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三大宗教是什麼
中國三大宗教分別是道教、佛教、儒教。
1、佛教
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已有2500年的歷史,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借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
2、道教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
3、儒教
儒教,跟佛教、道教並稱為三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尊孔子為先師,後人為了與崇尚黃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區分,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又被稱作「聖教」,故孔子亦被尊為儒教聖教主。
儒教自漢代以來被奉為官學。在中國古代,儒教(孔教)始終居於社會或國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個別皇帝或國家官吏崇拜佛教、道教,僅僅是個人的行為,而不代表國家。中國古代國家,從漢代開始,一直是把儒教(孔)教作為國家宗教。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除了同屬於中國三大宗教的佛教,還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1、基督教
基督宗教是一個一神論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教會。雖然耶穌基督所建立的是一個合一的基督教會,但基督教在歷史進程中卻分化為許多派別,2013年全世界范圍當中有超過一萬個基督教派,主流的派別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三大傳統教派。
基督教基本經典是《聖經》,以《舊約全書》(與猶太教經典相同)和《新約全書》兩大部分構成的。
2、伊斯蘭教
伊斯蘭在阿拉伯語有順從、和平和安寧之意,這是一個順從安拉、崇尚和平、祈求安寧的宗教。伊斯蘭教特有的綠色就代表著和平之意,產生於公元622年,伊斯蘭教世界的國家遍布亞、非兩個大洲。
伊斯蘭教主張和平,主張對人應有慈愛之心。安拉說:「你當以善待人,象安拉以善待你一樣;你不要在地方上搬弄是非,安拉確是不愛搬弄是非者。」按教法規定,每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都應該向窮苦人伸出援助之手。
❷ 有哪些宗教發源於中國
中國人信奉宗教有:
1.道教。發源於中國。
2.佛教。發源於古印度。
3.伊斯蘭教。發源於阿拉伯半島。
4.基督宗教:a天主教、b基督(新)教、c東正教。發源於中東。
❸ 有哪些宗教,中國的
中國宗教是指中國目前的宗教格局及相關文化。我國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到新中國成立前,逐步形成了以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儒教等六大宗教為主體,兼有少數其他宗教和多種民間信仰的基本格局。
❹ 中國有哪些宗教
中國是一個宗教信仰自由、多種宗教並存的國家,信眾共計一億餘人,現有宗教活動場所約10萬處,宗教教職人員約30萬人,宗教團體3000多個。
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國都有傳播;此外,還有中國固有的宗教——道教,以及薩滿教、東正教、東巴教等。
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別克、塔吉克、東鄉、撒拉、保安十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藏、蒙古、珞巴、門巴、土、裕固族信仰藏傳佛教(也稱「喇嘛教」);傣、布朗、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苗、瑤、彝等民族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漢族中部分人信仰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
希望能幫到您 歡迎討論~
❺ 我國有哪些宗教派別
中國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雲南麗江納西族的東巴教,大小涼山地區彝族的畢摩教,東北赫哲族的薩滿教等等很多,國內外的多數人類學家也都普遍承認它們屬於宗教範疇.
