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牛奶做的菜 牛奶能做什麼菜
牛奶無論在中餐還是西餐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主要起著:乳化而食物的改善口感、提升食物口感的層次等作用。我主要做西餐比較多,先說說西餐中牛奶的用法吧。
1.對於所有的貝類
使用牛奶讓浸泡蛤蜊等貝類,可以讓它吐沙,這種方法比傳統用鹽和金屬器具讓它吐沙更好,不會產生異味、不會控制不好做餐時的鹽分,而且是蛤蜊口感更軟嫩。
做菜的時候用也是一樣,貝類的海鮮湯都用到牛奶,加上黃油和芹菜等,讓蛤蜊等貝類的口感更加軟滑,而且提升風味層次。
2.法式鵝肝
法國人傳統做鵝肝的方法,都是要頭一天將鵝肝浸泡在牛奶中一個晚上。
這樣做可以祛除鵝肝的腥味,同時也可以讓鵝肝口感更軟嫩入口。
法國人除了喜歡用牛奶泡鵝肝,傳統法餐中對肉類的處理都喜歡用牛奶去清洗,目的跟鵝肝一樣:去腥,乳化,嫩滑。
比如在做傳統的 Pate 的時候。
3.義大利傳統經典菜式:藏紅花燉牛膝
牛奶的使用讓牛膝更加軟嫩
4.咖喱:以日式咖喱為主
大家都知道,東南亞和南印度的咖喱以椰漿來濃稠醬汁和平衡辛辣,那不產椰子的北印和日本這些喜歡吃咖喱的國家,喜歡用牛奶來增稠和增強潤滑的口感和平衡辣味
5.龍蝦跟牛奶也是密不可分的好朋友:無論是製作前用牛奶浸泡還是製作的時候使用:從 常見的主菜到 頭盤Tartare 、Carpaccio
最後告訴大家,蔬菜也可以使用牛奶來提升口感
比如,洋薊
將處理好的洋薊在牛奶中泡一天,再跟小甘蔥、百里香等香草一起用錫紙包上腌一個晚上,再烤制食用,洋薊口感會非常鮮嫩,口感層次非常豐富。
好了,最後說一說我們中餐。
傳統大菜」古八珍「之一:奶汁燉豹胎(很殘忍,我們看看就好...)
要用牛奶把豹胎泡上兩天
傳統大菜」古八珍「之二:奶汁煨熊掌(繼續殘忍...)
熊掌的瘦肉部分纖維比較粗,以前的有錢人,一般吃熊掌只喝湯,廚子們覺得太可惜,用牛奶煨,可以讓熊掌瘦肉部分的纖維更加細嫩。
最最最後~~~~炸油條,把牛奶活到面里,不用放蘇打就可以炸出油條
② 炒牛奶是如何做的,怎樣做的最好吃呢
炒牛奶也是傳統的名菜,比如說大良的炒牛奶它就是順德大良的名菜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人比較喜歡吃炒牛奶,炒牛奶的操作也是比較簡單的,如果想要自己在家製作的話是非常方便和簡單的,因為它的主要原料就是雞蛋和牛奶,然後口味是甜的,是甜食的一種。如果喜歡吃甜食的朋友可以嘗試著去做炒牛奶。有一些炒牛奶還可以配上基圍蝦和火腿這些食材做,下面我們來教大家怎麼做炒牛奶這道甜品。
有的時候只有牛奶和雞蛋的話做出來的炒牛奶可以可能有一些腥味,那麼可以嘗試著放幾滴檸檬汁,就可以很好的去除這個腥味,吃起來的口感也會更棒。
③ 印度的美食有什麼特點
印度菜強調食材新鮮,香料更是現磨的,烹調各種辣度的咖喱,極富層次感;大量拌入椰漿和酸奶,以增加醬汁的濃度與香味,也是其特色之一。
印度人在食材的選擇上比較單一,通常只是雞肉、羊肉、海鮮和各類蔬菜;調料雖然種類繁多,但是每道菜都會有一款比較主要的調味料,比如孜然、馬薩拉等;菜餚的烹飪方式也相對簡單,有燒、烤、炒等幾種。食客點餐時,只需選擇食材、主要調料和烹飪方式,印度大廚絕對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製作出美味的菜餚。
