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珍貴的犀牛在中國是如何滅絕的

珍貴的犀牛在中國是如何滅絕的

發布時間:2022-04-28 00:33:40

① 我國古代可謂犀牛遍地為何突然滅絕呢

在千百年間,人類通過自己努力與進化,一步步登頂食物鏈頂端,奠定了統治的格局。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地盤與更大利益,人類發動戰爭,用鮮血與戰火塑造輝煌,但卻也用慾望毀滅了無數族群。

在這種情況下,千年前的唐朝幾乎都找不到多少犀牛,更別說後世了。此後,一些朝代,如清朝雖然也做出了保護性措施,但卻根本擋不住人性的貪婪,不少人甚至還將它作為名貴之物,以求陞官發財。在濫捕濫殺之下,我國犀牛頑強地堅持到了民國時期,便再也沒能堅持下去,族群徹底滅絕。就這樣,因為戰爭和人性,犀牛在我國的歷史中,永遠地消失了。

② 中國國內的野生犀牛為什麼會滅絕,還有望恢復嗎

氣候原因與人類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望恢復。

如今,野生犀牛在國內蹤跡難尋。古籍中有關於野生犀牛的描述,化石顯示,野生犀牛曾遍布中國。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鯨魚不是魚,犀牛和牛也沒什麼聯系,而是和馬有點類似。

隨著最後冰期結束,地球進入了全新世,就是我們現經歷的時代,製造工具的成熟,人類成為了地球“主宰”。而犀牛家族卻只剩下很少的種類。多樣化程度下降,在全新世早期,中國犀牛的數量還是很可觀的,分布在南部及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犀牛骸骨在人類遺址中出現,說明原始社會,人類將犀牛視為狩獵對象。隨著農耕文明的發展,人們獵殺犀牛從吃肉演變成對相關製品的依賴。

③ 中國犀牛滅絕原因是什麼

中國犀牛曾廣泛分布在我國南方各省,它們主要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犀牛一般體長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噸.它有許多獨特的外貌特徵,異常粗笨的軀體,短柱般的四肢,龐大的頭部,全身披以鎧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長有單角或雙角,還有生於頭兩側的一對小眼睛.它們雖是身體龐大,相貌醜陋,卻是膽小不傷人的動物。不過它們受傷或陷入困境時卻兇猛異常,往往會盲目地沖向敵人,用頭上的角猛刺對方。它們雖然體型笨重,但仍能以相當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短距離內能達到每小時45公里左右。

我國原來有三種犀牛:大獨角犀(印度犀)、小獨角犀(爪哇犀)和雙角犀(蘇門犀)。它們本該無憂無慮地永遠生活在我國南部,可是它們頭上的珍貴犀牛角成了它們滅絕的主要因素。

自私的人們把犀牛角當成珍貴的葯材,同時也將它與象牙一樣用來雕刻製成各種精美的工藝品,人們還殘忍的將犀牛的皮和血入葯,在我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人們認為犀牛是上乘中葯,由於犀牛數量稀少,因此越發顯得珍貴,只有有權,有財的人才能享用。到了清朝,南方各省官員為了使犀牛角成為自己私有的財產,發出公告,不許民間亂捕犀牛,只許官方獵殺。這樣,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殺濫捕。他們打死犀牛,當場把犀牛角鋸下,然後多數進貢給他們的上司和皇上,為他們以後陞官發財鋪平道路。當時最多出動上千官兵,一次能捕幾十頭犀牛。當時民間一些人為了發財也大量偷獵犀牛。如此瘋狂捕殺,到了20世紀初,犀牛在中國所剩無幾。這時的犀牛角更顯得珍貴,但據當時官方資料,在1900年到1910年,僅10年間,官方和民間進貢的犀牛角就有300多支,這還不包括偷運到國外的!而這之後,犀牛很少捕到了,直至1916年最後一頭雙角犀被捕殺,1920年最後一頭大獨角犀被捕殺;1922年最後一頭小獨角犀被捕殺,在這最後十餘年間,共捕殺不足10頭。1922年之後,沒人在中國在看到任何一種犀牛。

④ 中國犀牛消亡史:5000年來,我們都滅絕了什麼

1.滇池蠑螈
這是一種擁有圓柱形軀干,側扁發達的尾巴,不曉得。它的四肢纖弱,前肢四指後肢五指,指上無爪無蹼。
而關於它最近的消息是聽說在1984年的時候,有人曾經釣起過一條。在50年代的時候滇池蠑螈棲息地種群繁茂,特別是在它的生殖季節,4~5月的時候,它們數以千計,在1979年的時候經過了多次調查,但是卻均未採集到標本,而在當時采訪了30歲以下的漁民都說從未見過,只有一位50歲左右的垂釣者說在70年代的時候在大觀樓附近的水面上偶爾有見上鉤過。足以見得滇池蠑螈已經滅絕。
由於羚羊角是名貴材料,於是它遭到了長期的捕殺,現中國的野生總群已經滅絕,現在只有俄羅斯還能見到幾只。

