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畫家的工作環境和薪資條件如何呢你會不會選擇這個職業呢
在我們自己的生活當中,要選擇自己一些比較喜歡的職業,就像是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畫家這樣的一個職業的。對於畫家的工作環境和薪資條件來說,也是比較的好的。那麼我們可以發現,現在在生活當中有一些畫家的工作環境,其實是非常的優雅的。因為畢竟對於畫家這個職業來說,就是非常的具有藝術性質的,只有給這樣的一些畫家提供非常良好的工作環境,才能夠讓他們自己去畫出來一些比較好看的畫作。
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去從事畫家這樣的一個職業,也是非常的優雅的,能夠讓自己去得到藝術的熏陶。在自己的以後生活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比較優雅的行為。所以在從事這樣一些職業的時候,的確是非常的有好處的,那麼很多人肯定會想要去往這樣的一個行業當中發展。
2. 國畫家楊彥:53歲時花四千萬迎娶24歲非洲少女,婚後現狀如何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存在到現在並獲得迅猛發展的國家,中國不但有廣袤的大地,富饒的動植物、礦物等物質資源,同時還擁有著許許多多諸如繪畫、書法、詩歌詞賦等的文化資源。這些文化資源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並在繼承先人經驗的基礎上又迸發出了嶄新的生命力,不斷獲得新生,王敦化、李可染、華拓,他們都是現代中國的繪畫大師,創作出許多優秀的繪畫作品。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繪畫大師,他便是楊彥。

結語
53歲的楊彥迎娶了24歲的愛達,兩人不但有年齡上的差距,還有國家間的差距。但這段原本並不被人所看好的婚姻,卻又因為楊彥與愛達之間深厚而真摯的感情和細心的經營,在9年後的今天依舊看上去如此幸福美滿。而隨著全球化的成熟發展以及中國實力的不斷提高,像楊彥和愛達這樣的跨國戀就會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3. 藝術家要如何生存
中國很多畫家,都面臨著生存問題。十年二十年功底還賣不掉畫,美院畢業都找不到工作,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有人抱怨,中國有錢人沒素質,不買畫。也有人抱怨中國地位低,價錢低。甚至還有抱怨中國古董太多,活著的人畫不值錢。還有人抱怨現在美術高考人更多了,將來競爭更加激烈……大家對此沒有解決方法,有的畫幾張現代派到宋庄等老外看見,有的說要閉關十年畫一批好畫,有的到街頭裸奔以求出名,更多的人,還是糊里糊塗的畫,勒緊褲帶的窮下去。
這都不是主要問題,不是社會,也不是技術,而是你的思想太落後了。
80年代,很多國外美學著作進了中國,大家學習弗洛伊德,黑格爾,反思文革和共產主義,似乎這些就能給自己的畫帶來思想。
80年代,國外畫廠進入中國,大家去畫行畫,畫精品畫,為了掙更多的辛苦錢。商業化開始,桂林為國畫濫制始做俑者。
80年代,連環畫曾一度興起,還沒等到VCD泛濫,就已經消亡了。
90年代,大芬等地方開始大批做低價行畫,油畫價格一降再降。現在僅僅在北京上海還能維持高檔油畫地位。
2000年代,數碼照相,印刷和網路交流把油畫更推入手工保護行業。
2000年代,卡通一代興起,但是國家措施,民間熱,但商業化還在禁制。
2008,很多人的一個夢想,到了那一年,你真的能混出來嗎?
畫家應該怎樣生存?現在的畫家怎麼生存的?
