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購買了什麼新武器

印度購買了什麼新武器

發布時間:2022-07-14 01:37:26

Ⅰ 印度為什麼能買到那麼多世界上先進的軍事裝備

眾所周知,印度幾十年來一直是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大買家」。該國通過從多個不同渠道引進裝備,成功武裝了一支員額超過百萬、裝備有3000餘輛主戰坦克、100多艘各型艦船、700餘架作戰飛機的軍事力量,這種規模的國防軍在世界上並不多見。而憑借這些「雜七雜八」且很難認為形成系統的武器裝備,印度軍隊自印度建國以來竟然先後經歷了歷次印巴戰爭、中印邊境軍事沖突和多次反恐作戰行動,雖然印度軍隊本身的表現實在難以恭維但期間各類武器裝備的表現尚算正常,除印度國產武器一直處於「拉後腿」的地位以外基本上很少出現因武器裝備性能問題導致的重大軍事失敗(除對印自衛反擊戰外),這種情況實屬世界罕見。印度國防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保障實現印度「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爭當世界『一等強國』」。1998年5月,印度連續進行了5次核試驗,從而成為事實上的核國家。

總體上,印軍蘇式裝備為主,美式裝備為輔,歐洲裝備也不少。原因自然是他跟這些國家關系都不錯。印度是南亞地區的霸主,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當今美俄中三強對其競相拉攏,可見一斑。而且當年中印邊境戰爭時正值中蘇交惡,蘇聯對其在軍事上的援助,也始於此。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繼續與印度保持良好關系,也是擔心一度完全倒向美國,使俄在南亞的多年來的戰略利益,化為泡影。另一方面印度是俄武器的最大出口國,對俄經濟的影響也不可小視,從這方面來講,俄印關系也非常緊密。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軍備市場之一,在西方國家眼裡就是一塊肥肉,不忍心失去這個賺取暴利的機會成為他們的基本共識。為此西方國家願意拿出一些先進裝備出口到印度。總體而言,印度能夠從全世界買來各種先進裝備是以上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Ⅱ 印度用什麼武器對抗中國

近日,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非法越界進入中國境內,嚴重破壞了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更有印度媒體報道,近年來,印度正在逐步往中印邊境增加軍力部署,針對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印度究竟都往中印邊境部署了哪些新型武器?憑借著這些武器印度就能對付中國了嗎?我們不妨來看看印度在中國周邊部署了哪些武器,其中最近印度將它的蘇30MKI戰斗機,放在了中國邊境附近地區。

印度想要一個新的輕型坦克,大約22噸左右。這也意味著新德里未來的坦克應該足夠輕到可以印度空軍的Il-76MD、C-17和C-130J運輸機來運輸。但是用降落傘來空投有可能仍然過重了。

印度陸軍也想要讓自己的新型坦克能夠在海拔3,000以上的地區運作,通過主炮和反坦克導彈能夠打擊2,000米之外的目標。

Ⅲ 印度大肆購買戰斗機,到底有何目的

印度又買新的戰斗機了,看來以後印度空軍不僅僅只摔米格21和幻影了。雖然這樣說不合適,但是我個人覺得,印度空軍此次購買戰斗機,原因很簡單。首先就是替代老舊的幻影戰斗機。其次就是強化自己的空軍力量。最後就是對周邊國家進行震懾。

最後就是對周邊國家進行震懾。如果嚴格的來說,巴基斯坦主力戰機還是F-16,而印度此次購買的陣風在先進性上還是要超過巴基斯坦裝備的F-16。畢竟巴方的F-16是block50/52批次的,時間已經比較長了。而對帶巴基斯坦裝備的幻影系列戰斗機,更是擁有代差優勢。所以印度這個舉動,最終針對的還是周邊國家。

Ⅳ 印度為什麼要花費巨資購買法國陣風戰斗機呢

買戰斗機是為了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事實上印度每年都會向西方國家購買軍事裝備而西方國家還是很樂意的出售軍事 裝備的。印度作為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國家還是在發展程度上還是有一定的潛力的。印度的經濟最近幾年的發展還是很快的,但是軍事實力依舊很強大。


