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中國人怎麼在伊朗生活

中國人怎麼在伊朗生活

發布時間:2022-06-13 07:24:49

『壹』 如果長期呆在伊朗,應該在生活上做哪些准備

食:餐館菜品基本相同

德黑蘭的餐館共享一份大同小異的菜單:除了價格不一樣,菜品基本相同。令人稱奇的是,各個餐館的菜品的味道都基本相同。
住:房價貴、租金高

記者最近一直在尋租房子,看了幾十套,雖然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但對德黑蘭的房市有了大致的掌握。

一路看過來,每套房的租金都令記者大跌眼鏡。在好的地段,一套100平米、房齡10年、沒有傢具的房子就要1500美元的月租,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不過不要以為是房東在訛詐外國人,即便伊朗人租住,租金也差不多。記者就曾遇到一位房東,因為急於出國同意把月租從3500美元降至2000美元,但還是高高超出預算未能談妥。本以為可以趁房東時間不多的機會壓低租金,誰知不到一周,房東就以2500000土曼(約2705美元)的價格租給了一個伊朗的四口之家。
行:交通亂、舊車多

德黑蘭的市政公交系統本來比較簡單,線路少、車輛少,原因在於德黑蘭的小巷很多,公交車一般只能在大路上營運;另一方面,德黑蘭的私家車很多,市政方面也就不屑在這方面投入精力了。只是德黑蘭現在擴張速度很快,人口急劇增加,之前的公交系統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狀況。盡管德黑蘭已修建並正延伸地鐵,但是公路擁堵的狀況始終沒有改善。

『貳』 外派去伊朗安全嗎請知情人士告知,萬分感謝!

中國人在伊朗享受禮遇

當地公司為中國雇員租房配車工資翻倍 從未發生過針對華商的暴力活動 核心設施多數是由中方承建

當地百姓對待中國人就像自家人一樣親切 留學生學費住宿費全免 副總統承諾 對中國記者大開方便之門——

伊朗核問題使得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這個中東石油大國身上,對伊朗國內的安全局勢,人們不禁添了幾分擔憂。

那麼,目前伊朗國內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當地華人華僑目前的安全狀況到底怎麼樣?他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是否因伊朗核問題而受到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本報日前對在伊朗工作的中國僑胞及我駐伊朗使館官員進行了深入的采訪。

據介紹,按照穆斯林傳統習俗,女性在公共場合需要戴上頭巾,但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只能戴黑色的,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兩隻眼睛」。女性可以穿牛仔褲和顏色鮮艷的風衣、化時尚妝等,頭巾也可以戴各種顏色的。

調查說明:中國人在伊朗概況 (據中國駐伊朗大使館)

總人數:約三四千人留學生:150人左右,大部分來自國內一些老少邊窮地區,包括青海、新疆、雲南、甘肅,共涉及15個省市。

個體經商者:數十人,一般都經營服裝、鞋帽等生意。

其他人主要在中國公司、中資企業和伊朗的公司任職。

中資公司:四五十家左右,業務范圍涵蓋通訊、電信、公路、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汽車、石油開采等重要領域。

采訪對象

任維夫:中國駐伊朗大使館文化參贊

付國武:深圳中興通訊駐伊朗總代表

里強:2000年-2003年任深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伊朗總代表,2003年-2006年5月任深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東區域總經理,同時擔任伊朗中資企業協會副會長,目前在深圳中興集訊有限公司擔任高級副總裁。

邊柏功:伊朗第一座中國商貿城的投資建設者。

范先生:在當地規模最大的財團———「窮人基金集團」旗下的公司工作。已在伊朗生活多年。

馬生貴:伊朗華語廣播台的主任,已在當地工作十多年。

生活環境:普通居住小區里 幾乎家家都有車

據已在伊朗生活多年的范先生介紹,伊朗國內的消費水平和中國是差不多的,生活環境也不像西方媒體描述的那樣「閉塞」。

在范先生居住的普通小區里,幾乎每家每戶都擁有家庭轎車,人民生活較為富足。

中興通訊駐伊朗代表處總代表付國武說,除了工作時間和中國不一樣外,在伊朗生活的中國人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和不便。據介紹,在伊朗,周四、周五是休息時間,其他時間是工作時間。

當地人在公共場合 常主動問候中國人

一提起和伊朗的同事、朋友、鄰居的關系,接受采訪的幾位中國同胞就贊不絕口。

范先生說,他在伊朗生活了這么多年,從沒有發生過與當地人不和的情況。平常在公共場合,見到中國人,伊朗人大多會主動打招呼,很多人還會說一兩句「你好」之類的中文問候語。

里強表示,伊朗民眾非常隨和,特別是對中國人,就像對待自家人一樣親切。

付國武也告訴記者,因為兩國相似的歷史文化淵源和長期友好的傳統關系,伊朗人總是對中國人特別友好,中國人在伊朗辦事,總是能得到「一路開綠燈」的禮遇。

當地民眾生活 沒受核問題影響

里強說,雖然核問題這段時間一直頗受關注,但伊朗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因此發生任何變化,也沒有出現任何「緊張、不安全」的因素和局面。中資企業的經營與運作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在伊朗華語廣播台工作的馬生貴也向記者證實,目前伊朗國內的局勢非常穩定,老百姓和平常一樣正常地工作、生活,並沒有出現西方媒體所報道的「人心惶惶、動盪不安」的局面。

留學環境:大部分中國學生 可以免費就讀

中國駐伊朗大使館的任維夫參贊說,國內學生赴伊朗留學,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到伊朗上學。

中國留學生在伊朗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都優於國內。比如學生的住房由學校提供,還可以帶家屬一起生活,子女入托、上學的費用全免,同時愛人也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

現在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絕大部分都是免費就讀的。不過,現在有的學校也開始收一些學費了。

