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國防部長表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隨時可能放棄,這是對誰說的
印度國防部長的這句話其實是對於巴基斯坦說的。因為最近巴基斯坦跟印度因為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戰爭將會一觸即發。但是誰也不想先動手。其實印度國防部長這句話就是對巴基斯坦說的,就是希望巴基斯坦能夠主動放棄,但這個想當然也是不可能的。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巴基斯坦和印度都不可能退讓。其實就目前印度的核武器來說,它還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的可以使用核武器。
近期印度防長關於印度核戰略的表態主要是為了回應巴基斯坦,希望藉此恐嚇巴基斯坦,畢竟巴基斯坦國力遠弱於印度,國土面積也不大,一旦遭到核打擊,那就是滅頂之災。但巴基斯坦也不是被印度嚇大的,巴基斯坦同樣擁有核武器,這是巴基斯坦對抗印度的關鍵所在。
⑵ 印度能管好他們的核武器嗎
印度人是管不好自己的飛機,所以整天都莫名其妙往下墜。但是核武器這種大殺器可不是兒戲,我想他們就是真傻的像豬一樣,也不可能拿核彈開玩笑吧
⑶ 面對擁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印度為什麼敢大打出手
兩國的軍事沖突沒必要用核武器。雖然巴基斯坦有核武器但是巴基斯坦不會輕易使用,核武器的威力很大在歷史上只有美國對日本在二戰的時候用過核武器,雖然迫使日本投降了但是核武器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巴基斯坦和印度領土交界如果貿然使用核武器的話巴基斯坦也會遭殃。
核武器的使用可謂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印度敢對擁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出手的原因是因為和巴基斯坦相比較印度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所以印度敢對巴基斯坦出手。
⑷ 印度買武器為何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印度的空軍是具有代表印度軍工的,印度為了對中國購買的蘇27/30戰斗機取得優勢,不惜花大價錢買到俄羅斯最先進蘇30MKI戰斗機。像印度這樣的大國,數十年來不斷地向國外進口武器裝備,小到子彈槍支,大到飛機大炮無一不是外國製造,然這在印度媒體數十年看來,還是難得的優勢。久而久之,印度的軍工業就被西方與俄羅斯扼殺了,造成了印度空軍拒收印度製造的LCA國產戰斗機。如今的印度已經完全離不開西方的裝備了,環顧印度國內軍工企業,所能夠為印度軍隊提供的東西寥寥無幾,即便有,也必須要有西方或俄羅斯的核心技術作支撐。
⑸ 印度在核能以及核武器上的立場。(求詳)
核武是地區制衡工具二戰的結束標志世界事務發生了重大變革——國家和國家之間關系的重建以及徹底改變戰爭職能的新技術的出現。1945年到1947年兩年零兩個月的時間里,三件可能在南亞地區引起核戰爭的危機事件幾乎每天都能見諸於各地報紙的頭版。這三個事件按年代順序排列分別是:1945年6月26號聯合國成立;1945年8月,即便很粗糙核武器也展示出了驚人的破壞能力;1947年8月14號到15號午夜,英屬印度殖民地不幸地分割成了兩個現代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所有人都很清楚分裂所遺留下來的問題是當今印巴核對峙局面的重要原因。分裂將一個過去統一的區域分離開來,並激起了存在爭議的克什米爾問題。克什米爾是印度人為主的穆斯林地區,在種族屠殺中統一了幾千年。直到今天,各種小的沖突還在不斷發生。1947年、1965年和1971年分別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這些沖突和戰爭讓兩個國家有充分的理由積極發展有效的武器力量來制衡對方以佔得先機。印度發展核武器下一個想定製衡目標就是中國。它將中國視為潛在威脅和地區對手。印度北部與中國有很長的一段邊界。印中之間存在八萬平方公里的邊界爭議區域。中國目前控制著克什米爾靠近拉達克的阿克賽欽高原。印度佔領著中國宣稱所有權的「東北部邊境特區」。這個領土爭端是英國殖民的遺留問題。1962年10月29號,中國發起了一次進攻,而當時印度無力還擊。一直以來,印度都是依靠蘇聯來制衡中國。但當蘇聯在古巴導彈危機中向美國屈服後,印度突然發現蘇聯開始支持中國(目的是支持自己的地位)。這讓印度感到十分震驚。尼赫魯總理不得已轉向美國需求支持。美國也做出了積極回應。海軍航空兵立刻飛到印度洋上空。不過在美軍部署到印度之前,中國於11月21號停止了進攻並部分撤軍。蘇聯此時並沒有出手對中國進行支援。這一事件讓印度看出蘇聯並不是一個可靠的聯盟,並決定在未來避免出現和中國一樣不利的局面。