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神話故事有哪些
1、《女媧補天》
遠古的時候,四根擎天柱倒了,九州大地裂開了,天不能滿蓋大地,地不能遍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滅,洪水泛濫不止息,猛獸吞食善良的人們,凶禽捕捉老人孩子。於是女媧煉成五色石修補蒼天,斬下鰲足作擎天柱,斬殺黑龍來平息大地,積聚蘆灰制止洪水。
2、《大禹治水》
遠古的時候,江河提防失修,洪水成了人們的災害,於是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3、《神農氏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里,傳說身體透明,頭上長有兩角,即牛頭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
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
4、《後羿射日》
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幹了大地,曬幹了禾苗草木。原來,帝俊與羲和生了10個孩子都是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10個太陽睡在枝條的底下,輪流跑出來在天空執勤,照耀大地。
但有時,他們一齊出來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為了拯救人類,後羿張弓搭箭,向那9個太陽射去。只見天空出現爆裂的火球,墜下一個個三腳的烏鴉。最後,天上只留下一個太陽。
5、《誇父逐日》
誇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巨人,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
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乾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乾後,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誇父臨死,拋掉手裡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後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1)中國神話故事書有哪些擴展閱讀
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傳說。
其產生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斗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種精神寄託、人類的嚮往和宗教的實化展現,對後世的文學藝術有深遠的影響。
神話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它是遠古時代的人民所創造的反映自然界、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社會形態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神話的產生和原始人類為了自身生存而進行的同大自然的斗爭結合在一起。當時生產工具簡陋,變幻莫測的自然力對人類形成嚴重的威脅,與此同時,原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處於極為幼稚的階段。
舉凡日月的運行、晝夜的變化、水旱災害的產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們迷惑、驚奇和恐慌。諸如此類的自然現象,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系,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像天地萬物都和人一樣,有著生命、意志的。
對於自然現象的過程和因果關系,也加以人間形式的假設和幻想,並以為自然界的一切都受有靈感的神的主宰。在這種思想支配下,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原始人不想屈服,與大自然展開了不懈的斗爭,一心渴望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減輕勞動,保障生活。
他們把這一意志和願望通過不自覺的想像化為具體的形象和生動的情節,於是便有了神話的產生。由此可見,神話是原始人在那極為困難的條件下,企圖認識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種精神活動,同時也寄託了人類的嚮往和宗教的實化展現。
參考資料:神話故事-網路
2. 中國神話故事二十個有哪些
誇父追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後羿射日、精衛填海、神農嘗百草、 倉頡造字 、大禹治水、哪吒鬧海、女媧造人、吳剛伐桂、盤古開天、刑天舞干戈、黃帝戰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牛郎織女、許仙和白娘子、天仙配、干將莫邪、孟姜女哭長城。
3. 關於中國神話故事的書有哪些
《山海經》《西遊記》《封神演義》通俗的
《
中國神話傳說》、《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中國神話百題》、《中國民族神話詞典》、《中國神話傳說詞典》、《神話故事新編》、《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神異篇》》、《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以上全是袁珂先生的,《上古神話演義》這是鍾毓龍的
4. 中國有哪些神話故事
中國神話故事:
1、盤古開天
古時盤古生在片漆黑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漸使天空高遠,大地遼闊。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攏在一塊,就用頭頂著天用腳踏住地。經過一萬八干多年的努力,盤古變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變得厚實無比。
5. 中國古代史神話故事,有哪些書本推薦
《西遊記》、《封神演義》、《鏡花緣》以及《聊齋志異》.
