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菜最擅長用什麼調味
印度菜最擅長用什麼調味?
印度菜就是一種「簡單食材+主要調料+烹飪方式」的組合」。
多種多樣的調料造就了印度菜的神奇之處。印度人從有文明以來就開始在日復一日的烹飪中熟練地使用各種各樣的調料。而繁雜的調料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豐富的味道。
神秘的印度菜和印度歌舞都是值得欣賞的人間珍奇!
B. 印度甩餅配方比例,最好精確點!
印度甩餅口味:甜:香蕉。蘋果。草莓。菠蘿。 咸:蔥油。香酥。蔥花雞蛋。 印度甩餅做法二 類別: 印尼料理 工藝: 烤 口味: 甜味 主料: 小麥麵粉1000克 輔料: 雞蛋黃500克 調料: 白砂糖150克 鹽3克 煉乳(甜,罐頭)300克 牛油100克 製作工藝 1. 將水和煉奶攪勻,放入沙糖、鹽拌至融化; 2. 放入麵粉蛋黃拌勻成面團; 3. 打面機打面團至有一點起筋(快打),再慢打至柔滑即可; 4. 靜止10分鍾,等其柔滑光亮; 5. 用手抓一小球,抓至光滑,表面塗上牛油放入盆內; 6. 3小時後可以用; 7. 先捏成一個小圓團,再擀幾下,便放入小平鍋中加熱; 8. 當平鍋中的餅快熟,有點脹起來的時候,利索地用手把它拎起來,一下子扔到旁邊那個爐子的火中去; 9. 餅被火一烘,膨脹起來,即可。 工藝提示 1. 不能存放、味道單一、底味不足!最多2天(因為有雞蛋,所以發起); 2. 傳統、煎出來表面脆!成本低! 食用方法 早餐|中餐|晚餐| 食譜營養 小麥麵粉: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臟躁、煩熱、消渴、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雞蛋黃: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卵磷脂、膽固醇、鈣、磷、鐵等物質;同時含有豐富的高生物價蛋白質;而且維A、維D、維B含量也較多;其中的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以避免智力衰退,增強記憶力,同時還是老年性痴呆的剋星;可促進肝細胞再生,提高人體血漿蛋白的含量,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雞蛋黃性味甘溫,有滋陰、寧心安神的作用,治療陰虛引起的心煩不寐、胃逆嘔吐。 食譜相剋 雞蛋黃:雞蛋黃不能與紅糖、糖精、豆漿、兔肉同食。http://ke..com/view/1328532.htm
C. 關於印度美食的資 料
當我們提到印度菜時,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咖喱或者印度各種厚重的調味品,其實印度菜也有很多講究,仔細研究後你就會發現跟我們的舊有印象還是有些差異的。
印度菜好像對餐具並沒有什麼要求,在我們的印象中,印度菜好像都是用手抓食。實際上,上檔次的印度菜,餐具都是金屬製品,在等級森嚴的印度,高層人物多是使用刀、叉、勺的。如果你到印度旅行,來到高級餐廳,可是體會不到印度的「手抓飯」的哦。
咖喱
印度人最愛的飯菜搭配就是咖喱和雞肉,而咖喱更是印度人最愛的調味料。根據資料顯示:咖哩相傳是釋迦牟尼在印度咖哩村的山上修道時賴以果腹的植物食辛料,釋迦牟尼經常帶下山分給村民,而村民加以改良,結果大受歡迎,於是咖哩傳遍全印度及南亞諸國。
關於信仰
印度是宗教大國,他們料理文化如此的豐富多樣,很重要的因素是其繁多的宗教及廣大的領土,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傳統飲食習慣和口味。比如在印度,牛是十分神聖的,所以印度是絕對不會吃牛肉;有些印度人受伊斯蘭教教義影響,也是不吃豬肉的。所以印度人的肉類食材,主要是雞、羊和海鮮等。
印度香米
印度的米飯也十分出名,因為印度人沒有喝湯的習慣,所以通常會用印度米加水燴制類似為粥的主食。米粒飽滿纖長,咬勁松軟,放多些水蒸煮也不會粘糊,還會呈現出潤澤的金黃色,如果你到印度旅行一定要品嘗當地的米飯。
印度烤薄餅
印度餅類十分出名,類似於台灣的炒餅,但是卻更薄,主要分為炸和烤兩種烹飪形式。製作方法也十分簡單,只要將芥麥粉加入沙拉、油、糖、鹽、牛奶,揉成球狀後鏟平即可。通常炸好的餅,會配上咖喱泥或者芒果醬入口,口感極佳!另外印度當地的配醬由芒果、水蜜桃、姜絲、菜果醋等材料混合煮成,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味覺體驗!