⑤ 我國的犀牛是哪個時期滅絕的

20世紀初,犀牛在中國所剩無幾。這時的犀牛角更顯得珍貴,但據當時官方資料,在1900年到1910年,僅10年間,官方和民間進貢的犀牛角就有300多支,這還不包括偷運到國外的!而這之後,犀牛很少捕到了,直至1916年最後一頭雙角犀被捕殺,1920年最後一頭大獨角犀被捕殺;1922年最後一頭小獨角犀被捕殺,在這最後十餘年間,共捕殺不足10頭。1922年之後,沒人在中國在看到任何一種犀牛。

⑥ 古代的犀牛曾隨處可見,究竟為什麼被滅絕

主要是因為犀牛的繁殖速度趕不上被殺害的速度,所以後來就被滅絕了。犀牛這個動物曾經在古代的時候也算是一個隨處可見的動物,畢竟犀牛的體型龐大、戰鬥力強悍,基本上沒有什麼天敵。但是隨著人類對犀牛的了解逐漸的增多,犀牛的天敵就出現了,那就是人類。再加上犀牛自身也不是很爭氣,適應不了嚴苛的生存環境,所以後來就滅絕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犀牛對外界環境要求的較高,極少數在野外生存的犀牛基本上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死亡了。其實古人們對馬牛羊的需求同樣很大,但馬牛羊對生存環境要求的不高,很多惡劣的環境下它們都能生存。而犀牛和那些動物相比就顯得比較金貴了,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差,所以後來犀牛就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使得種群數量急劇的減少,最後便滅絕了。

⑦ 中國境內以前有犀牛嗎,為什麼現在都消失匿跡了

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附近有著許多的野生犀牛。但是隨著氣候的變化,致使犀牛逐漸的向南遷徙,最後漸漸的只有雲南才有犀牛。再加上狩獵者大肆的將剩下的犀牛全部殺害,導致犀牛在中國全部絕亡。

野生的犀牛在中國的古代還是有許多,而中國的大多數的地方都存在著。隨著氣候的變冷,逐漸犀牛也面臨著數量的減少。漸漸的在清朝犀牛就所剩無幾。再加上偷獵者大肆的獵殺野生犀牛,直到現在亞洲地區的野生犀牛都已經瀕臨絕種,全部消失匿跡了。

⑧ 為何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哪裡還有呢

就目前來看,犀牛僅分布於非洲、印度、越南、印尼等地,而且有一些犀牛還是某一地區獨有的物種。其實,早在20世紀以前,我國就分布著三種犀牛的亞種,而且數量還不少。那麼,為什麼這些犀牛會在中國滅絕了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中國犀牛的滅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棲息地減少和為了利益獵殺,而這兩個原因的“罪魁禍首”都是人類本身。其實,不止是中國犀牛,原本遍布我國境內的華南虎作為一種大型的食肉動物都在瘋狂的“打虎熱”下野外滅絕了。

