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汽車排放問題
伊政2010年12公布,要求所有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必須在2012年前達到歐Ⅱ標准,在2015年前達到歐Ⅳ標准。原因:伊朗水比油貴!
但是對進口汽車要求出口伊朗的汽車必須符合「歐3」標准。
② 伊朗汽車多嗎
其實以前像類似伊拉克伊朗這樣的國家,都很有錢的,即便是現在伊拉克、伊朗大部分家庭都有汽車,以前更是賓士寶馬遍地跑,但是成也石油敗也石油啊
③ 銷量下挫99.6%,伊朗對中國汽車是否已經關上大門
文/宋雙輝
新年伊始,伊朗又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在大家的印象中,伊朗這個中東國家總是被戰爭困擾,所以它的汽車工業可能也很落後。
從2018年一季度伊朗汽車產量排行榜和2019年一季度汽車銷量排行榜中,可以明顯看出中國品牌份額出現了嚴重下滑。2018年一季度奇瑞在伊朗的產能還在1.7萬輛規模,而到了2019年一季度,中國品牌已經沒有一家達到萬輛以上規模。
所以中國汽車企業也很期待伊朗局勢能夠穩定下來,畢竟他們都在這個中東地區最重要的汽車市場投入了非常多精力和財力去耕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伊朗影響不僅僅只有油價 盤點夾縫中生存的伊朗汽車
美國和伊朗的沖突導致油價上漲,對汽車用戶影響比較大。相對於知名度較高的伊朗石油和天然氣,我們對伊朗汽車工業和品牌就相對要陌生得多。根據伊朗德黑蘭市政廳展館的2018年數據,當時伊朗汽車銷量的世界排名為第14位,伊朗每年對各種車輛的需求量為80萬輛。在伊朗的對外出口,伊朗汽車工業僅次於石油和天然氣,那麼伊朗汽車工業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英朗汽車為什麼會冷門呢
英朗汽車會冷門的原因是為了節約成本更換了三缸發動機。外加換代慢也是導致冷門的原因。
國內消費者對三缸發動機的不信任,是英朗跌下神壇的重要原因。三缸發動機的抖動、異響嚴重,讓不少國內的消費者徹底失去了對英朗的信心。
大家在買車的時候,都希望可以買到理想的車型。即使是對英朗再怎麼喜歡的人,看到三缸發動機如此讓人不放心的表現,也不可能直接忽視。所以英朗的銷量直線下降,和換成三缸發動機有著分不開的關系。
其他信息
換代慢,也是別克英朗的硬傷所在。現在國內消費者對車子的需求也在升級中,現在即使是豪華車型,也在提升著自己旗下車型的升級換代速度,而別克英朗的換代速度過慢,很難及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如今英朗的銷量不佳,和它的競爭對手過於強大也有關系。日產軒逸在國內的銷量一直都非常高,車子最大的賣點集中在乘坐的舒適度上。
⑥ 伊朗經濟並不發達,為什麼汽車產量很高
因為汽車是伊朗最重要的工業之一。
但是,伊朗的汽車行業目前正陷入經濟困境。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之前提到的伊朗汽車業的輝煌始於2017年。隨著近年來西方國家對伊朗技術和零件的封鎖的恢復,伊朗汽車業正在在引進技術方面也面臨困難。諸如零部件進口困難等問題,在過去兩年中,伊朗的汽車產量已降至每年不足100萬輛。在面對制裁和技術的封鎖,伊朗也在積極地尋找其他合作夥伴,中國汽車行業在這裡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⑦ 伊朗的經濟並不發達,為何他的汽車產量能高居世界前十
伊朗雖然經濟不夠發達,但是在國伊朗國內汽油的價格是非常便宜的,在漲價之前甚至只要六毛錢一升,可以說大大降低了伊朗人民用車成本。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伊朗的汽車產量是非常高的。
⑧ 伊朗賽帕汽車集團上海代表處怎麼樣
伊朗賽帕汽車集團上海代表處是2005-07-18注冊成立的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注冊地址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柳路58號20層2205室。
伊朗賽帕汽車集團上海代表處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10000778086087J,企業法人NAZARI MASOUD,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伊朗賽帕汽車集團上海代表處的經營范圍是:從事汽車貿易的業務聯絡及市場調研。
通過愛企查查看伊朗賽帕汽車集團上海代表處更多信息和資訊。
⑨ 在伊朗有哪些國內汽車品牌
在伊朗,汽車工業是僅次於石油和天然氣的第三大支柱產業,貢獻了全國GDP的10%。從2007年開始,伊朗汽車市場年銷量就突破了100萬輛,2011年達到了歷史最高值159萬輛的規模,在全球都能排到15名之內。
從2018年一季度伊朗汽車產量排行榜和2019年一季度汽車銷量排行榜中,可以明顯看出中國品牌份額出現了嚴重下滑。2018年一季度奇瑞在伊朗的產能還在1.7萬輛規模,而到了2019年一季度,中國品牌已經沒有一家達到萬輛以上規模。
所以中國汽車企業也很期待伊朗局勢能夠穩定下來,畢竟他們都在這個中東地區最重要的汽車市場投入了非常多精力和財力去耕耘。
⑩ 老外也愛買,這些自主品牌還是很有料的
就像國產手機在海外越來越受歡迎一樣,自主品牌汽車在經過數年的發展,也並不僅僅局限於國內市場,走出去的聲音也開始越來越多地被聽到。
在國內市場寒冬的情況下,走出海外既是主動出擊,也是無奈的被動選擇。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1月份,自主品牌中最高銷量的吉利,前11個月份累計乘用車銷量不過1176895輛,這和合資品牌德系、日系動輒全球上千萬的銷量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全球市場相比國內市場更大,雖然在歐美等成熟市場可能我們無法與之抗衡,但在欠發達地區如印度、東南亞、俄羅斯、非洲市場等,自主品牌已經走過相似的路程,對市場的把握有更豐富的經驗。
在此教授送給這些開拓海外市場的自品牌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