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815年4月,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爆發造成了哪些災難
這是過去兩個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同時它也是有史以來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一次。據估計,它直接造成9.2萬人喪生,還有8萬人死於由此引發的飢荒。這次火山爆發使北半球大部分地區受到嚴重影響,滿天濃雲密布,粉塵彌漫,並導致1816年農業大幅度減產。
Ⅱ 坦博拉火山的火山爆發
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邊的松巴哇島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它在1815年爆發時,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那顆小男孩原子彈爆炸威力的6.2萬倍。
1815年4月5日,在印尼中部,以松巴哇島為中心,方圓1000多千米范圍內的居民都聽到了一陣驚天動地的轟鳴聲。不久消息傳開,位於松巴哇島上的坦博拉火山爆發了。爆發的火山伴著轟轟的巨響,不斷向高空噴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氣體,厚重的火山灰在以後3天內將附近480千米范圍內的天空完全遮黑。4月12日中午時分,在距火山幾百千米以外的瓜哇島,天空黑得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坦博拉火山直到7月15日才停止噴射氣體和火山灰。從火山口傾瀉下來的熔岩流,在淹沒了山腳下大片農田後,流入海中,激起沖天水霧。火山爆發時伴隨的地震使海底地殼沉陷,引起了海嘯,巨浪將位於火山旁的坦博拉鎮吞沒了。
這次坦博拉火山大噴發達到了VEI=7,在歷史上是是少有的,噴出150~170立方千米火山灰,能量可能達到了8億噸TNT,火山灰柱高達45公里,屬於超級普林尼式噴發,全球氣溫平均下降0.53度,1816年全年沒有夏天。
整個爆發過程中,火山上部失去了700億噸山體,形成了一個直徑達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火山噴出的火山灰總共有600億噸之多,堆積厚度由近向遠逐漸變薄,在距火山400千米的地方,火山灰仍有22厘米厚。
坦博拉火山高2851米,自1913年又有一次小規模噴發以來,這個創造了世界紀錄的火山一直在沉睡之中,或許它在為下一次噴發積蓄著力量。
Ⅲ 博拉多的生涯履歷
出自桑坦德競技青訓營,並在桑坦德隊效力到22歲。
他曾經是西甲賽場上的著名新星,18歲零1個月就在桑坦德競技隊完成了西甲首秀,對手是巴塞羅那隊。
2012年初,他離開西班牙,加盟保加利亞的索菲亞中央陸軍隊,卻在首場比賽中遭遇膝部韌帶重創,恢復時間超過8個月,他的職業生涯也因此而停滯。
國字型大小
擁有著不錯的技術功底,曾是西班牙多級國字型大小球隊的前鋒。由於父親擁有赤道幾內亞血統,他在2012年加入赤道幾內亞國家隊參加非洲杯。
趣聞軼事
他在2014年夏天作為明星球員之一加入了新成立的印度超級聯賽的浦那城俱樂部,球隊由義大利主帥科倫巴執教,隊中的明星球員包括特雷澤蓋和彭南特,但他的印超賽季顆粒無收。
高光時刻
2010年3月,他曾在與畢爾巴鄂競技隊的比賽中打進一記精彩的倒勾,但他的職業生涯很少品嘗到進球的快感,更多的還是以邊鋒或者二前鋒的身份登場。
Ⅳ 8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隕石,為什麼源坑著落在博拉文高原
隕石撞擊地球-形成了大量隕石碎片,卻埋藏了隕石坑的位置
