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江流域有什麼瀕危動物
1、中華鱘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2、揚子鱷
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1879),或稱作鼉(tuó),是短吻鱷科短吻鱷屬的一種鱷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
3、江豚
江豚屬(學名:Neophocaena):該屬動物共有三個物種,多分布於沿海地區,有些可以進入河流。體型較小。頭部鈍圓,額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闊,上下頜幾乎一樣長,吻較短闊。牙齒短小,左右側扁呈鏟形。眼睛較小,很不明顯。身體的中部最粗,橫剖面近似圓形。
4、麋鹿
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求偶發情始於6月底,持續6周左右。曾經廣布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以供游獵,殘余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
5、白暨豚
白暨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是哺乳綱鯨目動物,身體呈紡錘形,體長1.5-2.5m,重約230kg,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喜歡群居,以魚蝦為食。
Ⅱ 長江流域有什麼瀕危動物
長江流域是我國眾多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繁衍場所,擁有白鰭豚、中華鱘、白鱘、江豚、大鯢、胭脂魚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其中白鰭豚、白鱘、胭脂魚等為長江特有魚種。
統計資料表明,長江流域現有水生生物1100多種,其中有魚類370多種、底棲動物220多種、水生植物214種。這些水生生物資源在維系長江流域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水生生物學家警示:白鰭豚總數已不足百頭,如再不採取特殊措施加緊搶救,它將在二十年之內徹底滅絕。
長江刀魚遍身銀鱗,形如利劍,「恣看收網出銀刀」,這是蘇軾對刀魚的比喻。長江刀魚宛若劍術高超的俠士,在晴空里表演著神奇的劍術。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資源研究室主任施煒綱說,1998年左右,首先是南京沒有了漁汛,後來,鎮江、揚州長江刀魚產量也銳減。長江刀魚人工繁殖還沒成功,如果不珍惜,也許連種群都保不住。
被列為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的中華鱘、白鱘、達氏鱘、揚子鱷、江豚、胭脂魚、淞江鱸等,種群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
據農業部漁業局介紹,為養護和合理利用長江漁業資源,促進長江漁業可持續發展,農業部從2003年起在長江流域全面實行禁漁期制度。
目前,長江流域的禁漁范圍包括雲南德欽縣以下至長江河口的長江幹流,以及漢江、岷江、嘉陵江、烏江、赤水河等一級通江支流和鄱陽湖區、洞庭湖區。這個制度實行四年來,有效地削減了捕撈強度,改善了魚類生存環境。
與此同時,為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恢復漁業資源,農業部及長江沿線各地漁業主管部門已累計向長江及主要湖泊投放各種水生動物原種苗種5億尾左右,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不斷下降的趨勢。
另外,我國正在編制實施《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規劃》,將為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長江作為中國第一大江河,不僅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也是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搖籃之一。善待長江、珍惜長江、保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是全社會的共同
Ⅲ 長江與黃河中的珍惜動物有哪些
生活在長江里的珍稀哺乳動物有白暨豚和長江的有
中華鱘、白暨豚、揚子鱷、鰣魚、刀魚、大熊貓等。而黃河由於水質的原因是沒有動物的。