法國的戰斗機還是很厲害的,在世界上戰斗機的排名中還是很靠前的所以印度此次的購買還是很有意義的,印度通過此次的購買不僅僅增加了軍事實力還向世界發布了自己的實力。

Ⅳ 印度每年花費百億美元采購先進武器,他們是怎麼付款的

印度軍方的貪污腐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長期以來印度都有高於市場價買武器的傳統,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部分印度軍方官員犧牲國家利益換取外國向個人提供的賄賂。無論這種說法在多大程度上是事實,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新德里方面進行軍購,印度軍方或多或少地能夠從中獲取利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軍方花錢大手大腳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最近的一個多月來,印度和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以色列等都在進行軍售交易,有的是已有交易被印度催交,有的則是被追加甚至新增軍售交易。印度已然顯示出濃烈的對武器裝備的渴求,資金問題基本已被印度軍方所忽略。

隨之而來的後果,自然是武器裝備的價格上漲。雖然印度在其他軍售項目上的花費具體是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光從和俄羅斯的戰斗機交易來看,印度就在當冤大頭。之前的消息顯示印度會花費7.8億美元,購買俄羅斯庫存中的12架蘇-30MKI以及21架米格-29,這個價格看起來非常便宜。

但是現在,對21架米格-29的購買以及對59架米格-29的升級,就需要9.84億美元,而僅僅是對12架蘇-30MKI的購買,資金就超過14.2億美元,這遠遠超出了印度軍方之前的總計7.8億美元的說法。有理由認為,印度軍方現在正藉助緊張局勢,對國內進行恐嚇,稱亂要求新德里方面提供更多的資金來進行軍購。

提供的資金能讓印度軍隊增加多少實力還很難說,短期內恐怕更是沒有太大影響,但實打實的影響是,印度軍方的錢包絕對是鼓起來了。考慮到印度軍方劣跡斑斑的貪腐問題,這一次局勢的意外緊張,恐怕會讓印度軍隊的官員們感到高興,因為賺錢的機會真的來了。

Ⅵ 印度再次購買美國的軍事裝備,印度這是拋棄俄羅斯了么

提起俄羅斯和印度,我們總是能想起一句話,那就是一個敢坑,一個敢被坑。俄羅斯人做生意不厚道這是世人皆知的,而印度人沒心眼也是世人皆知的。不過印度這段時間問俄羅斯買武器買的少了,難道印度回過味來了?我個人覺得並不是這個樣子。而是美國對於印度開始看重了。

所以總的來說,印度絕對沒有拋棄俄羅斯的意思。相反,印度還對俄羅斯非常的依賴,畢竟航空母艦還得俄羅斯人去修。

Ⅶ 俄蘇57戰機將於今年服役,印度又開始下手了,只因買不到F35嗎

印度因為買不到F35,所以就購買了俄羅斯的戰機。對於戰斗機的追求,印度是非常的狂熱的這些最新先進技術的戰斗機可以很好提升印度的國防實力。而且印度憑借著自己的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並不能研製出這么先進的戰斗機。

對於印度來說,雖然這幾年軍事實力發展的很快,但是實現自主產權,自主技術來生產的軍事武器並不多。但是印度還是積極的購買先進的軍事武器,並學習先進的技術來促進自己國家的發展。

Ⅷ 印度軍隊突然要買8000枚導彈准備去幹啥

俄羅斯看不下去了,印度軍隊突然要買8000枚導彈准備去幹啥?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正計劃從俄羅斯之外的國家引進新的武器設備。根據近期達成的協議,中東國家以色列將向印度提供8000枚適用於山地作戰的「長釘」單兵反坦克導彈。盡管俄羅斯目前仍然是印度最主要的武器采購來源,但是以色列現在也已經成為印度的主要武器供應國家之一,其地位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

資料圖:印度采購的俄制反潛機

印度之所以必須依賴外購裝備,主要是因為印度自己的國防工業不發達,許多裝備無法自己研發,但是使用萬國牌裝備的弊端就在於必須看人家眼色,而且采購成本非常高。印度當初購買一艘俄制二手航母「超日王」號就花了幾十億美金,而且還被俄羅斯拖延了很多年。而現在的五代機發展項目T-50也是如此,印度已經為這一項目投入很多資金了,但是俄羅斯仍然沒有說什麼時候會把T-50造出來。

