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不斷推進中國夢

如何不斷推進中國夢

發布時間:2022-05-06 03:58:52

Ⅰ 如何為中國夢的實現「添磚加瓦」

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力實現中國夢。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有了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就有了努力方向,前進就有了強大動力。中國夢,順應了歷史發展大勢,順應了時代進步潮流,順應了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熱切期待,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們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實現中國夢的康莊大道、必由之路,也是我們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我們要不斷深化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深化對領導人民的奮斗史、創業史、改革開放史的了解,深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發展趨勢的認識,掌握思想武器,認清前進方向,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跟黨走,奮力實現中國夢。
我們需要錘煉高尚品格,在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中發揮積極作用。品德修養是立身處世之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真正走得遠、成大業。實現中國夢的進程,必然是一個全民族文明素養不斷提升的過程,尤其需要我們青年一代勇開風氣之先,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我們要自覺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心中有國家、有社會、有人民,做一個肯付出、勇擔當的有責青年。要自覺遵守社會基本道德規范,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倡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做一個守底線、講誠信的有德青年。要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願服務,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倡導良好社會風尚,做一個熱心腸、願助人的有愛青年。 美好的中國夢、中原夢屬於我們,美好的中國夢、中原夢也依賴於我們。如果說中國夢、中原夢是一座壯麗雄偉的大廈,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組成大廈的一磚一瓦,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孜孜不倦的為大廈添磚加瓦,這座大廈才能根基穩固,越建越高。

Ⅱ 如何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國夢,政治學習


堅定道路自信,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近代以來求獨立、求解放、求發展、求富強的必然。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中國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先後實現了三次歷史性轉變,即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三次歷史性轉變前後貫通,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偉大創舉,是根本改變中華民族命運、深刻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偉大變革。三次歷史性轉變證明了一個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就蘊含在中國近代以來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之中。
堅定道路自信,必須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其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黨和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既以四項基本原則保證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又通過改革開放賦予四項基本原則新的時代內涵。堅定道路自信,還必須堅信無論是照搬西方發展道路還是照搬蘇聯模式,都不能解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問題;堅信無論前進路上還會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會實現。我們必須有這樣的道路自信。
堅定理論自信,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科學理論,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理論、學說、主義。中國近代以來,差不多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論、學說、主義都在中華大地上嘗試過,但都沒有成功,也沒有在中華大地上真正紮下根來。歷史反復證明,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所決定的。
從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到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到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到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反復證明了一個真理:馬克思主義是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只有同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緊密結合,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才能更好發揮指導實踐的作用。
堅定理論自信,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堅定理論自信,必須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堅定理論自信,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自覺同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潮劃清界限。西方的那套理論,新自由主義也好,民主社會主義也罷,既不符合中國國情,也不反映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可能為當代中國指出科學正確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向。同樣地,那種封閉僵化的觀念,既不能緊跟時代發展變化,也遠遠落後於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也不可能為當代中國指出科學正確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是紮根於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才能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終成為現實。我們必須有這樣的理論自信。
堅定製度自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不動搖
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制度,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適當而完備的制度,是人類社會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既是由這個國家的國情和性質所決定,也是由這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所決定。如同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發展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樣,選擇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整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近代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
堅定製度自信,必須始終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始終堅持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理念,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製度自信,必須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既積極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又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堅定製度自信,必須堅信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斷鞏固增強識別和抵制各種錯誤主張的能力。只有始終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才會彰顯生命力。只有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才會保持旺盛活力。只有始終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華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同進步才會充滿希望。只有始終堅持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才能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只有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能在科學發展中再創一個個中國奇跡。我們必須有這樣的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都根源於理論的徹底、堅定、清醒、自覺。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切實增強理論學習、宣傳、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利益多樣、思想多樣的今天,意義尤為重大,任務尤為繁重。歷史經驗表明,理論一旦掌握群眾,就會化為推動實踐的強大力量。作為理論工作者,要自覺肩負起黨和人民的重託,通過切實轉作風、正學風、改文風的實際成效,堅定全黨全社會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