黃河中有珍惜魚類!黃河鴿子魚
(北方銅魚),黃河裸裂尻魚,黃河鯉魚,瓦氏雅羅魚,極邊扁咽齒魚,花斑裸鯉
Ⅳ 中國長江里有哪些魚
長江魚的種類有很多,像: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鱖魚、鯰魚、鮰魚、黃顙魚等魚類。
我們都知道作為重要的淡水水生生物基因庫,長江擁有水生生物4300多種,其中魚類400多種,170多種為長江特有,占淡水魚總數的48%,大大超過其他江河的淡水魚種類數。下面為介紹長江四大家魚,以及8大主要魚種。
草魚的俗稱有:鯇、鯇魚、油鯇、草鯇、白鯇、草魚、草根(東北)、厚子魚(魯南)、海鯇(南方)、混子、黑青魚等。體延長,亞圓筒形,體青黃色,頭寬平,口端位,無須,咽齒梳狀,生長快,肉味美,魚膽有毒。棲息水的中下層,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以水草為食,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鰱魚又叫白鰱、水鰱、跳鰱、鰱子。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各鰭色灰白,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腹部正中角質棱自胸鰭下方直延達肛門。鰱魚味甘,性平,無毒,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是人工飼養的大型淡水魚,生長快、疾病少、產量高,多與草魚、鯉魚混養,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鱅魚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叫雄魚。外形似鰱魚,體型側扁,頭部較大而且寬,口也很寬大,且稍微上翹,眼位比較低。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層,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鱖魚又名鱖花魚、桂花魚、桂魚、鱖花魚、鰲魚、脊花魚、胖鱖、花鯽魚、母豬殼等。體高側扁,背隆起,頭大,口裂略傾斜,兩頜,犁骨均具絨毛狀齒,上下頜前部的小齒成犬齒狀;體色棕黃,腹灰白,圓鱗甚細小;體側有不規則暗棕色斑塊、斑點。屬兇猛肉食性魚類,常以其它魚類為食,幼魚喜食魚蝦,成魚以吃魚類為主,冬季停止攝食。
鯰魚即鯰魚,又稱作鬍子鰱、黏魚、塘虱魚、生仔魚。周身無鱗,身體表面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有四根胡須,上背較黑,腹面白色尾圓而短,不分叉,背鰭小,臀鰭與尾鰭相連。生活在河湖池沼等處,白晝潛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吃小魚、貝類、蛙等。
Ⅳ 長江白鱘已經滅絕,除白鱘外,長江水域還有哪些瀕臨滅絕的動植物
瀕臨的動物有:白鰭豚、中國大鯢、揚子鱷、長江江豚長江刀魚等,瀕臨的植物是疏花水柏枝。首先我們說一下這種植物,它長在長江江邊,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林業專家卻說它瀕臨滅絕的珍稀植物。疏花水柏枝對於生長的環境要求極高,所以想要人工去培植可能很小。而且它一般在生長在像三峽那種地方,能夠出現在長江,實在難得,所以當地林業專家都在盡量保護它,同時也在想辦法進行人工培育。
然後就是「微笑天使」江豚,它的小名就是江豬,它生長的地方要廣泛一些,不僅海洋有,長江的下游也有,不過它的數量卻不多,甚至出現了極速減少的趨勢。尤其是長江中的江豚,更是難以生存,它們要比海洋里的江豚面臨的危險更多,因為它們面對的人類比較多,當然傷害也就越多,所以越來越多的江豚開始消失,現在它也成為了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Ⅵ 急急急!長江中生活著什麼動物
鯰魚 草魚 鯉魚 河蚌 蝦子 螃蟹 娃娃魚 水蝸牛 清道夫
Ⅶ 長江滅絕動物名單
長江滅絕動物名單
長江滅絕動物名單,世界上有著多種多樣的生物,每一種動物都有各自的分布的地區以及獨特的生活習性,人們平時能接觸到的動物只有大自然中極少一部分而已,近些年來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一些動物的面臨著生存危機,下面一起來看看長江滅絕動物名單。
一、長江白鱘。
長江白鱘是長江中最古老,生活年歲最久遠的魚類,有據可查的生存時間大約是兩億五千萬年,它們見證了恐龍時代的結束,歷經歲月的磨難最終生存到了現代,長江白鱘體型很大,自古就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說法