印度飲品
雖然印度人不吃牛肉,但是卻很善於調制奶製品,當地的酸奶通常在飯後食用,不但可以增加飽腹感還可以助消化。印度的紅茶也是世界聞名,印度茶是直接將茶配入牛奶,加上姜、糖、香料慢火細煮二分鍾,就是一壺上好的印度紅茶了!另外印度人喝水時是從上面滴下來用嘴接,飲茶是倒入盤中用舌舔。
D. 印度咖喱醬汁的做法
1.masala即咖喱粉,一種調味品,用各種香料按自己的口味調制而成。使用咖喱粉或綜合香料時,在略微爆炒過洋蔥、姜、蒜後,便可以將咖喱粉粉或綜合香料一起倒入鍋里炒香,然後再放肉類、蔬菜,加水熬燉入味;2.咖喱醬是含了麵粉和油脂的咖喱塊,為了避免結塊不易溶解,最好先炒其它材料,等加水沸騰後,再投入咖喱塊,熬煮時,並要不時地翻攪,以免燒煳燒焦,或粘鍋底,使用咖喱塊,也可調出滋味濃郁辛香的印度風味咖喱菜。咖喱粉和咖喱醬的用法及注意事項:咖喱醬的做法原料:紅蔥頭(紅洋蔥)40g、姜 35g、蒜頭 30g、紅辣椒 150g、月桂葉 3片、丁香 4個、肉桂 10g、小茴香 1/2茶匙、水 100ml、色拉油 1大匙、椰奶 300ml、生粉水 1大匙、南姜粉 1/2茶匙、香茅粉 1/2茶匙、姜黃粉 2茶匙、胡荽粉 1大匙、黑胡椒粗粉 適量、糖、鹽 適量。做法:1、先將紅蔥頭、姜、蒜頭、紅辣椒、水用料理機攪碎為醬料備用;2、熱鍋以小火用油將步驟1的醬料炒煮1分鍾,加入月桂葉、南姜粉、香茅粉、姜黃粉、丁香、肉桂、小茴香、胡荽粉、黑胡椒粗粉拌炒1-2分鍾至香味出來;3、在步驟2的成品中加入椰奶、再以鹽、糖調味煮開至開滾後再續煮約2分鍾,最後徐徐4、倒入生粉水勾芡,並不時以湯勺攪拌醬汁,待醬汁濃稠時關火即可。小貼士:1、配料表中的各種香料可以到大的進口超市買,也可以網購,往上有比較全的香料網店,幾乎什麼都能找到;2、可按個人口味適量減少或增加辣椒的比例;還可以按自己喜好添加蝦醬、魚露等,使風味更濃郁;3、雖然小火烹煮但也可能煮糊,如果覺得醬汁快焦了,可以將鍋往上提,稍微離開高溫區一會兒,就可以減少燒焦的幾率;4、咖喱醬優點是風味佳,缺點是不好保存,即做即吃,比較麻煩。如果想省事的話推薦自製馬來西亞咖喱粉,做一次可以保存1年左右,這個會在另外專門的菜譜中貼出。咖喱粉怎麼做咖喱醬1、將大蒜、干蔥、姜各200克,紅椒150克,洋蔥500克放入攪拌機中同時攪成蓉;2、牛油500克小火燒至四成熱,放入上述攪打好的蓉小火炒10分鍾至色澤金黃色時加咖喱粉760克、咖喱油600克、丁香粉、八角粉、陳皮粉、玉桂粉、黃姜粉、迷迭香粉各25克及麵粉450克小火炒勻,再加花生醬500克,椰蓉400克(先用牛油炒黃)、三花淡奶410克,香菜50克小火煮15分鍾至出香,最後加入清水1250克大火燒開後再加熱水250克小火煲2個小時即可。咖喱醬怎麼用,咖喱醬怎麼吃若是使用含了麵粉和油脂的咖喱塊(即油咖喱、咖喱醬),為了避免結塊不易溶解,最好先炒其它材料,等加水沸騰後,再投入咖喱塊,熬煮時,並要不時地翻攪,以免燒煳燒焦,或粘鍋底。使用咖喱塊,也可調出滋味濃郁辛香的印度風味咖喱菜。
E. 正宗的印度咖喱配方是什麼
