其中四個大型鐵礦的總儲量就達30億噸。 伊朗煤炭儲量約為76億噸,因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動力煤基本不用,只將部分焦煤開採用於煉焦。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伊朗冶金工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去年,伊礦產品總產量實現了10%的增長,鋼產量900萬噸,增長了12%,鋁21.1萬噸,增長了16%,銅15.2萬噸,增長了4%。伊計劃在「四五計劃」期間對14個礦產項目投資160—170億美元,進一步加速冶金工業的發展。 今年,伊朗憲法第44條出台,政府立即著手大型礦山的私有化工作,首批礦山轉讓給合作社公司經營,其中包括薩爾切什邁銅礦、安古朗鋅礦、克爾曼省的大型鐵礦和煤礦。 2004年,伊朗鋼的消費量為1220萬噸,進口810萬噸,伊計劃「四五計劃」鋼產量達到2800萬噸。 為了保護本國鋼鐵工業,伊提高了鋼鐵進口稅10%。 有色金屬主要產品和鋼鐵年產量 單位名稱:萬噸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銅12.85 12.6 14.29 14.57 15.25 鉛1.44 1.46 1.52 1.60 1.76 鋅6.00 6.28 6.44 6.92 7.60 電解鋁 13.10 13.30 15.83 18.09 21.22 鋼鐵690 750 800 900 伊朗各類礦產資源已探明的儲量 單位名稱:百萬噸 礦物名稱 儲量 礦物名稱 儲量 石棉70 鋅 50 重晶石 4.4 菱鎂礦 3.6 鋁土礦 116 錳礦 9.7 粘土14.6 雲母 0.2 硼土礦 0.024 鉬 0.05 鉻礦20 霞石 147 煤7600 磷岩 16.5 銅3000 鹽 158 長石2600 硅 77 氟石2.7 白銀 0.4 黃金0.5 滑石 0.38 石膏2400 綠松石 500(噸) 鐵礦4700 石灰石 7200 高嶺土 100 明礬 1000 各類礦產品的年產量 單位名稱:萬噸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煤128.4 138.0 255.7 銅精礦 41.5 45.3 41.8 鉛、鋅 58.3 57.9 60.8 金礦12.8 35.2 12.0 鐵礦863.4 1144.1 1459.1 鉻14.1 17.4 22.3 硅石154.6 167.8 222.2 鎂11.4 11.5 7.0 鋁礬土 5.4 6.5 2.1 錳9.7 14.0 55.5 重晶石 20.0 23.8 19.4 鹽141.8 153.8 151.1
D. 籽鹽 是怎麼來的 吃多了有什麼壞處嗎或則是好處
你說的是孜然,東北叫籽鹽,實際上是孜然 。
孜然又名安息茴香,維吾爾族稱之為「孜然」,來自於中亞、伊朗一帶,在我國只產於新疆。它主要用於調味、提取香料等,是燒、烤食品必用的上等佐料,口感風味極為獨特,富有油性,氣味芳香而濃烈。孜然也是配製咖喱粉的主要原料之一。
功效:用孜然加工牛羊肉,可以祛腥解膩,並能令其肉質更加鮮美芳香,增加人的食慾。孜然具有醒腦通脈、降火平肝等功效,能祛寒除濕,理氣開胃,祛風止痛。對消化不良、胃寒疼痛、腎虛便頻均有療效。用孜然調味菜餚還能防腐殺菌。
適合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適用量:每次3~8克。
溫馨提示:用孜然調味,用量不宜過多。孜然性熱,所以夏季應少食。便秘或患有痔瘡者應少食或不食。
E. 鹽的資料
依照自然存在的狀況,鹽又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和礦鹽四種。
人類采鹽最早使用的方法是從含鹽量高的乾涸河床或湖床刮下鹽結晶塊。但沒多久人們便發明了較復雜的產鹽方法。
