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政治學會理事有哪些

中國政治學會理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04 17:17:16

Ⅰ 任中平的簡介

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中國政治學會理事,四川省政治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哲學學會副會長。兼任西南科技大學、四川文理學院、四川民族學院等高校客座教授。2012年獲「四川省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

Ⅱ 中國政治學的1983年3月後恢復政治學研究

總之,現實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急待解決的問題要求給予科學回答。這些問題,包括理論方面和思想意識形態方面的,也包括體制方面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它們大多屬於政治學研究的范圍,於是恢復政治研究的問題就在這種情況下被提出來了。
1983年3月,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我並不認為政治方面已經沒有問題需要研究,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這樣,上下結合,中國政治學才得以恢復。
中國恢復政治學研究,是從重建中國政治學會開始的。 前面已經提出,中國老一代政治學家早在1932年就在南京建立了中國政治學會,並於1935年、1936年和1942年分別召開過三屆年會。1952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把政治學與法學合並在一起,因此,1953年4月22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國政治法律學會」,而1932年參加建立中國政治學會後仍留在大陸的老一代政治學家如錢端升、張奚若、錢昌照、周鯁生、許德珩、王鐵崖、樓邦彥等差不多都參加了這個中國政法學會。中國政法學會的第一任會長,是曾經在1945年4月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到舊金山參加聯合國成立大會的董必武,副會長是沈鈞儒、謝覺哉、王昆侖、柯柏年、錢端升。1980年12月,在北京召開了中國政治學會成立(重建)大會,全國除一些邊遠省市外,有24個省市自治區的15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共中央書記處、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領導到會祝賀。
當時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胡喬木在講話中說:「政治學是一門重要的科學。建國後取消政治學研究是錯誤的,在理論上、實踐上都是損失」。他認為「政治學不僅要研究『政治制度』,而且要研究國家、政黨、人民和政治家及其相互關系」。他強調,「要研究人民通過什麼途徑來實現對國家的領導,如何在一切基層單位,即社會組織的任何一個細胞里,實現民主的政治生活,使每一個公民作為主人翁來行使自己的權利;……」
中國著名老政治學家,當時已滿80高齡的錢端升教授在會上的發言頗為引人注目。他認為,蘇聯社會科學的落後與其過分集中而又僵化的政治制度、壓制民主有關。他強調研究政治學應提倡「首創精神」,要「採取一些新的想法,寫出一些新的論著,使得我們的政治學能夠滿足在新的歷史階段所提出的要求,能夠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對所出現的政治問題作出正確的解答,從而推動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同時提出要發展政治學,創立新的政治學,還必須借鑒古今中外一些優良的制度和有效率的管理方法。他還舉例說,西方某些國家中央與地方分權問題,就值得中國借鑒。
會議還通過了《中國政治學會章程》,選舉產生了中國政治學會理事、名譽會長、顧問、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並任命了秘書長和副秘書長等。名譽會長為錢端升教授及當時已92高齡的鄧初民教授。會長為當時的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友漁教授。
中國政治學會的重建,是中國政治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全國性政治學會成立後,各省市相繼成立了地區性的政治學會。此後,不斷召開各種政治學專題研討會,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接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若乾地方社會科學院也相繼建立了政治學研究所。
中國政治學會重建後,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吉林大學等近20個高等院校相繼建立了政治學系,培養政治學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政治學理論的國家重點學科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設立了政治學理論的博士點。 政治學恢復以後,有關各種譯著紛紛問世,但報刊的數量不多。中國政治學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自1980年起陸續編印《政治學參考資料》,介紹國外政治學有關資料。在此基礎上,於1984年出版《國外政治學》雜志。198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編輯出版《政治學研究》雜志,《國外政治學》被認為是中國政治學者了解國外政治學的一個重要「窗口」,《政治學研究》則是中國出版的第一種政治學專業學術刊物。這兩份刊物當時都很受學者歡迎,但是在1989年同時停刊。《政治學研究》後來恢復了出版。同樣極受讀者歡迎的上海《政治學信息報》,則早在1988年就停刊了。
20年來,中國政治學著作的出版量很大。首先是政治學教材,在政治學基本理論方面的,如《政治學概論》、《政治學原理》、《政治學基礎》等,至今已先後出版不下五、六十部。此外,如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中國政府、外國政府,以及各種專題等等,也配合教學需要而相繼出版。其次是各種專題,如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權力制衡問題、民主法治問題、政治發展問題、人權問題、決策問題、現代化問題、市民社會等等,種類及數量都很可觀。
這20年來,還大量翻譯引進外國政治學領域的名著和新理論、新思潮,它們對於中國政治學的發展,也起了很有益的作用。
1992年9月,《中國大網路全書》的《政治學卷》正式出版。這部書集全國老、中、青年政治學者,費時七、八年之久,撰寫了1000多辭條,共約160萬字。該書的出版,實為中國政治學界一大盛事。 下面僅就政治學研究工作方面,談幾點個人看法:
首先,政治學研究要想得到社會認同,就必須能回答當前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提出的問題,提供解決當前中國現實政治問題的最佳方案。為此,就要求中國的政治學工作者,能夠立足於中國現實,深入下去,腳踏實地做大量艱苦的調查研究工作,要做認真的社會抽樣調查,要定性分析,更要定量分析。要熟悉中國國情,再研究問題,才能弄清問題的症結所在。
其次,政治學研究要努力達到本身科學性的要求,不能使科學性的要求屈從於一時的需要。政治學研究只能靠堅持自身的科學性來為現實服務,如果只知唯上、唯書,不能擺脫干擾,或者甘做輕氣球,隨風轉,則它本身就變成了偽科學,用偽科學來服務於現實政治,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大幫倒忙。會嚴重敗壞政治學研究的聲譽。
最後一點,政治學研究同任何其他科學一樣,不能固步自封,必須面向世界,敢於引進外國政治學的新理論、新方法,進行研究、驗證,以便參考、借鑒。特別是在中國國內中斷政治學研究的那30年中,正是西方政治學大發展的時期。根據國際政治科學協會(IPSA)的統計,二戰以後30年內,世界各國政治學的研究機構增加了7倍;各國發表的政治學論文與報告增加了3倍;各國專業政治學者也增加了3倍。這30年中,西方政治學者都做出哪些成果,我們需要了解,我們要補這一課。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要敢於引進西方那些行之有效又能為我所用的東西。然而這個問題,多年來在中國社會科學的研究中,還解不開的郁結,認識上曾經多次反復。前幾年,社會科學各學科都為譯介西方學術理論著作而做過努力,但是卻遭到一次又一次的詬病。其實馬克思主義從產生時起,它就是開放的,作為科學理論,它從來不是封閉的。人所共知,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吸取了人類科學文化的優秀成果而產生的,它本身要發展,也就不可能拒絕從當代人類優秀的科學文化成果中汲取營養。那麼,西方的學術著作,一切都是好的么?當然不是。它們之中也確實不乏牽強附會、甚至荒謬絕倫之作,但是不能因為偽劣製品的存在,就拒絕與優秀成果接觸。同時,我們應該相信人民群眾,相信專家學者在他們所熟悉的專業范圍內,對是非、善惡、美醜,具有一定的鑒別能力。
中國政治學的百年征程,走過來的是坎坷、泥濘的道路。直至今天,也很難說它已步入坦途。但是中國政治學未來肯定會得到長足的發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需要政治學。

