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金融行業怎麼樣

印度金融行業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5-25 05:59:18

❶ 印度的經濟整體情況與分布

2007年,受盧比升值和物價上漲影響,印度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四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分別增長9.1%、9.3%、8.9%和8.4%;預計2007-08年度(2007.4.1-2008.3.31)經濟增長8.9%,增幅比上年度回落0.7個百分點。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1、投資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印度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拉動,投資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90%。2007年4-12月,消費品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8%,其中,非耐用消費品增長8.4%。投資保持快速增長,4-12月,投資品生產指數同比增長20.2%。2、第三產業快速增長。2007年印度第三產業主要行業增長都超過10%,2、3和4季度,貿易、酒店及通訊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9%、11.4%和11.3%,金融、房地產及公交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1%、10.7%和11.6%。3、工業生產增長放緩。2007年4-12月,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9%,比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幅回落5.8個百分點。製造業回肢橋落較多,分別回落2.6和6.1個百分點。木材和木質傢具、基本金屬、機械設備和化工產品生產增速依然較高。4、物價漲幅高位回落。2007年印度物價呈高位回落勢頭,四個季度批發價格指數同比分別上漲6.4%、5.3%、4.1%和3.4%,其中3月份上漲6.6%, 10月份上漲3.1%,分別是近幾年來的最歷盯猛高和最低水平。目前價格漲幅有所抬頭,11、12和今年1月份同比分別上漲3.3%、3.8%和3.9%。二、2008年經濟發展展望當前,對2008年印度經濟發展趨勢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是國外媒體認為印度經濟不會與美國經濟「脫鉤」,也會受到歐美經濟則圓衰退的沖擊。經合組織、瑞士銀行最近都表示,2008年印度經濟增長將回落。美國花旗集團在《2008年亞洲經濟展望》中指出,印度具有10%以上的經濟增長潛力,但經濟結構不合理以及專業人才的匱乏,對經濟增長形成了長期障礙,如果全球經濟惡化,短期內印度經濟將面臨風險。二是印度國內經濟界普遍認為,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對印度沒有影響,經濟仍能保持9%的快速增長。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說,在全球經濟環境充滿變數的時候,印度政府會適時迅速的調整經濟政策,維持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平衡,政府有信心讓經濟增長接近9%。印度計劃委員會副主席摩泰克表示,2008-09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將增長9%,並可持續5年。尼赫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認為,因為國內和國際都看好印度經濟前景,預期2008年印度股市將繼續上揚。印度財經類媒體也普遍認為,2007年雖然印度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減弱,但仍然是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而且更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為了實現2008-09年經濟發展目標,印度政府確定了發展農業和製造業、鼓勵引進外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金融服務的工作重點。(1)加大農村建設力度,重點發展農村基礎設施,扶持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業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引擎。最新公布的新財政年度總預算案承諾,免除農民積欠國有金融機構的約5000億盧比(約合128億美元)債務,政府還將提供1000億盧比(約合26億美元)的特別資金幫助農民償還抵押貸款,兩項優惠措施將使400萬農民受益。另外還提出了30餘項優惠措施,包括興建水電及灌溉渠道、補貼肥料及種子采購費用、增建農村醫療與教育設施等。(2)大力消除引進外資的障礙,引導外資流向能創造更多就業的領域。最近政府公布了調整後的外資政策,鼓勵外資進入技術薄弱的行業,如允許100%外資進入鈦礦開采和飛機維護企業,將貨運和特許空運航線的外資限額從49%提高到74%(民用航空外資比例仍保持在49%),政府所屬石油、天然氣精煉企業的外資比例從26%提高到49%,允許金融部分領域的外資佔49%。但對沃爾瑪、家樂福等外國零售巨頭進入印度的政策仍未放寬。另外,還要加強基礎設施、能源建設以及金融服務;大力發展製造業,爭取成為製造業大國,解決日益嚴重的就業問題。當前,印度經濟要關注的幾個熱點問題:(一)外資監管近幾年,外資進入印度的速度很快,2006-07財年,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達160億美元,2007-08財年有望達到260億美元。2008-09財年,政府希望超過300億美元。目前,印度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最受歡迎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僅排在中國之後。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投機資金流入。外資的進入使印度的一些實體經濟有了很大發展,汽車行業成為世界第五大商用汽車生產國,亞洲第四大汽車市場。2007年通用汽車公司在印度的汽車產量比上年提高68%,2008年計劃在印度建設第二家廠,預計2010年銷量在現有基礎上增長10%。2007年賓士汽車在全球的銷售量比上年增長22%,戴姆勒公司決定投入6700萬美元在印度建廠,每年生產5000輛賓士汽車。除此之外,福特公司計劃投資5億美元,菲亞特,鈴木等廠家也有投資意向。不斷湧入的外資也給印度帶來很多問題,如盧比升值,股市風險。2007年印度股市異常火爆,股指屢創新高。3月5日印度孟買敏感30指數收盤12415.04,為全年最低,12月12日達到年內最高點20375.87,上漲64.1%。5月29日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成為繼中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市值過萬億美元的新興市場。下半年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股市發生了4次大的波動,分別是7月25日-8月23日累計下跌10.2%,10月17-22日下跌7.5%,11月1-22日下跌6.6%,12月13-19日下跌6.3%。在股市大漲的同時,匯率也大幅上升,10月11日,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達到39.27:1,創下1998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與年初相比盧比累計升值超過12%。為穩定股市,政府欲採取措施抑制熱錢流入,卻引發股市更劇烈的振盪。10月17日,因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禁止外國機構投資者購買參與憑證類的衍生產品建議後,敏感30指數一度暴跌9.2%,為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外資撤離約17億美元,股市交易被迫暫停一小時。當天盧比對美元匯率出現了兩個月以來最大幅度的下跌,至39.96:1,印度財長不得不緊急出面安撫市場情緒。盡管政策未能出台,但最近印度仍然表示,要穩步推進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同時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防範短期跨境資本流動的沖擊和金融風險。(二)通貨膨脹由於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不少經濟學者認為印度央行可能會在今年1月29日的議息會議上宣布下調利率,但央行認為,當前通貨膨脹壓力比經濟增長放緩的威脅更大,因此繼續維持基準回購利率在7.75%高位不變。目前通脹上行的壓力主要來自於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由於印度很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食品價格的上漲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基本生活。雖然政府對燃油等商品進行價格補貼(2006年6月以來,零售燃料價格沒有出現增長)對抑制通脹起到了明顯作用,但價格上漲的壓力不容忽視,截至1月26日當周,批發價格指數上漲4.11%。而受財政壓力影響,政府今後有可能減少燃油補貼,2008年物價漲幅有可能擴大。(三)高利率高利率是印度經濟加快增長的不利因素。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為了遏制通脹,印度央行從2004年10月開始連續9次加息,使貸款利率處於高水平,抑制了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印度第二大摩托車公司銷售量已經連續12個月下滑,今年1月份下降16%;消費者購買汽車和洗衣機的數量減少,一些人推遲了房屋購買計劃。貸款增長放緩的現象已經出現,在截至今年1月的12個月中,印度的貸款額增長22.6%,增幅同比回落7.2個百分點。今年初印度財長呼籲印度央行減息,改變貸款和投資增長放緩的局面,2月11日印度國有銀行降低優惠貸款利率25個基點至12.5%,房屋發展金融公司、印度抵押貸款公司等多家銀行也下調了貸款利率,這將有利於促進消費和投資的擴大。

