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你認為印度的症結主要在哪裡

你認為印度的症結主要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5-05-03 11:25:44

㈠ 印度超300人感染不明原因怪病,這到底是什麼引起的

最近,一種不明原因的怪病在印度安得拉邦Eluru市中感染超過300人,其實,12月6號,印度就有140名病人是因為感染了這個不明原因的怪病被送往醫院救治,截止7號為止,已經超過300人感染得病,已經導致一人死亡,被感染不明原因怪病的人,年齡一般都是在30歲以下,但是最年輕的感染者只有4歲。這些患病的人的症狀一般是惡心、雙眼灼熱、口吐白沫、全身痙攣、顫抖、暈倒、昏迷不醒……這些類似癲癇的症狀。

在這個多事之秋,希望患病的人都能盡快恢復健康,地方安得拉邦Eluru市的政府表明了這個不明原因的怪病不會有人傳人的跡象,這種不明原因的疾病,只能在實驗室裡面檢測之後才能知道是什麼原因。還有一個官方發布的消息就是,那些身患不明原因的怪病的人,他們的新冠病毒檢測都是陰性的,他們的CT和PCR核酸檢測表明患者沒有感染新冠病毒。專家解釋說,12月5日起記錄的病例中,重金屬、磷有機化合物、農葯是最被懷疑的,有可能是這些物質污染了飲用水導致。

印度如何肢解巴基斯坦

印度曾試圖扼殺「襁褓」中的巴基斯坦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巴基斯坦由東巴和西巴組成)。分治後,原印度兩大政黨間的矛盾,演化為兩個民族國家間的矛盾,存在巨大戰略利益沖突,尤其是對英屬印度帝國遺產繼承問題上。對印度而言,巴基斯坦的「存在」,是對印度大國理想的重挫。因為尼赫魯等國大黨領導人一直想繼承整個英屬印度帝國遺產,從而實現印度的「大國夢」。1947年3月尼赫魯勉強接受「巴基斯坦」建國,是基於英國人撤離後「巴基斯坦」不會長久的預判。如他所說:「新生兒巴基斯坦不會長期存在,穆斯林聯盟將因巴基斯坦的出現而受到懲罰,巴基斯坦肯定在短期內垮台。」顯然,扼殺「襁褓中」的巴基斯坦,符合印度戰略利益。故此,印巴分治前後,在英屬印度政府財產和軍事武器分割過程中,國大黨竭力讓巴方少分一些,並拖延執行分割協議,以至於巴基斯坦建國基礎尤為薄弱,不得不全部倚重英國扶持。也正因為此,自建國之日起,巴政府不得不積極向外求助,以平衡來自印度的威脅。

