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文化如何傳到柬埔寨

印度文化如何傳到柬埔寨

發布時間:2023-05-29 23:55:41

Ⅰ 印度佛教向外傳播,大致有什麼和什麼兩條路線。最早傳入中國的主要是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位時,佛教開 始向其他國家傳播。主要路線是南北兩條。 一是經由中亞傳人中國,然後又傳人朝鮮、 日本和越南等國;二是傳入中國西藏,再傳 至西伯利亞的布里特以及不丹和尼泊爾等國。 從3世紀起,佛教便傳人斯里蘭卡,隨後又 傳人柬埔寨、寮國。

漢代與印度交往中,印度佛教傳入具有歷史性意義。普遍認為,佛教是在西漢末年,東漢初年時由印度從西域傳入的。根據記載,公元前2年,西漢時期的景盧出使大月氏,大月氏王令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伊存是大月氏使者,景盧受其口授《浮屠經》。這一佛教初傳事件被史稱「伊存授經」。

Ⅱ 在中古初期和中期,印度文化如何影響了東南亞文化

在受印度影響的這一區域(如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印度巴西亞等)里,印度文化沿海、陸兩條通道傳入後,對這一地區的國家制度、藝術、宗教意識以及文學創作等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例如,柬埔寨曾於5世紀初採用「天竺法」,對自己國家的制度進行改革;地處中緬甸的驃國的雕像與銅器,其風格與笈多王朝的極為相似。在宗教意識方面,印度教與佛教的影響同時存在,它們之間幾乎劃不出一條明顯的界線,如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等國的統治階級就曾先後以這兩種宗教作為自己統治的精神支柱。

Ⅲ 關於東南亞文化圈的資料

一、東南亞基本歷史文化簡介 (九千多字)

東南亞地區深刻地受到世界四大文化體系-印度、中國、伊斯蘭、西洋的影響。首先,最早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是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中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語文、風俗習慣、法政等可能在公元前就已經傳到東南亞部分地區。東南亞許多地區都有印度教、佛教影響之下所產生的文物,如高棉吳哥(Angkor)的寺廟建築;印度對東南亞的語文影響甚大,早期東南亞多數地區(越南北部及菲律賓除外),若不是直接使用梵文(Sanskrit)或巴利文(Pali),就是借用印度字母拼寫自己的語言,如柬埔寨(即高棉)的高棉文、緬甸的驃文(Pyu)。
其次,是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早自漢朝即開始與東南亞進行貿易活動,絲綢、陶瓷器外銷各地(東南亞就是「海上絲路」的一部分),茶葉、布帛、紙札、漆器等也都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而且中國人口因貿易往來等因素南移,唐、宋、元、明以降,都有人移往東南亞。其中東南亞地區受到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是越南,自秦漢時期至元明清,越南與中國持續政治或軍事上的往來。越南在法政、學術思想、社會制度、宗教及藝術、風俗習慣,以及經濟文化上都與中國有所交流。
第三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伊斯蘭,公元十世紀以後東南亞開始有穆斯林(Muslim/Moslem)活動,其主要范圍大抵在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群島(含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Borneo】、蘇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島【Molucca,香料群島】等)、菲律賓南部等地方。在十五至十七世紀間,印度尼西亞群島又相繼興起幾個伊斯蘭國家,島嶼東南亞陸續被納入伊斯蘭文化圈(菲律賓中北部除外)。伊斯蘭成為馬來世界的主要宗教,並且深深地影響住民的文學、藝術、生活(食、衣、住、用)等方面,例如不碰豬肉。
第四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西洋文化,西方國家從十六世紀起,為了尋找香料而航向東方。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相繼進入東南亞、建立殖民地。法國、英國也於十九世紀起在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Brunei)等建立殖民地。到二十世紀初,西方列強幾乎已經把整個東南亞都納為殖民地(泰國除外,其忍痛割讓土地以維持獨立)。各殖民者無可避免地把本國文化帶到殖民地,。並且或多或少影響了殖民地。例如菲律賓受西班牙之影響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天主教國家。數十年來,西洋文化更藉由新式傳播媒介,深入東南亞多數地區。
四大文化體系影響了東南亞,但東南亞有自己的思維,現有的東南亞文化,應該是外來文化與在地(indigenous)文化融合而成的。東南亞有受到外來文化(尤其四大體系)的影響,但並沒有照單全收;東南亞有自己的在地文化。目前的東南亞文化,並非純由外來文化所成,也非單因在地人士的創發;應該是雙方、多股勢力長期接觸、交織、融合而成的,因此東南亞看來復雜多樣。東南亞的文化持續在變動中。