不過印度將中國視為主要潛在威脅,作為其發展核武器的一個原因顯得十分牽強。從歷史上看,中國從來沒有主動對印度國家安全構成過任何威脅。和平共處的外交原則更是一直貫徹在兩國的外交進程當中。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原因是印度決定發展核武器的時候,中國方面並沒有真正擁有核武器。印度的核之路印度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不過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個所謂最大民主國家的核計劃決策竟然只是一小部分人做出的。實際上,整個決策過程沒有公眾或立法部門的參與或監督。印度核計劃從一開始就只對總理辦公室開放。只有總理本人和一小部分他選出來或任命的人才在計劃發展過程中有發言權。這就直接導致印度核計劃的道路充滿著「隨意性」。不過印度有一群執著的科研人員。他們是印度核計劃的中堅。在他們不懈努力下印度一步一步走到了「核國家」的位置。
⑹ 如何評價印度武器「萬國帽」,不顧國情什麼東西都想跟中國比著來會
該國一艘核潛艇「趴窩」已長達十個月之久,卻一直瞞而不報……「趴窩」的原因是什麼?因為進水了。進水的原因是什麼?因為船員忘了關門。不知道哪個船員忘了關閉後側推進艙的一個艙蓋門,而且,還一直都沒有人發現。於是,艙門就這樣一直開著,海水就這樣一直灌著,潛艇就這樣一直在水裡泡著。等發現時為時已晚,只能「開膛破肚」來一次大修。所以事故發生以後,十個多月的時間里,潛艇一直都在維修和清理,沒挪過窩沒下過海。
印度什麼東西都想弄,什麼東西都想跟中國比著來,不顧國情,不考慮自己的國防工業實力,就急於上馬各種國產武器項目。搞到最後,就只能是問題百出。反觀我們的「中國製造」「中國配套」「中國創造」,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⑺ 印度每年花費百億美元采購先進武器,他們是怎麼付款的
印度軍方的貪污腐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長期以來印度都有高於市場價買武器的傳統,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部分印度軍方官員犧牲國家利益換取外國向個人提供的賄賂。無論這種說法在多大程度上是事實,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新德里方面進行軍購,印度軍方或多或少地能夠從中獲取利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軍方花錢大手大腳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最近的一個多月來,印度和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以色列等都在進行軍售交易,有的是已有交易被印度催交,有的則是被追加甚至新增軍售交易。印度已然顯示出濃烈的對武器裝備的渴求,資金問題基本已被印度軍方所忽略。
隨之而來的後果,自然是武器裝備的價格上漲。雖然印度在其他軍售項目上的花費具體是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光從和俄羅斯的戰斗機交易來看,印度就在當冤大頭。之前的消息顯示印度會花費7.8億美元,購買俄羅斯庫存中的12架蘇-30MKI以及21架米格-29,這個價格看起來非常便宜。
但是現在,對21架米格-29的購買以及對59架米格-29的升級,就需要9.84億美元,而僅僅是對12架蘇-30MKI的購買,資金就超過14.2億美元,這遠遠超出了印度軍方之前的總計7.8億美元的說法。有理由認為,印度軍方現在正藉助緊張局勢,對國內進行恐嚇,稱亂要求新德里方面提供更多的資金來進行軍購。
提供的資金能讓印度軍隊增加多少實力還很難說,短期內恐怕更是沒有太大影響,但實打實的影響是,印度軍方的錢包絕對是鼓起來了。考慮到印度軍方劣跡斑斑的貪腐問題,這一次局勢的意外緊張,恐怕會讓印度軍隊的官員們感到高興,因為賺錢的機會真的來了。
⑻ 在武器越來越現代化的今天,為何印度警察執法還獨愛冷兵器木棍
一說到警察,眼前浮現的一身的制式裝備相當亮眼,但是印度警察卻有一個獨門武器——木棍。原因為何呢?
第三,印度宗教魚龍混雜,數量繁多,一個小鎮就可能就有幾十種宗教的信徒,再加上民族眾多,語言類型復雜,人口極其稠密,很容易爆發沖突事件,這時候木棍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驅散、分割鬧事人群的工具,印度警察在經過專業棍子訓練後,掌握了怎麼打會很疼,同時又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的絕招,處理糾紛易如反掌。
⑼ 印度對於太空武器的立場態度以及從中獲得的利益
印度主要以中國、巴基斯坦為假想敵,一定程度上壓制中國。也從心理上壓倒對方。印度發展潛力挺大的,我們要為祖國崛起而讀書!!!!!!
什麼依據!!!!!小孩多看看事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