1971年印巴戰爭中印度坦克開往達卡及其進攻圖

(三)大打「難民牌」。自巴政府進行軍事鎮壓後,大批東巴難民逃往印度。5月份雨季開始,難民問題顯得尤為突顯。英·甘地政府看到機會,於是,決定大打「難民牌」,為軍事介入做准備。主要表現這幾點:(1)「善待」難民,樹立印度良好國際形象。大批難民主要居住在東巴與印度交界的西孟加拉幫。那裡人口原本稠密,突然湧入這么多難民,顯得格外擁擠。藉此,印度花費巨資建立難民營、向難民提供單獨衣食和醫療,並讓媒體詳盡報道。5月末,印度稱難民數已達七百多萬(巴方稱印方故意誇大其詞)。此外,印度還邀請國際媒體去難民營參觀,以展示難民給印度帶來嚴重經濟負擔。由此,國際輿論紛紛開始指責巴政府,美國甚至批評其盟友的軍事鎮壓做法不可寬容,並准備停止對巴經濟援助。藉此,隨著國際輿論天平倒向印度,巴基斯坦日漸孤立。(2)派人出訪,大力宣揚難民問題,同時摸清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底牌。1971年11月份以前,英·甘地多次派人(包括她自己)赴歐美等地出訪。所到之處,印度代表團都不厭其煩地解釋難民問題,並傳遞這個信息:「要想南亞恢復和平與穩定,巴政府必須出台人民同盟可接受的政治解決方案。」此外,印度邀請聯合國觀察員、美英等國議員、國際組織及世界各國媒體記者,前來印度參觀難民營,並向他們講述難民的悲慘處境和印度所面臨的困境,以贏得國際社會對印度的同情與支持。藉此,印度扛著人道主義大旗,為下一步軍事介入奠定國際輿論基礎。與此同時,通過多次高層出訪,英·甘地獲悉:歐美國家不會出兵,唯有中國可能出兵幫助巴基斯坦,而中國正面臨棘手的國內問題。(3)利用難民問題阻撓政治解決。針對印度「難民牌」外交,巴政府採取應對措施,如出台權力移交計劃書、主動邀請聯合國參與難民事務以及呼籲難民盡快回國等。6月10日,巴政府宣布大赦,東巴緊張局勢得到緩解,有望政治解決。然而,這時印度卻堅持:東巴危機政治解決必須優先保證難民人身、財產安全和賦予東巴自決,否則,免談恢復巴基斯坦經濟與社會秩序的謊言。當時聯合國解決辦法是:政治解決東巴危機前,先恢復巴基斯坦社會和經濟秩序。礙於印度提出的前提條件,聯合國不得不在印巴之間協商難民問題。而這個協商過程,無疑,為印方備戰贏得時間。

(四)簽訂《印蘇和平友好條約》。眾所周知,建國後印度一直奉行「不結盟」政策,故被外界認為「印度與誰都不結盟」。而事實上,印度有過「結盟」經歷,即1971年8月與蘇聯簽訂《印蘇和平友好條約》。雖然和約條款沒明確寫「結盟」二字,而實際上,該條約富有同盟實質,只是措辭巧妙而已。例如,第九條款明確規定:「締約國保證不向與締約國發生武裝沖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援助。在締約國遭到進攻或受到進攻的威脅時,締約雙方應立即共同協商,以便消除這種威脅並採取適當有效措施來保證兩國和平與安全……」印度選擇這時與蘇聯「結盟」,明顯與其准備軍事介入東巴危機動機有關。試想在中巴友好、美巴結盟的國際背景下,若印度軍事介入東巴危機並取得成功,它必須獲得蘇聯的堅定支持(當時美蘇冷戰、中蘇關系陷入低谷)。如印方評估所說:「發生一場蘇聯不贊成的戰爭,可能使蘇聯的供應中斷,並且會鼓勵中國進行干預」,「如果印度軍事介入東巴危機而引發印巴戰爭,中國可能出面幫助巴基斯坦,美國則不會給予印度任何支持」。故此,1971年8月9日,印度與蘇聯簽約,為期20年。條約簽訂後,蘇聯堅定支持印度,給印度提供大量的經濟、軍事援助。同時,安理會上,「蘇聯否決每一個可能導致巴基斯坦政治解決而印度堅決反對的解決方案,如對東巴人民自治方案予以否決」。有了這一盟約作保證,印度出兵干涉並獲勝的信心增強。就這一點,印度國防部長賈格吉凡·拉姆直言不諱地說:「印度能夠解放孟加拉國及其人民,部分是由於簽訂印蘇條約後產生的信心。」