新聞環境:副總統承諾 全面支持中國媒體

伊朗華語廣播台的馬生貴說,伊朗的新聞報道環境並不像西方媒體所說的那樣「緊張」,女性記者也不會遇到傳說中的種種不便,而是和男記者一樣,可以自由出入各種新聞場合。

據介紹,由於中伊之間長期以來保持著友好的傳統關系,伊朗政府對中國記者更是敞開大門,持歡迎態度。

馬生貴說,伊朗副總統、旅遊局局長馬里克曾許下承諾:「凡是到伊朗進行采訪的中國媒體,伊朗方面一定給予全面支持。」

治安環境:近20年校園沒有出現一起安全問題

任維夫參贊、付國武、里強、馬生貴、范先生等接受采訪的人均表示,在伊朗偷摸盜搶的情況幾乎沒有,淫穢賭博等現象更是罕見。

任維夫參贊說,在伊朗上學,安全條件非常好,由於穆斯林學校的管理體制嚴格,從1987年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校園安全案件。

里強說,這主要得益於深厚的穆斯林宗教底蘊,使當地長期以來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另外,社會治安管理體系嚴格,也是當地治安狀況良好的原因。

工作環境:當地公司給中國雇員租房配車工資也翻倍

在伊朗公司工作的中國雇員,都能獲得較高的工資待遇。

比如在當地旅遊公司工作的范先生,公司為其租下一室一廳、60多平方米的住房,工資是當地人的兩倍多。范先生說,如果是已婚的中國雇員,則能得到兩居室以上的住房。對於那些需要用車的中國雇員,伊朗公司也會給配車。

馬生貴說,不論在新聞單位還是商業企業,中國雇員比當地雇員能拿到更多的工資,有時甚至是翻倍。除此之外,用人單位還會負責為他們租房,同時給予生活津貼。

經商環境:中國商品極受歡迎中國貨從未被抵制

據任維夫參贊介紹,在伊朗的個體華商不多,一般都經營服裝、鞋帽等。

伊朗市場上銷售的衣服、家用品等,有很多是中國製造。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很受當地人的歡迎。

范先生強調,伊朗當地的同行並不像歐美國家的商家那樣不滿華商甚至抵制中國貨。伊朗當地從來就沒有發生過抵制中國貨、針對中國商人的暴力活動,相反,當地的商家非常願意與華商合作,不少人已成為中國產品的經銷商。

投資環境:核心基礎設施建設多由中國公司承建

據任維夫參贊介紹,由於中伊之間長期友好的傳統關系,伊朗一直為前來投資、承建項目的中國公司和中資企業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在伊朗的中資企業多達四五十家,中國各行業的領軍企業,如中石化、華為、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中信等,都在伊朗投資並開展各種業務,范圍涵蓋通訊、電信、公路、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汽車、五金、石油開采等重要領域。

伊朗的鐵路、公路、橋梁、地鐵等核心基礎設施的建設,多數都是由中國公司承建的。

投資7500萬美元華商建首座中國城

伊朗與伊拉克交界的城市霍拉姆沙赫爾,准備建起第一座中國商貿城。

中國商貿城的投資者邊柏功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在伊朗建中國商貿城,主要是看好伊朗得天獨厚的投資環境和經營前景,為華商提供一個集中經營的場所。

在伊朗市場,高達70%以上的產品都是中國製造,這說明中國產品受到了伊朗人的高度認可;而是另一方面,在伊朗經商的中國個體經營者卻少得可憐。

據了解,中國商貿城於今年6月動工建設,12月完工,並與明年1月開始正式營業,總投資7500萬美元。

新聞鏈接:伊朗簡介

伊朗全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人口約7000萬。

伊朗石油儲量為1000億桶,佔世界儲量的10%,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儲量26萬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6%,居世界第二位。

中伊關系

中伊交往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張騫的副使甘英曾到過伊朗,並打通了中國經伊朗通往羅馬的交通線,即「絲綢之路」。自此以後,兩國間的往來連綿不斷。

由於兩國文化的相似,伊朗人對中國人非常友好。

中資公司在伊朗

2005年,中伊雙邊貿易額突破100億美元。中資公司積極投身伊朗的基礎建設。如中興通訊自2000年進入伊朗市場後,目前成為伊朗電信市場最知名的設備供應商。在GSMWLL領域,ZTE是伊朗業界公認的第一品牌,市場佔有率超過65%。

『叄』 中國人(女)和伊朗人在中國結婚, 國籍是哪裡的呢結婚後去伊朗可以長期居住嗎,

不是結婚就可以改變國籍。結婚最多獲得居留權。一般國際婚姻5年後可申請國籍。
結婚後去伊朗可以長期居住。要卡伊朗的規定。
究竟在那國居住。都可以申請。

『肆』 去伊朗注意事項

連翻譯也沒有么?

以下信息來自中國外交部

中國公民赴伊朗須知

一、特別提醒

(一)伊朗國內治安情況總體較好,較安全,但中國公民遭到入室搶劫、盜竊或在行走時被飛車賊掠走錢物的情況偶有發生。據伊官方統計,目前德黑蘭市每天發生150-200起偷盜、搶劫案件,警方非常重視並加大打擊力度。我公民來伊後需特別注意。

(二)伊朗是政教合一國家,實行嚴格的伊斯蘭教規,外國人必須尊重和遵守這些教規。

(三)伊朗人講究衛生,極少發生傳染病。2006年曾發現一起鳥感染禽流感,但無人被傳染的報告。

(四)伊朗是地震多發區,須有防震常識,做好預防。

(五)伊文明程度高,不大聲喧嘩、不隨地吐痰、待人有禮貌。

二、簽證、入境與海關

(一)簽證

1、中國公民持外交、公務護照來伊朗免辦簽證,停留期為30天。持因公普通、因私護照須提前向伊駐外使領館申辦簽證,停留期一般為30天,如需延期,須在簽證停留期滿前向外事警察局提出申請。逾期居留每天將被罰款30萬里亞爾(約合34美元)。如非法經商或勞務,則要另行交納勞工部門、財政部門的巨額罰款後才許離境。

2、伊朗已成為中國公民自費旅遊目的地國,憑往返機票可在德黑蘭、設拉子、伊斯法罕、大不里士、馬什哈德等機場辦理落地旅遊簽證,停留時間為7天,交一張照片和50美元手續費。如需延長停留,應提前提出申請。

