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洋海嘯掀起了多少米的海浪
10多米高的海浪。
B. 印度洋海嘯縱深多少
這次地震發生的范圍主要位於印度板塊與亞洲板塊的交界處,消亡邊界.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地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到2005年1月10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15.6萬人死亡,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右圖為各國在此次海嘯中死亡人數統計:
(2005年1月10日)
資料:何為海嘯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這種波浪運動引發的狂濤駭浪,洶涌澎湃,它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這種「水牆」內含極大的能量,沖上陸地後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對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摧殘。智利大海嘯形成的波濤,移動了上萬公里仍不減雄風,足見它的巨大威力。
海嘯無情人有情。印度洋地震和海嘯給當地人民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面對浩劫,中國人民感同身受,我們雖不富有,但我們真情無私。
澳大利亞政府1月5日宣布,該國將向地震和海嘯受災國提供價值8.1億美元的援助,超過德國的6.74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捐助國。到目前為止,全球援助總額增至30億美元。
香港為災區捐款7億 創下單一城市及人口捐款之冠
中新網1月9日電 印度洋海嘯災情前所未有地觸動了香港市民,他們踴躍為災民捐款。港人這次賑災捐款,除了打破香港有史以來的捐款紀錄外,也創造了以單一城市及人均捐款計算的全球之冠。據了解,香港各界已籌得近7億港元的賑災款項,平均每位香港市民捐款達100港元。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香港各大賑災機構中,香港紅十字會籌得賑災款項達 2.89億元,宣明會籌得1.05億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籌款7300萬元,樂施會籌款逾3800多萬港元,「無國界醫生」籌款為1700萬港元,救世軍籌款1300萬港元。再加上香港特區政府及其它民間賑災團體的籌款數字,以及來自海峽兩岸和香港等地200多位演藝人士參與的「愛心無國界演藝界大匯演」已籌得的3641萬港元善款,賑災捐款總數已接近7億港元。
遇難人數統計:
印度尼西亞:238,945
斯里蘭卡:30,957
印度:16,389
泰國:5,393
馬爾地夫:82
馬來西亞:68
緬甸:61
孟加拉:2
索馬里:298
坦尚尼亞: 10
肯亞:1
總計:292,206
C. 歷史上海嘯最高是多少米
人類歷史的前三是
1771,琉球,85米
1963,智利,25米
2004,印度洋,10米以上
但是地球歷史上最大的具有殺傷力的海嘯是恐龍滅絕時彗星撞擊造成的,保底1km,當然當時爆心附近1000公里的水基本上都被炸出大氣層了,所以浪高無限,不過這已經不能算海嘯了
D. 印度洋海嘯多高
印度洋海嘯,也稱為南亞海嘯,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范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消亡邊界。 地處安達曼海。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里氏地震規模6.8,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量度到的強度則為里氏規模8.5至8.7。其後香港天文台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矩震級為9.0。最後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
海嘯高10餘米。
E. 全球歷史上最大的海嘯是什麼歷史上重大海嘯有哪些
最大的海嘯是智利海嘯,重大海嘯有夏威夷海嘯、日本三陸海嘯、日本東海道海嘯、印度洋海嘯等。
1、智利海嘯