印度菜口味較濃,但愈往北部則口味漸淡,一般食物的烹調法自古以來就受蒙古人的影響。其中最受人歡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是用香料腌過的雞,放入一種印度特製的爐灶上用文火烤,烤到一定火候,即雞肉的芬芳開始溢出而肉汁也未被烤乾時,吃起來十分美味可口。
除了用雞烤之外,魚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烤,一樣的美味可口。還有一道叫做「可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歡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軟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別。
印度還有一種「家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這個,是用一種未切的麵包叫Nan,用來和米飯一起配著咖喱吃,米飯的清香夾帶著咖喱的美味,定能讓你一飽口福。
印度人的主食是麥面餅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餅,然後再吃米飯。印度的米飯用名為BASMATI的米做成,是一種世界聞名的米。這種米形狀細長,味道濃香,是由印度的氣候決定的———半年乾燥,半年濕潤。
印度北方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到南方,就會覺得菜味很辣,這也是由於南北氣候的差異造成的。
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為芭蕉葉、香蕉葉等植物葉子,很漂亮。
④ 炒牛奶是如何做的
牛奶也可以炒著吃,這在廣東地區並不稀奇。在被譽為魚米之鄉的順德,炒牛奶就是一道家喻戶曉的鳳城美食,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鮮酪炒來味倍香,大良巧手早名揚。嘗來一簋鮮留頰,軟滑清甜見所長。」《羊城竹枝詞》短短數語,就把炒牛奶的精妙表露無遺。在南番順地區,許多美味共通。香江酒店的特色炒沙灣水牛奶正是受當地人喜愛的菜品。
4.熱鍋冷油、把調配好的牛奶蛋清倒入鍋內開小火,慢慢轉動炒鍋,將剛熟蛋奶用鍋鏟順時針一層層鏟,當鍋內蛋奶差不多熟時加入蝦仁和露筍,待剛熟即可出鍋;
5.將炒好的蛋奶慢慢放在擺好做型的碟內,最後撒上欖仁和金華火腿蓉即可。
⑤ 炒牛奶是什麼菜系
炒牛奶,又稱炒鮮奶,是一種源於廣東省順德大良鎮的菜式
⑥ 炒牛奶,你聽說過了嗎它是怎麼做的
我是立誓吃遍全世界的資深小吃貨小編。牛奶的做法有很多種,牛奶的用途也非常的多。可以說用牛奶可以做出非常多不同的美食,味道也會非常的不一樣,但是我相信你們一定沒有聽說過牛奶還可以用來炒。是的,你沒有聽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道菜就是一道順德的名菜,順德炒牛奶。
好啦,今天小編的美食分享環節到這里就結束啦!是不是聽完小編的介紹,小夥伴也想把上去做一道順德炒牛奶嘗一下呢?如果小夥伴們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下方告訴小編哦!我們下期再見。