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對隕石感到陌生,而大約在80萬年發生的一起隕石撞擊地球事件中,導致了地球東半球區域中20%左右的地表都散布著一種隕石碎片(來自於地球上的岩石和隕石發生撞擊)。而且,隕石撞擊地球後產生的隕石碎片不僅在澳大利亞散落,更遍布亞洲的很多角落、乃至南極洲的部分區域。
但更多的時候,在那些好不容易被識別出的隕石坑中,我們的確很難找到隕石的蹤跡。有不少人都疑惑,為什麼如此大的隕石撞擊坑內,竟然沒有殘存一些撞擊隕石的碎片。事實上,原本就只有極小的一部分隕石能夠不在穿越地球大氣層的時候被燃燒殆盡;而那些僥幸在地球著陸導致撞擊事件發生的較大隕石,其實它們也會在事件發生後被氣化、又或是變成在空中飄散的粉塵。
作者:文/虞子期
Ⅳ 世界上最浪漫的島
一、法屬波利尼西亞博拉博拉島
博拉博拉島是南太平洋中部法屬玻里尼西亞的社會群島中背風群島的火山島。位於塔西提島(Tahiti)東北約265公里。由中部主要島和周圍一系列小島組成。「太平洋上的明珠」、「距天堂最近的地方」、「夢之島」,人們把這些美麗而浪漫的稱呼賦予了博拉博拉島。
有什麼能比住進建在天藍色湖泊上的別墅更具誘惑的嗎?這就是博拉博拉島的精華,博拉博拉島是波利尼西亞最具地理優勢的島嶼。它的中心是奧特馬努峰,邊緣處則充滿著小島嶼和珊瑚礁,放眼望去,五顏六色的海洋生物讓人痴迷,在這里,你可以跟想像不到的海洋生物們進行親密接觸。
二、義大利卡普里島
卡普里島,也稱卡碧島、卡布利島,在那不勒斯灣南部入海口附近。屬義大利坎佩尼亞區。卡普里島是最著名的蜜月之鄉,在宛如藍色墨水潑染的海洋中,浮著白色岩石構成的卡碧島,在透明的光線和乾燥的空氣烘托下,藍白對比,顯得格外燦爛;而卡普里島的夕陽,光彩炫耀,晚霞動人,在悠閑雅緻中,讓戀人的濃情蜜意,油然而從心底升起。
卡普里島以石灰石懸崖和水邊別墅聞名,在這個鑲嵌在第勒尼安海的4平方英里的島嶼上,處處充滿著甜蜜的氣息。除了美食,更不能錯過的日落時分的露天表演。這座4平方英里、位於伊特魯里亞海的小島,並最佳地詮釋了「甜蜜生活」的概念。
三、馬爾地夫群島
在印度洋寬廣的藍色海域中,有一串如同被白沙環繞的綠色島嶼——馬爾地夫群島。許多遊客在領略過馬爾地夫的藍、白、綠三色後,都認為它是地球上最後的樂園。有人形容馬爾地夫是上帝抖落的一串珍珠,也有人形容是一片碎玉,這兩種形容都很貼切,白色沙灘的海島就像一粒粒珍珠,而珍珠旁的海水就像是一片片的美玉。
馬爾地夫對於我們並不陌生。白色沙灘、環狀珊瑚島以及隱密性好的高級度假吸引了大量的新婚夫婦和名人前來。只有在這個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國家,你才能夠與海進行最親密的接觸,因為只有這里,才有「躲在」珊瑚下的酒店。
四、希臘聖托里尼島
聖托里尼島是愛琴海諸島中較有名氣的島嶼,距雅典110海里,是基克拉澤斯群島中最南邊的一座島。聖托里尼島由3個小島組成,其中2個島有人居住,中間的1個島是沉睡的火山島。20世紀下半葉,考古學家在該島南部的阿科羅提利挖掘到古代都市遺址,發現精彩的壁畫藝術,從而增添了聖托里尼島的旅遊魅力。
聖托里尼島粉刷成白色的石頭房子,坐落在古火山邊緣的藍頂教堂,這些建築參雜在斷斷續續的綠色之中,這就是美麗的聖托里尼島。傍晚時分,落日的余暉灑向克里特海,整個小島隨即沉浸在一片玫紅之下。除去這些,它真正的魅力在於美味的葡萄酒、黑色(紅色或者白色)的沙灘和史前時代的考古地點。因此也被稱為「克里特文明的龐貝城」。
Ⅵ 世界上火山最集中的地方在哪裡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以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該地區地殼活動頻繁,活動頻繁的地殼向上隆起形成火山,地殼中的岩漿隨之向上涌動,在一定條件下就會沖出地面引起火山噴發。