1960 年5月,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導致數萬人死亡和失蹤,沿岸的碼頭全部癱瘓,200萬人無家可歸,這是世界上影響范圍最大、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海嘯災難。
在這次大海嘯的災變中,除智利首當其沖之外,還波及到相當廣泛的地區。太平洋東西兩岸,如美國夏威夷群島、日本、俄羅斯、中國、菲律賓等許多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有的損失也十分慘重。
2、夏威夷海嘯
1946年4月1日,夏威夷也曾發生過一次大海嘯。這場海嘯由發生在距夏威夷3750千米的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底的7.3級地震引起。
地震發生45分鍾後,滔天巨浪首先襲擊了阿留申群島中的尤尼馬克島,徹底摧毀了一座架在12米高的岩石上的鋼筋水泥燈塔和一座架在32米高的平台上的無線電差轉塔。
之後,海嘯以噴氣式飛機般的速度往南直掃而去,摧毀了夏威夷島上的488棟建築物,造成159人死亡。
3、日本三陸海嘯
1896年6月15日19:32分,日本宮城縣三陸爆發8.2級至8.5級大地震,由於震感微弱,許多人並沒有將它放在心上。
然而,地震35分鍾後,第一波海嘯沖擊到三陸海岸,幾分鍾後第二波海嘯也緊隨而來,高達38.2米的海嘯造成9000多座房屋被毀,22000人死亡。
岩手縣和宮城縣死傷最為慘重,青森縣和北海道也有人員傷亡。然而,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地震發生時,在海上捕魚的漁民們竟然沒有震感。
許多當天出海的漁民,在返回家後,才發現家園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而親人們的斷肢殘臂就在海水中飄盪。
4、日本東海道海嘯
1498年9月20日日本東海道因海底8.6級地震引起海嘯,海嘯最大波高15-20米,在伊勢灣沖毀1000棟以上建築,溺死5000餘人,在伊豆,海浪侵入內陸達2000米多,伊勢志摩受災慘重,據靜岡縣《太明志》記載,死亡2.6萬人;三重縣溺死1萬人。
太平洋沿岸易於受到災難性海嘯的襲擊。日本自1596年以來就遭受了20多次大海嘯的襲擊。1703年海嘯襲擊日本栗津,10萬人遭難。1933年日本本州島東岸遭海嘯,約有3000人死亡。
5、印度洋海嘯
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中,發生了高達9.3級的超大地震,從而引發了超大海嘯。
印度洋海嘯的高度高達10多米,10多米高的海浪,加上巨大的沖擊力,不管是建築還是人類都在「它」的面前沒有任何的反抗餘地,對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等國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嘯
F. 海嘯的災害有多恐怖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
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與平常所見到的海浪大不一樣。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驚人。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十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牆」。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千米而能量損失很小。由於以上原因,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牆」就會沖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在2004年印度洋地震大海嘯災難中,許多人不幸遇難,但也有一些人因動物的救助而奇跡生還。
聰明大象拯救多人:在泰國的蔻立海灘,馴象人但格有8頭大象,是用來專供遊人騎著玩耍的。那天,在海嘯到來之前,他的大象突然騷動不安起來。大約是在大地震發生時(海嘯還未到來),大象開始嗚咽。36歲的但格和他24歲的妻子庫拉達感到,大象是在用哭泣說著什麼。但格說:「我感到吃驚,因為以前我從沒聽過大象哭泣。」很快,大象平靜下來。但是約1小時後它們又再次號啕大哭,盡管馴象人試圖使它們恢復平靜,但它們就是平靜不下來。
大象用粗大的象鼻把遊客從地上捲起,再把他們放到背上,當時沒有工作的大象也掙脫了粗大的鎖鏈。負責幫助遊客騎上象背的阿尼瓦說:「大象不聽馴象人的指揮,它們只管朝山上跑。」大象馱著10餘名外國遊客,奔向該度假海灘背後的山林中。而在海灘上,不久後便有至少3800人被淹死,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國人。就這樣,大象憑著它們的預感救了那些遊客的性命,使他們避免了與數以萬計受害者同樣的命運。
