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日本人為什麼侵略中國

日本人為什麼侵略中國

發布時間:2022-05-02 10:44:33

❶ 日本人為什麼要侵略我們中國

日本人侵略中國因為中國很豐富,還有轉稼危險,他們想當世界的主人。

❷ 日本為何敢侵略中國

近千年來,日本對東亞大陸的賊心始終不改,從中日甲午海戰開始,侵略步伐更是加速。日本只要侵略中國,必然先從朝鮮半島為跳板,進而徐圖東北,再就是整個東亞大陸。

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今天的中國恐怕還有很多日本人來做這樣的事吧!

❸ 日本人為什麼要侵華戰爭

日本大舉侵華的原因簡單地說:一是要轉移經濟大危機帶來的惡;二是沿續早就制定的侵華方針---如田中奏摺;三是為日本本帝國主義經濟的持續發展尋找市場,原料和勞動力,變中國為其殖民地。
日本自1931年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起開始侵華,霸佔中國東三省,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則是掀開了日軍全國侵華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9月2日正式簽訂投降協議,自此日本侵華戰爭結束,前後共計十四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侵佔大片國土,實施「以華治華」的毒計,扶植漢奸傀儡賣國政權,殘酷奴役、殺害中國人民,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和財產,嚴重的侵犯、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嚴重的分裂了中國,使中國國家的統一程度在抗日戰爭時期受到了嚴重的削弱。日本在侵華戰爭中製造了一系列令人發指的暴行,比如在佔領區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製造南京大屠殺;用中國人進行「活體解剖」細菌試驗;製造平頂山慘案等;日軍殺害中國平民數千萬,並造成千萬中國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❹ 日本人為什麼侵略中國呢

作為研究抗日戰爭的學者,筆者常常會被人問起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小小的日本為什麼會侵略一個比它大得多的中國?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實際上很大的問題,涉及中日戰爭廣闊而復雜的歷史背景,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地理等種種因素,以致我們常常不知如何才能簡明扼要地加以回答。
從地理規模來說,日本的面積是 37萬多平方公里,只相當於中國的雲南省。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卻連年不斷地發動對外戰爭,給亞洲的許多國家尤其是中國帶來了罄竹難書的浩劫和災難。
事實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不是從 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的,也不是從 1874年日軍侵略台灣開始的,而是從 16世紀中國的明王朝時就開始了,那就是倭寇對中國東南沿海的騷擾和侵略。
黃仁宇在他的《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 16世紀中葉,日本這一個島國能夠嚴重威脅本朝(即明朝)東海沿岸各省的安全,這種現象是很難理解的。合乎邏輯的倒是本朝的士兵應該越海進攻日本。因為當時的日本不僅地狹人稀,而且幾十年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內戰頻仍,法律和綱紀可謂盪然無存。本朝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被一個極有組織的文官集團所統治,中央指揮地方如身之使臂,極少發生抗命的事情。同時我們這個帝國在名義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常備軍,人數多達二百萬。
但是,擁有 200萬軍隊的統一的明王朝卻絲毫沒有侵略日本的慾望,倒是並未統一且內戰頻仍的小日本大有吞並中國的企圖。 16世紀末,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就說: 「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滅亡中國,遷都於中國,天皇居北京。 」可見,地盤不大的日本野心實在大得驚人。
日本軍國主義者對這個問題倒是有一個答案:日本列島是一個蠶,中國則是一片桑葉,蠶就是要吃桑葉。日本的老師就在課堂上給自己的學生們灌輸這個觀點:日本的形狀像個蠶,支那則像個桑葉,蠶吃桑葉天經地義,否則蠶豈不要餓死嗎?
這真是可笑的歪理邪說。
要回答日本為什麼侵略中國,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國的情況。
從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國,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國。前者解釋日本侵略中國的必然性,後者則回答日本侵略中國的可能性。
從中國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將中國而不是其他國家作為主要侵略對象,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是一塊 「肥肉 」,且距日本很近,便於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國力衰弱,中華民族存在著重大弱點和缺陷,給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機。

❺ 為什麼日本人要入侵中國

地方太小,能源太少,侵略成了最快、最好的辦法。日本侵華十四年,從中國搶走了無數的財富,下面是粗略統計數據,真正的比這還要多。
第一,從中國掠奪了兩萬一千噸黃金。

據統計整個抗戰期間,日軍佔領南京後,憲兵特別行動小隊就四處搜查,他們炸開銀行的庫房、搶劫富家商人,就連屍體上的寶貝也不放過。這些搶劫得來的財寶融化後,重新澆鑄為統一尺寸的金錠,然後再運回日本。
第二,通過濫發偽鈔,