印度尼西亞的環太平洋火山帶是全球火山最集中的地區,共有火山400多座,其中活火山129座。其中印度尼西亞火山最集中的地方是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巽他群島,以眾多的火山而聞名於世界。巽他群島自馬來半島向新幾內亞島延伸至亞洲大陸東南部的摩鹿加群島,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是馬來群島組成部分。
由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組成。主要島嶼包括蘇門答臘島、爪哇島、馬都拉島、婆羅洲、蘇拉威西島、帝汶島、龍目島、松巴哇島、佛洛勒斯島和巴厘島等,面積140萬平方千米。除婆羅洲、東蘇門答臘及鄰近地區外,均屬亞洲與澳大利亞間島弧和海嶺帶,火山處於活動期。
在印尼全國400多座火山中,有95座火山都集中分布在巽他群島。在這95座火山中,多座火山具有噴發能力,使得巽他群島成為一個火山頻發的地區,是世界上火山最為集中的地方。
(6)印度博拉吉屬於哪個城擴展閱讀:
吉尼斯世界紀錄所記載的「世界上最致命的火山」——位於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北部的坦博拉火山,1815年時爆發,當即約萬人喪生,爆發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包括海嘯波和飢荒,最終導致至少七萬人死亡。
兩百年後的今天,我們細數坦博拉火山的前世今生,一窺這座曠世奇山。
坦博拉火山是座復合型活火山,部分為熔岩流、部分是火山碎屑物相互堆疊成層。猛烈的火山噴發自1815年4月5日持續到10日,有愈演愈烈之勢。爆發的巨響在2000公里外猶能聽見,融化的熔岩噴向40千米的高空,厚重的火山岩堆積在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總共有1400億噸岩石、灰燼和碎片噴射入空中。整個地區被黑暗所籠罩。從火山口傾瀉下來的熔岩流淹沒了土地,最終流入海中,激起沖天水霧。火山爆發時伴隨的地震引發高達四米的海嘯。
坦博拉火山噴發的影響不僅限於印尼或者亞洲,更是波及到全世界。火山噴發後,北半球迎來「沒有夏天的一年」——陰冷的冬天持續了一整年。因為火山造成的一片混沌,太陽光很難穿越同溫層到達地面。即使處於「夏季」中期,衣服也能在晾衣繩上凍住。更大的災難在於,刺骨的寒冷導致莊稼難以存活,很多地區嚴重食物短缺。
Ⅶ 在印度洋上有台風,這是什麼現象
台風有各種各樣的稱法:
颶風:加勒比海域、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東部、南太平洋西部。
旋風: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印度洋南部。
台風:中國海、北太平洋西部。
畏來風:澳大利亞西北部。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旋風這個名詞既熟悉又陌生。說它熟悉,是因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時不時接觸到諸如旋風起塵沙之類的瑣屑;而說它陌生,又是因為旋風在氣象界的確切定義至今少有人知。旋風,是全球通用的熱帶氣旋的簡稱,由於台風已成為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的俗稱,而颶風是大西洋和東太平洋的專利,這吸引著全世界絕大多數眼球的三大海域就沒有旋風的名字;旋風的名字只在其他大洋能夠找到棲身之所。不過,這顯然沒有妨礙旋風一次又一次地與我們所熟知的台風和颶風一起沖擊著我們脆弱的濱海,盡管這些血與淚的記憶似乎只能永遠潛藏在世界的盡頭。