1、用別的職業養畫。
某兄弟幾個,做4年商業掙了100萬,然後堅持畫了更多年,在錢用完的時候,終於混出名氣,賣畫了。有的當老師,有的擺地攤,有的白領也堅持畫畫。
2、以畫養畫。
以畫養畫的人更多了,有畫行畫掙錢,然後有錢再畫原創。流行的方法是行畫毀眼毀手,不過也看風格了。
3、熬著。
很多畫家都在熬著。圓明園和宋庄有一天一包掛面堅持著畫畫的人,自虐著,被房東趕出有之,到處混飯有之,自殺有之。
4、被人養著
被畫廊代理是少之又少吧,況且也不是一開始就有這樣本事的。更多的人是被家裡養著,被老婆養著,爭取以後混出來回報了。這有先例,梵谷不是被兄弟養著的嘛。
現代中國的畫家,對自己的生存方式是被動的。聽天由命或者被人剝削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其實在古代,畫家已經給我們做了一些榜樣。
古代的畫家工坊:手工業的時候,畫家和其他行業一樣,都是一種手工業。一個小作坊,大家先從學徒開始,學習並且有飯吃,學好了有工資,再好了就可以拿高薪,最後出來獨立門戶。這個時候,可以為國家和教派和貴族僱傭做長期工作,或者繼續為中產階級畫畫。
這種手工業,做為原始的畫家商業模式,至今還是有價值的。只是現在的學生學習更多,大學畢業以後也未必能畫出可賣的畫。生產效率是更低了。
工業化以後,傳統手工行業沒落,但是又增加了工業設計等行業,其實畫畫者的范圍更廣了。尤其畫家不僅僅為個人服務,而且還為大工廠服務,單品價值已經大大提高了。
一幅原始油畫,只能為個人收藏,即使這個人再有錢,也不過是一定價值而已。但是印刷業和工業,畫家的作品做為一種設計和圖樣,卻有著無盡的復制能力,它的價值是相對無限的。因此,畫家的勞動報酬,也可以更多。
現在社會,工業化程度更高,媒體更發達,在網路開始以後,畫家的價值體現已經有了完全的改變。雖然有了一些手工業的回歸,但是【單一產品】的【復制利益】,卻到了最大貢獻的時候。
一幅畫,它的【原作價值】,已經被大大的限制了,一幅畫,它的【復制價值】,才是真正的利潤所在。
藝術家的【偶像工業】和【展覽工業】
藝術作品的復制工業,大家其實已經很熟悉了。印刷品,版畫,照片,網路圖片,插畫,設計素材,圖書,光碟,網路下載。大家已經太熟悉了。這些,都應該有【版稅】付給藝術家的。
我們重點談談大家不太熟悉的藝術家【偶像產業】和【展覽產業】。
外國專業畫家,一年要在各國辦多個巡迴展覽,中國畫家,一輩子只辦一兩次展覽。這就是區別!
大部分畫家,最希望的是出名,出名以後,畫就可以賣高價。這其實就是最原始的【偶像產業】的想法。
畫家心裡是這樣想了,但是在實際做的時候,卻幾乎是背離了這種道路。
我們來看一下中國畫家的出名道路。
首先,大部分畫家把出名做為一件很遙遠的事情。過去的中國人並不急功近利,我們首先要把基本功練好,然後畫寫實,然後和古代大師拼功利。當我們畫了10年20年以後,發現寫實功利拼不過古代大師的時候,又面臨經濟壓力,於是去畫行畫,去找工作上班,能堅持畫畫的已經是鳳毛麟角。然後我們又開始畫畫,畫什麼能賣掉和出名,仍然對大部分畫家來說,是件糊里糊塗的事情。
我們真的不知道怎麼出名嗎?我們真的認為自己能和古代大師一角寫實功力嗎?很可惜的是,當我們開始改向主題和形式上方面尋找道路的時候,國外的現代派大師們,又把所有的主題和形式都玩遍了。
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悲觀!我們從小就有很多的出名機會。小時候,我們可以學畫畫,畫個小鴨子,已經可以博得親戚朋友們的贊賞了,當我們畫雞蛋的時候,隔壁學鋼琴的妹妹已經開始嫉妒了。當我們的兒童畫在國際上獲獎的時候,我們已經是當地小名人了。
不要嘲笑這種小小的出名,並不一定是世界知名才有價值的,我們此時,就已經有了賣畫的本錢。我記得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已經用一張在作業本上畫的老鷹,換了同學MM手裡的一個奶油冰棒了。
然後我們開始了漫長的艱苦道路。這時,我們上了美術班,發現周圍的學畫夥伴中,個個都是高手,我們畫石膏像時第一次體驗到了失敗感。因為我們已經開始描摹的過程,我們失去了創作的樂趣,過去創作時,每一幅畫都是成功,現在,每一幅都是失敗。因為我們距離畫的像照片這一目標,還有十年!
其實,我們的失敗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的,不要抱怨中國的教育制度。因為你還要考美院。雖然美院畢業你可能還去大芬畫行畫。你這十年將是行屍走肉,完全沒有做為人的創作價值。不過,探求世界的奧秘,也許是給你的獎賞。也許在十年裡,你還可以體會到禪的境界。
十年很快就過去了,你有著畫像一幅照片的能力。然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個東西叫做照相機,你已經失去了技術價值。如果你不幸的生活在了電腦時代,你還會發現,電腦比你更會拼帖超現實主義的風格。
變形,哲學,理念,動漫,肌理,手工感,所有這些讓你疲憊不堪。你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我要出名,我要賣畫!
