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軍人在中印邊境怎樣禦寒
中國軍人在中國和印度的邊境自然條件比較惡劣,比較寒冷。部隊的服裝都是特製的,防寒的服裝。
Ⅱ 印軍使用了什麼方式,竟能把15噸物質一天內運上高原
眾所周知,印度共有三千三百三十三億天神,這只是印度神話一個宇宙的平均數,印度神話有無數個平行宇宙,羅摩的一個細胞都是三千個宇宙,這才區區15噸物資,還不跟玩兒似的。開個玩笑而已,下面認真回答。 印度在邊境問題上出爾反爾,不斷給我國演雙簧,但是增兵的現實問題就擺在那兒,20萬人的後勤壓力太大,但是不是很多人說的,印軍在拉達克部署了20萬大軍,准確的說法應該是:印軍在整個中印邊境的東、中、西段,部署了20多萬人。以印度的後勤保障能力,要為這20萬人在嚴寒的季節提供過冬的15萬噸物資,顯然是困難重重。
其次就是印度媒體一直在不遺餘力宣傳的印軍的空運能力,現在的印軍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包括作戰裝備,營地建設,建築器械,油料,食品等都急等空運,印軍的C-17大型軍用運輸機要將後勤物資空運到斯利那加和列城一帶,然後再把後勤物資用CH-47中型運輸直升機和安-32雙發中短程運輸機空運,送到拉達克的前沿哨所。至於印軍每天能夠空運多少物資,又有多少能運到前沿,就再沒有消息了。印軍還是有一定的運輸能力,但是能不能把15萬噸的物資在很短的時間就運送到位,那就只有印度的大神知道了。
Ⅲ 一天就把15噸物質全部運上了高原,印度隱藏了哪些力量
在印度表示要駐扎高原上時,外界就表示了對印軍在高原上的後勤保障能力的懷疑,再過兩個月該地區就要大雪封山了, 這么龐大的人數,對於後勤保障的要求是很高的。中印邊境地區的條件十分惡劣,首先一個就是高海拔,這導致該地區氧氣稀薄,不論是中國還是印度的士兵,在這里都容易產生高原反應。其次,就是低溫,特別是到了冬天,這里的溫度可能下降到零下40度,這么低的溫度,對人體對器械,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印度之所以敢這么不斷試探、升級,是因為有三個點是暫時占據優勢的:
一是在對峙中,人力對比大約是1:4,人數上印度就佔了優勢;
二是在裝備上,印方在對峙中可以說把能拿的出手的大傢伙都亮出來了,雖然都是進口的,但是性能不容小視,這次的物質投送就是證明了印軍還是有東西的。對比起來中國就相對低調了很多,但我相信咱們肯定也有一些東西一直沒亮出來,這點我是很有自信的;
三是在地理優勢上,印度相對占據優勢,雖然入藏公路鐵路網的逐步完備,提高了我們的戰役機動能力,但是限於西部地區復雜的地理環境,我們的投送和短期補給難度是更高的。
不管怎樣,我們還是要顧全大局,理性的去判斷當前的形勢,不能忽略任何一個小細節,按照計劃做好我們當前的工作,至於其他的,就保持以不變應萬變的姿態吧!
Ⅳ 從中印邊境農村的真實生活,看兩國的差距有多大
英國佬當時占著印度,為了搶地皮就自己做了個地圖說中國有塊地是印度的,但是中國沒認,後來印度獨立了,也想佔中國便宜,就說這是英國爸爸留下來的遺產,中國當然不認了,於是就打起來了。
Ⅳ 印方直接拉最高警戒,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中國與印度邊境交界地區,印度聲稱印度軍隊已經將中國趕出了邊境地帶重要制高點,並且在印度陸軍隊伍中拉響了最高級別的戰斗警報,邊境部隊進入了臨戰狀態,不過這種高級別的警戒狀態,讓印度最難受的還是政府的財政支出。
從目前印度陸軍的動態來看,明顯加強了在班公湖兩岸地區的軍事行動,任何一點小小的火星都有可能將局勢徹底引燃進入失控狀態,面對撕下偽裝面具露出兇狠獠牙的印度,我們需要提高警惕隨時亮劍。
Ⅵ 印度凌背龜怎樣過冬
加溫過冬,把曬台撤了,潛水養,缸上加蓋蓋住4/5保證缸里空氣溫度和水溫差別不大,要不容易感冒
Ⅶ 中印接壤,為什麼中國的氣溫比印度低
中國的氣溫比印度低是因為氣候和地形因素等因素決定的。
印度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而中國有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等五種氣候。印度北部有山脈和高原來阻擋冷空氣的進入,從而印度冬季的溫度有所回升,而中國東部地形平坦,無法阻擋西北來的冷空氣。
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印度比中國的溫度高,事實上,印度雖然溫度高,但是不是很熱,但是中國有些地區的確很熱的。比如中國的繁華是市區,高樓大廈讓空氣得不到流通,加上人流量比較大,眾多空調外機暴露,導致熱島效應較為嚴重,溫度也會持續上升。
(7)印度邊境如何過冬的擴展閱讀:
印度的氣候特徵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
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Ⅷ 印軍在邊境種枸杞,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為了可以在邊境線上更好的度過冬季,枸杞是一種耐寒作物,這說明印度可能會在邊境至少對抗到冬季結束。目前中印兩國邊境處於沖突階段,而且之前有部分專家對於沖突時間有比較良好的預測,也就是會在美國大選後,及11月左右結束沖突,但是按照目前印度往邊境囤積過冬物品來看,在冬季結束對峙狀態,已經不太現實。
轉移國內矛盾。目前印度國內的疫情已經高居世界國家與地區榜單的第二名,但是每日新增的趨勢完全不見有平緩的苗頭,在這樣的現狀下,如果繼續放置不管,那麼很可能使得印度國內出現動亂,也因此他們選擇了將國內的矛盾轉移至國外矛盾,突出邊境問題,轉移國內的視線焦點。而從印度國內的局勢來看,在印度國內疫情出現緩和或者新冠疫苗出現前,很可能不會放棄這種轉移矛盾的做法。
在印度的國內,好戰派與求和派都是存在的,他們互相在牽制,但是在疫情的影響下,目前與中國對峙對於印度來說是一件比較劃算的決定,所以兩方暫時達成了共識。但是在疫情過後,兩方脆弱的統一態度將會逐漸破裂,這也就意味著,印度雖然可能會在邊境方繼續進行對峙,但是打起來的可能性並不大,而且在疫情過後,邊境會逐漸恢復常態。
Ⅸ 中印邊境為什麼印度那邊冷
中國那邊也冷,你看那服裝就知道,夏天士兵都穿那麼厚。高寒地帶當然冷了。印度部署火炮,主要針對的就是高原高寒地,而中印,中巴就是這樣的山地。高寒山地是指海拔3500米以上,氣候寒冷,空氣稀薄的山地,中印邊境除東段部分區域外,幾乎都是高原高寒山地環境;因特殊地理,別說「無人機」就是直升機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寒山地往往就不那麼靈活,高原山地空氣稀薄,雨,雪、霧雹時有發生,風多風強多變,性能一般的武裝直升機難以持續飛行,就是飛上後勤保障也面臨嚴峻的考驗,所以印度軍方非常重視火炮,目的就是為了搶占更多的火力制高點。
Ⅹ 印度和中國對士兵經位於北緯30度附近為什麼需要穿棉衣過冬
海拔4000米高原,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0.6度,4000你就是24度,所以平原20度時,哪裡已經零下四五度了,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