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佛陀八大勝地在哪裡
佛陀八大聖地是:
一、佛陀誕生的聖地【藍毗尼園 】
古印度之佛教遺址。為釋尊之誕生地。今為尼泊爾境內、靠近印度邊境不遠處,是善覺王為其夫人藍毗尼建造的花園。 藍毗尼,意譯花果等勝妙事具足、樂勝圓光、解脫處。
二、佛陀苦行證道的聖地【菩提迦耶】
位於印度比哈爾邦伽耶城南10公里的菩提迦耶(Bodhgaya),距印度東部最大城市加爾各答607公里,是佛祖釋迦牟尼悟道之處,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聖的地方。傳說當年悉達多王子拋妻別子,逾城出家,開始了追求真理的旅途。坐在一棵參天的菩提樹下發下宏願:不悟得大道,誓不起身。在5月的一個月圓之夜,悉達多王子在菩提樹下終於明白了生命的真相,成就佛果。
三、佛陀初轉法、侖的聖地【鹿野苑】
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ārānasī)以北約10公里處,是釋迦牟尼成佛後初轉法、侖處,原始佛教的最初僧團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四、佛陀成立比丘尼僧團的聖地【毘舍離】
佛陀弘法的另一主要地點是毗舍離。毗舍離是古代梨車毗部族的國名和首府名,今屬印度比哈爾邦,在佛陀時代是一座大城,現在卻是印度最貧困的地區。
五、佛陀講說《法華經》的聖地【靈鷲山】
靈鷲山,坐落在印度恆河平原、比哈爾邦那蘭陀和菩提伽耶之間,是印度佛教的聖地。靈鷲山山勢奇特非凡,峰巒眾多,周圍都是一馬平川,惟有此山以及跟前的幾座小山挺拔而立。正峰峰頂矗立著一塊岩石,形似鷲頭,故名靈鷲山。 山頂上有一座古平台,是當年佛祖與諸弟子結集和講經說法之地。相傳,如來曾在這里講過著名的《法華經》。
六、佛陀講說《阿彌陀經》的聖地【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遺址在印度境內拉布提河南岸的塞特馬赫特。始建於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第六年,是給獨孤長者和祇陀太子共同發心建造的,故稱為「祇樹給孤獨園」,和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一道並稱於佛教最早的兩大精舍。佛世尊在此居住約二十五年,宣講了許多著名的經典,如《楞嚴經》、《金剛經》、《阿彌陀經》、《勝鬘經》等。
七、佛陀為母說法返回人間的聖地【尚卡西亞】
位於印度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附近。佛陀當年上忉利天為佛母摩耶夫人宣說《地藏菩薩本願經》後重返人間時的聖地。
八、佛陀涅盤的聖地【拘屍那羅】
位於印度北方邦哥達拉克浦縣凱西以北約2.5公里的摩達孔瓦爾鎮,是佛教聖地之一。拘屍那羅,意為釋迦牟尼涅槃處。拘屍那迦為釋加牟尼圓寂地。這里也是佛陀生前最後度弟子須跋陀羅和涅槃後金剛力士放金剛杵處,以及八王分配佛舍利處。
❷ 在印度哪一個宗教信徒最多
當然是印度教信眾最多了。全印有約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
❸ 世界上佛教寺院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嗎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情調。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
佛教之都的建築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玉佛寺浮壇的牆上和寺四周的矮牆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米,被供奉在黃金製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國之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後,總理和全體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姻、生育、就業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裡祭拜祈禱。兩個人打賭起誓,也都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沐浴、更衣、更換頭飾。
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48.7米、高12.2米的巨大卧佛,佛全身包金,佔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樣大,比四層樓還要高。卧佛是泰國不和睦或不生育夫婦膜拜的偶像,這里經常能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的場面。金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500公斤重的純金大佛,它分為五個部件鑄造,再拼裝成為一個整體。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譽為「佛教之都」,而且事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里。