這個世界,同時有多少個人和你一樣哀嚎呢?這個世界,藝術家的最重要命題已經是生存!
其實,既然是要出名,那麼就要從你頓悟的這一天起,開始做這件事請。畫什麼,很重要!是要手工感,要精美精密到嚇死人,還是要給人一種貌似哲學的恐怖命題?宣傳,很重要!抓住一切機會,宣傳自己,也可以請人代勞。你畫的畫一定要有個性。獨佔一個山頭,或者某一門派做前幾位。這需要策劃,需要社會學和心理學。你學了十年,寫實可能是你最沒有優勢的地方,因此,找個空山頭,玩些現代派,是個更現實的道路。畫什麼,如何畫,畫什麼能出名,能賣畫,這是現代畫家的一個終極命題,我也沒法給大家答案,各自努力去吧。
中國藝術家的【展覽產業】
畫,不一定是要賣的。其實,畫,不賣,更有價值!只有自己買不起的畫,才是好畫。中國畫家很差進的地方,就是一門心思的想賣畫。其實,功夫在畫外,價值也在畫外。畫,只是一個概念物品,一個媒介。中國的展覽業其實一直非常掙錢。就一張畫,你只能賣給一個人,這個人無論出多少錢,都是有限的。但是你的畫可以展覽,不一定收門票,但是可以增加知名度,可以提高你的人氣。然後,你可以賣書,賣拷貝,做演講,做嘉賓,唯一可以不做的,就是賣畫。你的畫都賣掉了,你還有什麼?你失去了一個畫家應該有的一切。既然畫不用賣也可以掙到錢,你為什麼還要賣掉你的心血呢?呵呵,別著急,名氣越來越大,最後你的畫會有一個你驚訝的價格的。畫家,經營的就是自己的名氣。要做的,就是社會偶像。一幅畫,最大的價值是讓別人看。同樣道理,不會畫畫的商人,購買有展覽價值的畫或者畫的出版權,那他的文化產業,做的一定也很好。
話說的太多,好象對於很多人來說,還不夠實際。畢竟做展覽,經營名氣都不是簡單的事情,也不是每個人都擅長的事情。對於很多畫家來說,最近的生活費,畫框畫布錢是很重要的。
那麼我們來談談畫家怎麼來掙現金把。
【畫家】和【畫室】和【工廠】這三個單詞代表著畫家的三個不同產品。
【畫家】:代表著偶像工業,知名度,簽名為畫家本名。
【畫室】:代表著產品手工業,有助手,產品為版畫,定做繪畫,一些便宜的活。
【工廠】:代表著工業化拷貝,產品為圖書畫冊,照片版權,玩具,工藝品等,簽名畫家版權聲明。
【畫家】可以不賣畫,要賣一定要賣高價。畫家的畫要越賣越高,不能降價,畫家要不斷經營自己的知名度,畫家要經常做展覽,經常上媒體,畫家要經常有八卦消息。畫家是偶像。【畫室】要賣畫,畫室賣的是手工藝品,畫室的畫價格較高,但是有人能買的起。畫室產品即使是畫家本人親自繪畫也不要說。畫室一定要有助手,畫室產品和畫家原作有差別。有錢就掙,但是不能影響原作價位。畫室做為工作室或者公司,為商業行為。畫室通過版畫和助手等方式,降低生產成本,降低產品檔次和價格。
【工廠】工廠是生產產品的地兒,畫家主要通過版權方式,和合作廠家生產自己的產品,主要方式為設計的logo,自己的品牌化形象,卡通。可以生產的產品為:圖書,光碟等多媒體,網路出版物。還有玩具,日用產品圖樣,服飾設計等。引申一些的話,還有影視改編權,媒體報道權,嘉賓酬金,演講酬金等。藝術家,作品可以是多方面的。就油畫來說,原作的售賣是不提倡的。
4. 中國大陸職業漫畫家知多少
——摘自《自由漫畫聯盟》聯盟論壇
居松濤:職業漫畫家(也稱漫畫自由撰稿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稿費,他們很敬業很勤奮也很艱辛,當然,也很有成就。我知道有朱森林、還有……大家幫著報個名吧!