Ⅲ 如何實現中國夢以及中國夢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有了實現中國夢的堅實基礎和有利條件,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黨經過90多年的奮斗、積累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探索、創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特色,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實基礎和根本路徑。同心共築中國夢,奮力實現中國夢,就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國夢開辟了根本路徑。道路關乎命運,道路決定前途。民族復興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實現,關鍵在於道路的正確選擇。我們黨領導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正確道路。正是沿著這條光明大道,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空前解放與發展,社會建設和民主法治建設成就斐然,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實現了歷史性躍升。實踐有力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響力,能夠帶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光明前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根本指南。理論決定方向,理論指引行動。在中國近代史上,許多仁人志士為了實現民族振興的夢想歷盡艱辛,卻屢屢碰壁。之所以如此,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正確理論的指引。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創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歷程及其理論成果,猶如光輝燈塔,照亮了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實現強國富民的歷史征途上發揮了根本指南的作用。正是在這一理論體系不斷豐富完善的過程中和指引下,我們黨領導人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既不為任何風險所懼,又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成功地探索、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有力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根本理論指導和強大精神動力。

Ⅳ 中國夢要怎樣才能實現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如何實現中國夢:
1、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
2、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3、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記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

Ⅳ 如何實現中國夢

一是增強學習意識,提高素質能力。學習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發展走向,決定著一個政黨的榮辱興衰。毛澤東同志曾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鄧小平同志也曾說過「學習是前進的基礎」。面對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國際形勢不斷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這個時代立足。廣大黨員幹部應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加強對理論知識、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的學習,樹立終身學
習的理念;要積極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

二是堅定理想信念,強化為民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共產黨員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廣大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公僕意識,強化群眾觀念,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中心,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三是樹立實干精神,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廣大黨員幹部要帶頭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以求真務實的作風開展工作,堅持講真話,講實話,講有用的話,不講空話、套話、假話;要腳踏實地,多接地氣,以扎實的工作作風、真切的有效成績來團結幹部、凝聚黨心,不斷築牢黨群干群關系,深化魚水深情。同時,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自己的工作熱情來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形成上下一心,團結奮進的局面,充分踐行「走在前、干在前、爭首善、當先鋒」的先鋒示範精神,爭做先鋒表率。
夢想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中國夢的實現,任重而道遠。「有夢就有藍天,相信就能看見。」廣大黨員幹部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開拓創新,努力作為,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Ⅵ 如何推進中國夢的實現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法治是保障。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實現中國夢?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法學專家認為,建設法治國家必須堅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而樹立執法司法權威,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執政能力尤顯重要。
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這是歷次黨代會報告中,首次要求領導幹部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行執政。
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各級領導幹部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執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法治建設進程。
震驚全國的貴州甕安事件中,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的一段話發人深省:這次事件背後深層次原因是當地在礦產資源開發、移民安置、建築拆遷等工作中,侵犯群眾利益事情屢有發生,而在處置這些矛盾糾紛和群體事件過程中,一些幹部作風粗暴、工作方法簡單,甚至隨意動用警力。
近年來,一些領導幹部急功近利,為追逐政績拋開法律,嚴重侵犯公民合法權益,引發各種惡性事件和社會沖突。在處理這些嚴重社會矛盾時,又不依法辦事,或試圖通過高壓手段「治亂」,或試圖通過亂許願「花錢買平安」,悖離法治精神,激化社會矛盾。
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依法行政的能力。通過改革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監督、問責制度,不斷引導和激勵公權力執掌者主動、自覺、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國理政。同時,通過健全、完善法律、制度、機制,不斷改善法治環境,為公權力執掌者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供條件和保障。
深化行政執法改革更加講究效率和效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權威媒體解讀,這是黨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家治理」首次代替「國家管理」出現。
從「管理」到「治理」,意味著國家與社會、人民的關系,更加強調制度化和規范化,更加講究效率和效果,更加契合法治精神。實現「治理」,需要規范行政執法加以保障。
以某地停車收費為例。多頭管理之下,黑收費員亂收停車費現象卻沒人能管。市政市容委表示,亂收費問題應該向發改委舉報;發改委又稱,他們只有權處置正規停車場不按標准收費,監管不到非法停車場;城管部門則表示,沒有強制執法權,管理黑收費員有難處……行政執法機構林立,權責不清,相互沖突或者推諉塞責導致執法效率低下,執法效果不佳。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應該建立執法權相對集中的統一執法體制,在地方政府屬地管理情形下,在城市管理、文化市場管理、農業管理等領域推行的相對集中執法基礎上,擴大相對集中執法范圍,重點解決城鄉規劃建設、食品葯品、安全生產等群眾反映強烈領域執法機構分散、執法力量不足等問題,減少多頭管理帶來的低效和混亂。
推行中央和省級政府垂直的行政執法體制,探索擴大垂直管理領域,擺脫地方政府源於地方保護而干預行政執法,解決行政執法不夠獨立公正的問題。
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公正、高效、權威,這是運用司法手段解決化解矛盾所能達到的社會效果。建成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這是美麗中國夢的社會狀態體現。
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司法權威面臨挑戰和考驗,主要表現為一些地方黨政機關「下令」司法機關參與非司法活動,變相剝奪當事人司法救濟機會;一些司法機關本身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甚至造成冤假錯案。
司法公正是保障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實現中國夢的法治保障。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是保證司法公正的前提。我國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但在管理體制上,司法機關人財物依賴於地方黨委政府,難免會出現個別領導幹部干擾司法公正、地方政府出於區域利益考慮犧牲司法公正等現象,導致司法權存在地方化傾向。而在司法機關內部,司法人員實行行政化管理,執法辦案活動通過行政方式作出決定,可能導致司法活動不按訴訟規律運行。
針對實現司法公正中存在的問題,宋英輝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此作出了相應回應,明確提出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司法人員管理制度。他同時強調,在黨的領導下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要同時做好規范行使司法權工作,防止出現濫用司法權現象。