❹ 想了解一下印度關於佛教的聖地有哪些
菩提伽耶。佛陀成佛之地。有金剛菩提樹
鹿野苑。佛陀初說法地。有遺址
阿育王石柱。佛教鼎盛時期的代表。有遺址
雙樹間。佛陀涅槃地
靈鷲山說法台。佛陀多部大經的傳法地。並留有遺址
七葉石窟。佛陀涅槃後。五百羅漢在此集結佛經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❺ 印度佛教聖地有哪些,請問竹林精舍是佛教聖地之一嗎
去印度朝聖,佛陀聖跡有很多,而且有很多聖跡已經埋沒在歷史的塵封之中,眾生福慧淺薄,無緣再看到。現有的印度尼泊爾朝聖十八大聖跡線路,是根據蟬友圈創始人衲木錯,在多年的佛教朝聖體悟中,創新性地開辟了一條由順時針方向的佛陀朝聖線路。這條朝聖線路查閱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徵求許多國內外高僧大德的開示,這條朝聖路線成功地開辟,對於印度尼泊爾佛教朝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於圓滿朝聖佛陀,體味佛陀正法和修行具有重要意義。 1、出 生——藍毗尼園:2500多年前佛陀出生時的腳印和沐浴的聖池; 2、成 長——佛陀祖國迦毗羅衛國的遺址和佛陀舍利塔; 3、出家——拘屍那羅森林南丹格爾 4、成道——菩提伽耶:娑婆世界的中心,最堅硬的地方。苦行林,尼連禪河,賢劫千佛成道的金剛座、菩提樹,正覺塔和佛陀親自開光的25歲等身像,480多座佛塔群,全世界佛教徒最嚮往的地方。 5、初轉*輪——鹿野苑。佛陀三轉*輪地,為五比丘宣說了四聖諦、八正道,成立最早的佛教僧團。佛陀舍利塔和最庄嚴的阿育王石柱(印度國徽以此為標志)。 6、涅 槃——拘屍那羅。佛陀最後度弟子須跋陀羅和涅槃後金剛力士放金剛杵處,佛陀最後說法處,佛陀荼毗塔,佛陀涅盤塔,佛陀6.1米最為庄嚴之涅槃像,拘屍那羅八王分舍利之地,佛陀舍利塔,佛陀聖體停放七天供人天瞻仰之地。 7、竹林精舍——佛教第一座精舍,佛陀洗浴的聖池迦蘭陀池;在此宣說諸多經典,如《佛說般舟三昧經》等。 8、祇園精舍——佛教第二座精舍,《金剛經》、《佛說阿彌陀經》、《楞嚴經》、阿含部等經典均在此宣說佛陀宿舍-健陀俱提精舍,佛陀講經台,阿難菩提樹;央掘摩羅塔、給孤獨長老塔等。 9、西天靈山——靈鷲山。佛陀講成佛之經典《法華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大般若經》等重要經典之靈鷲凈土,佛陀依然在此講經說法;隋朝時,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至「葯王菩薩本事品」時,忽入定中,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10、降凡處——桑克希亞。佛陀上忉利天為母說法後(《地藏經》)乘金色天梯降凡處,帝釋天、大梵天陪伴左右;佛教第一尊佛像產生之地;曲女城大法會玄奘大師辨經處。 11、神變處——吠舍離。(廣嚴大城靈塔中,如來思念壽量處)佛陀在廣嚴城外示現神通降服96種外道,佛陀預告涅槃處,佛陀舍利塔,阿難尊者舍利塔,首位比丘尼出家地,維摩詰大士故居,第二次經典結集之地。 12、世界佛教中心——那爛陀大學,蓮花生大士、寂天菩薩、玄奘大師等高僧大德曾在此參學講經。舍利弗尊者舍利塔;玄奘法師求學、辯經弘法地;規模宏大的佛教遺址。 13、玄奘大師紀念館——玄奘大師頭蓋骨舍利、佛陀腳印(千幅輪)、妙法蓮華經血經。 14、經典結集——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之七葉窟,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之山洞。七葉窟---第一次佛經結集處及阿難開悟處 15、雞足山——祖師迦葉尊者入定在此山中,等候彌勒菩薩下生傳授佛陀衣缽。 16、恆河——最古老的的城市瓦拉納西(6000多年歷史),觀賞世界最美麗的日出—恆河日出,迎請佛教最重要的聖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恆河沙(金剛沙),印度教沐浴與焰口聖地 17、世界八大奇跡之泰姬陵、紅城堡(印度三大紅堡之一),建築博物館。泰姬陵及阿格拉紅城堡 18、印度首都德里,朝聖藏於印度國家博物館佛陀舍利。遊走於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印度首都、各大城市與農村,深入了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今昔,全方位體驗印度古今宗教、文化等各領域。真實感受真正的印度。 蟬友圈每年9月到次年4月組織專業印度朝聖。
❻ 印度有哪些佛教聖地
