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和印度沖突中國傷亡多少

中國和印度沖突中國傷亡多少

發布時間:2025-07-15 10:32:42

1. 如果和印度開戰,咱們會有多大損失

看打那種程度的戰爭了

中印兩國人口幾乎相當,面積啥的也都差不多,當然中國經濟是印度五倍,軍費是印度四倍。工業總產值估計是印度的二十倍。
但是因為印度人也非常多,所以兩國全面爆發戰爭的話,傷亡一定是巨大的。尤其是印度方面,估計打三年的話,印度戰死能達到三四千萬人,中國要好一些,但是估計也有一千萬左右的傷亡。這還是很控制,只進行軍事作戰,不襲擊民用目標的前提下。如果襲擊民用目標,那估計傷亡翻倍或者翻兩倍。
這些還只是直接死於戰爭的人們,一些並非直接死於戰爭, 但是是因為爆發戰爭帶來的死亡也算的話(如因為戰爭造成糧食,葯品等短缺),國際援助跟不上的話,估計印度能死接近一億人,中國方面也有三千萬左右。
如果戰爭打五六年,那死亡人數翻倍。

2. 一九六二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雙方傷亡人數

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524名)。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20世紀50年代,英國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擴張政策和舊中國「有邊無防」,造成中印邊界的領土爭端。1951年至1953年間印軍侵佔「麥克馬洪線」南面領土。

1954年起,中印雙方開起會談,數次交涉無果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1962年10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召集會議,確定了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決策。

歷史影響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是中國邊防部隊在特殊高原地區進行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反侵略作戰。戰區自然環境惡劣,部隊機動、指揮、協同不便;交通線長,運輸補給困難。中央軍委靈活運用軍事、政治、外交手段,不僅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也取得了政治外交斗爭的主動。

反擊作戰部隊克服高原、嚴寒、山高、谷深的困難,大膽運用穿插迂迴,分割包圍戰術手段,發揚吃苦耐勞、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勝利地完成了作戰任務,保衛了國家領土主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3. 中印戰爭雙方真實傷亡(1962年中印戰爭傷亡人數)