❷ 印度的金融管理政策

一、印度經濟現狀概述 (一)印度國內經濟狀肢旦脊況 印度作為一個擁有世界第四大軍隊,第八大製造業和僅次於美遲或國的高科技人才資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正在創造「印度崛起」的神話。印度政府在「十五計劃」中,將2002年-歷滲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定為8%

❸ 金融危機對印度有多大影響

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印度也不例外。用印度財政部首席顧問亞威德吳馬尼的話說,金融危機產生的全球貨幣供應緊縮、市場分割效應更趨顯著、資本流動風險上升、出口需雀搏求下降的效應對於中國與印度均會構成威脅。中國經濟有中國政府投資導致的過度產能與低效公共投資問題,出口依賴度高導致經濟脆弱性加強,而國內消費對於經濟的整體貢獻持續衰落,高耗能與高污染的製造業比重過大,因此經濟危機對於中國的經濟打擊相對印度比較大,而危機對於印度的影響則主要集中在金融資本方面和對於部分出口的影響,甚至在資本方面印度受到的影響比中國更大。所不同的是,印度在危機發生後所面臨的並不是如中國一樣的產業結構調整問題,而是加速發展問題,因此亞威德吳馬尼博士樂觀預期,在下個十年發展的中期即大約在2014-2015年的時候印度的GDP增長幅度超過中國。

漫步新德里,因為准備明年的洲際運動會(本地稱准奧運會)的緣故,到處正在大興土木,看不到太多危機的跡象。印度米拉格咨詢公司的拉吉夫卡瓦先生認為,危機直接打擊的是金融、鋼鐵、汽車、金融外包服務、奢侈品、航空與旅遊行業,而影響甚微的是農業、日用快速消費品、消費電子產品、教育衛生行業。他以去年年底以來的情況說,印度的商用車銷售下降90%左右,乘用車下降35-40%。由於印度企業中的相當部分為服務於內需的企業,因此國際金融危機對他們的影響相對較小。當然出口部分的影響要大一些,而為國際金融機構進行外包服務的森歲旦高端服務業是重災區之一,失業問題也比較突出。盡管官方估計的失業數字在7-8%左右,但是他估計的實際失業率應該為1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沒有像歐美、日本和中國那樣採取聲勢浩大的經濟刺激計劃,而主要採取了針對個人與企業減稅的措施,通過對於部分此擾產品消費稅調整與減息行動,以穩定保證企業與個人的購買力來確保經濟的平穩運行。政府還實施了對於數量龐大的公務員與政府雇員的提薪措施以加強公眾購買力。另外一個比較鮮明的特點是,政府對於大公司的拯救行動幾乎沒有,這也是與其他國家的救市模式的重大區別。政府還對於受影響比較突出的IT服務與新技術領域,因國際資本支持影響而形成的資本需要給予財政支持;在政府財政支出方面也採取相對積極的支出政策;取消能源補貼;改革教育體制,減少對於教育產業的控制。

❹ 印度的經濟支柱是那些領域他們的GP是多少外匯儲備是多少

印度經濟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印度經濟呈現快速發展趨勢,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率高達9.3%,這一世界文明古國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正煥發出青春.同為發展中國家,印度與中國在經濟增長模式上有顯著的不同.本文對印度經濟增長的現狀和特點,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及發展趨勢做一簡要分析.
一,經濟發展現狀和特點
1,經濟增長呈現加速趨勢
1991年印度發生國際支付危機,政府被迫實施經濟改革,之後經濟發展呈現平穩增長的趨勢.2003年開始經濟增長加速,該財年經濟增長高達8.5%,在剛剛過去的2005-06財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經濟增長又達到8.4%的水平,增長速度僅次於中國,經濟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
圖1:印度經濟增長率
數據來源:印度政府統計與項目執行部
2,產業結構獨具特色
印度是一個農村人口眾多的國家,農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較高.由於受氣候的影響較大,農業增長波動很大,農業增長的波動直接導致了宏觀經濟的波動.與農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服務業,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上升,2005-06財年達到54%,與此同時,服務業呈現加速發展趨勢,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同中國經濟發展軌跡不同,印度的工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相對較低,2005-06財年僅為26.1%.
表1:印度經濟結構(%)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農業
25.3
24.3
24.4
21.9
22.2
20.8
19.9
工業
25.4
25.9
25.2
25.9
25.7
26.0
26.1
服務業
49.2
49.8
50.5
52.2
52.1
53.2
54.0
數據來源:印度政府統計與項目執行部
表2:印度經濟增長速度(%)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農業
0.0
6.2
-6.9
10.0
0.7
3.9
工業
6.3
2.7
7.0
7.6
8.6
8.7
服務業
5.6
7.1
7.3
8.2
9.9
10.0
GDP
4.4
5.8
3.8
8.5
7.5
8.4
數據來源:印度政府統計與項目執行部
3,消費處於重要地位
2004-05財年,印度私人消費與政府消費佔GDP的比重分別為61%和11%,二者合計高達72%,固定資本形成佔GDP的比重僅為24%.而2004年我國私人消費佔GDP的比重僅為41%,固定資本形成佔GDP的比重則高達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不到中國的10%.顯然,相對於投資而言,消費在印度經濟中處於更重要的地位.
4,對外貿易快速增長
從2002年開始,印度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同中國相反,印度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外貿逆差逐年擴大,這種現象進一步說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國內消費.盡管出口增長迅速,但2005-06財年出口依存度僅為17.5%,這說明印度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需求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同時,印度的出口結構逐步優化.通過表4可以看出,1994-95財年出口額最高的是初級產品和服裝紡織品,而2004-05財年出口最多的則是軟體和工程貨物.
表3:印度2001-2005年商品對外貿易(單位:億美元)