貓小樂:我——貓小樂、萬里英、單偉、貝貝龍(北京的)、還有長春的郭競雄。
要命大嘴:廣州的:康永君、胡笛、鄺野、宋德錄,山東的張建輝也不錯!
卡洛斯:那些動漫作者象嘉瑤等等,基本上都是職業的。
居松濤:還有河北的夏大川、山東的侯曉強、黑龍江的呂鴻群、蘇凝……
要命大嘴:按現在的市場要求來講……單靠稿費維持生計估計要餓死!
萬戈:職業漫畫家=稿費漫畫家?!
居松濤:一般情況下,畫家分為業余畫家,專業畫家和職業畫家,漫畫家也大致如此。比如我,至多是一位業余「畫家」,我的本職工作是教師。職業漫畫家的本職工作就是漫畫創作並從中獲取回報,當然,不能簡單的認為職業漫畫家=稿費漫畫家.
居松濤:中國職業漫畫家群體的出現,似乎預示著漫畫產業化的到來,而在產業化還沒有真正形成之前,職業化也只能象秧苗遠離了土壤一般。微薄的稿酬和粗糙的畫稿相輔相成的結果是漫畫創作的萎靡。漫畫媒體要生存,漫畫人要吃飯,一個錢字束縛了中國漫畫的良性循環,精品罕見,庸作成堆,這是漫畫人的無奈,也是中國漫畫的悲哀!職業漫畫家以漫畫為生,又要高產又要高水準,這在目前低稿酬的大前提下豈不難為了他們?可貴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人依然執著地苦苦耕耘在漫畫創作的這塊田地里並碩果累累,他們視漫畫為飯碗,更視漫畫為生命,對此,我對他們油然生出一種敬佩之情!
貓小樂:職業指的是狀態,不是指水平。有水平高超的業余漫畫人,也有水平不高的職業漫畫人。水平高低跟職業與否沒有必然聯系。但是職業畢竟是職業,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全部的投入畢竟比部分的投入更有高效產出的可能。漫畫產業的興旺要有大量的業余選手做基礎,在此之上產生很多職業選手。這是理想的狀態。職業選手和業余選手在作品的質量上可能相提並論,但在數量上就不能相比了。因為這是時間和精力的懸殊對比。產業化的特點之一就是在高質量的基礎上產量大!否則沒有形成文化產品的可能。看看那些火的漫畫書,都是成套的。(最牛的就是老夫子,足足100本)不可想像一幅作品或者一本書可以在市場站住腳(這是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特點,書要成套、動畫要連續)這些大量的作品,都不可能是業余作者能完成的。這兩年年輕的職業漫畫人圈子在迅速擴大,這是大業將興的徵兆。
居松濤:職業漫畫家不在「官方」的掌控范圍,他們最大的缺憾是生活上的壓力,但同時他們也擁有最大的財富,那就是時間和自由,這些對他們的作品的風貌和品質都將產生影響。一方面,他們對市場的概念要強於其他類的漫畫人,作品力求緊扣市場需求的脈搏,使「產品」適銷對路,另一方面,他們更尊重自己對漫畫藝術的判斷,在努力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的同時,創作作品也較能遵循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主張,脫去了官方的某些腔調。他們的作品或許有時偏離了所謂的文化主流,但就對漫畫的真誠來講他們往往更多一些。無庸諱言,他們中有的人以大量的、重復性的製作給讀者以「濫」之感,但他們中也有的人以接連不斷的精品去贏得了人們的贊嘆。中國漫畫的發展,職業漫畫家是一支強勁隊伍,經過大浪淘沙,他們所做出的貢獻將功不可沒。
貓小樂:生存的壓力——製造水貨漫畫或者給人打工——沒有時間、精力做自己的東西——總得不到自我發展的鍛煉更不敢做自己的東西,所以打工——拿微薄的打工工資——生存的壓力——……這是目前有些職業漫畫人無奈的的生存怪圈。一些20出頭的畫手,他們把漫畫繪畫技巧當成謀生的手段,大部分人就是打工仔,誰給的錢多就去誰那裡。沒有想過做自己的東西,因為那很沒有保證,或者他們也做不到。所以說:境界決定水平。