日本一旦佔領一個地方,對此人民進行瘋狂的壓榨。除了濫發偽鈔之外,他們更是利用鴉片掠奪中國財富,但這個害人的毒品搶占的錢財就超過了4億日元。
第三,糧食高達8億噸。

抗戰期間,中國的糧食主產區幾乎全部淪陷,所以日本掠奪的糧食數量非常驚人。光掠奪太平洋各個戰場的糧食總計約3億噸。然後就是日本在中國境內的移民、駐軍、行政機構、偽軍直接消耗的糧食約5億噸。
第四,豐富的礦產資源

從中國掠奪了數量高達21.8噸如此驚人的礦產資源。這個數目難以想像,光煤炭就有6.4億噸,其他樹木、稀土、高嶺土就有10.5噸之多,還有銅礦約4.9億噸。
第五,機器設備和工廠物資

從中國掠奪了數不清的機器設備和工廠物資,僅以無錫為例,對全城進行瘋狂洗劫,將能搶奪的商店、機關、紗廠、鐵廠等設備及產品全部搶走封存,運回日本。
第六,價值連城的古玩字畫

日軍還從中國掠奪了無數價值連城的字畫、珍寶等文物。據統計戰爭期間被鬼子掠奪的文物共有360萬件。直到今天,我們國家的文物,還靜靜躺在日本的博物館里。有人統計,目前日本擁有的1000餘座大小博物館里,光中國的古文物就有200萬件之多。

從上面的數據就可以看出日本鬼子從我們的國家搶佔了多麼驚人的財富,但戰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迫於美國的壓力,被迫放棄了向日索賠。而日本正是依靠從中國搶奪的巨額財富,戰後短短幾年就恢復了元氣,並 創造了所謂的經濟奇跡。

❻ 日本為什麼要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攫取經濟利益。

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借用「提攜」「共榮」「防共」等口號,這些都是欺騙或借口,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經濟利益。

七七事變前,日本為了攫取華北的經濟利益,一方面不斷增兵,另一方面不斷增設主導侵略的機構。如日本大藏省增設了東亞經濟調查課,華北駐屯軍設置了經濟顧問部,滿鐵株式會社在華北設立了「興中公司」。

另外,日本還通過漢奸和買辦拼湊成「東亞經濟協會」、「華北經濟委員會」等機構。日本通過這些機構虎視眈眈,對華北經濟進行肆意調查和滲透。

同時,日本打著「日中經濟提攜」、「雙方合作」的招牌,逼迫華北當局把航空、鐵路、煤炭、鐵礦、港口、電力、通訊、農業、漁業等多種行業的開發權讓給日本。

與此同時,日本人在駐屯軍的武裝支持下,以「特殊貿易」為名,在冀東大規模地走私,明目張膽地攫取巨額經濟利益,嚴重地危害中國經濟。

因為日本在華北的經濟侵略侵害了英、美在華北的經濟利益,受到了英、美的干預,危害了中國的經濟,受到了中國政府和華北當局的抵制,所以日本無法在華北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但是,日本侵吞華北,最大限度地攫取華北經濟利益是早已蓄謀的。1934年6月,偽滿洲國協和會次長長阪谷希一就明確說明:關東軍和中國駐屯軍認為「滿洲已經到手了,可是滿洲的資源究竟不如華北。

山西的鐵和煤都是無窮無盡的,如果一不注意,就會落入英美手中。因此,目前把華北弄到手是最要緊的,也是大好時機。」那麼如何把華北弄到手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動戰爭,用軍事手段奪取對華北的統治權。只有掌握了統治權,才能掌控經濟,才能為所欲為地攫取經濟利益。

通過七七事變發動侵華戰爭,日本在華北有了統治權,掌控了華北經濟。隨之,施展了一切掠奪手段。

1937年12月24日經日本政府內閣會議決定的「事變處理大綱」里關於「華北處理方針」中,明確提出,經濟上以建立日滿華不可分離的關系為目標,要實現日滿華經濟一體化。

所謂一體化,就是與滿洲不一樣,把華北變成日本的殖民地。為達到此目的,日本在經濟上開始進行野蠻的直接搶奪,或者進行掠奪性的強制開發。

首先,日軍所到之處,對中國的工業企業,不管是官方企業還是民資企業,實行軍管理事。在管理期間,軍隊對企業的財產實行無償佔有和支配。

隨後,將企業移交給日本的有關公司經營。當時,滿鐵屬下的興中公司是接受軍方移交企業的大戶。到1938年8月,興中公司在華北接收了11個分公司,幾乎把華北的礦業、電業、運輸業、棉業全部囊括在了自己的旗下。

進入到抗戰相持階段,日本為了使華北經濟持續運行,能夠持續掠奪,改變用軍事手段直接搶奪的方法。日本專門成立了國策會社,對一些關系經濟命脈的企業,如工礦、交通運輸業等,實行統治,實際上是獨占;未實行統治的企業,劃由日本人自由經營。