3、申請工作簽證時需要提供伊朗僱主向主管部門提交的申請批文。申請留學簽證須提供被授權教育機構證明。申請過境簽證須提供第三國有效簽證和已確認的赴第三國機票。

4、申請簽證的基本要求是:申請人提供2份填好的申請表格、3張近照(女士須戴頭巾)、護照(有效期至少半年)、簽證費。

5、伊朗駐華使館簽證處只在每周一、二上午9:00至12:00受理簽證申請,申請人本人需親自遞交護照、申請表和交納申請費的銀行支票及相關的申請資料。每周一隻接受辦理加急申請,加急簽證費為每人840元人民幣,批准時間為72小時。每周二隻接受辦理普通簽證申請,簽證費為每人460元人民幣,批准時間為7天內。

(二)入境

1、旅客可正常帶入個人財物,有些價值昂貴的物品需要申報,由海關官員記錄到個人護照里,被記錄下的物品不能出售,離境時須出示。如遺失或失竊,要出示有關報失證明。

2、禁止攜帶任何含酒精的飲料、豬肉及其製品入境,否則將會受到懲罰。

3、其它不許帶入境的物品有:賭具、迷幻葯物、火器、色情書刊、詆毀伊斯蘭教和伊朗國家形象的一切書籍和音像製品等。

4、攜帶動、植物入境,須接受機場動植物檢疫。

5、伊朗實行入境貨幣控制,入境者須向銀行在機場的辦事處提交所攜貨幣申報表。

(三)海關

1、出境者每人所攜開心果限量10公斤,藏紅花限量200克,貴金屬(金)150克和3000克(銀)。攜帶魚子醬須出示發票。

2、禁止前往敘利亞、阿聯酋的出境者攜帶開心果、藏紅花和地毯。

3、每人可帶不超過12平米的波斯地毯出境,並出示發票,但如果地毯有歷史或文化價值,則不許帶出。

4、出境者隨身攜帶的現金最高為1000美元,超過該額度需銀行出具證明。

5、禁止以下物品出境:古董、善本、武器、彈葯、軍事裝備、毒品

三、安全形勢與治安狀況

(一)為確保安全,來伊朗時盡量不要選擇從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與伊朗接壤的陸路入境。

(二)來伊後,盡量避免獨自前往偏僻地區,如需要,最好有當地人陪同。來伊後要保管好自己的財物,特別是身份證件,勿隨身攜帶大量現金。

(三)要隨身攜帶身份證件(最好是護照影印件,原件丟失後辦理補發簽證等手續較麻煩),以便應對執法人員的盤查。遇到盤查時,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與警察發生沖突。值得警惕的是,有時可能遇到假冒警察,這時要認真判斷其提出的問題和進一步的行動是否有違常規,注意保存有關證據,記下重要特徵和信息,及時報警。

(四)遇到便衣警察查驗外匯和護照時盡量婉拒,但可表示願到就近警察局去解決。

(五)如果因故被伊方警察扣留或拘捕,有權要求警方協助與中國大使館取得聯系,以便及時獲得幫助。

四、常見疾病與醫療狀況

瘧疾為多發病。大城市醫療條件較好,葯品供應充足,質量好,價格適中;對外國人沒有醫療保險。政府對旅遊保險的規定額為3萬美元左右,但是辦理旅遊保險和索賠的手續非常復雜。

五、當地的風俗與法規

(一)衣著:女士(學前兒童除外)須戴頭巾(包括乘坐伊朗航空公司飛機期間)。穿長袖、寬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風衣,官方場合須穿顏色較深的長風衣,不得顯露腿及腳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褲外出。

(二)飲食:禁酒,忌食豬肉、狗肉。穆斯林齋月期間,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前至日落後)在公開場合吃東西、喝水或吸煙。

(三)伊朗不允許賭博、賣淫,婦女不得從事唱歌、跳舞等職業。偷竊他人財物者將依照伊斯蘭法進行處罰。犯持槍搶劫、強奸罪將被處以死刑。商品買賣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欺詐行為。

(四)男士不可主動與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動與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動握手,男士亦應禮貌回應。

(五)伊朗人不喜歡與外國人有身體上的密切接觸,勿與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時)。不得用手觸摸小孩子的頭部。稱好時不能豎大拇指。說話時用食指指向別人是不禮貌的行為。伊朗人討厭大聲喧嘩。接受物品時應用右手,因左手被認為是不幹凈的。伊朗人很講衛生,隨地吐痰、扔雜物更是少見,吃過大蒜或呼出的氣體有異味會引起反感,被認為是缺乏修養的表現。

(六)乘坐公交車輛須男女分開,女士乘坐公汽的後部,地鐵有女士專用車廂,男士不得入內,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車廂。乘計程車可混坐。

六、物價與供應

(一)伊朗市場物品供應比較充足,物價普遍高於國內,如牛羊肉每公斤約合50多元人民幣;

(二)當地貨幣與美元比價為:1美元≈9100里亞爾,另外在伊朗不能使用Visa、Master等信用卡及旅行支票。

七、交通與出行

(一)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寒暑變化較大,夏季乾燥炎熱,冬季寒冷多風;西部山區多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以上;東部沙漠地區100毫米左右;裏海一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中央高原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下。

首都德黑蘭(波斯語意為暖坡)三面環山,冬季不太冷,很少刮風,最低氣溫零下4度,夏季最高42度。因機動車較多,車況較差,空氣污染很嚴重,在世界上屬於重度污染區。

(二)伊朗德黑蘭市現有機動車300多萬輛,交通較擁擠,不遵守交通規則、爭搶車道的情形司空見慣,交通事故多,在大街上行走要特別注意安全。

(三)主要城市交通方便,除飛機外,公路交通是主要交通方式,鐵路業不發達。飛機都是比較老舊的飛機、汽車與國內長途汽車檔次相仿、旅行車舒適程度不及國內。與國內直達和非直達的主要航線:北京-德黑蘭、德黑蘭-卡達-北京、德黑蘭-迪拜-北京、德黑蘭-迪拜-上海、德黑蘭-迪拜-泰國-香港-北京。近期,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將開通北京-烏魯木齊-德黑蘭往返航班。

(四)主要旅遊城市有德黑蘭、伊斯法罕、設拉子、馬什哈德等。

(五)德黑蘭有中餐館3個:中華、金龍和金獅。

(六)因伊朗地理特點,一年四季各地溫差較大,所以對外國遊客來講淡旺季取決於旅遊地點的選擇,一般波斯灣沿岸地區,冬季為旺季、裏海沿岸夏秋為宜,東西兩部分夏季好,中部東南南部西南部春秋兩季最佳,但是伊朗新年等大型節日是伊朗國內旅遊的旺季,應盡量避開,其他時間都不擁擠。