中國文化圈--越南
越南因為領土與中國相鄰,而且中國較為強勢,所以兩千年來越南受中國的影響很大。在公元前,越南北部已直接由中國統治。千百年下來,進入越南的不只是儒家學說而已,還包括中國一整套的政治、社會、宗教、倫理、家庭、性別、婚姻等觀念以及物質文化。不論是文是武,長久下來,越南深染華風。舉例來說,越南基本上是父系社會,男尊女卑,女性居於弱勢的地位;社會呈階層化,但階層之間可以流動(如透過考試);家族常是維系人倫關系的單位,而且村落密集-這些可能與農業社會、集體稻作有關(因為必須有一定規模的人數以便同心協力進行農耕)。現今的越南中、北部仍有許多帶著大乘或中國風味的文物。但是,不少文化產物別具一格,換言之,越南宗教綜合了儒、釋(大乘佛教)、道等,加上在地的泛靈信仰。越南也有科舉制度,如同中國以考試舉才。但越南儒、釋、道三教並試;這是在中國所未見的。越南的文字「喃字」脫胎於漢字。「喃字」也是方塊字,形狀與漢字相似;它直接借用漢字,或者取漢字的部首、部分、一字抑或兩字予以排列組合,然後變成新字,代表新意。這種字在十二世紀就已經存在了。
以地區來講,越南中部的占婆較少濡染華風。占婆是一個古國,其主要遺跡在峴港(Da Nang)一帶,該國長期與越南北部對立,甚至交戰。占婆在種族上以占人(Cham)為主;越南北部則以越人為主。雖然占婆受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教的影響頗深,但該國有自己的社會文化。例如,該國女性地位高,「賤男貴女」,不同於印度。
越南近兩千年來戰爭不斷,男性為了作戰,時常在外。女性遂常成為主要的生產勞動者,做小生意的,也往往是女性;越戰期間,甚至農事也幾乎由女性一手包辦,農業合作社亦由女性掌管。因此,女性也能擁有、繼承土地。戰時她們身兼數職,辛苦度日;戰後因為很多人喪偶(先生陣亡)於是成為女家長,繼續身兼數職。隨著經濟發展,女性成為勞工主流。雖然,依照中國傳統父權式文化來說,女性講「三從四德」,地位低於男性,但是就經濟(實際勞動、肩負家庭生計、成為家裡的支柱)這方面女性在越南的地位、角色非常重要。
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的性別文化變遷有著密切關系。越南性別文化雖然持續變遷,但主要的內涵並未脫1960年代以歐美社會為首的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的訴求,同時也貼近於「母性主義(Maternalism)」的理念;但無論如何發展,越南在十五世紀以前曾經擁有且為學者贊譽為「東亞文明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男女平權現象(Frenier and Mancini 1996:30-34),未曾再出現於越南社會。(台灣東南亞學刊第三卷第一期,2006年4月,P44)
目前越南人的信仰是以儒家思想為主,佛教、道教、祖先崇拜等亦盛。有十分之一為天主教徒,中部與南部有不少信仰印度教教徒;回教亦在中部流行。(越南簡史,2003,梁錦文,P7)