第一種常用的鹽是海鹽。海鹽的取得主要是在氣候和地質條件適合的海邊開發鹽田,依靠日曬和自然蒸發,從而使鹽分析出。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海邊都出產海鹽,如亞洲的中國、韓國、印度;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歐洲的地中海沿岸等是海鹽的大產地。
早期非洲許多地區的居民都是從含鹽量高的鹽土中采鹽。他們在鹽地里挖出許多約2米深的鹽井,含鹽的地下水冒出後,經蒸發便析出鹽晶,井鹽便這么開采出來了。世界上著名的井鹽產地還有中國的自貢、波蘭的魏里奇卡等。
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存在含鹽量較高的湖泊。而採集湖鹽最有特色的地方當屬非洲塞內加爾的瑞特巴。當地人制鹽的方法很簡單,湖邊各村莊的男女老少全體出動,搭乘小船,將幾百個塑膠桶放在湖裡,排成圓圈,從空中俯瞰下來就像一條七彩繽紛的項鏈。而後利用赤道的烈日將桶里的湖水曬干,於是桶底便留下了一層潔白的鹽。
開采礦鹽比利用鹽田曬鹽的方式晚許多。波蘭的考古學家曾挖掘出一些將鹽土加熱析出結晶鹽的用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存在天然鹽礦,如伊朗、伊拉克、美國西南部、澳大利亞和玻利維亞等。有些地方甚至存在鹽丘和鹽山,如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約有300座圓形鹽丘;巴基斯坦境內有綿延的鹽山等。
如今,在許多靠自然條件難以產出足夠用鹽的國家和地區,陸續開發出一些新的制鹽方法,其中以「電透析法」最受歡迎。所謂電透析法就是在直流電壓下,利用陰陽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將海水中鹽的濃度提高約7倍,再予以蒸發結晶從而產出高品質的精鹽。
F. 食用鹽的分類和區別
鹽,以海鹽為多。因為海鹽的產量大,成本較低,可以大規模生產提純,質量也較好,便於運輸。另外還有岩鹽,又叫崖鹽,也就是礦石樣的,是開采出來的鹽礦。還有井鹽,是在地上鑿井,汲取地下的鹽水,再用鍋熬制提煉而成。以四川自貢地區所產的最為知名,也是「川菜」形成特殊味道的原因之一。另有湖鹽,就是著名的青海鹽湖所出產的鹽,那是億萬年前由於地質變化,被封閉於內陸的海水蒸發後形成的露天鹽礦。還有山西等地以水沖洗鹽鹼地,待夏秋南風一吹,再結晶而得的池鹽。史書還記載了其他特殊的鹽,有幾十種,如甘肅張掖西北出的桃花鹽、青海的青鹽、波斯國(今伊朗)的石子鹽等等。據說最好的食用鹽叫光明鹽,如同水晶一樣瑩澈,出產於青海某些鹹水湖的水裡,也就是鹽在自然界的過飽和狀態的溶液中形成的結晶體。
按產地劃分可分為:
蘆鹽(天津、河北)、淮鹽(江蘇)、閩鹽(福建)、粵鹽(廣東)、湘鹽(湖南)、雅鹽(內蒙古)、大青鹽(內蒙古)、川鹽(四川)。
按資源劃分可分為:
海鹽、湖鹽、井礦鹽。
按加工方法劃分可分為:
原鹽、精製鹽、洗滌鹽、粉碎洗滌鹽。
按用途劃分:
加碘鹽、畜牧鹽、腸衣鹽、調味鹽、低鈉鹽、兒童營養鹽鹽的分類
根據鹽的組成和結構的不同,一般有如下的分類:
(1)根據鹽組成中是否含有酸式酸根或氫氧根,可分為正鹽、酸式鹽和鹼式鹽。
正鹽:組成中不含酸式酸根或氫氧根的鹽,如NaCl、Na2CO3、KNO3等。
酸式鹽:組成中含酸式酸根的鹽,如NaHCO3、KHSO4、Ca(H2PO4)2等。
鹼式鹽:組成中含氫氧根的鹽,如Mg(OH)Cl、Cu2(OH)2CO3等。
(2)按鹽組成中的陽離子或陰離子的名稱而定名的,如:
鈉鹽:NaCl、Na2CO3、Na2SO4、Na2S等。
鉀鹽:K2CO3、KNO3、KCl等。
硫酸鹽:CuSO4、K2SO4、(NH4)2SO4等。
碳酸鹽:Na2CO3、K2CO3、(NH4)2CO3等。