Ⅶ 如何加強法治建設以推進中國夢的實現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建設法治社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保障。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推進科學立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礎,進一步提高立法的科學性,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關鍵。當前,我國立法還存在許多問題和弊端,立法過多體現中央、上級的意志和部門、群體利益,民眾參與少缺少民主精神,立法程序不完善等。要推進科學立法,必須要消除立法的弊端,要全面推進立法的民主性、科學性和公正性,從源頭上防止立法中群體和部門保護主義,擴大民眾的立法參與,提高立法透明度,完善立法程序,優化立法結構,提高立法質量,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
第二、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推進依法治國關鍵是要推進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維護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關鍵。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一是政府職能全面依法履行。職能是政府的核心,法治政府首先要履行依法行政。二是法律法規嚴格公正實施,確保公民權利切實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權力公開規范運行,確保行政執法公開公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四是要認真組織實施「六五」普法規劃,增強各級黨委依法執政的意識,增強各級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增強各級幹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的素質和本領。
第三、要全面推進全民守法。推進全民守法是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依法治國的實現必須要依靠廣大群眾知法守法。要不斷提高民眾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通過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形成人人學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豐富發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並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不同要求、不同內涵的法治理念教育,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樹立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主義法治價值觀。

Ⅷ 實現中國夢的途徑有哪些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說,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

回顧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演進特別是近代以來的歷史經驗教訓,總結黨90多年執著奮斗、60多年執政興國、30多年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一個基本的結論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

繼往開來實現中國夢,改革這條道路要更加堅定地走、這個法寶要更加堅定地用。如何走得更好、用得更好,出路和關鍵就在於全面深化改革。

(8)如何不斷推進中國夢擴展閱讀:

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1、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氣神。

有了堅定的自信才有自覺,有了堅定的自信才有自強,才能矢志不渝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2、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凝聚了強大的民族精神,其中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開放30多年的理論和實踐,鑄造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改革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須永遠保持和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並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3、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是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努力,涓流匯海、聚沙成塔,中國力量就是13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依靠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不斷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中國夢表達的不僅是一種未來的美好前景,而且它又要求現實的行動。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必須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