Ⅲ 陳躍的介紹

陳躍,男,武漢大學政治學專業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兼職教授。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政治學會理事、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政治學會副會長、重慶市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重慶市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重慶市經濟管理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行政管理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先後主持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10餘項,在《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重要報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與發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就業政策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專著、教材10餘部,獲國家和省級教學科研獎6項。1

Ⅳ 馬寶成的介紹

任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中國政治學會理事,曾著作有《政治合法性研究》;《村級治理:制度與績效》等作品。

Ⅳ 黃衛平的個人介紹

1985年初到深圳大學供職,歷任校務委員會副秘書長(1986)、行政學系副主任(1987-1991)、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1991-1993)、教務處副處長(1993-1994)、校長辦公室主任(1994-1997)、管理學院院長(1997-2006)。1996年晉升教授,1999年起任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2006年9月起兼任深大圖書館館長。主要學術范圍:政治學、行政學。1997年被深圳市政府遴選為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1998年被選為中國行政管理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2001年被選為中國政治學會理事,同年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貼,並被深圳大學授予「首批跨世紀人才培養對象考核優秀者」稱號。2002年被教育部政治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聘為兼職研究員,並當選為深圳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第2屆委員會主席團成員。2003年被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聘為專家委員會委員。2004年被中央編譯局中國現實問題研究中心聘為研究員,2010年被選為中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1986年參與籌建深大行政管理專業和行政學系,組編行政管理學系列教材,並於1991年主持完成深大首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比較公務員制度》。近年來主要致力於當代中國政治改革和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研究。

Ⅵ 楚明錕的個人簡介

楚明錕,男,1956年人,河南新密市人,河南大學行政學研究所所長,1999年被評為教授(現3級)。河南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政府「省直管縣」體制改革咨詢專家(2008年聘),河南省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咨詢專家(2011年聘)。兼任中國政治學會理事、中國邏輯學會理事、中國科學邏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辯證邏輯專業委員會常委、河南省邏輯學會常務副會長,河南省機構編制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理事 、河南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
1983-1984年在教育部委託北京師范大學舉辦的高校邏輯教師進修班學習。1990-2001年先後任教研室主任和經貿管理學院院長助理。1991-1993年在河南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碩士進修畢業。1992年被評為副教授,到2003年一直任邏輯學導師。2001年2月至7月在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行政管理專業做訪問學者。2002-2012年,為河南大學公共管理學科帶頭人、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牽頭導師、行政管理優秀學術群體帶頭人,擔任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兼河南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中心主任(2004-2012年)、公共管理系主任(2002-2008年)。2001-2011年被聘為河南省高校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專家、河南省社科院高級職稱評審專家、河南省黨校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專家、河南省高校教師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2012年被推為「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專業規劃教材」(26本)總主編 。
1981年來,先後為本科生和碩士生講授公共管理學、公共行政學、西方行政學說史、公共行政學名著導讀、政府治理與改革、決策學、邏輯學、現代管理創新思維等8門課程。主持省部級項目8項。先後在核心學術期刊發表30餘篇論文。獲優秀科研成果獎勵13項。著作:⑴《現代管理與創新思維》(獨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⑵《公共管理導論》(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⑶《公共行政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⑷《公共管理學》(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⑸《邏輯學》(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⑹《決策學》(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⑺《領導演講學》(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⑻《旗幟》(副主編),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版。⑼《演講學教程》(參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⑽《普通邏輯教程》(參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版。⑾《演講學》(參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Ⅶ 鄭傳坤的介紹