此外,在泰國普吉島也有一頭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許多孩子逃往安全的地方。英國遊客芭妮特女士說,當海嘯引發的巨浪涌至普吉島時,一頭在海灘供遊客拍照的大象成了救人英雄。大象的主人在千鈞一發之際將許多小孩抱到它的背上,使那些孩子成功逃生。
大蛇引路女子救出幼童:在印尼班達亞齊難民營中,26歲的女子雷扎講述了她在一條大蛇引導下救出一對雙胞胎女童的事情。那天,雷扎所住的村莊遭海嘯侵襲,慌亂中,一名身受重傷的婦女請求雷扎帶上她的一對雙胞胎女兒離開。於是,雷扎背起兩名女童逃命。正當雷扎與急流搏鬥、不知如何進退之時,她看見一條大蛇在水上滑行,便跟著大蛇向前走。大蛇好像是在有意地引導她,最後她到達了安全的地方。雷扎說:「很奇怪,我並不驚慌。感謝上蒼,靠大蛇引路,我總算走到水位只有1米高的地方」。被她救出的雙胞胎女孩只是受了一些擦傷和撞傷,而她們的母親卻下落不明。
蟑螂出洞夫婦保命:海嘯到來之前,澳門一對夫婦正在泰國普吉島度假,住在海邊的小屋裡。突然,他們發現小屋中有大量蟑螂從牆縫、地板縫中爬出來。他們認為小屋的衛生有問題,便向酒店反映了這一情況。店方對此現象難以解釋,便把他們夫婦二人重新安排到離海岸300多米遠的酒店客房中。第二天上午,當他們夫婦進入酒店餐廳准備早餐後前往海邊游泳時,海浪已經涌到海岸,並湧入酒店及附近地區。海水退卻後,他們往海邊察看,發現原本人住的小屋已經無影無蹤,現場情況觸目驚心。
G. 電影中,大半個樓房高的海嘯存在嗎
電影中,大半個樓房高的海嘯存在嗎?毫無疑問,相比自然,人類實在是太過渺小,至少是以目前的人類科學還無法與自然相抗衡,可以想像,未來我們將有可能面臨各種各樣的自然災難,這些災難也有可能給人類帶來重大的危機,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電影中動輒幾百米以致上千米的大海嘯是不會發生在現實之中的。這是為什麼呢?這並不是因為我太過樂觀,而是客觀的自然規律所決定的,因為地球擁有強大的引力,而地球的引力制約著海平面發生過大的差別。所以不要說是上千米的大海嘯,就算是上百米的海嘯也是絕對不會發生了。那麼在人類歷史上所記載的最大海嘯達到過多高呢?
你可能會感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嘯不過只有25米,而就是這25米可是由於9.5級的大地震而引發的。如果說海嘯能夠把海浪推高到千米以上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了,所以我們大可以放心,不必擔心這種大海嘯會真的發生。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敬畏自然。因為僅僅就是幾十米的海嘯就足以造成重大的災害了。如果你不信,那麼可以回顧一下十四年以前的那場印度洋大海嘯,2004年似乎距今並不遙遠,當時舉世矚目的印度洋大海嘯實際上的巨浪高度也只有十幾米而已,但就是這十幾米的海嘯,你知道造成了多大的災害嗎?
僅僅是因此而死亡的人數就達到了22.6萬人,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令人生畏的數字。十幾米的海嘯與22.6萬人的數字對比再次讓我們覺得和自然相比,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啊。不過,話說回來,在地球引力的制約之下,未來的海嘯就真的不會超過百米嗎?也不一定。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因為地球自身的運動所導致的災害性地質活動是不會引發超過百米的巨大海嘯的,但是如果遭遇來自於外太空的重大災害,那麼就不一定了。可以想像如果恐龍的滅絕真的是因為小行星撞擊所造成的,那麼那一次的撞擊所引發的海嘯的確會是極為驚人的,千米也未嘗沒有可能。
這些自然災害雖然壯觀,但沒有人希望能夠親眼目睹到這些災害,所以,人類除了要做好應對外太空的危險之外,還要注意保護地球的環境,雖然因人類活動而引發的自然災害不會誘發火山、地震和海嘯,但是溫室效應所引起的物種滅絕和冰川融化同樣也不容忽視。其實,從本質上來講,人類同樣也是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人類帶給自然的,最終自然也會回報給人類,如何與自然融為一體和諧發展,是人類需要永恆研究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科學課題。你認為最終人類是否能夠平衡發展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呢?
