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每年地震多少次

印尼每年地震多少次

發布時間:2022-04-16 22:29:26

① 世界上地震發生次數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根據現在各方面權威的統計,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次數最多的國家,為什麼會這樣呢?人們普遍認為這與它位於高度活躍的地震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② 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幾級地震

據報道,6月13日07時08分在蘇門答臘島西南部(南緯2.02度,東經98.54度)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新聞配圖

地震發生時如果在劇場、超市等公共場所,要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序撤離,避免由於擁擠造成混亂而發生踩踏等事故。

地震時候,不要乘電梯,地震時候電梯容易發生故障,導致人員被困;如果正在電梯內,最好把各個樓層按妞按一遍。

③ 印尼地震的歷次地震

主要統計2004年-2013年的地震: 5月27日,印尼日惹和中爪哇地區發生里氏5.9級地震,造成至少6234人死亡,4.6萬多人受傷,約20萬人無家可歸。
7月17日,印尼爪哇島西南海域發生里氏6.8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沿岸部分地區海嘯,造成668人死亡,1438人受傷,287人失蹤,約7.4萬人無家可歸。 3月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部巴東地區發生里氏6.3級地震,造成至少82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據雅加達3月6日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印度尼西亞代表處發言人達米恩·佩索納茲6日晚在印尼西蘇門答臘省巴東地區說,當日發生在這一地區的6.3級地震已導致至少82人死亡。
印尼氣象和地球物理機構說,當地時間6日10時49分(北京時間6日11時49分)發生的地震震源位於巴東市附近索洛克地下33公里處,震後數小時內還連續發生多次震感強烈的餘震。
印尼美都電視台報道的畫面顯示,在受災最嚴重的索洛克,數百幢房屋已成殘垣斷壁,路面嚴重開裂。由於擔心醫院建築倒塌,幾十名傷者選擇在帳篷內接受護理。地震災區的通訊和電力供應中斷,當地政府已向西蘇門答臘省政府和軍方請求援助。
盡管印尼政府沒有就這次地震發出海嘯預警,但地震仍給當地居民造成很大恐慌。巴東地區的中小學、醫院等公共場所的人員在震後被緊急疏散。巴東居民由於擔心地震引發海嘯,紛紛逃往附近地勢較高的地區。 1月4日,印尼最東端的西巴布亞省馬諾誇里地區發生里氏7.6級強烈地震,造成至少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2月12日,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發生里氏7.4級地震,造成至少17人受傷,眾多的民宅、醫院和宗教設施等建築物損毀。
9月2日,下午2點55分,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發生里氏7.3級地震,此後又連續發生兩次餘震。據當地官員3日表示,地震目前已造成45人死亡,救援人員仍在搜救倖存者,但死傷人數還可能繼續增加。
印尼位於地球兩條最活躍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交界之處,可謂是地球上最「脆弱的地方」,而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有98%都發生在這兩條地震帶的交界之處。 4月7日6時15分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北部(北緯2.4度,東經97.1度)發生7.8級地震。
5月9日13時59分42秒蘇門答臘北部7.4級地震(北緯3.7度,東經95.9度)
10月25日印度尼西亞氣象和地球物理機構說,25日晚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里氏7.2級強烈地震,但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道。
此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21點42分(北京時間22點42分),震中位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縣巴蓋瑟拉丹鄉西南78公里處,南緯3.61度,東經99.93度,震源深度為10公里。
在強震發生10分鍾後,該地區又相繼發生了里氏5.5級和5級兩次餘震。
當地時間25日19點5分,印尼北蘇拉威西省發生里氏5.8級地震,但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道。 4月4日凌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的印度洋海域發生了里氏6.7級地震。而印尼地震學家給出的震級為里氏7.1級。
同時,印尼地震學家表示,海嘯警報已經發布。
印尼氣象和地質部門說,此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凌晨4日3時06分,震中位於芝拉扎西北293公里處,深度為10公里。
來自震區的消息說,地震發生後當地許多居民逃出戶外躲避。印尼首都雅加達、西爪哇和日惹等地也有較強震感。 當地時間4月6日13時42分(北京時間 12時42分),印度尼西亞伊里安查亞地區發生7.1級地震, ,並未引發海嘯預警。
印尼政府5日將此前遭受地震的爪哇島地區的遇難者人數下調到了5782人,這是災情評估小組對災區進行了視察之後修改的遇難者人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的地震及海嘯,給印度洋沿岸的國家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成為人類的大災難。其中印尼不幸又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國家,整個蘇門答臘島西北沿岸數百公里被夷為廢墟,據親歷災區視察的聯合國秘書長和美國國務卿稱均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據印尼方面截至1月7日的統計,海嘯遇難人數已經超過10萬以上,流離失所的災民更高達百萬之巨。地震和海嘯還摧毀了大量房屋,公共建築、基礎設施等,部分地區全部電力、通訊設施被毀,橋梁、公路短裂。據初步統計,130個鄉村衛生所、3個大醫院和衛生供水系統以及幾百所學校造破壞。
這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是巨大的,相應的社會創傷是嚴重的,水泥廠等部分工業設施也造破壞。但所幸亞齊煤礦、銅礦、油氣等重要支柱產業基本完好,亞齊不是印尼的重點旅遊勝地,印尼旅遊業基本沒有受到沖擊,而且亞齊的經濟產值佔印尼總產值僅約2%。從經濟的角度看,地震和海嘯對印尼整體經濟並未產生多大影響,貿易基本也沒有受到沖擊。但重建亞齊需要資金,印尼財政部截至1月7日的初步估計,用於受災地區修復與重建的資金需20萬億盾(約合21.5億美金)。同時印尼財政部表示,由於災情發生在去年尾,印尼政府2004年的預算只有545億盾的緊急救災款,而2005年預算的2萬億盾緊急救災款也只能撥出一半來給亞齊和北蘇門答臘兩地。如果國際上不提供援助,將加大對國家預算的壓力。目前日、德、英等主要債權國已表示准備允許印尼延期償還到期債務。果真如此,將幫助印尼解決很大困難。
綜上所述,此次印度洋地震和海嘯,對印尼今年整體經濟的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大。如果國際援助能兌現,加上國際國內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等,可能對印尼經濟發展還有所促進,預計今年印尼能實現GDP增長5-5.5%的目標。
2012年4月11日發生的大地震,許多專家認為印尼地震不會引發強烈海嘯。英國地震學家蘇珊·薩金特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表示,這次地震由地殼水平運動所致,並非垂直運動,不會導致海床的明顯變化,因而此次地震引發強烈海嘯的幾率不大。