越南教育制度:
越南在教育培育方面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國民識字率達百分之八十八、六。越南教育制度原師法蘇聯及東歐模式,近年來因為開放改革需要,教育制度及內容有相當大變革,其教育學制大抵為五、四、三、四制即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部份學系如建築科系為五年,醫科為六年,碩士二年,博士二年至四年),國民義務教育為九年至初中階段(駐越南代表處,2006)。
在西洋文化影響方面,越南在十九世紀時曾被法國「保護」,法國在越南推行羅馬拼音文字,也連帶改變了越南兩千年來以漢字為主的文化。且宗教增多,加上越戰帶來的沖擊,美、蘇文化的傳入,這種外力相繼進駐的情形,對越南的民族性產生了不小影響,而在此歷史、環境的塑造下,也促使越人的民族性具強韌的生命力、克服困難的毅力及有時願意犧牲小我以成全大我的精神等。

伊斯蘭文化圈—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近五六百年來為伊斯蘭國家,是目前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早先就有泛靈信仰,也有原始部落,例如被荷蘭稱為達亞克(Dayak)的人。他們的藝術功力頗佳,伊卡(ikat,染色布料織品)的圖案設計美觀,珠飾細工有名。在第一個千紀里,印度尼西亞受印度文化影響,因此印度教、佛教的色彩清晰。最著名的建築物之一,是婆羅浮屠。其所展現的觀念取自印度;其浮雕內容既有佛教義理之闡發,更有豐富的生活場景、風土民情。其中央大塔和每層的眾多小塔都呈鍾形,頂端都有多角的石質柱狀塔尖。在印度尼西亞古文化里,多角的柱狀立石,乃是祖靈的象徵。於是,我們從這個建築上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亞在地的崇拜、印度的觀念、爪哇的詮釋及實踐等三者之結合。另外,印度教的建築,可以普蘭班南(Prambanan)陵廟為。
大約在十三至十五世紀,印度尼西亞走上「伊斯蘭化」之路。清真寺成為主要的宗教建築,亞齊的大清真寺可為代表。但以東南亞自然及人文環境之復雜,東南亞清真寺的狀貌也各有千秋,「在地化」的情況不時可見。清真寺的主體未必都像阿拉伯世界那樣有個穹窿頂,也不一定有瘦瘦高高的宣禮塔。相反的,它們可能有在地傳統建築的造型,也就是上下二或三層,每層周圍都伸出長長的屋檐,而且屋頂呈大斜面(屋檐和大斜面的屋頂,都有利於排水)。

印度尼西亞的「統一與多樣」
印度尼西亞有上萬個島嶼,從西到東,疆域綿延四千八百公里。島上住民的種族、習俗各異,光是時區(從西到東)就有三個。其次,印度尼西亞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國家及朝代,近代被西方長期殖民,二次大戰時又被日軍佔領,戰後復歸荷蘭,然後獨立。在文化上接受過各種體系,也經歷過各種轉變,確實是復雜多樣。印度尼西亞政府自獨立建國後就追求「多樣中的統一」,但「統一中的多樣」似乎與它相伴而生,長相廝守。

※本文資料主要節錄嚴智宏的〈東南亞文化與社會〉,該文收錄於教育部,《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頁79-116。