Ⅸ 聞聯播曝光兩款新武器是什麼

昨天(23日),是中國海軍建軍69周年。先

4月15日的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火箭軍在某導彈旅組織新型號導彈武器裝備授裝接裝儀式,標志著這個導彈旅由組建擴編、試裝試用,轉入全面形成作戰能力的新階段。

「它核常兼備,可實施快速核反擊,能對陸上重要目標和海上大中型艦船實施常規中遠程精確打擊。」央視的描述雖然沒有明確導彈型號,但對比之前的信息,不少專家和網友認為,這就是東風-26彈道導彈。

第二天,也就是4月16日,新聞聯播再次曝光,空軍新型戰機殲-10C開始擔負戰斗值班任務。「殲-10C是第三代改進型超音速多用途戰機,配裝先進航電系統及多型先進機載武器,具備中近距制空和對地面、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甚至有媒體評價其為「最強三代戰機」。

世界唯一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實際上,此次並非這兩款武器的首次亮相。

比如東風-26彈道導彈,就曾在2015年、2017年的兩次大規模閱兵式中公開亮相。只是在2015年,東風-26還屬於試驗性服役。經過兩年試用,它已經完全具備了戰鬥力,正式加入現役部隊。

有專家稱,該型導彈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中遠程彈道導彈。這也是我軍第二款具備可以打擊水面大型艦船能力的彈道導彈,相比於它的「前輩」東風-21D,有媒體指出東風-26的精度大大提高。

軍事評論員宋忠平透露,擁有能打航母的彈道導彈,世界范圍內,中國還是獨一份。「伊朗雖然也搞過一個類似的名為『波斯灣彈道導彈打水面艦艇』的計劃,但相比而言那屬於戰術導彈,而且只進行過一次試驗,效果未必可靠。」

這項中國獨家的反介入裝備有什麼過人之處,以至於軍迷稱其為中國在海戰中的「殺手鐧」?

「東風-26的外號確實叫做『航母殺手』,但完整的表述應該是反大中型水面艦艇的彈道導彈。也就是說除了航母,巡洋艦、兩棲攻擊艦以及一些大型輔助軍用船隻都在其打擊范圍內。」宋忠平解釋稱,彈道導彈的發射方式決定了其相比巡航導彈,在末段打擊過程中速度要快得多。

另外,其彈頭再入大氣層後將採用近乎垂直的角度攻擊目標,這樣的角度更為刁鑽,敵方更難防禦。「再加上打擊移動目標一定會具備的末段變軌、規避能力,這種綜合突防能力將讓防空系統防不勝防,對航母等水面艦艇威脅很大。」

政知見還注意到,在軍迷口中,東風-26還有一個「關島快遞」的外號,這是因為它的射程達3000-4000公里,足以覆蓋日本和關島,且所具備的末段突防能力不光是攻擊水面大型艦艇的一把好手,對於陸地目標更不在話下。

殲10家族最新成員

宋忠平告訴政知見,目前殲-10C可以稱得上是一款三代半戰機。這句評價透露出這款殲10家族最新改進型戰機的技術水平。

相比殲-10B,殲-10C的外形變化並不大。

去年亮相後,軍事專家傅前哨曾做客央視解讀稱,從殲-10B便開始採用的「蚌」式進氣道設計,可以讓其隱身能力大增。「其正面和斜前方的雷達反射面積,甚至可以媲美四代戰機。」傅前哨表示,殲-10家族戰機的氣動外形幾乎挖掘至最佳,殲-10C的改進更多是在內里。

宋忠平稱,殲-10C換裝了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整個航電系統、飛控系統也進行了較大的更新,整體的機動性能相比此前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通過不斷優化,這個最新的改進型將成為未來中國殲-10的標准版本。」