進出口總額
出口額
增長率%
進口額
增長率%
貿易赤字
2001-02
952.4
438.3
-1.65
514.1
1.74
-75.9
2002-03
1141.3
527.2
20.29
614.1
19.45
-86.9
2003-04
1419.9
638.4
21.10
781.5
27.25
-143.1
2004-05
1863.5
835.4
30.86
1115.2
42.7
-279.8
2005-06
2376.1
1027.3
22.97
1424.2
27.7
-396.9
表4:印度出口額最大的前五個部門
1994-95年
2004-05年
項 目
出口額(億美元)
項 目
出口額(億美元)
寶石及珠寶
45.0
軟體
172
成品服裝
32.8
工程貨物
145.8
棉紗線,織物,成品
22.3
寶石及珠寶
137.0
海產品
11.3
化學品及有關產品
126.7
皮革製品(不包括鞋類)
10.6
紡織品
120.1
數據來源:商務部駐孟買總領館經商室
5,財政收入和財政赤字雙重增長
印度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06-07第一財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財政收入增長37.8%,與此同時政府支出增長了40.5%,財政赤字高達77740億盧比(170億美元),同比增長42.6%.印度政府希望將本財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3.8%以下.
6,通貨膨脹率相對較高
2004和2005年,以批發價格指數衡量的通貨膨脹率分別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22日,同比通貨膨脹率為4.84%.為了抑制潛在的通貨膨脹,7月25日印度儲備銀行將基準利率提高25個基點,這是2004年10月啟動加息周期以來第6次上調利率,共加息150基點.印度通貨膨脹壓力主要來源於兩方面,首先是較強的國內消費需求,其次是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7,外匯儲備持續增加
2003年10月,印度外匯儲備突破1000億美元,2006年3月底超過1500億美元,是世界上新興國家和地區第五大外匯儲備國,前四位分別是中國,韓國,台灣和俄羅斯.外國機構投資者的資金大量流入印度資本市場是近年印度外匯儲備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
1,改革是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根本動力
自1947年獨立到1991年實行經濟改革,印度實行的是國有經濟和私營經濟並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點是強調政府對經濟計劃的主導作用,強調通過"進口替代"實現工業化,重視發展國營企業和重工業,限制私營企業,排斥外資.1991年印度爆發了國際收支危機,政府財政赤字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5%,外匯儲備僅有10億美元,只夠維持三個星期的進口支付,當時的拉奧政府被迫實施經濟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場化,全球化和私有化"為特色的新經濟政策:放鬆對私營經濟發展的限制,加快公營經濟改革,由計劃向市場轉變,實施市場經濟發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改革之後經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財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國際收支狀況持續好轉,外匯儲備大大增加,投資環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資逐步增多,國民經濟穩步發展.進入21世紀,印度進一步推行市場經濟發展戰略,使其經濟一直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實現了有印度特色的經濟增長.
2,私營經濟的推動
印度在獨立之後一直允許私營經濟的存在但對其有嚴格的限制,上世紀8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了旨在推動私營經濟發展的改革,90年代將這種改革進一步深化,私營經濟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釋放,由此產生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和國際知名的品牌,如塔塔集團,比拉集團,維普羅軟體公司,蘭巴克西制葯公司等.目前,印度的私營企業不僅資金雄厚而且經營管理規范科學,私營企業的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已佔到75%,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
3,中產階級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私營企業的發展同時催生了龐大的中產階級,印度的經濟學者將能夠買的起車子和房子的群體定義為中產階級,據此推算印度有3.5億人左右的中產階級隊伍,這一階層擁有持續穩定增長的購買力,同時具有西方人的消費觀念,是消費品市場穩定發展和結構不斷升級的主要推動力.
4,相對發達的金融和資本市場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資環境
印度的金融體系延續了英國人留下來的金融制度,它的銀行體系有130多年歷史,股票市場也有百年以上歷史,金融監管制度健全.印度銀行體系中,商業銀行中有27家政府銀行,25家私人銀行,46家外資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4.7萬家,多為私營.商業銀行的貸款方向,35%是給政府和政府公司,65%是給私人和私營企業.銀行資產與GDP的比率為70%,而且比率正在下降,已經不如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目前,印度共有23 個股票市場,其中National市場和孟買市場是全國性的,其他21家是區域性交易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 萬家.發達的金融和資本市場為企業的融資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5,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世紀8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將IT產業作為重要產業加以扶持,90年代以來世界信息產業大發展,印度很好的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IT產業迅猛發展並帶動了貿易,旅遊,電信,金融等行業發展.目前印度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軟體出口國,IT產業已成為印度的支柱產業.
6,製造業的發展是印度經濟新的推動力量
1991年的經濟改革,印度設計了繞過工業化階段而直接進入後工業化階段,大力發展服務業的發展路線圖,這就規避了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局限.目前服務業已經比較發達,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印度准備壯大製造業,2005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製造業國家戰略》報告,表明向製造業進軍的決心.可以預見,工業化將成為印度今後發展的新的推動力量.
7,注重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
印度歷屆政府都高度重視發展科學技術和人才培養.目前印度不僅能製造眾多的高級技術產品,而且開始涉足尖端技術領域,在核電,衛星,電子及軟體,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學等領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印度在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所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已經或正在轉化為新的生產力,這對其產業結構變化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另外,印度注重理工科教育,理工科的人才多於其他國家,由於英語是其教學語言,因而人才天然具有國際化背景.
三,印度經濟發展前景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消費拉動而非投資拉動,由服務業推動而非工業化推動,由內資驅動而非外資驅動的,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目前制約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基礎設施落後,但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必然將國民經濟帶入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周期.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印度不久在總量上將成為經濟大國,但從人均水平看,在很長時期內仍是發展中國家.
影響印度經濟發展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國際油價,印度煉油廠所需原油的70%需要進口,因而國際油價上漲將對印度經濟產生嚴重不良影響.1991年國際原油價格上升直接導致國際收支危機,從而誘發了經濟危機.目前印度具有較高的外匯儲備,再次發生國際收支危機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價上升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❺ 要寫印度的金融體系簡介,最多兩百字就可以。但是不知道怎樣下手。主要應該寫哪些方面呢

