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灣人為啥也吃蔥
問題問的奇怪至極,有法律規定台灣人不能吃蔥?台灣人絕大多數都是福建移民後裔,福建的沙縣小吃每家不都有蔥油拌面,何來台灣人不吃蔥的怪想法,更何況台灣還以自己盛產的三星蔥為傲,解放初期大量的中央軍撤至台灣,這些外省人吃什麼口味的都有;
⑵ 台灣人早餐都愛吃什麼
No.10 蘿卜糕
港式蘿卜糕是台灣人心目中中式早餐的經典,看似簡單,但其實要煎出完美的蘿卜糕也是一門大學問。網友普遍認為「外酥內軟」是蘿卜糕好吃的必備條件,同時也是看出一家早餐店煎台實力的指標。
No.6 松餅
松餅可說是美式早餐中的經典!松軟綿密的口感,淋上些許楓糖漿,賣相就讓人垂涎。
No.5 漢堡
漢堡可說是西式早餐店的台柱之一,也是台灣人早餐中重要的選項。
No.4 蛋餅
蛋餅是早餐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No.3 三明治/總匯
在台灣連鎖早餐店、甚至上班路口的小攤上,賣最多的就是各種三明治,無他,營養又方便。
No.2 吐司
吐司麵包是早餐選擇里另一個最普及的,簡單一點的就塗上單一種果醬或抹醬,進階一點的就夾蛋、夾菜、夾肉,想吃什麼通通夾進去,也是方便,變化多!
No.1 水果(水果沙拉/優格)
這次奪得貪網友票選早餐冠軍的,是輕食系列的水果沙拉/優格!估計是現在年輕人開始健康清爽路線,減少澱粉而已水果來替代了。
當然,這份調查是針對台灣的網民,對於大量的退休族、家庭主婦而言,是到燒餅豆漿店,坐下來享受熱騰騰的田咸豆漿,以及新出爐的燒餅夾油條、蘿卜絲餅等的人數還是非常多的!
⑶ 台灣人冬至一般吃什麼
作為我國的寶島,台灣省的冬至也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在台灣的冬至多少還保留了閩南人的風俗,不過台灣人也會在冬至吃自己獨特的食物,那麼本期的老黃歷。
九層糕
與閩南人的風俗相同,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九層糕香糯不粘牙,口味十分豐富,色彩絢麗,十分有節日的喜慶氣氛。
補冬
冬節「補冬」在台灣也成俗。冬節前日,晚飯過後,各家在廳堂搓圓。古例搓圓時禁忌口出不祥語。搓圓仔後要補冬,米糕是補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龍眼乾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紅米糕。補品還有雄番鴨、公雞、豬肚鱉燉八珍或十全大補。
吃湯圓
台民間認為,過了冬至算又添了歲,凡外出者這天必盡量回家與親人團聚,合家品嘗「冬節圓」(南方潮汕地區「湯圓」又稱為「冬節圓」),謂之「添歲」。各家族聚集宗祠祭拜祖先,祭品必「冬節圓」。據說,門窗、倉庫、桌櫃、牛舍、豬圈、雞窩、水井、廁所等處,凡人們以為有神的地方,都貼上一兩粒「冬節圓」,可求諸神保佑居家平安。
⑷ 台灣人喜歡吃什麼口味的菜
1.燒肉棕 選上等夾心肉或裡脊肉,用醬油、鹽、味精腌一天後,加少量米酒豬肉放調料腌就,與蝦仁、干貝、扁魚酥、鹼蛋黃、香菇、豆乾、栗子等為餡,以泡過的糯米包之,文火煮熟。成品甘腴而不幹澀,滑潤而不油膩。
2.鹹水棕 糯米用鹽水浸泡,以青竹葉包纏,文火煮熟。成品晶瑩透亮,橙黃粘糯,蘸白糖或蜂蜜食之,清涼味美。已有二三百年製作歷史。
3.湯圓 有無餡小湯圓、包餡咸湯圓、芝麻湯圓、花生湯圓、豆沙湯圓、棗泥湯圓等多種。無餡小湯圓極富特色,用純糯米粉搓條切塊,揉成圓仔,或染色或本色。入花生湯、紅豆湯、酒釀湯中煮之,色彩艷麗,極富彈性,軟、韌、滑、粘。咸湯圓系用鹽水和蠕米粉作皮包餡,其餡由肉末、荸薺、芹菜、洋蔥、香菇及凋料拌成,湯中放豬油、蔥花,撒胡椒粉而食,味極鮮美。
4.雞茸餛飩 雞肉剁茸,放蝦仁、雞蛋、調料拌餡,包入餛飩皮中,清湯煮熟。味美不膩,清淡爽口。
5.魚丸 以鯊魚肉為主,混合小梅魚、鯽魚、旗色等魚肉,打成魚漿,加適量食鹽、太白粉、味精共水攪拌,擠成丸,放滾水煮熟。撒香菜末、胡椒粉。滋味鮮美,香脆爽口。