因此,如果再濫殺野生動物,我們的後代了解動物可能就只能通過書本了。

⑨ 中國犀牛的滅絕原因

氣候逐漸變冷:何業恆與人合著的《中國野生犀牛的滅絕》一文指出,氣候逐漸變冷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犀牛是一種喜歡溫暖氣候的熱帶、亞熱帶動物。
從公元前500年前後黃河以北氣候明顯變冷開始,該地區的犀牛種群持續南遷。到唐朝時,黃河以北地區已完全不適合犀牛生存,唐貞元年間那頭得到最高禮遇的犀牛,白居易詩中描述的生活情形是「馴犀生處南方熱,秋天白露冬無雪。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歲嚴寒月。飲冰卧霰苦蜷局,角骨凍傷鱗甲縮。」《舊唐書·德宗紀》記載,797年(貞元十二年)冬天,「大雪平地二尺,竹柏多死」,這頭犀牛就凍死在了長安皇宮動物園中。
此後,唐人放生馴犀一般都要送回原產地去,如東南亞送來的帶回東南亞去,渠州(今四川廣安一帶)送來的也帶回原籍放生,而不是就地放生,這正是因為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變冷,已不再適合犀牛生存。
到1050年前後,似乎不僅長江流域的氣候也開始變冷,冬天連嶺南鬱林州(今廣西興業縣)的犀牛都要「掘地藏身而出鼻」,也就是犀牛在地上挖個坑,把自己整個身體躲進去,僅留個鼻子在外面。 棲息地不斷縮減:以犀牛在商周之際的1800千米的北界作一條邊,以最西北端屈吳山作原點,由原點向南與雲南西南端連一條線、與中國東部海岸線的弧形之間圍成的扇形區域,就是中國古代犀牛分布的總面積。
根據這個扇形面積的縮小速度,東北師范大學的王振堂教授等人進而提出,三千多年來,中國犀牛棲息地北界線一直在以每年500米的速度向西南移動,直到當代歸零,造成這種改變的外力,不僅是氣候改變和直接大量捕殺,人類活動范圍擴大、人口壓力增加,無形之中就一直改變著犀牛棲息地環境。
「人口壓力較低時,人口種群的生活地區與犀牛生存地帶相間交錯分布。犀牛隻因直接捕殺而減少。但棲息地與人類交錯的野生動物,都會承受一定的人口壓力,因為人類數量超過一定范圍後,必然焚燒山林、藪澤,開墾丘陵及湖畔,永久性破壞其生存環境,大面積占據其棲息地。」
犀牛也是如此,在氣候與人口壓力的共同作用下,其生存空間遭到永久性破壞後,便出現了地域性滅絕。
王振堂研究古文獻後得出,古代犀牛在最適生境區內最高密度可達每100平方千米6-7頭,但在古代州郡建制的大范圍內,只能達到每600平方千米l頭。結合犀牛的被捕殺頻率,以及犀牛近兩年才產一仔的繁殖率,他用數學模型計算出,犀牛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壓力為4人/平方千米。
王教授還統計分析了唐代34個產、貢犀或犀角的州郡,發現其中除連州人口壓力為3.17人/平方千米、玉林為3.03人/平方千米外。其他各州皆小於2.90人/平方千米,且有10個州郡人口密度小於1人/平方千米。
400年後的宋代,唐代曾有犀牛生存的各州,除雲貴高原外,其他州郡的人口壓力皆已在4人/平方千米以上,其中除2個州郡尚偶有犀牛記載外,其他各州已無犀牛生存。
到明清時期,中國犀牛已僅在雲南省有殘存了,此時雲南省境內,大部分地區的人口壓力都在5人/平方千米以上,甚至15人/平方千米,只有普洱府、鎮元府、沅江府人口壓力低於4人/平方千米,當時尚有犀牛記載的州府,也正是這幾個。
人類的獵殺: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葯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葯,救人無數,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另外犀牛皮也在古代被廣泛用於士兵皮甲製作,這加速其滅絕速度。同時也將它與象牙一樣用來雕刻製成各種精美的工藝品,人還將犀牛的皮和血入葯,在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由於犀牛數量稀少,因此越發顯得珍貴。
到了清朝,南方各省官員為了使犀牛角成為官府私有的財產,發出公告,不許民間亂捕犀牛,只許官方獵殺。這樣,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殺濫捕,他們打死犀牛,當場把犀牛角鋸下,然後多數進貢給他們的上司和皇上,為自己以後陞官發財鋪平道路。當時最多出動上千官兵,一次能捕幾十頭犀牛,當時民間一些人為了發財也大量偷獵犀牛。
如此瘋狂捕殺,到了公元20世紀初,犀牛在中國所剩無幾。這時的犀牛角更顯得珍貴,但據當時官方資料,在公元1900年到公元1910年,僅10年間,官方和民間進貢的犀牛角就有300多支,這還不包括偷運到國外的!而這之後,犀牛就極少能捕到了。

⑩ 為何犀牛在國內滅絕了,大象卻能保存下來

自私的人把犀牛角當作珍貴的葯材,同時也把它當作象牙來雕刻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人們還殘酷地將犀牛的皮膚和血液投入醫學中,犀牛角被記錄在我國的宋朝。人們認為犀牛是一種優秀的中葯。因為犀牛的數量很少,它變得越來越珍貴。只有擁有權利和財富的人才能享受它,為了使犀牛角成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南方各省的官員公開宣布不允許不分青紅皂白地逮捕犀牛,但只允許當局追捕。

在過去的十年中,總共不到 10 只被殺死。1922年之後,在中國沒有人見過任何一種犀牛,我國有三種犀牛,大單角犀牛 ,小單角犀牛, 和雙角犀牛,它們本應該永遠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我們國家的南部,但是它們頭上珍貴的犀牛角成為它們滅絕的主要因素。


關於為何犀牛在國內滅絕了大象卻能保存下來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與珍貴的犀牛在中國是如何滅絕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煮熟的義大利面什麼顏色 瀏覽:989
螺旋義大利面怎麼炒好吃竅門 瀏覽:920
汽車為什麼出口不到越南 瀏覽:975
甘肅人在伊朗干什麼工作 瀏覽:333
去伊朗女人准備什麼 瀏覽:188
伊朗有多少國家支持 瀏覽:958
中國四大名面是什麼 瀏覽:930
英國陸地怎麼畫 瀏覽:400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生論文什麼時間交 瀏覽:993
伊斯蘭自由大學在伊朗怎麼樣 瀏覽:392
中俄為什麼不向伊朗賣武器 瀏覽:886
北斗導航和伊朗導彈哪個好用 瀏覽:460
cj物流在中國哪些港口 瀏覽:715
印尼人用什麼軟體復仇者聯盟 瀏覽:80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9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9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
伊朗擊落的客機上都是什麼人 瀏覽:620
巴沙爾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911
日本人最不敢去的中國城市有哪些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