宋忠平分析認為,與台灣地區空軍所裝備的幻影2000、F-16以及自研的IDF戰機這些三代機相比,不斷更新和完善的殲-10C都具有壓倒性優勢。

殲-10C VS 蘇-30MKI

此外,也有專家表示,殲-10C這款最強三代機在空中纏斗中甚至不輸美軍現役最強的F-22。雖然無從求證,但政知見發現,它曾與俄制蘇-30MKI較量過。

傅前哨做客深圳衛視時表示,殲-10C列裝不久後便赴高原地區駐訓,這是新戰機列裝後通行的訓練方式,出於不同氣候條件下的實戰化考慮。

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欄目還披露,西南某師飛行員駕駛殲-10C執行巡邏任務時,曾遭遇某國蘇-30MKI戰機雷達挑釁性照射,但兩架殲-10C戰機最終成功反鎖定蘇-30MKI並將其驅離。

政知見查閱了資料,蘇-30MKI是俄制蘇-30戰斗轟炸機的出口型,而「I」意指印度。

雖然我國也進口了蘇-30戰機,但印度購買的型號更為先進,裝備有俄制推力矢量發動機,能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機動動作,這些「特殊能力」並非為了花哨,而是可以讓蘇-30MKI在空戰中具備巨大格鬥優勢。

日軍實戰能力開始落後中國

在這樣一個特殊階段,相繼公布兩款武器裝備讓外界有著不少的聯想。不過,宋忠平並不認為接連公布新型武器是為了專門震懾台灣地區或者美國,「應該正常的來看待這個問題。」

他告訴政知見,武器研發到一定程度就要列裝,成功列裝後,服役的基本信息對外公布,是武器裝備研製的一個正常流程,所以武器裝備的曝光或對外公布不能解讀為有所指向、針對。

「以前冷戰時候的想法是這樣的,研製一款武器就是針對誰。但現在,我們研製任何一款武器裝備,都不針對第三方。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對方對中國構成了威脅,那麼我們有這種可以反制的武器就很重要。」

那麼,中國現在是否具備了可以遏制美日干涉台海的裝備和能力?宋忠平給出了肯定回答。且日本雖然技術儲備很強,實際戰鬥力和解放軍相比已經開始有差距,中國最需要考慮研究的還是美軍。

「目前來看,中國當然具備區域拒止的能力,比如東風-26,它能給予美國航空母艦戰斗群有效威脅,使其遠離台海、遠離中國核心利益區域。但這種能力還需要繼續強化。」(註:區域拒止或者叫反介入能力,是指為應對突發事件,在劃定的禁區內限制或阻止第三方外部勢力介入干預的能力)

除了上述兩款武器,最讓廣大軍迷期待的國產航母也有了新進展。「這兩天有信息曝光出來航母的煙囪已經開始冒煙,說明其自身的動力系統已經開機,這可以被視為海試前的一項標志性工作。」宋忠平說。

待今年底,航母交付部隊開始試驗性服役,中國就形成了名副其實的雙航母戰斗群。預計到2020年,新型國產航母就能形成現實、完整的戰鬥力。

內容來自網易新聞

閱讀全文

與印度購買了什麼新武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人喜歡中國什麼青菜 瀏覽:303
想做燕窩生意印尼哪裡有 瀏覽:381
煮熟的義大利面什麼顏色 瀏覽:989
螺旋義大利面怎麼炒好吃竅門 瀏覽:920
汽車為什麼出口不到越南 瀏覽:975
甘肅人在伊朗干什麼工作 瀏覽:333
去伊朗女人准備什麼 瀏覽:188
伊朗有多少國家支持 瀏覽:958
中國四大名面是什麼 瀏覽:930
英國陸地怎麼畫 瀏覽:400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生論文什麼時間交 瀏覽:993
伊斯蘭自由大學在伊朗怎麼樣 瀏覽:392
中俄為什麼不向伊朗賣武器 瀏覽:886
北斗導航和伊朗導彈哪個好用 瀏覽:460
cj物流在中國哪些港口 瀏覽:715
印尼人用什麼軟體復仇者聯盟 瀏覽:80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9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9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
伊朗擊落的客機上都是什麼人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