當超級台風南茜揭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西太平洋台風大入侵的序幕後,世界的目光就沒有離開過多災多難的遠東地區。然若要問在這十年中熱帶氣旋在哪個大洋殺人最多,印度洋卻以其旋風的狂野殺傷之勢遠遠凌駕於西太平洋之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這原本是一家人的難兄難弟在數場大旋風的猛烈襲擊下失去了至少五萬五千多有案可查的生命。人們不會相信一年中擁有不到一個季度黃金歲月的印度洋能夠創造比西北太平洋的暖池更為猛烈的風暴,但南亞次大陸的一窮二白卻留給了為數不多的旋風致命的機會。然而,正如在今天卡特里娜早已把同年的斯坦在中美洲更為慘烈的災難從我們的記憶中清除一般,60年代的窮國也只能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所以上帝只能在七十年代揭幕之際選擇流淚,一似人類永恆的不公平始終都在刺痛著造物主敏感的心靈。
1970年11月初,印度洋南部醞釀多時的熱帶擾動在12.1N-86.3E加強成熱帶低壓,這個位置距離她東西南三面的陸地都不到一千公里。新生的熱帶低壓乃至熱帶風暴和旋風都沒有名字,只有一個已湮沒無聞的編號15B,而北印度洋直到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才給予土生土長的風暴以遲來的命名。只不過,風暴的留名是以她的狂野而深入人心的,15B在隨後一周里度過的傳奇一生便讓她以另外一個雖不風靡全球卻在當地耳熟能詳的名字而永垂史冊。
深秋的印度洋已然沒有了西南季風的強大暖流,但季風的退卻也為南亞近海營造了微弱風切的難得境遇。隨著她閑庭信步地悄然北上,三面封閉的北印度洋也預示著她終究將以登陸結束她短暫的一生,唯一剩下的懸念就是她會讓哪裡陷於其不期而至的突襲;因為三十多年前的印度和孟加拉並沒有如今天般完善的預警系統,而落後的經濟所無法支撐的應急機制也讓這片地勢低窪的平原處於毫無設防的險境。
…… ……
風、雨、潮,是熱帶氣旋的三大殺手;在不同的地理條件下它們會發揮不同的威力。平原怕風,山區怕雨,而沿海的低地是風暴潮發威的最佳場所。在有明確記載的歷史中,風暴潮在三板斧中造成了最嚴重的人員傷亡,而印度洋恆河口正是風暴潮最典型的重災區。喇叭形的海灣實在太有利於潮水的堆積,而歷史上的旋風也頻頻在這一地區殺人無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全球經濟的迅速崛起並沒有給這邊遠落後的土地帶來變革,世世代代受著貧困煎熬的農民也只能一如既往地祈求上蒼的保佑。
…… ……
15B初期的路徑是較為偏西的,盡管她的勢力在不斷膨脹,恆河三角洲也仍有希望暫時擺脫這永遠的宿命。如果當時的人們能像今天一樣坐在家中輕而易舉地追隨著旋風的行蹤,那麼他們一定會在15B慢騰騰的腳步面前受盡煎熬。但11月11日,隨著已加強到頂峰的15B逼近加爾各答,一次新的洗禮看來已經迫在眉睫。好在倘若15B一直北上的話,她所光顧的海岸仍不是印度洋最致命的死穴,盡管四十年前另外一次旋風在這里讓三十萬人永沉海底。
和大多數印度洋旋風一樣,15B擁有苗條的身材和緩慢的移速,這對她在海邊掀起驚天狂潮是頗為不利的,加上她在登陸前夕已從巔峰逐漸滑落,15B似乎又要轉為平庸。但風雲突變永遠是大自然無窮魅力的一部分,隨著她在11月12日拂曉向東北的轉向和突然加快了一倍的移動速度,在幾天前似乎還頗可樂觀的哈提亞和吉大港霎時就拉響了最後的警報。——只可惜,這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報,而不是人類為防禦災難而發出的警報。——和往常一樣,絕大多數沿海低地上的居民在農歷十月十五天文大潮來臨的前夜用睡夢來迎接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台風風暴潮,因為他們從廣播里聽到的只是一場輕描淡寫的熱帶風暴。