④ 印尼地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由於印尼位於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交界處,大陸板塊在這里交接,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每年發生的大小地震不下數千次。
印尼位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靠近印尼東海岸區域的印度洋是3個主要板塊構造帶的結合處。這3個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澳大利亞板塊。
印度板塊與緬甸小板塊集中處斷裂所導致。印尼發生的地震產生於更南的位置,原因是澳大利亞板塊的東北端下降到巽他板塊下面,並因此而下降至中爪哇省下部,形成所謂的潛沒帶。潛沒帶中處於下部的板塊向下滑降通常都會引發地震。專家們指出,印尼地區發生的地震原因是兩大板塊在共同運動中互相擠壓,對兩大板塊潛沒線後更小的斷層線加壓,導致板塊側向斷裂,從而引發地震。
印尼地震多還是日本地震多?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頻繁的地區之一,這里每年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千次。其中2004年震驚世界的「印度洋海嘯」就是由印尼的蘇門答臘島附近發生的地震引起的,這場海嘯導致了20多萬人死亡,其中印尼的遇難人數就多達17萬。

地震
同樣的,日本也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日本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多達1500次,平均每天就有4次地震,而且危害比較大的地震每3年就會發生一次,可以說地震次數比我們一日三餐還頻繁。其中,2011年日本的3·11地震震級達到了9級,由於地震過於猛烈,也引發了巨大的海嘯,給日本東北部沿海城市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導致了將近1.6萬

