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桑茶坑道詩詞
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大意:雨後的晴天,風和日麗,雨水蒸發得無影無蹤。小溪的河槽漲滿了流水,岸邊叢生綠油油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一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甜。而那頭牛隻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賞析:這首詩描寫的是初春景物,剛下過一陣雨,暖日和風,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綠花紅,柳蔭濃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圍和生機無限的意境。這首詩前兩句寫出了由雨而晴,由濕而干,溪水由淺而滿,花草於風中搖曳,大自然充滿了春的律「動」;第三句寫出了牧童柳蔭下酣睡的自然悠閑的「靜」,加上第四句「一牛吃過柳陰西」的時動時靜,形成了這首詩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樸素的美感。
南宋詩人楊萬里吟詠《桑茶坑道中》的詩共有8篇,是到漳州赴任途經安徽寧國縣境所寫。這是其中一首,描寫初春田野剛下過一陣雨,暖日和風,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綠花紅,柳蔭濃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圍和生機無限的意境。
作者簡介: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南宋傑出的詩人,漢族人。一生力主抗金,與范成大、陸游等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歷任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員外郎等。反對以鐵錢行於江南諸郡,改知贛州,不赴,辭官歸家,閑居鄉里。在中國文學史上,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家」、「中興四大詩人」。
Ⅱ 英山雲霧茶茶葉怎麼樣
英山雲霧茶起名於湖北大別山主峰天堂寨的「天堂」二字,因是高山和半高山茶場所產,品質具有明顯的香高、味醇、耐沖泡的雲霧山中茶的特色,故定名為英山雲霧茶。英山雲霧茶」提神療煩,解熱止渴,消食除膩,殺菌消炎,防齲固齒,減肥健美,和胃利尿,明目清心,解煙醒酒,降壓除脂,減輕癌變,增加血管壁彈性,防原子輻射傷害等各樣功效。
產地環境
英山雲霧茶產自湖北省英山縣,英山縣全境以中低山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北部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向東北延伸,構成了雲峰頂、石鼓寨、五峰山、黃梅尖等一系列山峰,再向西分支為三大山脊,夾著東河,西河兩條河流,貫穿全境,構成由北東向南西逐漸傾斜的地勢。最高點天堂寨海拔1729米,最低點船形垸海拔90米,高差1639米,平均坡度17°。英山縣境內地殼以大別山古老變質岩和侵入岩組成,土壤母質以花崗片麻岩為主。全縣共有五大土類,十一個亞類,二十三個土屬,八十九個土種。其中黃棕壤占總面積的86.97%,水稻土占總面積的12.29%,其他土類共佔0.74%。
英山縣屬長江中下游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全縣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有災害。英山縣氣溫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遞減,存在明顯的垂直差異。全縣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氣溫降低0.53℃,無霜期縮短3.5天。年平均氣溫16.4℃,1月平均氣溫3.6℃,7月平均氣溫28.5℃。英山縣極端最低氣溫-13.5℃,極端最高溫度42.0℃。全縣全年平均無霜期241天,平均初霜日11月14日。英山縣年平均降水量達到1403毫米,適宜種植茶樹。
歷史淵源
唐朝,英山縣茶葉始制「團黃」「蘄門」等品種。[1]
1947年6月,劉鄧大軍向大別山區英山縣城開進,老百姓紛紛將家裡的茶葉送給戰士們解渴消暑;
1980年,英山縣實施「112」工程,即10萬畝茶葉、10萬畝桑茶、20萬畝經濟林果;
1990年,英山縣政府提出了「農業抓產業、產業抓茶葉」的政策。[2]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底,全縣茶葉總產量2831萬千克,總產值20.76億元。全縣11個鄉鎮,有10個鄉鎮成為茶葉專業鄉鎮。全縣已建成了5個萬畝生態茶葉帶,50多個千畝茶葉小區,60多個茶葉專業村,加工廠房面積達到23萬平方米,擁有各種制茶機具8200多台(套)。[1][3]
產品榮譽
1998年4月,英山縣國營長沖茶場生產的「長沖牌」春筍茶和炒青綠茶分別於獲湖北省茶葉學會的特等獎和一等獎,同年5月,長沖春筍茶又獲中國國際名茶展覽會名茶推薦產品;
1998年8月,英山縣獲中國綠茶(名茶)之鄉稱號;[4]
2009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英山雲霧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地理標志
地域保護范圍
英山雲霧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湖北省英山縣南河鎮、方家咀鄉、溫泉鎮、紅山鎮、孔家坊鄉、金家鋪鎮、石頭咀鎮、楊柳灣鎮、雷家店鎮、草盤地鎮、陶家河鄉等11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Ⅲ 連雲港植物列表
連雲港市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常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歷年平均降水量930多毫米,常年無霜期為220天。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由於受海洋的調節,氣候類型為濕潤的季風氣候。氣候特徵: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日照和風能資源為江蘇省最多,也是全佳地區之一。南北過渡的氣候條件和地貌類型的多樣性,有利於連雲港市發育一個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種群體系。從分類上看,盛產水稻、小麥、棉花、大豆、花生。還盛產林木、瓜果、桑茶、竹、葯材、草場及野生和水生植物。雲台山的雲霧茶為江蘇3大名茶之一,珊瑚及金鑲玉竹為江蘇珍稀名特產。動物資源主要分水生、陸生和鳥類。水生動物中的海洋水產品佔全市水產品總量的72.8%,海州灣漁場為中國8大漁場之一。主要經濟魚類為帶魚、鰳魚、黃魚、加吉魚4大類。前三島海區為江蘇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主要有刺參、扇貝、鮑魚等。近海水域和內陸水域主要生產對蝦、海帶及淡水魚類。陸上動物主要為人工飼養的畜禽品種,達12科、18屬、90多個品種。全市有各種鳥類225種,列入國家珍稀保護鳥類計31種。礦產資源共計40餘種,主要有海鹽、磷礦、金紅石、蛇紋石、水晶、石英及大理石等。淮北鹽場為全國4大海鹽產區之一。錦屏磷礦為全國6大磷礦之一。東海縣的金紅石礦儲量達250多萬噸,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金紅石礦。蛇紋石礦的開發已成為上海寶鋼的重點配套工程。東海縣又素有「中國水晶之鄉」、「中國石英之鄉」的美稱。贛榆縣班庄雪花白大理石全國最優。現已初步勘探出黃海大陸蘊藏豐富的海底石油。
在中國的沿海港口城市中,連雲港市古跡較為豐富,歷史久遠。全市有風景區14個,風景點116處,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是全國49個重點旅遊城市和江蘇3大旅遊區之一。連雲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黃海)、名水(東海溫泉)、名竹(金鑲玉竹)、名石(水晶)、名書(《西遊記》、《鏡花緣》等)、名「氣」(連雲港空氣質量全國最好)、名井(亞洲第一井)於一地,構成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旅遊景觀,造就了山、海、島、港相得益彰,水秀山明渾然一體的宜人風光。連雲港之夏、西遊記文化旅遊節影響不斷擴大。花果山景區、連島度假區、孔望山風景區先後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並分別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全國健康型海水游泳場。
據考古學研究結果證實,遠在1萬年以前,古朐山即現在的錦屏山地區就有古人類活動。1959年和1978年在錦屏山南麓二澗和東海縣山左口鄉大賢庄,均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唯一的有明確地層關系的舊石器時代遣址。錦屏山地帶新石器時代遣址有19處,二澗遣址為中國原始農業最早開發區之一。1979年發現的長20米、寬10米的「將軍崖岩畫」,國家文物局鑒定為「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一項難得的重大發現,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天書」。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國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0-200年,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西遊記》描繪的花果山、幽似「桃源仙境」的宿城、南雲台山的「玉蘭花王」、漁灣龍潭瀑布、四季如湯的「東海溫泉」,構成了神奇的旅遊假區。孔子登山望海、秦始皇兩次來巡以及陶淵明、李白、蘇東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吳承恩、李汝珍、吳敬梓、林則徐、朱自清等文人高士、詩家騷客的遺跡常使人留連忘返。
Ⅳ 請問桑葉茶哪裡最多主要產地在哪裡
以桑葉泡水當茶喝,桑葉內含一種叫做1-脫氧野黴素(DNJ),這是一種僅存在...與桑葉齊名的是葛根的降糖效果了,葛根中含多種黃酮類成分,主要活性成分為...