面積超過七萬平方公里的恆河三角洲平均海拔不到10米,而旋風15B危險半圓所掃過的河口地帶的最大風暴增水達到6米,它剛好超過了10年之後西太平洋 8007號台風在南渡驗潮站的增水而位居世界第四。當旋風中心在11月12日午夜與午夜天文大潮的高潮期聯合沖擊恆河口時,兩潮疊加的潮位就十分輕易地越過了孟加拉國沿海年久失修的殘破海塘。這是重現期超過百年的大潮,也是亞洲歷史上增水最大的熱帶風暴潮。
有沒有防備已不再重要,是不是黑夜也不再重要。沒有任何挽救的機會,巴里薩爾和吉大港兩大專區的沿海島嶼和沖擊平原毫無懸念地淹沒在滾滾潮水之下。巴爾古納、隆達、博加、博杜阿卡利、博拉、博羅哈努丁、哈提亞、諾阿卡利,一個又一個城市和首都達卡失去了聯系,成千上萬的民房變成了風口浪尖的殘垣斷壁。事到如今,意圖在未親歷者的腦海里構建大災難的模擬場景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人們只能從字里行間的驚心動魄中體驗這個見不到月亮的月圓之夜。也許,人們會震驚於電視熒屏上新奧爾良一望無際的水鄉澤國,然而新市一排排屹立不倒的屋脊卻顯示了新舊世界冰火兩重天的巨大差距;也許只有2004年底在大海嘯中盡成廢墟的班達亞齊能夠重現一絲與旋風風暴潮依稀相似的噩夢回憶。
這就是Bhola Cyclone,譯名博拉旋風,就是這個不需要命名就被鐫刻在當地人民的集體記憶中的傳奇名稱。當年的博拉城和它所在的南沙赫巴茲布爾島人口最為密集,也是傷亡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因為旋風中心就在午夜剛過之際在這里登陸,僅在此一島就有至少數萬人死於非命。然而這只不過是查有實證的記載中最悲慘的地區,因為這里至少還有人煙,還有遍野的哭聲能夠證明的殘存生命。而曼普拉島上的倖存者卡曼路J·喬德哈利的自述才算掀開了大風災中最黑暗的一頁。
卡曼路J·喬德哈利向事後到達的美國救援隊這樣描述:「廣播預告說有一場風暴,但沒人說有海嘯。半夜我們聽到一聲巨大的轟鳴從東南方傳來,我往外一看,到處是漆黑一片,只看到遠方有一個亮光。這個亮光越來越近,越來越大。後來我才意識到那是一個巨浪。」他立即召集家人沖上他們那些堅固的房頂。海浪隨即就沖進了他家的房屋,淹沒了他們周圍的一切,水漫到了二樓,一直淹到他們的腳下。——他之所以能活下來告訴我們這一切,只是因為他們的二層樓房已是曼普拉島上最堅固的房子;而整個曼普拉島隨後就在潮水中徹底消失了。——他和他的家人,是全島僅剩下的幾名倖存者之一。
這個縮影已經足夠讓我們知道實情了。恆河口外那些星羅棋布的島嶼沒有一個可以倖免於難。羅布納巴德群島和聖馬尼克群島的成員一個接一個地毀滅,整村整鎮的居民區從地圖上無情地抹去,許多沿海小島上的居民是無一人生還。當旋風進入內陸並逐漸減弱後,拂曉的陽光才姍姍來遲地灑向歷經浩劫的大地。什麼都沒有了,滅門絕戶,雞犬不留,只有陣陣親吻著礁石的海浪在死寂中重復著單調的呻吟。在大些的島嶼和大陸上,從廢墟里驚魂未定地爬出的人們木然地把數不清的屍體推進大海,他們的淚已在旋風肆虐的午夜徹底地乾涸了,而這也沒能擋住霍亂隨之而來的爆發流行。食屍兀鷹的梟鳴久久不息,恆河三角洲的田野染成了血紅。創世大洪水的悲壯也在11月13日的東巴黯然失色,一似上帝哀傷的淚水已然取代了諾亞方舟的拯救和希望。
到底有多少人在博拉風災中死於非命,已隨著恆河口外無數島嶼的沉沒而成了永遠的謎團,至今我們只能從當年東巴基斯坦的人口統計中間接地推算。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調查人員用極不完全的統計核實了至少二十二萬四千人的喪生,而至今最最保守的死亡估計也在三十萬以上。三十萬至五十萬,或者五十萬以上,加上十萬人的失蹤,這就是我們能獲得的最後答案了。旋風風暴潮總共淹沒了東巴基斯坦18%的領土,也就是大約兩萬六千平方公里,這比新中國建國以來淹沒面積最大的四大風暴潮之還大至少數千平方公里。過水區內超過85%的房屋盪然無存,上百萬人無家可歸。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都在一個實際上並不特別強悍的旋風面前黯然失色,它也讓熱帶氣旋成為了聯合國統計中殺人最多的自然災害。