印度金融業的構成

印度的金融體系主要由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構成。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合作銀行、地區農村銀行(RRBs)、金融機構(FIs)和非銀行金融機構(NBFCs)等。銀行部門是印度金融體系的基石,受中央銀行監管。印度的金融市場由貨幣市場、政府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構成。
印度的銀行體系
印度的銀行體系由聯邦儲備銀行、商業銀行、合作銀行和地區農村銀行(RRBs)組成。印度儲備銀行(RBI)是國家的中央銀行。它是國家銀行體系的管理者,同時負責制定國家的貨幣政策,負責實施國家對外匯市場的必要干預,也是印度國際貨幣儲備的保管人。
印度商業銀行是銀行體系的主要部分,包括公營銀行、區域農村銀行、私人銀行和外資銀行,總數接近300家。從所有制看,可劃分為國有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和外資銀行三類。
另外還可以分為表列商業銀行和非表列商業銀行。表列商業銀行是指實際資本在50萬盧比以上(包括50萬盧比),在央行保持其定期或活期負債的最低百分比數,並向央行抄送周報的銀行。因為它們被列入央行的銀行表,所以稱為表列商業銀行。列表銀行享有自由匯款、票據貼現、向央行買賣英鎊和盧比以及有價證券的便利。表列商業銀行在印度金融體系中佔主導地位,其資產佔到整個金融體系資產的75%。
合作銀行分為城市合作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它們是印度銀行體系的重要補充。農村合作銀行又分為長期信貸合作機構和短期信貸合作機構。印度國家銀行(SBI)是印度最大的商業銀行。該行在印度有9120家分行,還有65個辦事處分布在全球32個國家。它的主要職能是為農村銀行、中小型企業項目籌措資金,在為零售和批發業提供金融服務中有著領導性地位。該行是印度唯一一家進入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銀行。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ICICI),是印度第二大銀行,也是最大的私營銀行。該銀行在印度擁有955個分支機構,並在17個國家有辦事處。
印度進出口銀行成立於1982年,屬印度政府所有。該銀行成立的宗旨是為印度的對外貿易提供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便利、促進印度對外貿易的發展。
印度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印度的金融機構中有13個是國家級的、46個是邦一級的。國家級的金融機構包括長期貸款機構、特殊機構和投資機構,其中包括保險機構。邦一級的金融機構包括邦金融機構和邦工業發展公司,後者主要為企業提供項目融資、設備租賃、公司貸款、短期貸款和票據貼現等。
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為零售企業提供貸款和分期付款融資,由央行監管。政府債券市場的主要交易商(PDs)是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印度的國有保險機構主要有印度人壽保險公司和綜合保險公司。前者主要負責人壽保險業務,後者負責非人壽保險業務。從2000年開始,印度允許私營的(國內以及國外的)保險公司進入其國內市場。盡管對國外保險公司持股比例的限制仍然很嚴格,只有26%,但是已有19家合資保險公司陸續獲准成立。
印度證券機構
印度資本市場比較發達,其歷史超過百年,監管制度比較嚴格。經過多年運作,所有交易市場已經聯網,實現終端交易,私營企業可以比較方便地實現間接融資或直接融資。印度的證券機構主要由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商(基金公司、從事混業經營的商業銀行、股票經紀公司等)組成。印度共有證券交易所23家,其中孟買證券交易所是全亞洲最早的交易所,也是印度最大的股票交易場所。印度目前共有9644家上市公司,其中在這個交易所上市的就有5247家。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是印度第一大債券市場,也是印度最早開啟網上交易的交易所……(全文請閱讀《中國金融》印刷版2011年第5期)

❻ 全球美國印度金融風險大小比較

風險因素和表現有所不同。
1、風險因素:美國會發生高杠凱嘩桿、資產泡沫、貿易逆耐孫孫差等。印度會基礎設施不足、金融監昌鏈管不力等。
2、表現:美國政府的債務水平也比較高,可能會對未來的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造成一定的影響。印度政府也存在著一些財政和經濟結構上的問題,可能會對其未來的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造成一定的影響。