6. 有哪些書籍是關於中國神話故事的
中國的神話其實非常多,並且在不同的時期會不同的神話。如果想要一本書看完其實是不可能的,並且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故事產生,就看你比較喜歡哪個類型。我個人比較喜歡上古神話,不僅因為爭議少,因為後期的神話可探查的來源比較多,所以種類真心分不清。但是上古神話就比較符合大家喜歡的風格了,簡單粗暴並且沒人質疑你的愛好。同時很多人其實分不清故事和神話,所以有些你看過的故事你會覺得不是神話。
如果想要看不同朝代的就比較麻煩了,因為故事類的書籍實在太多。但是也就當小說看看,例如聊齋或者封神,這類都是大家認可度比較高的,並且文筆與神話來源都比較久遠,杜撰神話的可能性比較小。
7. 中國神話書籍除了干寶的《搜神記》還有哪些
一、《山海經》
簡介:傳《山海經》乃戰國至漢初成書。在不到三萬一千字的篇幅里,記載了約四十個方國,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條水道,一百多個歷史人物,四百多神怪鬼獸,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神話。後人研究校釋《山海經》者很多,著名的有晉人郭璞、清人畢沅、郝懿行、近人袁珂等。
二、《淮南子》
簡介:本書乃漢代初期所編纂的網路全書,是研究古代神話的寶典,是淮南王劉安所編著。淮南系指淮河以南一帶的地方。據說,原有內篇二十一卷,外篇三十三卷,但現存只有內篇。
三、《搜神記》
《搜神記》,是是古代民間傳說的總集,也是一部古代的神話故事集。《搜神記》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話與民間傳說,是魏晉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對後世影響甚大。其中《干將莫邪》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殘忍,魯迅《故事新編》中的《鑄劍》即取材於此。還有《吳王小女》、《李寄斬蛇》等。它中間所收的傳說,有許多至今還流傳在民間。例如「蠶神的故事」 ,(卷十四)如「盤瓠的故事」 ,(卷十四)「如顓頊氏二子的故事」 ,(卷十六)如「細腰的故事」(卷十八)。它是古代民間傳說的總匯,而有一部分是後來民間傳說的根源。《搜神記》的作者,是晉朝的干寶。不過,現在流傳的二十卷本搜神記,並非干寶的原書,有後人增改的地方。
四、《述異記》
古代小說集,有兩本。
一是南朝齊祖沖之(429~500)撰,二是南朝梁任□(460~508)撰,2卷。
五、《太平廣記》
簡介:《太平廣記》是宋代人編的一部書。因為它編成於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所以定名為《太平廣記》。全書五百卷,目錄十卷,專收野史傳記和以小說家為主的雜著。《太平廣記》的分類,便於檢查,也很有研究的價值。書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術、方士、異人、異僧、釋證和草木鳥獸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屬於志怪性質的故事。書中神仙的故事,共計七十卷,又排在全書的開頭,這是唐五代小說題材的重點所在。
六、《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
七、《鏡花緣》
《鏡花緣》是一部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是清代李汝珍(1763-1830年)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引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的海外風光。
八、《格薩爾》
《格薩爾》史詩是敘述藏族古代神奇英雄格薩爾一生降妖伏魔、英勇戰斗的光輝業績的。它的內容主要是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格薩爾如何在一個奇異的境界里誕生;第二部分,也是史詩的中心部分,是描述格薩爾成了雄獅國王之後,如何率領嶺國的軍隊,南征北戰,降妖伏魔,為民除害;第三部分,是結尾,是寫格薩爾年老傳位,重返天國
8.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推薦語50字
大家好!我是瑞祥實驗學校二(8)某某某,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好書是《中國神話故事》,中國有很多古老美麗的神話和傳說,這些故事充滿了純真的思想,構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之一,也讓我們更加了解了中國古代時期。
本書主要講解了《盤古開天避地》《女媧造人》《大禹治水》等神話故事,這些故事形象奇特、生動有趣,表現了中國人民嚮往光明創造美好世界,與邪惡勢力抗爭到底、不畏險阻的精神。
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充滿無限魅力,讓我產生了濃厚興趣,然而本書加註了拼音和彩圖,非常適合我們小學低年級同學獨立閱讀,快來跟我一起了解這本書吧!
9. 神話書有哪些一
中國古代神話書籍:
《山海經》、《搜神記》、《太平廣記》西遊記》 《搜神後記》《封神演義》 《上古神話演義》《淮南子》《神仙傳》《中國道教諸神》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造神史話》 《神宵雷法》 《歷代神仙通鑒》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老子》《莊子》 《上古神話演義》《子不語》《皇帝內經》《雲笈七籖》《博物志》《蒿庵閑話》《神異經》《軒轅本紀》
10. 推薦幾本中國神話故事書
《中國神話傳說》、《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中國神話百題》、《中國民族神話詞典》、《中國神話傳說詞典》、《神話故事新編》、《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神異篇》》、《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這拿都是袁珂先生的著作。
袁珂先生的大多數著作在香港、台灣均多次翻印,在國外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韓國、世界語等多種譯本。其作品被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入選學校課本。
(10)中國神話故事書有哪些擴展閱讀:
神話產生在生產力和人們的認識能力都十分低下的原始時代,那時人類的意識開始發展,但思維能力極為簡單,原始人對自然界和自然現象以及人類自身無法進行科學的理解和解釋,只能憑借自己狹隘的生活體驗加以想像和幻想。
認為自然界也像人一樣有意志、有性格、有感情,日、月、風、雨、雷、電,都有神在主宰著。這樣,就在原始人頭腦中形成了自然神的觀念。如人們要解釋宇宙萬物的起源,就幻想出一位開辟大神女媧,女媧不僅是世界的創造者,而且是人類萬物的始祖。
將不能解釋的現象歸結為神作,是古代先民遺留的寶貴遺產。神的出現,標志著先民對世界認識的一大進步。神其實是一切人為所不能的總和,是一個抽象而具體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