⑦ 炒牛奶是如何做的你喜歡吃嗎
炒牛奶也是傳統式的特色美食,例如大良的炒牛奶它便是順德大良的特色美食之一。在日常日常生活還有許多的人非常喜歡吃炒牛奶,炒牛奶的使用也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假如要想自己在家製做得話是特別便捷和簡便的,因為它的關鍵原料便是生雞蛋和牛奶,隨後口感是甜的,是甜品的一種。假如喜愛吃甜食的小夥伴能夠來嘗試著去做炒牛奶。有一些炒牛奶還能夠加上明蝦和香腸這種食物做,下邊咱們來教各位如何做炒牛奶這道甜點。
有的情況下僅有牛奶和雞蛋得話做出來的炒牛奶能夠很有可能有一些腥味兒,那麼還可以試著著放少量檸檬水,就可以有效的除去這一腥味兒,吃下去的口味也會更棒。
⑧ 什麼是印度的飲食文化
咖喱是印度的飲食文化。印度菜的咖喱味很濃,洋蔥佔有絕對主導的地位。印度咖喱是用它熬成的,菜是用它炒燴出的,肉類是用它浸泡的。
如果在印度的餐廳吃飯,看到這樣的菜品,千萬不要以為是菜做壞了而大驚小怪。印度人只吃羊肉、雞肉和一些海鮮,在印度,你不會吃到其它的肉類。因為印度人多為素食主義者,所以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他們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他們的一道主菜呈現給賓客。
在許多正式的場合,印度人用刀叉吃飯,但私下裡,還是習慣於用手抓飯。因為他們覺得,那樣的食物沒有矜持,如果你在印度人家裡作客,一定要嘗試用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菜大部分為糊狀,這樣便於用手抓餅或米飯拌著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別,是中西合璧的,即:用刀叉、卻是大家一起點菜一起吃。
印度人的主食是麥面餅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餅,然後再吃米飯。印度的米飯用叫做BASMATI的米做成,世界有名。這種米形狀細長,味道濃香,是由於印度的氣候決定的——半年乾燥,半年濕潤。如果你去到印度北方,會覺得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你去到南方,就會覺得菜味很辣,這也是由於南北氣候的差異造成的。由於印度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為芭蕉葉、香蕉葉等植物葉子,很漂亮。
特色菜譜
泊蘭饢
特色:米飯和烤餅是印度人的兩大主食,烤餅更加突出一些。印度家家戶戶都有製作燒烤的烤爐,印度語中烤爐叫「TANDOOR」。「泊蘭饢」是將未發酵的麵粉和勻,放在烤爐中烤成的薄餅。「泊蘭饢」相當於西餐中的餐包,味香且有嚼勁,也因此不同於「印度拋餅」。
什錦咖喱鮮蔬
特色: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所以蔬菜類的菜品在餐桌上必不可少。「什錦咖喱鮮蔬」就是將菜花、土豆、豆角、胡蘿卜等蔬菜切成各種大小不等的塊,放在一起清炒,最後放入咖喱進行調味。這也是一道很典型的印度菜。
菠菜奶豆腐