二、略論東南亞的檳榔文化
(南洋研究院04碩專門史 胡堯瑤)
摘要:檳榔在東南亞有一段長久的歷史,檳榔樹是棕櫚科熱帶植物,果實為橢圓形,可以食用,又是葯材,東南亞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嚼檳榔的習慣,早從二千年前就有嚼檳榔這項傳統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它並不局限在某一國家或地區而是廣布在東南亞印度洋至太平洋這片海島之中,范圍大致與南島語系民族的擴張的地區相符。它與東南亞各地域的文化有十分緊密的連結,從語言上、器物上、史籍中都可以找出一些端倪;如:生活口語、神話傳說。在西方人的眼中嚼檳榔是一項不雅的行為,由於這樣的成見,它背後深深扎在傳統文化里的根往往被忽視。其實,這項傳統是十分豐富古老的,即使在日趨全球化、傳統價值屈於西方主流文化的今日,它深入各個文化面向里的根仍是不可否認且值得回頭仔細看看重拾的。關鍵詞:東南亞;檳榔;檳榔文化
檳榔的屬名Arecae由馬來西亞土名拉丁化而來,其種名catechu則是馬來語的「一種從植物中提煉出來的液汁」之意,可見檳榔可以用來做為天然染料。除了中國南部之外,印度、錫蘭、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嚼食檳榔的風俗,至少沿續兩千多年,是平民與貴族共有的嗜好。檳榔見諸於文獻上,可追溯一千年前的南北朝時代。李後主的《一斛珠》:「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裡殘殷色可,杯深被香醪涴。銹床斜嬌無那,爛嚼紅葺,笑向檀郎唾。」詞中的「紅葺」即為檳榔。本文首先闡述了檳榔的由來及其盛行原因。接著略述了一下它的葯用和主要功效,最後在此基礎上淺顯探討了檳榔所體現出的東南亞傳統文化,檳榔在東南亞文化重的地位和影響等,不勝淺薄。
一、 檳榔的由來及其在東南亞地區的盛行
據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檳榔 檳榔別錄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釋名:賓門李當之葯對仁頻音賓。洗瘴丹〔時珍曰〕賓與郎皆貴客之稱。稽含南方草木狀言:交廣人凡貴勝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設,用相嫌恨。則檳榔名義,蓋取於此。雷斅炮炙論謂尖者為檳,圓者為榔,亦似強說。又顏師古註上林賦雲:仁頻即檳榔也。〔詵日〕閩中呼為橄欖子,檳榔子。」檳榔樹是棕櫚科熱帶植物,果實為橢圓形,可以食用,又是葯材。檳榔的果實有紅、白兩種,紅的小而軟,白的大而硬,須切成小塊嚼。檳榔的口感通常是先苦後甜,還可使人略生醉意,刺激提神、檳榔汁液呈紅色,長期嚼食,牙齒可被染成黑色,而有的民族也自以「黑齒」為美。
本草綱目還有關於其氣味的記載,曰:「【氣味】苦、辛,溫,澀,無毒。〔甄權曰〕味甘,大寒。〔大明曰〕味澀。〔弘景曰〕交州者味甘,廣州者味澀。〔珣曰〕白者味甘,赤者味苦。〔元素曰〕味辛而苦,純陽也。無毒。〔詵曰〕多食亦發熱。」
中葯大字典中也有關於檳榔的記載:檳榔,Areca catechu L.喬木,高10~18米,不分枝,葉脫落後形成明顯的環紋。葉在頂端叢生;羽狀復葉,長1.3~2米,光滑,葉軸3棱形,小葉披針狀線形或線形,長30~70厘米,寬2.5~6厘米,基部較狹,先端小葉癒合,有不規則分裂。花序著生於最下一葉的葉基部,有佛焰苞狀大苞片,長倒卵形,長達40厘米,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數,無柄,緊貼分枝上部,通常單生,很少對生,花萼3,厚而細小,花瓣3,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雄蕊6,花絲短小,花葯基著,退化雌蕊3,絲狀;雌花較大而少,無柄,著生於花序軸或分枝基部,花萼3,長圓狀卵形,長12~15毫米。堅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5~6厘米,花萼和花辯宿存,熟時紅色。每年二次開花,花期3~8月,冬花不結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分布海南、廣西、雲南、福建、台灣、廣東等地,以海南為多。本植物的雄花蕾(檳榔花)、未成熟的果實(棗檳榔)、果皮(大腹皮)亦供葯用。