Ⅳ 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多少公里呢
隋朝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餘杭,北至卓君。隋朝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餘杭,南達卓君。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總長度超過2000公里。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兩年後,河道被疏浚,到達餘杭(杭州)。超過500萬工人,花了六年時間完成了2700公里的大運河,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項目之一。通航後,大運河不僅成為連接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紐帶,也是連接亞洲內陸 "絲綢之路 "和海上 "絲綢之路 "的樞紐。運河的通航也促進了沿海地區城鎮和企業的發展。它也像一條絲帶,城鎮和城市都在上面鑲嵌了珍珠。此後,歷代王朝對運河進行疏浚和重建,使其繼續發揮連接南北大動脈的作用。
首先,它連接了中國的東西南北,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合和統一。第二,沿河興起了幾十個繁榮的城市。第三,揚州(包括杭州)、西安(包括洛陽和開封)和北京(包括天津)在隋朝時由大運河創造。第四,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和南方,也把北方草原的游牧文化和南方魚米之鄉、桑茶之鄉的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性和共生性。第五,幾大水系的勾連,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與交流,促進了中外的國際交流。
Ⅵ 安徽哪裡好玩有什麼自然的景點
合 肥
包公故里,合肥是安徽省會,位於安徽省中部,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和交通樞紐。合肥青山綠水環抱,街頭樹木成蔭,是中國首批園林城市,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城園交融,渾然一體。合肥的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是北宋清官包公的故鄉。
如今在合肥仍能看到三國古戰場逍遙津、曹操練兵的教弩台、包公祠、包公墓等古遺址。
近年來,合肥的經濟飛速發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明珠廣場、五里墩立交橋、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已成為合肥市的新景點。大蜀山、野生動物園等也是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由合肥往南,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巢湖素以優美的湖光山色和斑駁的文化陳跡而聞名,正逐步被建成合肥的後花園。
鳳 陽
明皇祖陵、花鼓之鄉,鳳陽位於安徽東北部。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鄉,也是著名的花鼓之鄉。
婉轉的民歌隨著雙條鼓兒的敲擊,數百年來幾乎唱遍了全中國。來到鳳陽,彷彿置身於歷史的畫廊,藝術的寶庫。現代的鳳陽則因率先實行了農村大包乾而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古老的鳳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踏上這塊土地,不但可以游覽到明皇陵、中都城、龍興城等文物古跡,更可以感受到這塊改革發源地20年來的巨大變化。
毫 州
毫州曹操故里,酒鄉葯都。毫州,安徽西北部的一顆明珠,是一座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毫州名人輩出,曾誕生過曹操、華佗、李紳、陳摶等歷史名人,留有湯陵、道德中宮、白衣律院、華祖庵、曹氏家族墓群、地下運兵道、花戲樓等珍貴遺跡。
由華佗創傳的「五禽戲」被稱為「毫州一絕」,引得海內外的遊客紛至沓來。近年建成的中國酒文化博物館,展品豐富,陳列考究,充分表現出中國酒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已逐漸成為毫州一個高品位的旅遊新景點。
毫州市經濟繁榮,百業興旺,中葯材的種植和經營十分發達,並建成了規模宏大的中國中葯材交易中心。
琅琊山風景名勝區
琅琊山位於安徽省滁州市西,古稱摩陀嶺,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三古等四個景區,面積約115平方公里,是皖東久負盛名的游覽地。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到:「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道出了琅琊山之美。1988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琅琊山的主要山峰有摩陀嶺,鳳凰山,大豐山,小豐山等,以茂要,幽洞,碧湖,流泉為主要景觀特色。尤以「夕陽晚照」、「雨後聽泉」景色更美,區內動植物種類繁多,喬木樹種有327種,有「雪松之王」、「水杉之王」,還產多種葯材,山中有綬帶鳥等珍禽。
琅琊山人文景觀豐富,有始建於唐代的琅琊寺,有建於宋代的醉翁亭等古建築群和唐宋以來的摩崖,碑刻數百處。醉翁亭為我國四大名亭之一。經歷人修葺增建,已發展為有二賢堂,馮公祠,寶宋齋,古梅亭,怡亭,九曲流觴,醒園等園林建築,內有著名的歐陽修文,蘇東坡手書的《醉翁亭記》全文石刻,為宋代流傳下來的稀世珍寶。
黃 山
黃山雄踞於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它以「三奇四絕」的奇異風采名冠於世。1982年黃山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經評選列入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此後,黃山又相繼被評選為國家級「衛生山」、「安全山」,1988年被建設部、國家旅遊局等部門確定為全國首批十個文明景區之首。
黃山,古趁黟山,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因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它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一千二百平方公里,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里,是號稱「五百里黃山」的精華部分。
黃山是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嶽旅遊風景區,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令海內外遊人嘆為觀止。黃山有名的七十二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個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並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或峰巒峭壁,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黃山不僅是峰之海,還是雲之海,人們割據雲層飄浮的位置所在,把它分為前海(南海)、後海(北海)、東海和西海。而平天是黃山前山和後山的分界,亦是新安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
由黃山市(屯溪)至黃山風景區途中