我國佛教派別主要有小乘和大乘兩大派,小乘在雲南一帶,受到東南亞佛教的影響。大乘又分為顯宗和密宗。顯宗可根據具體修行的側重點不同而分為禪、凈、律、教下等。密宗可分為東密和藏密,這是由於傳教過程中的源流不同而形成。藏密又分為寧瑪、噶舉、薩迦、格魯、覺囊、覺宇等派別,也都是根據不同的傳承而形成的。
基督教的三大流派: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國,因為歷史原因,通常將包括路德宗、歸正宗等宗派在內的新教統稱為「基督教」。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後,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五個教派,即格底木教派、虎非耶教派、哲合林耶教派、格底林耶教派、伊合瓦尼教派。這五個教派的基本信仰都屬遜尼派,其教規律法又都崇信遜尼派的哈乃飛學派。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
東巴教起源於原始巫教,同時具有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徵。由於經文講師被稱作東巴,故名東巴教。東巴教為中國西南地區的納西族所普遍信奉。東巴教屬原始多神教,主要有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
畢摩教是在彝族奴隸社會中產生的一種宗教體系,是由彝族前階級社會的原始宗教發展而來的文明社會的神學宗教。
薩滿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流傳於中國東北到西北邊疆地區操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蒙古、突厥語族的許多民族中,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和達斡爾族到20世紀50年代初尚保存該教的信仰。對這些民族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習俗等各個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因為通古斯語稱巫師為薩滿,故得此稱謂。薩滿曾被認為有控制天氣、預言、解夢、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獄的能力。
❻ 中國有哪些宗教信仰
中國是一個宗教信仰自由,多種宗教並存的國家,信眾共計一億餘人。 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國都有傳播。 此外,還有中國固有的宗教--道教。以及薩滿教、東正教、東巴教等。 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別克、塔吉克、東鄉、撒拉、保安十個民族。 信仰佛教(也稱「喇嘛教」)的有:藏、蒙古、珞巴、門巴、土、裕固族。 信仰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昂族。 苗、瑤、彝等民族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漢族中部分人信仰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 佛教約在公元一世紀前後傳入中國,公元四世紀廣為流傳,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宗教。 藏傳佛教屬於中國佛教的一支,主要流傳於西藏和內蒙古等地。 伊斯蘭教約在七世紀中葉傳入中國,至元代,伊斯蘭教開始興盛起來。 天主教自公元七世紀傳入中國,基督教(新教)於十九世紀傳入中國。 道教形成於公元二世紀,奉春秋時期的道家老子為教祖,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
❼ 中國有哪些宗教
中國五大宗教是指在中國具有一定歷史影響,形成中華民族風范,擁有一定規模性和區域性而形成具有一定地位的信教教別,它們分別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中國人習慣上稱之為中國五大宗教。(註: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不是兩個宗教,而是一個宗教的兩個派別,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東正教三大派別同屬基督教(基督宗教),中國五大宗教所稱的基督教並非是指包括三大派別的基督教(基督宗教)總稱,而是專指「新教」,這是中文目前的特有
中國民間宗教中國封建社會中流行於社會下層的多種宗教的統稱。常遭到封建政權的取締和鎮壓,被斥為「邪教」「匪類」,活動呈秘密狀態。 民間宗教的思想淵源,可以上溯到氏族社會的原始宗教。進入階級社會以後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 宗教活動如卜筮、占星、祭祀等,都被上層的巫祝所把持一些散漫的民間信仰也遠未形成定型的宗教。只是到了東漢時期,社會上的黃老道讖緯 迷信 神仙方術和民間信仰等 ,互相滲透、融合才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宗教思想體系產生了最初形態的民間宗教—早期道教。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民間宗教的發展、演變大體可以分為4個階段中文名中國民間宗教定義中國社會下層的多種宗教的統稱階段4個活動卜筮、占星、祭祀等快速導航一覽表相關雜志4個階段
① 東漢末至南北朝時期的民間道教包括張角的太平道;張魯的五斗米道等。從三國到南北朝時期,民間道教主流沿著封建化的軌道不斷發展,最後經過葛洪、寇謙之、陸修靜和陶弘景等道教上層人物的改造製作,終於轉化成為正統宗教。②南北朝至北宋時期民間佛教異端和摩尼教南北朝時期佛教所描繪的飄渺的理想幻境,與現實的深重苦難恰成尖銳對照,遂使彌勒觀念在社會下層廣為流布。是為彌勒教之濫觴。後幾經統治者迫害仍流傳不輟。南宋以降,彌勒觀念被白蓮教所吸收,將彌勒佛當作最高崇拜的神祗。乃至到了明清時代,民間宗教對彌勒佛的信仰,仍持續不衰。唐初,摩尼教從波斯傳入中國,不久即遭禁斷。其後,回鶻又借機將已成為國教的摩尼教帶入中原,並依恃回鶻之力,在唐廣為傳布。摩尼師先後在長安、荊州、洪州、越州、揚州、太原府和河南府設寺傳教,至唐武宗大舉滅 佛時,摩 尼教也同時 遭 到鎮壓。以後,摩尼教不得不轉入地下,流入民間,演化為民間宗教。
