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火星衛星是什麼火箭發射

印度火星衛星是什麼火箭發射

發布時間:2022-06-27 05:46:31

『壹』 印度一次發射31顆衛星,究竟是發射衛星還是導彈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今天宣布,將於1月10日在其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上發射31顆衛星,其中包括印度的Cartosat-2系列地球觀測衛星。
8月份,印度研製的導航衛星IRNSS-1H未能成功發射後,這次的任務將成為首個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任務。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高級官員告訴印度媒體稱:「發射暫定於1月10日進行。「我們暫時安排在上午9時30分發射火箭。攜帶Cartosat遙感衛星和其他衛星,其中包括來自美國和其他五個國家的28個衛星,「ISRO主任戴維·普拉薩德·卡尼克(Devi Prasad Karnik)說。
8月31日,印度自行研製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發射失敗,未能運送第八顆IRNSS-1H導航衛星抵達預定軌道。這是在發射失之後的四個月,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C40)於2018年首次進行太空任務。
除了Cartosat-2以外,該任務的有效載荷還將包括來自印度的每顆納米和微型衛星。作為一個觀測衛星,Cartosat將為制圖,城鄉應用,沿海土地利用和道路網路監測等公共事業管理提供高質量圖像。Cartosat-2是太陽同步軌道上的地球觀測衛星,是Cartosat系列衛星中的第二顆衛星。該衛星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建造,發射和維護。重量在發射680公斤左右,其應用主要是在印度制圖。它於2007年1月10日由PSLV首次發射。
Cartosat-2帶有最先進的全色(PAN)相機,可以在電磁波譜的可見光區拍攝地球的黑白照片。這個高解析度的PAN相機所覆蓋的行幅為9.6公里,空間解析度小於1米。衛星可以沿著軌道向上轉向45度。印度在太空中已有一個由10顆遙感衛星組成的「關鍵星座」,這使印度在監控邊境和邊境活動方面具備了優勢。印度的遙感衛星名義上是民用,但是其民用衛星組成的星座時刻緊盯中國和巴基斯坦地區,很難相信這是一顆純民用衛星。
「一箭多星」對於印度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多星分時釋放與潛在的「導彈分導技術」密切相關。只是和一箭多星相比,導彈分導技術更加難以掌握。主要原因在於,發射衛星只要進入太空軌道即實現目標,而導彈分導目的在於攻擊不同的地面目標,存在導彈彈頭再入段的問題,即如何控制好再入角度直接關繫到導彈的實際命中精度。但一箭多星畢竟是導彈分導技術的前奏曲,其潛在軍事用途不容忽視。
另外這種一次發射若干衛星的做法在戰時也是有一定意義的,它能快速彌補戰場天網偵察能力的不足,編織嚴密偵察體系,尤其是在納米衛星問世後更會有實際意義。

『貳』 印度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以前也發射過月球探測器,中國到現在也沒有,是中國的航天科技不如印度嗎

中國探測火星受制於測控,而不是火箭。印度在月球探測時使用的都是俄羅斯的地面站(英文好的請搜索印度太空署網站)。但中國沒有這種國際合作的條件,只能依靠自己,而中國的深空探測網按計劃需要2016年才建成,所以火星探測計劃定到了2018年。
美國發射的機遇號,勇氣號火星探測器都是用德爾塔2-7000型火箭進行發射的,而德爾塔2-7000型運載火箭的GTO運載能力僅2200公斤。中國的長征3號甲的GTO是2600公斤,而且是1994年就首飛了。
印度運載能力最強的GSLV火箭,GTO能力也僅2200公斤,而且到現在還不可用。此次發射探測器的火箭是PSLV。但PSLV的GTO能力僅1000公斤,不到德爾塔2的一半,長征3號甲的40%。中國的長征3號GTO達到了1500公斤,是1984年首飛的。
也就是說,中國大約在20年前就有能力發射比勇氣號這種重量的火星探測器,30年前就能有能力發射比印度重一半以上的火星探測器。
實際上探測器也是現成的。中國今年底要發射嫦娥3號月球探測器,使用的火箭是長征3號乙,能夠將5500公斤重的衛星送入GTO軌道,相當於印度PSLV的5倍,GLSV的2.5倍。能夠將3500公斤的衛星送入環太陽軌道,能夠將2000公斤的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也就是說,直接用嫦娥2號稍微改一改就能直接打到火星上去,當火星探測器用。