而這其中的「象」指的就是長江白鱘,也就是說可以長到上萬斤,雖然目前有記錄以來捕撈到的最大的白鱘是一千多斤,但是在古代長江白鱘很有可能會長到這么巨大。白鱘成魚可長達七八米,游速迅疾,是肉食性魚類,因為在長江中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也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等,它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但是,由於航運的發展、水體污染,以及水利設施、人為捕撈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長江白鱘數量在近百年來銳減,2009年,IUCN對長江白鱘物種瀕危等級的評估結果是「極危」,而2020年有學者正式宣告長江白鱘滅絕,而其真正的滅絕時間還要早幾年。
二、白暨豚。
白暨豚有著水中大熊貓的稱呼,可見人們對它們的重視和喜愛,白暨豚生存的歷史大概2500萬年時間,是長江中的大型魚類,也是唯一一種僅生活在淡水中的鯨類,生活在從南昌到上海長江入海口長達1700公里的水域中,後來由於環境的影響,白暨豚的生活環境主要集中在洞庭湖等水域中。
白暨豚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但遺憾的是,2004年人工飼養的最後一隻白暨豚琪琪死亡後,白暨豚再未被發現,2006年,六國科學家進行聯合考察後,在2007年宣告白暨豚功能性滅絕,直到現在,也再未發現有白暨豚出沒的蹤跡。
三、長江鰣魚
銀魚,刀魚,鮰魚,長江鰣魚作為長江四魚,曾經是資源非常豐富的魚類,長江鰣魚主要分布在近海的長江口,近年來數量稀少幾乎絕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長江鰣魚也曾經和河豚、刀魚一起作為長江三鮮,在明朝時期甚至被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定為皇室貢品,由於種種原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長江鰣魚的數量就非常稀少了,如今更是罕見。
目前在長江中還有一種鰣魚,是來自東南亞的長尾鰣,也經常被一些人誤以為是長江鰣魚,而真正的長江鰣魚已經功能性滅絕了。
第二、目前屬於珍稀瀕危物種的水生魚類。
一、微笑天使--長江江豚
江豚俗稱江豬,是我國長江獨有的鯨豚類動物,在長江主幹道中曾經非常常見,如今,江豚屬於國家准一級保護動物,棲息於長江幹流以及鄱陽湖、洞庭湖中。江豚喜歡追逐波浪
所以經常有江豬逐浪的描述,但是,這也對江豚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因為航運船隻在行進中會掀起波浪,引起江豚的追逐,很容易被螺旋槳傷害。和白鱀豚一樣,江豚也主要依靠聲吶回聲定位,輪船螺旋槳的聲音會誤導江豚,最終導致被螺旋槳絞死或者絞傷
統計
1991年,長江江豚數量是2700多頭。
2006年,國際聯合考察組經一個多月的調查發現,長江江豚數量已不足1800頭。
2012年,長江江豚的數量只剩下1200頭。
2018年7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調查報告中顯示,長江江豚的.數量為1012頭,為極度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
二、揚子鱷
揚子鱷有著2、3億年左右的歷史,也是長江中僅次於白鱘的古老生物,是地球上生活在最北邊的鱷魚,有冬眠的習慣來避開寒冷的季節。是我國長江中特有的爬行動物,因為長江也被叫做揚子江,所以被命名為揚子鱷。是世界上現存的23種鱷類中最瀕危的物種之一,也是我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
目前國內已經建立了多個揚子鱷保護和繁育基地,人工飼養環境下的揚子鱷數量已經達到了兩萬多隻,目前已經成功野化的揚子鱷數量大約在兩百多隻,與華南虎一樣,缺乏合適的野生環境是揚子鱷野化的最大困難。
三、中國大鯢
也叫娃娃魚,是我國特有的物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曾經廣泛分布在長江、黃河、珠江等流域的省份,1988年,中國大鯢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95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1998年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極危(CR)物種;2016年被《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
由於長期的捕捉,野生的娃娃魚已經很少見,大多是人工養殖的,娃娃魚主要生活在水質比較清澈的河流中,在淺灘區域捕食,以螃蟹、魚蝦為食物,是淡水中兇猛的捕食者,最大可以長到2米多,叫聲奇特,如同小孩子的哭聲。
長江名貴魚前十名是什麼?