③南宋至明代中葉興起的白蓮教其宋代佛教禪宗與凈土宗相結合,佛教信仰進一步向下層群眾普及,大量民間念佛團體紛紛興起。於是,出現了更適應一般平民信仰需 要的白蓮 教。教義源於佛教凈土宗。首倡者是南宋高宗時吳郡延祥院沙門茅子元。元代時,白蓮教在江南許多省份廣為流傳,並曾一度為元朝政權所承認,同樣 享有不納稅,不服 差 役的特權。但是,為時不久,又遭到了朝廷的禁止。至此,白蓮教不得不轉入民間,秘密開展宗教活動。元代末葉,社會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趨尖銳,農民群眾遂以白蓮教為組織形式,舉行起義。朱元 璋 取得政 權之後,深 知農民起義力量的雄大,則對白蓮教和其他民間宗教 一概采 取禁 斷 鎮壓態度。但是,白蓮教起義仍不斷發生。明代中葉至清末的民間宗教這一階段,是民間宗教最活躍的歷史時期。新興民間宗教再度興盛起來,數以百計的教派宗門蜂起林立,構成封建社會後期下層社會民眾運動的中心內容。明清兩代主要民間教派除羅教外,尚有黃天教、西大乘教、東大乘教、弘陽教、龍天教、長生教、三一教、雞足山大乘教、青蓮教、八卦教、一炷香教和真空教等等。這些教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互相排斥又互相融合,形成了盤根錯節的復 雜局面。每個教派,為了安身立命,獨立興教,一般都要編撰一種或數種本教的經典,即所謂的寶卷,用來闡述其教義思想。這些寶卷,大都通俗易懂,便於詠唱諷誦,為群眾喜聞樂見,對人民群眾的文化思想產生過重大影響。中國民間宗教有重大影響,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及近代,它和秘密結社一起,對人們思想意識、社會生活,乃至政治制度都起過特殊作用。
❽ 中國的宗教有哪些
以儒釋道為主,另外還有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❾ 我國的主要宗教有哪些
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
1、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門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約68億人口中,穆斯林總人數是15.7億, 分布在204個國家和地區,佔全世界的23%。
2、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
3、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道、死亡與復活。
4、天主教(catholic)是基督教的三大派別之一,亦稱公教、羅馬公教、羅馬天主教。
傳說基督教是公元一世紀,由耶穌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創立的。公元313年,羅馬帝國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發布「米蘭敕令」後,基督教才成為官方認可的合法宗教。
5、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
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
❿ 現在中國宗教的種類多少種
在中國具有一定歷史影響,形成中華民族風范,擁有一定規模性和區域性而形成具有一定地位的信教教別,分別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中國人習慣上稱之為中國五大宗教。
1、佛教:在公歷紀元前後,佛教傳入中國。在漢代被視為神仙方術的一種。至南北朝時傳播於全國,出現了很多學派。隋唐時期進入鼎盛階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宗派。宋代以後,佛教各派趨向融合。
2、道教是唯一發源於中國、由中國人創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稱為本土宗教。道教對我國古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發生過深刻的影響,是統治階級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3、天主教:元代,天主教一度傳入我國,元亡而中斷。16世紀,天主教再度傳入中國,耶穌會、方濟各會和多明我會的傳教士相繼來中國傳教,其中以葡萄牙派遣的耶穌會勢力最大。
4、基督教(新教: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國努力開展傳教工作時,英國一些基督教新教教徒也開始注意向中國傳教。直至1807年英國宣教士馬禮遜奉倫敦傳教會派遣來華傳教。
5、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公元7世紀中葉自西亞、中東傳入中國。
國家態度:
習主席強調,新形勢下,宗教工作范圍廣、任務重,既要全面推進,也要重點突破。要結合各宗教情況,抓住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以做好重點工作推進全局工作。
各級黨委要提高處理宗教問題能力,把宗教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宗教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推動落實宗教工作決策部署。
要加強對黨關於宗教問題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的學習,加強對宗教基本知識的學習,把黨關於宗教問題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納入幹部教育培訓計劃,使各級幹部盡可能多地掌握。要建立健全強有力的領導機制,做好對宗教工作的引領、規劃、指導、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