❼ 從印度看科技金融是凈化經濟環境殺手鐧

距離印度開展廢鈔已過去了五個月,但90%以上的ATM機仍然接近「癱瘓」。
2016年11月8日,印度總理莫迪突然宣布,500盧比和1000盧比面值的鈔票從當日午夜起退出流通,這兩類紙幣不再是合法貨幣。莫迪稱,此舉是為了打擊印度的黑色經濟。廢鈔令導致印度86%的現金頓時無法流通,居民被迫將500盧比和1000盧比面值的鈔票存入銀行。
同時,政府為了鼓勵與支持智能支付或稱電子支付,要求銀行提高自動櫃員機(ATM)上提取現金手續費率。一些商業銀ATM上免手續費取款5次,但這之後每次取款手續費將達到20盧比;如果是在一家未開戶的銀行ATM上取款,免費取款次數僅有3次,之後每次也將收取20盧比手續費。
印度政府大力廢除大面額鈔票,提高現金提取手續費率,推行電子智能支付的思路與政策目標是完全正確的。折射出印度政府緊跟互聯網金融或科技金融步伐的主導思想與政策導向。
印度推行科技金融的先天條件比較充分。印度國家官方語言包括英語,與美歐文化科技上容易接寬知軌。印度計算機科技在世界處在領先地位,推行科技金融有人才儲備與科技實力。同時,印度人口眾多且相對落後,利用御巧宏無時無刻、無邊無際、無地點無空間的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為平台拓展包括商務與金融科技或是「超越」的最佳途徑。加之,印度現任總理莫迪是一個勇於接受新事物並致力於打擊貪污腐敗的領導人,推進貨幣電子化,利用智能支付手段查處腐敗黑金交易就成為莫迪的殺手鐧。
這也是筆者此前闡述過的,數字貨幣、電子貨幣、智能支付的發展最大受益者是政府的原因。只要數字貨幣全面代替現金交易,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團體,所有財富交易都將在網路上預留數字痕跡,這些數字痕跡是可追尋、可查證、可分析、可挖掘的。任何腐敗、洗錢黑金交易都將無處遁形。
政府是數字貨幣時代最大受益者,政府最應該有推進科技金融發展的積極性。敏銳的北歐國家政府是推進電子貨鎮冊幣、智能支付最積極的國家。沒有想到的是亞洲的印度率先在科技金融上發力了。當然,按照莫迪的話語,此舉是為了打擊印度的黑色經濟。
然而,任何事情包括科技金融都不可揠苗助長。印度官員為了推行智能支付的使用似乎是煞費苦心。然而,結果可能並不盡人意。提高獲得現金的難度並不一定能促進電子支付的使用,反而可能令經濟發展受阻,因為印度大多數經濟活動是「非正式的」。當一個國家地下經濟產業鏈成為整個經濟拉動力組成部分時,科技金融的智能支付手段能夠徹底剎住這種交易。但是經濟必然產生短暫的陣痛。如果能夠保持定力忍耐這種陣痛的話,那麼整個經濟將走向陽光化,整個國家產業將邁上公平公開之路,一個良性社會經濟形態就產生了。
這告訴我們,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智能化等為基礎技術的科技金融在促進一國經濟公平化,政治陽光化,鏟除地下黑金產業鏈條上作用巨大。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與樞紐,科技金融是經濟陽光化、公平化、消除經濟毒瘤的殺手鐧。
科技金融能夠徹底凈化整個經濟發展環境,促進真正意義的公開、公正、透明、法制的市場經濟發展,並能夠凈化政治環境,促進建立透明、干凈的政府等作用,這個意義太大了。
雖然印度在推進智能支付上有點揠苗助長或操之過急,一時導致印度北部地區超過90%的ATM沒有現金,南部地區的狀況也不容樂觀,約65%的ATM機無法取出現金。ATM現金枯竭的問題跟廢鈔令有直接關系,許多ATM還在升級中。現在民眾已經開始囤積2000盧比面值的紙幣,貨幣供需方存在巨大的失衡。但必須肯定印度政府的做法方向是正確的。
只要印度能夠挺過一時困難,並且堅持下去,民眾養成習慣後,那麼,印度科技金融將會迎來燦爛的春天。
同時提醒智能支付以及移動支付發達的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印度科技金融市場潛力巨大,應該著手盡快介入,佔領印度智能支付市場。這個機會或不能錯過。

❽ 我想去印度的大學讀研,金融專業,

印度很熱賣耐的,5、6月間室內溫度會升到40度以上。大學的條件很差,沒有空碰配拆調,就算你笑棗有空調,他一天停10次電,你也用不了。

❾ 印度最頂尖的四大招牌產業


一、印度軟體服務業


印度的軟體出口僅次於美國,佔比達到全球軟體出口的20%,印度在IT外包行業是世界第一名,竟然佔到了50%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中國軟體總量要比印度要大得多,中國一年的軟體總量大約在5000億美元之上,而印度的軟體產能大約在1500億美金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軟體主要是用來出口創外匯,而中國的軟體主要是為本土經濟所服務的,具有本質上的區別。



印度軟體業的確厲害,包括著名的波音公司,它的大飛機使用的飛行軟體都是交給印度來編程的。比如著名的Windows 10軟體,大部分印度人做出來的,甚至於比美國人搞的Windows 7要好用一些。


印度被稱為IT人才的矽谷。根據之前統計,在美國超過18%的微軟員工,16%的IBM員工,17%的網路人才和超過10%的醫生,21%的護士曾經在印度接受過教育。甚至於美國的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通用電器、捷運公司包括具有重要定位的美國五角大樓都採用印度的軟體。在矽谷的各大電腦公司里,有大量的印度人擔當研發的重任,即使發達國家領頭羊德國也曾經表示要從印度引進軟體人才。


印度軟體業一度占據世界軟體市場50%以上的份額,印度軟體產品大多是輸出到美國,然後是歐洲。印度的軟體公司大量承攬了美國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的飛機運行軟體,以及英國倫敦地鐵的運行軟體,印度的設計技術堪稱一流。


世界銀行之前有一份調查稱,80%的美國公司把印度作為全球軟體來源的首選市場。微軟比爾蓋茨曾經在之前訪問印度時驚呼:「21世紀的軟體大國,不是美國,也不是歐洲,而可能是印度。」可見,印度的軟體業在全球的地位。


印度主要是IT外包服務,比如服務呼叫中心,還有一個就是軟體外包,依靠的就是印度人的編的軟體通俗易懂。


嚴格地講,印度的軟體業並不發達,發達的是印度的「軟體外包產業」。


印度軟體行業的主要盈利模式表現在外包服務上——就是給歐美大的IT公司做軟體代工。類相當於富士康和蘋果的那種合作關系,因此,軟體的核心技術及品牌都不掌握印度自己手中,類似於中國之前的「外貿加工」模式,所以,印度的軟體外包則是一種比較廉價的腦力勞動輸出。


印度軟體外包業崛起於上世紀90年代


早在1991年,印度政府就在軟體業實施「零稅賦」優惠政策,並享有銀行貸款的優先權。不僅如此,印度政府還對號稱「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在內的多個軟體園和出口加工區實施了優惠政策,並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創造出有利於積極吸引外資、加快軟體業發展的法律生態環境。


疊加英語是印度官方語言之優勢,使得軟體人員在與跨國公司的交流上溝通無障礙,這是印度的軟體行業具有的先天優勢。



需要糾正的是,雖然英語是印度的一個語言優勢,但是並非英語是印度語言交流的全部。因為在中國人的普遍印象中,印度是說英語的國家。事實上,根據人口統計顯示,印度真正說英語的人口數量大約僅占總人口的5%,當然,在一個10億人口的大國里,說英語的人口數量已經不少了,畢竟英語人口擁有5000萬,比起6648萬人口的英國只少1000多萬,可見印度英語人口比例雖然區區5%,但人口基數非常大。