好在,上帝的流淚終於換來了為之震驚的西方世界最緊急的援救。美英船隻送來的糧食和葯品總算暫解了東巴的燃眉之急。沒過幾年,曾經盪滌一空的沿海低地重又恢復了往日的繁榮與興旺。然而,在旋風離去後的第二年就宣布獨立的孟加拉國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密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博拉旋風到底有沒有真正換回孟加拉人對血的教訓的刻骨銘心,只有他們自己才真正清楚。15B悄悄地走了,她的怒吼從此被封存在與世隔絕的象牙塔中,直到二十一年後她靈魂附體的那一天。
Ⅷ 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基本簡介
地理及影響
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北部活火山。位於東經118.00°,南緯8.25°,海拔2851米,火山口寬11.2公里。是一座復合型火山。
1815年的一次大噴發從4月5日持續到7月中旬,是世界上有歷史記印度尼西亞載的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火山爆發指數(VEI)為7。這次火山爆發,噴入空中的火山灰和碎石估計為170萬噸。當煙霧消散以後,可看到坦博拉火山已「噴掉了山頂」,其高度從4100米減為2850米。火山爆發的巨響在2500千米之外,都能聽到。估計有60000人喪生,是人類目前所知道的最猛烈的火山爆發。有學者考證坦博拉火山1815年大噴發前一沉睡了5000年。
Ⅸ 坦博拉的火山爆發是怎樣的現象
世界上的火山是多種多樣的,它們爆發的強弱也不同。
印度尼西亞松巴圭島上的坦博拉火山,是一座「脾氣」暴躁的火山。它在1815年4月5日爆發時,爆炸聲震撼了遠在1600公里外的蘇門答臘島,煙霧塵埃使得480公里的范圍內日月無光。這次爆發持續了3個多月,噴出物質150立方公里,把山頭削掉了1250米,形成了一條11公里長的火山口。這次火山爆發相當於20萬顆原子彈爆炸的能量,或者相當於1976年我國唐山大地震釋放的能量的500倍。
夏威夷群島上的火山則是「脾氣」溫順的火山,爆發時,火山的溶岩只是平靜地流出,形成了壯觀的熔岩爆布和熔岩河流。
火山可分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前面講到的坦博拉火山和夏威夷群島上的火山,現在還在活動,這就是活火山。死火山是指史前有過活動,但歷史上無噴發記載的火山。有些火山在歷史上有過活動的記載,但後來一直沒有活動,這種火山就稱作休眠火山。休眠火山可能會突然「醒來」,成為活火山。
Ⅹ 坦博拉火山大爆發是不是影響了地球文明的進程
在《沒有我們的世界》和《槍炮、病菌與鋼鐵》的傳統文學中,這一年的歷史風光無限,但1816年是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於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的噴發,這場被稱為最可怕的地質災難,使整個世界陷入了冰冷的境地,在嘉慶年間造成了萬人恐慌的‘霜殺禾’,本文將細究這場爆發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的影響。
這場致命的自然災害到底造成了什麼樣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