特色:「PALAK」是印度語里的菠菜,「PANEER」是印度語中的奶豆腐。做法則是將菠菜打成汁,和奶豆腐一起翻炒,相應加一些印度調料,可以根據點菜人的口味進行調整,通常被製作成微辣的口感。此菜奶香濃郁,入口潤滑。
⑨ 炒牛奶的方法是什麼
用料:鮮牛奶150ml、蛋清5隻、蝦仁4兩、生粉、鹽、砂糖、料酒、油各適量。
做法:
1、蝦仁洗凈,挑凈蝦腸。
2、在蝦仁中加入生粉、鹽、料酒腌制10分鍾;
大碗中加入牛奶、蛋清、生粉水、砂糖、鹽用筷子攪拌均勻。
3、燒熱鍋中的油,加入蝦仁迅速炒熟,盛起待用。
4、燒熱鍋中的油,加入調好的牛奶炒至糊狀,再加入炒熟的蝦仁一同翻炒
至牛奶成固體。
5、最後用碟盛起灑上蔥花即可。
炒牛奶製作過程:
1將牛奶與英粟粉攪拌至勻,加入鍋中使沸騰。把沸騰的混合液與蛋清混合、加鹽、糖、味精等作料細細攪拌,使之充分相融。
2下油過鍋,下油五秒鍾左右把油濾清,倒牛奶。
3慢火溫之,用鍋鏟順方向方向慢慢地鏟。
4奶快要全凝固時,將事先炒熟的蝦仁、火腿粒、雞肝等配料放進去一起炒,慢炒片刻即可出鍋。
5上碟前,在盤子上添加一些炸好了的粉絲。喜歡的話,可以再加一些番茄片和香菜襯托一下。
TIPS:
1 下牛奶前一定要將油濾清,否則很容易焦。
2 製作時要注意火候。過火,奶則老,就不好吃了。
3 牛奶和英粟粉的比例要恰到好處才可以凝結。
4 順著一個方向炒,直至凝結。
似山形,呈乳白色,鮮明油亮,裹在奶皮中的各種餡料均可見,口味鮮嫩滑爽。
用雞蛋清和牛奶混合,加入炸過的火腿、叉燒絲,用上等花生油炒制,上碟加油炸粉絲,顏色純白, 可用筷子或匙羹吃,香滑而有牛奶味,老少咸宜。「炸牛奶」,咸甜皆可,可佐酒,又可作點心送茶。
在廣東省著名的美食之鄉——順德市,農民多養水牛,盛產水牛奶。順德水牛奶被香港美食家黃雅歷先生譽為「一級的靚鮮奶」,其濃度高,奶味特香。香港上品番牛奶含脂量為3.5%,而順德水牛奶則含脂8%以上,有「滴珠」和「掛杯」的濃稠。所謂「掛杯」,就是奶汁可以明顯地黏附在杯壁上而不流走;所謂「滴珠」,就是把一滴牛奶滴在玉扣紙上,由於其表面張力大而宛若一顆珍珠,不瀉散,不透紙。順德人在長期的烹飪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製作出款式多樣、美味可口的美食。其中,最令外地食家稱奇贊異的是三款固態的牛奶名菜。
一是炒牛奶。大約在抗日戰爭勝利那一兩年,順德巧手廚師把一半水牛奶與鷹粟粉調味和勻,另一半水牛奶則與蛋清和勻,然後二者會合,在鍋里用慢火加熱,加入蟹肉、蝦仁、炸欖仁、豬油等靚料,順同一個方向由底向上翻炒(但不要頻繁翻動),炒至能夠凝固時,把混合物裝盤即可,菜品奶香撲鼻,如「白玉一般」(作家端木蕻良語)。著名作家秦牧贊炒牛奶「風格獨特,莫測高深」。《羊城竹枝詞》雲:「鮮酷炒來味倍香,大良(順德市中心——引者)巧手早名揚。嘗來一簋鮮留頰,軟滑清甜見所長。」港粵名演員張瑛、白燕等曾多次專程驅車往順德品嘗炒牛奶,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嘗後也贊不絕口。「大良炒牛奶」被奉為我國烹飪技術中軟炒法的典型菜例,並由此衍生出多款炒牛奶菜餚。
二是炸牛奶。大約於1976年,順德廚師又推出了炒牛奶的姐妹菜餚——炸牛奶。製法是少量鮮水牛奶與鷹粟粉放入一鋁制器皿內攪勻,加入水牛奶、椰糠、白糖,然後把此器皿放入盛有沸水的鍋中,邊煮邊攪動,煮成糊狀(八成熟),傾入一隻塗了油的鋁盆內,入籠蒸熟。取出放涼後,再放入冰箱凍凝成硬塊,切成「大小似骨牌」的長方形狀。另將水、麵粉、澱粉、泡打粉攪勻,再放鹽、油混和製成急漿,用慢火油炸至「色澤似蛋黃」,便成「外皮酥脆甘香,內里松化軟滑,奶香宜人」(《中國名食網路》評語)的「大良炸牛奶」了。
