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疆喀什莎車縣到印度邊境有多少公里
200公里。
阿克賽欽地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西藏兩自治區與印度的邊界西段,屬於主權爭議地區。中國方面擁有實際控制權,並稱這里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絕大部分屬於新疆和田地區管轄,南部很小一部分屬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管轄。孔繁森去世前經過此地區。
印度方面則認為此地屬於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阿克賽欽地區總面積42685平方公里,其中爭議地區約3萬平方公里。
(1)扎達縣離印度有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西段爭議地區:3.35萬平方公里
中印邊界從來沒有得到兩國政府承認的條約,這使得邊界爭端的解決更加困難和復雜。作為新疆唯一的高速公路,在這一地區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既然中國和印度已經就尊重彼此獲得的領土達成共識,該地區再次發生領土爭端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2. 從印度到西藏扎達縣波林(過庫山)的公路有關口么
必須有
3. 印度南北距離多少公里
印度從北到南全長3,214公里。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6度44分至35度30分、東經68度7分至97度25分之間。印度是世界第七大國,總面積317萬平方公里。印度從北到南全長3,214公里,從東到西全長2,993公里,印度半島亦是南亞的主體。
印度地理是多樣的:從雪山山脈到沙漠,從平原到雨林,從丘陵到高原,風光應有盡有。印度囊括了位於印度板塊的印度次大陸的絕大部分,以及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的偏北部分。印度擁有海岸線7000多公里,其中大多數位於亞洲南部半島,伸入印度洋。
肥沃的恆河平原覆蓋了印度北部、中部和東部的絕大部分。而德干高原佔了印度南部的絕大部分。印度西部是塔爾沙漠,這是一個岩石和沙塵的混合沙漠。
印度的東部和東北部邊境線涵蓋了喜馬拉雅山脈。由於與巴基斯坦的領土糾紛,印度的最高點存在爭議。按照印度的說法,其最高點(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是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印度無爭議的最高點是干城章嘉峰,海拔8598米。
氣候特徵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
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4. 中國西藏和印度的邊境線有多長
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分為東、中、西三段。
雙方爭議地區面積共約125,000平方公里,其中東段約90,000平方公里,中段約2,000平方公里,西段約33,000平方公里。
1、東段: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佔領。中印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
印度地圖已經將其作為它的正式、合法邊界,並於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同時向該地區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多兩倍。
2、中段,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佔領。
3、在西段,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中國的阿克賽欽地區(中國不承認爭議)。巴里加斯地區部分由印度佔領,其餘控制在中國手中。
另外,根據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二國政府達成的《中巴關於中國新疆和由巴實際控制其防務的各個地區相接壤的邊界的協定》,巴方承認在中國劃歸新疆、巴方劃歸巴控克什米爾的部分地區(喀喇昆侖走廊)主權屬於中國。
(4)扎達縣離印度有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產生原因:
1962年中印戰爭中,印軍遭到重創,但是當中國軍隊撤軍後印軍既開始在東段繼續向麥克馬洪線挺進,到1963年開春後中印兩軍重新在麥線附近形成對峙。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共和國政府認為根據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發展長期睦鄰關系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於一九九三年九月七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共和國政府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
2013年,印度一直對這兩片中國控制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但中國政府聲稱對西段不存在領土爭端。
5. 札達縣和哪個國家交接
札達縣和印度接壤。札達縣位於西藏自治區西部、象泉河流域,為該區邊境縣之一。
6. 札達縣接壤國有哪些
札達縣地處西藏自治區西部,西接印度喜瑪偕爾邦,南鄰印度旁遮普邦,北為克什米爾地區,北、東北是日土、噶爾縣,東連普蘭縣。縣駐地托頂村位於阿里地區行署駐地獅泉河鎮南115公里。
7. 札達縣的地理環境
札達縣地處西藏自治區西部,西接印度喜瑪偕爾邦,南鄰印度旁遮普邦,北為克什米爾地區,北、東北是日土、噶爾縣,東連普蘭縣。縣駐地托頂村位於阿里地區行署駐地獅泉河鎮南115公里。
境內有大小河流14條,其中阿里地區的第二條大河象泉河橫穿縣境。象泉河在岡底斯山脈主峰崗仁布欽西北坡,有一泉口,形狀如大象卷水,人們把從這里流出的河稱為象泉河。
象泉河(藏語中稱為「朗欽藏布」),源於崗仁布欽峰西側,位於崗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是流入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的一條源河,也是是印度蘇特里日河的源頭,面積22760平方公里。進入札達,便會看到象泉河環繞著兩岸土林。象泉河從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中間向西北方流去,經過阿里的扎達縣,流過印度國境,注入印度洋。 農業上,2008年上半年共播種農作物面積7500.34畝,其中:糧食作物6040.1畝,經濟作物685.9畝,飼料作物774.34畝,糧、經、飼比例進一步調整到80.5:9.1:10.4。推廣良種5370.9畝,良種覆蓋率達到71.6%。牧業上,全縣各類牲畜存欄量171287頭(只、匹),其中適齡母畜63740頭(只、匹);成畜死亡率控制在了3.3%以內,幼畜成活率達到87%以上,牲畜總增率達34.3%。加大牲畜疫病防控力度,疫苗注射率達到100%。截止目前,全縣牧業生產形勢總體狀況良好。
依託托林鎮蔬菜種植基地,引進內地3名技術人員搞示範,推廣實用科技抓培訓,填補了蔬菜業發展的多項空白。2008年共扶持蔬菜種植專業戶20戶,瓜果生產專業戶44戶。預計全年生產蔬菜12噸,創收15萬元;生產水果38噸,創收20萬元。加強林業綠化工作,完成縣城周邊生態造林二期工程588畝、植樹7萬余株,實施退耕還林苗木補植補栽5.3萬株。 突破發展旅遊業,全力向上匯報、銜接,爭取古格王國遺址維修項目在年內開工實施;認真與珠穆朗瑪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洽談,引進資金,合作開發土林旅遊景區;實施土林國家地質公園二期工程,收費站建設進展順利;積極謀劃札達賓館項目,投資500萬元力爭在年內完成主體建築,從根本上解決旅遊接待能力差問題。另外,投資646萬元加大縣城干線道路建設,不斷完善市政功能,為旅遊業發展提供硬體支撐。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27人(次),僅創收2.5萬元。選派24名青年到地區參加保安、餐飲服務培訓;利用縣職業技術學校,對37名學員開展拖拉機維修、木工、泥瓦工等技能培訓;藉助3名內地蔬菜種植能手,對農牧技術人員和農牧民進行種菜技術培訓,累計培訓450人(次)。通過積極培訓,有效轉變了傳統勞務輸出方式,實現了勞動者就業崗位增多和勞務輸出效益提高的「雙跨越」。2008年上半年,扎達縣勞務輸出共創收128.29萬元,完成了2008年計劃任務的85.5%。
8. 阿里扎達縣離印度有多少公里
我國與印度中段邊境爭議區,全部位於札達縣境內。
桑、蔥莎、波林三多爭議區1451平方公里,是中印中段邊境爭議區里最大的一塊,屬於我國西藏札達縣托林鎮波林村,實際上現在被印度人劃歸北阿坎德邦北卡什縣管轄。
如果說與印度的距離,這2個地方是接壤的。
另外:樓主寫錯一個字,阿里札達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