居松濤:如果把生產「動漫」打工仔也歸入職業漫畫人的話,那這支隊伍就更加龐大而混雜了。我們這里不妨把職業漫畫人僅限於以從事平面媒體漫畫創作為業的人這個范疇。如此一來,名副其實的職業漫畫人並不會太多,達到老朱、大川、小樂這個水準的職業漫畫家那就更少了。職業漫畫家是一種生活狀態,也是一種境界,並不是誰都能當的,沒有點真漫功的人在稿酬微薄的今天恐怕有被餓死的危險。有誰肯被餓死呢?於是,幹不了漫畫就干別的,所以做一個年復一年的職業漫畫人都是有著漫畫硬功的人。職業漫畫人這個隊伍是漫畫創作群體中較小的一支,但其含金量卻是很高的。
貓小樂:低稿酬的現象是漫畫產業化不發達的表現。漫畫屬於大眾娛樂產品,凡是大眾娛樂的東西都是屬於高回報的產業(影視、流行音樂),漫畫沒有理由不賺錢。現在漫畫產品已經開始升值了,尤其是南方的媒體,看到漫畫的商業潛力,捨得投資(給版面、給稿費),已經開始有計劃的運作一些作品、包裝推出一些漫畫人。漫畫人的出頭不再是個夢。如果說產業化是陽光燦爛,那麼現在已經日出了,光線雖然有點斜,但世界確實看的清清楚楚。現在是搶灘登陸的最好時機、誰咬牙挺過一段艱難的日子,誰就會迎來美妙的明天。台灣漫畫家登陸大陸是好事,激活了大陸漫畫人的生氣,至少讓我們有可以學習的榜樣。跟風、模仿都是發展的階段產物,但最終要走出自己的路子!
小怪物:小樂說的有道理,讓我也感同身受。我還是在學校。但是我一直說自己首先是一個漫畫人。魯迅先生在《文藝的大眾化》一文中曾告誡說:「若文藝設法俯就,就容易流為迎合大眾,媚悅大眾。迎合和媚悅,是不會於大眾有益的。」我等漫畫人共勉!
貓小樂:孫元偉。
Lrb:山西還有個劉然,職業畫漫畫好幾年了,不容易呀。
茄子:李老師好,好久沒見您發言了,呵呵……
居松濤:還有一個與職業漫畫家極相近的漫畫創作群落,那就是准職業漫畫家或曰半職業漫畫家,他們或有著一份清閑而收入不薄的職業,或退居二線,或退休在家。他們往往有著與職業漫畫家相差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但就其漫畫作品的質量,尤其是數量上都與職業漫畫人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來說,職業漫畫家的壓力,特別是經濟上的壓力要遠遠大於准職業漫畫家,而壓力恰恰有助於人的潛能的開發並體現在漫畫創作之中。當然,特別成功的職業漫畫家已經有了很好的經濟上的業績,這似乎給那些尚收入較低的職業漫畫家帶來了一絲安慰和希望。但總的來說,低稿酬與低質稿的不良循環依然在進行著,大多數的職業漫畫人一時也無力跳出這個怪圈。
居松濤:此外,在准職業漫畫家中還有另一支特殊的隊伍,那就是報刊的漫畫編輯們,他們可以說是得天獨厚地在工作中和業余時間都可以從事漫畫創作的。盡管有的漫畫編輯的工作也較繁重,但畢竟是工作、事業和愛好能夠得到和諧統一,不免令漫人們羨慕不已,這也難怪乎一些職業漫畫人夢想著或已經謀求到了一份報刊漫畫編輯的工作。報刊漫畫編輯們的漫畫創作成就有目共睹,是一支與職業漫畫人並駕齊驅的漫畫創作的勁旅,可以這么說,職業漫畫人與准職業漫畫人共同鑄就了中國漫畫得以提升的基石。
中國職業漫畫家做為漫畫藝術的重要創造者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隨著漫畫產業化的逐步形成,漫畫創作、傳播與消費也將形成更加合理有序的良性機制,中國漫畫藝術園地也將百花齊放,爭芳斗妍……
中國職業漫畫家,祝您一路成功!
