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機構設置
機構名稱 工作職能 政治組 負責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聯合國大會、託管理事會、建設和平委員會所處理的政治議題。 經濟組 負責聯合國大會、聯大二委、經社理事會等所涉及的經濟、金融及可持續發展議題。 社會組 負責聯合國大會、聯大三委、經社理事會等所涉及的人權和社會發展領域的議題以及中方競選聯合國機構的總協調。 發展組 負責聯合國大會、經社理事會、發展援助機構、發展合作論壇關於發展援助業務、人道主義救災援助、多邊經貿合作等議題的審議。 科技組 負責科技領域的議題,中國與聯合國的科技合作,以及通過聯合國機構開展的多邊科技合作。 法律組 負責聯合國大會第六委員會及其他法律議題。 裁軍組 負責聯合國框架內的軍控、裁軍與防擴散相關事務。 行財組 負責聯大行政和預算委員會(五委)、方案和協調委員會的會議活動及繳納聯合國攤款。 聯工組 主管聯合國涉及中國的人事工作,負責聯合國人力資源管理、共同制度等議題。 軍參團 參與聯合國軍事參謀團會議和活動,出席聯合國維和出兵國會議及活動。 新聞組 負責聯合國新聞委員會、聯大四委新聞議題以及與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日常工作相關的新聞工作。 辦公室 負責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行政事務。
❷ 求科普: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什麼行政級別
中國的駐外大使中,常駐聯合國代表,常駐世貿組織代表,以及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大使,即派駐美俄英法以及日本,印度,德國等大國的大使均為副部級外交官員,比如前幾年王毅,周文重都是從外交部副部長職位直接出任駐日,美大使。其他國家大多數國家為司局級外交官員,甚至因為要培養年輕幹部派駐不少小國,非主流國家的駐外大使為副司局級外交官員。
但無論大使在國內級別怎樣,大使的外交地位,享受的外交禮儀是一樣的。
❸ 耿爽卸任外交部發言人的職位,如何看待此事
我認為耿爽卸任外交部發言人的職位,就是一次正常的工作調動,我們不是常說「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只能說新的工作崗位需要耿爽,而他也願意在新的崗位上繼續為中國付出,當然我們也期待他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取得更高的成就,讓我們拭目以待耿爽精彩的表演。
我們民間有一句話叫做「一句話有多種表達方式」,作為外交部發言人,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恰當的表達方式,一方面是他們淵博的學識,另一方面也要有快速的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可以說是非常燒腦的任務,不是一般人能夠承擔的,而我國的幾個外交部發言人無一不是這裡面的翹楚,耿爽也是如此,給世界人民留下了非常好的精彩記憶,我們期待他繼續在新的崗位上講好中國故事。
你們期待嗎?歡迎留言,謝謝!
❹ 中國在聯合國里的職位是什麼
聯合國曾於1995年、2001年、2002年和2005年2月,4次在中國舉辦了選拔考試。考試合格進入聯合國人事廳後備人員名單的共68人,其中35人已被聯合國正式聘用。這批職員素質相對較好,但目前職位較低,晉升到高級管理層尚需假以時日。
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後,中國開始陸續向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派遣國際職員,截至2005年3月,在聯合國秘書處供職的中國職員有300多人。目前在所有中國職員中職位
最高的是聯合國大會和大會事務管理部的副秘書長陳健。十年內從助理到專家
———聯合國高級譯審劉達政
劉達政的名字在聯合國,甚至在紐約的華人圈裡都小有名氣。劉達政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20世紀50年代初移居香港。1973年,劉達政赴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不久,恰逢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聯合國為加強中文翻譯隊伍向社會招聘人才,25歲的他在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
天道酬勤,劉達政憑著自己不懈的努力,在10年間由一名助理翻譯到譯審,再到高級譯審,這也是聯合國職員所能達到的最快擢升速度了。
由於自始至終都在中文處工作,劉達政切身感受到了中文地位的不斷提高。由於有中國參與的國際活動越來越多,中文翻譯的任務隨之加重,中文處也從最初的20人增加到現在的60人,成為聯合國里中國職員最集中的部門。
「我拿中國護照」
———聯合國人事廳徵聘司司長翁盈盈
現年57歲的翁盈盈是聯合國人事廳徵聘司司長,負責除維和部隊之外的所有有關聯合國人事徵聘的政策制訂和具體執行工作。氣質文靜、談吐優雅的她也是目前在聯合國的中國職員中為數不多的D級資深管理人員之一。