三是鍋貼牛奶。20世紀90年代初,順德廚師把炸牛奶的半成品,加蛋清,粘上咸麵包片,慢火煎至微黃,便成新潮順德菜的王牌之一——「鍋貼牛奶」。「野雞卷拼鍋貼牛奶」曾榮獲98順德美食大賽金牌名菜稱號。
什錦炒牛奶
准備時間:5分鍾
烹飪時間:5分鍾
特色:
香甜爽口,好吃好看又營養。如果再來一杯果汁,完全可以當早飯吃哦。
用料:
牛奶 200ml
蛋白 2個
火腿 50g
胡蘿卜 50g
青豆 30g
澱粉、鹽 少許
做法:
1. 牛奶中加入澱粉、鹽,與蛋白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2. 火腿、胡蘿卜切小丁備用。
3. 鍋中燒熱油,將牛奶液緩緩倒入,並不停攪拌,使之均勻受熱。略成固體的時候,加入火腿、胡蘿卜丁、青豆翻炒均勻即可。
小貼士:
頭發主要成份是角蛋白,含有多種胺基酸及幾十種微量元素,若缺鐵和蛋白質頭發就會變黃及分叉;缺植物油、維生素A、蛋白質和碘時,頭發會發干、無光澤及容易折斷;缺維生素B群時會出現脂漏性皮炎及頭發脫落現象。牛奶、雞蛋和豆類能起到增加頭發的光澤、彈力和滑潤等作用,防止分叉或斷裂。
四寶炒牛奶
原料:鮮牛奶、蛋清、蝦仁、炸欖仁、熟雞肝粒、火腿粒、粟粉、鹽、味精、生油適量。
製法:先將400克牛奶加熱至8成熟候用。將蝦仁、雞肝粒泡油至熟。用100克牛奶加入粟粉、蛋清、味料調勻,然後加入蝦仁、雞肝,火腿粒及滾過的牛奶。猛火燒鑊,用油搪鑊後,留少量余油,倒入已拌好的牛奶,用中火,慢慢翻鏟至凝結,加入少許油、欖仁略翻幾下,上碟砌成山形,撒上火腿茸。
⑩ 炒牛奶是怎麼做的要那種配料少點的
這道很有特色的菜式是房東太太教我做的。他們一家順德人,據說那裡的人家家都會炒牛奶。把原先是液體的東西炒成固體,個中確實有妙不可言的滋味。我發現原來牛奶也有那麼多做法,什麼鍋貼牛奶、薑汁鐓雙皮奶、牛奶海鮮白玉鍋、脆皮炸鮮奶……看來,每天早上就那麼喝一杯還真有點大材小用之嫌哩。 話歸話,其實我還是每天早上一杯了事就好,原因無他,這個炒牛奶每次要費5個雞蛋清,剩下5個蛋黃實在很麻煩處理。更重要的是,房東曾切切告之,炒牛奶必須用水牛的奶,好像是因為水牛奶脂肪純度高什麼的。據說一般的牛奶是沒辦法炒好的。 一、首先准備牛奶100cc,蝦仁兒1兩多,叉燒肉切絲若干(蟹肉絲啦、烤鴨肉啦、火腿、燒肉、臘腸全部都可以湊數),玉米澱粉。 二、將牛奶在微波爐里加熱後拿出,放一勺玉米澱粉攪拌均勻。 三、蝦仁灑點鹽抓抓,先放溫油里炸一下撈出瀝干待用。 四、5個蛋清用打蛋器略略打散,加入牛奶粉漿、蝦仁、叉燒絲。加入鹽、雞精調味。 五、鍋內放油,稍微多些,點火數秒後立刻下牛奶漿開始鏟炒(不可等油沸),要順著一個方向慢慢鏟。牛奶邊炒邊像雲霧狀散開,如果有人做過蟹黃蛋,就和那種炒雞蛋手法類似。據說,假如用水牛奶,會炒成大塊山狀固體。我用的牛奶濃度只有2%,因此是小花狀,不過也可以啦.灑上香菜葉就可以上桌了(順德人做法還要灑上炸欖仁)。 此道菜據名菜譜上介紹說是「形狀美觀,猶如小山,色澤白嫩,香滑可口,營養豐富」。事實上,吃起來也確實如此。唯一重點是油要多些,火候掌握仔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