由黃山市(屯溪)至黃山風景區途中:由屯溪通往黃山風景區的道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經岩寺、潛口入山,全程七十九公里。沿途山明水秀,峰迴路轉、名勝古跡眾多,當地人習慣稱之為「老路」。
另一條是經萬安、蘭田入山,為近年始開通的國家級二級公路,路程僅六十四公里,行車一小時左右即抵黃山風景區。故習慣稱之「新路」。因其通暢快捷,現登山旅遊者多取此路上山。
從屯溪上黃山風景區,沿途充滿了濃郁的皖南農家田園生活情趣。透過車窗望去,跳入眼簾的是重重疊疊的山巒,清澈見底的小溪。漫山遍野上,紅的是杜鵑,綠的是桑茶,黃的是菜花,從山腳一直鋪到山尖。孔雀藍色的的溪流邊,古老的水碓邁著千年不變的步伐。哼著不緊不慢的歌謠,吱吱呀呀地在原地轉動著。
跨溪而過的長長的獨木小橋,連接著曲曲折折的石板小道,把人的實現拽入那嶺頭峰巔,牽入那嵐光紫氣托起的蒼翠竹園,引入那白雲蒼狗依偎的青磚瓦舍。偶爾,從深山野渡?傳來一陣粗獷的漁樵山歌:「手捧苞蘿(玉米面餅)啊,腳踩一盆火哦,除了皇帝就數我——」,遊人頓會以為這是田園詩人在吟哦,是高人隱士在浩歌,不禁會感悟出古人「歸隱」,今人「回歸」的動因。
湯 口
湯口:為黃山腳下一小鎮,黃山桃花溪由此而下,舊為登山第一站。近年公路改道,遊人擦肩而過。由此便進入登黃山的盤旋山道。湯口農家旅遊業十分發達,有個體旅舍數百家。
萬安古鎮
萬安古鎮:出屯溪約十四公里,遠遠便可見一古塔巍立萬壽山上,這便是休寧縣的萬安古鎮。萬安因隋末徽州人汪華興兵起事、保境安民,並最終歸依唐朝,被李世民封為越國公而聞名,至今山上留有汪華稱王時所築「萬壽宮」的遺跡。
萬安古鎮古風盎然,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青少年時代曾生活、學習在這里。萬安出產的羅盤,曾在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蘭田小鎮
蘭田小鎮:蘭田過去因其交通封閉,不為外界所知,僅因此地出產瘦肉型花豬——蘭田花豬才偶爾使人記起。近年來,因屯黃公路穿鎮而過,才撩開了這座山鄉小鎮的面紗。
特別是不久前文物、旅遊工作者發現鎮上有一「廊橋」,有好萊塢名片《廊橋遺夢》中場景極為相似,於是名噪一時。
朱升、汪由敦故里
朱升、汪由敦故里:去黃山途中所經過的休寧縣,曾經誕生了許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的卓越人物。朱升和汪由敦即是其中的代表。朱升為元末大儒,後成為朱元璋農民起義軍?面的高級幕僚。
當時,朱元璋正與陳友瓊爭奪漢鼎,向朱升問奪取天下大計,朱升向他獻了三策,曰:「高築?,廣積糧,緩稱王」,致使朱元璋最終當上了明朝皇帝。朱元璋即位後感其功績,意欲重封,但朱升執意回歸故里,開館教學,直至老死,時稱「楓林先生」。
毛澤東「洞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名言即出於此處。汪由敦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內閣的學士,官至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其辦事干練,書法尤精,留有《時晴齋法帖》傳世,他還協助乾隆皇帝編輯了《三希堂法帖》。晚年致仕榮歸故里,死後就安葬在休寧縣溪口鎮,其墓地至今保存完好。
齊雲山風景名勝區
齊雲山位於安徽省休寧縣城西15公里處,群山峻秀,奇峰挺拔,因其中「一石插,直入雲端與碧雲齊」而得名。景區面積110平方公里,分為月華街、樓上樓,雲岩湖、橫江四大游覽區,是一處集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融山光水色於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齊雲山古稱「白岳」,與黃山南北相望,風景綺麗,各具特色,歷史上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稱。歷代文人雅士李白,朱熹,唐伯虎,徐霞客,郁達夫等都曾登臨齊雲山,留下了數以千計的摩岩崖石刻,乾隆皇帝巡遊江南贊譽其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民宅,道院點綴其間,亭、台、樓、閣遍布全山。道教香火盛於明代,供奉北方真武大帝,香火興旺成為一方道教聖地。齊雲山有36奇峰,峰峰入畫:72怪岩,岩岩皆景。山奇,石怪,水秀,洞幽,構成齊雲山「洞天福地」。齊雲山,氣候宜人,春夏 秋冬景色各具特色。
白雲景區
白雲景區也叫白雲溪景區,新辟的白雲新道,從天海穿過西海底谷,直至白雲庵(釣橋庵),全長共十公里,面積十六點五平方公里,高度落差將近千米,它是黃山的一個新景區,它的開放,使黃山風景區面積擴大了五分之一。白雲景區,融奇松、怪石、雲海、峰巒、流水於一爐。黃山較多奇松、怪石,而白雲區內奇松更是眾美紛呈,峭石插天,氣勢非凡。
新景區的游覽步道,一般都巧妙地利用岩石縫隙,依山就勢開鑿,全線辟就十六個觀景平台,憑欄眺望,十分賞心悅目。白雲溪上的六小橋,從選址、選材、造型無不獨具匠心。遊客們稱這條新道為藝術作品。
翡翠谷,上黃山風景區最長地一道峽谷,縱深二十公里,谷中碧玉溪,源於煉丹、始信、仙女諸峰和石筍。翡翠谷中古木參天,怪石交錯,更有眾多五光十色、變幻莫測的彩池群,翡翠谷就由此而得名。1988年,上海三十六名青年男女到黃山游覽,邂逅於此谷,當時此景區尚未開發,道路坎坷。他們相互鼓勵,互相攙扶,克服了種種艱難才得以走出峽谷,回上海後,有十對青年結成了終生伴侶。因此翡翠谷又被稱為「情人谷」。現在翡翠谷已開發了獅頭岩、青獅池、海蚌灘、龍鳳池、情人橋、花境池、玉環池、素絹瀑、愛亭等三十六處景觀供遊人觀賞。
從上述大致的介紹中可知,黃山是大自然的造化,唯有身臨其境,方知其絕。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兩度游覽黃山贊嘆道:「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據此概括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0年將黃山列入了《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說明黃山不僅以自然風光的「四絕」名冠於世,而且燦爛的黃山歷史文化,品位亦不俗。
雲谷景區
雲谷,位於黃山東部,海拔高度僅890米,是一處地勢較低、略顯開闊的谷地。
宋代丞相程元鳳曾在此讀書,故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嚴漫遊至此,應擲缽禪僧之求,手書「雲谷」二字,此後禪院改名「雲谷寺」,久而久之,雲谷寺就成了今天的地名了。雲谷的主要景點有雲谷山莊、古樹、怪石、「九龍瀑」和「百丈泉」。
雲谷山莊座落在蒼松翠竹叢中,四周群山相抱,溪水迴流,環境幽靜。雲谷山莊既是一座現代化的三星級賓館,又是一處頗具典型的徽州古民居式建築群體,樓宇錯落有致,小青瓦、馬頭?,它還觀光攬勝、休閑度假的理想下榻地。山莊上側百米處是雲谷客運索道下戰房;其旁的登山石道,上可至北海,下可到九龍瀑、苦竹溪。公路可通溫泉。
名貴古樹只有三株:華東黃杉,五百年樹齡;南方鐵杉,八百年樹齡。這兩株樹均為常年綠葉喬木,樹形雄偉壯觀,氣宇軒昂。這兩棵樹有一種奇特現象,即同一株樹上長有兩種枝乾和兩樣葉子,既有針葉又有闊葉,一體兩物,珠聯壁合,別具雅趣。還有一株高大的銀杏,有千年樹齡,高二十六米,圍三點一米,令人注目。這三株古樹均位於雲谷寺古廟遺址左側,華東黃杉1923年被南京金陵大學植物採集團首先發現,引起了植物學家注意和研究,華東黃杉和南方鐵杉均是我國特有的第三紀孑遺植物,同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樹種。
雲谷的怪石為「獅子搶球」、「琴石台」、「千古石」等,在巨大的岩石上有多處石刻,如「漸入佳境」、「妙從伊始」、「醉吟、「通幽」等等,據地質學家研究,它們是第四紀冰川遺留的岩石的漂礫。
北海景區
北海景區:北海,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後山,為黃山中心景區之一。有人說後山佳麗薈萃兩海,即北海、西海。北海景區以峰為主體,匯集了石、松、塢、台、雲等奇景,色彩變幻莫測,主要景觀有光明頂、飛來石、排雲亭、獅子峰、清涼台、散花塢、夢筆生花、始信峰、石筍?、白鵝嶺等。