6.箱子豆腐 以豬或牛肉末加調料、澱粉成餡;另將老豆腐切塊油炸,挖凹成箱狀,填肉餡,蓋其口,入調料湯中燜煮,收濃。色澤金黃,香而不膩,可作小吃,或入火鍋。
7.粄 為客家人傳統小吃,泛指用米漿所制食品,如,糍粑、粄圓、紅粄、甜粄、菜頭粄、咸甜粄、艾粄、粄條、米篩目等。將純糯米燜熟成飯,杵臼舂之;或將糯米磨漿、脫水,煮熟而後搗之。務令米漿極粘而不沾容器,鋪平切為條、塊,即成糍粑。其他品種均系在糍粑的基礎上添加其他原料,如內包豆沙者為紅粄;粄圓即場圓;內包糖餡者為甜粄,內包蘿卜、紅蘿卜絲者為菜頭粄;內包蝦仁、香料者為咸甜粄;內包艾葉心者為艾粄;以食米磨漿,不需脫水,盛碗盤中煮熟,切為薄片、細條者為粄條;米槳脫水後,加太白粉者為米篩目。多在正式筵席開始前當點心用。
8.太陽餅 以高筋與低筋麵粉按比例摻合成為面團,加豬油揉勻,形成松爽的外皮;另將麥芽糖調好作餡,包成餅,烘烤而成。外皮酥鬆,餡不粘牙,香甜可口,不膩不粘。
9.天婦羅 以魚漿、麵粉、太白粉、鹽、糖調成糊狀,手壓成餅,中薄邊厚,炸熟,放調料食用。外香脆,內柔韌,甜辣可口。
10.鼎邊趁 以蓬萊米研磨成粉,加水調勻後,於熱鍋上燙成薄皮,切條,與湯料同煮。湯料包括:蝦仁、豬油、黃花菜、魷魚絲、木耳、筍絲等。味道鮮美,滑潤可口。
11.愛玉凍 又名愛玉冰。將愛玉仔天然果實刮掉外皮,揉出漿狀液,溶沸水中靜置,凝固成凍而成。食時加白糖或蜂蜜、冰糖、冰水、檸檬汁、香蕉汁等。其色淡黃,半透明狀,晶瑩清冽,微帶酸甜,清涼爽口。為夏令冷食。已有百餘年製作歷史。
⑸ 香港人和台灣人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
港台地區的話,他們喜歡吃熱帶的水果,鮮榴槤,香蕉
⑹ 台灣人有什麼生活習慣
一、台灣漢族同胞的生活習慣與祖國大陸基本相同,一般仍保持福建、廣東等地的特點。但因為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之又受日本、美國等外國文化影響較深,現在人們的衣食住行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二、以往老年人喜歡穿青黑色衣衫和香雲衫,婦女喜歡佩戴金銀首飾。現在則是穿什麼的都有,大部分人以穿現代服裝為主。在正式的場合,男性一般穿西服,女性穿各種時裝,但仍有許多婦女喜歡中國傳統服裝旗袍,認為它高雅、莊重,喜歡在社勻場合穿著。
在休閑的場合,人們的穿戴較為隨便,主要是輕松、舒適的T恤衫,花襯衣、旅遊鞋等等。而在農村、農民們仍保持著戴斗笠、裹頭巾的習慣,以便擋風雨遮太陽。
三、台灣人主要吃大米,飯菜的做法和味道跟福建、廣東差不多,而且比較喜歡喝酒,大陸運銷到台灣的酒都特別受歡迎。1949年前後,200多萬大陸人來到台灣,困他們來自全國各個省市,所以街上經營地風味的餐館、飯店很多。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各種西式的快餐店,如日本、韓國國的料理,美國的肯德基、麥當勞,義大利的皮薩餅等,也在台灣紮下根,很受上班族和青少年的歡迎。台灣盛產各種熱帶、亞熱帶水果,街上到處是水果攤,所以吃水果成為台灣人一大享受。
四、台灣人住的房子可以分成中式、西式、日式3種。中式平房多跟福建式樣相同,有一條龍、轆轤把、三合院、四合院等好幾種。西式一般是樓房,過去是磚造,現在都是鋼筋水泥的了。日本住房是在日本佔領台灣時期建的,它的主要特點是屋裡都鋪榻榻米。
現在,城市裡新建高樓公寓住宅很普遍,外觀漂亮,內部裝修講究,水電交通設施完備。大多數家庭里都有電腦、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空調、電話、錄像機等。
五、台灣居民日常的交通工具以公共汽車、摩托車、出租出為主,但不少人有自己的小汽車,只是公路上很擁擠,人們為了上班不遲到,早早就要開車出來。目前公路交通擁擠已成為台灣的一個社會問題,也是台灣的一大景觀。
⑺ 台灣人喜歡吃什麼菜呢
台灣人喜歡
1 台菜--鹵白菜 三杯雞 紅槽肉 烏魚子 菜脯蛋 魯肉
2 火鍋--麻辣 香茅 昆布 養生火鍋
3 海鮮--水煮蝦 螃蟹 蚵仔 貝類 螺肉 魚
4 粵菜--飲茶 叉燒包 腸粉 燒臘 廣炒
5 江浙菜--熏魚 餚肉 糖醋排骨 松子黃魚
6 川菜--腸旺 醬爆蟹...