檳榔怎麼包、它的材料組合、形狀大小都隨著地域的差異而不同;最基本的共通元素是以荖藤葉包石灰與檳榔核在口中咀嚼。有的地區食未成熟的檳榔核(也就是檳榔樹的種子)有的則吃已成熟的,未成熟的種子較柔軟多汁也比較甜,已成熟的較苦較硬。檳榔核也分生食與熟食,一般來說,住在潮濕地區的人多為生食,在乾燥地區的為熟食,方法有以水滾燙過、用陽光曝曬乾燥、或是腌漬。老藤葉也是如此,有的地方是趁青綠的時候摘下來,有的是等到轉黃了才採下。石灰有的是從岩石里采來,用法是磨成粉再參水成膏狀。臨海的地方則來自海底的貝類、珊瑚、軟體動物,要用時得以火燒之再擊碎磨粉。有出產香料的島嶼會在檳榔中加入麝香、胡椒、丁香等香料 。
對此本草中也有相應的記載:「【修治】頭圓矮毗者為榔,形尖紫文者為檳。檳力小,榔力大。凡使用白檳及存坐穩正、心堅有錦文者為妙。半白半黑並心虛者,不入葯用。以刀颳去底,細切之。勿令經火,恐無力。若熟使,不如不用。〔時珍曰〕近時方葯亦有以火煨焙 用者。然初生白檳榔,須本境可得。若他處者,必經煮熏,安得生者耶?又檳榔生食,必以扶留藤、古賁灰為使,相合嚼之,吐去紅水一口,乃滑美不澀,下氣消食。此三物相去甚遠,為物各異,而相成相合如此,亦為異也。俗謂"檳榔為命賴扶留"以此。古賁灰即蠣蚌灰也。賁乃蚌字之訛。瓦屋子灰亦可用。」
嚼檳榔所帶來的輕微興奮麻醉作用大概是使它如此流行的主要原因,檳榔核中的生物鹼與單寧會刺激神經放鬆肌肉,使人覺得放鬆。此外也可以幫助中和胃酸、鎮定胃痛。吃檳榔所散發出來的香氣主要是因為老藤葉,其汁液也有抗菌的效果常被用來治療傷口、皮膚病、或是發燒頭痛。在食物的分類上,檳榔核屬熱,檳榔葉屬寒,是十分相配互補的食物。檳榔有其療效也有致病的風險,如口腔癌、牙周病。長期的嚼食檳榔會將牙齒染成黑色、嘴唇變成紅色。在西方文化尚未滲入東南亞之前,這樣的外表被為視為美麗的,因為當時的人認為它有別動物的白牙齒顯現出人的不同。至今,愈來愈少人堅持這樣的審美觀了。
東南亞許多國家和民族自古就有嚼檳榔的習慣。檳榔還被人們當作待人接客的禮物,甚至是表達愛情的信物,在求婚、請客和辦紅白喜事時,均送擯榔。人們對盛檳榔的器具也很講究,甚至可以通過檳榔盒判斷一個人的地位。嚼檳榔的習俗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東漢時,楊郛在《南洲異物志》中記載:「(南人嚼檳榔)則滑美下氣及宿食消谷。」這一古老的習俗,一直傳至今天。
激起活力、使人看起來好氣色(嚼過檳榔後的紅色嘴唇被視為美麗的象徵)、帶來好運、唇齒留香、預防疾病,這幾項嚼檳榔的原因在第六世紀時曾在印度的典籍上記載。此外,嚼檳榔也被列為人生八大享受之一。檳榔在社交活動是個重要的角色,借著彼此分享、贈送,他們傳達了一些訊息。如,送人一簍檳榔,表示了此人的大方、慷慨與對對方的重視。這些使得檳榔在東南亞地區十分盛行。
二、 檳榔的葯用和功效
本草三十一卷載:「【主治】消谷逐水,除痰澼,殺三蟲、伏屍,療寸白。別錄治腹脹,生搗末服,利水穀道。傅瘡,生肌肉止痛。燒灰,傅口吻白瘡。蘇恭宣利五臟六腑壅滯,破胸中氣,下水腫,治心痛積聚。甄權除一切風,下一切氣,通關節,利九竅,補五勞七傷,健脾調中,除煩,破症結。大明主賁豚膀胱諸氣,五膈氣,風冷氣,腳氣,宿食不消。李珣治沖脈為病,氣逆里急。好古治瀉痢後重,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痰氣喘急,療諸瘧,御瘴癘。【發明】〔元素曰〕檳榔味厚氣輕,沉而降,陰中陽也。苦以破滯,辛以散邪,泄胸中至高之氣,使之下行,性如鐵石之沉重,能墜諸葯至於下極,故治諸氣、後重如神也。〔時珍曰〕按羅大經鶴林玉露雲:嶺南人以檳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久之,則熏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祛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四曰飽能使之飢。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又且賦性疏通而不泄氣,稟味嚴正而更有餘甘,有是德故有是功也。又朱晦庵檳榔詩雲:憶昔南遊日,初嘗面發紅;葯囊知有用,茗碗詎能同。捐疾收殊效,修真祿異功;三彭如不避,糜爛七非中。亦與其治疾殺蟲之功,而不滿其代茶之俗也。」可見其功效是十分顯著且多樣的。