(七)伊朗旅遊景點分散,用於路途的時間大大超過參觀時間;伊朗旅遊業軟硬體水平一般;伊朗旅遊公司僅提供英語導游,沒有中文導游;據目前伊朗的旅遊業發展不平衡的特點,旅遊時應盡量考慮伊朗幾個旅遊中心城市,避免到邊境省份或偏遠地區。

(八)伊朗不允許在非旅遊區照相或攝像,否則將會帶來很大麻煩。

八、學習與工作

(一)伊朗主要大學有:德黑蘭大學(Tehran University)、伊斯蘭自由大學(Islamic Azad University)、塔爾比亞特·莫達列斯大學(Tarbiyat Modares University)、伊朗科學技術大學(Ir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馬什哈德菲爾多西大學(Ferdowsi University of Mashhad)、設拉子大學(Shiraz Univesity)、霍梅尼國際大學:(Imam Khomein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二)申請留學可直接向伊朗駐外文化機構申請,在得到高教部許可後,一般要進入三個語言中心培訓。

(三)中國人在當地主要從事勞務、工程承包中的技術和管理,除阿富汗難民外,體力外勞極難進入。申請工作簽證和延期需由伊朗業主代為申請。申請工作簽證條件苛刻,程序復雜,如果被發現未持有工作簽證在伊工作將要被勞工部處以重罰。伊實行出境簽證制度,持工作簽證的外國人須辦理離境許可。

九、移民與國籍

(一)伊朗不承認雙重國籍,根據伊朗民法,中國女子嫁給伊朗人後自動成為伊朗公民,領取伊朗護照,原籍護照將被收繳。到伊朗居住後,原護照將被退到中國大使館,以便銷籍。

(二)中國女子與伊朗人結婚後生育的子女具有伊朗國籍,不具其他國籍。子女須由男方監管,如需離境,須得到男方的同意。

(三)按照伊朗有關規定,已婚女子出國旅行必須持丈夫的書面同意才能購買機票。

(四)由於宗教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想同伊朗男子結婚的中國女子應事先全面了解伊朗法律規定及男方家庭有關情況,經深思熟慮後再做最後決定,切忌草率成婚,後悔莫及。

(五)中國女子與伊朗人結婚後,其父母可申請來伊探親,但停留期限較短,只有數月,一般很難獲得延期。如果逾期停留,將會被勞工部門和移民局罰款。

十、與中國大使館及有關部門緊急聯系方式:

(一)中國駐伊朗大使館:

電話:0098-21-22291242,22296172

傳真:0098-21-22290690

手機:09122176035,09121051850

若自伊朗以外國家撥打手機,則號碼應為:

0098-91-22176035,0098-91-21051850

網址:ir.chineseembassy.org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No.13, Narenjestan 7th , Padasran Ave. Tehran

工作時間:每周日至四。周五、六休息。

(二)當地有關部門聯系電話:

警察:110

急救:115

電話查詢:118

火警:125

交通事故:197

夜間急診:191

天氣預報:111

德黑蘭邁赫拉巴德機場航班信息:199

伊瑪姆·霍梅尼機場航班信息:51007009,51007011

(三)參考網站

http://www.iranworld.com/ 伊朗世界網(英文)

http://www.iranmania.com/ (英文) http://www.payvand.com/ (英文)

政府部門:

http://www.mfa.gov.ir/ 伊朗外交部(英文、波斯文)

http://www.irica.gov.ir/ 伊朗海關(英文、波斯文)

http://www.nioc.org/ 伊朗石油部(英文、波斯文)

http://www.itto.org/ 伊朗旅遊組織

新聞媒體:

http://www.irna.com/ 伊通社(英文)

http://www.irib.com/ 伊朗聲像組織(英文、波斯文)

商業服務:

http://www.irtp.com/ 伊朗商網(英文)

http://www.iranfair.com/ 伊朗出口發展中心(英文、波斯文)

交通服務:

http://www.iranair.com/ 伊朗航空公司(英文)

http://www.tehranmetro.com/ 德黑蘭地鐵公司(英文)