(五)速戰速決,成功肢解巴基斯坦。做好上述外交工作的同時,當然,印度也在做軍事方面的准備。如英﹒甘地挑選馬內克肖將軍負責軍事介入的安排,並擬定「速戰速決」作戰計劃等。至1971年11月,印方備戰基本完成,只差合理開戰借口。隨之,印巴局勢驟然緊張,邊境沖突不斷。內外皆困的巴基斯坦,1971年12月3日下令空襲印度,於是,第三次大規模印巴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後,印度兩面夾擊巴基斯坦。對於西巴,印度選擇主要空襲。而對於東巴,在海、空掩護下(阻止西巴救援),印軍聯合東巴「自由軍」深入東巴,開展「多路向心突擊」行動。毋庸置疑,巴軍在這場戰爭打得十分艱難。西巴隔著印度與東巴相距幾千公里,印度從海、空兩方面封鎖後,東巴、西巴連接中斷。這種情況下,巴方最需要外援。然而,受制於印蘇「盟約」,外界大國都未敢冒與蘇聯直接對抗的風險。外界大國無法給巴基斯坦提供有效援助、巴基斯坦內外皆困,而印度軍事實力又優於巴基斯坦,故巴基斯坦無法逃避被印度肢解的命運。12月15日,印軍聯合東巴「自由軍」向達卡(今孟加拉國首都)發起總進攻。海、空雙重封鎖情況下,巴軍不敵印軍和「自由軍」的強勢攻擊,大批部隊被俘。12月16日,巴駐東巴部隊被迫向印軍投降,東巴戰場遂告結束。就西巴戰場,雙方展開空戰,難分勝負。同日,聯合國呼籲印巴盡快停火。印方見勢就收,按照其「速戰速決」作戰計劃,17日主動西線「單方面停火」。於是,為期兩周的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12月16日,孟加拉流亡政府從加爾各答回到達卡,印度公開承認孟加拉國成立。隨後,三方進入戰後協調之中。1972年1月19日,穆吉布·拉赫曼獲釋出任孟加拉第一任總統。巴基斯坦被一分為二。

通過軍事干涉,印度成功肢解巴基斯坦,東巴獨立成立孟加拉國,由此奠定現在南亞政治格局。東巴獨立,巴基斯坦失去近55%人口和約16%的國土,國家被印度肢解的仇恨,深深記在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腦海中。從此以後,巴政府集中精力管理西巴,並不惜一切努力發展核武器,以更好平衡來自印度的威脅。因為這次戰爭讓巴基斯坦清楚認識到:關鍵時刻,只有巴基斯坦才能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必須掌握致命武器才能避免被印度「吃掉」的風險。再者,失去東巴的巴基斯坦,有更多精力關注克什米爾問題,故持更加強硬的立場,從此,印巴克什米爾爭端再無和平解決的希望,直至今天。

值得一提的是:自巴基斯坦遭到印度肢解後,印巴克什米爾爭端成為印度安全防禦的軟肋,每當合適時機出現,印巴克什米爾邊境肯定發生沖突。正是如此,印度國防部評估說:「周邊鄰國中,唯有巴基斯坦會抓住每個時機襲擊印度。」

㈢ 哪個主權國家會容忍印度越界行為

8月2日,中國外交部在官網刊登《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文件。文件事實清晰,有理有據有節。

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印方此次挑起事端的目的是明確的,那就是以所謂「安全關切」為借口,打著所謂「保護不丹」的幌子,越過已劃定邊界,進入毫無爭議的中國洞朗地區,通過製造洞朗地區爭議,阻止並牽制中不兩個主權國家的邊界談判進程。

在洞朗對峙事件問題上,印度的行為,是基於錯誤的歷史認知,錯亂的邏輯認定,盲目的道義自信。印度是失據者,站不住腳;印度是理虧者,強詞奪理;印度是失道者,難免寡助。

洞朗對峙事件發生後,盡管印方賴在中方領土上不走,中方仍致力於謀求和平解決,但中方決不會在領土主權問題上做任何妥協,印度要使洞朗地區對峙長期化也只是幻想。

正如王毅外長所說,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那就是,印軍老老實實地退出去。中國有一句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洞朗對峙事件和平解決的前提條件是印方越界部隊無條件撤回。