英文是印度的全球商業交流及政治領域的工作語言,同時也是一門外語。比如在印度街頭翻閱報紙雜志,在酒店裡打開電視瀏覽各個頻道,會發現英語只佔有所有媒體一小部分,而且還是歐美主流媒體頻道,而印度本地的英語頻道並不多。在印度大城市公共圖書館,印度管理人員曾經說過,英語書籍只佔所有圖書的8%,92%以上的圖書是各種印度語言的圖書,而且英文圖書的價格是印度本地圖書的幾倍。

除了英文作為工作語言外,印度最普遍使用的語言是Hindi(印地語),占總人口的66%。另外還有Bangla(班哥拉語)等1 8種語言。印度語言中分10種不同文字,其中,語言使用人口佔5%以上的語言文字有7種,這些語言在發音、語法、書寫上是各不相同的。

在印度,中學生除了學習本地語言,往往還要學習英語及印地語,假如畢業去外省工作,還要學習當地語言。因此,一個印度人要想在全國找工作,至少要會講4-5種語言。

由於印度在語言交流成本比較高,為了降低語言交流成本問題印度實施了兩次大的規定:一次是印度獨立後,決定在國會繼續使用英語作為法律工作語言,這個決定大幅減少了政府的翻譯成本。在全球商業領域和 科技 領域,印度將繼續使用英文,保持與全球交流的低成本化。另外一次,是1976年,印度決定採用技術的手段,解決6-7種不同語言的溝通問題,其語言翻譯軟體也由此出現。



一開始,印度的軟體外包公司承接的都是一些很小的軟體開發代工,在2000年,印度軟體業軟體開始迅速發展。記得當年「千年蟲」的擔憂讓全球各國一度恐慌,同時,也給了處於低端產業鏈的印度IT公司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讓印度接到了大量的代工訂單,比如美國軟體公司運行中的數百萬條代碼修復工作。


另外,日本的軟體公司與美國公司的競爭,迫使美國大幅削減軟體代工成本,在低端的軟體解決方案上與印度IT公司展開合作。印度的很多IT公司也「借力使力」提升自己的軟體技術,並且改善離岸業務模式流程,在獲取專業軟體知識上打造高價值的IT服務。


特別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盧比開始的長期貶值,間接支撐了印度軟體公司競爭力,讓印度一度成為「世界軟體工廠」,號稱」世界辦公室「。


在軟體代工高速發展時期,成千上萬人的軟體公司不在少數,比如Infosys、 HCL、Wipro等,這些都是印度軟體外包領域的巨頭,軟體代工總收入都做到了千億美元的級別,並佔領了世界軟體市場約20%的份額。統計數字顯示,印度超1000人的軟體公司就有上百家,並且軟體外包公司前五名的公司員工數都在5000人之上。

印度獲得軟體技術人才有幾個方式 :首先是依靠吸收印度的大專院校人才。印度有400餘所大學設有計算機專業,每年能夠培養軟體畢業生1萬餘人,印度政府特別為250餘所院校提供部分教學經費。


印度高等教育享譽世界,印度在高校的師資力量、教材及教學管理其實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很多著名大學幾乎差別不大。特別是班加羅爾大學、韋洛爾 科技 大學等著名大學,他們的師資力量、教材和教學管理與全球名牌大學幾乎在同一水平線上。印度在師資力量和學校規模、學科設置等方面是與全球全面接軌的,並且人才輸出也堪稱世界一流,印度的畢業生在全球人才市場上炙手可熱。


很早以前,印度信息技術部長在美國就曾經說過,印度每年可向世界各國輸出20萬名IT人才。印度事實上已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信息技術產業和人才的大國」。當時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德國等,這些發達國家都十分渴望獲得印度的信息技術人才。


其次是依靠民辦或私營機構來培訓人才。這類機構在印度有大約700餘家,每年可培養數萬名學員。再次是軟體企業自己開立的培訓機構。印度政府還在全國250個機構開設電腦培訓課程,並在大約3000所中學推出「中學計算機掃盲和學習計劃」。因此,印度多渠道發力軟體培訓,為軟體企業提供了持續不斷的「軟體藍領」人才。
雖然在過去20多年來印度軟體外包業稱雄世界,但已經成為過去式。由於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技術更新迭代較快,特別是在大數據分析應用、數字化轉型、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印度外包產業和模式開始遭遇技術寒流,產值大幅下滑,員工大批失業。



由於印度眾所周知的軟體幾乎都是外包業務,因此,印度軟體業基本上掙的是外國人的錢。印度軟體代工的模式是根據國外公司的需求進行軟體編寫,但自己的硬體條件很差,所以,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內部環境,軟體發展後勁不足,尤其是軟體外包技術含量相當低,加上外國公司不斷控制人工成本,利潤越來越低。

印度《經濟時報》,早在2017年印度IT產業裁員就高達5.6萬人,並且IT公司在印度校園的招聘也大幅減少了50%—70%。報道稱,裁員僅僅是剛開始。研究表明,在未來數年,印度數十萬的就業機會可能會消失。在印度班加羅爾,心理醫生」生意興隆「,原因是來咨詢的人很多,大部分往往都是被解僱的軟體工程師。
印度IT公司由於極少在技術開發、產品研發上大幅投入,因此無法進入軟體的高端領域。自始至終,印度軟體外包產業沒有走出低端產業鏈的循環格局,印度軟體外包維持的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勞動力套利」模式。


因此,印度IT公司始終在延續這種低成本代工模式,並擁有十分龐大的入門級勞動力隊伍,而缺乏資深的軟體管理者和高端的軟體開發者,讓印度IT公司在面對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數據流量等新的模式面前,在軟體高端產業鏈開發領域缺乏核心競爭力。

印度為何不進行軟體行業產業升級呢? 由於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約達13.4億,再加上它的教育體制限制,缺乏充分的高端人才供給,使得印度基於外包模式的軟體行業無法進行產業升級。