⑤ 怎樣查找印尼蘇門答臘島海嘯和地震的詳數據

10月26日電 據法新社最新消息,印尼官員稱,印尼地震引發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升至108人,數百人失蹤。
此前報道稱,印度尼西亞國家災害管理部門表示,當地時間25日,蘇門答臘島發生7級以上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印尼一個群島上有10個村莊遭海嘯沖擊。
在蘇門答臘島以西海岸的明打威群島南巴蓋(South Pagai)島,海嘯掀起的巨浪入侵到沿岸村莊600米之內;而北巴蓋島的海浪直接打向民居的屋頂。大浪還對救援人員及時趕赴災區造成了阻礙。
印尼地處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的大小地震不下數千次。
世界海嘯知多少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在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在一次震動之後,震盪波在海面上形成圓圈,並不斷擴大,傳播到很遠的地方,猶如卵石掉進淺池裡產生的波浪一樣。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軌道運動在海底附近也不受多大阻礙,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浪都可以傳播到很遠的地方。海嘯掀起的狂濤駭浪,洶涌澎湃,捲起的海濤高可達數十米。這種「水牆」內含極大的能量,沖上陸地後仍然所向披靡,造成對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損毀。
據稱,古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服東方後,打算走海路返回希臘,他帶領著軍隊抵達海岸時,才發現他的馬其頓艦隊已被一場神秘的海浪吞沒。現代地球史學家認為,這是由於近海海底發生地震,引發海嘯,捲走了他的艦隊。公元前15世紀,地中海地區也曾發生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摧毀了整個愛琴海地區的克里特文明。
世界上最早的海嘯報道則是在1883年8月27日,喀拉卡托火山爆發,引發斯里蘭卡海域發生海下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嘯一直波及到印尼。這次海嘯引發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地區高達15-42米高的海浪,3.6萬人遇難。這次海嘯引發巨大災難,將大小帆船拋在岸上數公里遠。 兩百年來,引發上千人死亡的海嘯有:1908年12月28日義大利墨西拿地震引發海嘯,震級7.5級。在近海掀浪高達12米的巨大海嘯,地震發生在當天凌晨5點,海嘯中死難8千人,這是歐洲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性地震,也是20世紀迄今為止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嘯。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陸近海地震引發海嘯,震級8.9級,是歷史上震級最強的一次地震,引發海嘯浪高29米,死亡3千人。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嘯引發山體滑坡,死亡人數5千人。1941年,在安達曼中南部島嶼發生的地震使當地一座三層樓監獄被夷為平地,使距離震中數千公里外的斯里蘭卡城市科倫坡城所有建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高樓開始搖晃,門窗被颶風吹垮,室內的傢具傾倒。在室外明顯感受到地面在震顫。這是自1899年以來,世界上最為嚴重的海嘯。這次海嘯一直波及到印度加爾格達。1960年5月21號到27號,智利沿海地區發生二十世紀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其中最大震級為8.4級,引起的海嘯最大波高達25米。智利大海嘯形成的波濤,移動了上萬公里仍不減雄風,足見它的巨大威力。這次海嘯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築物成為瓦礫堆,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壩被沖毀,2000餘艘船隻被毀,損失5.5億美元,造成1萬人喪生。智利沿海的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不僅在智利沿海肆虐,22小時後,還波及到日本,波高仍然達6-7米;智利海嘯以每小時600-700公里的速度掃過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沖走,2萬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1964年阿拉斯加一帶海域發生了里氏9.2 級的地震,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嘯襲擊了大半個阿拉斯加。1976年8月16日,菲律賓莫羅灣海嘯,導致8千人死亡。 1998年7月17號,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底地震引發49米巨浪,2千人死亡,數千人無家可歸。2004年12月26 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截至2005年1月9日,導致近20萬人死亡,這是世界近200 多年來死傷最為慘重的海嘯災難。