翁盈盈祖籍廣東潮安,出生在越南西貢,即今天的胡志明市。20世紀60年代中期,她前往法國留學,先後取得了法國文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77年,聯合國招考中文翻譯,翁盈盈前去報考並一舉中的,從此開始了一生的聯合國職員生涯。
在28年的職業生涯中,翁盈盈最為得意的就是她為徵聘司設計了名為「Galaxy(銀河)」的聯合國徵聘網站,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聯合國人員徵聘工作的專業化和透明化,成為聯合國吸引世界各地傑出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海外漂泊多年,翁盈盈仍然有著很深的中國情結。申請加入法國或者美國國籍對她而言不是一件難事,但翁盈盈卻寧願維持自己中國公民的身份,即便這給她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一些不甚便利之處。問及緣由,翁盈盈淡淡地說:「我是中國人,理應持中國護照。」
為伊消得人憔悴
———聯合國環境署區域合作司副司長王之佳
肯亞首都內羅畢四季如春,環境優美,聯合國設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惟一大型駐地機構———聯合國內羅畢辦事處就坐落在這里。目前在這個遙遠的非洲國度為聯合國工作的中國人有十幾人。
現年53歲的王之佳任聯合國環境署區域合作司副司長,是聯合國內羅畢辦事處內任職級別最高的中國人。從1978年擔任我國駐環境署代表處聯絡官開始,他就與國際環保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3年,任中國環保總局國際司司長的王之佳由環境署執行主任德國人克勞斯·特普費爾親自「點將」,走馬上任,從而迎來了自己事業上的一個新挑戰。
對於任何中國人來說,聯合國工作的「國際化」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你必須時刻證明自己的才能。」王之佳感嘆說。
兩年多來的工作成績足以讓王之佳引以為豪,尤其是在他的推動下,環境署於2003年9月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
幕後譯員的辛勤勞動
———聯合國內羅畢辦事處會議事務司中文組組長韓曉信
韓曉信所領導的聯合國內羅畢辦事處會議事務司中文組的主要任務是把會議司收到的所有聯合國正式文件譯成中文,供通過聯合國所有正式渠道分發。
公約、議定書等法律文件專業性很強,又極其枯燥,而標語口號的翻譯對准確性和概括性的要求又很高,因此,韓曉信和他的同事們在工作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努力。
雖然做的是幕後工作,但韓曉信和他的同事們都牢記著所在工作環境的國際性,全力展現中國人的優點和才幹,並時刻不忘維護國家利益。
在內羅畢的現任中文組筆譯人員都是1984年至1988年經全國范圍的考試篩選、隨後又經過兩年的聯合國譯員訓練班學習後進入聯合國並分派到這里。韓曉信說,他們由於在一起工作的時間很長,彼此結下了深厚的「戰斗」友誼。
感受中國地位上升
———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中文科譯員趙興民
日內瓦是聯合國歐洲總部和許多聯合國專門機構所在地,中國國際職員遍布各個組織。
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中文科譯員趙興民做國際職員已17年,談起他的體會與感受,今年42歲的趙興民說,中國國際職員親身體驗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
趙興民表示,在日內瓦聯合國各機構工作的職員有1萬多人,而中國職員不過上百人,這個隊伍應大大增加。現在中國國際職員大多是中文譯員,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決策或人事等重要部門的中國人還很少。應該更重視這一點,國際組織內中國人越多,層次越高,就能更好地擴大中國的影響。
做好了應付困難的准備
———聯合國駐阿富汗勞工局負責人李聖傑
在喀布爾的聯合國駐阿援助團中,有一名叫李聖傑的中國職員在國際勞工組織(ILO)工作,而且還是負責人。
李聖傑從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後先在原勞動人事部下屬的國際勞工問題調研所工作了三年,之後由於語言和業務過硬,1987年開始到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工作,至今已經18年了。
作為聯合國負責勞工事務的專門機構,國際勞工組織是聯合國中惟一具有三方(政府、僱主和工人)代表性結構的機構。在日內瓦總部做了12年研究工作後,李聖傑1999年被派往巴基斯坦負責阿富汗事務,兩年後又前往孟加拉國當首席項目顧問,2004年9月來到阿富汗成為當地勞工局辦公室的負責人。
李聖傑當初在巴基斯坦的辦公條件非常好,屬於聯合國在世界各地辦公室中標准最高的A類,而阿富汗則名列最低的H類。面對如此大的懸殊,李聖傑說:「既然同意來這里工作,我已經做好了應付困難的心理准備。」(新華)相關鏈接中國人在聯合國擔任高職的不多