印度的教育走的重視重高等教育,輕視基礎教育模式,高等教育可以」直追「咱們,但基礎教育卻停留」非洲水準「。比如2013-2014學年,印度小學階段輟學率高達21%,小學到初中階段高達39%。


《經濟學人》稱據一份非政府組織的調查報告,大約有一半的印度五年級學生看不懂提供給二年級學生的課文,另外,僅有四分之一的五年級學生能掌握除法。

印度在識字率上也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在基礎教育輟學率居高不下的前提下,高等教育規模卻擴大很快。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15年已經到了26.88%。



雖然印度也有像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這樣的頂級學府(錄取率不到3%),但早已經成為了向美國矽谷輸出人才的後花園。


印度IIT畢業的天才學生幾乎都移民去了美國,成為了印裔矽谷高管,比如谷歌和微軟的CEO往往是美籍印度人。

印度的人才流失一直是印度IT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畢業生會選擇離開印度,是全球軟體人才外流人數最多的國家,這些外流人才一大半去了美國。印度的工資水平低、工作環境差,讓印度的高 科技 人才紛紛流向歐美發達國家,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也導致了本國的軟體行業無法進行產業升級。

因此,如果真正讓軟體業領獨領風騷,必須吸引軟體核心高技術人才,或者培養孵化類似於微軟及谷歌這樣的軟體公司,打造軟體業的高端產業鏈及技術把控能力。


印度的優勢是軟體業比較團結,特別是在美國,印度人和印裔很團結,往往喜歡抱團作戰,是其一大優點。


印度頂尖的軟包公司


1、印度軟體外包公司:塔塔集團(TCS)


TCS在全球有100多個分支機構,向55個國家提供軟體服務。TCS雇員超過2萬名,客戶數有近千名, 提供IT和商業咨詢服務。除印度本土外,公司在美國、英國、匈牙利、巴西、烏拉圭和中國擁有多個交付中心



2、印度軟體外包公司:Infosys


Infosys是印度 歷史 上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總部位於印度信息技術中心—班加羅爾市,在全球擁有雇員超過100,000 名,分布於全球27個國家, 56個主要城市設有辦事處或分公司。 Infosys股票市一度達629億美金


3、印度軟體外包公司:威普羅公司wipro


Wipro Limited是印度領先的完整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同時也是印度領先的有價值的信息 科技 外包和業務流程外包企業。在亞太和中東市場,Wipro為國際公司提供IT解決方案和服務。


4、印度軟體外包公司:薩蒂揚軟體技術有限公司Satyam

Satyam位於印度,在美國、英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加拿大、匈牙利、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日本與澳大利亞的薩蒂揚開發中心為全球提供服務,其中152 家為財富全球 500 強與財富美國 500 強企業。


5、印度軟體外包公司:馬衡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Tech Mahindra

Tech Mahindra是印度排名前5的IT公司,在全球90個國家擁有近12.2萬名員工,年銷售額高達46億美元。


二、印度的生物技術產業


印度處於熱帶,在一些葯用植物上,印度的天然條件能夠獲得更好收成。古時印度的香料業就強於我國。


印度被稱為「世界的葯房」,也被稱為「全世界窮人的葯房「。印度曾向全球200多個國家出口葯品,印度葯品一度占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20%左右。據統計,印度有近3000家仿製葯企業,2017年全球七大仿製葯公司中印度就佔了兩席。因此,印度的仿製葯品不僅能滿足了本國窮人看病的基本需求,而且每年還大量的出口,並成為印度重要的支柱產業。



全球有大約五分之一的仿製葯出自印度,主要有幾方面原因:首先印度的制葯業比較發達,制葯企業研發能力較強;其次是相關政策比較寬松,甚至不惜頒發強制許可證書,為國內仿製葯亮綠燈,事實上,沒有仿製葯,大多數印度窮人根本無法承擔高昂的醫葯費。


特別是一些抗癌類進口葯物,價格十分昂貴,比如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由瑞士諾華製造的格列衛,如果摺合成人民幣,每月僅葯費支出就要2萬多人民幣,一般普通的老百姓根本無法承擔。


格列衛在世界很多國家都被授予了專利葯物,但印度政府並不授予格列衛專利。原因是: 一是印度為了適應世貿組織規則,修改了《專利法》,早在2005年就開始生效。印度的《專利法》規定,在葯物領域只對1995年以後發明的新葯或經改進後能大幅度提高療效的葯物提供保護,不支持衍生葯物專利。由此,格列衛就被印度視為衍生葯物,因此也不受專利保護,印度國內的葯企就可以仿製,因此,印度製造的格列衛價格十分便宜。二是為讓國內葯企仿製一些葯物,印度政府還對一些葯物實施「強制許可」,從而為國內一些葯企生產仿製葯去掉了專利約束限制。


事實上,上世紀70年代,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為實現讓普通百姓能夠看得起病、促進本國制葯行業發展兩項基本目標,親自主持了對《專利法》的修訂。



從此,印度對食品及葯品等民生必需品只授予工藝專利,而不授予產品專利。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印度放棄對葯品化合物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上的寬松讓本國企業能獲得大量仿製葯生產許可,從而為印度仿製葯提供了快速擴張的空間。


印度生態品種豐富,擁有森林、濕地、海岸、草地、海洋、沙漠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擁有千差萬別的生態多樣性,從而為印度的生物資源提供了優越的生存條件,讓印度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約佔世界生物多樣性地區總面積的8%左右。


從記錄的野生物種來看,印度擁有世界上6.5%-7%的野生物種;在已記錄的物種中擁有植物4.5萬種、動物8.1萬種。從栽培物種來講,印度是世界上八個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至少有166種作物和320種作物親緣種起源於印度,因此,印度作物基因資源也十分豐富。在已馴化飼養的動物方面,印度仍然具有豐富多樣的基因資源,且位居世界前列。


印度的醫學院、理工學院等很多都設立了生物技術課程,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已將生物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印度每年畢業的生物技術專業的碩士一度達6500人,博士達1500人。生物技術人才的大量涌現促進了印度生物技術研發的領先地位和生物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



印度的生物技術產業,在資源、人才、設施、政策等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從80年代開始,印度在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旁遮普邦、安得拉邦、北方邦等地設立了1000多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還建立了10多所合乎國際標準的幹細胞培養實驗室,成為世界胚胎細胞菌採集最先進的十大研究中心之一;