海嘯的成因
地震活動
地震活動是海嘯最主要的原因。在海洋中或在海洋附近,在地震的形成或減弱時都會發生海嘯。在地震發生時,海底板變形,造成海水移位。在地震減弱時, 地殼板塊之間相互滑動,造成大量的旋流,而引發了大量海水的置換和轉移。
世界上大多數海嘯都是由於海下發生地震,而引起巨浪。能引發海嘯的地震,首先是發生在海里的大地震,而且必須是具有垂直運動的逆沖構造型地震。它的特點是斷層面上部地殼向上移動,下部下降,以垂直運動為主。上部在抬升過程中把海水向上抬,同時又在逆沖方向推動海水作水平運動,從而形成破壞力極強的海嘯。強烈的地震往往引起海底結構變化。地震過程中,地殼運動打亂海下地質結構的變化,海浪以每小時600-800 公里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沖擊,相當於飛機的飛行速度。抵達淺海地帶,海浪逐漸平緩下來,但餘波足以使沿岸陷入災難。
海嘯的形成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棚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由地震引起的波動與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層波動,而地震所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及人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嘯。
海底山崩
海底山崩也能導致海嘯。海底山崩常發生在地震期間或在海底火山爆發時。這些山崩以及地震中落下的沉澱物和岩石也會導致大規模海水的移動,引發海嘯。
宇宙的影響
在海洋中,宇宙的影響是最不經常引起海嘯的因素。這就好象是向池塘里扔石頭,除非扔進大量的石頭,否則不會引起海嘯。當石塊沖擊水時,從落水點處向外會引起陣陣微波。在宇宙的影響中,這些微波也會導致大規模的海嘯,當海水接近岸邊時海嘯增強。
人類如何預防海嘯
海嘯屬於自然災害,人類要避免幾乎很難,但若能准確預測,就可及早逃生,遠離災害現場。當然,這要取決於人們對海嘯的預測能力、技術水平和公眾對海嘯危害性的認知能力。
測定的數據若欠准確,那麼必然導致誤報。誤報往往也會帶來災難,並且有時候讓人們遭受更大的損失。近年來,由於技術越來越先進,海嘯警報系統也日趨完善,可信性越來越高,但預報並非時時准確。它只能根據一些現象分析得出結論。其數據本身十分復雜。預測遙遠的地質結構變化往往很難。
自從1946年夏威夷發生海嘯後,美國就在1948年確立了海嘯預警系統。該系統不斷監測海底地質結構的變化,將數據發給預警中心。1953年,美國已將預警系統延伸至加州、俄勒岡和華盛頓州,但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仍然在夏威夷。此後,國際太平洋海嘯合作組織成立。世界上共有22個國家加入了聯合國海嘯預警組織。非成員國和地區也可享受到海嘯預警研究帶來的成果。太平洋海嘯預警機構就一直在不斷的收集海嘯數據,測定海底地震位置,發布警告信號,劃定災害范圍等等。
隨後,前蘇聯、日本、美國阿拉斯加與夏威夷先後創辦了自己的海嘯預警系統。美國還創辦了太平洋海洋環境實驗室、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中心。一個由環太平洋海嘯預警國家組成的預警網漸漸形成。由於有了海嘯預警系統,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海嘯,預警系統都能預測並大大的減輕了災害范圍。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和日本在深海布設了觀測儀,探測海底地震的發生和水位的變化,隨後中國加入了設在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警報系統。
如何逃避海嘯呢?
一旦發生海嘯,居住在低處的人們一定要往高處跑,否則你跑的速度再快也難逃生。若輪船在大海中航行遇到海嘯,那麼就另當別論。你需要以最快速度往深海里去。這是因為,波高跟水深成反比,海域越深,波浪就越弱。反之,海嘯的能量會在淺海積聚起來,形成一堵幾十米高的水牆,沿岸無論有多麼堅固的防波堤也難以抵擋巨大的波濤。因此,專家認為,「一般船隻若要逃避海嘯,不應往港口裡跑,而是往深海里去,跑得越遠,危險就越小。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在災難來臨時,一定要聽從指揮,不要盲從,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⑥ 印尼半個月內三次6級以上地震和地理位置有關嗎