『伍』 中國人在伊朗哪些地方

當然是首都德黑蘭最多了,一般中國公司在伊朗的辦事處都是在首都,其他地市都是有生意或項目時才去的

『陸』 劉振堂的人物專訪

劉振堂大使1972年進入外交部,先後在中國駐黎巴嫩、敘利亞、蘇丹、埃及、約旦、伊朗使館任職。1999年至2007年曾先後任中國駐黎巴嫩大使、中國駐伊朗大使。現任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副總代表、世博會禮儀大使、前外交官聯誼會副會長等。
近日,本刊在上海專訪了劉振堂大使,在侃侃而談之中,我們領略了一名外交官的風華歲月。
劉振堂大使1972年進入外交部,先後在中國駐黎巴嫩、敘利亞、蘇丹、埃及、約旦、伊朗使館任職。1999年至2007年曾先後任中國駐黎巴嫩大使、中國駐伊朗大使。現任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副總代表、世博會禮儀大使、前外交官聯誼會副會長等。最近他撰寫的《波斯風情:伊朗》、《七千年古韻:埃及》列入由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推出的「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叢書並已出版。
劉振堂大使從事外交事業30多年,在中東地區工作了25年。近日,本刊在上海專訪了劉振堂大使,在侃侃而談之中,我們領略了一名外交官的風華歲月,聽他說著多年海外生活的奇趣經歷和不凡見聞,我們逐漸了解外交官這個神秘的職業。聽他說著在中東生活那些過往歲月的點滴,獨特的人文歷史、和外國領導人之間有趣的小故事,會恍惚覺得時光交錯,自己也曾那麼走了一遭。從中國到伊朗、黎巴嫩,從外交部到家庭,或許,只有一個行走著的人,才會對生命和時光的路途有著如此深沉的觀察和提煉。走近劉振堂大使,讓我們透過外交大使的眼睛,找出同處地球家園的我們患難與共、和諧共存的瞬間,記錄那些超越語言、超越民族、超越國界的人類的共同情感。
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兩條很忙的腿
自1969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畢業,1972年進入外交部,劉振堂大使就一直從事著外交事業。從科員到副司長再到大使,他的足跡遍及黎巴嫩、敘利亞、蘇丹、埃及、約旦、伊朗,細心體味著社會人情和自然風物。
「相互了解、彼此欣賞才是加深雙邊關系的前提」,這是劉大使多年來的工作信條。當我們問及如何看待外交大使這個職業時,劉大使深情地表示:「外交大使,一定要有一顆很熱的心,有一對很冷的眼和兩條很忙的腿。」他說外交大使的工作復雜卻有意思,細微到著裝談吐的每一個細節,宏觀到兩個國家之間的邦交友誼。「人們常常不了解外交大使究竟是干什麼的。其實我們的職業和古代的使節工作性質是非常相像的。這些工作有的是必須要做的,而有的卻是可做可不做的。比如保護僑民、辦理簽證這些工作就是我們職責范圍之內的。而了解一個國家、促進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就是彈性頗大的一塊工作內容。應該說大使的這份工作,知識面要求是非常全面的。我曾經就為了工作惡補過伊朗史。還有語言問題也
是非常關鍵的因素。我中學時代學的是俄語,大學學的是阿拉伯語,畢業後自學了英文,到了伊朗又開始自學波斯文。每天都是在一天的工作後逼著自己,再累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時間自學波斯文,所以那段時間再加上後來自己的努力,我現在大概已經累積了起碼上一、兩千個單詞了。其實選擇外交官這條道路,你就是選擇了一條奉獻之路,為國家、為民族作貢獻。你代表的就不再是你自己了,你肩上是承擔著使命的。那就是,千方百計要讓其他的國家認識中國,了解中國,讓我們的國家能夠結交到更多的朋友,可以為我們中國在國際事務上處理任何問題、發揮任何作用掃清障礙、鋪平道路。也有人會問,在中東這么復雜的國際環境下,有沒有危險,我可以這樣說,黎巴嫩內戰的時候,我曾經親眼看見有人被打死,親眼看
著一座大樓、一個使館就這樣在我眼前被炸毀。戰亂、飛機失事、遭遇突發事件,這些詞在我們看來都不足以構成內心的恐懼。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是個體的一個人,我們是代表著國家,我們是一群肩負國家重擔的人。」
在國外多年的工作經歷,劉大使的好人緣也令他受到了許多國外領袖人物的親近,和他們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國外工作時間久了,就會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悟。雖然每個國家的文化背景都不盡相同,但是我們整個地球人類所秉持的基本理念是大體相近的。比如中國傳統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理念,其實國外也有這種理念。整個世界其實是處在一種共存互利的態勢下的。我們同處一個地球家園,大家的關系應是互相同情互相包容的。因為工作的關系我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外國的領導人,他們的出身背景不同,脾氣秉性也不盡相同。有的比較幽默,有的就比較持重,具備不同的個人魅力。比如有的市長沒有專職司機,而是自己開車。有的總統竟然會自己帶盒飯,外出公幹也不喜歡住五星級的酒店。他
們中不少人所遵循的為官之道和我們中國勤政廉政的傳統文化大體是一致的。」
讓世博會接待工作能夠更加平順
本屆世博會在上海舉行,劉振堂現任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副總代表、世博會禮儀大使。到底什麼是「禮儀大使」?他們的工作都包括哪些內容?劉大使一一詮釋:「首先我感到非常自豪的是,在這次世博會的申辦過程中我也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當時我們使館配合國內為祖國爭取到了黎巴嫩和伊朗兩票。而現在的禮儀大使其實也是和我先前的外交大使工作相關聯的一份責任。我們的工作主要包括兩大部分,第一,是協助上海方面做好外國政要的接待工作,負責好機場的迎送;第二,是以中國政府代表的身份出席有關國家『國家館日』及國際組織『榮譽日』活動。我們要同外賓進行良好的溝通,要主動介紹中國和世博的相關情況,回答外方的提問。因為我們在那些國家生活工作過這么多年,對那些國家比較地熟悉和
了解。所以,我們對外可以對有關的國家領導人作介紹、多關照,對內也可以為我們相關負責人提供信息、提出建議,使這次世博會的接待工作能夠進行得更加平順。」俗話說:老將出馬,一個頂倆。但劉大使卻認為身上的擔子並不輕松:「世博會是一個浩大的綜合工程,任何一個環節協調不當都會影響全局,所以要凝聚各方力量,協調各方面人力資源。在接受這個任務之前我們都經過培訓。之前我也不斷熟悉材料,認真『備課』。這次任務還考驗了個人體能。這么炎熱的夏天,各國官員到達上海的時間又都不同,有的深夜到,有的凌晨走,如果是承擔接機工作,就需要有良好的體能,充沛的精力,否則是難以勝任的。」
對家庭有無法彌補的遺憾
采訪中,劉振堂大使談得最多的字眼是「國家」、「責任」、「民族」等。而說起家庭,大使的眼中也流露出真男兒的如許深情:「自從事外交事業開始我就一直以『奉獻』二字要求自己。而我也非常幸運得到家庭和妻子孩子的支持。為官,我講求『清』,所以妻子和孩子在物質生活上並沒有因為我的職業而得到絲毫優惠。我的孩子因為我工作的原因幼兒園就換了不下10多個。我的父親、母親去世,我何嘗不期望能夠趕回家為老人送最後一程,可是由於工作,實在趕不回來。孩子的成長有很多重要的時刻我是缺席的,這也是我這輩子都無法彌補的遺憾。為人夫、為人父,不想家,怎麼可能。有可能你會問我怎麼不打個電話回家,可是我們剛工作那個時候,國家還很窮,外交人員的待遇還比較低,網路遠沒有現在那麼發
達,5分鍾的電話就相當於我們當時1個月的生活補貼了。有時想得難受就拿出相片看看,感覺她們就像待在我身邊一樣,其實我們的大使館當時就像一座『和尚廟』(笑),除了大使夫人等個別女士外,絕大多數館員是從事外交工作的男士。」
如劉振堂大使這樣的人群並不常存在於我們的身邊,他們職業特殊,身份不凡,他們漂洋過海,經歷諸多,但他們心裡卻有著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執著以及岳飛報國堅貞忠勇的不屈。他們是國家民族和人類美好情感的紐帶橋梁,在他們個體生命的漫漫光陰中,我們始終能夠領略到一種未曾被間斷的善與信、忠與貞的遵循。胡繩睴;楊瑛 (畫外音)