《中葯大辭典》是這樣記述檳榔的功效,將其分為幾個方面:「【葯理】①驅蟲作用 檳榔鹼是有效的驅蟲成分。對豬肉絛蟲有較強的癱瘓作用,使全蟲各部都癱瘓,對牛肉絛蟲則僅能使頭部和未成熟節片完全癱瘓,而對中段和後段的孕卵節片則影響不大。體外試驗對鼠蟯蟲也有麻痹作用。檳榔鹼對蛔蟲也可使之中毒而對鉤蟲則無影響。檳榔與雄黃、肉桂、阿魏混合的煎濟給小鼠灌服,對血吸蟲的感染有一定的預防效果,但與萱草根、黃連及廣木香一起用於治療小鼠血吸蟲病則無效。
②抗真菌、病毒作用 水浸液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煎劑和水浸劑對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製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鞣質有關。
③對膽鹼受體的作用 檳榔鹼的作用與毛果芸香鹼相似,可興奮M一膽鹼受體引起腺體分泌增加,特別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時可使瞳孔縮小,另外可增加腸蠕動、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並可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免應用後引起冠狀動脈收縮。1%溶液用於青光眼可降低眼壓,但作用持續較短,且對角膜有明顯的刺激性。由於增加腸蠕動,促使被麻痹的絛蟲排出。出能興奮N一膽鹼受體,表現為興奮骨骼肌、神經節及頸動脈體等。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擬膽鹼作用,貓靜脈注射小量檳榔鹼可引起皮層驚醒反應,阿托品可減少或阻斷這一作用。
④其它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檳榔鹼可抑制其一般活動,對氯丙嗪引起活動減少及記憶力損害則可改善。平時嚼食檳榔者有食慾增進,腹瀉少,咽痛者也少並可治腹痛,可能是由於其中含有大量鞣質之故。此外食檳榔者腸寄生蟲少,口渴的感覺少,可能與檳榔鹼的作用有關。毒性 過量檳榔鹼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如系內服引起者可用過錳酸鉀溶液洗胃,並注射阿托品。
筆者翻閱了相關文獻,發現記述檳榔功用和葯效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症結。以下文獻有相應的記載:(1)《別錄》:"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殺三蟲,療寸白。"(2)《葯性論》:"宣利五臟六腑雍滯,破堅滿氣,下水腫。治心痛,風血積聚。"(3)《唐本草》:"主腹脹,生搗末服,利水谷。敷瘡,生肌肉止痛。燒為灰,主口吻白瘡。"(4)《腳氣論》:"治腳氣壅毒,水氣浮腫。"(5)《海葯本草》:"主奔豚諸氣,五膈氣,風冷氣,宿食不消。"(6)《日華子本草》:"除一切風,下一切氣,通關節,利九竅,補五勞七傷,健脾調中,除煩,破症結,下五膈氣。"(7)《醫學啟源》:"治後重。"(8)王好古:"治沖脈為病,氣逆里急。"(9)《綱目》:"治瀉痢後重,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痰氣喘爭。療諸瘧,御瘴癘。"(10)《本草通玄》:"止瘧療疝。"(11)《隨息居飲食譜》:"宣滯破堅,定痛和中,通腸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堅齒,解口氣。"(12)《現代實用中葯》:"驅除薑片蟲、絛蟲,兼有健胃、收斂及瀉下作用。