印度是香料大國,印度人在製作美食時喜歡用咖喱調料,在菜餚的用料上,受西餐影響,喜歡用洋蔥、胡蘿卜、土豆、青椒。
印度風味「咖喱飯」的做法:
原料:大米飯
配料:牛肉(二兩左右)、洋蔥(一個)、胡蘿卜(一個)、土豆(二個)、青椒(二個)
調料:姜未、咖喱粉、醬油、鹽、雞精
准備:將牛肉切成肉餡,洋蔥、胡蘿卜、土豆、青椒切成一厘米左右的方丁。
製作:
在准備做菜時,先將米飯做上。
1.炒鍋燒熱,倒入適量油,稍熱,放入姜未熗鍋,將牛肉餡入鍋翻炒,加入適量醬油,並先少放些鹽,再將洋蔥、胡蘿卜、土豆入鍋,加入適量咖喱粉(大概2匙的量,以菜成黃色對佳),適量鹽,加水漫過菜,蓋上鍋蓋,煮。不間要不斷翻鍋,防止糊鍋底。待土豆熟後,放入青椒丁,繼續煮,直至土豆與湯汁成為糊狀,放入適量雞精,關火。
2.根據人口的數量,准備幾個大盤子,(盛餃子的平底盤即可)和幾個盛飯的碗(直徑12-13厘米為宜)。
先將米飯盛入碗內,壓實成一平碗,再將碗中的飯扣入盤中,形成一個圓包型的飯團,再將鍋中的菜汁澆在米飯上,量可根據個人的需要。最好用釣子拌著吃。
特點:飯菜合一,味道香濃,色澤鮮艷,營養豐富。
1、配方一
胡萊子 100克 疣果於 100克
小茴香子 100克 胡盧巴子 100克
胡椒 100克 桂花樹葉 100克
紅辣椒干 100克 大蒜 100克
姜黃粉 100克 芝麻子 100克
2、配方二
胡菜子 100克 乾薑 100克
小茴香子 100克 胡盧巴子 100克
疣果子 100克 姜黃粉 100克
芥子 100克 芹菜子 100克
二、製法
將上述原料磨碎,輾成粉未,拌勻,使之充分混合即成。配方一製品叫印度咖哩粉,以濃香辛辣著稱於世。配方二制出的咖哩粉性質比較溫和。
F. 印度萬能調料叫什麼
印度萬能調料是咖喱。
咖喱(也寫作咖哩)是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醬料,常見於印度菜、泰國菜和日本菜等菜系,一般伴隨肉類和飯一起吃。咖哩是一種多樣變作及特殊地調過味的菜餚,最有名的是印度和泰國的咖喱烹飪方法。咖喱已經在亞太地區成為主流的菜餚之一。咖哩是少數的真正泛亞的菜餚或飲料。印度口味是以混合各方的風格而做出含有異國風情菜餚而聞名的咖喱菜譜。
G. 印度料理瑪薩拉雞,怎麼做,如何做
用料
去骨雞腿肉
瑪薩拉醬
多春雞腌料
奶油
瑪薩拉雞的做法
雞腿肉洗凈,加酸奶,多春雞腌料腌制4小時
上烤架烤至8成熟,切塊
鍋中放少許奶油,加雞塊稍炒
加masala醬汁及少許水,煮滾
轉小火燜5分鍾
澆在白飯上,或配印度nann餅食用
H. 印度菜的調料介紹
印度菜餚和咖喱是密不可分的,從開胃菜到點心,都糅合有或濃或淡的咖喱香,從北方的微辣到南方的超辣,咖喱隨著地域的變化辣的程度也逐漸在升級。
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正因為印度咖喱太辣,不太合廣州人的口味,所以印度白咖喱鮮菌是在咖喱粉中加入了腰果茸、乳酪和忌廉,令咖喱味來得有些淡,但吃來仍有淡淡咖喱香;配合上鮮白菌就更健康,絕對是老少皆宜。印度咖喱雜菜,則以洋蔥、蒜頭、姜、腰果、茴香子等調配成印度咖喱,味道甘甜不算太辣,配合雜菜就更能中和辣味。
