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瘋狂在邊境進行擴張,有哪些國家在支持
《美聯社》11月23日報道,雖然拜登距離完全權力交接只差臨門一腳,但圍繞著大選持續的風波始終都沒有宣告結束,盡管拜登表示未來不排除起訴特朗普的可能,但面對現頻繁出現問題的世界局勢,各地區的大國無不對美國的政治局勢變化和方向充滿了期待,雖然印度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印度一度表現得像是特朗普在中南亞地區的影子,以至於大選落幕以後,印度國內很有可能有輿論批評莫迪針對特朗普這波操作完全就是押錯了寶。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面對印度的瘋狂擴張,拜登選擇站在了印度的對立面,前不久印度的「自己人」的哈里斯與拜登相繼發表講話,表明印度在與鄰國土地的爭議中的立場,報道稱他們分別表示克什米爾地區是獨立的,該地區的人民自主權要得到尊重,讓印度人難以接受的是在五角大樓中的地圖上克什米爾地區直接被劃分給了巴基斯坦,據印媒報道,五角大樓已經向國防部提出巴基斯坦所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自始至終都是巴基斯坦的領土,印度不能染指。
㈡ 印度人打仗厲害嗎
在近代,印度遭到了英國人的長期殖民統治,英國人統治印度長達300年之久。在英國統治期間,印度人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斗爭一直沒有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印度人為追求獨立積極尋求與各大強國合作。有的追隨英國人作戰,有的選擇和德國人合作,有的倒向義大利人,還有的投靠了日本人,幾乎二戰各大戰場都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因此,雖然印度人戰鬥力很差,但出鏡率很高。
作為英國人的仆從軍,大量的英印部隊追隨英國人南征北戰,他們活躍在歐洲、北非和東南亞等各種戰場。由於印度人不喜歡打仗,戰鬥力比較差,所以英國人對印度也沒有抱有多高的期望。不過這並不代表印度人就沒有用,印度士兵有兩大優勢,一個是人多,另一個就是聽話,是英國人最佳的炮灰部隊。事實上,在英國人的訓練和武裝下,印度人是有一定戰鬥力的,畢竟自行車都騎上了,比中國軍隊的裝備水平高了一大截。在英帕爾戰爭中,英印部隊打的還是不錯的,挫敗了日本人進攻印度的企圖,讓人們對印度軍隊刮目相看。不過大部分時間里,英印部隊都在打醬油,給英國人充當炮灰。
㈢ 印度的國土是怎麼一步步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的
可以說,印度的國土之所以能一步步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進入喜馬拉雅山脈的四塊地方幾乎都是英國人的功勞。可以說在印度領土上,英國還是做了很大的貢獻。
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次大陸從沒有被統一過,即使在莫卧兒王朝最強大的時候,南方還有很多邦是獨立的。而且南方和北方完全不同,無論是人種、文化、語言、風俗都不一樣。不過英國人到來之後,他們都被英國佔領了,就這樣在英國統治的框架下,印度竟然實現了第一次的統一。不僅如此,英國還不斷向北擴張。印度之所以能夠進入到喜馬拉雅山脈,都是英國統治時的功勞。
印度在擺脫幾千年的被奴役命運後,繼承了英帝國時期的領土,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暴發戶。也繼承了英帝國對領土的狂熱追求,雖然實力和野心不匹配,但在短短數十年內通過威逼、脅迫、戰爭等手段一步一步蠶食周邊地圖,到今天為止儼然成為了一個不容小覷的南亞大國。中國崛起的同時也許警惕我們的鄰居印度,卧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兩個大國之間直接接壤,沒有任何緩存帶,存在領土爭端,潛在戰爭因素已經埋下。
㈣ 印度不斷擴張領土,卻不會受到歐美國家制裁,為何會這樣「神奇」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利益,國與國之間的結交,沒有永恆的感情,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不管是放在什麼時候都是適用的。甚至可以說推動印度不斷擴張領地,背後的支持者就是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國家都想通過印度不斷擴張領土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對於印度與中國爆發的領土糾紛,美國更是堅定的支持者。同時歐美國家是以美國與俄羅斯馬首是瞻,所以歐美國家肯定不會去制裁印度的。
而就美國而言,如果制裁了印度,就等於葬送了自己在南亞的利益。這是因為美國一直在執行自己的「印太戰略」,所以美國需要進入印度洋,想要在這個地區發揮作用,就離不開印度方面的配合。再者因為印度挑起的戰爭與中國牽扯到關系,這是美國非常願意看到的,試問美國又為什麼去阻止這種戰爭的爆發呢?可以說美國巴不得這樣呢。