印度就屬於跳樑小丑,敬酒不吃吃罰酒就沒有現在好看了。

㈣ 印度與巴基斯坦有外交關系嗎

有的,2003年基本就恢復了正常的外交關系。
印巴關系近年來有如下特點:首先,兩國關系順利實現從對抗到對話的重大轉變。無論是在克什米爾等重大問題進行交鋒,還是攜手打擊毒品和走私等人類共同唾棄的犯罪,兩國都選擇了唯一的方法——對話的方式來商討解決辦法。而面對分歧,雙方的態度是放眼未來,繼續磋商,以期達到最終解決問題的目的。
其次,兩國都「小心翼翼地」地維護良好的和談氛圍。輿論注意到,幾乎在每次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雙方均稱會談是「富有建設性的」或氣氛是「友好的」。無論會談地點安排何處,兩國代表總是表情輕松、給人一種春意融融的感覺。
第三,對話的進程與結果已經使兩國領導人意識到,在全球化浪潮洶涌澎湃的今天,靠武力解決糾紛的做法不僅無濟於事,而且只能使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因此,雙方已經達成共識。
最後,在對話中,雙方都採取了剋制、務實和靈活的態度,積累共識,然後再在已有共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溝通與合作。總之,雙方採取了循序漸進而不是急風暴雨式的方法。事實證明,這種方式行之有效。
印巴關系的改善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因此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輿論也認為,出於各自的需要,印巴本身也迫切需要改善關系。
首先,兩國都迫切需要一個和平的國內外環境,為本國的經濟建設服務。印巴長期交惡,龐大的軍費開支和物資消耗使兩國都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由於沒有穩定的周邊環境,兩國的經濟建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兩國都渴望早日解決爭端,集中精力發展國民經濟。
其次,印巴關系改善有利於發展兩國經貿關系。長期以來,印巴雙邊貿易水平一直維持在幾億美元的低水平。專家分析,如果印巴關系得到根本改善,雙邊貿易額將迅速達到幾十億美元。此外,兩國關系的改善也有利於兩國緩解國內政治矛盾,贏得各黨派和宗教勢力的支持,有利於政權的穩定。
第三,印度希望在世界舞台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無意陷於地區沖突中。因此,它急於與巴基斯坦修好,騰出更多精力,參與國際事務。
南亞問題專家認為,印巴關系的根本症結是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只有這個問題得到解決,印巴才能真正實現和解。但由於該問題牽涉錯綜復雜的民族和宗教問題、大國利益以及克什米爾極其重要的地緣方位等因素,因此,克什米爾問題絕不可能經過幾次和風細雨的會談就能解決。

㈤ 印度恆河支流飄滿白色泡沫,這些泡沫是怎麼樣形成的

印度恆河支流飄滿白色泡沫,這些泡沫是下水道污水與海水混合後經海浪作用形成的。 因為污染而形成的有毒泡沫,源於自首都市民的垃圾和生活廢水造成的。

對於泡沫海灘事件,不僅僅只是表示人類保護海洋,也是保護我們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海洋生物環境是一個包括海水、海水中溶解物和懸浮物、海底沉積物及海洋生物在內的復雜系統。海洋中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化學資源和動力資源等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資源寶庫,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關系極為密切。保護海洋,從我做起。

閱讀全文

與你認為印度的症結主要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00人民幣等於多少印尼盾 瀏覽:752
中國最西端縣是哪個縣 瀏覽:25
越南諒山婚禮怎麼辦 瀏覽:622
越南黎姓祖籍是哪裡人 瀏覽:201
西昌到越南怎麼去 瀏覽:6
怎麼實現英國名校夢 瀏覽:482
印尼人都愛吃什麼 瀏覽:254
香檳酒在義大利叫什麼 瀏覽:916
英國哪裡還有古堡 瀏覽:615
如何申請英國社會學專業 瀏覽:94
印度產多少個輪胎 瀏覽:635
印尼手機卡上網怎麼收費 瀏覽:465
印尼接種什麼疫苗 瀏覽:159
印尼泗水語言溝通怎麼樣 瀏覽:705
從北海到越南怎麼坐船 瀏覽:456
中國官方報紙在哪裡 瀏覽:985
越南人家有什麼家規 瀏覽:84
義大利被稱為什麼首都 瀏覽:545
中國人民銀行房地產稅怎麼收 瀏覽:975
英國是如何加入二戰的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