(3)多種陽離子與一種酸根離子組成的鹽叫做復鹽。如KAl(SO4)2等。以原料來源分類,可分為海鹽、湖鹽、井礦鹽。按生產方法劃分,可以把食鹽分為真空蒸發制鹽、平鍋制鹽、日曬鹽和粉碎鹽。按用途和純度還可以把食鹽分為普通食用鹽、餐桌鹽、加碘鹽、腸衣鹽、葯用鹽、健康鹽、味精鹽、畜牧鹽、防雪鹽、營養鹽等。還有以食鹽為原料製成的化工產品及其衍生物是食鹽的旁系親屬,主要有純鹼、燒鹼、鹽酸等
G. 伊朗的自然資源
伊朗是OPEC第二大原油生產成員國,伊朗具有900億桶探明的原油儲量,佔世界9%的原油儲藏量,15%的天然氣儲量。 在所有石油出口國中,巨型工程悄然出現。據國際媒體報道,在伊朗、中東、俄羅斯、委內瑞拉和其他一些國家,目前數十億美元的工程項目日益增多。 就伊朗而言,為世人所熟知的是其巨大的油氣儲量,同時還有其油氣在世界總儲量中所佔比重與其產量佔世界市場份額之間的強烈反差。據估計,2001年初,伊朗可開採的石油儲量達1000億桶,同期其天然氣儲量達26.6萬億立方米。伊朗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左右,但石油產量佔世界石油總產量還不到5%。伊朗為世界第二大天然氣儲量國,但與世界其他天然氣生產國相比,伊朗的天然氣產量相對於其儲量卻是最少的。我們也可以從各國天然氣年開采量占其已探明儲量的百分比來看這個問題,北美為10.5%、西歐3.9%、前蘇聯1.2%, 而伊朗僅為0.2%。 伊朗新聞報2002年8月26日還登載消息,伊朗石油部長BIJAN NAMDAR-ZANGANEH為伊朗油氣產業的落後現狀感到遺憾:「伊朗雖然擁有世界總儲量18%的天然氣,而目前其天然氣出口業績竟然為零」。 事情似乎有了轉機,伊朗政府已經開始嚴肅對待其油氣產業的發展。伊朗新聞報引用石油部長的話說,1997-2001年間,為發展其天然氣產業,伊朗已在此領域與國內外公司簽訂了15個「回購合同」(BUY-BACK DEAL)。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開放其油氣部門。雖然美國對在伊朗投資的非美國公司實行間接制裁,但由於利益誘人,外國公司已經在伊朗承接了一些油氣工程項目,還有一些項目正在洽談中。 目前,伊朗主要致力於開發波斯灣上的南帕爾斯特大型氣田,該氣田為伊朗與卡達共有。2000年11月21日,伊朗新聞報報道,伊朗已與挪威斯達托爾公司(STATOIL)簽定南帕爾斯氣田第6、7和8期開發合同。合同金額達3.3億美元,工期長達46個月。 像其他回購合同類似,這三期氣田的部分產品將用於償付挪威斯達托爾公司的全部資本投入。 回購合同(BUY-BACK DEAL)項下的項目,由國外石油公司提供資金、進行項目開發、工程實施、並在工期結束後將項目運營權移交給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外國公司投入的成本、銀行費用和協定的回報皆以相關工程產品償付。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伊朗開放其油氣部門以來,每一個項目合同完成時,人們和媒體都對此類合同的實施對伊朗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影響存在不同的看法,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伊朗波斯文報紙「HAMSHAHRI」2002年11月30日刊載文章指出,對於回購合同,在伊朗各界存在三種不同的態度和意見。有人認為:由於現行伊朗憲法的某些限制條款的存在,目前回購合同是伊朗石油產業與國外公司合作的最佳形式;第二種意見是基於伊朗不需要國外投資、伊朗石油產業的發展應充分發揮伊朗國內潛力的立場,認為此類合同違背伊朗國家利益,並會在將來給伊朗經濟帶來麻煩;也有人認為應該通過修改憲法的某些條款,同時允許以「產品分享」(PRODUCTION SHARING)的形式與國外公司合作(「產品分享」是目前國際工程合作普遍採用的模式)。他們認為由於回購合同的年限一般較短,通常為5至7年,對國外公司來說缺乏足夠的利益激勵,很難使他們以盡可能最好的方式來實施工程,而這點對工程管理質量、資源保護、伊朗人才培訓和培養、成熟技術的引進都將有負面影響。 無論人們對以「回購」形式與國外公司合作的看法如何,這些合作的實施被看作是對美國對伊朗經濟制裁的一種成功突破,並被認為是伊朗在國際舞台政治意義上的勝利。