最近的中印邊界沖突讓我們想起了1962年的中印戰爭,那場戰爭發生在1962年6月至11月。中印戰爭雙方的實際傷亡人數是:中國軍隊死亡722人(包括82名軍官和640名士兵),受傷697人(包括173名軍官和524名士兵),印度軍隊死亡4383人,受傷1047人。
中印戰爭雙方的真實傷亡
1962年中印戰爭後
1962年9月20日,印度軍隊接到命令,越過東段的麥克馬洪線,進攻克吉朗地區的中國邊防部隊。10月10日,它襲擊了中國東部的董馳郵報。印度在中印邊界集結了大量軍隊,並在東部部署了16000多名士兵;在西部,印度軍隊部署了一個旅部、六個步兵營、一個機槍營和幾個附屬分遣隊,總人數超過5600人。10月20日,印度軍隊對中國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面對印度軍隊的猖狂侵略,中國政府和中央軍委決定進行自衛反擊戰。反擊行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0月20日至28日。
10月20日,在東段,針對克吉朗地區印度軍隊部署前重後輕、翼側暴露的特點,西藏邊防軍採取了削兩翼、繞側、分圍、殲滅的戰術,集中了主力。襲擊了印度陸軍第七旅的左翼和右翼,並迅速佔領了甘斯、卡隆、肯寧奈、沙澤等地;在山南師的配合下,一個部隊把果布和班崗頂拉到印度軍隊的前面,一個部隊進攻左邊,然後進行更多的迂迴進攻;昌都、山南和林芝三個師各用一支部隊親自反擊敵人;以主方向作戰。
反攻作戰部隊克服了高山、峽谷、密林等自然障礙,攻克了克吉朗地區印度軍隊的重要據點,迅速瓦解了印度軍隊的部署,印度軍隊被殲滅。中國邊防軍遵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進攻麥克馬洪線以南,並於23日進軍達旺。在這場戰爭中,印度陸軍第七旅被殲滅,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達旺河以北的部分中國領土被收復。
在西部,新疆邊防軍首先進攻入侵萬家樂河谷和紅山的印度軍事據點,邊防軍在山區缺氧、氣候寒冷的邊境地區突襲入侵的印度軍事據點。後來,部隊被轉移到班公湖、巴里加斯和其他地區,到28日,入侵中國的37個印度軍事據點被清除。
10月24日,中國政府在東部克吉朗地區勝利的形勢下發表聲明,提出了停止沖突、恢復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命令東線反攻作戰部隊停止追擊的三點建議。
印度政府再次拒絕了這一和平建議,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發動戰爭,並調整其部署。截至11月中旬,中印邊境地區的駐軍人數已增至3萬多人。11日、14日和16日,他們對中國邊防軍發動了全面反擊。遵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中國邊防部隊再次對入侵的印度軍隊進行了反擊。第二階段的戰斗從11月16日開始,到11月21日結束。
在東段瓦隆方向,西藏邊防軍某部於16日對印度陸軍第11旅發起反擊,於21日進入金谷地,逼近傳統習慣線;18日,西藏邊防軍在東段西山口創可貼拉方向,針對印度軍隊前重後輕的隊形,對印度軍隊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攻擊。19日,創可貼La被抓獲,隨後展開了搜索和追捕行動。21日,錫山口創可貼拉地區的所有印度據點被清除。在西部,新疆邊防軍清除了印度的入侵據點
11月21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中國邊防部隊將停火,並沿中印邊界全線撤退。從1963年12月1日至3月1日,它於1959年11月7日撤退到中印實際控制線中方以北20公里的地區。隨後,中國政府向印度政府歸還了大量繳獲的裝備,並釋放了3900名被俘官兵。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中國邊防部隊在特殊高原地區開展的大規模反侵略行動。戰區自然環境惡劣,部隊的機動、指揮和協調不便;運輸線路長,運輸和供應困難。中央軍委通過靈活運用軍事、政治和外交手段,不僅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而且在政治和外交斗爭中採取了主動。反攻作戰部隊克服高原、嚴寒、高山、深谷的困難,大膽運用迂迴迂迴、分割、包圍的戰術,發揚艱苦勇敢的戰斗作風,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順利完成作戰任務,捍衛國家領土主權。
在這次自衛反擊中,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英明領導和指揮下,中國邊防緊緊依靠邊疆各族人民,發揚「一不怕苦,一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一個敵人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取得了小代價的偉大勝利,驅逐了入侵的印度軍隊,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
,1962年中印戰爭雙方的實際傷亡人數

4. 中國和哪些國家有邊界戰爭

1、中蘇邊境沖突

1969年,在中蘇邊境的珍寶島發生軍事沖突,整個事件中國部隊共計陣亡71人,蘇方陣亡59人。
同一時期,中蘇邊境發生多次開火沖突,如新疆的塔斯提事件、鐵列克提事件、黑龍江的八岔島事件

2、中印戰爭

1962年中國在藏南和阿克賽欽地區對入侵的印度軍隊進行自衛反擊,中國大勝,斃傷印軍8000多人。

3、中越戰爭

1979年中國對越南進行了自衛反擊戰,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布勝利,撤出了越南;八十年代後兩國繼續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

此外,在1974年和當時的南越軍隊發生了西沙海戰、1988年在南沙群島也和越軍發生沖突。

閱讀全文

與中國和印度沖突中國傷亡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哪個人多 瀏覽:509
美國和伊朗打仗哪個最後勝刮 瀏覽:529
果敢人如何離開中國 瀏覽:694
古代印度武術有哪些 瀏覽:948
廣東江門哪裡有義大利蜜蜂賣 瀏覽:677
伊朗被殺將軍是什麼地位 瀏覽:947
伊朗女士穿的叫什麼 瀏覽:428
中國首飾都有哪些 瀏覽:445
義大利居留丟失了怎麼補辦 瀏覽:673
今年最大的洪水在中國哪裡發生 瀏覽:178
在印度他達拉非一顆多少錢 瀏覽:512
伊朗國家面積和人口有多少 瀏覽:795
越南擁有多少士兵 瀏覽:393
雲南和越南哪裡好 瀏覽:166
中國各個海域歸哪些省管 瀏覽:754
在中國怎麼找日本企業 瀏覽:604
2月份越南氣溫是多少 瀏覽:839
印尼軍足球在印尼怎麼樣 瀏覽:922
黃油在英國叫什麼 瀏覽:648
伊朗什麼時候能制裁 瀏覽:334