5. 職業畫家道路
這幅丟勒臨的夠花功夫的。但比起專業的臨摹,還有明顯差距,但值得繼續努力提高。
職業畫家之路之所以窄,是因為它真的很窄,國外當代藝術家這個職業主要是做觀念藝術和媒體藝術的,繪畫這種手工生產行業已經被藝術主流淘汰了,在歐美當職業畫家只能靠賣行畫維生,或者是家底雄厚的貴公子可以一輩子不用掙錢的那種,想求名利,在西方當畫家是沒戲的。在中國目前還有這個職業,而且看似人口眾多,顯得很蓬勃,但仔細分析其中成分,也可以看出一些門道,所謂學院派畫家,多為年齡在40以上的早年美院畢業人士,他們在統治美術院校的同時也統治著一部分畫壇,而現在美院對繪畫教育的弱化趨勢則造就了年青學子出不來畫家的局面,而與學院派分庭抗禮的另一撥人則是活躍在798宋庄等地的一批年青畫家,這些人有美院出來的也有純粹民間背景的,貌似多產活躍創造力旺盛的樣子,而看多了他們的畫,也會發現不過是迎合金主口味的千篇一律的粗製濫造,和生產行畫本質一樣,只是畫的內容接受面更窄一些,比如大芬村的行畫師父靠大批量畫花瓶美女廉價銷售過活,他們則是靠大批量畫醜八怪或自己也看不懂的亂七八糟廉價銷售過活,可能一開始還有新鮮感,但能堅持多年畫這些東西自己不厭煩,也除非是被生計逼迫加上實在沒本事干別的了……正經好好畫畫,真誠畫畫的人在國內當不上職業畫家,沒有人要買這種畫。所以說這條路的確窄。
但並不是說現實如此你就不該追求學畫的夢想,但堅持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你先要對現實有個清醒的認識再評估自己能否付得起這個代價,比如錢,比如時間,比如寂寞……能下決心的人見得很多,能堅持幹下去的幾乎沒有。
當然,如果你家底雄厚,不用為工作和錢發愁,倒是算得天獨厚了,那就非常值得追求這個夢想。
色彩感覺的問題其實不見得是問題,國內美術教學並非完美無缺,尤其是色彩教學,古今中外的繪畫作品汗牛充棟,並非所有人都是按照美院入學考試的路數畫色彩的,比如你鍾愛的丟勒。我們的教學面太窄了。對造型的認識一樣問題很多。
建議想把畫學精,一定要出國看看,最好留學,去博物館里看看真正的原作,到那時你會明白印刷品是多麼可憐,在國內學畫是多麼貧乏。
所以錢就很重要,不是說有錢就能學成藝術家,但客觀事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國沒有大量名作原作可供學生觀看和培養真正的眼光,這一條就夠致命了,然後院校教的東西都很山寨,這也夠了,還求什麼呢?
時間也很重要,國內學畫的學生太懶了,說的不客氣但是事實,大學四年一般沒有人說過的不舒服的,除了玩失戀黨,那你為什麼那麼舒服呢?就是功課做得不夠,和你一樣年紀的國外藝術院校學生很多都很累,比如列賓美院的學生,幾乎六年大學每天都熬夜,不是熬夜打游戲,是熬夜畫畫做作業,所以被國內院校養懶了的學生想努力都不知道該怎麼努力,都無法想像什麼是努力,你要想把畫學精可能怎麼做思想准備都是不夠的。
花了很多時間和錢,但是不能換來名望和收益,前邊說過了,國內國外都不需要真正的高水準的繪畫藝術品,可你當上了職業畫家,就得堅持畫畫,不堅持就等於自廢武功,不會有多少人理解你,給你鼓掌的,你可能還得在經濟上成為別人的負擔,這種寂寞不是想想就能想出來的。
所以,不是勸你不要畫畫,而是勸你清醒地認識現實和自己,已經自己的夢想,腳踏實地地出發和努力。在你把畫藝學精以前,任何時候都先別標榜自己要當職業畫家,這是最後一條忠告。
6. 請問畫家是個怎樣的職業,會有前途嗎
不管任何職業有沒有前途主要在於人,而不在於職業。只要你做得好任何職業都有前途,做得不好任何職業都沒有前途。任何職業都是前途無量的,但是前途無量是只針對那些做得好的人。我記得巨富黃澤金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世界上沒有不暢通的路,就看人怎麼走。世界上的路都是暢通的,但不是每條路都適合每個人走。走自己看準的路,天下就沒有走不通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天下就沒有做不好的事。」任何職業都有精英,都有成功的人。例如最精英畫家:近代當數這十二大書畫大師: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黃賓虹、吳冠中、李可染、潘天壽、黃胄、傅抱石、李苦禪、蔣兆和、劉海粟。例如最成功畫家:當代當數這十二大巨富畫家:黃澤金、崔如琢、黃永玉、曾梵志、范曾、靳尚誼、劉大為、劉文西、潘公凱、周春芽、史國良、張曉剛。