光明頂,海拔高度1840米,黃山第二高峰。其頂部高曠而平坦,面積六萬平方米,和它相連的是平天。前山和後山以此為界。這里建有華東地區海拔最高的氣象站——黃山氣象站。由於地勢高曠平坦,故是黃山看日出,觀雲海的最佳地點之一。站在光明頂可以統觀東、南、西、北海和天海,真可謂五海煙雲盡收眼底!故民諺說,不到光明頂,不見黃山景。
飛來石,位於光明頂西北方,相距一公里。此石高十二米,寬八米,厚一點五至二點五米,重約三百六十噸,形態奇特,如此巨石卻被豎立在一塊長約十二至十五米,寬八至十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驚嘆不已!遊人站在平台邊緣上憑欄攬勝,對面的雙剪峰、雙筍峰就象一幅神氣的潑墨山水畫。地質學家認為,飛來石這一奇觀是地質變化過程中形成的,真可謂天設地造。
排雲亭,位於飛來石以北,相距約一公里,這里是西海觀賞黃山巧石最理想的地方,故有巧石陳列館之稱。站在排雲亭放眼望去,但見箭林般的峰巒,重重疊疊,每當雲霧縈繞,時隱時現,酷似大海之中的無數島嶼。近看眼前,左側不遠處的巧石,恰似一隻古代男人穿的靴子倒置於懸岩之上,故名「仙人曬靴」;右側溝壑中豎立著一根石柱,有兩塊巧石,恰似兩只古代仕女穿的綉花鞋,人稱「仙人曬鞋」。左靴右鞋,遙相對應,實乃大自然之傑作。其他巧石,能呼其名的還有不少,如「天女綉花」、「天女彈琴」、「天狗聽琴」、「仙人踩高蹺」、「武松打虎」等等。
獅子峰位於北海賓館對面。觀賞北海景色的重要景點清涼台,就在獅子峰的山腰上,它是北海觀日出雲海的最佳處,故有黃山第一台之稱。站在清涼台還能看到眾多的巧石,如「豬八戒吃西瓜」、「十八羅漢朝南海」、「觀音飄海」等,其形象惟妙惟肖。清涼台上行是清涼峰,峰頂平坦,有一塊著名巧石,形似猴子,叫「猴子觀海」,又叫「猴子望太平」。望太平,是因為猴子的正前方是舊時的太平縣,即現在的黃山區。
玉屏景區
玉屏景區,這個景區以玉屏樓(峰)為中心,蓮花峰和天都峰為主體,通常人們所說的前山,指的就是這一景區,其精華為三峰:天都峰、玉屏峰、蓮花峰。沿途有「蓬萊三島」、「百步雲梯」、「一線天」、「新一線天」、「鰲魚洞」等奇妙景觀。
玉屏樓地處天都、蓮花之間,這里幾乎集黃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黃山絕佳處之稱,馳名中外的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樓左側,右側有送客松,樓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樓後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頂,頭左腳右,惟妙惟肖。峰石是刻毛澤東草書「江山如此多嬌」。樓右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帥的「風景如畫」題詞和劉伯承元帥所作的《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抗日之軍昔北去,大旱雲霓望如何。黃山自古雲成海,從此雲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於玉屏樓南,相距一公里,是黃山三大主峰最險峻之處,海拔高度1830米,古詩贊曰:「任他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上天都之路極為險峻,從天都峰麓至峰頂,必須手攀石欄、鐵索,走完一段陡峻奇險的「天梯」,跨過「天橋」,來到鯽魚背,鯽魚背是一段隆起的峰崗,純石無土,長約十餘米,寬僅一米,兩側萬丈深淵,十分險峻。近些年來,經過建設者們的不斷開拓,使登峰道路有驚無險。過鯽魚背,連穿三個洞,便登上了天都峰頂,頂上有「登峰造極」石刻,使人有「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感。
蓮花峰,位於玉屏樓北,是華東第一高峰,海拔高度1864米,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宛如初綻的蓮花,故名。從蓮花嶺至蓮花峰頂約一點五公里,這段路叫蓮花埂,沿途有飛龍松、倒掛松等名松及黃山杜鵑。蓮花峰絕頂處,方圓丈餘,中間有香砂井,置身峰頂,遙望四方,千峰競秀,萬壑生煙,在萬里晴空時,可東望天目山,西望廬山,北望九華山和長江。
鰲魚峰,從蓮花峰下山,過龜蛇二石,百步雲梯,穿過蓮花洞,便來到鰲魚峰。此峰海拔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的高昂的鯨首,大有鯨吞天地之勢。天海,下鰲魚峰便是天海。天海位於黃山前、後、東、西四海之中,為黃山之中心位置。在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上,生長著眾多國內外罕見的植物物種,黃山園林部門利用天海獨特的氣候條件,創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園。天海近旁有海心亭、鳳凰松等著名景觀。
溫泉景區
溫泉,古稱桃源仙境,游覽黃山一般先乘車至此,它是黃山游覽接待中心。溫泉景區以硃砂泉為中心位置向四面輻射,桃花溪和逍遙溪貫穿其中。這里別墅成群,樓閣遍布,黃山賓館、桃源賓館隔溪相對,景點有人字瀑、三疊泉、鳴弦泉、丹井、醉石、慈光閣等。
溫泉,又名湯池、靈泉。據明代學者潘之?所輯《黃海》載:「香泉溪(今逍遙溪),溪中有湯泉,口如碗大,出於石間,熱可點茗。」溫泉每小時流量為四十五噸,久旱不涸,常年水溫在攝氏四十二度,可飲可浴,堪稱黃山一絕。鄧小平同志於七九年親筆題寫的「天下名泉」使溫泉景區更添光彩。現在溫泉出水處建有游泳池和浴室。
在溫泉外沿著石級上行不遠既是人字瀑,又名飛雨泉,站在對面遠處相望,只見兩道飛流成人字形直瀉而下,氣勢不凡。參觀了人字瀑後,過回龍橋,左折而下是白龍橋,橋東有一巨石,形似龍頭,石上刻有董必武手書「龍頭」兩字。溪邊崖石上刻有「且聽龍吟」四字,為庄文樞所題。
再沿著桃花溪拾級而上,可看到葯銚、葯臼、丹井等古跡,這些都是第四紀冰川留下的證物。「丹井」兩字為明代兵部侍郎汪道昆手跡。「丹井」路旁有一巨石,形似虎頭,上刻「虎頭岩」三字,為南宋史學家、《新安志》作者羅願所題。過虎頭岩不遠處便到了三疊泉,泉水由高山下瀉時經過三疊岩石,形成三折,頗為別致,故名三疊泉。
慈光閣在溫泉北部端點,距溫泉一點五公里,也可乘車。慈光閣始建於明代,曾是徽州、宣州禪林之首,新安畫派奠基人漸江、石濤等都在寺中居住過。現在的「慈光寺」已辟為黃山博物館,匾額為董必武所書,寺內尚有千僧灶、法眼泉、披雲橋等古跡,可見佛教徒對黃山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黃山玉屏索道站房就建在附近。
松谷景區
松谷景區,松谷景區位於黃山北坡,從北大門芙蓉嶺進山,沿北部蹬道直達北海,全長十二點五公里的景區統稱松谷景區。該區海拔高度落差一千一百米,有六千五百多級石台階。一路千峰競秀,萬壑爭奇,巧石名潭尤為佳妙。特別是山高林密,空氣清新,真可謂「清涼世界」。主要景點有芙蓉嶺、翡翠池、五龍潭及「關公擋曹」等著名怪石。
翡翠池位於芙蓉峰麓一公里處,是黃山著名水景,池長十五米,寬八米,深十米,天設地造,環池皆石,松谷溪水直注池中。碧波湯漾,山形倒影,映入池內,陽光反射,絢麗多姿。但池深水冷,雖夏日也不可游泳,以免發生不測。池側有巨岩,鐫有一個徑三米的「佛」字,此外,還有「福」、「壽」、「南無阿彌陀佛」等摩崖石刻。
「五龍潭」,位於翡翠池不遠松谷溪中。所謂「五龍潭」是五塊巨石,形似巨龍,頭伸入潭,尾展溪岸,其狀如五龍吸水,故名「五龍潭」。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記》中描述:「青龍潭,一泓深碧,更會兩溪,比白龍潭勢既雄壯,而大石磊落,奔騰亂注,遠近群峰環拱,亦佳境也。」在「五龍潭」之一的烏龍潭上方的巨石上,古建有亭,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被山洪沖毀,六年後(公元545年)重建,名烏龍亭,今名松谷寺,亭柱上有一聯:「四面雲山繞二水,一潭星月照孤亭」。此外有石刻「龍」、「虎」二字,蒼勁有力,亭內有石桌石凳,俯瞰風景尤佳,過烏龍潭有巧石名「卧虎石」。
松谷庵位於疊障峰下,游過松谷寺過橋即到。松谷庵原名松穀草堂,始建於宋代元佑年間(公元1253——1259年),創建人為松穀道人張尹甫。明代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重建,改觀為寺,名松谷庵。時寧國知府羅汝芳題額「東土雲山」四字。這里環境幽雅,景點甚多,石刻遍布。