H. 印度洋海嘯是由什麼引起的
印度洋海嘯,也稱為南亞海嘯,是由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擠壓,導致地震進而引發大規模海嘯。地震和海嘯發生於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
在這次罕見的巨大地震中斷層移動又導致斷層間產生一個空洞,當海水填充這個空洞便產生巨大的海水波動,罕見的大海嘯產生了。
在地震約半個小時後,每秒200米速度傳播的海底波動就到達了蘇門答臘島亞齊省海岸,約1個小時後就在泰國普吉島登陸,2個半小時後殃及印度和斯里蘭卡,最後甚至沖到東非索馬里,造成當地9人死亡。
(8)印度海嘯高度多少擴展閱讀
印度洋海嘯的突如其來
據報道,在此次災難中,全球最早得到地震警報的是位於美國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它也是全球公認的水平最高的海嘯災害研究機構。當地時間2014年12月25日下午2時59分,該中心專家通過BP機收到地震訊息,顯示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了里氏8級地震。
之後,專家最終將地震確定為9級,不過,他們並沒有意識到9級地震將會產生致命的海嘯。在全球其他地方,也沒有任何一個地震研究機構發出類似的海嘯預警。直至新聞播報後,科學家們才意識到究竟發生了什麼。
的確,此次地震產生的海嘯「隱蔽」得非常巧妙:盡管它能以每小時數百公里的速度在海平面上前進,但它的實際高度不過幾厘米左右,行駛在上面的船隻根本感覺不到。然而,一旦遭遇地勢起伏不平的海岸線、淺灘或相對狹窄的港口,它的猙獰面目就會顯現出來。
最重要的是,由於印度洋地區缺乏海嘯預警系統,當海嘯襲來時,人類的脆弱在狂暴的大自然面前便一覽無遺。
I. 印度洋的海浪有多高
是叫殺人浪。有史以來有記錄的最高巨浪卻是1958年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利圖亞灣的巨浪,海浪超過510米,比紐約的摩天大樓「帝國大廈」還高,是由海嘯引起的。
近期有記錄的海洋中最高的浪高達21米,是2004年發生在毛伊島上的巨浪。
1993年7月12日,日本北海道西南附近海域發生了里氏7.8級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使海浪最高達30.5米。地震和海嘯給當地造成至少146人死亡,117人失蹤。
去年9月份颶風「伊萬」在墨西哥海灣肆虐時可能製造出了高達40多米的巨浪。《科學》雜志6日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颶風「伊萬」的巨浪從波峰到波谷至少有90英尺(30米),這也是現代儀器在公海記錄的最高、最極端的海浪。通過監控海底水壓的差異,科學家可以計算出巨浪所掀起的水柱大小。 美國密西西比海軍研究實驗室的大衛-王(David Wang)和他的同事們稱,他們在墨西哥灣東北岸距離海平面60-90米的水下放置了一些海底感測器,通過這些感測器對水壓進行測量所獲得的數據得知,經過它們上方的海浪有近30米高。不過他們表示,很不幸在海浪襲來時這些感測器正好沒有在測量,因此他們推斷位於颶風「風眼」附近的海浪可能超過了40米。該實驗室的威廉姆-狄格(William Teague)稱,這是在美國海域測量工具所記錄下的高度最高的海浪,這些海浪已經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想像。他特別指出,「伊萬」還不是特別猛烈的颶風。密西西比州斯特尼斯航天中心海洋研究實驗室威廉·提格博士說,研究結果表明科學家們在過去低估了颶風所引起的巨浪大小。提格博士說,測量儀器記錄的幾個巨浪都有10層樓高,而且這可能還不是颶風「伊萬」掀起的最大波浪。提格博士估計,颶風「伊萬」在其它部分掀起的更大浪頭甚至有132英尺高。在海底儀器開始記錄時,颶風「伊萬」已經穿過格瑞那達島,並繼續前進,給牙買加、開曼群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最後在美國逐漸消失。
對可怕的海浪的認識是船員們必備的知識,不過海洋學家們只是最近才開始研究它們,因為對這種事物的認識很少使得他們認為這種極端現象幾乎從未發生。但他們對海浪為什麼不能發展到很大的原因沒有做出基礎性的解釋。位於密歇根州Ann Arbor地區的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的保羅-劉(Paul Liu)認為,沒有人能知道海浪的極限尺寸是多少。