近來還有研究擴展了檳榔的功效,美國加州大學葯學博士鄭慧文在「英國心理學期刊」指出,精神分裂患者嚼食檳榔,有助於減輕病情。研究人員針對70位患者,嚼食檳榔的反應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每天嚼食10顆以上時,症狀比較不激烈,比不吃檳榔的人來得舒服。因為,檳榔含有「arecoline」成份,對人體的影響類似於神經訊息傳導物質「acetylcholine」。這種物質會讓腦部的多巴胺減少,達到類似於精神分裂症葯物之治療目的。
三、 從檳榔看東南亞的傳統文化
首先是神話傳說中的檳榔。許多口傳文學中,檳榔是重要的象徵,從中,也可追朔出檳榔傳統的源頭。在高棉,一位名叫Prah Thong的公主送給他的新婚丈夫檳榔,作為對婚姻忠實的象徵,而後世的人則延續之,將檳榔當作男女關系的忠實承諾。在一個越南的傳說中,一對雙胞胎兄弟同時愛上了一位女子,由於兩個兄弟感情十分的好,為了成全對方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投河自殺,哥哥死後成了石灰岩,弟弟在岩石旁成了檳榔樹,那位女子受兄弟情義的感動也投河化成了攀附在樹上的荖藤;國王得知了這件事叫人采了石灰、葉子回來,嘗了之後倍絕美味,自此越南便有了嚼檳榔這項習俗。
再來看看檳榔與皇室文化的關系。皇室貴族的社交生活、外交活動總少不了檳榔。它是一個重要的象徵,當兩個國家相互往來,檳榔是一項貴重的禮物,代表兩國彼此的關系,有時國王會交換彼此的檳榔盒子。而檳榔也是招待貴賓的重要佳餚。國王也是吃檳榔的,其製作檳榔的器具與過程十分考究,身邊也少不了服侍他用檳榔的隨僮。許多工藝精品因此應運而生,就如同中國宋朝、明朝的瓷器一樣;國王貴族藉所使用器具精巧、華麗程度來顯現、誇耀他的財富、地位
檳榔與祭祀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檳榔在東南亞被當成超自然與人之間的媒介,與米同為主要的祭祀品,是當人要酬謝、請求神鬼時的「禮物」。土地與水在從事農業的東南亞是十分受重視的。所以檳榔常被拿來祭祀水神與土地之神,如:在泰國,檳榔是祈雨的獻品。有時也用來驅除邪靈,特別是生病懷孕的時候。在葬禮中,檳榔被視為可幫助死者安息的東西或是在死後的世界有較好的境遇。
另外檳榔在很多地方還與終身大事有著十分奇妙的聯系。除了人與神之間,檳榔在男與女之間也扮演微妙角色。在馬來文中pinang(檳榔核)也有求婚的意思;sireh(檳榔葉)的另一個意思是已達適婚年齡的年輕女孩;Khan mak(一盆檳榔核)也代表了婚禮。由於嚼檳榔使人看來更加有活力、漂亮,往往也容易吸引異性的目光,這可能也是檳榔與男女情事有所關聯的原因之一。在緬甸,當一個女孩中意前來的求婚者,她就請他吃檳榔,並藉此暗示其它追求者知難而退。在馬來西雅的Iban男子以檳榔葉向女子求婚,女方若同意,便接受之。在印尼爪哇,女人以不同的包檳榔方式來暗示對男方的意思;如果她喜歡對方便把朝上的檳榔葉子折在一塊;若是沒意思,便將下頭的葉子折在一塊。雕刻精美的檳榔盒子是泰國新娘的必備嫁妝,在婚禮中父母喂新郎新娘米飯、水果與檳榔,為這對新人的婚姻帶來和諧、幸福。洞房過後,如果新郎將檳榔盒子倒放過來,表示新娘的貞操受到質疑,整個家族對新娘的疑慮也會伴隨而來。
小結
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嚼檳榔的傳統已日趨沒落,特別是在繁榮現代化的市區,一些販賣檳榔食用工具的店已逐漸消失。受過教育的年輕人都秉棄了這項傳統,認為是個不雅的舊習。此外,檳榔的製造方式也有所改變:以前人們總是在家裡自己包檳榔,現在則是喜歡到外頭買現成用機器切成、經冷凍包裝的。香煙的傳入也減少了嚼檳榔的人口。現代化的今日,檳榔的衰微是個漸進的趨勢,除此之外,它也以不同的風貌出現在生活之中,在傳統文化中的光輝似乎正逐漸消逝、為人所遺忘。僅寫此文追溯一下檳榔的由來和其所體現反映的東南亞傳統文化。
參考書目:《本草綱目》,《中葯大辭典》,Rooney, D.F. 1993 Betel Chewing Traditions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uala Lumpur。