1969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1972年進入外交部,他一直從事著外交事業,從科員到副司長,再到大使。他的足跡遍及黎巴嫩、敘利亞、蘇丹、埃及、約旦、伊朗,用心體會著社會人情和自然風物,他便是劉振堂。本期《都市在線》帶您一起走進大使視角,感悟外交人生。
(片花)
(畫外音)
曾奔走於很多國家之間的劉振堂說,在他呆過的國家裡,不管是伊朗還是中東其它國家,「中國臉」就是通行證。不誇張地說,在伊朗城市生活,吃穿住行基本上都少不了中國元素。中國的鐵路修到哪裡,中國商品也就延伸到哪裡。
劉振堂:不但在伊朗,在整個中東,在我所到的所有的國家幾乎都是這樣。這是得益於我們國家從建國以來就確定了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我們對所有國家都平等相待,一視同仁,互利共贏。所以我們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我們把所有的國家和人民都當作自己的朋友。因為我們以誠相待,所以別人對我們也是投桃報李。另外一方面,也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領導人,一直到現在的領導人,以及我們所有的對外的工作者,當然也包括我們的老百姓,我們的人民長期努力的結果,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他們對中國更加了解,更加信任,更加真誠。所以只要你長一張中國臉,他們就對你特別友好,他們認為中國是友善的,中國對他們不但沒有惡意,而且充滿了善意。
(畫外音)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伊朗是世界第二石油儲存國,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可以說,伊朗豐富的能源支援了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中國的技術和商品也幫助了伊朗的經濟發展。
劉振堂:我們中國人和伊朗,彼此都離不開彼此,彼此相互需要。比如說伊朗,每年賣給我們兩千多萬噸石油,我們現在每天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石油。因為石油和石油產品,不但是能源,也是很重要的資源。它可以派生出幾千種產品,包括你們的攝像機,我們穿的膠鞋,我們桌上塗的油漆,我們手機外殼都是離不開石油產品。伊朗同樣也離不開中國,因為我們在伊朗開拓市場,伊朗應該是我們走出去戰略最先施行的地方。伊朗的交通、通訊、能源各個方面都有中國的工程項目,包括德黑蘭所有的地鐵和交鐵都是中國建設的。德黑蘭,還有伊朗其它地方的發電站,我們建了很多,也就是伊朗幾乎是十分之一的電都是中國建的電廠發的電。伊朗有三十個省幾乎每個省都有中國的通信公司給他們建立交換站、通信設備,所以他們的通訊也離不開我們。至於說我們的服裝,我們的玩具,幾乎充斥了伊朗的市場。應該說我們和伊朗相互需要,誰也離不開誰。
(畫外音)
中伊建交39年,在這39年中,伊朗由王國變為伊斯蘭共和國,由親美變為反美,經歷了兩伊戰爭和外交孤立。國際風雲變幻,中國也經歷了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國力和國際地位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始終不變的是雙邊的友好關系。劉振堂說,在國家建設與發展過程中,伊朗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的地方。
劉振堂:因為我們比起世界的好多國家的好多方面還有差距,即使是小國、中等國家。我在伊朗工作的五年期間,我竟然看到吐痰的不超過三個人,而且我在公園里幾乎見不到一塊廢紙。這就是他們在整潔方面,在市容市貌方面,在個人形象方面,他們已經有很高的檔次,所以在這方面特別值得我們國人學習。我認為我們在這方面無論是大國小國,甚至有一些很小的國家,他們都有長處。咱們中國俗話說得好,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如果我們能把全世界,哪怕是最小的國家,像巴林,中東不到七百平方公里國家的小國,他們的長處學到手,那我們中國就是第一流,那樣我們中國才是真正的一個文明大國。
下節預告:
原伊朗大使劉振堂,究竟有著怎樣的外交人生,是窮家小子的歷練,還是力求上進的決心,本期《都市在線》正在播出……
(畫外音)
1945年,劉振堂出生於遼寧省鳳城市。四十多年前,為了擺脫貧困的生活,他一邊上山砍柴掙錢,一邊刻苦學習,最終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在艱苦生活條件下,劉大使始終堅持認真學習外語。
劉振堂:我們國家從建國以來發生了很多變化,我們有順利的時候,有挫折的時候。比如說,我們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那就是我們巨大的一個挫折。但是在那種環境下,我們也應該正確地對待。我們參加勞動,我們到幹校去,我們勞動也是很認真,我們經過勞動使身體更加健康,更加強壯。同時我們也真正體會到,占我們國家70%(人口)的農民兄弟是多麼不容易。他們付出了很多,但是他們得到的很少,他們的生活還處在很低級的水平,我們當時的情況下。我們將來工作了,也要努力地去回報他們,正是他們吃苦才培養了我們,使我們能夠不斷得到更多的知識。
(畫外音)
當時農村很貧困,父母還讓自己上大學,劉振堂雖然沒力量去改變那種環境,但是小時候的艱苦,讀書的艱辛卻是自己最大的財富。劉大使認為大學是人生的轉折點,大學的學習對人生今後的發展具有關鍵性、基礎性的意義。他說,「環境不會以意志為轉移,我們應該自己做一些改變。」
劉振堂:因為小的時候很貧困。我們現在生活條件這么好,我們小的時候就盼著過年,過年可以吃到餃子,可以穿一雙新鞋。而我們現在每天都可以吃到餃子,每天想買新鞋就可以買到新鞋。所以現在的生活對我來說是過年的感覺,而過年的感覺顯然是不同一般的。為什麼我有這個感覺?和你們一樣生活,可能我們很多年輕人沒有這個感覺,因為他們沒有受過這個苦,所以苦對於我來說也是一個財富。另外一個,我們當時在使館的環境和條件也不像我們現在駐外使領館那樣的環境條件,因為當時我們國家還是很貧困的。我們在外面,每個月發給我們的生活費也就是17美元。17美元可以買到什麼呢?買不了什麼東西。但是當時我們國家的環境條件不是你想改變就可以改變,所以你要適應那種環境。盡管我們兩年回來不了一次,不能和妻子家人團聚,但是另外一方面,你有充足的業余時間。我就利用這個業余時間學第二外語,學更多的國際法知識、外交常識,還有熟悉當地的情況。這樣對我自身的提高就大大加強了,後來的外交工作就更有底氣、有基礎。所以當時的環境也造就了我後來的發展和提高。
(畫外音)
劉振堂說,最開始的動力是為了改善家裡的貧窮狀況。但是上學後,慢慢懂得只有國家富了,自己窮家的面貌才能改變。在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中,他產生了更為深刻的動力,就是為了祖國的富強。
劉振堂:這個目標是不斷實現的,這也是我一個新的動力。這種動力就是我在外交上處處想到,如何能提升我們國家的地位和能力。所以就千方百計地不遺餘力,有的時候可以說,一天從早晨六點可以工作到夜裡十二點以後,最多的一天有八場活動。為什麼有這樣的動力呢?就是為了改變我們國家長期受西方列強欺負,就是為了改變我們長期處於貧困狀態。而要改變這種狀態,必須每一個人,每一個外交官,要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這樣一步一步地,才能使我們國家成為一個繁榮發達的真正的強國。
(畫外音)
跑了六十多個國家,常駐黎巴嫩、伊朗等六國,在外奔波二十五年,作為一名國家大使,劉振堂用了這么一句話來形容自己:「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兩條很忙的腿。」