聯合國職員按地域性質可分為受地域分配限制和不受地域分配限制兩種。各會員國按照人口和所繳納會費的多少等因素綜合確定在聯合國各部門所佔職位的數量范圍。在聯合國15萬多名職員中,屬於地域分配的職位大約2500個左右。這部分職位屬於聯大經常性預算部分,數量相對較少,但多位於關鍵部門,較為穩定、重要,具有較大影響力,因而受到各會員國的高度重視。
中國繳納的會費占聯合國會費總額的2%強,按地域分配原則屬於中國的職位數量范圍在55人至74人之間,截至2005年3月的實際數字是56人,雖然偏少,但仍在正常范圍之內。
這56名職員中,只有8人屬於D級高級管理人員,占聯合國高級管理人員總量的1%左右,其他的則都是P-2級至P-5級的業務類官員。此外,在諸如政治、法律、維和等聯合國核心部門中沒有中國職員,而在聯合國人口基金會、開發計劃署和兒童基金會等也只有為數不多的中國職員。這一情況與中國的國際地位不甚相符,與中國在聯合國事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相比也有很大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在聯合國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制約因素之一。
中國職員在高級管理層的代表性明顯不足,與中國的大國地位不符。中國職員雖然有300多人,但在聯合國語言部門的比較多,其中僅聯合國大會部中文處就有60人左右,但真正在政治、安全、經濟等關鍵部門工作並擔任高職的中國人並不多。
影響中國職員晉升高級職位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首先,語言對中國職員而言是一個先天的挑戰。英語和法語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雖然近些年中國職員的外語水平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比起母語就是英語或法語,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西方人還是自愧不如,甚至比起從小就接受英語教育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也有不小距離。
其次,中國職員在進入聯合國工作之前普遍缺乏聯合國的相關工作經驗。許多西方職員在正式進入聯合國工作以前,就曾經在聯合國實習或短期工作過,對所從事的工作非常熟悉,而中國職員則往往要從頭開始。
另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職員的發展,很多中國職員對聯合國的西方文官制度不適應,難以適應西方的官場文化。(劉歷彬)
❺ 中國駐聯合國的代表是誰
截止2021年4月26日中國駐聯合國的代表是張軍。
人物履歷
2000年至2002年浙江省寧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2002年至2004年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
2004年至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秘書。
2007年至2012年駐荷蘭王國特命全權大使兼常駐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代表。
2012年至2018年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
2018年至2019年外交部部長助理。
2019年起常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
外交活動
2012年10月擔任外交部國際經濟司首任司長,領導國際經濟司進行中國領導人參加G20峰會的籌備等工作,多次在記者會、論壇和專訪中闡述中國參加G20的立場。
2013年10月22日至24日,出席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的G20協調人會議。
2015年3月25日至27日,出席在土耳其伊茲密爾舉行的G20協調人會議。
2018年5月14日至15日,率團參加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74屆年會。
2019年10月25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和中國人權研究會在聯合國舉辦發展權主題邊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出席會議並致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張軍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
❻ 耿爽履職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這個職位有多重要
代表著一個國家和全國14億人民。自從關注了外交部發言人知道了耿爽,就對他的大國之風范深深折服,代表中國傳遞中國聲音!