游過松谷庵,向北海清涼台進發,沿途要經過三個亭,稱一道亭、二道亭、三道亭,海拔高度均在千米以上,景點以巧石為主,名石有「仙人觀海」、「仙人鋪路」、「老虎馱羊」、「關公擋曹」等,「關公擋曹」是一處著名景觀。
黃山至九華山途中
由黃山風景區去九華山有兩條線路:一條老路是從溫泉區乘汽車繞山而行,經由潭家橋、仙源至黃山區(太平)、太平湖上九華山,全程一百五十六公里。
另一條新路就是游罷黃山北海景區後,從丹霞峰下的索道站乘纜車下後山,直接乘車前往,全程僅一百三十公里。因為這條新線路途近、景點多,又很便捷,所以多數遊客由此往游。由後山去九華山,途中主要經過的景點以及景區有黃山區(太平)、綠色長廊、太平湖、青陽縣境等處。
太平湖
穿過「綠色長廊」,便來到了太平湖畔。太平湖在黃山北麓,東西兩頭各跨涇縣和石台縣,北鄰九華山,東西長八十公里,南北最寬處約四公里,最窄處僅十餘米,面積八十八點六平方公里,水深平均約四十米,最深處達七十米,可蓄水二十八億立方米,屬於高山峽谷型湖泊,也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
太平湖周圍林木蔥蘢,植被豐茂,黃山諸水在千山萬壑中匯集成青弋江,1973年被截黃山之水而形成太平湖。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被青弋江上游綺麗風光所吸引,曾流連往返數日,結識友人,並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桃花潭就在太平湖畔。
黃山區
黃山區(太平縣): 黃山區位於黃山市北部,距黃山太平索道下站僅二十公里,車行約三十分鍾;距黃山市府所在地屯溪約一百三十公里,車行也僅需三個小時。黃山區舊稱太平縣,始建於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境內有太平湖、黃山國家森林公園,黃山龍裔公墓、樵山神仙洞等景區。黃山區的名茶「太平猴魁」,曾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牌。
1958年,太平縣焦村葯農楊姓老人曾在黃山後山採得靈芝草,傳為祥瑞,郭沫若曾有詩為贊。黃山區政府所在地的甘棠鎮有一座古建築叫「六角樓」,由黃山去九華山的遊客必從它身旁而過。這座古樓建於明萬曆年間,原為八角,名「太守樓」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改建為六角,易名為六角樓,距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陽縣境
太平湖上現已架起了一座亞洲最大的獨塔單索麵斜拉橋,直去九華山的遊客可跨湖而去。出太平湖,過橋頭店,前行便達青陽境內。
九華山橫卧於青陽縣西南。青陽縣還有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新開發的景區。遊客車行至青陽縣五溪後便開始登山,五溪離九華街僅十三公里。
綠色長廊
由六角樓去太平湖也僅二十公里行程。這二十公里山道、緣溪而行,山蒼水綠,綠蔭如蓋,古木參天,修篁遍野。
進在這條綠色長廊中,可看到樹的綠蔭,聽到鳥的鳴叫,聞到花的芬芳,感到風的滋潤,頓生盪滌塵囂、回歸自然、凈化心靈、超凡脫俗之感。
天柱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天柱山,又名皖山,位於安徽省潛山縣境內。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106年,漢武帝登禮天柱山「號曰南嶽」,589年,隋文帝詔南嶽為衡山,故天柱山又稱古南嶽。又因春秋時為皖國封地,山名皖山,水為皖水,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故天柱山為安徽的「源頭山」。
天柱山有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綽約多姿,純朴自然,居「南國第一」。198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1992年又被批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1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區。
天柱山有號稱「花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天下奇觀石牛古洞、摩岩石刻;有中國第三大高山湖泊--「煉丹湖」以及禪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禪寺等景觀。
廣德太極洞風景區
太極洞,古稱「長樂洞」、「廣德埋藏」,位於安徽省廣德縣境內,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景區總積22平方公里,中心面積2.2平方公里,其中溶洞開發面積14萬1千平方米,洞內擁有大小景點500餘處,景色奇妙、瑰麗,屬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之一。
太極洞形成於二億五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早在2000多年前即是人們游覽獵奇的理想場所,至今洞內仍保存著宋朝范仲淹.明代吳同春遊歷時的碑刻。一九八四年,經安徽省廣德縣人民政府組織,籌備開發太極洞。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
太極洞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景區設施、服務配套體系逐漸完善,先後興建了辦公樓.山莊賓館.長樂園、太極索道等設施,初步形成了一個集旅遊、娛樂、度假、會議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景區從業人員五百餘人,中專以上學歷300餘人,其中大專以文化程度達22%,景區管理人員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達65%,專業導游40餘人,是華東地區著名的旅遊區。
屯溪市
屯溪市是黃山市政府所在地,是黃山風景區的南大門。因其空中和陸路交通十分便利,故成為大多數中外遊客登臨黃山的第一站。
據傳,三國時,吳國威武中郎將賀齊為了征伐「山越」,曾屯兵溪上,屯溪因此而得名。屯溪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商業發達。
屯溪西郊就在西周時期古墓群中,發現了碗、盂、尊、盤等文物,郭沫若主編的《中國通史》中
Ⅶ 古詩桑茶坑道中詩意
詩意:雨後的晴天,風和日麗,雨水蒸發得無影無蹤。小溪的河槽漲滿了流水,岸邊叢生綠油油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一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甜。而那頭牛隻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桑荼坑道中
宋代: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譯文:雨後的晴天,風和日麗,雨水蒸發得無影無蹤。小溪的河槽漲滿了流水,岸邊叢生綠油油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一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甜。而那頭牛隻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7)中國桑茶之鄉有哪些擴展閱讀
本詩標題中的「桑茶坑」是一個地名。這首詩寫的是詩人路過桑茶坑在路上休息時所見的兒童放牛的情景,生動展現了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及童真童趣。
這首詩寫於公元1192年,當時楊萬里已經六十六歲了,因政治及身體原因辭官歸隱,告病還鄉,路經「桑茶坑」,忽逢雷雨,於是便在路旁找了一家茶館,避雨休息。
雷雨總是忽來忽去,剛才還是烏雲滾滾、大雨傾盆,轉眼間,雨已經不下了。太陽出來了,燦爛的陽光照耀著大地。河邊的草葉上滿是雨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透亮。由於陽光很強烈,伴隨著雨後輕柔地風兒,不一會兒,路面上、草上、樹上的雨水都被蒸發幹了。