7. 職業畫家是否靠賣畫來維持生計
職業畫家想要通過賣畫來維持生計其實相當困難。職業畫家很大程度上不以專業取勝,而主要看家庭背景和關系人脈。
有不少國家級的書畫名家,一幅畫作可以賣到幾萬、幾十萬元甚至百萬元,可謂是功成名就,日進斗金。他們不用為生計擔憂,相反生活富裕。但是,這些知名度高的書畫家卻經常被俗事纏身,難有靜心創作的空間。
而與光鮮亮麗的名家生活不同,很大一部分畫家為生活所迫。許多畫廊、工作室頻繁地開業和關門也見證了這些藝術家生存的艱難。
新聞中總不乏「某某藝術家一幅畫拍出上百萬上千萬」的報道。然而,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專門搞書畫創作的藝術家有80%左右的人被經濟問題左右,無法完全靜下心來搞藝術創作,有 80%-90%的書畫家沒有經濟實力出版自己的畫冊,進行宣傳和包裝。
職業畫家如果想要有前景,需要滿足兩個條件:會讀書,畫的好。如果能考上八大美院,讀上碩士博士,當個藝術系老師,繼續深造成為教授級人物,那麼想要考賣畫謀生才會不成問題。
8. 國畫就業現狀就業前景及就業方向
如果學好了,前景當然不錯。如果你只想學幾年找工作,是真不大好找的,你自己想想能幹什麼啊,只有當老師,但現在的老師老當嗎,本科畢業也只能去鄉鎮中學或者小學了
還有,你的詢問態度有問題,沒有人義務回答你,你甚至用了嘆號,「要具體的!!!……」這是一個求別人回答問題的態度嗎?
我感保證,即使是大學專業學的再好,你也不會有很好的發展的。
9. 國內插畫師的現狀怎樣
插畫師就業前景可觀。
插畫師可在游戲公司、動畫公司、圖書公司擔任原畫設定、海報繪制、圖書插畫編繪等職。也可以創辦自己的工作室、若干插畫師組成的小型創作團隊、比自由插畫師會更具競爭力!但由於插畫涉及的行業及用途多了,加上對於從業人員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目前整個插畫行業對於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就業前景非常不錯。
想要更好就業拿更高的工資,可以找一個好的教育機構學習,
在眾多的教育機構中,王氏教育的商業插畫設計口碑好,教學團隊強大,想知道王氏教育實體培訓有多強,免費試學下就知道了,點擊:線上+線下實體課免費預約試學+限時VIP會員—可下載網校APP 。
經過19年市場的CG插畫行業競爭的洗禮,積累了大量的類型插畫教學經驗,融入了市場上成功的商業插畫案例,不斷迭代優化教學方案,真正用心設計每一堂插畫課,而且王氏教育的創始人和管理層都是插畫行業的專家出身,了解整個產業,需求,就業,能無縫深入到市場需求,做到投資型教育機構所不能企及的細致入微。
如果你不能參加線下實體培訓,也能在手機應用市場下載到王氏教育實實在在的插畫教學研發產品:繪學霸APP。上面有近萬套視頻插畫教程,還有十多年來的新老學員在裡面交流和學習,成千上萬的插畫公司在上面招聘,光這些真不是隨便成立三五年的培訓機構可以復制出來的。
10. 大多數的職業畫家都是靠賣畫來維持生計的.是還是否
一般分為兩大類:
1,體制內的畫家(圈養):如,大專院校做教書、畫院畫家。拿固定工資,業余時間創作作品增加收入。一般屬於二流畫家,當然也有一流的畫家,但學院派居多,如,毛焰、劉小東、周春芽、何多苓。。。
2,體制外(野生1):簽給畫廊(簽約畫家,每年交固定數量作品,工資+提成);(野生2):自辦畫廊(賣自己的、別人的畫,自雇型畫家);(野生3):做畫匠,如,在深圳大芬村做訂單流水線上的畫工;(野生4):主業做設計養創作,業余時間做創作。。。野生的畫家裡面可以產生一流的畫家,如,陳丹青、周氏兄弟、谷文達、蔡國強。。。
因此,提問題的仁兄如果想做職業畫家,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慎重分析,然後做出選擇,「選擇大於努力」,在某種程度上是有道理的!開弓沒有回頭箭,轉眼已是百年身。。。祝藝海行舟、乘風破浪、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