『叄』 印度的航天實力如何印度發射火箭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這款火箭是印度用來准備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火箭的芯一級使用的推進劑仍然是四氧化二氮與偏二甲肼,由於這些推進劑都是有劇毒的,所以也被航天愛好者們形象地稱之為毒箭或毒發。現如今,一流的重型運載火箭使用的都是氫氧發動機,採用液氫液氧為燃料,不僅高效且環保,這是當今運載火箭發展的趨勢,可見印度對於這一塊的研究還是很薄弱的。


印度對於本國航天的投入,在近些年看來一直是增長的趨勢,並且他們還制定了“15年願景、7年戰略、3年行動計劃”等重要舉措,著力改革航天發展,同時印度大力培養航天人才,國外一些著名的航空航天大學及學院中來自於印度的留學生,每年都在增加。

印度對於航天是有很大遠見與抱負的,切莫小瞧他們,他們有自己的運載火箭,有獨立的探測器研製技術,技術確實是他們自己的技術。並且印度民眾對於他們的航天事業非常支持,可以預見,印度將在較短的時間內追趕上來,也邁入到太空探索俱樂部的第一梯隊中來。

『肆』 印度火星探測器何時到達火星軌道

明年的9月份。因為印度這次發射的是化學運載火箭,推動探測器的也是化學燃料,所以速度上和先前美、歐、俄發射的相當。
最先進的當屬等離子體火箭,可以在4個月左右的時間到達火星,現在美國人在做這方面的實驗。

『伍』 印度第一顆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於2014年9月24日關於印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1、北京時間2014年9月24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印度首顆火星探測器——火星軌道任務探測器(MOM)「曼加里安」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使印度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時在世界上是繼蘇,美和歐洲之後第四個擁有火星探測器的國家(組織)。

2、印度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在印度語中意為「火星船」,質量為1350千克,一輛小汽車大小,搭載攝像機、成像光譜儀等設備,耗資約8000萬美元飛船。於2013年11月5日發射升空,使用的是一枚印度國產的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當時的發射窗口持續約20天,發射之後,飛船圍繞地球運行約一個月,在此期間進行了6次軌道提升機動,並最終於2013年11月30日順利進入火星轉移軌道。

3、印度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主要是發展印度實施行星際探測項目在設計,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水平。工程目標是設計並實現一次火星軌道探測任務,成功實施地球-火星軌道轉移,火星軌道切入以及火星探測;深空通訊,測控導航,任務規劃與管理;自主危機管控;科學目標是對火星地表特徵,地形,礦物學以及火星大氣成分進行考察。

4、此前亞洲國家對火星進行過兩次探索嘗試,但均遭失敗。1998年,日本發射該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Nozomi),盡管成功發射並進行了一系列在軌機動,但由於一個燃料閥門的故障,最終導致衛星推力不足,入軌計劃以失敗告終。2011年,中國中國研製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從位於哈薩克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由一枚俄羅斯的「天頂」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但由於火箭故障,「螢火一號」探測器組合體未能按計劃脫離地球引力場並進入火星轉移軌道,並最終遺憾的在2011年11月17日左右與地面失去聯系。2012年1月15日,探測器組合體在太平洋上空墜入地球大氣層焚毀。

5、在第15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我國宣布執行我國的火星全球遙感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預計2015年12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探測器將由長征-3號乙改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2016年9月左右抵達火星。探測器總重2350kg,採用三器組合形式,從上到下依次為著陸器、環繞器和推進器。

『陸』 印度航天實力如何探測火星的技術及火箭都是本國技術嗎

按道理說的話,跟我們還是有嚴重的區別的,但是他不是所有我國的技術,印度成功發射了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印度用極地軌道衛星研製的人造衛星,對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印度可能會成為亞洲第一個探索火星的國家。因此,許多人質疑印度的太空實力是否超過了中國,然而,事實勝於雄辯。通過比較中國和印度在太空飛行各個領域的實力,不難得出誰優越誰劣勢的結論。