Ⅸ 如何弘揚中國精神推動中國夢的實現

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只有具備了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我們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偉業,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命肌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聚中國力量需要中國夢的目標引領。夢想體現了人們對未來的嚮往與追求,它本身就是一種力量,有夢想才會有奮斗目標、前行方向和發展動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勇於追逐夢想的民族,中華民族悠久的發展歷史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不斷追夢、築夢、圓夢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諸多英雄人物為民族的強盛而不懈奮斗。在新中國的發展歷史上,從追求民族獨立、國家解放到追求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從實現溫飽到達到總體小康、全面小康,再到實現現代化,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無不體現了中華兒女的追夢歷程。夢想就是方向、就是目標。在共同夢想的目標引領下,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了實現夢想的偉大力量,創造了不朽的人間奇跡,譜寫了輝煌的歷史篇章。今天凝聚中國力量,首先要深化對中國夢的科學認識,明確中國夢的目標定位,把握中國夢的價值取向,明了夢想成真的前行方向,在中國夢的目標引領下凝心聚力。
凝聚中國力量需要中國道路的方向指引。追求夢想,離不開正確的前行方向;實現夢想,更需要道路的正確引領。正確的道路可以引領匯聚偉大的力量。回望歷史,中國革命的涓涓細流是在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指引下匯聚成歷史洪流,產生了滌盪中國舊社會的滔天力量;改革開放後,中國建設發展的力量也是在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指引後才迸發出無限的創造力,促使中國社會快速發展。凝聚實現中國夢的中國力量,必須基於中國道路的方向引領。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它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堅持實干興邦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即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要實現這些、做到這些,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堅持實干富民、實干興邦」。
第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貫徹落實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國家一切法律制度、政策、措施,歸根到底靠「實干」。沒有「實干」,寫在紙上的東西無論多麼美好動人,終究無法成為現實。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靠「實干」。「實干」是一切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天上不會掉餡兒餅」,任何物質財富都是通過人的「實干」創造的。物質財富是人類安身立命、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家庭幸福、百業昌盛、人民富裕、國家富強的基本標志。通過「實干」,創造越來越多的物質財富,增強社會的物質實力,是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和諧、國家興旺發達、民族自立自強的根本之道;脫離「實干」的「空談」不創造任何物質財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只能是空話。
第三,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靠「實干」。「實干」是一切社會精神財富的源泉。
其一,社會的一切精神文化產品的創作和生產,必須依靠精神文化生產者通過深入生活、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通過「實干」來創造;「空談」只能製造誤國誤民的「精神垃圾」。
其二,「實干」是「實干精神」生成的源泉和發展的動力。「實干精神」是反映「實干」的需要和規律,並在實干過程中生成和發展的各精神要素的總和,主要包括尊重規律、求真務實的精神,勇於擔當、埋頭苦幹、任勞任怨的精神,不怕挫折、攻堅克難的精神,團結合作、顧全大局的精神,等等。實干精神,人們只有在「實干」的歷練過程中才能夠創造它、理解它、珍惜它、升華它、享有它,「空談」是與實干精神格格不入的。
其三,「實干」是塑造健康人格、培育「中國精神」的園地。「實干」改造客觀世界,也改造人的主觀世界;創造物質財富,也創造精神財富。對於個人來說,「實干」是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立德勵志、享受人生的根本途徑,是「立德、立信、立言」之本。對於社會來說,「實干」是引導觀念、涵養精神、弘揚文化、凝心聚力的根本途徑。

閱讀全文

與如何不斷推進中國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確診病人多少 瀏覽:242
越南座機號怎麼撥打 瀏覽:177
義大利Ovo是什麼意思 瀏覽:743
印度人如何給駱駝過節 瀏覽:736
伊朗主要屬於什麼人種 瀏覽:833
從印尼回國要怎麼來 瀏覽:6
孟晚舟拘留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933
12月去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 瀏覽:729
伊朗怎麼樣感染新型病毒 瀏覽:998
英國土木工程專業怎麼設置 瀏覽:87
義大利面黑胡椒怎麼吃 瀏覽:641
面對疫情義大利人民怎麼做的 瀏覽:855
中國銀聯數據外包怎麼樣 瀏覽:185
伊朗1萬里亞爾兌換了什麼 瀏覽:288
越南小湯山怎麼樣 瀏覽:713
走進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867
在義大利買什麼口紅便宜 瀏覽:157
怎麼在英國起訴商標侵權案件 瀏覽:462
義大利衛浴和德國衛浴哪個好 瀏覽:422
印度一個人吃飯多少錢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