1995年北海油田遭遇26米巨浪襲擊,為首次有關巨浪的記錄,結束了多年來人們關於是否有巨浪存在的爭議。
目前已知的最大海浪來自海嘯,這些海浪只是在登陸時才會顯示出它們的威力,而在海上它們可能只有幾厘米高。去年12月份發生的印度洋海嘯所產生的巨浪,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曾達到過30米高。也有目擊者在海上看見過類似高度的海浪。1995年9月11日「伊麗莎白II世」號客輪曾在北大西洋遭遇到28.5米高的巨浪,六年後「不萊梅」(Bremen)號巡洋艦在南大西洋遇到類似的巨浪時窗戶被擊碎了,險些沉沒。
據英國《泰晤士報》23日報道,21日晚,號稱「海上巨無霸」的法國豪華郵輪「彭特??艾溫號」行駛在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比斯開灣時,突遇15米高巨浪襲擊,船艙玻璃被擊碎,船艙大量進水,被迫緊急返回碼頭修理。
發現「殺人浪」的標志性事件是兩年前英國超級游輪「奧里亞娜」號遭巨浪狂襲,玻璃全被打碎,10層游輪竟有6層進水。1個月後,又一艘拖船被擊沉,8人死亡。
據報道,有記錄的最大「殺人浪」有33米高,它於1933年被拉馬波號油輪記錄在案。
德國超級油輪「明興號」就是被「殺人浪」吞噬的著名例證。這艘有史以來最大的貨船長度超過兩個半足球場,被譽為「不沉之輪」。但在1978年12月7日,這艘凝聚德國海運界全部驕傲的巨輪竟在駛往美國途中突然消失!隨之展開的世界航海史最大規模的搜救行動成果寥寥,26名船員無影無蹤,營救人員只找到一艘體無完膚的救生艇。
為了驗證「殺人浪」的傳言,歐洲宇航局於2000年12月啟動了「大海浪計劃」,用兩顆衛星觀測海洋,並依靠它們的雷達對地球海洋進行掃描,監控搜索「殺人浪」的蹤跡,沒想到三周之內的衛星數據就顯示了「殺人浪」的存在,衛星監測到了海洋上10個巨大的波浪,每一個浪潮的高度都超過了25米!其中一些巨浪高度竟接近30米。
英國議院海事安全委員會主席埃迪·奧哈拉也聲稱,「世界各地的沉船事件時有所聞。每月都至少有一艘海輪神秘沉沒並造成至少數十人死亡。」
英國廣播公司和《泰晤士報》04年7月24日報道,在變幻莫測的海洋上,平均每周有兩艘大型船隻突然沉沒,據一些倖存的海員稱,失事船隻大多是被10層樓高 30米左右 的巨浪給掀翻或吞沒的,不過沒有人相信他們的話。
過去,這種神秘海難被解釋為船體維護欠佳或航行人員操作違章,但直到兩年前,科學家才發現眾多事故背後另有真凶———「殺人浪」終於浮出水面。傳統理論根本無法對「殺人浪」作出解釋。因為即使是在最惡劣的暴風雨中,海浪也不會高過10米,但高度竟達30米的「海牆」———「殺人浪」不時出現,意味著現有的氣象學理論有問題。
海浪是大風勁吹海平面的結果,但「殺人浪」的出現卻讓科學家頗為困惑。一種理論認為,波浪及風向都朝向強大的洋流時,會抬高水面;另一派意見則認為,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波浪會變得極不穩定,並從鄰近的波浪中吸收能量,進而形成「殺人浪」。
J. 為什麼印度洋海嘯會達到不可思議的35m浪高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棚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
最大海嘯阿拉斯加西南的瓦爾迪茲海面太平洋北部1964年3月28日「威廉王衛之聲」地震後的海嘯浪高 67米.
嘯源位置 日期 浪高(米) 受害地區 死亡人數
加拿大溫哥華島 1700年1月26日 ? 北加州至溫哥華島、日本 ?
葡萄牙 1755年11月1日 16 歐洲西部、摩洛哥和西印度群島 60,000
琉球群島 1771年4月24日 85 琉球群島 11,941
巽他海峽 1883年8月26日 35 爪哇和蘇門答臘 36,000
日本三陸 1896年 30 日本 27,122
阿留申群島 1946年4月1日 32 阿留申群島、夏威夷和加州 165
智利 1960年5月22日 25 智利、夏威夷和日本 1,260
阿拉斯加 1964年3月27日 32 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和加州 ?
西里伯斯海 1976年8月16日 30 菲律賓群島 5,000
蘇門答臘西北外海 2004年12月26日 ? 印度洋 3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