因為下雨的原故,小河裡的水漲滿了,嘩嘩的唱著歡快的歌,流敞而去。時不時還有幾只青蛙「呱、呱……」地叫著,彷彿在與河水合奏一曲動聽的曲子。河邊的小草,經過雨水的滋潤,透出濃濃的綠意。不知名的野花開著,紅的、黃的、粉的……各式各樣,千姿百態,爭奇斗艷。
微風吹來,每朵花都點頭微笑。綠油油的草葉,鮮艷的花朵,鋪滿了河邊,好像要為小河梳妝打扮。「哞、哞……」,路上傳來幾聲牛叫,一隻老牛邁著步子慢悠悠的走過來。一個小男孩,坐在牛背上,頭頂上梳著兩個發髻,晃晃悠悠地打著盹兒。
河邊的柳樹下,草長得非常茂盛,小孩從牛背上跳下來,放開了韁繩,任牛自己去喝水吃草。而他自己,卻伸了個懶腰,靠在了柳樹上。
陽光雖然強烈,可風兒和煦溫柔,小男孩坐在樹蔭底下,感覺很涼爽、愜意。可能是昨天晚上沒有睡好,伴隨著的風兒,小男孩不一會兒就進入了甜甜的夢鄉,傳來了一陣陣呼嚕聲。
放開了韁繩的老牛自由自在地吃著草兒,邊吃邊走,可歡了。老牛越走越遠,不一會兒,就走到了柳樹的西面,好像要和小孩玩個捉迷藏的游戲。
Ⅷ 中國大運河從哪到哪
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
京杭大運河是歷經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京杭大運河的主要水源為南四湖(山東省微山縣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8)中國桑茶之鄉有哪些擴展閱讀:
流域
京杭運河自北而南流經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貫通中國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和一系列湖泊;從華北平原直達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織,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國主要糧、棉、油、蠶桑、麻產區。
人口稠密,農業集約化程度高,生產潛力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滬寧和滬杭鐵路及公路網相繼修建,與運河息息相通;沿線各地工業先後興起,城鎮密集,是中國經濟精華薈萃之地。
京杭大運河沿線是中國最富庶的農業區之一,工業發達。在兗州、濟寧、滕州、豐縣、沛縣、徐州、邳州及兩淮等有大中型煤礦,連接上海、南京、徐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揚州、杭州等工業城市。
一、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二、京杭大運河全程可分為七段,分別是: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魯運河、中運河、里運河和江南運河。
三、京杭大運河的作用及意義
1、政治
運河的開通有效地減少了區域分割和地方主義,統治者利用運河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經濟條件和人文環境,溝通大江南北,因此大運河就成了維系中央集權和中國統一局面的政治紐帶。
2、經濟
帶動了運河沿岸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崛起。如唐代繁華的都城長安,是運河西部的終極,南北均歸於此;運河重鎮濟寧,是全國南北物資交流的集散地;江北揚州,城池之大、貨物之多、生活之繁華、交通之發達,當時堪稱天下第一;中心城市蘇州,處於江南運河的中心位置,航運繁忙;大運河的起運點杭州,是當時全國最富庶的郡縣之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運輸便利
京杭大運河是連接五大水系的交通大動脈,不論是北方的皮革、木材南運,還是南方的糧米、茶葉、竹編北運,都極大地便捷與節約了。
(2)農業發展
大運河的開發與農田水利建設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開挖航道,引水蓄水放水工程的實施,以消彌水患和引水灌溉為主要內容的運河作用迅速明顯起來,運河區域的水利田獲得大幅度擴展,尤其是江南的圩田、北方的淤田、各類水利田以及運河兩岸的官田和屯田等等都有顯著增加。同時,運河的通暢,也增加了排澇、泄洪能力,減少了水災。
(3)商業繁榮
大運河的貫通,極大地促進了運河區域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在沿海地區尤其是運河兩岸城市中百業俱興,商業氣息猶為濃厚,以運河為主幹線的水上銷售渠道來往不斷地將各地區的商品輸送到各類城鎮市場,形成了完整而系統的商業銷售體系,打破並改善了地域性商業的閉塞狀況,使運河經濟帶在帶動全國經濟發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3、文化
大運河的修治使得中原文化獲得了廣泛的傳播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多元化、互補化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傳入了北方和中原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也傳入了南方和中原多民族文化互相交融捉進了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統一。幾大水系的串通加速了南北方經濟與文化的融合與交流促進了民族大團結以及中外的國際交流。
4、交通
運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運繁盛。
5、城市的發展
京杭大運河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漕運之便,澤被沿運河兩岸,不少城市因之而興,積淀了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
6、水利
大運河的開通,改變了中國的地理環境,形成了一個南北東西全方位的大水網,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運河顯示了中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
Ⅸ 桑茶坑道中的大意
桑茶坑道中
《桑茶坑道中》這首詩描寫的是初春景物,剛下過一陣雨,暖日和風,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綠花紅,柳蔭濃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圍和生機無限的意境。
作品名稱:桑茶坑道
創作年代:宋文學體裁:
詩作者:楊萬里
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里
清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蔭西。
大意: 雨後的晴天,風和日麗,雨水蒸發得無影無蹤。小溪的河槽漲滿了流水,岸邊叢生綠油油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一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酣。而那頭牛隻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賞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初春景物,剛下過一陣雨,暖日和風,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綠花紅,柳蔭濃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圍和生機無限的意境.這首詩前兩句寫出了由雨而晴,由濕而干,溪水由淺而滿,花草於風中搖曳,大自然充滿了春的律"動";第三句寫出了牧童柳蔭下酣睡的自然悠閑的"靜",加上第四句"一牛吃過柳蔭西"的時動時靜,形成了這首詩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樸素的美感