中國政治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重慶市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重慶市法學會行政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第一屆、第二屆立法咨詢專家,重慶市高等學校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管理學科組副組長。鄭傳坤教授在長期的教學科研生涯中,愛崗敬業,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嚴謹治學,在政治學、行政學、行政法學研究方面造詣較深,學術成果甚豐。

Ⅷ 馬寶成的基本信息

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中國政治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中國地方政府管理與創新、中國農村問題等方面的研究。共計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主持司法部部級課題1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項目6項。

Ⅸ 民國時期的東湖先生是誰

民國時期的東湖先生是燕樹棠。
稱為東湖先生,是因為他為武漢大學選址在東湖邊,且1949年後都在武漢大學法律系編譯室、圖書館工作,為武漢大學服務了半個多世紀。
燕樹棠(1891-1984),字召亭,河北定縣人;1914年畢業於北洋大學,1915年赴美,入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學習,1920獲得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21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暨主任,武漢大學法律系教授暨主任,清華大學法律學系、政治學系教授暨法律學系主任,西南聯合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暨主任,兼任憲政實施協進會會員、監察院監察委員、第一屆司法院大法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第一屆委員、中華民國法學會編輯委員等職;1949年後在武漢大學法律系編譯室、圖書館工作;是中國近代傑出的法學家和法律教育家。

人個簡歷:
燕樹棠(1891—1984),字召亭;河北定縣人;是中國近代傑出的法學家和法律教育家。
1914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15年官費赴美國留學,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攻讀法律學,獲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1921年回國,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請,任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時兼授清華大學法律課程。後任南京國民政府法制局編審。
1928年9月至1931年6月、1937年8月至1938年12月、1947年9月至1984年,3次任國立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其間,3次兼任法律系主任。此外還兼任武漢大學訓育委員會、出版委員會主席,以及《社會科學季刊》編委、圖書委員會、圖書損毀檢查委員會、女生指導委員會、特種法規審議委員會的委員;主講民法總則、外國法、國際私法、民法親屬繼承法等課程。
1935年任北京大學法律系主任,後任西南聯大法律系主任。1938年2月,當選國民政府監察委員;1948年7月,任國民政府司法院大法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武漢大學法律系教授,後在武漢大學法律系編譯室、武漢大學圖書館工作;曾被選為湖北省政協委員、中國對外文化協會武漢分會理事、中國政治學會理事。
1984年2 月20日,燕樹棠先生以93歲的高齡病逝於湖北武漢。

Ⅹ 龐金友的介紹

龐金友,1975年2月生,男,漢族,遼寧鐵嶺人。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政治學系主任,中國政治學會理事。2001年7月~2002年1月,韓國鮮文大學留學。2005年7月畢業於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政法大學工作。2005年10月~2007年10月,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2007年8月~2008年1月,美國埃默里大學卡特中心訪問學者。主要從事西方政治思想史與政治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講《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學原理》、《政治學理論前沿問題》、《自由主義專題》和《國家與社會》等課程。

閱讀全文

與中國政治學會理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確診病人多少 瀏覽:243
越南座機號怎麼撥打 瀏覽:177
義大利Ovo是什麼意思 瀏覽:743
印度人如何給駱駝過節 瀏覽:736
伊朗主要屬於什麼人種 瀏覽:833
從印尼回國要怎麼來 瀏覽:7
孟晚舟拘留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933
12月去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 瀏覽:729
伊朗怎麼樣感染新型病毒 瀏覽:998
英國土木工程專業怎麼設置 瀏覽:87
義大利面黑胡椒怎麼吃 瀏覽:641
面對疫情義大利人民怎麼做的 瀏覽:855
中國銀聯數據外包怎麼樣 瀏覽:185
伊朗1萬里亞爾兌換了什麼 瀏覽:288
越南小湯山怎麼樣 瀏覽:713
走進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868
在義大利買什麼口紅便宜 瀏覽:157
怎麼在英國起訴商標侵權案件 瀏覽:462
義大利衛浴和德國衛浴哪個好 瀏覽:422
印度一個人吃飯多少錢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