1、長江刀魚
刀魚素有「長江第一鮮」的美稱,每年春季3、4月是刀魚味道最為鮮美的時候,肉質細嫩,入口即化,兼有微香。正宗的長江刀魚是小眼睛、黃背、鱗片白亮,光澤度高,且魚身圓潤、有肚,整體白里透亮。價格幾百到上千的都有。
2、松江鱸魚
松江鱸魚是中國四大名魚之首,松江鱸魚雖然名字叫松江鱸魚,但並非是松江特產,以前我國黃、渤海和東海廣泛分布,但以松江秀野橋之鱸魚最為有名。
3、抗浪魚
抗浪魚是雲南省玉溪市撫仙湖的特產。它的體型很細小,長3-4寸,形如箭,魚身銀白色,喜棲於深水魚洞或沙礫中,由於這種魚喜歡逆流而上,因此被人們形象的稱為「抗浪魚」。
4、大理裂腹魚
大理裂腹魚又叫做大理弓魚,為中國特有種,分布於中國雲南大理洱海及其附屬水域。大理裂腹魚魚肉肥厚多脂,肉質細嫩,且籽多刺少苦膽小,非常鮮美。野生大理裂鰒魚已處於瀕危狀態,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5、長江鰣魚
長江鰣魚被稱為「魚中之王」,產於中國長江下游,以當塗至採石一帶橫江鰣魚味道最佳,素譽為江南水中珍品,古為納貢之物,為中國珍稀名貴經濟魚類,鰣魚與河豚、刀魚齊名,素稱「長江三鮮」。
6、大黃魚
大黃魚又名黃魚、黃金龍、桂花黃魚、黃瓜魚。其身體顏色為金黃色,肉質雪白細嫩,鮮美無比,可紅燒、清燉、生炒、鹽漬等,烹調幾十種風味各異的菜餚。
7、泰山赤鱗魚
泰山赤鱗魚是泰山泉水哺育的珍貴山區淡水魚,赤鱗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刺少,無腥味,營養價值高。相傳每逢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禪,赤鱗魚便是御膳中的必備之菜。
8、黃唇魚
黃唇魚又稱金錢鮸、金錢猛魚、金錢鰵等。黃唇魚是中國特有魚種,主要分布在我國東海與南海北部。美國一家媒體公布了9種全球最貴食物,而黃唇魚赫然名列其中。
9、淮王魚
淮王魚又叫做淝王魚、鮰皇魚,產於淮河壽縣正陽關至淮南市鳳台縣黑龍潭段。是我國獨有的珍稀食用魚,形似鯰魚,呈鮮黃色,光滑無鱗,隨著季節和水溫變化其體色呈現淡灰、青白、粉紅三色交替變幻的生存狀態。
10、黃河鯉魚
黃河鯉魚鱗片金黃閃光,各鰭尖部鮮紅,脊有厚肉,內臟少,骨骼小,尤以色澤鮮麗、肉質細嫩、氣味清香而著稱。黃河鯉魚不僅風味足、肉質好,而且口碑一流,價格居高不下,和普通鯉魚簡直是天壤之別。
長江里有哪些魚
1、在長江的魚類中,鯉形目魚類占絕大多數,計有248種,占整個長江魚類種數的70。其次是鯰形目魚類,有37種,佔7 。長江的鯉形目魚類分屬於4個科,亞口魚科僅有胭脂魚一個種,鰍科有50種,鯉科181種,平鰭鰍科16種。
2、鯉科不但是長江魚類中最大的一個科,佔了總數的57 ,而且長江的主要經濟魚類,如鯉、鯽、青魚、草魚、鰱、鱅、魴、鯿、鯝、銅魚等,都屬於這個類群。
3、同時,鯉科中所有的11個亞科,在長江內都有分布。特別是適應於高原環境的裂腹魚亞科魚類,在長江水系多達24種。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
4、世界上現存已發現的魚類約三萬二千種,魚生活在水裡,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著佔三分之二,其餘的生活在淡水中。
5、吃魚的好處:吃魚會使人變聰明。魚體內含有豐富的DHA,它們在人體內主要是存在腦部、視網膜和神經中,DHA不僅能維持人的視網膜的正常功能,而且有利於人的智力系統的發育。
6、吃魚有助於人體發育。魚肉中富含蛋白質,而豐富蛋白質是人生命的載體,具有均衡營養、調節體內水分平衡、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可以有效的幫助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生長發育。
7、常吃魚可以降低膽固醇。魚肉中所含的脂肪大多事不飽和脂肪酸,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從而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有利於身體健康。
在孕期每周都吃魚的話,未來嬰兒患上濕疹的幾率會下降43 。經常吃魚可降低血脂。常吃魚可以延緩衰老,還利於女士美容。魚體內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
Ⅷ 長江流域一級保護動物有哪些
長江流域一級保護動物有江豚、團頭魴、白鰭豚等。
團頭魴,俗稱武昌魚,與長春鯿、三角鯿合稱鯿魚三姐妹。以湖北省鄂城梁子湖所產著稱。原產於中國大陸長江流域,而以中游數量最多。白鰭豚:白鰭豚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別稱白_、白旗、白鰭等,僅產於長江中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