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國土上分布有什麼山
(1)印度大部分國土位於五帶中的熱帶,其判斷依據是大部分國土位於10°N和23.5°N之間;(2)孟買和加爾各答分別是印度最大的棉紡織穿定扁剮壯溉憋稅鉑粳中心和麻紡織中心,它們發展紡織工業共同的有利條件是靠近原料產地;(3)印度半島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由於西南季風的不穩定,印度水旱災害頻繁;(4)印度和中國都是世界人口大國,因此一直把增加糧食生產放在農業生產的重要位置,為防禦自然災害,提高糧食產量,印度採取的措施有修築水利工程,推廣先進的耕作技術和良種等.故答案為:(1)熱;大部分國土位於10°N和23.5°N之間;(2)靠近原料產地;(3)熱帶季風氣候;西南;水旱;(4)人口;修築水利工程.
⑵ 印度和孟加拉國北部的山脈叫什麼
印度和孟加拉國北部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
⑶ 印度地形:北面是什麼山,中間是什麼平原,南面是什麼高原。境內主要的河流是什
印度地形北面喜馬拉雅山,中間恆河平原,南面德干高原,境內主要的河流是恆河
⑷ 印度位於南亞什麼山以南
喜馬拉雅山麓 ,印度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南亞次大陸上
⑸ 印度西北部是什麼山地
印度地形上,大致分為3個區域:
北部山地:為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海拔5500~6000米,印度和尼泊爾邊境上的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為印度最高峰。南側的小喜馬拉雅山脈、西瓦利克山脈,海拔分別為2000~3000米、60~1500米,自北向南呈階梯狀遞降,直抵印度大平原。
中部平原:是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沖積成的中央平原。東西長2000多公里,南北寬240~500公里,平均海拔100~200米,是世界著名大平原之一。分兩部分,東部為恆河平原,地勢低平,是印度文化的發源地。西部為印度河平原的一部分,大部分為沙漠覆蓋。
南部高原:以德干高原為主體,從西南向東北緩傾,北起恆河平原南緣,南至半島南端,南北延伸達1500公里,海拔1000~1500米,為一久經侵蝕的古陸塊。由於長期侵蝕,高原地面多呈現桌狀山、平頂山,高度在300~800米之間。曾經發生多次升降、斷裂,形成許多地壘和地溝。西高止山脈,東坡緩傾,西坡陡峭,逼近阿拉伯海,沿岸平直(馬拉巴爾海岸)。東高止山脈,是斷續延伸的低丘,沿孟加拉灣的海岸平原寬約100公里,多沙質海岸、沼澤(科羅曼德爾海岸)。
⑹ 印度的地理有什麼山
在中印度,有個靈鷲山,是當年釋迦牟尼修行的地方。但是印度鷲峰山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樣子?一座不算很青的青山;當年佛祖修行的住所,佛教稱為精舍,不過僅僅相當於我們常見的旅遊景點半山腰上的一個觀景台。就是這因為有了佛,這座山在中國就成了億萬佛教徒們夢寐以求的嚮往之地。玄奘在印度也拜訪了這個地方。
⑺ 印度地處什麼山脈和什麼洋之間東臨什麼海西臨什麼海
印度處於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洋之間,東臨阿拉伯海西臨安達曼海。
⑻ 印度的地形地勢特徵是什麼
印度的地形特點:北部(喜馬拉雅 )山地,中部(中央平原 )平原,南部(德干 )高原。氣候以(季風 )氣候為主,特點(冬季吹東北季風,少雨 )( 夏季吹西南季風,濕潤多雨),該氣候除了這里分布外,還在(中南 )半島上分布
1、印度位於亞洲南部,中國西南面,是一個世界文明古國。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耕地面積為亞洲第一。印度人口增長過快,目前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地形分布特點:北部為喜馬拉雅山地,中部為恆河平原,南部為德干高原。
3、印度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量受夏季風影響,極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
4、印度由於推行『綠色革命』,糧食自給有餘。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和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和恆河平原,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
印度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印度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這種氣候分為旱季和雨季.夏天是,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轉變為西南風,由印度洋吹向印度大陸,因此帶來了大量濕潤的氣流,形成降雨.旱季時,吹來自亞歐大陸東部東北風,氣流寒冷乾燥,因此形成旱季.在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也分布這種氣候.
⑼ 印度北部是什麼山脈
印度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⑽ 印度三大地形區是什麼
印度主要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是喜馬拉雅山,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印度的地形大體可從北向南分為3段,北段是山川地區,大約占據了國內領土的25%,中段是印度河—恆河平原,面積159.6萬平方公里,占據了總面積的40%左右,而再往南就是德干高原了,這部分地形佔了35%左右。
印度的位置優勢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擁有整個印度半島。而印度半島處於北印度洋的核心位置,如同一個大錐子直插印度洋,只要控制了印度半島,就能控制印度洋的核心,影響整個印度洋周邊地區。如此巨大的地緣優勢,也是當年英國不肯放棄英屬印度的原因之一,如果擁有了印度,還能進軍中亞和中東,海上勢力更是能直插東南亞。
所以全球性的大國,都不可能放棄對這一地區的施加影響力,而印度也成為國際政治博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另外印度也靠著特殊的地緣優勢,與西方國家合作,獲得很多西方國家的先進武器和技術,這都是好的地緣位置給印度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