2018年8月9日,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方面表示,印尼龍目島當天下午12點25分再次發生地震,震級達6.2級,震中同樣位於龍目島北部陸地,震源深度為12公里。據了解,此次地震沒有觸發海嘯預警。對於9日的這次地震,印度尼西亞國家地震局將其劃歸為一次餘震。

印尼為什麼會發生那麼多地震?因為這它既處於太平洋板塊的邊界,又處於歐亞板塊的邊界。也就是說印尼既處在太平洋地震帶,同時也處在歐亞地震帶,所以這個地區的地震活動水平是一向是比較高的。但是,印尼的大部分地震都發生在海域,發生在海域的地震一般來說對陸地的影響相對來說比較小一點。

孫士鋐:「像2004年那次地震是非常大的一次地震,達到9級的地震,死亡人數很多,達到了30萬。主要原因是那次地震引發了大海嘯,如果發生在海域的地震沒有發生海嘯,那麼相對來說它的破壞性就弱一點。那麼這一次地震呢我剛才說了強度不是很大,但是因為它發生在島嶼上面,所以受到了一定的人員傷亡。」

⑦ 印尼班達海海域發生7.5級地震,是否會引發海嘯

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地震發生於雅加達時間10時20分,震中位於東努沙登加拉省弗洛勒斯島東北部112公里處海域,震源深度為12公里。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記錄到距離震中較近的島嶼和鄉鎮有較強震感。本次地震發生後半小時,該機構記錄到震中附近還發生了兩次震級分別為5.6級和5.5級的餘震。


地殼的垂直運動可能發生在板塊邊界。板塊沿著這些邊界相互作用,稱為斷層。不同的運動會形成不同的獨特地形,主要是正斷層、逆斷層和走滑斷層(下圖按這個順序排列的),其中走滑斷層引發海嘯的可能性最低,因為它相對平緩,所以海底地形的變化可以放大或抑制海浪傳播。通常低於7.5或7.0的地震通常不會引發海嘯,況且還需要足夠的海水深度,所以有的地方會引發海嘯,有的不會。

⑧ 印度尼西亞多次發生地震的原因

印尼位於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交界處,大陸板塊在這里交接,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每年發生的大小地震不下數千次.
印度尼西亞位於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三大板塊的沖撞區域,夾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之間,地殼活動劇烈.

⑨ 印尼西蘇拉威西省發生6.2級地震!哪幾個地帶容易出現此類現象

環太平洋火山、歐亞、洋脊地震帶這三個地帶容易出現地震現象。

印尼西蘇拉威西省發生6.2級地震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尤其是新冠肺炎的施虐之下,地震的發生也讓救助工作更加艱難,也可能會加重新冠疫情的傳播。這一次的印度尼西亞西蘇拉威西省地震,造成了二十多人傷亡,多處房屋倒塌,給當地造成了不少的影響。印尼的地理位置正好是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因此每年都會發生地震數千次,地震給這個國家造成的經濟和財產損失是非常大的。

我國地震頻繁地區是哪裡

中國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之間,這兩個都是板塊活躍非常頻繁的地方,因此我國的地震也是非常多,而且也是強震最多的國家。這么多年,我國已經有不少的地區發生過強大地震,例如當年的唐山大地震,還有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樹大地震,這些當年都給中國造成了非常大的人員傷亡。而中國有6個地區是分布在地震帶上,分布為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的西藏,四川和雲南;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的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吉林、黑龍江的東部。從以前發生的地震特點來看,發生地震的地方即便都是這幾個地區。

⑩ 世界上造成極大破壞的地震平均每年幾次

這個說不好,地球不會根據人口分布情況來地震,也不會嫌貧愛富。我看了40年的地震分析。近十幾年地震明顯增加。現在每年7.5級以上的地震有3、4次,印尼為首的太平洋西海岸一帶為主要地震區,印尼及附近海域幾乎每年都有1、2次的7級以上地震。地震在海里或人口稀少的地方一般不會造成什麼大的破壞。但是如果正好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那就慘了。近年來人口迅速增長,很多原本無人地也有人居住。今後地震破壞只會越來越大

閱讀全文

與印尼每年地震多少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錢幣和越南錢幣比例有多少 瀏覽:13
義大利語跟法語哪個好 瀏覽:962
瑞典什麼陣型打義大利 瀏覽:56
越南紅花荔枝多少錢一斤 瀏覽:476
伊朗溫度多少錢 瀏覽:357
個人怎麼向義大利捐物資 瀏覽:910
用番茄蘑菇醬怎麼做義大利通心粉 瀏覽:672
俄羅斯哪個城市可以打中國疫苗 瀏覽:956
義大利海鮮餃子餡怎麼調 瀏覽:974
中國一套房能住多久 瀏覽:630
美國為什麼不讓印度加入五常 瀏覽:501
北海哪個地方都是越南美食 瀏覽:124
日本戰國時期是中國的什麼時期 瀏覽:317
中國人在瑞士安樂死有哪些 瀏覽:824
1313年中國發生什麼事件 瀏覽:245
伊朗人長得什麼樣 瀏覽:895
美國每年多少中國留學生留下 瀏覽:539
亮劍中義大利炮子怎麼開火的 瀏覽:923
海鮮義大利面怎麼和面 瀏覽:143
西貢多少越南人去了美國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