印度菜用的咖喱通常都是粉狀的,咖喱,印度話叫Masala;要認識Masala,要先認識辣椒———印度話叫Mirch,紅的叫Lal,綠的叫Hari,只有紅的用來煮咖喱,但煮出來的不止紅色,還有黃有綠、有橙有啡,大中小辣兼而有之。而印度咖喱中更是可分重味和淡味兩種,黃咖喱、紅咖喱和瑪莎拉咖喱屬重味,綠咖喱、白咖喱屬淡味。一般來說,白咖喱與羊肉、綠咖喱與豆腐、瑪莎拉咖喱與海鮮、黃咖喱與羊骨、紅咖喱與雞是比較好的搭配。嘗試印度菜式,還請「點紅選綠」,由最不辣吃到最辣,階梯般體會其中的層次同深度。 G-masala即Garam Masala,是印度極為普通的一種調料,它的配方也隨地域的不同有所變化。 最普遍的配方就是加以黑白鬍椒、丁香粉、月桂葉粉,長胡椒(叫做Pippali,也可以用辣椒代替)、當地產的孜然、肉桂粉、小豆蔻、肉豆蔻、八角茴香、芫荽籽兒。由於地域不同,當地的其他調料也會被加入。但沒有哪一個被認為比其他的更正宗。
有些配方將香料和香草混合,另一些則把香料碾碎與水、醋或是其他液體攪拌做醬。如用椰奶醬等。有時候堅果、蔥頭和蒜也是不必可少的原料。一般Masala是在用之前就做好的以很好的釋放它獨特的味道。
眾所周知Garam masala的味道還是會因個人口味及地區不同而不同的。印度西北地區的Garam Masala一般包括丁香、小豆蔻、桂皮,八角茴香或肉豆蔻。如果立即使用的話就可以加入黑胡椒,但要保存的話,不免香味就要遜色不少。一般袋裝的Masala相對用的都是比較便宜的香料,如乾的紅辣椒、干蒜粉和乾薑粉、芝麻等等。同時袋裝的Masala在製作過程中直接買入調料粉進行配製,因保存不當而失去原有的香氣。然而整個或保持新鮮的香料在烹飪的時候放入打碎機攪拌使用則不會失去任何香味兒,而為整道菜填色不少。一般在使用Masala的時候,要在動、植物油中炒出香味再放入其他食材。許多印度或巴基斯坦的廚師都不用粉狀做好的Masala,而選用整個的香料和香草來烹飪菜餚。可見它們的不同之處!
在一些菜的製作過程中,放入調料的順序還是有許多講究的。就已喀什米爾的一種叫 Roghan josh的咖喱為例,芫荽、姜、辣椒要分別研磨。其他需用的調料也要分別研磨碎備用,放入的時候也是有主次順序的。一般先放芫荽,然後逐次是薑末、Garam masala,最後再放辣椒。
I. 印度做飯各種顏包調料分別是什麼
印度做飯各種顏色的調料分別是調節味道的粉末,由各種香料,食材研製而成的粉末。各種顏色的調料分別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故而顏色不一。主要調料以咖喱為主,印度菜用的咖喱通常都是粉狀的,咖喱,印度話叫Masala;要認識Masala,要先認識辣椒———印度話叫Mirch,紅的叫Lal,綠的叫Hari,只有紅的用來煮咖喱,但煮出來的不止紅色,還有黃有綠、有橙有啡,大中小辣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