作者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南宋傑出的詩人,漢族人。一生力主抗金,與范成大、陸游等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歷任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員外郎等。反對以鐵錢行於江南諸郡,改知贛州,不赴,辭官歸家,閑居鄉里。在中國文學史上,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家」、「中興四大詩人」。淳煕六年(1179)至十一年任職廣東,發現惠、潮等州外皆無軍營,將士皆居城中,遂奏請同意,在所有諸路鄉間外砦蓋造廨舍營房,不準士兵遷駐城內。在惠州先後寫下膾炙人口的詩作如《白鶴峰》《游東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橋》《游豐湖》等,其中《游豐湖》是惠州西湖歷代名詩之一:「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潁水及羅浮,東坡原是西湖長,不到羅浮便得休」。其人其詩在惠州影響很大,被祀於西湖畔的景賢祠。
Ⅹ 市場上最缺什麼葯材
你可以根據你那邊的地理環境來選擇葯材栽種的:有些上海主產品種:西紅花、地龍、蟾酥、浙貝母、延胡索、西紅花、丹參、鹿茸等 雲南省位於中國西南地區。東經97°32'~106°12',北緯21°08'~29°15'。面積39.4萬平方 主產品種:三七、砂仁、當歸、雲木香、黃連、茯苓、天麻、石斛、兒茶、胡黃連、半夏... ERP100 內蒙古介於北緯37°24'~53°23',東經97°12'~126°04'。 主產品種:枸杞子、防風、赤芍、黃芩、郁李仁、鎖陽、銀柴胡、遠志、款冬花知母、桔梗、秦艽、蒼術、白鮮皮.龍膽、黨參、柴胡、酸棗仁、苦豆子、鹿茸、龍骨、麥飯石 北京工農業發達,傳統工藝品生產歷史悠久。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主產品種:黃芩、柴胡、知母、蒼術、酸棗仁、益母草、黃精、玉竹及蟾酥等 吉林省農業較發達,是中國著名的余糧省,糧食人均佔有量居中國第一位。吉林林業發達, 主產品種:人參、桔梗、平貝母、黃嗥、黨參、細辛、黃柏、刺五加、關木通、五味子、關蒼術、赤勺、天麻、延胡索、淫羊藿、鹿茸、熊膽、蛤蟆油、小茴香、紅花 四川省農業發達,素稱「天府之國」,水稻產量居中國首位,麥、棉、絲、油菜籽、茶、柑桔、桐油、白蠟(產量居中國首位)、豬棕等的產量都在中國占重要地位。鋼鐵、機械、電器、 主產品種:冬蟲夏草、黃連、大黃、羌活、雪蓮花、麝香、鹿茸、熊膽、三七、茯苓、天麻、黃芩、防風、龍膽、半夏、續斷、川貝母、雲木香、藿香、山柰、穿山甲等 天津是華北的一大工業城市,是華北重要商業中心和口岸城市,油、氣、海鹽資源豐富。 主產品種:益母草、茵陳、槐米、枸杞子、地黃、菊花、薏苡仁、決明子、瓜蔞、鹿茸、蟾酥、桑螵蛸、雞內金、酸棗仁、知母、遠志、丹參、柴胡、山楂、柏子仁、桔梗等 安徽省資源豐富。農產品中的糧食、棉花、油料、硫鐵礦、明礬等的儲量,均居中國較前位 主產品種:牡丹皮、菊花、味甘、宣木瓜、桔梗、板藍根、紫菀、半夏、皖貝母、前胡、太子參、明黨參、南沙參、斷血流、霍山石斛、蘄蛇、蜈蚣、龜甲(板)。鱉甲等 山東省農業總產值居全國首位。此外,山東還是中國著名的溫帶水果產區。海帶、對蝦產量主產品種:北沙參、黃芩、黃嗥、蔓荊子、薏苡仁、白術、延胡索、西洋參、天麻、桔梗、野生葯材主要有枯梗、黃芩、遺志、柴胡、蒼術、半夏、桑螵蛸、丹參、酸棗仁、地榆、全蠍、海馬、海龍、牡蠣、海螵蛸、海藻、魚膘、海帶、海浮石等 山西煤、鐵資源豐富,是中國主要能源基地之一。其他有鋼鐵、重型機械、機車、化工等工主產品種:主要有五味子、杏仁、桃仁、穿山龍、玉竹、連翹、山楂、五倍子、黃精、九節菖蒲、天冬、羺本、獨活、淫羊藿、石韋、天南星、七葉一枝花、遠志、防風、蒼術、茜草、柴胡、桔梗、酸棗仁、地榆、丹參、金銀花、瓜蔞、茵陳、益母草、香附、柴胡、豹骨、鹿茸、麝香、石膏、龍骨、芒硝等 廣東省物產豐富,樹木種類繁多,有「綠色寶庫」之稱。經濟發達,是中國稻、絲,茶、糖、 主產品種:檳榔、益智、砂仁、馬錢子、檀香、丁香、白豆蔻、安息香、兒茶、大風子、胖大海、肉豆蔻、肉桂、天仙子、廣藿香等家種品種及巴戟天、蔓荊子、石斛、青天葵、降香、蘆薈、白木香、龍血樹、見血封喉、高良姜、海南芙蓉木、海南粗榧等野生品種;動物葯材主要有熊膽、鹿茸等。 廣西省的農副主要有稻、甘蔗、柚子、柑橘、香蕉、菠蘿、荔枝、龍眼、肉桂、八角(大料)、田七、珍珠等。森林茂密,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海洋生物資源種類也較豐富。 主產品種:家種葯材主要有厚朴、杜仲、 黃柏、羅漢果、黃連、延胡索、白芷、白芍、白術、烏頭、羺本、薄荷、荊芥、天麻等;野生葯材主要有桔梗、紅根草、貓爪草、白前等;動物葯材有熊膽、麝香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甘肅、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區鄰接,東北部同蒙古交界,西北到西南 主產品種:主要葯材有赤芍、麻黃、伊貝母、岩白菜、阿里紅、新疆冬蟲夏草、馬鹿茸(角)、五靈脂、雲母等。 江蘇主產品種:野生葯材主要有茅蒼術、明黨參、桔梗、百部、威靈仙、貓爪草、夏枯草、草烏、三棱、南沙參、蜈蚣、燈心草、半枝蓮、一枝黃花、金錢草、地丁、白花蛇舌草等;家種(養)葯材有太子參、薏苡仁、紅花、菊花、板藍根、百合、白芍、鹿茸、烏雞等。 江西省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東經113°34'~118°28',北緯24°29'~30°05'。面積16萬多平方 主產品種:主要葯材有蔓荊子、金錢草、香附、撫芎、半夏、吳茉萸、茵陳、白芍、丹參、桂皮、天冬、前胡、黃連、白前、防己、黃精、葛根、枳殼、陳皮、野菊花、金銀花、梔子、大青葉、薄荷、穿心蓮、牡丹皮、夏天無、鬱金、龜板、鱉甲、鹿茸、珍珠、土鱉蟲、蘄蛇、金錢白花蛇、烏梢蛇、穿山甲、雞內金等。 河北省農業發達,漁業、鋼鐵、陶瓷等亦較重要。 主產品種:主要有枸杞子、金銀花、板藍根、北沙參、玄參、丹參、牛膝、白芷、天花粉、瓜蔞、意苡仁等。並廣布馬齒莧、白茅根、菟絲子、車前子、茵陳、益母草等野生葯材。 河南省工業發展迅速,農業發達,是中國小麥、芝麻、烤煙、棉花、大豆的重要產區。全省的煤、油產量居全國前列。 主產品種:栽培葯材還有紅花、天花粉、白芍、板藍根、紫菀、玄參、白術、天南星、禹白附、薄荷、荊芥、瓜蔞、白芥子、補骨脂、北沙參、白扁豆、薏苡仁、千金子等。 浙江的農牧漁副業和輕紡業發達,茶業、黃麻、絲產量都居全國首位。 主產品種:家種葯材主要有菊花、玫瑰花、浙貝母、絲瓜絡、麥冬、山茱萸、紅花、瓜蔞、百合、牛蒡子、板藍恨、桑白皮、太子參、烏梅、澤瀉、荊芥等;野生葯材主要有前胡、青木香、馬齒莧、益母草、半夏、牛膝、玉竹、虎耳草、淡竹葉等;動物葯材主要有僵蠶、烏梢蛇、土鱉蟲、蟾酥、珍珠母等。 海南省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礦物、動植物資源豐富,尤其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可觀。海 主產品種:分布的植物葯材主要有砂仁、南玉桂、巴戟天、訶子、橘紅、何首烏、白木香(沉香)、檀香、山葯、茯苓、澤瀉、玄參、佛手、使君子、薏苡仁、紫蘇、乾薑、白扁豆、金銀花、射干、鬱金、千年健、芡實、山柰、穿心蓮等家種品種及木鱉子、桃仁、蔓荊子、草豆寇、馬兜鈴、巴豆、石斛、相思子、葛根、槐米、棕櫚子、海藻、雷丸、伸筋草、雞骨草、十大功勞、廣防己、廣金錢草、鴨腳木、夏枯草等野生品種,動物葯材主要有紫草茸、蛤蚧等。 湖北省農、漁業發達,盛產稻、麥、棉、絲、茶、漆、柑橘、魚。鋼鐵、汽車、船舶等工業主產品種:植物葯材主要有黃連、茯苓、杜仲、黃柏、厚朴、三尖杉、娑羅子、梅花、大血藤、獨活、絞股蘭、當歸、黨參、海金沙、細辛、款冬花、重樓、黃精、石松、石韋、金銀花、燈心草、車前子、銀杏、辛夷、天麻、獨活、山茱萸、麥冬、銀耳等。動物葯材主要有麝香、豹骨、熊瞻、穿山甲、全蠍等。