在華北的國策會社即華北開發株式會社,它於1938年10月30日成立。其成立的目的,日本人在1937年12月24日決定的「事變處理大綱」中明確表明:負責發展、經營和調整有關主要的交通運輸業(包括港灣和道路)、主要通訊事業、主要的發電事業、主要礦產事業、鹽業及其化學工業等。

華北開發株式會社成立後,通過所謂的「綜合調整」的方法很快把原有的各類經濟的經營部門統制在自己的名下,成為它的子公司。每個子公司又另有子公司,形成龐大的壟斷網系。實際上,它所統治的企業遠遠超出了初始所表明的范圍,就連消費方面也以配給組合的方式統制起來。

無論由「國策」會社強制統制的企業,還是由日本人強行佔有自由經營的企業,在經營上都是採取野蠻的手段。日本經營者瘋狂地掠奪中國的經濟資源。以煤業為例,他們在開採煤炭時,連巷道當作支撐的煤柱都采空,使礦工隨時面臨生命危險。

日本除侵吞和霸佔企業外,在金融方面也進行野蠻的操控和掠奪。發行毫無儲備,不兌現的紙幣,依靠暴力強制華北人民使用。同時,禁止法幣流通,強令老百姓用法幣以低值兌換偽幣。

回顧七七事變後,日本在華北的經濟掠奪,不難看出,日本對華發動侵略戰爭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肆無忌憚地、最大限度地攫取經濟利益。

(6)日本人為什麼侵略中國擴展閱讀:

日本侵略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

日本在侵佔中國大片國土後,對佔領區實施嚴厲的社會控制,其中不僅包括軍事的、經濟的、政治的統治,甚至嚴格限制中國民眾的人身自由。這些嚴厲的控制政策如同沉重的枷鎖,給中國民眾帶來巨大傷害。

武漢會戰後,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日軍對廣大佔領區實施「治安肅正」作戰,其主要目的是掃清佔領區中國的軍事反抗力量。他們還建立了一些社會統治機構,如建立偽滿、汪偽、蒙疆、華北等偽政權,實施「以華制華」,為其統治服務。

在各地建立偽軍和數量龐大的警備隊或保安隊,以維護當地的所謂「治安」,防止中國民眾反抗。特別是在蘇浙皖汪偽統治地區,大力開展「清鄉」運動,從軍事上、經濟上、思想上對民眾嚴加管理和控制,限制民眾的行動,防止與新四軍接觸。

日軍規定:「實行連坐切結……如該結內藏有要匪及匪物,先未報出,後經軍隊、團隊或署長查出,同結者與匪同罪。」

日軍還建立一些偽團體,如所謂的「維持會」「新民會」「自治委員會」「宣撫班」等,藉以幫助日軍勢力滲透到社會基層,誘惑廣大民眾服從日軍的統治。

日軍在佔領區廣泛實行「良民證」制度,證上不僅有持證人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職業等,有的還記載「面貌」「身材」等特徵,以便於識別和加強人身控制。

日軍為了改造佔領區中國民眾,使其順從統治,還在廣大佔領區實施奴化教育政策,連小學生都被逼迫學習日語。日軍還用毒品麻痹、毒害中國民眾,在日軍佔領區鴉片毒品泛濫。

據1934年偽滿民政部調查,吸食毒品者達900萬人,占東北人口的1/3。東北偽滿建立制度,壟斷鴉片生產。「天津日租界,現為世界製造海洛因之中心……有售吸所1000家以上,製造廠200家以上」。

在日軍的軍事、政治高壓政策下,淪陷區中國民眾受盡磨難,生活在極端惡劣的政治與經濟環境中。

面對日軍的瘋狂侵略,面對日本侵略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災難,中國人民在艱難中堅持抗戰。

在敵後,延安成為中國堅持抗戰、推動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中堅力量和堅強堡壘。1935年,中國共產黨經過艱苦的長徵到達陝北,全力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戰爭。

八路軍、新四軍源源不斷地開赴抗日戰場,在華北、華中等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收復了許多失地,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與日軍開展游擊戰爭,消滅了日軍大量武裝力量,保護了中國民眾。

伴隨抗日戰爭的軍事斗爭,中國共產黨在陝甘寧地區探索實施農村改造和初步的民主政治改革。抗日根據地建立各級政府和實施以「三三制」為中心的參議會制度,實行民主普選,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實行農民耕者有其田和減租減息制度。

敵後中共軍事力量吸引了大批日軍,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相互支持,共同抗擊日本侵略。

中國西南地區特別是四川被譽為「天府之國」,物產豐富,人民勤勞。抗日戰爭爆發後,川軍出川投入全國抗戰,展現了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神。