Ⅳ 我想了解一下柬埔寨的歷史,及與我國的關系,謝謝。

柬埔寨歷史
柬埔寨是東南亞地區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建國於公元1世紀,在古代歷經扶南、真臘時期,其中9到15世紀初的吳哥王朝國力強盛,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16世紀末開始,真臘走向衰落,到了18世紀末,柬埔寨基本上處於強鄰的控制之下,成為屬國。同時,從17世紀到18世紀越南逐步吞並了下柬埔寨的全部領土,形成了今天的越南南方。

柬埔寨為中南半島古國,有兩千年以上之歷史。 秦、漢是扶南屬國。《後漢書》稱為「究不事」,《隋書》首先稱為真臘(來自暹粒 Siem Reap 對音)。《唐書》稱為吉蔑、閣蔑(都是Khmer的對音)。宋代稱為真臘,一名真里富,元朝稱為「甘勃智」,《明史》稱「甘武者」,明萬曆後稱「柬埔寨」。「究不事」、「甘勃智」,「甘武者」、「柬埔寨」都是 Camboja 對音,真臘、真里富來自「暹粒」Siem Reap。

西元一世紀時,柬境建立扶南國,奉印度教為國教,故受印度文化影響甚深。扶南王國國都是毗耶陀補羅城(Vyadhapura,梵文:獵人城),在今巴南(Banam)附近,有湄公河西北流東入海。高棉語中扶南國王叫Kurung bnam,Kurung(帝) bnam(山),扶南是bnam(山)的對音。扶南國有屬國真臘。公元七世紀中葉,扶南國為北方倔起的真臘所滅,扶南王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

9世紀至15世紀出現的吳哥王朝,被稱為高棉帝國,國勢鼎盛,文化燦爛,版圖包括今日柬埔寨全境以及泰、寮、越三國之部份地區。明宣德五年(1430年)暹羅入侵柬埔寨,包圍吳哥城七個月,最後攻破吳哥。因為吳哥太靠近暹羅邊境,柬埔寨放棄吳哥,遷都金邊。

此後柬埔寨國勢衰敗,此後倍受越南侵略。1863年後又淪為法國保護國。1941至1945年曾遭日軍佔領,戰後於1953年11月9日脫離法國獨立。而後柬國歷經王國(施亞努)時期、高棉共和國(朗諾)時期、赤柬統治(波爾布特)時期、金邊政權(韓桑林)暨三派聯合政府時期、全國最高委員會(四派領袖)時期、駐柬機構(UNTAC)時期乃至目前之聯合政府時期。和中國一直保持密切的友好關系!

閱讀全文

與印度文化如何傳到柬埔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疫情影響如何應對疫情 瀏覽:413
泰國人多久可以回中國 瀏覽:323
月氏人如何入侵印度的 瀏覽:294
義大利餐酒有哪些地區 瀏覽:214
印度尼西亞橡膠多少錢 瀏覽:250
越南和寮國旅遊哪個好 瀏覽:10
為什麼中國男人那麼短 瀏覽:987
越南的蔬菜沙拉放的什麼汁 瀏覽:103
義大利與浙江哪個好 瀏覽:1001
英國哪裡買韭菜最好 瀏覽:416
國外如何看待中國建黨100周年 瀏覽:972
為什麼火山噴發引發印尼海嘯 瀏覽:597
為什麼義大利人那麼好看 瀏覽:719
為什麼伊朗援助敘利亞 瀏覽:49
伊朗有中國多少武器 瀏覽:614
海運香煙去印尼可以多少條 瀏覽:372
印度辣椒青豆怎麼吃 瀏覽:221
1元rmb在越南可以買什麼 瀏覽:69
中國伊朗的寶寶應該是什麼族 瀏覽:933
英國車為什麼會故障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