葯用礦物有石膏、石英、赤鐵礦、斑銅礦、滑石、雲母、龍骨、龍齒、鍾乳石等 湖南省農、林業較發達,昔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說,盛產水稻、茶油(產量佔中國產量的 主產葯材:白術、白芷、烏葯、梔子、玄參、鬱金、香薷、薄荷、前胡、香附、白扁豆、天麻、石斛、黃連、延胡索、桔梗、杜衡、七葉一枝花、穿山甲、麝香湘西武陵山區:地處雲貴高原向東南丘陵過渡地帶,山巒連綿,地勢起伏變化大,降水充沛,大多數縣年降水量在1,330毫米以上。家種葯材主要有杜仲、木瓜、黃連、玄參、黃柏、雲木香、桔梗、天麻等,野生葯材主要有何首烏、龍膽、紫草、半夏、麥冬、前胡、南沙參、黃精、續斷、天南星、烏頭、雪膽、石韋、通草、常山、金果欖、虎耳草、淫羊藿等;植物葯材主要有蘄蛇、烏梢蛇、穿山甲、麝香等;礦物葯材有雄黃、硃砂、水銀等。 湘西雪峰山地:群山環抱,溝谷眾多,低溫多濕,年溫差較小,無霜期272~307天,年降水量1,220~1,690毫米。主要葯材有茯苓、天麻、白術、川牛膝、玄參、三七、枳殼、陳皮、黃連、菊花、石菖蒲、射干、石斛、杜衡、千里光、翻白草、徐長卿、金銀花、姜黃、半夏、吳茱萸、厚朴、黃精、玉竹、卷柏、貫眾、扣子七、金盤七、烏金七、麝香、刺蝟皮、硃砂等。 湘北洞庭湖平原:由湖泊、河湖沖積、堆積平原、環湖丘陵崗地組合而成。地勢低平坦盪,河湖溝渠網布,水資源富足,土地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酸鹼度適中,是水生和濕生植物葯材生長、繁衍的理想場所。主要葯材有枳殼、蘆根、蓮子、三棱、澤瀉、車前子、魚腥草、芡實、半枝蓮、木芙蓉、紫花地丁、蔓荊子、蒲黃、益母草、龜板、鱉甲、珍珠等。 湘中長衡崗地丘陵:三面環山,光熱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6.5~17.5℃,無霜期260~281天,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家種葯材主要有牡丹皮、玉竹、蓮子、木瓜、白芍、山葯、穿心蓮、金銀花、枳殼、白芷、澤瀉、陳皮、梔子、薄荷、桔梗等;野生葯材有益母草、烏葯、石菖蒲、前胡、夏枯草、何首烏、香附、女貞子、車前子、白茅根等;動物葯材有龜板、鱉甲、土鱉蟲、地龍、烏稍蛇、鹿茸等;礦物葯材有石膏、滑石、自然銅、寒水石、石燕等。 湘東羅霄山地丘陵:地勢東高西低,起伏較大,氣候較溫暖濕潤,年降水1,400~1,600毫米。主要葯材有白術、白芷、烏葯、梔子、玄參、鬱金、香薷、薄荷、前胡、香附、白扁豆、天麻、石斛、黃連、延胡索、桔梗、杜衡、七葉一枝花、穿山甲、麝香等。 湘南南嶺丘陵山地:四周群山簇集,山體高大,中部盆地廣布。年平均氣溫15.0~18.5。C,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主要葯材有厚朴、黃柏、零陵香、藁本、山葯、羅漢果、天冬、使君子、土茯苓、升麻、白扁豆、辛夷、黃連、石斛、龍膽、石松、狗脊、紫菀、鉤藤、瓜蔞、馬兜鈴、前胡、蒼術、續斷、鹿茸、穿山甲等。 栽培、養殖葯材70餘種。其中引種26種,野生變家種、家養18種。年種植面積5.3萬畝,年產量250萬公斤。收購葯材420種,年收購量2,000萬公斤。 《主產品種》 白術:主產平江、隆回、漵浦等縣。栽培歷史悠久,素有平術之稱。本省年收購量佔中國25%左右,居第二位。 枳殼:主產沅江縣,黔陽、辰溪、麻陽、寧鄉、漢壽、益陽等30餘縣有產。本省年收購量估中國40%左右,居首位,產品銷中國並出口。 梔子:主產漣源、邵東、湘潭、衡山、衡東、瀏陽、寧鄉、澧陵、華容等縣。以質優量大而聞名,商品銷中國及出口。本省年收購量佔中國25%左右,居首位。 木瓜:主產桑植、慈利、湘鄉、永順等縣。商品皮皺、質堅、色紫紅、氣清香,為本省傳統產品,營銷國內外。 玉竹:主產邵東、耒陽、永興、新邵、隆回等縣。商品根條粗壯、色澤透明、質地柔潤,營銷省內外及出口,是本省出口量最大的葯材之一。 杜仲:本省為中國主產區之一,栽培歷史較早,50年代就在慈利縣建有國營杜仲林場。現全省大部分地區有栽培,其中以湘西和湘南山區較多。 薄荷:主產永州、湘鄉、南縣等地,岳陽、益陽、懷化、華容、漣源、桃源等地亦有種植。永州所產甲級薄荷紅梗綠葉、香味濃烈,是傳統出口的優質品。 金銀花:野生分布於省內各山區,家種主產桂陽、耒陽、新寧、淑浦、隆回、衡陽、桃源等縣、市。本省為中國山銀花主產區之一。 龜板:本省為中國主產區之一。主產岳陽、益陽、常德等地、市。南縣建有養龜場,開展人工養殖。 鱉甲:全省湖泊、河流中均有分布,主產岳陽、益陽、常德等地、市。葯材、水產部門及廣大農村都有人工養殖,已在沅江市興建有現代化養鱉場。 硃砂:主產新晃、鳳凰縣。以色紅鮮艷、有光澤、質脆、體重、無雜質而聞名。雄黃:主產石門縣,已有一千多年的開采歷史。質量優良,二硫化砷含量可達96%。 此外,厚朴、黃柏、茯苓、山葯、玄參、天麻等也調供省外和出口 甘肅省經濟以農、牧、石油、化工等較重要,盛產瓜果、中葯及毛皮。農作物以糧食作物為主 主產品種:家種葯材主要有當歸、紋黨參、大黃、紅嗥、杜仲、天麻、黃蓮、連翹、雲木香等;野生葯材主要有豬苓、九節菖蒲、黃嗥、丹參、羌活、赤勺、辛夷、何首烏、山茱萸、獨活、防風、川貝母等。動物葯材主要有麝香、熊膽、豹骨等。 福建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經115°50'~120°47',北緯23°30'~28°19'。北、西、南三面 主產品種:主要有太子參、茯苓、澤瀉、山葯、枳殼、綠衣枳實、瓜蔞、烏梅、吳茱萸、絲瓜絡、佛手、四開青皮、桑枝等;野生葯材主要有海金沙、金銀花、香附、狗脊、天冬、防己、黃精、烏葯、金櫻子、海風藤、蘭花參等;海產葯材有海浮石、海螵蛸、昆布、海藻、牡蠣、玳瑁、海蛇等。 西藏自治區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連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與雲南省相毗連, 主產品種:小草葯有燈心草、半枝蓮、一枝黃花、金錢草、地丁、白花蛇舌草等;小花果葯有佩茄花、梅花、玳玳花、凌霄花、癟桃干、枳殼等;小動物葯有珍珠、壁虎、龜板、鱉甲、烏梢蛇、龍衣、僵蠶、土鱉蟲等;小礦物葯有寒水石、無名異、紫石英、赤石脂、赭石等。 貴州省的農副產品以水稻、油菜籽、烤煙、劍麻、咖啡、栓木、生漆為主,栓木、生漆產量 主產品種:家種葯材主要有吳茱萸、杜仲、天麻、厚朴、半夏、白術、麥冬等;野生葯材主要有金銀花、百合、天冬、白及、黃精、捥佟⒗m斷、五倍子、何首烏、金果欖等;動物葯材有鱉甲、烏梢蛇、蘄蛇、靈貓香等;礦物葯材有硃砂、雄黃等。 遼寧省是中國重要工業基地,冶金、煤炭、機器製造、化工、造船等工業發達,糧食、花生、 主產品種:野生葯材主要有人參、細辛、五味子、黨參、關黃柏、關木通、威靈仙、升麻、刺五加、刺人參、淫羊藿、馬兜鈴、知母、藜蘆、手掌參、羺本、百合、石韋.拳參、糙蘇、白頭翁、野刺玫、衛茅、山楂、樹舌、雲芝、猴頭、獼猴桃等。家種葯材主要有人參、細辛、平貝母、黃嗥、桔梗、天麻等。動物葯材主要有熊膽、蛤蟆油、蜂房、蟾酥、桑螵蛸等,也是全省的養鹿基地。 重慶市是中國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內河口岸,擁有汽車、 主產品種:家種葯材主要有杜仲、天麻、附子、金銀花、黨參、黃連、厚朴、黃柏、山茱萸、桔梗、玄參、雲木香、白芍、白芷、延胡索;野生葯材主要有豬苓、連翹、柴胡、蒼術、何首烏、細辛、海金沙、淫羊藿、太白貝母等;動物葯材有麝香、僵蠶等、水獺肝、蜈蚣、熊膽、全蠍等。 青海省的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產品以石油、天然氣、原鹽、鹽鹼化工、毛紡織品居重要主產品種:主要分布有甘草、旋覆花、紅花、枸杞子、蒼耳子、天仙子、車前子、牛蒡子、葶藶子、丹參、大戟、防風、紫花地丁、茵陳、紫菀、狼毒、曼陀羅等。林中及草原主要分布有羌活、黨參、大黃、赤芍、天南星、黃嗥、升麻、地榆、馬尾蓮、黃精、南沙參、川貝母、冬蟲夏草、秦艽、遠志、沙棘、麝香、鹿茸等。 黑龍江省是中國木材、石油、大豆、甜菜、亞麻主要生產基地,產量均居全國首位。黑龍江 主產品種:其中野生葯材主要有滿山紅、檞寄生、黃嗥、赤芍.黃芩、蒼術、白頭翁、蒲公英、牛蒡子、平貝母等;種植葯材主要有人參、黃嗥、平貝母、車前子等;動物葯材主要有鹿茸、麝香、熊膽、豹骨、蛤蟆油等。 南海諸島是中國南海中許多島嶼、沙洲、礁、暗沙和淺灘的總稱。它們分布的范圍很廣。南 主產品種:分布有多種海洋葯材,主要有海馬、海龍、海龜、玳瑁、瓦楞子、珍珠、石決明、鷓鴣菜、海藻等 資料 你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