同時,大批軍政人員、企業職工、高等院校師生、文化界人士紛紛湧入雲、貴、川等地。由於沿海各省相繼淪陷,中國與海外的交通被切斷,西南地區滇緬、滇越、中印公路等成為中國對外聯系的主要通道,大量軍用物資、商品經由這些通道維持著抗戰物資供應。

沿海各地內遷高校的師生,在生活和教學極為艱苦的條件下,辛勤地進行教學與學習,開展科學研究,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出現了新的發展和進步。

許多著名科學家在烽火連綿的戰爭年代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許多文藝工作者創作了大量激動人心的作品,激發人們奮勇抗敵。大後方人民不斷組織各種戰地服務團,幫助看護傷員,慰問抗日戰士。

重慶作為中國戰時的陪都,成為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日軍自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對其進行了長達7年的狂轟濫炸,企圖徹底摧毀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但中國人民沒有屈服。

以重慶、成都、昆明、桂林、貴陽、西安、蘭州等城市為中心的西南、西北地區廣大人民,為支援抗戰、堅持抗戰作出了突出貢獻,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真實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日本侵略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

❼ 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敢侵略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組成愛國統一戰線,奮起反抗。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宣告了抗日戰勝的勝利。日本一個彈丸之國,土地面積小,人口密度低,資源較為匱乏。為什麼敢對國土遼闊、資源豐富的中國發起侵略戰爭?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是當時日本本國內部矛盾激化,為了消除內戰,轉移國內矛盾,發起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日本明治維新並沒有解決日本的根本矛盾,它只是拖延這個矛盾發生的時間。國土狹小、資源匱乏、政治矛盾,這三點促使日本為了轉移矛盾,號召全國的人民侵略中國,實現佔領全中國的野心。

第二是日本這個民族似乎身上就流著好戰的血液,國家崇尚武士精神。明治維新讓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他們汲取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思想: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再加上,法西斯對日本侵略中國的支持,更激發了其侵略中國的信心。

❽ 日本人為什麼要侵略中國

1、日本資源短缺,侵略為了掠奪資源;
2、執政者野心大,妄圖佔領稱霸亞洲;
3、中國地緣較近國勢衰微,容易征服。

❾ 為什麼日本人會侵略中國

日本侵略中國的深層次原因是其整個國家和社會不斷加劇的侵華心理.主要表現為:自近代始生的對中國的輕蔑態度、根深蒂固的"皇國"觀念、以老大自居重建亞洲黃種人文化的狂妄心理、對中國改變中日關系現狀之正當要求的憎恨意識等等. 日本人有自己的天下觀. 因為列強相互制衡,只好適可而止,而且他們將清朝作為主權國家來對待,所以還要按國際法辦事。只有日本還在用天下觀的眼光來看中國,認定中國是個天下,不是主權國家。 天下是個開放的世界,誰的武力強,誰就可以去打天下;誰的德性好,誰就可以坐天下。 既然同文同種的蒙古人、滿洲人都能去打天下、坐天下,為什麼同樣同文同種,而且在武和德兩方面比他們更好的日本人,不去打天下、坐天下,反而要等著西方列強來瓜分呢?好!日本人想侵略中國並不是幾年的事,而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策劃和周密的部署.先從日本國內分析:日本國內資源貧乏,國土資源少.但是人口眾多,急需向外部擴展.加上日本人的野性和民族本身的原因,使得擴張的意圖得以發展. 而中國和日本是鄰邦,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而且中國奉行的是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文化,對外沒有侵略擴張的野心,就像是一大塊肥肉放在日本的嘴邊上.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更加促進了日本侵略中國的步伐,是侵略中國的導火索.日本自身和中國自身的很多因素都是日本要侵略中國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日本人為什麼侵略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外貿怎麼收伊朗的貨款 瀏覽:581
英國確診病人多少 瀏覽:245
越南座機號怎麼撥打 瀏覽:179
義大利Ovo是什麼意思 瀏覽:745
印度人如何給駱駝過節 瀏覽:738
伊朗主要屬於什麼人種 瀏覽:835
從印尼回國要怎麼來 瀏覽:9
孟晚舟拘留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935
12月去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 瀏覽:731
伊朗怎麼樣感染新型病毒 瀏覽:1000
英國土木工程專業怎麼設置 瀏覽:87
義大利面黑胡椒怎麼吃 瀏覽:643
面對疫情義大利人民怎麼做的 瀏覽:855
中國銀聯數據外包怎麼樣 瀏覽:185
伊朗1萬里亞爾兌換了什麼 瀏覽:288
越南小湯山怎麼樣 瀏覽:713
走進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868
在義大利買什麼口紅便宜 瀏覽:157
怎麼在英國起訴商標侵權案件 瀏覽:462
義大利衛浴和德國衛浴哪個好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