H. 鹽的種類為什麼最多
鹽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物質,因為地球形成的過程,造成不同的鹽來源,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礦鹽等四大類。另有竹鹽及藻鹽等
海鹽
人類最常使用的鹽,便是海鹽。
海鹽是從火山爆發及降雨,使鹽能大量累積於海洋中,日積月累而形成海鹽。在陽光充足的鹽海地區,可以讓陽光與風蒸發發鹽田的海水,即可得到鹽。海水中含有3.4%的鹽類,其中氯化鈉(鹽)佔80%。每年全世界約生產有二億兩千萬噸的鹽,目前產鹽的來源以岩鹽占最多。 早期在海邊居住人們因不易取得鹽,就是以煮海水為鹽,來作為日常使用。
海鹽的主要成分,含有氯化鈉77%、氯化鎂9~10%、氯化鉀2~3%、硫酸鎂4~6%。
湖鹽Saline Lakes
因氣候的變化、地殼的變動,使一大片水域或海水被陸地所封閉,而成為內陸鹽湖;在陽光曬制之下使水中的蒸發量變高,湖水中鹽分便慢慢累積而成。目前鹽湖的分布多集中乾燥及半乾燥地帶。例如美國猶他州大鹽湖、中國青海省靠近內陸地區等產地。
岩鹽 Rock Salt
目前全世界約有 79 個國家開采岩鹽礦。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周邊國家。鹽礦形成始於二億六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海洋 ( 寒武紀元 ),海水經過太陽曝曬蒸發水份,歷經無數次的地殼變動、擠壓,將礦脈深深推入地底。埋藏在喜馬拉雅山脈下六百米深。
岩鹽是古代海洋或鹽湖,因地表水分逐漸蒸發並經過長時間沉積,或加上一些地殼變動而成的,常見於乾涸鹽湖或地下鹽礦床。岩鹽厚度可達100公尺左右。巴基斯坦、伊朗等地有很多岩鹽礦床。可根據其沉積的厚度和深度進行坑道或露天的開采。如果岩鹽純度夠高,經過磨碎與篩選便可出售。有時把岩鹽溶成鹽水,再凈化。主要含鈣、磷、鎂、鈉、錳等金屬。岩鹽,又叫崖鹽。
喜馬拉雅山岩鹽,含有高達 84 種以上的豐富礦物質,在扎實的鹹味里,還蘊含了豐富多變的層次、個性與滋味。岩鹽產量少,相對的價格較貴。
井鹽Well salt
因地表下蘊含天然鹵水或鹽礦,透過鑿井開挖的方式,將地底下的鹽礦或鹵水抽取至地面上,並煎熬鹵水而可獲得食用的鹽。在中國四川地區,從清代便擁有鑿井技術,開挖不同地形的地下鹽源。通常要選鹹度夠的井,在從井底里把淤積的泥沙撈上來,使用日曬法,將多餘的水分除去,這種鹽現在非常少見,通常在采鹽不足的地區才有在用,裡面礦物質含量要視當地而定
竹鹽
將天然鹽放入三年生的竹筒,再以純凈的黃土封口,再放入鐵窯,以松木燃燒.直到竹筒燒成灰,天日鹽呈現柱狀。如此重覆三次,即是調味用的竹鹽。燒烤的過程後,鹽里含有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或雜質可被中和或去除。
藻鹽
古時候日本人撈海藻煮水熬鹽,稱藻鹽。或者是用水桶提海水潑到地上曬鹽。後來人們利用潮汐漲落落差較大的地方開辟鹽場,讓海水自然流入鹽場。日本的赤穗、贊歧(香川縣)、山口縣的三田茹均為海鹽的著名產地。
I. 鹽是怎麼來的
鹽的來源:海鹽生產,一般採用日曬法。 井礦鹽生產,主要分為采鹵和制鹽兩個環節,不同的礦型採用不同的采鹵方法。湖鹽分為原生鹽和再生鹽,主要採用採掘法或灘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