❼ 中國駐聯合國經貿代表團下屬委員會
下設沒有委員會。
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經貿處主要職能
中國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經貿處是商務部的駐外派出機構,也是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的重要組成單位。
經貿處主要負責聯合國系統的多邊經貿事務,包括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簡稱UNCTAD)和國際貿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簡稱ITC)的各項業務,以及聯合國大會第二委員會(經濟和金融委員會)和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有關經濟、貿易、發展、技術、資金、商品等領域的工作等。經貿處也負責聯系和參與聯合國大會委託貿發會議負責的或由貿發秘書處提供服務的其他政府間常設和臨時機制,聯系和辦理聯合國其他經濟機構在日內瓦的相關業務,聯絡和參與77國集團日內瓦分部的相關工作。
根據國內授權,經貿處代表政府出席上述機構等召開的各類會議、政府間磋商和研討交流活動,參與相關議題的審議、決定和表決,接待並配合國內政府團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來瓦出席各項會議。
經貿處也負責協調貿發會議和國際貿易中心與我國在貿易與發展領域的技術合作活動,聯絡和安排中方人員參加在中國境外舉辦的各類經貿培訓、研討和交流活動,監督並管理對貿發會議和國際貿易中心的捐款使用。
此外,經貿處跟蹤世界經濟趨勢及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對全球貿易、投資、金融和技術等領域的重要問題開展研究,並為中國學術和智囊機構與國外同行擴大交流合作提供支持。
❽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是什麼用處
常駐聯合國代表,又名常駐聯合國大使,是全世界各國派遣駐守美國紐約市聯合國總部的代表或大使,常駐代表相當於外交等級「大使」級別,但是它是派駐在國際組織,並不是代表國家元首或一個政府首腦的全權大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是中國政府派駐於美國紐約的常駐聯合國總部的外交代表機構。
❾ 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卸任後,都有哪些去向
近來最受人們喜愛的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耿爽,在主持完最後一場新聞發布會之後宣布卸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這一職位。在人們惋惜以後見不到耿爽主持的新聞發布會同時,也很好奇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卸任之後都會去哪裡任職。
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達網路傳播變得十分的便利,因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我國的新聞發言人經常在主持新聞發布會上展現出來了我們國家十分強大的形象。所以這些新聞發言人才深受大家的喜愛與關注。
❿ 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機構設置
政治組
負責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聯合國大會、託管理事會、建設和平委員會所處理的政治議題。
經濟組
負責聯合國大會、聯大二委、經社理事會等所涉及的經濟、金融及可持續發展議題。
社會組
負責聯合國大會、聯大三委、經社理事會等所涉及的人權和社會發展領域的議題以及中方競選聯合國機構的總協調。
發展組
負責聯合國大會、經社理事會、發展援助機構、發展合作論壇關於發展援助業務、人道主義救災援助、多邊經貿合作等議題的審議。
科技組
負責科技領域的議題,中國與聯合國的科技合作,以及通過聯合國機構開展的多邊科技合作。
法律組
負責聯合國大會第六委員會及其他法律議題。
裁軍組
負責聯合國框架內的軍控、裁軍與防擴散相關事務。
行財組
負責聯大行政和預算委員會(五委)、方案和協調委員會的會議活動及繳納聯合國攤款。
聯工組
主管聯合國涉及中國的人事工作,負責聯合國人力資源管理、共同制度等議題。
軍參團
參與聯合國軍事參謀團會議和活動,出席聯合國維和出兵國會議及活動。
新聞組
負責聯合國新聞委員會、聯大四委新聞議題以及與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日常工作相關的新聞工作。
辦公室
負責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行政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