劉振堂:很熱的心,就是對國家、對人民、對我們的外交事業要有赤子之心,永遠保持積極、熱情、真誠這種心態,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因為我們的利益現在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特別我們的僑民,我們的遊客遍布全世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搞外交,不但要加強雙邊關系、多邊關系,同時有一個任務就是保護我們的僑民。所以我在伊朗工作,每當有一個飛機失事或者每當出現一個車禍,首先我要去了解有沒有我們中國人,有沒有中國人受傷。我必須熱心地為中國,為我們的祖國,為我們的人民去服務,這個火熱的心一刻也不能涼。冷靜的眼睛,就是世間的事物是很復雜的,特別是中東的局勢瞬息萬變,你必須冷眼冷靜地觀察,不能頭腦發熱。這樣你才能夠了解到真正的情況,這樣你才能判斷准確,這樣才能給我們國內,給我們的政府,提出正確的、准確的報告和方案,使我們採取正確的政策。至於說一條勤快的腿,這是每個外交官必備的。因為你搞外交,外交就是對外交往,所以你必須走出去。因為外交的第一任務就是交朋友,朋友越多越好,檔次越高越好,交得越深對我們越有利,我們在國際上的軟實力就越提高,我們的形象就越多,就越好。這樣才使我們在國際上有更好的地位,才能使我們得到更多的利益。
(片花)
(畫外音)
2010年10月12日,劉振堂回到了母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他對母校的學子們提出了四個字「做人做事」。豐富的學習工作經歷讓劉大使對人生產生了更深刻的體會,做事是最初步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做人。學會做人,才能知道謙讓,懂得規矩,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在他人生中,這四個字都是不可或缺的,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劉振堂:對外交來說,做人做事這兩者都不可或缺。因為做人,你必須忠誠於自己的祖國,忠誠於自己的人民。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都要看自己的利益是不是符合國家利益,把自己的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下,而不是相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父母、對自己的妻子、對自己的孩子往往照顧不到。可是世界上事情沒有兩全,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們只能舍小家顧大家,做出一些個人的犧牲。如果你的知識很貧乏,你的外交技能水平很低,你再想著為國家服務,你有再高的道德和覺悟,你也不可能做一個優秀的外交官,更好地、更嫻熟地掌握我們外交政策,從而為我們國家更好地服務。
(畫外音)
從中國到伊朗、黎巴嫩,從外交部到家庭,或許只有一個行走著的人才會對生命和時光的路途有著如此深沉的觀察和提煉。那麼,現在退休的劉振堂又朝著怎樣的目標繼續規劃自己的人生呢?
劉振堂:我認為退休是人生一個新的開始,因為我們沒退休的時候,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國家行為,國家賦予我們的行為,承擔一定的責任。我們退休了以後,我們就沒有這個責任,我們可以自由自在。而且我們現在六十多歲的人和五十年前六十多歲(的人)已經不是同類的人,因為我們的心理狀態和身體的狀況都遠遠超於五十年前那樣一代的老人。所以我認為我現在的心理年齡還不到十八歲,因為我發現很多十八歲的年輕人都沒有我這樣的精神面貌。因為我有動力,我其中有一個動力就是我小的時候許下的願。我讀了很多書,我對那些作家都很崇拜。我小的時候喜歡當作家,可是由於學了外語,進入了外交領域,沒有機會當作家,所以我退休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寫書。
(畫外音)
劉大使在伊朗任5年大使期間走遍伊朗26個省份,親眼目睹和近距離地接觸了伊朗社會的各個層面,回國後他以中國人的視角寫下了《伊朗零距離》、《波斯風情:伊朗》等書,直接、客觀、全面地將伊朗介紹給國人。
劉振堂:我們成千上萬的國民到埃及和伊朗旅遊的時候,他們不用從ABC開始了解,不用自己親自去查網,他們可以從我在那工作的五年得到的心得體會,得到直觀的感覺。我告訴他們,所以他們去旅遊的時候,就不會光看那些表面的景點,而是要了解這景點背後的故事、歷史典故和軼聞奇事,這樣就增加了他們的知識和興趣,能夠達到旅遊的全方位收獲的目的。
下節預告:
劉振堂現身《羊城學堂》,為廣州發展出言獻策,提出廣州要練好內功與外功,加速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本期《都市在線》正在播出……
(畫外音)
2010年10月16日,劉振堂大使親臨廣州市羊城學堂,為市民們帶來一場生動的中東及伊朗的異國風情講座。他說,每到一個國家或城市,自己會從兩個方面去感受這個地方。
劉振堂:我判斷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硬體,一個是軟體。硬體就是市容市貌,軟體就是當地的市民對我們這些外國的客人,他們是怎麼對待我們,是和氣友好,還是非常冷漠生硬。
(畫外音)
這是劉振堂第三次來廣州,最後一次是十年前,看到眼前的廣州,他不由感觸良多。
劉振堂:有一樣,有不一樣。一樣就是廣州依然充滿活力、開放、發展快速、人民友好熱情。不一樣的就是廣州比十年前更加漂亮、靚麗、秩序更好。我走過好多國家,包括我們的香港、澳門,我發現我們現在主要的街道,甚至一些小巷,不比香港和澳門差。非常整潔,非常干凈,人們也很有秩序,特別是很繁華。
(畫外音)
劉振堂指出,廣州有著優越的地理優勢,占據發展的有利時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然而,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更是為廣州帶來無限的機遇。
劉振堂:改革開放以後,我認為廣州對我們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你們是一個窗口,你們是前沿。現在要在廣州舉辦亞運會,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這個契機就可以使我們廣州全方位地提高我們的檔次,提高我們的水平,提高我們的形象。無論是從經濟方面,從市民的修養方面,無論是整個的基礎建設,還是老百姓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況都會大大地提高和改善。我認為廣州充分地利用這個契機,全方位地發展自己。我前天到這的第一印象,就是廣州市大氣、整潔、有序、靚麗,這是我最深刻的印象。
(畫外音)
1974年,中國代表團首度亮相伊朗首都德黑蘭,參加第七屆亞洲夏季運動會。2010年,第16屆亞洲運動會在廣州成功舉辦。曾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廣州再度揚帆起航,藉助亞運東風,加速國際大都市的建設。在經濟、文化、社會服務等各方面不斷發展完善,城市競爭力與影響力大大增強。劉振堂大使結合世界優秀國家和城市的經驗也為廣州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那就是既要練好內功,又要練好外功。
劉振堂:所謂練好內功就是廣東的精神文明建設,廣東的文化建設要特別加強。我這次就接受廣州圖書館的邀請到這里來搞講座,我來了以後發現,廣東省,廣州市對文化、對傳統、對教育特別重視,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因為無論一個國家經濟多麼繁榮,發展速度多麼快,如果沒有文化積淀和根基,它也長久不了。我們祖先留下那些美好的傳統,我們廣州每個市民都要堅守,都要發揚,都要傳承下去。這樣才能使我們廣州的發展有底氣、有內功,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建設能夠持續發展下去。第二,也要有外功。我認為形式和內容、外表和內在要有機地結合起來。我現在看到廣州比十年前大大地進步,市容市貌大大地改善。借亞運會的東風,我希望廣州在現有的基礎上,廣東在現有的基礎上,把內功、外功做得更好,你們永遠起帶頭羊的作用,也同時造福於廣州人民,使你們這個城市不單在全國是一個最美的城市,最富裕的城市,我認為在整個東南亞,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可圈可點。我認為你們應該向這個目標看齊,這樣,你們的檔次就會更高,你們努力的動力就會更大,標准就會更高一個檔次,發展就會更好。
(畫外音)
如劉振堂大使這樣的人群並不常存在於我們的身邊,他們職業特殊、身份非凡,他們漂洋過海、經歷諸多。走近劉振堂,讓我們透過外交大使的眼睛看到了他奮發前行的外交生涯,找到了地球人類患難與共、和諧共存的瞬間,記錄了那超越語言、超越民族、超越國界的共同情感。