㈤ 不甘做地區霸主,一直在謀求擴張領土的印度,他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其實印度從獨立以來,他的野心一直都很大,印度現在在克什米爾地區鬧騰著,但是印度的目的可不是僅僅為了擴張印度的領土,他是想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強國,他想要進入國際社會上的第一梯隊。按照目前的狀況來看,印度的野心雖然是很大的,但是他們的實際發展狀況是和他們的野心不相符的。
為了吞並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是發生了三次的戰爭,此外,印度還收復了很多被葡萄牙控制的地區,而且還出兵去干涉其他國的內政,在那個時間段里印度就是東南亞地區的一方霸主,因為過去的輝煌,印度人慢慢的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㈥ 印度的國土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是因為英國的幫助嗎
印度,屹立於南亞大陸的一顆明珠!放眼整個南亞,或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印度匹敵。然而印度雖然成為南亞的霸主,但是它依然熱衷於領土的擴張!
回看百多年前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它還只是紛亂割據的土邦。隨後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逐漸整合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印度。即便今天印度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但是英國的殖民思想卻依舊深深烙印在印度上層精英人群之中!
今天,我們就從印度不斷的領土擴張~看百年前的英國殖民統治對印度精英階層的深刻影響!
印度吞並的錫金
結語
印度作為南亞地區的第一大國,卻受到幾百年前的殖民思想影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依舊熱衷於對外領土擴張。這在世界現代歷史上、乃至今天的國際形勢下,無疑是令人驚訝與憤怒的!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印度應該擔負起自己南亞霸主的責任。而不是一味的與周邊國家發生摩擦,來實現自己心中的擴張意圖!
最後提醒印度高層,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好戰必亡”。我也希望印度能夠早日懸崖勒馬,從被世界拋棄的殖民擴張思想中走出來!
㈦ 二戰後,為什麼印度還敢不顧國際規則瘋狂擴張領土
應該說,自打二戰結束以後,肆無忌憚地擴張領土、瓜分世界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而且同盟國簽署的《聯合國憲章》中明確規定:「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繫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就是說,不允許大國肆意吞並小國,小國間相互吞並,所以整個世界相對太平,領土格局的變化不像二戰前那樣大。然而,就是在二戰後,仍有一個國家不顧這些國際規則,不斷通過武力等手段公然進行領土擴張。這個國家就是我國的鄰國印度。
就這樣,在二戰之後,國際社會雖然有明確規則,但是印度仍然可以肆無忌憚地吞並鄰國領土,控制鄰國,甚至滅亡鄰國。而國際社會卻視而不見,無人過問。
㈧ 印度人為什麼總那麼自信,當地有怎樣的建築
印度位於南亞,是世界上人口唯一能與中國媲美的國家,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的發源地。無論是從人口、經濟、武裝力量各方面看,印度都是當之無愧的南亞第一“霸”主。但其“霸”主的背後,是什麼讓他有如此底氣?
總結:
明白以上幾點,再來看今天的印度。那股子自信簡直不可抵擋。當然啦!印度也不全是迷之自信的人,在印度還是有很多人在努力的糾正視角,想要踏踏實實的過日子的。
㈨ 印度被殖民二百多年,為啥會反過來感激殖民者
英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加持,英國迅速成長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全世界都有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一位國王說過,只要有陽光照射地方,就有英國管轄的土地。因此,英國才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 印度民族女英雄拉克希米·葩依
當然,上面的這些分析,只對印度適用,因為印度之前本來就是分裂的、落後的,一直沒有強大過。
而對於我們中國來說,列強的殖民,給當時我們中國的國民,則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為我們中國,以前一直是強大的、先進的,只不過近代出現了落後,但這短暫的落後,卻被西方列強瞅准了空檔,過來狠狠地踩了幾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