目前,印度只有兩種相對較小的推力運載工具,極地軌道衛星運載火箭和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其中後者的第三階段需要從俄羅斯購買。這次發射曼加里安的極地軌道衛星運載火箭的最大極地軌道承載能力僅為 1.8 噸,其實我們中國3月到4日的時候,長征四號運載火箭的極地運載能力超過 3 噸。

『柒』 為什麼印度一箭可發幾十顆衛星,是不是說明印度火箭技術比中國強

嚴格來說,在印度發射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航天機構發射過如此多的衛星。印度在2016年6月成功發射了一箭20星,自此開啟了它驚艷世界的征程,中國用長征六號火箭也創造過一箭20星的紀錄,俄羅斯最高紀錄為一箭37星。

更多人認為,印度能把104顆衛星同時發射到太空,那麼它的火箭技術也應該十分先進。此次承擔發射的是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C37。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C37屬於四節火箭,有固態及液態燃料系統交互使用,第一節為固態推進火箭有138頓重的燃料,直徑為2.8米,其首級火箭推進器是世界最大的推進器之一,它還擁有6枚助推火箭,其中4支在地面就點燃,其他2支則在空中點燃,每支固態輔助推進火箭都有9頓重。

其實,對於航天發射來講,發射衛星的數量多少並代表核心問題。印度這次發射都是將衛星投放到同一個軌道上,航天業內的專業人士都懂得其難度不大。因此航天技術的高低不是只表現在某一個點上,它代表的是一整套復雜的科學體系。

『捌』 為什麼印度能在中國之前向火星發射探測衛星

印度能在中國之前向火星發射探測衛星不能代表技術成熟。在火星探測方面,印度強在時間早七年,但也僅僅是時間早,技術含量並不高。Mangalyaan的重量只有1.35噸,屬於小型探測器,而且只能繞火星運行,並不能夠著陸;而天問一號重約5噸,能登陸巡視進行科研探測。

除此之外,Mangalyaan發射成功也實屬僥幸。印度的發射模式與其他國家不同,由於其火箭技術比較落後,推力不足,以至於探測器升空後,速度達不到要求,只好啟動探測器上助推器加速,在地球軌道上多繞了幾個圈後,才成功奔向火星。



印度火星發射探測衛星的歷史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成立於1969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於1962年2月16日成立的印度國家空間研究委員會。

早在1963年11月21日,印度第一枚探測火箭成功發射,標志著印度太空計劃的開始。

1975年4月19日,印度的第一顆衛星從前蘇聯發射升空。它以印度著名的天文學家命名,在印度設計和建造,由蘇聯火箭發射。

2008年10月22日 印度的第一個探月任務啟動。印度使用其輕型火箭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了第一艘月球任務「月球飛船1號」。飛船繞月球飛行,但沒有降落在月球表面。

2013年11月5日下午5點08分,"Mangalyaan"號在斯里赫里戈達島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印度航天

與印度火星衛星是什麼火箭發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歷史上有哪些算大一統的王朝 瀏覽:431
中國平安退險去哪裡退 瀏覽:639
印度哪裡產車厘子 瀏覽:948
印尼死多少人 瀏覽:42
義大利語您住在哪裡怎麼說 瀏覽:693
伊朗冬令是什麼 瀏覽:154
我的世界中國版怎麼不能登錄 瀏覽:360
英國怎麼買雞爪 瀏覽:157
印尼鐵木多少錢1噸 瀏覽:535
帶孩子去越南玩什麼 瀏覽:221
伊朗關稅怎麼收 瀏覽:642
義大利面醬料怎麼保存 瀏覽:122
印度新聞肺炎一共有多少人 瀏覽:9
如何在英國注冊百度網盤 瀏覽:483
伊朗派了多少人參加東京奧運會 瀏覽:38
伊拉克為什麼幫助伊朗 瀏覽:415
印尼kak什麼意思 瀏覽:502
印尼怎麼查話費余額 瀏覽:598
印尼人屬於什麼宗教信仰 瀏覽:61
中國落地國籍有哪些國家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