『柒』 在伊朗生活是怎樣的體驗

首先伊朗不能喝酒,飲酒是伊斯蘭的禁忌,官方對此的管理不能說不嚴格,飲酒和販酒就跟吸毒和販毒一樣,不僅明令禁止而且要以罪論處(當然嚴不嚴重是另一回事了)。伊朗流行無醇啤酒,也算是一種自欺的手法來過過嘴癮。


『捌』 伊朗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現在人們出國旅遊都很方便,你想去哪兒,帶上錢、辦個簽證、訂個機票就可以搞定了。近年來東南亞和西亞的國家很受中國人歡迎,包括伊朗。現在在社會上有一個現象,如果你跟朋友提出你要去伊朗旅遊,他們都會問:“伊朗安全嗎?”。很多人覺得伊朗像伊拉克和阿富汗,社會動盪、恐怖襲擊、打仗。其實我們都需要對伊朗的印象做一些改觀,今天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真實的伊朗。

伊朗是一個穆斯林國家,所以伊朗是禁酒的。在伊朗很難找到酒喝,因為這個國家絕大多數伊朗人是穆斯林。於是伊朗創造了無酒精啤酒,為了打擊自己國家的酒精走私,伊朗鼓勵國人喝沒有酒精的啤酒來代替飲酒。他們除了有禁酒文化,還有一夫多妻制。在伊朗,一名男子最多可以娶四個老婆,但同時丈夫也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妻子,不能厚此薄彼。因為伊朗男女比例失調,如果只實行一夫一妻制,伊朗將會有很多的女性找不到對象。所以想要找媳婦的中國男遊客也可以去伊朗試試哦,也可以去伊朗感受一下當百萬富翁的感覺。

『玖』 中國人現在在伊朗的情況怎麼樣安全,收入

在伊朗其實挺好,比較安全,收入也可以,沒有亂其八糟的,歌廳都是男的在一邊,女的在一邊,中間有兩個彪形大漢,如果發現男女有說話的,當場就把你架出去。

『拾』 關於中國人想在伊朗買房的問題,怎麼破局

和伊朗人結婚,然後就可以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怎麼在伊朗生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想去英國留學這個手續怎麼辦呢 瀏覽:664
怎麼在英國申請qq 瀏覽:102
印度高僧有哪些人 瀏覽:1002
英國的著名景物是什麼英語 瀏覽:928
哪個國家的伊朗人最多 瀏覽:753
英國標志性的景物怎麼畫 瀏覽:325
印尼啦啦啦啦是什麼歌 瀏覽:901
義大利亞的代表性建築物是什麼 瀏覽:963
印度平民家庭有多少子女 瀏覽:915
抖音英國版怎麼登陸 瀏覽:703
出口印尼的農葯辦理什麼證 瀏覽:67
印度的女明星多少歲 瀏覽:836
英國利物浦留學安全性怎麼樣 瀏覽:628
英國板球測試賽要多久 瀏覽:249
印尼11月現在什麼季節 瀏覽:532
越南人用的什麼語 瀏覽:500
中國古代如何對壘打仗 瀏覽:759
英國碩士專碩怎麼選專業 瀏覽:72
在印度上廁所左手怎麼清潔 瀏覽:719
去越南住宿一晚要多少錢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