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生物技術信息系統網路的國家,處於生物信息技術領域的前沿領先地位。


三、印度的太空技術


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尤其是運載火箭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比如早在2009年,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的國產運載火箭:1)「衛星運載火箭3(SLV-3)」;2)「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3)「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4)「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


印度早在40年前就發射了第一顆遙感衛星,印度還是繼美國、俄羅斯、歐盟之後又一個將火星探測器送上火星的國家。



2007年,印度將首個返回式太空艙和3顆衛星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為該國未來實施載人航天計劃等獲取了重要數據。


印度目前還在緊鑼密鼓地實施其探月計劃,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2008年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將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載10顆衛星升空。是繼中國、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之後第五個掌握了「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印度一箭十星成為當時第一。此後,特別是1箭104星發射成功最為著名,並且創造了世界之最,一直被印度國民津津樂道。


印度之前進行了一次反衛星試驗,其反衛星試驗其實也意味著,印度將會成為繼中國、美國、俄國之後,全球第4個全具備反衛星能力的國家。


四、印度的電影業


印度電影產量世界第一,平均年產量大概超過一千部,根據統計,2018年其電影平均產業規模約合158.27億人民幣。據畢馬威的預測,到了2023年印度電影產業規模將增加到約合227.9億人民幣。


寶萊塢(Bollywood)是寶萊塢製片廠外景的簡稱,位於印度孟買電影基地。寶萊塢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之一,擁有數億觀眾。


寶萊塢和印度其它幾個主要影視基地泰米爾語- Kollywood,特魯古語(Telugu),孟加拉語(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達語(Kannada)和馬拉亞拉姆語(Malayalam)等構成了印度的龐大電影業, 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和售出的電影票數量位居全世界第一。



寶萊塢對印度以至整個印度次大陸,中東以及非洲和東南亞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並通過南亞的移民輸出傳播到整個世界。


寶萊塢是印度最美麗的一張名片,表現出印度人獨特的魅力。 印度的電影明星們在全球名流的圈子裡風頭強盛,很多好萊塢明星開始往寶萊塢發展。在印度寶萊塢明星的婚禮上,可請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可見印度寶萊塢的影響力。


印度電影在電影產業中創造了巨大經濟價值。作為不發達國家,印度為什麼能夠電影行業發展到與好萊塢媲美的程度?


一、金融資金支持。早在1999年,電影業就成為印度政府官方認可的產業,意味著電影從業者可以獲得合法的銀行貸款。2001年,印度工業發展銀行成為第一家為電影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銀行。大量資金的支持讓印度電影業開始發展壯大。


二、印度電影民族特色極為鮮明。印度電影在歌舞元素及印度民族風光特色的基礎上,非常注重電影節奏、意象表達和敘事抒情。把歌舞轉化為表達人物 情感 和思想的工具,並與全球市場接軌,並且融入搖滾等 時尚 元素。



三、印度政府對電影產業的大力支持。在1948年,印度政府廣播新聞部內設立了電影處、1953年設置國家電影獎、1960年建立電影金融公司、1961年創辦浦那電影學院、1964年建立國家電影館。1952年,印度官方舉辦印度國際電影節以促進印度電影與世界電影行業的交流。不定期舉辦,從1975年起每年舉辦一次。


印度國際電影節是亞洲最早的A類電影節之一,至今已成為亞洲極具影響力的電影賽事。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本土市場是印度電影的重要消費地。由於各地語言差異性明顯,印度電影為了服務好本土觀眾,採取根據拍片語言進行了市場劃分。據統計,印度電影中有15種當地語言。


據拍片語言的不同,印度電影總體上形成了三大製片中心:孟買(印地語)、加爾各答(孟加拉語)、馬德拉斯(泰米爾語),其中位於孟買的「寶萊塢」聞名遐邇。



印度電影本土化的重要措施就是採取平民票價。尤其是印度影片收入與影片成本及檔期無關,全國電影票價一律保持在超低水平,目的就是讓平民百姓能夠看得起電影。2017年印度推行GST修正案後,印度國內票價又再度大幅降低。持續穩定而價格低廉的票價,讓平民階層成為電影院的常客,形成印度全民觀影熱潮。

❿ 印度的經濟特點

印度從經濟上來說是世界第七大經濟的名義GDP和第三大的購買力平價(PPP)。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排名第139 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2,134美元和第122位,在經過1991年的經濟自由化,印度每年實現6-7%的平均GDP的增長。自2014年以來,除2017年外,印度經濟一直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主要經濟體。

印度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服務業之一,自2001年以來年增長率超過9%,佔2012 - 13年GDP的57%。印度已成為IT服務,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和軟體服務的主要出口國,2017財年的收入為1540億美元。這是印度經濟增長最快的部分。 IT行業仍然是印度最大的私營部門僱主。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創業中心,2018 - 19年間有超過3,100家技術初創企業。印度汽車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工業之一,2013 - 14年度年產量為2148萬輛(主要是兩輪和三輪)。 2015年,印度擁有價值6000億美元的零售市場,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之一。

閱讀全文

與印度金融行業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少將是怎麼去世的 瀏覽:413
南京辦義大利簽字的地方在哪裡 瀏覽:462
中國哪個省份的回族人最多 瀏覽:666
伊朗卷餅怎麼做 瀏覽:977
印度有什麼名貴的花 瀏覽:72
印度一共有多少只牛 瀏覽:702
茅台在義大利哪裡有賣 瀏覽:394
中國有哪些面條 瀏覽:466
二戰義大利為什麼像德國宣戰 瀏覽:683
印度戰機性能如何 瀏覽:258
如何更好了解英國 瀏覽:293
印尼的地名怎麼寫 瀏覽:939
印度的治癌葯都有哪些 瀏覽:882
印尼工作什麼比較少本錢 瀏覽:671
克里米亞印度投了什麼票 瀏覽:8
美國留學辦理的英國簽證怎麼辦 瀏覽:271
英國房東怎麼做合格 瀏覽:751
外資生產企業在中國哪裡好 瀏覽:684
內賈德執政對伊朗有什麼貢獻 瀏覽:112
去印尼維達貝需要帶什麼葯品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