去印度朝聖,佛陀聖跡有很多,而且有很多聖跡已經埋沒在歷史的塵封之中,眾生福慧淺薄,無緣再看到。現有的印度尼泊爾朝聖十八大聖跡線路,是根據蟬友圈創始人衲木錯,在多年的佛教朝聖體悟中,創新性地開辟了一條由順時針方向的佛陀朝聖線路。這條朝聖線路查閱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徵求許多國內外高僧大德的開示,這條朝聖路線成功地開辟,對於印度尼泊爾佛教朝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於圓滿朝聖佛陀,體味佛陀正法和修行具有重要意義。
1、出 生——藍毗尼園:2500多年前佛陀出生時的腳印和沐浴的聖池;
2、成 長——佛陀祖國迦毗羅衛國的遺址和佛陀舍利塔;
3、出家——拘屍那羅森林南丹格爾
4、成道——菩提伽耶:娑婆世界的中心,最堅硬的地方。苦行林,尼連禪河,賢劫千佛成道的金剛座、菩提樹,正覺塔和佛陀親自開光的25歲等身像,480多座佛塔群,全世界佛教徒最嚮往的地方。
5、初轉*輪——鹿野苑。佛陀三轉*輪地,為五比丘宣說了四聖諦、八正道,成立最早的佛教僧團。佛陀舍利塔和最庄嚴的阿育王石柱(印度國徽以此為標志)。
6、涅 槃——拘屍那羅。佛陀最後度弟子須跋陀羅和涅槃後金剛力士放金剛杵處,佛陀最後說法處,佛陀荼毗塔,佛陀涅盤塔,佛陀6.1米最為庄嚴之涅槃像,拘屍那羅八王分舍利之地,佛陀舍利塔,佛陀聖體停放七天供人天瞻仰之地。
7、竹林精舍——佛教第一座精舍,佛陀洗浴的聖池迦蘭陀池;在此宣說諸多經典,如《佛說般舟三昧經》等。
8、祇園精舍——佛教第二座精舍,《金剛經》、《佛說阿彌陀經》、《楞嚴經》、阿含部等經典均在此宣說佛陀宿舍-健陀俱提精舍,佛陀講經台,阿難菩提樹;央掘摩羅塔、給孤獨長老塔等。
9、西天靈山——靈鷲山。佛陀講成佛之經典《法華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大般若經》等重要經典之靈鷲凈土,佛陀依然在此講經說法;隋朝時,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至「葯王菩薩本事品」時,忽入定中,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10、降凡處——桑克希亞。佛陀上忉利天為母說法後(《地藏經》)乘金色天梯降凡處,帝釋天、大梵天陪伴左右;佛教第一尊佛像產生之地;曲女城大法會玄奘大師辨經處。
11、神變處——吠舍離。(廣嚴大城靈塔中,如來思念壽量處)佛陀在廣嚴城外示現神通降服96種外道,佛陀預告涅槃處,佛陀舍利塔,阿難尊者舍利塔,首位比丘尼出家地,維摩詰大士故居,第二次經典結集之地。
12、世界佛教中心——那爛陀大學,蓮花生大士、寂天菩薩、玄奘大師等高僧大德曾在此參學講經。舍利弗尊者舍利塔;玄奘法師求學、辯經弘法地;規模宏大的佛教遺址。
13、玄奘大師紀念館——玄奘大師頭蓋骨舍利、佛陀腳印(千幅輪)、妙法蓮華經血經。
14、經典結集——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之七葉窟,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之山洞。
七葉窟---第一次佛經結集處及阿難開悟處
15、雞足山——祖師迦葉尊者入定在此山中,等候彌勒菩薩下生傳授佛陀衣缽。
16、恆河——最古老的的城市瓦拉納西(6000多年歷史),觀賞世界最美麗的日出—恆河日出,迎請佛教最重要的聖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恆河沙(金剛沙),印度教沐浴與焰口聖地
17、世界八大奇跡之泰姬陵、紅城堡(印度三大紅堡之一),建築博物館。
泰姬陵及阿格拉紅城堡
18、印度首都德里,朝聖藏於印度國家博物館佛陀舍利。遊走於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印度首都、各大城市與農村,深入了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今昔,全方位體驗印度古今宗教、文化等各領域。真實感受真正的印度。
蟬友圈每年9月到次年4月組織專業印度朝聖。
❼ 印度四大佛教聖地是
古佛經中記載的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五台山、尼泊爾藍毗尼園、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印度拘屍那迦。
❽ 佛教在印度哪裡地方可以找到呢
印度沒有佛教啊。印度信仰的最大宗教,是印度教。
有許多人誤認為:印度信佛教。其實,
不但印度不信佛教,反而印度沒有佛教。
這很可能是因為:西遊記看多了。而不讀地理。
最大的佛教國家,是中國。
某版本的地理書說:「最大的佛教國家,是泰國」。這可能不是指信徒的數量,
而是指,信徒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
雖然佛教在中國,人口比例很低,但按照信徒數量來看,
仍然是最大的佛教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