7 小吃--蚵仔煎 魯肉飯 掛包 魯味 鹽酥雞 東山鴉頭 米粉 肉粽 關東煮
⑻ 台灣人愛吃海鮮嗎都愛吃什麼海鮮呢
台灣人都還是愛吃海鮮的,畢竟台灣這個地方四周都是海,而且海鮮海鮮吃的就是一個「鮮」字。生魚片,活的小章魚都是許多人都比較愛吃的。也很多人喜歡挑戰,台灣呢又靠海,海洋資源自然是多,所以台灣人吃的海鮮食物當然也就不會少。
反正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吃海鮮,當時只是去了趟廈門,可把我苦的,頓頓海鮮,本身我就比較重口味,吃了這么清淡的海鮮,雖然講究一個「鮮」,但還是很難接受那種生的感覺。這樣也不是說喜歡吃的人就可以頓頓都是海鮮,那得吃到吐,台灣人也不可能頓頓都是。像這種靠海的城市,尤其是像台灣這種海島地形較特殊的地方,隨處都能吃上剛剛打撈上來的新鮮海鮮。
這樣的新鮮度肯定也要比其他地方的要好上很多。相對的台灣人都比較愛吃:水煮蝦,螃蟹,蚵仔,貝類,螺肉,魚等一些魚生。這些在我們大陸上也是比較多人喜歡的,喜歡海鮮的一般都愛吃這些,沒有什麼很大的差別。只是想體驗下台灣那邊的風情,在海鮮上不同的口感。台灣的海鮮品種不用說也知道很多,很多海鮮店,價格方面也可以多重選擇。還有些平常吃的最多的大龍蝦,也很新鮮,主要還很乾凈。還有那個魷魚生片,入口的感覺很特別。生石蚵,炸大蝦,都是野生採集的,生海膽,本來海膽這種東西就怕吃起來會很腥,但在台灣沒有這種感覺。台灣人在海鮮食物上面的烹飪還是值得去試試的。
⑼ 台灣人最喜歡吃什麼.
特產都喜歡
基隆 ● 鼎邊趖、甜不辣、叉包
台北● 八里黑糯米、關渡紅仁鹹蛋、淡水鐵蛋、白沙灣海砂土豆、郭元益綠豆糕、金山跳石芋、鶯歌陶瓷、士林刀、陽明山草山柑仔、石門鐵觀音、文山包種茶、木柵鐵觀音、士林夜市大餅包小餅、九份芋圓…等
桃園 ●大溪豆柑、龍潭龍泉茶、石門活魚…等
桃園 ●大溪豆柑、龍潭龍泉茶、石門活魚…等
新竹● 貢丸、米粉、花生醬、香粉、新埔柿餅、文旦柚茶、凸柑、玻璃製品、燈籠…等
苗栗● 柑風茶、酸柑茶、文旦柚茶、菊花茶、公館福菜、大湖草莓、大湖蠶絲、三義木雕、三灣梨、大湖紅芭樂、卓蘭椪柑、公館紫蘇梅、牛心、水柿…等
台中● 太陽餅、一心豆乾、蘇州采芝齋月餅、鳳梨酥、酥餅、一口香、豐原雪花餅、沙鹿石頭肉角、員林蜜餞、大甲草席、帽、東勢椪柑、巨峰葡萄、密豆冰…等
台北:九份芋圓、淡水鎮的阿婆鐵蛋與阿給。
桃園:大溪豆乾、石門活魚。
新竹:貢丸、米粉、新埔柿餅、香粉。
苗栗:三義木雕、大湖紅芭樂。
台中:太陽餅、鳳梨酥、豐原雪花餅。
彰化:肉圓、北斗酥糖、鳳眼糕、彩頭酥。
南投:竹山紅蕃薯、苦茶油。
雲林:草嶺苦茶油、斗六文旦、莿桐蒜油精。
嘉義:阿里山山葵。
台南:棺材板(像三明治的小吃)、古月餅、擔仔面、麻豆文旦、玉井芒果。
屏東:林邊蓮霧、潮州冷熱冰、萬巒豬腳、里港豬腳。
宜蘭:鴨賞、羊羹、李仔糕。
台東:釋迦。
澎湖:文石、嘉寶瓜。
另外還有:珍珠奶茶這也是台灣非常出名的特產,其實有很多台灣名產都已經有外銷的行為了,漸漸其他地區也都會所謂台灣的特產可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